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定量研究

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定量研究

一、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定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南蕾,玄红运,米焱,王彩丽[1](2021)在《NLRP3炎症小体参与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患者肾活检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s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NLRP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6,TRAF6)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1/2)、p38、JUN氨基末端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 JN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分析尿蛋白与NLRP3以及TRAF6与NLRP3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活检诊断为Ⅱ期IMN患者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样本肾组织TRAF6、NLRP3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NF-κB)、磷酸化ERK1/2MAPK、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JNK等因子的表达情况,并对正常组与Ⅱ期IMN患者各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血液和24 h尿液,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一般临床资料,对尿蛋白与NLRP3以及NLRP3与TRAF6进行相关分析。以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肾脏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Ⅱ期IMN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2)Ⅱ期IMN患者肾脏中TRAF6、NLRP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3)24 h尿蛋白定量与NLRP3呈正相关(r=0.689,P<0.01),TRAF6与NLRP3呈正相关(r=0.490,P<0.01);(4)NF-κB、磷酸化ERK1/2、磷酸化p38、磷酸化JNK在Ⅱ期IMN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NLRP3和TRAF6可能参与Ⅱ期IMN的发病,并与NF-κB和ERK1/2、p38、JN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吴娇[2](2021)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与无肾脏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之间的差异,寻找LN可能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学诊断生物标记物。本研究旨在为LN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019年在我科诊疗并收录在国家风湿病中心97例LN患者(即研究组)病历资料,同期收集在我科住院的SLE患者中随机选取161例无肾脏受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使用SLEDAI-2000的评分标准进行活动度评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如:SLEDAI-2000、抗体谱、免疫指标、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脏器受累等。然后分别采集34例LN患者、38例无肾脏受累SLE病例及8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探索在这三组患者血浆样本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以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和肾功能不全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1、共258例SLE患者,男女比例为1:9,以育龄期女性为主,男女患者之间SLEDAI-2000无显着差异;2、研究组有97例,对照组161例,研究组中女性患者居多(86.6%),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无显着差异(P>0.05);3、研究组的SLEDAI-2000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男女性别比较中无显着差异(P>0.05);4、研究组中有抗ds 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阳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补体C4水平在研究组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6、研究组中的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明显低于对照组;7、在脏器受累分析中,研究组较少出现白细胞减少,而研究组中出现亚急性皮疹较对照组多(P<0.05)。第二部分:1、SLE患者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生长刺激表达基因蛋白-2(ST2)、三叶因子-3(TFF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 PAR)的血浆水平显着更高(P<0.05);2、LN患者的CHI3L1、GDF-15、IGFBP-2、抵抗素和TFF3的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无LN的SLE患者(P<0.05);3、血浆GDF-15、TFF3水平与血清肌酐(Cr)水平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r-UP)水平高度正相关(p<0.01),血浆抵抗素、GDF-15、TFF3水平与血清尿素氮(BUN)水平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LN组中女性多见,LN组的SLEDAI-2000明显高于无肾脏受累组,但两组中男女SLEDAI-2000无差异,LN组易出现抗ds 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阳性,补体C3/C4更易出现下降,易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LN患者的CHI3L1、GDF-15、IGFBP-2、抵抗素和TFF3的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无LN的SLE患者,抵抗素、GDF-15和TFF3的血浆水平是SLE患者潜在的肾功能不全标志物。

陈丝雨[3](2021)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临床意义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探讨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IMN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首次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MN的患者78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取74例IMN患者,根据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分为G0-G4级,进一步分为低级别组(G0级+G1级)27例、中级别组(G2级)24例、高级别组(G3级+G4级)2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1.本研究收集IMN患者74例,男性50例,占67.60%,女性24例,占36.40%,男女比例为2.08:1。年龄范围23~80岁,平均年龄55.22岁。根据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分为G0级、G1级、G2级、G3级、G4级,其中G0级0例(0.00%),G1级27例(36.49%),G2级24例(32.43%)、G3级13例(17.57%)、G4组10例(13.51%),进一步分为低级别组(G0级+G1级,36.49%)27例、中级别组(G2级,32.43%)24例、高级别组(G3级+G4级,31.08%)23例。三组在性别分布、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肾活检前病程、有无原发性高血压史、有无糖尿病史、是否诊断肾病综合征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2.三组间的基线血红蛋白进行两两比较存在差异,基线血红蛋白随着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级别组、高级别组相比,中级别组的基线血清甘油三酯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相比,基线血清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P>0.05)。与低级别组、中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的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级别组与中级别组的基线e GFR无明显差异(P>0.05)。与低级别组相比,中级别组、高级别组的基线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相比,基线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在基线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酸、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蛋白半定量分析、尿镜检红细胞数、尿镜检白细胞数、尿镜检管型数、血清Ig G4、血清补体C3、血清补体C4、血清Ig G、血清Ig A、血清Ig M、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3.