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新时期的亚运竞技目标与实施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倪保锐[1](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发展理念,将使核心素养融入教育体系,分布于各学段、学科、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要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师资专业化培养,提高师范类专业导出师资的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大国良师。对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落实推进素养教育的深入,也是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一条路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师理念、教师素养、学生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一系列要素都面临着调整,我们只有逐层逐一突破,无捷径可寻。田径运动被公认为“运动之母”,它是最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形成而演化成自今的田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呈现运动形式的类型,奥运项目最多,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誉,体育教育专业本着培养适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中小学体育事业服务。田径普修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先锋课程,田径普修课程的建设决定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初步呈现改革内容和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整体内容简单,不全面,描述不具体,各部分孤立。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技术学习和理论知识,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衔接度不高,缺乏师范生内涵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2)研究发现当前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课程理念陈旧,重教轻学,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课程目标偏重技术传授、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项目内容上与中小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教学方式传统,很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考核与评价偏重期末成绩评价,技术考核占比较大,评价主体单一。(3)通过多次咨询专家,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设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评价,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培养与跟踪,最终得到良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4)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田径普修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目标要素体系、内容要素体系、实施要素体系和评价要素体系,凸显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相互对标的联动课程体系。
李升松[2](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阳朔县凤楼村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发展指南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有效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多规并行”存在的规划内容重叠、冲突,导致的空间配置混乱等问题。村庄地区作为人类最早的聚集地和主要活动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和定位,即严格把控国土空间各项开发保护活动和空间用途管制,科学布局村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等内容。因此,需要针对村庄空间进行系统性评价,以挖掘其现状特征和问题根源,科学制定村庄空间优化策略。对满足村民高质量和高品质的村庄空间环境需求,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村庄空间评价和优化策略进行思考和研究,主要划分为四个部分,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明确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对村庄相关理论基础、国内外国土空间规划、村庄空间评价和优化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发展历程、现有村庄空间评价和优化策略研究要点,以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参考。最后提出现有村庄空间评价和优化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第三章解读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优化方向,即系统评价空间特征、科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而总结出基于系统性评价与优化的村庄空间优化路径。第四章,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下多规合一的村庄空间评价体系为目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形成“评价指标选取—评价目标值确定—指标权重赋值—指标量化—综合测算与评价”等全流程评价体系,以科学评价村庄空间特征和问题。第三部分,第五章以阳朔县凤楼村为研究对象,构建凤楼村空间评价指标数据库并进行系统评价。总结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管控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分别存在农业增长动力不足、产业融合度低;资源环境管控需进一步具体落实;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矛盾突出等问题。而后,提出凤楼村空间优化目标,并从村域和居民点两个层面制定空间优化策略。实现凤楼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序发展,推动其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第四部分,第六章归纳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高梓育[3](2020)在《健美操表演市场化背景下俱乐部管理能力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已经是当今社会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世界许多发达地区和国家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如今我国与世界关系密不可分,尤其是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成功申办2022年张家口冬奥会之际,体育产业在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作用逐步增加。体育竞赛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主组成部分,拥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的战略方针基本都是以奥运项目为主要发展对象,大多数的资金、精力都投入到奥运项目当中,但是很多像健美操这种非奥项目的发展中所缺乏的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等,单单靠国家政府补贴已经达不到自身的发展需求了。本文在走访和调研我国各地区的健美操专业人员、健美操俱乐部、健美操体育协会和竞赛组织部门的基础上,希望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新时代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的营销及管理策略,为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我国健美操俱乐部表演市场的营销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我国健美操俱乐部营销及管理策略的现状、优势、弊端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健美操俱乐部营销管理策略的途径,挖掘健美操俱乐部项目的深层社会价值,推动健美操俱乐部的长效发展,促进健美操运动的社会化,改变人们的对健美操俱乐部的消费理念,发展和建设健全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市场的相关策略来推动我国健美操俱乐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子健[4](2019)在《亚洲龙舟竞技格局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龙舟运动在亚洲的发展,龙舟运动竞技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在2018年第十八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亚运会龙舟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两金两银和一个第四名的成绩。本次龙舟项目是继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再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时隔八年,宏观对比两届亚运会龙舟项目比赛成绩,亚洲龙舟竞技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09-2017年五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亚洲队伍取得的成绩和所获得的积分,并结合第16、18届两届亚运会龙舟比赛的成绩进行研究,分析目前亚洲龙舟竞技格局特征,研究中国队优势项目和短板项目,以及形成竞技格局的主要因素,为备战2022年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备战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亚洲龙舟地域分布格局呈现“东强西弱”、“南北抗衡”的特征。东亚地区龙舟竞技水平发展最好,东南亚地区较好,南亚和西亚地区其次。通过参加世界龙舟锦标赛和亚运会龙舟比赛成绩分布情况得出14支亚洲队伍的层级分布格局:第一集团有4支,分别为中国、中国台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第二集团有6支,分别为缅甸、朝韩联队、菲律宾、伊朗、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第三集团有4支,分别为中国澳门、日本、印度和马来西亚。亚洲龙舟层级分布格局呈现“第一集团领跑、第二集团竞争、第三集团追赶”的特征。亚洲龙舟项目分布格局呈现各支强队与中国队形成“多点竞争”的特征。以中国队的“一超”和中国台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朝韩联队等多支强队形成“一超多强”的竞技格局。中国队竞争优势主要为“短距离、22人标准龙舟、女子组”,竞争短板主要为“长距离、12人小龙舟”。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的自然因素,各地区不同的龙舟运动历史背景和社会群众基础的社会因素,都影响着亚洲龙舟竞技实力的分布,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因素有利于龙舟运动开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体育环境和体育发展模式的体育因素导致各支队伍在龙舟运动发展的水平不同,目前中国队竞赛体系较为完善,整体水平较高,但在专业系统训练以及后备人才储备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不足。
