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漱溟“尚情”说简释(论文文献综述)
柳楠[1](2017)在《梁漱溟的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被誉为“国学大师”的梁漱溟,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勇敢的社会活动家和无畏的爱国民主人士。乡村,作为传统道德孕育和形成的基本单位,是其毕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农民,作为乡村建设和依赖的主力,是其关注和帮扶的重点对象。为了改善乡村农民“精神破产”的现状,梁漱溟不仅提出“道德为人生艺术”,“道德——人生的实践”的理论,而且将这种独特的认识在乡村建设中付诸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道德教育思想。时下我国农村伴随相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物质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农民精神活动单一、匮乏,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农村道德失范等现象频频发生,一次次拷问着农民的道德底线。因此,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成为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目标刻不容缓的重任。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梁漱溟乡村建设中的道德教育思想,从而借鉴和吸收其精华,为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培育和谐乡风文明提供理论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本章主要梳理其乡村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梁漱溟本着“救活农村”的理念投入乡村建设运动,对其追本溯源,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因素;除了时代造就之外,其思想的产生还得益于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最后分析其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对其发展历程予以梳理,为后文从整体上把握其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做铺垫。第二章:本章重在归纳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通过阅读梁漱溟的着作及其乡村建设运动中的相关论述,尤其是针对农民“精神破产”问题采用的教育内容,从而提炼、概括出其以“人生向上”为指引的情谊教育、以“深心大愿”为要旨的精神陶练、以“对方为重”为宗旨的群己观念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其乡村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本章重在分析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梁漱溟素有“行动的儒者”之称,同样他将乡村道德教育思想通过有效的载体和具体的方法付诸实践。针对当时乡村的特殊构造,他选择了乡村组织、办学讲学、朝会的途径,并通过亲师取友、反求诸己、尚情无我的具体方法,将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实施开来。第四章:本章旨在对其作出客观评价并挖掘其现代价值。他的乡村建设迫于当时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中止,但是他对乡村建设的理论贡献不可磨灭,因此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很有必要。另外,研究他的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目的就是吸纳梁氏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积极成分,为当今我国农村面临的困境寻找理论依托和解决办法,同时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以切实可行的建议。
周祥林[2](2011)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漱溟是一个思想家,同时是一个行动家,他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并融西方文化于传统文化之中,他从功利主义转入佛学,再由佛入儒,最终成为新儒家开山人物,思想上的坚持与人格上的坚守成就了他的新儒学事业,也构建了他的新儒学体系。但梁漱溟的理想并不止于此,他尝试着、并不遗余力地推行他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实现他救亡兴国的道德理想。在梁漱溟看来,乡村建设运动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运动,目的在于挽救日益破败的中国,这正是他返本开新、内圣开出新外王道德主张的现实践履。他认为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综合性运动,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各个方面,乡村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场道德实践运动。梁漱溟充分展现了他的伦理道德思想,在道德结构的序列上,政治伦理具有首要性,经济伦理具有主体性,文化伦理具有根本性,而教育伦理则是实现道理理想的动力与根本途径。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梁漱溟突显经济伦理建设的主体地位,认为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必须依靠发达的经济实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功利性的气质,以致没有形成产业化与规模化的经济形态,梁漱溟倡导经济生产的合作化,以营造团体的经济生产模式,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伦理层面,梁漱溟认为政治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直接保障,中国传统社会由于缺乏分立的阶级与统一的意识,以致政治松散而分离,必须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要求政府管理者的高尚人格与健全的政治规范结合起来,同时提高民众在政治中的参与度,实现政治的公开化与管理的民主化。