一、拜泉——下大力恢复生态(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飞[1](2013)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在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又要面对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因此,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当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南。对于我国建设生态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主要内容做了进一步梳理,以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一个整体性了解。其次,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特别是对中共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引导。再次,论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制约因素和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我国农业基本国情,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与启示下,就如何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相应探讨。在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途径,诸如要加强生态农业宣传、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等。力图做到生态农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使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雒文虎[2](2012)在《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林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已经成为加速林业跨越式发展、解决林区“三危”问题和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虽然是国有林区占主导地位的省份,但是非公有制林业在不同的时期依然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研究探索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论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国外私有林业发达国家的私有林业运行的模式为借鉴,对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轨迹进行了系统阐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探寻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预测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构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良好有序运行的制度环境。美国、芬兰、瑞典、韩国等私有林业发达的国家,都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私有林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主要的做法是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规范私有林业运行,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私有林主的积极性,通过积极的扶持政策提高私有林主的经济效益。由于国有林占主体,受到长期以来我国对重点国有林区政策的影响,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方式具有独特性。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找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在科学构建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的重要性,预测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即运行主体由分散经营为主向现代企业形式的集约化发展,运行目标由突出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生态效益等多效益发展,运行环境由政府管制为主向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上发展。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主要内容是运行主体、运行目标、运行规则和运行环境。运行主体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向个体合作制、第二产业向公司制、第三产业向专业公司制发展。运行目标的定位是在初级阶段要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级阶段要在追求经济效益中突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运行的经济规则必须要保障有效竞争,市场规则必须要保障契约执行,环境规则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运行环境要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完善和构建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环境。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性障碍既有制度供给不足也有制度供给过剩。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需求包括正式制度需求和非正式制度需求。要在产权保障、税费补贴、融资保障、保险支撑、政府职能转换、林业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完善和构建正式制度;要在思想价值观念塑造、林业生态文化构建等方面构建非正式制度。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轨迹和现状,科学预测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提出保障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健康快速运行需要构建和完善的制度内容,特别是重点研究了林业生态文化对于推动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作用和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的重点。
董春山,赵福洋,刘玉琴,张坤,刘炳友[3](2010)在《生态建设创优对策浅论》文中研究表明绿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生态建设的真正意义是指恢复各种生物种群,维护生态平衡发展。本文就当前如何创优生态建设问题,提出了必须认真把握好"七个结合"的具体对策,对进一步做好生态建设,改善美化环境有一定指导意义。
谷中原[4](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王锋[5](2005)在《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文中提出通过对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实践的总结,分析了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取向、重点任务、生态环境管理、法制建设、监测体系、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张宝文[6](2001)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努力防治面源污染——在农业部纪念“6.5”世界环境日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宝文[7](2001)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努力防治面源污染》文中提出论述了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农业自身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防治的7项措施。
于凤文,依学国,李松林[8](1984)在《松嫩平原治理利用刍议》文中研究表明 松嫩平原土地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区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区耕地8514.2万亩,林地606.6万亩,草原3633.7万亩,苇塘164.6万亩,水面293万亩。本区辐射、日照和热量资源在省内占有优势,年辐射量和生长季辐射量与长江中、下游相似。全区多年平均雨量为449.4毫米,地面径流量为37.32亿立米,有70%以上的雨量和
二、拜泉——下大力恢复生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拜泉——下大力恢复生态(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1.1.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1.2.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
1.2.2 资本主义是导致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 |
1.2.3 可持续性的生态的农业思想 |
1.3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1.3.1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 |
1.3.2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 |
1.3.3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 |
1.3.4 胡锦涛的生态思想 |
第2章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分析 |
2.1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2.1.1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
2.1.2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
2.2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 |
2.2.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2.2.2 我国生态农业取得成绩 |
2.3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
2.3.1 资源环境方面的制约 |
2.3.2 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 |
2.3.3 法规制度方面的制约 |
2.3.4 科学技术方面的制约 |
2.3.5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
2.3.6 人口因素方面的制约 |
2.4 新时期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
2.4.1 发展现代农业,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2.4.2 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的需要 |
2.4.3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壁垒”的需要 |
第3章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我国生态农业建设 |
3.1 加强生态农业宣传,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 |
3.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
3.3 用城乡协调发展思想,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 |
3.4 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
3.5 注重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
3.6 发挥政府决策作用,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设 |