吴珊[5](2019)在《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内容与内涵丰富多元,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魅力,是古老骆越文明文化的缩影。其中,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形成于先秦时期,距离现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痕迹。但目前由于我国受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着城镇化普及、人口流动加速、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理念入侵和民族认同意识弱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出现文化传承主体断层、文化需求边缘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和文化自信弱化等问题,进而使其在现代传承发展中陷入困境。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脉络、现状、困境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传承发展新思路,以期在理论及实践上有所突破。该文以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为研究背景,基于我国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十九大以来提倡新时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文化建设构想,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美学与体育学等理论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宁明当地独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起源、项目、特点、类型、开发与保护现状、传承与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宁明民俗体育起源于秦朝,兴盛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普及于宁明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后,并与艺术、音乐、原始宗教信仰融为一体;2)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起源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军事战争活动、原始宗教信仰、种族繁衍的需要,民俗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不仅具有常见的抢花炮、竹竿舞、板鞋、抛绣球、独竹漂、龙舟等传统体育运动外,还有具有地域特色的花山壮拳、花山舞、花山战鼓、牛拉竹排、伐木竞渡、壮族划龙舟、壮族投绣球、壮族背篓抛绣球、白鹭舞等民俗体育项目;3)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不仅具历史性、传承性、地域性、多元性、国际性等文化内涵特点,还具有健身、教育、亲缘、导向、传承、美育等文化功能,其民俗文化特色且文化价值多元,为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利的保障;4)新时代广西宁明人口流动加速,引起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环境恶化、传承主体断层、传承基地功能弱化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5)多元文化背景下使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陷入边缘化的困境中,出现一些列的不良影响因素,如:(1)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2)原始民俗体育文化功能消退(3)新时代文化自信被弱化(4)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危机(5)民俗体育文化价值认知不足(6)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不合理(7)保护方案缺乏整体性的规划等因素,进而导致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在本质上发生变异。根据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提出相关建议如下:1)整合广西宁明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搭建更多多元文化发展平台;2)加强对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展示,促进民俗体育文化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构建“民俗+体育+旅游”三合一式的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精准扶贫、脱贫,带动周边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4)完善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自我再生循环机制,促进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5)成立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协会,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6)利用壮族三月三骆越祭祀大典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山岩画的平台,积极与国际接轨,打造宁明花山文化旅游城。针对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上所面临的困境,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民俗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从而进一步为研究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学术上的参考。
崔宁宁[6](2019)在《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事业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得益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确保排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排球成绩取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后备人才建设为平台,如何快速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较强,知识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优秀青少年后备人才成为目前大家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四所城市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青少年后备人才学习、训练、管理情况和不同培养模式的差异性,找出影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训练年限和年龄成正比关系,符合后备人才训练年限特征;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因主要集中在个人兴趣爱好、增强体质健康和升学等方面;运动员长期训练对文化成绩会产生一定影响,有稍微下降趋势;运动员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都符合竞技体育时间规定的标准。(2)传统项目学校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教练员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并无出现断层现象。而体校培养模式的教练员较年轻化,有较强的精力积累知识和经验。教练员每年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不理想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和更新。(3)河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模式、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和体育运动学校培养模式(体校培养模式)三种培养模式,目前三种培养模式在河南省并存。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模式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则是以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培养复合型后备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要。体校培养模式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较强,主要为上层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4)新乡市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模式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主要是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注重文化学习、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等。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运动员兴趣、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等。后备梯队建设合理。后备人才管理同时涉及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市场五个方面。人才输送主要是小、初、高再到高校或省排球队形式进行运作。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涉及方面较为广泛有利于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5)影响河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主要有政府管理机制下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经济力度投入不足、学校排球文化氛围较弱、教练员自身水平缺乏。