在社会道德层面,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职业分立为特征的伦理本位型社会,传统文化理性有余,而理智不够,并且缺乏公共道德,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任务就是复兴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以中国的老道理为指导思想,发扬以对方为重的伦理情谊与改过迁善的人生向上精神,同时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权利、民主、公德思想,实现中西伦理精神的互融。在教育伦理层面,梁漱溟认为教育是复兴文化的根本途径,中国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个人道德的塑造,忽略团体性道德的培养。在知识传授的结构上,偏重人文知识,轻科学技术,梁漱溟认为应当矫正这样的教育理念,实行民众教育,将教育普及化,在内容上将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倡导知识分子下乡,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失败了,源于战争与政治的影响,也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单纯与孤立无依,这是梁漱溟道德理想的破灭,他的新儒学伦理主张没有获得最终实现。尽管如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实践仍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经验,一方面拓展了传统儒家伦理的实践性品格,使儒学不再是纯粹的书斋理论;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有所启发,包括提倡知识分子下乡、提升农民的民主、权利素质等。梁漱溟通过乡村建设运动表现了一个新儒家人物的态度与执着,他一生坚持着复兴中国文化的宏愿,并施展自己救亡兴国的道理理想,虽然乡村建设运动失败了,但这种拓展儒家伦理文化的尝试并不会终止乡村实践伦理必将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
胡丽娟[3](2010)在《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文中提出回首中国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发现我们走过的道路既曲折又艰辛。五四以来所提出的传统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保守或是激进,现代化是否一定要以完全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为代价等等重大问题,直到今天,学术界似乎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人们似乎依然傍徨在漫漫的探索和选择过程中。新的探索需要有对理论变迁史的了解,这一要求把我们引向了被誉为“最后之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基于救国兴邦的国家社会责任感,梁漱溟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不仅在文化和哲学思想上也在直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虽然历史的发展,没有给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得以全面展开和纠错的机会,但是他的乡村建设思想与社会实践,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判断,对中国农村社会的重视,以及以复兴中国文化来实现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却并没有因历史和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价值,相反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超越历史和时代的远见卓识。本文主要通过对梁先生乡村建设的思想背景,乡村建设基本理论的内涵与基础的分析,在与同时代其他主要乡村建设思想和运动的比较中,抓住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及特色,深化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理解;当然,本文更试图从当今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所面临独特困境这一大背景出发,加深对梁漱溟先生乡村建设思想体系深刻性的认识,探寻梁漱溟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地方自治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使我们在对历史中国所走过的激进革命道路作出深刻反省的同时,为我们今天中国的乡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探索提供一种几乎被激进思潮所湮灭的视角与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有梁先生这样的哲人作伴,我们今天的求索并不孤独!
何善蒙[4](2005)在《魏晋情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中国传统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西方哲学侧重形而上的理论追求不同,中国哲学更主要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关注的是人生存。而对于现实的人来说,情感则是其基本的属性。对于情感问题的关注,也是中国哲学的重点所在,传统中国哲学对于情感的问题作了非常详细的探讨,涉及情感的本源、发生、内涵以及意义、价值等诸多方面。 同时,情感在中国传统是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观念受到重视的。中国传统并没有严格的学科区分,若我们以现代西方学科分类方式来看待情感,我们会发现情感观念在很多领域中都是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我们把情感作为个人的标准(或者说意愿)以区别于“礼”之作为社会的价值规范,而对情感的问题做考察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考察社会规范的建立与完善,个人的意愿在何种程度上对于制度建设本身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协调个人与社会规范艺间的关系,这样势必要涉及到现代学科分类中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而就情感作为个人的主观意愿而言,人最初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基本的情感类型,而同时,作为生活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个体,人势必要受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此更高一层次的情感,诸如道德情感、宗教情感、审美情感等等又会随之而产生。