与低级别组相比,中级别组、高级别组的肾小球硬化发生率、肾小血管病变发生率、肾小管间质损害(tubular interstitial lesion,TIL)积分、肾脏慢性化指数(chronic index,CI)积分、肾脏Ig G4阳性率、肾脏PLA2R阳性率更高,肾小管萎缩程度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相比,肾小球硬化发生率、肾小血管病变发生率、TIL积分、CI积分、肾脏Ig G4阳性率、肾脏PLA2R阳性率、肾小管萎缩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低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的间质纤维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新月体形成、肾脏Ig G阳性率、肾脏Ig M阳性率、肾脏Ig A阳性率、肾脏补体C3阳性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4.与中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下降率更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3);而低级别组分别与中级别组、高级别组相比,治疗3个月后出现尿蛋白变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在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e GFR的变化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随着IMN患者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级的升高,肾脏损伤程度加重,提示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级可能与IMN疾病活动度相关,可用于IMN进展风险的评估。2.中低级别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的IMN患者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可能出现更好的反应,提示IMN患者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级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可能相关。3.肾组织内B淋巴细胞及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可能有利于评估IMN患者抗原靶向治疗(例如抗CD20单抗)的潜力和适用性,预测抗原靶向治疗的反应和结果。

王海瑞[4](2020)在《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几年关于IgA肾病的血浆及尿液生物标志物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suPAR蛋白可在血液、尿液中检测到,且含量保持稳定。已有研究表明suPAR蛋白是原发性FSGS病变致病因子,且原发性IgA肾病中的局灶节段性硬化病变即S病变有类FSGS病变,这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且有研究发现具有S病变的IgA肾病患者的eGFR下降明显更快。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对于评估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方面的作用。探讨suPAR蛋白与S病变的相关性及suPAR蛋白能否将伴有S病变和无S病变的IgA肾病区分开,从而评估IgAN患者的S病变及预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2例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首次经肾活检且均未开始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给予治疗后部分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其中实验组50例原发性IgAN,实验对照组42例为非IgAN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另外选取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未经治疗前空腹血、尿标本,以及给予治疗后原发性IgAN组3月、6月、1年后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别检测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并且收集各组一般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24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血脂、血常规等指标,分析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所得数据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浆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N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1.1原发性IgAN患者的血浆suPAR蛋白浓度与牛津分型中的T(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随着T病变程度越重,显示出更高的suPAR水平。但与S(节段肾小球硬化)之间无相关性(P>0.05)。1.2原发性IgAN患者的血浆suPAR蛋白浓度与eGFR呈负相关趋势(r<0),与CREA、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趋势(r>0)。1.3随着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越重及WHO分级越重,原发性IgAN患者的血浆suPAR蛋白浓度均显示更高水平。2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N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2.1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与牛津分型中的T(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随着T病变程度越重,显示出更高的su-PAR水平。此结果同血浆suPAR蛋白。2.2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与牛津分型中的S(节段肾小球硬化)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伴有S病变的IgA肾病比无S病变IgA肾病显示出更高的suPAR水平。尿液suPAR蛋白可协助区分IgAN有无S病变。2.3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与eGFR指标呈负相关趋势(r<0),与CREA、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趋势(r>0)。2.4随着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越重及WHO分级越重,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均显示更高水平。结论:1尿液suPAR蛋白可协助评估IgAN患者的S病变及预后。2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均可协助评估原发性IgAN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吴丽娟[5](2020)在《大黄?虫丸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矽肺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职业病,尽管各国不断在改进预防矽肺的方法,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中低收入国家,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发病例。二氧化硅(Si O2)在肺组织中的沉积是矽肺的主要致病原因。Si O2进入肺部后所引起的肺纤维化病变是不可逆的,患者因此而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乃至衰竭。迄今国内外均没有针对矽肺纤维化特殊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因此,研究矽肺的发病机制,进行中医药的相关探索,为治疗矽肺另辟蹊径非常重要。大黄?虫丸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我们的前期预实验表明,它对于小鼠矽肺纤维化有改善作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由TGF-β1/Smad信号通路入手,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大黄?虫丸治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案的确定将8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暴露气管注射组、气管插管组、鼻腔滴入组和静式染毒组,共5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第1-4组一次性造模后第40天,第5组连续造模40天,比较各组小鼠体重、肺脏系数、存活率、肺组织病理情况,综合确定实验造模方案。第二部分: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小鼠共108只,其中90只用静式染毒法造模40天后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汉防己甲素组、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8只。不染毒小鼠18只为正常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按照临床大黄?虫丸成人等效剂量的1倍、1.5倍和3倍剂量灌胃给药,一日一次。