3.7 借鉴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经验,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主要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研究范畴的界定 |
2.1.2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
2.1.3 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 |
2.1.4 运行机制的内涵 |
2.2 基础理论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外国私有林业的运行状况及经验借鉴 |
3.1 美国私有林业运行 |
3.1.1 美国私有林业的运行主体 |
3.1.2 美国私有林业的运行环境 |
3.2 芬兰私有林业运行 |
3.2.1 芬兰私有林业的运行主体 |
3.2.2 芬兰私有林业的运行环境 |
3.3 瑞典私有林业运行 |
3.3.1 瑞典私有林业运行主体 |
3.3.2 瑞典私有林业运行环境 |
3.4 韩国私有林业运行 |
3.4.1 韩国私有林业的运行主体 |
3.4.2 韩国私有林业的运行环境 |
3.5 外国私有林的运行特点和经验借鉴 |
3.5.1 私有林在国家的优势地位明显 |
3.5.2 私有林的法制保障健全 |
3.5.3 私有林的政府扶持到位有力 |
3.5.4 组织形式运行有效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轨迹和运行要素分析 |
4.1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轨迹 |
4.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 |
4.1.2 所有制形式升级过渡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 |
4.1.3 改革开放至今 |
4.2 中国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 |
4.2.1 调整改造和禁止发展阶段 |
4.2.2 重新成长和改革发展阶段 |
4.3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 |
4.3.1 上世纪非公有制林业缓慢发展 |
4.3.2 实施天保工程非公有林业获得重大发展机遇 |
4.3.3 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为非公有林业的发展破冰探索 |
4.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为非公有制林业注入新的活力 |
4.4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要素分析 |
4.4.1 运行主体 |
4.4.2 运行目标 |
4.4.3 运行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及运行趋势分析 |
5.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概述 |
5.1.1 林权制度 |
5.1.2 融资情况 |
5.1.3 税费问题 |
5.1.4 活立木交易体系 |
5.1.5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制度 |
5.1.6 森林保险体系 |
5.1.7 政府职能 |
5.1.8 林业服务体系 |
5.1.9 林业文化建设 |
5.2 基于专家咨询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 |
5.2.1 专家咨询法的主要内容 |
5.2.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预测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 |
5.3.1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
5.3.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层次结构模型建构 |
5.3.3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分析 |
5.3.4 运行趋势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5.3.5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选择和运行目标定位 |
6.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的选择 |
6.1.1 运行主体选择的原则 |
6.1.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的确定 |
6.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的定位 |
6.2.1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定位的原则 |
6.2.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的定位 |
6.3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规则确认与运行环境构建 |
7.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规则的确认 |
7.1.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呈现动态平衡态势 |
7.1.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经济规则 |
7.1.3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环境规则 |
7.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环境的构建 |
7.2.1 运行的环境需求 |
7.2.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环境模型 |
7.3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正式制度的完善与构建 |
8.1 产权保障制度 |
8.1.1 完善黑龙江省林权制度的内涵 |
8.1.2 完善林权制度的策略 |
8.2 融资支撑制度 |
8.2.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融资制度特点 |
8.2.2 完善融资制度的策略 |
8.3 税费优惠制度 |
8.3.1 完善林业税费制度的原则 |
8.3.2 完善税费制度的策略 |
8.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8.4.1 生态效益补偿的制度需求 |
8.4.2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策略 |
8.5 森林保险保障制度 |
8.5.1 森林保险体系的制度需求 |
8.5.2 完善森林保险制度的策略 |
8.6 政府职能促进制度 |
8.6.1 理性的政府职能架构 |
8.6.2 林区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
8.7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制度 |
8.7.1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 |
8.7.2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
8.8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非正式制度的塑造与构建 |
9.1 思想价值观念引领制度 |
9.1.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需求 |
9.1.2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塑造 |
9.2 林业生态文化驱动制度 |
9.2.1 林业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 |
9.2.2 林业生态文化的驱动力表现 |
9.2.3 林业生态文化驱动体系构建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生态建设创优对策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植树造林与栽花种草相结合 |
2 科学种植与精心管护相结合 |
3 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
4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
5 利益驱动和行政推动相结合 |
6 科技手段和传统方法相结合 |
7 专门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 |
(4)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动因 |
1.1 学术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
2 文献回顾 |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
2.4 文献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
3.3 核心概念 |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4.1 研究的创新点 |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
2.1 人类强干预性 |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
2.3 人文关怀性 |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
3.3 标准化生产 |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
1 有机农业 |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2 生态农业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
3. 能源农业 |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
1 旅游农业 |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
2 文化农业 |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4.1 都市农业分类 |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
1.4 改善生态环境 |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5)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2 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
3 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措施 |
3.1 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3.2 有重点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 |
3.3 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3.4 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3.5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水平。 |
3.6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3.7 努力增加资金投入,确保重点工作顺利实施。 |
四、拜泉——下大力恢复生态(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研究[D]. 李永飞. 河北大学, 2013(S2)
- [2]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D]. 雒文虎.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2)
- [3]生态建设创优对策浅论[J]. 董春山,赵福洋,刘玉琴,张坤,刘炳友. 中国西部科技, 2010(30)
- [4]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5]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 王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05(03)
- [6]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努力防治面源污染——在农业部纪念“6.5”世界环境日座谈会上的讲话[J]. 张宝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05)
- [7]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努力防治面源污染[J]. 张宝文.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 2001(07)
- [8]松嫩平原治理利用刍议[J]. 于凤文,依学国,李松林. 自然资源研究, 1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