这样,就情感所涉及的类型而言,至少有基本情感、道德情感、宗教情感以及审美情感,而对于这些情感的考察,至少涉及现代学科分类中的心理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等。而就情感所带来的影响而言,又涉及文学和艺术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学强调以情感作为核心的价值,而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之中,无不包含着情感的因素。情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基础内容,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在这个意义上,称中国哲学为情感哲学亦不为过。 因此对于情感问题的梳理、研究,对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若要对中国哲学的情感问题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也不是这样一篇文章所能够做到的。本文选择以魏晋时期为考察核心,重点梳理情感理论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并从中概括出魏晋情感理论的基本特点。之所以选择魏晋时期作为考察的中心,因为在魏晋时期,情感成为了士人生活的基本特点,成为了社会价值的核心,这是一个情感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因此,对于魏晋时代情感理论的研究,可以对中国哲学中的情感问题作一个准确的把握,对情感在中国哲学中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同时,从情感角度出发,可以对魏晋玄学、魏晋士风的作出新的理解。 魏晋的情感理论,就其发展阶段而言,可以分成五个阶段:性其情、任其情、适其情、纵其情以及制其情;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包括本体义、功用义、价值义以及境界义。对于情感理论的发展的梳理、概括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主要探讨在
赖志凌[5](2004)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 ——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中国人为了摆脱和抗击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时的被动挨打局面,进行了一次次民族自救运动,意在使国家强大,“跻身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然而,每一次运动充满了艰难曲折与反复,外部挤压与内部混乱并起。梁漱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的研究,是从文化的本体意义和文化的历史显现两个层面进行的。既从文化原发性角度阐述了显现于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中国文化之种种不足及其根源,同时基于民族文化之本体是不可抛弃的立场,努力挖掘内蕴于中国社会组织构造包括社会关系与制度系统中的中国文化内核和精神意蕴,说明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以及它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将它提升到人类文化之未来方向的高度。梁漱溟在这两个方面的努力,使他的见解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出于当时各派的观点。他的这种立意、方法,以及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无论得与失,都为我们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分析当代中国种种复杂现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观察视角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结合梁漱溟的社会结构理论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得出了与梁漱溟的社会结构理论不同的结论。 1.中国社会构造之特征。梁漱溟指出,社会结构是文化的骨干,中国社会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社会伦理化是中国社会结构亦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全部独特性之所在。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举整个社会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融国家于社会,纳整个政治构造于伦理之中,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从梁漱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如何在社会关系伦理化这一基础上,走向制度礼俗化和单一化、家国一体化、政治权力一元化的社会结构。 2.中国社会结构形成的内在机制。根据梁漱溟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质在于社会关系伦理化,又可称社会关系“二人化”,它是以家庭父子、兄弟、夫妇关系为坐标建构社会关系,由此中国社会全部关系统统演化“此一人与彼一人之间的情谊关系”。社会关系的“二人化”即是中国社会结构伦理化的内在机制,也是形成中国社会政治构造的内在机制,它使中国社会具有家国同构、公共空间私人化、国家与社会浑融、政治与伦理不分的特点。关系的二人化,是解读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一把钥匙。 3.走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化关系的可能性。本文从梁漱溟关于中国社会关系是“此一人与彼一人间的情谊关系”这一论点出发,对中西社会关系进行对比,<WP=5>揭示了中国社会关系的特性,即关系的直接性、主观性和个人化性质。归根结底,它是一种缺乏中介的关系。中介的存在才使人与人的关系得以获得一个外在于我的衡量尺度,才有规范和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中介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中介物的存在是西方理性社会的关系特性。因而西方社会是法大于人,而中国社会是人大于法。