汉防己甲素按照临床成人等效剂量一天一次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次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给药后14、21、28天每组各处死6只小鼠,计算肺脏系数,取血清检测TNF-α、IL-6、IL-1β、HYP的含量,并用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黄?虫丸对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大黄?虫丸对TGF-β1/Smad通路相关基因(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Smad7m RNA)表达的影响。第三部分:大黄?虫丸对Si O2诱导的矽肺纤维化体外细胞模型作用机制研究用Si O2诱导MH-S细胞构建矽肺纤维化细胞模型,提取大黄?虫丸大鼠含药血清,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主要药理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干预,观察细胞形态,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以上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将静式染毒法作为本实验的造模方法1 各组一般情况正常对照组一般情况正常。各造模组小鼠后期体重增长缓慢,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皮毛稀疏缺乏光泽,污秽粘连。静式染毒组小鼠时有挠鼻现象,可见鼻尖、嘴唇暗紫。2各组存活率及肺脏系数比较正常对照组为100%,暴露气管注射组为62.5%、气管插管组为87.5%,鼻腔滴入组为93.8%,静式染毒组为100%,静式染毒组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各模型组小鼠肺脏系数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各组肺组织病理结果肺组织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肺泡结构正常。各造模组均可见部分肺泡腔萎陷,局部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胞核固缩。其中,暴露气管注射组、气管插管组及静式染毒组肺间质不同程度的增厚,伴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主要为圆形深染的淋巴细胞。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肺组织形态无明显改变。四个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隔增宽,肺野内见大量密集的弥漫性蓝色胶原纤维增生,呈片状或束状分布。4本部分实验结论综上,暴露气管注射法、气管插管法、静式染毒法三种方式皆可以成功复制小鼠矽肺弥漫性纤维化模型,鼻腔滴入法相对成功率低,这可能是因为小鼠经鼻滴最终进入食道而未进入呼吸道所致。综合造模方法和真实疾病形成的拟合程度、成功率、存活率等相关因素,实验选取静式染毒法作为造模方法。第二部分:大黄?虫丸能够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小鼠矽肺模型的肺纤维化进程1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结果造模期间,正常组小鼠一般情况状态良好。模型组小鼠精神逐渐萎靡,时有挠鼻现象,活动减少,体重增加不明显,皮毛稀疏缺乏光泽,污秽粘连,鼻尖、嘴唇较正常组偏暗,部分尾部可见散在紫色血丝。给药后大黄?虫丸高剂量组精神状态良好,接近正常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情况有改善,低剂量组总体情况不如高、中组,但优于模型组。2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肺脏系数的影响结果肺脏系数: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在给药14天后,可见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1天后,大黄?虫丸高、中剂量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8天后,高、中、低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3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病理染色的影响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HE染色:正常对照组肺泡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组织充血,肺泡的萎陷、融合,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胞核固缩。不同程度的肺泡间隔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或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大黄?虫丸高剂量组肺组织形态结构改善明显,最接近正常组。Masson染色: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的蓝染胶原沉积;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蓝染的胶原纤维,肺泡壁厚薄不一;大黄?虫丸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其中以大黄?虫丸高剂量(1.170 g/kg)改变最为明显,蓝染颜色明显变浅,面积也明显减少。两种染色方法都说明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对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HYP、TNF-α、IL-6、IL-1β含量均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14天时,大黄?虫丸高、中剂量组HYP、TNF-α、IL-6、IL-1β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TNF-α、IL-6也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1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HYP、TNF-α、IL-6、IL-1β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HYP、IL-6、IL-1β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IL-1β的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8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HYP、TNF-α、IL-6、IL-1β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的IL-1β也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5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TGF-β1/Smad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增加(P<0.01),Smad7显着降低(P<0.01)。14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TGF-β1、α-SMA、Smad2、Smad3的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大黄?虫丸中剂量组Smad2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α-SMA、Smad3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显着增加(P<0.01)。低剂量组Smad2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21天时,除低剂量组的Smad2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组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28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Smad7明显增加,其中TGF-β1、Smad2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个指标差异均显着(P<0.01)。大黄?虫丸中、低剂量组Smad3的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6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TGF-β1/Smad通路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Smad2m RNA在14天、21天,Smad3m RNA在14天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m RNA在21天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模型组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Smad7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14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Smad2m RNA、Smad3m RNA降低(P<0.05),TGF-β1m RNA降低(P<0.01),Smad7m RNA升高(P<0.01)。中、低剂量组TGF-β1m RNA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m RNA显着升高(P<0.01)。