赵丹彤[7](2016)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文中指出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依据课程体系中观层面内涵为研究逻辑,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测评学等方法,构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并编制测评量表对应届毕业生实施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课程体系再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办学之初所实行的“大体育系”办学模式是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趋同的原因之一。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专业能力(执裁能力、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与指导参赛能力、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方法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社会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队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3.依据职业能力模型,编制了包括13个分量表和65个题项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卷】。4.毕业生在执裁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和指导参赛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对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等7种职业能力得到肯定。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等6种职业能力有待加强。5.培养方案的修订流程有待完善,修订指导思想与现实结果偏差大、缺乏对行业发展需求的整体预测、用人单位的循环反馈、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6.目标定位宽泛和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流向与专业培养不对口、授课教师较难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7.教练员认证体系标准的分类、分级不详阻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认知。8.学生不能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造成课余时间浪费;选修课程自由度大,但缺少对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学生选课仅关注课程是否易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开始时间较晚,形式内容单一;课程分科过细,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模糊,不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9.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授课方式与实际社会岗位需求脱节。
陈慧佳[8](2016)在《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文中指出游泳项目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省的优势体育项目,各级领导一直都将游泳项目作为浙江省的重点体育项目。近几年浙江省游泳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出现“井喷”现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多次打破国际游泳比赛纪录。本研究试图从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对这种现象进行一定层次的调查分析,对于促进我国游泳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游泳优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浙江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总结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成功经验,为其它省市地区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帮助。研究结果显示:(1)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利于发现和培养有用人才,但是所占比例严重不均衡,需要加大引导力度,促进各种模式相互弥补。(2)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网点基本上能够满足培养需要。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数目呈现递增的趋势。(3)教练员方面人才结构较为合理,年龄分布上基本呈正态分布,具有一定的梯队建设;浙江省游泳后备教练员学历水平整体比较好,具有相应的运动员经历,对游泳运动有深刻的实践体会。(4)在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选材途径多元化,有利于全方位发现有用后备人才,但是,选材方法上依赖经验选材,这种结果不符合科学化训练的发展趋势(5)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场地条件较好,基本满足训练需要。
孟令刚[9](2015)在《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体育品牌赛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城市培育发展体育品牌赛事并为之展开竞争,其真正意义在于获得和增进城市竞争力。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而城市体育品牌赛事快速发展离不开繁荣的赛事市场及积极政府作用,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持品牌赛事活力,扩大赛事影响以及拓张赛事辐射能力的关键所在。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育品牌赛事是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打造一个响亮的体育名片,对于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意义重大。体育品牌赛事作为城市各类体育赛事的领跑者,其运营管理水平影响着城市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水平。在赛事培育中“政府监管、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理念下,进一步处理好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相互关系是重点。因此,在从注重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使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决定性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完善城市品牌赛事培育方式及机制,实现城市体育赛事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中政府作用动因、方式、绩效等内容展开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体育品牌赛事是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市场运作能力良好,能够吸引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及参与,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并持续举办的体育赛事。可根据知名度和辐射区域、赛事权利获取方式、赛事生命周期、运动项目设置特征、运营主体等不同予以划分。其具有文化性、持续性、领导型和集聚性特征。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是指针对北京当前竞赛表演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实际,北京市政府部门采用一些经济手段及行政措施介入赛事市场,鼓励和刺激部分尚未发育、残缺或运行失灵的市场机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带动多样化市场主体参与赛事申办、组织和运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以此促进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的发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2.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历程来看,可分为起步萌发(1990-2001)、初步探索(2002-2008)、发展完善(2009-至今)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基于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策及赛事体制改革呈现出不同特点。从品牌赛事培育主体来看,既包括北京市政府,也涉及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局等政府直属部门,而作为主管部门,北京市体育局更多实施具体的培育措施;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整体特征来看,赛事大部分为国际单项最高级别赛事,以引进赛事为主、自创赛事为辅,赛事项目类别呈现多元化,固定品牌赛事、一次性国际品牌赛事交叉互动。从市场化运营情况来看,品牌赛事私人产品属性及赛事产品及服务的供需特征决定了需加强市场化运营,但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开发收入及结构不尽理想,除个别赛事外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且市场开发收入中以赞助收入为主,未来赛事市场化运营将处于渐进性、多样态、不平衡态势。尽管赛事本身市场化运营存在困境,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对城市影响来看,包含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城市形象、带动公益事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奥运场馆利用、助力申办冬奥会等诸多方面。3.北京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动因包含赛事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及赛事组织管理特殊性等。体育品牌赛事不仅由于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导致赛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现阶段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还存在着诸多的市场欠缺以及非营利组织参与赛事运营的志愿失灵问题;此外,体育品牌赛事组织管理复杂,牵涉众多。