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求以法治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一个中介以及如何获得这样一个中介,从而走出传统的伦理化社会关系。对这一问题,马克思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他发展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本身就是中介。 4.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前提。梁漱溟认为,在社会制度方面,中国传统社会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社会关系的伦理化、“二人化”,实际意味公共空间私人化,表现为家国同构与忠孝互通相联系,因而不可能确立起法律的主导性地位,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单一化的根源。因此,当代中国社会要走向法治,首先要建立公共空间,也就是建立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相对独立的关系。 5.走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化关系的必要性。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相对独立的关系的实现必然要求走出社会关系的伦理化。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相对独立的关系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实际上梁漱溟在根本上是肯定个人权利的,但是他又认为伦理化关系是人类理性精神的体现。然而,正如梁漱溟所看到的,社会关系的伦理化、“二人化”造成人对伦理化关系的依赖,伦理化关系是对个人和组织的消解,即在伦理化关系中,任何社会力量和权利主体都不可能产生。个人对集体而言只是义务主体,社会基层单位(包括家庭)对国家(君权)而言只是伦理实体;因而,个人与社会组织均非权利主体。实际上这就是社会(关系)对个人的吞没;国家对社会(组织实体)的吞没,这就形成了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这种政治结构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国家政权的软弱无力和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高度集权。应当说,梁漱溟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特质及其表现的分析时非常恰当的。但是,他最终试图以伦理化关系来建立个人和社会的联系,并把国家看作“不必要的恶”。这就使梁漱溟陷入矛盾之中,因为在伦理化关系中不可能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在伦理化关系中当然也不会有国家的恰当地位。 所以,虽然梁漱溟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化关系所带来的困境,但是他本人坚持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礼俗中蕴涵着理性精神而试图重建礼俗社会。然而,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中国社会要走出伦理化关系的困境,决不能再回到礼俗社会,而必须从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建立起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前提:客观中介、公共空间和一系列相关的
陈智[6](2000)在《梁漱溟“尚情”说简释》文中认为为了解决“五四”时期国人的“意义”危机 ,帮助当时的青年从烦闷的人生问题中解脱出来 ,梁漱溟提出了“尚情”的理想人格。“尚情”即崇尚真情、情理 ,讲究真情实感 ,坚持“主观的情感”而不是“客观的道理”。就是说“尚情”包括一任直觉以求“对”,履行仁道以求“安”,回头认取自身活动以求“乐”。在“尚情”说中 ,既可以看到泰州学派王艮父子的影响 ,又不难发现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份 ,充分体现了儒家心性学说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结合的特点。尽管“尚情”说在总体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但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 ,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梁漱溟“尚情”说简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漱溟“尚情”说简释(论文提纲范文)
(1)梁漱溟的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时代体认:贫弱战乱及政权不一的中国是其救世的动力所迫 |
(二)经济困境:农耕文明破产及乡村经济衰败是其济民的初衷所驱 |
(三)文化失调:本土文化早熟及外来思想水土不服是其创新的愿望所在 |
(四)个人背景:败落的仕宦之家及家父独特童蒙教育的感召 |
二、梁漱溟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释家悲悯情怀、普度众生思想的洗礼 |
(二)儒家“内圣外王”修养方法的熏陶 |
(三)对传统乡约精神的辩证吸收 |
(四)对丹麦民众人格教育和课程设置的汲取 |
三、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发展历程 |
(一)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
(二)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 |
(三)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时期 |
第二章 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
一、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开展以“人生向上”为指引的情谊教育 |
(二)实施以“深心大愿”为要旨的精神陶练 |
(三)灌输以“对方为重”为宗旨的群己观念 |
二、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坚信道德力量,代替宗教法律 |
(二)依托知识分子,激发农民自觉 |
(三)注重成人德育,兼及妇孺教育 |
第三章 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与方法 |
一、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 |
(一)重建乡农学校、兴办整风组织 |
(二)再现讲学之风 |
(三)新辟朝会之所 |
二、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实施方法 |