中剂量Smad2m RNA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天时,高剂量组TGF-β1m RNA、Smad3m 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Smad2m RN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Smad7m RNA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中、低剂量组TGF-β1m RNA、Smad3m RNA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8天时,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组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Smad7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样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三部分: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能够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体外细胞的纤维化水平1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Si O2诱导的MH-S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经过Si O2混悬液刺激细胞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大黄?虫丸不同浓度干预后,细胞活力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且呈浓度依赖性。2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Si O2诱导的MH-S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的含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黄?虫丸含药血清15%组及含药血清10%组的IL-6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含药血清15%组的TNF-α及IL-1β含量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10%组的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Si O2诱导的MH-S细胞系TGF-β1/Smad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Western-Blot结果:模型对照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mad7表达相反,模型对照组低于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虫丸含药血清15%组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Smad7蛋白表达相反,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10%组的TGF-β1、α-SMA、Smad2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含药血清5%组α-SMA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TGF-β1、Smad2的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免疫荧光结果:从细胞免疫荧光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AO),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mad7表达的AO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加入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后,15%含药血清组的TGF-β1、α-SMA、Smad2、Smad3的AO值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Smad7的AO值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10%含药血清组TGF-β1、α-SMA、Smad2、Smad3的AO值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Smad7表达的AO值高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含药血清组α-SMA、Smad2的AO值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TGF-β1、Smad3的AO值低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表达的AO值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说明大黄?虫丸能够明显降低TGF-β1、α-SMA、Smad2、Smad3的AO值,同时增强Smad7的AO值,尤其是15%含药血清组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同Western-Blot相一致。研究结论1、通过造模实验研究,显示暴露气管注射法、气管插管法和静式染毒法三种方式皆可以成功复制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但是为了减少造模过程中创伤的影响,降低小鼠的死亡率,更加贴合和接近真实矽肺发生的条件,最终选择了静式染毒法作为本课题造模方法。2、从动物实验的肺系数、病理;血清HYP含量、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肺组织α-SMA、TGF-β1、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肺组织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Smad7m RNA表达,证实大黄?虫丸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小鼠矽肺模型肺纤维化进程,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体外细胞实验用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干预Si O2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MH-S细胞系,CCK8测试细胞活力,同样观察相关炎性因子含量,以及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论同动物实验一致,证明大黄?虫丸在体外细胞水平也可以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肺纤维化,且存在浓度依赖性。

李冰珏[6](2020)在《ADAM10激活Notch通路调控肾近端小管发育及肾纤维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研究发现子宫内发育异常会增加出生后患肾脏疾病风险,慢性肾脏病可因子宫内异常环境侵害而在生命早期就出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脏发育会在不良条件下启动异常编程,从而导致永久性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目前,环境污染已被视为肾脏疾病危险因素,其中农药污染在国内是一个突出的问题。Notch信号通路是已知的肾脏发育相关重要通路,其中NOTCH2主要参与肾近端小管分化。此外,Notch通路还介导肾脏疾病发展,在纤维化肾脏中表达上调。据报道,Notch通路上游分子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domain10,ADAM10)也参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然而,ADAM10如何通过Notch信号通路介导肾脏纤维化,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ADAM10-Notch信号轴在肾脏近端小管发育及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发现可早期干预从而预防慢性肾脏病的潜在靶点。方法8周龄ICR小鼠构建孕期亚中毒剂量毒死蜱(CPF)暴露模型,实验组小鼠从孕7.5天开始连续皮下注射5 mg/kg/d CPF5天,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DMSO。显微镜下分离获得12.5天(E 12.5)、14.5天(E 14.5)、16.5天(E 16.5)、18.5天(E 18.5)胚胎肾脏标本;子代小鼠于4周(4 w)、8周(8 w)、6月(6 m)、9月(9 m)处死并留取肾脏、血液标本。不同时间点胚胎肾脏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索Notch信号通路富集情况。对不同发育时间点正常胚胎肾脏进行Notch信号通路基因芯片筛查,明确Adam10与Notch分子间的表达趋势关系。进一步检测胚胎肾脏及成年期肾脏Adam10、Notch通路及纤维化相关因子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阻断Adam10(Adam10-MO)表达,观察体外培养胚胎肾脏发育情况及肾近端小管分化、Notch通路活性变化情况。人293T细胞敲减和过表达ADAM10并观察Notch通路活性及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变化。81名经肾穿刺病理确诊的Ig A肾病(Ig AN)患者,根据肾穿刺切片Masson染色将纤维化程度分层,免疫组化对ADAM10和NOTCH2进行表达评分,利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ADAM10、NOTCH2表达与Ig AN纤维化程度、肾功能关系。结果胚胎肾脏RNA-seq测序结果提示Notch通路在产前CPF暴露组小鼠胚胎肾脏中富集。GSEA分析还发现近端小管标志物Aqp1在CPF组富集,而肾单位祖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下调。Notch芯片结果表明Adam10与Notch受体Notch1、Notch2表达趋势一致。RT-q PCR、WB验证Adam10、Notch1、Notch2在CPF组表达升高,肾单位祖细胞标志物Six2在CPF组表达下降。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明确CPF处理组小鼠肾近端小管数量增加。体外培养胚胎肾脏经Adam10-MO处理后,肾脏发育受阻,近端小管数量减少,Notch通路活性下降。出生后CPF组小鼠肾脏中,持续存在Adam10、Notch1、Notch2、Aqp1表达升高,近端小管数量增加;此外,CPF组6m和9m肾脏出现自发性肾纤维化,Masson染色纤维化面积增加,间充质标记物表达上调,表现出上皮间质转化(EMT)改变。人293T细胞转染si RNA-ADAM10后,Notch活性无明显下调,纤维化标志物无明显下降,同时转染ADAM10同家族ADAM17的si RNA后,Notch活性下调、纤维化标志物表达下调;转染过表达质粒pc DNA-ADAM10-HA后,Notch活性上调、纤维化标志物表达上调。