在体育体制转轨及机制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体育企业组织及非营利体育组织,政府部门还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解决赛事市场失灵及市场欠缺问题,还要解决品牌赛事供给中的志愿失灵问题。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及社会机制不能到位的较长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尚需政府部门在品牌赛事培育中实施积极政策引导、搭建赛事供给多元化格局。4.就体育品牌赛事整体运营模式而言,北京市政府部门在赛事运营过程一直探索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的办赛模式。但在个体赛事培育实践过程中,赛事运营模式已不断呈现多元化,除部分重大品牌赛事政府部门主导运营外,既有国有企业主导运营赛事,也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及民营企业主导运营赛事。不同运营模式下,政府的介入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而从政府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来看,北京市政府部门通过实施赛事整体规划部署、培植多元化赛事运营主体、通过政策及法规支持申办赛事、给予赛事经济资助、参与赛事组织协调、为赛事搭建商业推广平台、推动与相关行业融合对接等措施积极培育并促进品牌赛事发展。但通过梳理,政府作用尚存在一定困境,包括赛事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加速、品牌赛事相关管理体制及法规不适应新形势、赛事的整体战略规划尚需加强、品牌赛事培育效果的评价监督不完善、赛事市场影响力及与城市契合度有待提升等方面。5.政府资助作为政府作用方式之一,是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中重要的制度创新。为积极培育体育品牌赛事北京市通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清晰的评审程序、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借助相关多方力量等举措对赛事资助展开了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虽然北京市品牌赛事政府资助体量、设置时间、监督检查等多方面要领先于全国,但在政府资助实践中还存在着对资助赛事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进入动力不足、赛事效益评估欠缺及国有资本参与赛事运作的论证不充分等问题;未来赛事资助中应致力于形成赛事规划与资助的合力、拓展民营资本在赛事组织运营的空间、借助第三方机构开展赛事各方面影响的评估、不断解决赛事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做好国有资本进入赛事领域的论证等方面,不断发挥政府资助的效用,促进北京市品牌赛事发展成熟。6.绩效提升是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体育品牌赛事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BBC、SE-DEA模型对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投入相关效率进行了初步测量评估,并对体育品牌赛事投入效率与其他体育赛事投入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从DEA效率得分测算的结果看,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投入效率相对较高,无论是综合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要高于其他参考赛事,并且体育品牌赛事之间投入效率的差异小于其他参考赛事,但体育品牌赛事中也有部分赛事需要扩大及缩小相应规模;超效率模型使体育品牌赛事的投入效率差异更加明显及差异化,前六位的赛事有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国马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TIM意大利超级杯赛、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其中,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投入效率最高。基于赛事投入效率差异,应采取不同赛事投入策略。7.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培育下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效益逐步显现,但政府作用尚存在一定困境,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赛事服务,从政府角色定位来看,北京市政府部门在赛事培育中应发挥赛事服务安排者、适度生产者、扶持者、监督者、政策制定者、绩效评估者、多元供给主体协调者及赛事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者角色;基于此,政府作用优化方向应着眼于积极开展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赛事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制建设、加强有关体育品牌赛事的整体规划、提升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府绩效、探索实施品牌赛事服务标准化等方面,以此更好促进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发展,满足多样化公共体育需求。
王少宾[10](2015)在《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通过几代体育先驱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摆脱了东亚病夫,并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和高度称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中国运动员不断的在各大国际赛事中争金夺银,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的世界纪录,进入21世纪我国申奥成功,并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我国已经跻身世界一流体育大国水平。然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竞技体育成绩的凸显是靠举国体制支撑而来,在新的历史阶段,体育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金牌,也还有整个国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开始注重国民体质健康,注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近些年,国家也颁布了例如《全民健身条例》、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关于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努力平衡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把我国由体育大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成为了我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国家政策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指导思想,所获结论及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实用价值。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等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曲折中得以成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实施金牌战略,快速提高竞技体育成绩是有着特殊的国际因素和历史原因的,卓越的运动成绩使中国逐渐摆脱了东亚病夫,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3.竞技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竞技体育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正确对待与解决。4.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群众体育的发展还较缓慢,实施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建设体育强国,就必须把群众体育的发展放在和竞技体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普及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全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6.在国家举国体制的推动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成绩的同时,不断的寻求新的突破点,在弱势体育项目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运动员,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7.群众体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一线城市的群众体育和社区体育开展得活泼有序、丰富多彩,而在广大中小城市、农村或边远地区,群众体育存在一些不足,显得较为薄弱,需要给予扶持政策倾斜。针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由政策到措施,由政府到社会齐心协力使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发展。2.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群众体育的财政投入,建设开发更多的全民健身场地和器材,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3.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完善制度创新,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做到健康有序的发展。4.在保护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同时,推动符合市场需求的竞技体育项目社会化、市场化,一方面通过市场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减轻国家的负担,从而能把更多的人力、财力投放到群众体育的建设上来。5.党中央、国务院应继续组织实施纲领性的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在政策上引导各级部门把群众体育的发展当作政治任务去贯彻落实,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与环境。6.加大对体育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专业技能突出的体育健身指导员,并要求上岗服务,避免体育人才流失。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服务,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赛。7.弘扬体育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加强体育科普的宣传,正确的引导群众更好的参加体育活动。8.继续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体育评价在学生评价中的总比重,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注重体育教师人才的培养,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和营造一种社会化的全民健身氛围。