(一)亲师取友,在切磋、感化中升华道德修养 |
(二)反求诸己,在发心、自省中调整道德涵养 |
(三)尚情无我,在唤醒、合作中启发社会力量 |
第四章 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及其现代价值 |
一、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二)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二、梁漱溟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
(一)保障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邻里氛围 |
(二)提高农民素质,注重农民的道德教育 |
(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活动 |
(四)加强熏陶教育,激发农民的自我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梁漱溟生平概观 |
1.2 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关于梁漱溟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梁漱溟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动因 |
1.4 本文的结构与逻辑 |
第2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的背景与目的 |
2.1 三次伦理思想的转变:梁漱溟乡村实践伦理思想的理论背景 |
2.1.1 重事功轻学问:梁漱溟的功利主义思想 |
2.1.2 从功利主义到出世间义:梁漱溟的佛家伦理思想 |
2.1.3 从尚情无我到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思想 |
2.2 社会动荡:梁漱溟乡村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2.2.1 社会动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崩溃 |
2.2.2 政治参与与梁漱溟新儒家思想的形成 |
2.3 救世济民: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的价值目的 |
2.3.1 救济乡村与乡村自救 |
2.3.2 创造新文化 |
2.3.3 建立和谐的人类文明 |
2.4 小结:梁漱溟:一个即佛即儒的儒者 |
第3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实践 |
3.1 中国乡村经济建设的伦理动因 |
3.1.1 传统经济伦理文化的缺失 |
3.1.2 中国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
3.1.3 西方功利主义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3.2 梁漱溟乡村经济实践的道德理想图景 |
3.2.1 复兴中国农业文明 |
3.2.2 以农业文明引发工业文明 |
3.2.3 实现经济强国 |
3.3 梁漱溟乡村经济伦理的具体形式 |
3.3.1 建立经济生产的主体协作模式 |
3.3.2 实现产业间的协同互补 |
3.3.3 建立科技伦理与经济伦理的互动 |
3.4 小结: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的路径及序列 |
第4章 梁漱溟乡村社会的政治伦理及路径选择 |
4.1 梁漱溟乡村社会政治伦理建设的缘起 |
4.1.1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 |
4.1.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局限性 |
4.1.3 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
4.2 中国政治伦理建设的困境 |
4.2.1 消极无力的政治 |
4.2.2 无统一的思想形态 |
4.2.3 缺少分立的阶级 |
4.2.4 中西政治伦理精神存在差异 |
4.3 梁漱溟乡村社会政治伦理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1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伦理观 |
4.3.2 建立知识分子与乡农的结合 |
4.4 小结:内圣开出新外王:梁漱溟的新儒家政治伦理观 |
第5章 梁漱溟乡村生活的社会道德实践 |
5.1 梁漱溟对中国旧社会伦理特征的概括 |
5.1.1 伦理本位 |
5.1.2 职业分立 |
5.2 中国乡村社会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
5.2.1 传统伦理文化遭到破坏 |
5.2.2 中国传统文化理性有余、理智不够 |
5.2.3 缺乏公共道德 |
5.3 梁漱溟乡村社会道德实践的模式设计 |
5.3.1 以中国的老道理为指导 |
5.3.2 建立乡村团体生活模式 |
5.3.3 融合中西伦理精神 |
5.4 小结:以伦理文化为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思想之本 |
第6章 梁漱溟乡村教育的实践伦理思想 |
6.1 梁漱溟对中国教育的伦理反思 |
6.1.1 偏重个人道德的塑造 |
6.1.2 缺乏团体精神的培育 |
6.1.3 缺乏科学知识的传授 |
6.2 梁漱溟乡村教育伦理实践的内容 |
6.2.1 兴办学校 |
6.2.2 普及文化 |
6.2.3 人格培养 |
6.3 梁漱溟乡村教育伦理实践的形式 |
6.3.1 建立乡农学校 |
6.3.2 知识分子下乡 |
6.4 小结:教育救国:梁漱溟教育伦理思想的旨趣 |
第7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的命运与当代价值 |
7.1 理想的破灭:梁漱溟乡村实践伦理的必然命运 |
7.1.1 去政治化:梁漱溟道德理想破灭的直接原因 |
7.1.2 思想保守:梁漱溟道德理想破灭的根本原因 |
7.2 梁漱溟乡村实践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7.2.1 梁漱溟对儒家伦理的开拓与发展 |
7.2.2 梁漱溟乡村实践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7.3 乡村实践伦理:并未"终结"的事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梁漱溟其人其事 |
第一节 出生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生平——走向“乡村建设”探索之路 |
第三节 主要着作 |
第三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
第一节 乡村建设之必要 |
第二节 乡村组织——文化运动团体系统 |
第三节 乡村建设与四大领域之变革 |
第四节 理想社会之构划 |
第四章 梁氏乡村建设思想的文化哲学基础 |
第一节 文化三路向说——世界文化三阶段说 |