卡方检验分析表明Ig AN患者中ADAM10表达与NOTCH2表达显着相关;ADAM10、NOTCH2表达与肾纤维化程度显着相关;ADAM10表达与血清肌酐水平、Cystatin C水平、e GFR水平显着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Ig AN患者中ADAM10表达与NOTCH2表达正相关;ADAM10、NOTCH2表达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ADAM10表达与血清肌酐水平、Cystatin C水平、血尿素氮水平正相关,与e GFR水平负相关。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ADAM10表达水平、血清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e GFR水平、Cystatin C水平与Ig AN肾纤维化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ADAM10表达水平和e GFR水平是Ig AN肾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前毒死蜱暴露小鼠胚胎肾脏中,ADAM10-Nocth信号轴活化,导致肾单位祖细胞向肾近端小管过度分化。这种异常的近端小管数量增加表型在成年后小鼠肾脏中持续存在。ADAM10-Nocth轴的持续活化,促进6月龄小鼠出现自发性肾纤维化。人293T细胞敲减和过表达实验证实ADAM10在纤维化中的作用。Ig AN患者中,ADAM10、NOTCH2表达与肾纤维化程度相关,且ADAM10表达增高与肾功能减退相关。表明ADAM10可能是潜在的可以早期干预预防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的靶点。

安丽丽[7](2019)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治疗IgA肾病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检测尿液分析均阴性者进入实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中药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蓖麻油的方法,复制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一次,贝那普利组每日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灌胃一次,中药组每日给予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中药汤剂灌胃一次,持续4周。实验期间定时检测大鼠尿液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在第14周始,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及肾组织,以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质蛋白(HDL)等生化指标,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及肾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k-1表达情况。结果: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组一般状态较好;其余3组造模开始后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萎靡不振或躁动不安、活动异常减少或增多、易激惹、摄食减少、毛色晦暗、毛发稀疏等表现。贝那普利组、中药组在给予相应治疗后一般状态较模型组好转。2.4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质蛋白(H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期间正常组无异常蛋白尿出现,其余3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贝那普利组、中药组给予相应治疗后较模型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着下降(P<0.05),中药组、贝那普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光镜或免疫荧光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发现,正常组大鼠没有肾脏病理改变,模型组病理改变最明显,贝那普利组、中药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5.通过免疫荧光或RT-PCR观察大鼠肾组织中的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发现,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中药组较正常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贝那普利组、中药组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贝那普利组、中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显着降低IgA肾病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从而保护肾脏功能,并且其作用效果相当于盐酸贝那普利。2.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显着减轻IgA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延缓本病的进展,并且其作用效果相当于盐酸贝那普利。3.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显着降低IgA肾病大鼠肾组织中PDGF、VEGF及受体Flk-1的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维持肾小球基底膜的稳定性,减轻肾脏病理改变,来延缓疾病的进展,并且其作用效果相当于盐酸贝那普利。

孔一帏[8](2019)在《抗凝血酶Ⅲ保护重症胰腺炎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文中指出背景: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是主要的凝血因子抑制剂,并且具有抗炎特性。既往研究发现ATⅢ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然而,AT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作用还有待证实。本实验拟评估ATⅢ对SAP诱导的AKI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血清ATⅢ活性,相关临床指标。并检测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评估SAP患者ATⅢ活性与AKI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取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vehicle)、SAP+生理盐水组(SAP+vehicle)、SAP+术前ATⅢ组(SAP+preATⅢ)、SAP+术后ATⅢ组(SAP+post-ATⅢ)。通过将牛磺胆酸钠溶液逆行输注到胆胰管中建立SAP模型。在牛磺胆酸钠输注之前或之后30分钟静脉注射抗凝血酶Ⅲ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在诱导胰腺炎后18小时接受安乐死,取血液和肾脏分析化验。分别评估各组大鼠肾脏功能,肾脏组织学改变,肾脏炎症和氧化应激及肾脏细胞凋亡情况。将人类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TⅢ组、TNFα组、TNFα+ATⅢ组。HK-2细胞用ATⅢ或等体积生理盐水预处理6小时,然后暴露于TNFα连续12小时。评估ATⅢ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低ATⅢ活性的SAP患者有更高的AKI发生率,且与ATⅢ活性降低的程度相关。ATⅢ不减轻胰腺损伤,但显着改善肾功能损伤和肾脏组织学损伤。给予ATⅢ的SAP大鼠,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显着降低。同时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并抑制肾脏促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表达。另外,ATⅢ缓解肾脏内F4/80阳性细胞和GR-1阳性细胞的浸润。再者,ATⅢ降低SAP大鼠肾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升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在SAP大鼠中,ATⅢ减少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而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此外,在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ATⅢ抑制TNFα刺激的ICAM-1和MCP-1的上调。结论:ATⅢ可缓解SAP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揭示了ATⅢ在SAP诱导的AKI中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沈蕾[9](2013)在《ADAMTS13及炎症因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文中认为ADAMTS13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特异性裂解酶,其异常直接影响VWF的分子大小。ADAMTS13活性缺失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的关键因素,血浆中ADAMTS13主要来源于肝星状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在包括肾脏在内的全身多个组织和脏器中都有微量的表达。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包括肾脏疾病的其它一些生理和病理状态中,存在ADAMTS13活性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发现正常人和TTP患者的肾脏上有ADAMTS13的表达。