二、我国新时期的亚运竞技目标与实施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新时期的亚运竞技目标与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视 |
1.1.2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
1.1.3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梳理 |
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1.2 体系 |
2.1.3 课程体系 |
2.1.4 田径普修课程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3 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2.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个案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实地调查法 |
第4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理论研究 |
4.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
4.1.1 实用主义课程论 |
4.1.2 要素主义课程论 |
4.1.3 结构主义课程论 |
4.1.4 人文主义课程论 |
4.1.5 实践主义课程论 |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1 合理性原则 |
4.2.2 可行性原则 |
4.2.3 目标定位精准性原则 |
4.2.4 毕业要求衔接性原则 |
4.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功能 |
4.3.1 诊断功能 |
4.3.2 改进功能 |
4.3.3 激励功能 |
4.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认证标准解读 |
4.4.1 培养目标 |
4.4.2 毕业要求 |
4.4.3 课程与教学 |
第5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实依据 |
5.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
5.1.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分析 |
5.1.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
5.1.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分析 |
5.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分析 |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5.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
5.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
5.2.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5.2.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5.2.5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
第6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思路 |
6.1 健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设置 |
6.2 充实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
6.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6.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 |
第7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
7.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构建 |
7.1.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
7.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 |
7.1.3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
7.1.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
7.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建设 |
7.2.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目标与原目标对比分析 |
7.2.2 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 |
7.2.3 侧重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对应 |
7.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 |
7.3.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内容与原内容对比分析 |
7.3.2 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
7.3.3 侧重实训内容设置 |
7.4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7.4.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实施与原实施对比分析 |
7.4.2 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
7.4.3 侧重实训内容的实施 |
7.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体系 |
7.5.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与原评价对比分析 |
7.5.2 注重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
7.5.3 侧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第8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8.1 知识目标达成度 |
8.2 技能目标达成度 |
8.3 情感目标达成度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B:教师问卷 |
附录 C:学生问卷 |
附件D:教师访谈提纲(教学现状) |
附录 E:学生成绩表 |
附录 F:教学技能考核评委打分表 |
附录 G:学习自评/互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阳朔县凤楼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对村庄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
1.1.2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
1.1.3 需求背景:村庄空间差异性和评价优化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国土空间规划 |
1.3.2 乡村振兴战略 |
1.3.3 村庄空间 |
1.3.4 评价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乡村空间系统理论 |
2.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3 乡村多学科相关理论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
2.2.2 村庄空间评价研究 |
2.2.3 村庄空间优化实践研究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
2.3.2 村庄空间评价相关研究 |
2.3.3 村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
3.1 国土空间规划下新时期村庄规划解读 |
3.1.1 村庄现状评价内容分析 |
3.1.2 村庄空间规划内容总结 |
3.2 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关系 |
3.2.1 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3.2.2 乡村振兴战略指引国土空间规划制定 |
3.2.3 对村庄空间优化的影响 |
3.3 国土空间规划对村庄空间优化要求 |
3.3.1 解决村庄“多规打架”问题,实现“多规合一” |
3.3.2 转变村庄单一的空间建设模式,强化村庄全要素空间规划 |
3.3.3 保证村庄空间各项开发保护活动有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3.4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优化方向 |
3.4.1 村庄空间优化方法 |
3.4.2 村庄空间优化策略 |
3.5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优化路径 |
3.5.1 村庄空间优化路径 |
3.5.2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村庄空间评价体系 |
3.5.3 基于村庄空间评价的空间优化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4.1 评价体系构建框架 |
4.1.1 构建目的与思路 |
4.1.2 评价单元 |
4.1.3 构建原则 |
4.1.4 构建流程 |
4.2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分析 |
4.2.1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2.2 评价指标选取分析 |
4.2.3 评价指标表 |
4.3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赋值 |
4.3.1 层次分析法赋值原理 |
4.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4.4 评价体系指标目标值确定 |
4.4.1 评价指标目标值确定依据 |
4.4.2 各项评价指标目标值确定 |
4.4.3 评价指标目标值表 |
4.5 评价体系综合指数测算与分级 |
4.5.1 综合指数测算方法 |
4.5.2 评价结果分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土空间规划下凤楼村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
5.1 凤楼村现状背景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上位与相关规划解读 |
5.1.3 凤楼村已规划建设内容 |
5.2 凤楼村空间评价指标数据库构建 |