第二节 意欲说——哲学思想来源 |
第三节 “化及平民”——泰州学派的影响 |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的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中的梁氏乡建思想 |
第三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思想的特点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对五四激进思潮的反思 |
第二节 社会文化运动——开辟地方自治新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魏晋情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情与魏晋玄学 |
一、情感问题的提出 |
二、魏晋之前情论概观 |
三、情与魏晋玄学 |
四、《人物志》:魏晋情论的先声 |
第二章 王弼:性其情 |
一、性其情 |
1、有无、动静 |
2、圣人有情论 |
第三章 阮籍、嵇康:任其情 |
一、阮籍:性情一体 |
二、嵇康:触情而行 |
三、任其情:任自然 |
第四章 向秀、裴頠、郭象:适其情 |
一、向秀:称情则自然 |
二、裴頠:“择乎厥宜,所谓情也” |
三、郭象:适性逍遥 |
第五章 《列子·杨朱篇》:纵其情 |
一、名实之辨 |
二、生死之辨 |
三、身物之辨 |
四、纵其情 |
第六章 《抱朴子》:制其情 |
一、性、情释义 |
二、情感之价值 |
三、以道制情 |
第七章:结语 |
一、情与士人生活 |
二、魏晋情论之基本特征 |
附录1:研究现状综述 |
附录2:大陆中国哲学史界关于情感问题研究论文概览(1990-2004) |
附录3:魏晋主要作品“情”字索引 |
附录4: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5)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 ——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综论: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 |
第一节 东西文化及中国社会 |
一、 梁漱溟早年经历及思想形成 |
二、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 |
三、 中国文化与中国问题 |
四、 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结构 |
第二节 综论: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结构 |
一、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
二、 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 |
第一节 中西社会构造差异之由来 |
一、 西方社会集团生活的传统 |
二、 家庭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如何以家庭关系构造社会关系 |
一、 中国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 |
二、 中国社会伦理本位的表现 |
三、 传统社会的职业划分 |
第三节 伦理社会与理性社会关系特性之比较 |
一、 西方社会的关系特性 |
二、 中国社会的关系特性 |
第四节 中国社会关系的二重结构 |
一、 社会政治层面的“显结构”和“潜结构” |
二、 社会“日常生活领域”的“显结构”和“潜结构” |
第三章 伦理化的制度构造 |
第一节 以伦理组织社会 |
一、 “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 |
二、 “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 |
三、 “中国人的理性精神” |
第二节 宗教与法律的缺失 |
一、 “以道德代宗教” |
二、 “以礼俗代法律” |
三、 梁漱溟宗教法律思想之分析 |
第三节 人人向里用力之人生 |
一、 中国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因素 |
二、 人人向里用力之人生 |
三、 梁漱溟上述思想之我见 |
第四节 中国社会制度的单一性 |
第四章 伦理化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社会与国家 |
第一节 伦理社会中的个人与社会 |
一、 伦理化社会关系链条中的个人 |
二、 伦理化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关系伦理化与中国国家的二重性 |
一、 中国不属于一般国家类型 |
二、 “中国政治之特殊性”:政治、政党与阶级问题 |
三、 梁漱溟在国家问题上的思想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自由、民主与平等问题 |
一、 梁漱溟关于自由、民主和权利之思想 |
二、 梁漱溟思想之我见 |
第五章 乡村建设理论之评析 |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造之路 |
一、 政治改良或政治革命之路 |
二、 如何面对西方 |
三、 乡村建设运动 |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构想 |
一、 乡村建设运动的组织原则 |
二、 乡村建设的组织形式 |
三、 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路向 |
第三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之我见 |
结束语:现代与传统的双向解读 |
参 考 文 献 |
后 记 |
(6)梁漱溟“尚情”说简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尚情”说的提出 |
二、“尚情”说的内容 |
三、“尚情”说的理论渊源 |
四、“尚情”说的意义与缺陷 |
四、梁漱溟“尚情”说简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梁漱溟的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柳楠. 西北师范大学, 2017(12)
- [2]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 周祥林. 中南大学, 2011(12)
- [3]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 胡丽娟. 山东大学, 2010(03)
- [4]魏晋情论[D]. 何善蒙. 复旦大学, 2005(07)
- [5]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 ——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D]. 赖志凌. 复旦大学, 2004(01)
- [6]梁漱溟“尚情”说简释[J]. 陈智.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