其中肾小球定位表达于足细胞和内皮细胞,而肾小管上皮细胞也能分泌有生物活性的ADAMTS13。但肾源性的ADAMTS13的生理意义及受何种因素调节尚不清楚。在脓毒血症的研究中发现ADAMTS13活性降低并与肾功能下降有关。在细胞学上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炎症因子对ADAMTS13在内皮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分泌和裂解VWF活性有影响。在肝星状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层面的研究发现可以解释脓毒血症中ADAMTS13的降低,但不足以解释为何ADAMTS13下降与肾脏功能的降低有关。因此,我们提出假设:脓毒血症和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除了循环中ADAMTS13的改变,还存在肾脏局部的变化,而后者直接影响肾脏微循环和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而脓毒血症也可触发患者肾脏内的胆固醇蓄积。他汀类药物,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近年来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肾脏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还能明显改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在对他汀类药物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其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对肾脏组织产生直接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因此,本课题从临床、病理和细胞三个方面来探讨ADAMTS13、炎症因子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寻找炎症反应与肾脏局部微血栓形成之间联系,并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固有细胞上ADAMTS13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第一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ADAMTS13与炎症因子的研究方法:1. VWF抗原(VWF:Ag),IL-6, IL-4和TNF-α含量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2.ADAMTS13活性测定:用FRETS-VWF73试剂盒检测。结果:1.炎症因子IL-6和TNF-α在各疾病组[慢性肾炎(CGN),肾病综合征(NS)及狼疮性肾炎(LN)]均高于正常对照,各疾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炎症因子IL-4未测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疾病组的VWF:Ag和VWF/ADAMTS13比率增高, ADAMTS13活性降低。此外,VWF:Ag的水平和ADAMTS13活性在NS组低于那些在CGN和LN组。然而,VWF/ADAMTS13比率在三个疾病组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 TNF-α与VWF:Ag水平呈正相关(r=0.242, p=0.013);而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r=-0.193,p=0.049)。IL-6与VWF:Ag水平呈正相关(r=0.196, p=0.046)而与GFR无相关性。ADAMTS13活性水平与CKD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r=-0.2, p=0.042)。VWF:Ag与GFR呈负相关(r=-0.194, p=0.048)。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狼疮活动指数SLEDAI与TNF-α (r=0.354, p=0.023)及VWF(r=0.472, p=0.002)呈正相关,但与ADAMTS13活性及VWF/ADAMTS13比值无关。3.39例进行肾脏活检的患者血浆中VWF:Ag、 ADAMTS13活性及VWF/ADAMTS13在各病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第二部分VWF和ADAMTS13在肾脏局部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肾脏上VWF和ADAMTS13的表达。结果:VWF和ADAMTS13在正常人和肾病患者肾组织均有表达。肾病患者肾组织ADAMTS13与VWF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病理分组中,膜性肾病组ADAMTS13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而VWF在这两组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第三部分第一篇炎症因子及辛伐他汀对足细胞上ADAMTS13表达影响的研究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PCR技术、western blot和FRETS-VWF73法研究足细胞上ADAMTS13的表达、合成、分泌及活性。结果:1.分别用不同浓度的TNF-α,IL-4,IL-6和辛伐他汀孵育足细胞24小时。与对照组相比,ADAMTS13mRNA水平在IL-4(1,5,10ng/mL)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0.81、0.61和0.28倍(p<0.01),呈剂量依赖性;IL-6(1,10,100ng/mL)组,ADAMTS13mRNA水平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分别为0.63(p<0.05)、0.51(p<0.01)和0.25倍(p<0.01);辛伐他汀组,ADAMTS13mRNA水平在0.1μmol/L和1μmol/L时无明显变化,但10μmol/L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显着上调(3.46倍, p<0.01)。TNF-α(0.1,1,10ng/mL)处理组,ADAMTS13mRNA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区别。VWF mRNA表达水平,各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显着差异。2. IL-4(10ng/mL)和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0.1,1,10μmol/L)共培养足细胞24h后,ADAMTS13mRNA的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分别为:0.28倍、0.55倍、1.94倍和5.55倍,(p<0.01)。IL-6(100ng/mL)和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0.1,1,10μmol/L)共培养足细胞24h后, ADAMTS13mRNA水平的升高趋势也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为:0.25倍、0.49倍、1.45倍(p<0.05)和4.01倍(p<0.01)。3.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上清液和裂解液中的ADAMTS13水平,以重组ADAMTS13蛋白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显示,足细胞培养上清中有ADAMTS13蛋白表达(约190kDa),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6(1,10,100ng/mL)处理组中ADAMTS13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降,IL-6100ng/mL组ADAMTS1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细胞裂解液中,ADAMTS13的表达则在IL-610ng/mL和100ng/mL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在TNF-α组或IL-4组ADAMTS13蛋白水平无论在细胞上清液还是在细胞裂解液中均未见显着改变。用不同浓度的(0,0.1,1,10μmol/L)辛伐他汀孵育足细胞,24小时后,ADAMTS13蛋白水平无论在细胞上清液还是细胞裂解液中均呈剂量依赖性上升,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0.1,1,10μmol/L)和IL-6(100ng/mL)的共培养组细胞中,ADAMTS13的蛋白浓度在细胞上清液和裂解液中也呈浓度依赖性升高。4.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上HMG-CoA还原酶(HMGCR)的表达,阳性对照肝癌细胞HepG2阳性率为10.5%,而足细胞上未见HMGCR表达。5.我们同时也用FRETS-VWF73方法检测了各组细胞上清中ADAMTS13的酶是否具有裂解VWF的活性,发现足细胞上清液空白对照组中ADAMTS13的活性在9.86±0.67(%),各细胞组之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第二篇炎症因子对肾小管上皮细胞ADAMTS13表达影响的研究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PCR技术、western blot法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上ADAMTS13的表达、合成及分泌。结果:分别用不同浓度的TNF-α, IL-4, IL-6孵育HK-2细胞24小时。ADAMTS13mRNA水平在IL-4(1,5,10ng/mL)组较空白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IL-6(1,10,100ng/mL)组ADAMTS13mRN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0.78倍;0.54倍,p<0.01;0.34倍, p<0.01)。而在TNF-α(0.1,1,10ng/mL)组, ADAMTS13mRNA水平也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分别为:1.08倍、0.62倍,p<0.05和0.33倍, p<0.01。辛伐他汀组的ADAMTS13mRNA在10μmol/L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显着上调(2.10倍, p<0.01)。