5.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5.2.2 资源环境管控现状分析 |
5.2.3 生活品质现状分析 |
5.2.4 凤楼村现状民生调查分析 |
5.2.5 凤楼村空间评价指标数据库 |
5.3 凤楼村空间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凤楼村总体评价 |
5.3.2 凤楼村一级指标具体评价 |
5.4 凤楼村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5.4.1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
5.4.2 资源环境管控方面 |
5.4.3 生活品质方面 |
5.5 国土空间规划下凤楼村空间优化策略 |
5.5.1 凤楼村空间优化目标 |
5.5.2 凤楼村村域层面空间优化布局策略 |
5.5.3 凤楼村居民点层面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凤楼村村民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健美操表演市场化背景下俱乐部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数理统计法 |
1.3.4 逻辑分析法 |
1.3.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现状 |
2.1.2 关于健美操俱乐部发展的现状 |
2.2 相关理论概念 |
2.2.1 企业管理“五大职能” |
2.2.2 STP目标营销理论 |
2.2.3 健美操竞赛表演市场4RS营销理念 |
2.2.4 竞赛表演市场中“服务产品”理论 |
2.2.5 健美操俱乐部的“非均衡发展” |
第三章 探析目前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的营销及管理策略 |
3.1 目前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市场营销现状及其弊端 |
3.1.1 参与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群体局限 |
3.1.2 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市场营销缺乏创新 |
3.1.3 营销经验的借鉴 |
3.1.4 健美操竞赛表演场地和资源的稀缺 |
3.2 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市场营销优势 |
3.2.1 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
3.2.2 对于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认可度提升 |
3.2.3 体育运动理念转变 |
3.3 我国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运行管理体系 |
第四章 我国健美操俱乐部表演市场营销及管理问题 |
4.1 健美操俱乐部表演市场营销活管理织不足 |
4.1.1 健美操俱乐部营销活动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2 缺乏资金支持、营销机制与活动设施不成熟 |
4.1.3 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力度低 |
4.1.4 健美操俱乐部管理区域性导致差距化 |
4.2 健美操俱乐部竞赛表演产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4.2.1 过度营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4.2.2 营销理念缺乏创新意识 |
4.2.3 缺少深层的营销精神 |
4.2.4 营销目标不明确 |
4.3 健美操俱乐部管理社会化不足 |
4.3.1 健美操俱乐部管理部门尚未社会化 |
4.3.2 健美操俱乐部人才培养管理过渡社会化 |
4.3.3 健美操俱乐部赛事组织管理准社会化 |
4.3.4 健美操俱乐部资金经费管理社会化 |
第五章 我国健美操俱乐部营销及管理策略实施对策 |
5.1 优化健美操俱乐部营销管理组织途径 |
5.1.1 准确定位、找准关键点 |
5.1.2 进一步打开营销渠道 |
5.1.3 开发潜在资源,努力加入奥运项目 |
5.1.4 开拓周边市场、实现营销多样化 |
5.2 应对健美操俱乐部产品经营的策略 |
5.2.1 提升产品特色,灵活开展营销活动 |
5.2.2 整理优势,促进国际化 |
5.2.3 丰富内容,加强参与积极性 |
5.2.4 明确目标,开展公益营销 |
5.3 健美操俱乐部管理社会化发展策略 |
5.3.1 健美操俱乐部管理部门社会化 |
5.3.2 健美操俱乐部人才培养管理社会化 |
5.3.3 健美操俱乐部赛事组织管理社会化 |
5.3.4 健美操俱乐部资金经费管理社会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引导 |
6.2 采用一体化管理的发展策略 |
6.3 采用品牌化经营手段 |
6.4 增强健美操俱乐部的人才培养 |
6.5 丰富内容,创新竞赛形式 |
6.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健美操倶乐部竞赛表演市场营销策略研宄调查问卷 |
附件二:健美操倶乐部管理社会化策略研宄的调查问卷 |
(4)亚洲龙舟竞技格局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
1.2.1 竞技龙舟运动的现状 |
1.2.2 亚洲竞技龙舟运动的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其他项目世界竞技格局的相关研究 |
2.2 其他项目亚洲竞技格局的相关研究 |
2.3 竞技格局相关研究的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亚洲龙舟运动地域分布格局分析 |
4.1.1 亚洲龙舟运动开展情况分析 |
4.1.2 亚洲竞技龙舟发展情况分析 |
4.2 亚洲龙舟运动成绩分布格局分析 |
4.2.1 亚洲队伍世锦赛成绩分布格局分析 |
4.2.2 亚运会龙舟项目成绩分布格局分析 |
4.3 亚洲龙舟运动优势项目分布格局分析 |
4.4 亚洲龙舟竞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因素 |
4.4.2 社会因素 |
4.4.3 政治经济因素 |
4.4.4 体育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新时代文化的研究 |
1.4.2 关于民俗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
1.4.3 关于民俗体育文化相关研究 |
1.4.4 关于广西宁明民俗文化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广西宁明县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3.1.1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 |
3.1.2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形成发展历史 |
3.2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的分类、内涵、特点及文化价值 |
3.2.1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分类 |
3.2.2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内涵 |
3.2.3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特点 |
3.2.4 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价值 |
3.3 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 |
3.3.1 人口流动加速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产生冲击 |
3.3.2 多元文化背景下使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陷入边缘化的困境 |
3.3.3 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 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 |
3.4.1 建立民俗体育文化自我再生循环机制 |
3.4.2 通过多方合作平台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
3.4.3 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新思路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6)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国外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1.1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基本情况 |
3.1.2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建设 |
3.1.3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选材 |
3.1.4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条件 |
3.1.5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训练、管理 |
3.1.6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文化课学习 |
3.1.7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输送 |
3.2 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3.2.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模式 |
3.2.2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
3.2.3 体育运动学校培养模式 |
3.2.4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3.3 新乡市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 |
3.3.1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3.3.2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目标 |
3.3.3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
3.3.4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 |
3.3.5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输送 |
3.3.6 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评价 |
3.4 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
3.4.1 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 |
3.4.2 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 C 运动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院校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过剩”与体育行业岗位人才“短缺”相矛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 |
1.5.2 创新点(二)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界定与分类 |