辛伐他汀(0.1,1,10μmol/L)分别与TNF-α(10ng/mL)和IL-6(100ng/mL)共培养后,ADAMTS13mRNA表达同样呈浓度依赖性升高。收集上述各组细胞的无血清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DAMTS13的蛋白表达,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中ADAMTS13活性降低,VWF含量升高;VWF含量升高与炎症因子TNF-α、IL-6呈正相关;不同的炎症因子对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上ADAMTS13的表达、合成、分泌起到不同的作用,提示与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关。而辛伐他汀能在存在炎症因子的条件下提高上述细胞ADAMTS13的表达。为炎症性疾病及慢性肾脏病中微血栓形成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王翚[10](2012)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风邪证候的分布规律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下简称慢性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原因。中医药在治疗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从风论治肾脏病的思路已有多家论述。风邪在肾脏病中的地位尚存在分歧。既往研究多为临床理论与个人经验,缺乏对肾脏病中风邪的客观证候、指标、致病机制等的具体研究。目的:观察慢性肾病患者,研究合并风邪和非合并风邪组在具体症状、证候类型、病理类型之间有无差异,总结存在风邪表现的肾脏病患者证候、症状及病理学特点。观察慢性肾病患者血、尿IL-6、TNF-a水平,以及和其它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观察在风邪组病人中,IL-6、TNF-a水平与非风邪组有无差异,从而探讨风邪在慢性肾病中的特点。方法:共收集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探讨风邪证和其他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风邪的分布特点。其中有106例患者留取了血清、尿液样本,用EL ISA方法检测血清、尿液的IL-6TNF-a水平,并结合中医证型、生化指标,肾脏病理等,分析之间的相关性,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临床资料和IL-6、TNF-a的数据分析。结果:1慢性肾病患者中,风邪证是最多见的标实证候,占60.16%(77/128)。风邪证常见症状为尿中泡沫明显(56.25%),颜面浮肿(53.13%)及反复遇外感而发作(50.78%)。合并风邪证的患者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比例高于慢性肾炎,二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实邪证型中,风邪证最常和湿热证合并出现。在虚证中,合并风邪者以气阴两虚型为主,肝肾阴虚型最少。各种病理类型均有风邪证合并,其中微小病变合并风邪证比例最高。慢性肾脏病(CKD)的1-4期,均有风邪合并存在。3风邪组较非风邪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IgE水平在风邪证组高于非风邪证,但统计学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蛋白尿量的增加,合并风邪患者明显增加,蛋白尿>1g者与蛋白尿≤1g者比较差异显着,P<0.01。蛋白尿≥3.5g者较lg<24hUTP<3.5g者合并风邪患者也有增加,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4在患者的血、尿标本中,IL-6、TNF-α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血IL-6在CKD1-4期均与正常组有差异,P<0.05;尿IL-6在CKD2、3、4期与正常组有差异,P<0.05;血TNF-α在CKD2、3、4期与正常组有差异,P<0.05;尿TNF-a在CKD1、2、3、4期均与正常组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尿TNF-α在CKD4期与CKD2期有差异,P<0.05。5在风邪组中,血、尿的IL-6浓度均高于非风邪组。其中血IL-6浓度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血、尿的TNF-a浓度均高于非风邪组。其中尿TNF-a浓度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在标实证型中,合并风邪证患者血、尿IL-6、TNF-a含量最高。均高于其他标实证型。结论:(1)慢性肾病患者中存在中医证型的差异,标实证中以风邪证最常见,且最常合并湿热证一起出现。明显的泡沫尿、颜面浮肿及反复遇外感而发作是风邪证的常见表现。(2)风邪组较非风邪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蛋白尿水平可作为患者存在风邪的重要微观辨证依据。(3)在风邪组中,血、尿的IL-6、TNF-α浓度均高于非风邪组,并高于其他标实证型。提示风邪证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存在相关性。

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定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NLRP3炎症小体参与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1.临床指标
        2.免疫组化
        3.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4.病理学检查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临床资料
    二、患者病理资料
        1.患者肾组织光镜
        2.患者肾组织电镜
    三、肾脏组织TRAF6/NLRP3蛋白的表达
        1.肾脏组织TRAF6/NLRP3/免疫组化结果
        2.免疫组化TRAF6/NLRP3光密度分析
        3.MN肾脏组织JNK/ERK1/2/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四、IMN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与肾脏NLRP3以及TRAF6与NLRP3相关性分析
讨 论

(2)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队列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观察指标
        2.2.1 分组
        2.2.2 临床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1.1 总体分析
        3.1.2 两组之间的一般特征对比分析
        3.2 SLEDAI-2000
        3.3 抗核抗体谱、免疫指标
        3.4 合并症
        3.5 实验室指标
        3.6 脏器受累
    4 讨论
        4.1 SLE的一般特征
        4.2 LN与无肾脏受累SLE的比较
    5 结论
第二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细胞因子分析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实验室指标、活动评估的收集
        2.3 实验步骤
        2.3.1 血液样本的收集及存储
        2.3.2 人细胞因子蛋白组芯片检测
        2.3.3 多因子检测技术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SLE与健康志愿者
        3.2 细胞因子与肾功能不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细胞因子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细胞因子在狼疮性肾炎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分级的IMN患者的临床特征
    2.3 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分级的IMN患者肾脏病理特征
    2.4 肾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分级的 IMN 患者的短期临床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特发性膜性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原发性IgA肾病概述
        1.1.2 原发性IgA肾病发病机制
        1.1.3 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概述
2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suPAR与FSGS相关性
血浆、尿su-PAR蛋白与原发性IgA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排除标准
        1.1.2 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相关资料
    2 方法
        2.1 标本采集
        2.2 实验过程
        2.3 实验操作程序
        2.4 实验步骤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组间比较
        3.2 血浆suPAR蛋白组内比较
        3.3 尿液suPAR蛋白组内比较
        3.4 治疗后随访
    4 讨论
        4.1 血浆suPAR蛋白部分讨论
        4.1.1 血浆部分小结
        4.2 尿液suPAR蛋白部分讨论
        4.2.1 尿液部分小结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大黄?虫丸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矽肺流行病学
    2 矽肺发病机制简述
    3 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其在矽肺纤维化发病中的重要性
    4 中医对矽肺的认识
    5 大黄?虫丸的简述