2.1.2 关键能力及其模型 |
2.1.3 专业与专业能力 |
2.1.4 课程与课程体系 |
2.2 关于教练员与裁判员职业能力综述 |
2.2.1 教练员能力研究 |
2.2.2 教练员职业能力研究 |
2.2.3 裁判员能力研究 |
2.2.4 关于课程体系再设计的研究综述 |
2.2.5 研究评述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基于输出”的能力观理论 |
2.3.2 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
2.3.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模式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研究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文本分析法 |
3.2.6 Delphi Method |
3.2.7 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 |
4.1.1 运动训练专业筹备和仿苏阶段(1952-1956) |
4.1.2 运动训练专业创建和探索阶段(1957-1965) |
4.1.3 运动训练专业挫折和倒退阶段(1966-1984) |
4.1.4 运动训练专业恢复和调整阶段(1985-1994) |
4.1.5 运动训练专业完善和发展阶段(1995-2006) |
4.1.6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和深化阶段(2007-至今) |
4.1.7 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历史审视 |
4.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与量表编制 |
4.2.1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目的、方法与流程 |
4.2.2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要素实证甄选 |
4.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初步构建与问卷编制 |
4.2.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初始模型修正与问卷调整 |
4.2.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修正后的信效度检验 |
4.3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单招学生的学情分析 |
4.3.2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4.3.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3.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方法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6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社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7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小结 |
4.4 基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 |
4.4.1 课程体系再设计中“再设计”概念的界定 |
4.4.2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课程体系再设计框架 |
4.4.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再设计 |
4.4.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再设计 |
4.4.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再设计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8)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我国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
1.1.2 创新突破实现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选择 |
1.1.3 总结与提升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益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后备人才”的概念研究 |
1.3.2 游泳后备人才选材的研究 |
1.3.3 游泳教练员队伍方面的研究 |
1.3.4 游泳后备人才训练现状的研究 |
1.3.5 游泳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的研究 |
1.3.6 关于游泳“体教结合”的研究 |
1.3.7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案列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对陈经纶体校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案例分析 |
3.1 陈经纶体校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绩效 |
3.2 陈经纶体校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 |
3.3 陈经纶体校游泳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 |
3.4 陈经纶体校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模式现状分析 |
4.1.1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
4.1.2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存在问题 |
4.2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研究 |
4.2.1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网点情况 |
4.2.2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
4.2.3 浙江省竞技游泳教练队伍情况 |
4.3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选材的状况研究 |
4.3.1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年龄 |
4.3.2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途径 |
4.3.3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方法 |
4.3.4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选材中存在的问题 |
4.4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训练状况研究 |
4.4.1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科学化训练的调查研究 |
4.4.2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常规训练情况调查 |
4.4.3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训练条件情况的调查 |
4.4.4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存在的问题 |
4.5 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与优势 |
4.5.1 成熟的管理模式为培养奠定了基础 |
4.5.2 庞大的群众基础为选材奠定了条件 |
4.5.3 专业的教练员队伍为训练科学化提供保障 |
4.5.4 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是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 |
4.5.5 完善的竞赛体制使运动员得到了有效锻炼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9)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体育赛事产业的勃兴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城市体育赛事产业繁荣的关键 |
三、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是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 |
四、北京体育产业实现包容增长需加强体育品牌赛事运营管理 |
五、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体育赛事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二、有关品牌及体育赛事品牌的研究 |
三、有关城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发展的研究 |
四、有关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研究 |
五、有关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六、有关城市体育赛事培育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
七、有关体育赛事政府作用相关绩效(效率)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及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概述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概述 |
一、体育赛事概述 |
二、品牌概述 |
三、体育品牌赛事定义、分类、特征 |
第二节 政府作用概述 |
一、政府作用理论基础 |
二、政府作用概念界定 |
三、体育品牌赛事多元化供给中政府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概况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历程——从包办到扶持 |
一、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起步萌芽阶段(1990-2001) |
二、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初步探索阶段(2002-2008) |
三、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发展完善阶段(2009-至今) |
第二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相关主体及整体特征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相关主体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整体特征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概况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必要性 |
二、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具体情况 |
三、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趋势 |
第四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对城市影响 |
一、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城市形象 |
二、带动公益事业发展 |
三、加速城市社会文化传播 |
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五、促进奥运场馆利用 |
六、提高城市安保业专业化水平 |
七、助力申办冬奥会 |
第五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动力分析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的培育外部动力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内部动力 |
案例——北京马拉松培育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动因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的市场失灵 |
一、体育品牌赛事的公共产品性 |
二、体育品牌赛事的正外部性 |
三、体育品牌赛事的垄断特征 |
四、体育品牌赛事信息不对称 |
第二节 体育品牌赛事市场缺失 |
一、市场缺失与政府作用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缺失 |
第三节 体育品牌赛事供给的志愿失灵 |
一、非营利组织志愿失灵与政府作用 |
二、体育品牌赛事服务供给中志愿失灵 |
第四节 体育品牌赛事组织管理特性 |
一、赛事申办 |
二、赛事组织 |
案例——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培育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方式及手段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不同运营模式下政府作用 |
一、政府主导运营 |
二、国有企业主导运营 |
三、集体所有制企业主导运营 |
四、民营企业主导运营 |
第二节、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方式及手段 |
一、实施赛事整体规划部署 |
二、培植多元化赛事运营主体 |
三、通过政策及法规支持申办赛事 |
四、给予赛事经济资助 |
五、参与赛事组织协调 |
六、为赛事搭建商业推广平台 |
七、积极促进与相关行业融合对接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主要困境分析 |
一、体育品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待加速 |
二、体育品牌赛事相关管理体制及法规不适应新形势 |
三、体育品赛事的整体战略规划尚需加强 |
四、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绩效评价监督不完善 |
五、赛事市场影响力及与城市契合度有待提升 |
案例——中国网球公开赛培育中政府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的探索 |
一、设立赛事资助的管理机构 |
二、创新赛事资助的制度体系 |
三、制定赛事资助的评审程序 |
四、建立赛事资助的监督机制 |
五、发挥赛事资助的各方力量 |
第二节 北京与其他省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对比分析 |
一、政府资助的资金体量与设立时间 |
二、政府资助的资金来源及管理机构 |
三、政府资助的方式及监督检查 |
四、政府资助赛事的数量及额度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实践中主要问题 |
一、对资助赛事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 |
二、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的动力不足 |
三、有关赛事各方面效益尚待评估 |
四、赛事的公益性资助方式欠缺考量 |
五、国有资本进入赛事运作的论证不足 |
第四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未来方向 |
一、形成赛事规划与资助的合力 |
二、拓展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的空间 |
三、借助第三方机构实施赛事评估 |
四、解决赛事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 |
五、对国有资产进入赛事领域审慎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相关绩效分析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概述 |
第二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评估模型及数据 |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概述 |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设置 |
三、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
四、数据相关说明 |
第三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
一、综合效率情况分析 |
二、纯技术效率分析 |
三、规模效率情况分析 |
四、规模报酬情况分析 |
五、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情况分析 |
六、投影情况分析 |
七、目标改进方向分析 |
八、投入产出有效赛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优化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角色定位 |
一、体育品牌赛事公共服务安排者 |
二、体育品牌赛事的适度生产者 |
三、体育品牌赛事的扶持者 |
四、体育品牌赛事的监督者 |
五、体育品牌赛事的政策制定者 |
六、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绩效评估者 |
七、体育品牌赛事多元主体协调者 |
八、体育品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
第二节 北京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优化建议 |
一、积极开展赛事审批制度改革 |
二、加快赛事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制建设 |
三、加强有关体育品牌赛事的整体规划 |
四、提升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府作用相关绩效 |
五、探索实施品牌赛事服务标准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方向 |
主要研究结论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 |
1.3.2 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系统方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回顾 |
3.1.1 (1949年——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指导思想 |
3.1.2 (1957年—1965年)社会主义初期确立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思想 |
3.1.3 (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体育发展受挫,体育事业处于自由发展状态 |
3.1.4 (1977年—1992年)“文革”结束确立竞技体育为先导的指导思想与改革开放时期“三化促腾飞”的体育战略思想 |
3.1.5 (1993年—2008年)确立“六化六转变”的体育改革思想,注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
3.2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
3.2.1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指导思想的提出 |
3.2.2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 |
3.2.3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内容 |
3.3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分析 |
3.3.1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 |
3.3.2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 |
3.3.3 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面临的机遇 |
3.4 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分析 |
3.4.1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 |
3.4.2 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面临的困难 |
3.5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分析 |
3.5.1 党和国家重视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宏观上的保障 |
3.5.2 科学发展观对体育事业发展明确了必然要求 |
3.5.3 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激发了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
3.5.4 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国民对体育的认识 |
3.5.5 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国新时期的亚运竞技目标与实施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倪保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阳朔县凤楼村为例[D]. 李升松. 广西大学, 2020(07)
- [3]健美操表演市场化背景下俱乐部管理能力研究[D]. 高梓育.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4]亚洲龙舟竞技格局的特征研究[D]. 黄子健.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5]新时代广西宁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D]. 吴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6]河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 崔宁宁.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D]. 赵丹彤.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8]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D]. 陈慧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D]. 孟令刚. 苏州大学, 2015(01)
- [10]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研究[D]. 王少宾. 河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