    6 本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案的确定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其他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前准备
        2.2 四种造模方法
        2.2.1 暴露气管注射法
        2.2.2 气管插管法
        2.2.3 鼻腔滴入法
        2.2.4 静式染毒法
        2.3 取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及肺组织形态学
        3.2 小鼠存活率
        3.3 体重及肺脏系数
        3.4 小鼠肺组织HE和 Masson染色结果
    4 第一部分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2 动物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
        2.2 大黄?虫丸药液制备
        2.3 动物给药干预
        2.4 动物标本采集及处理
        2.5 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HYP、TNF-α、IL-6、IL-1β的含量
        2.6 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及HE、Masson染色操作方法
        2.7 Western-Blot操作方法
        2.7.1 实验仪器
        2.7.2 化学试剂
        2.7.3 抗体
        2.7.4 相关试剂的配制
        2.7.5 具体实验步骤
        2.7.6 实验结果
        2.8 实时定量PCR操作方法
        2.8.1 实验仪器
        2.8.2 化学试剂及耗材
        2.8.3 具体实验步骤
    3 动物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
        3.2 肺脏系数
        3.3 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
        3.4 Elisa法检测HYP、TNF-α、IL-6、IL-1β结果
        3.5 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3.6 RT-PCR法检测TGF-β1/Smad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4 动物实验小结
第三部分 :大黄?虫丸对SiO2诱导的矽肺纤维化细胞模型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方法
        1.1 含药血清的制备
        1.2 串联质谱法检测含药血清中三种主要指标成分
        1.2.1 仪器与试剂
        1.2.2 方法
        1.2.2.1 样品制备
        1.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1.2.2.3 分析条件
        1.2.3 样品测定结果
        1.2.4 讨论
        1.3 细胞培养
        1.3.1 实验材料
        1.3.1.1 实验细胞
        1.3.1.2 主要仪器
        1.3.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2 细胞复苏
        1.3.3 细胞培养
        1.3.4 细胞传代
        1.3.5 细胞计数
        1.3.6 细胞冻存
        1.3.7 细胞模型建立
        1.3.8 分组及给药
        1.3.9 CCK8检测细胞活性
        1.3.10 Elisa检测方法
        1.3.11 Western-Blot操作方法
        1.3.12 细胞免疫荧光操作方法
    2 细胞实验结果
        2.1 细胞一般情况
        2.2 CCK8检测细胞活性
        2.3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结果
        2.4 Western-Blot检测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2.5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3 细胞实验小结
第四部分 :总结与讨论
    1 动物模型的评价
    2 阳性药物的选择
    3 各实验指标的结果分析
        3.1 小鼠肺脏系数的分析
        3.2 HYP、TNF-α、IL-6、IL-1β结果分析
        3.3 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结果分析
        3.4 大黄?虫丸治疗作用与时间、剂量的关系
    4 中医对矽肺的辨证治疗
        4.1 矽肺的中医病名
        4.2 矽肺的中医病机分析
    5 大黄?虫丸方解及作用机制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创新点
第七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大黄?虫丸的现代临床运用及治疗多脏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1 大黄?虫丸的方源及古代文献研究
    2 大黄?虫丸方义分析
    3 大黄?虫丸现代临床运用范围
    4 大黄?虫丸用于治疗脏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4.1 关于大黄?虫丸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4.2 关于大黄?虫丸治疗肾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4.3 关于大黄?虫丸治疗其他脏器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ADAM10激活Notch通路调控肾近端小管发育及肾纤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产前毒死蜱暴露对小鼠肾脏发育影响的探索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二部分 ADAM10-Notch信号轴调控肾近端小管发育的机制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ADAM10-Notch信号轴促进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DAM10在肾脏发育及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DGF、VEGF及受体Flk-1与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抗凝血酶Ⅲ保护重症胰腺炎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抗凝血酶Ⅲ活性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KI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1.引言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实验结果
        3.1 低ATⅢ活性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更高的AKI发生率
        3.2 ATⅢ活性降低的程度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KI发病率相关
    4.讨论
第二部分 抗凝血酶Ⅲ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AKI的分子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动物实验
        2.3 体外实验
        2.4 血清肌酐测定
        2.5 血尿素氮测定
        2.6 脂类过氧化作用(MDA)检测
        2.7 总SOD活性检测(WST-8 法)
        2.8 肾组织石蜡包埋
        2.9 肾组织PAS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糖原染色)
        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11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
        2.12 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2.13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ATⅢ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肾功能损伤
        3.2 ATⅢ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肾脏组织学损伤
        3.3 ATⅢ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肾脏炎症反应
        3.4 ATⅢ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肾脏氧化应激
        3.5 ATⅢ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肾脏细胞凋亡
        3.6 ATⅢ抑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TNFα诱导的趋化因子表达
    4.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9)ADAMTS13及炎症因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VWF 和 ADAMTS13
    2、ADAMTS13 与炎症反应
    3、慢性肾脏病与炎症反应
    4、ADAMTS13 与慢性肾脏病
    5、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的抗炎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 ADAMTS13 活性的研究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图
第二部分 VWF 和 ADAMTS13 在肾脏局部的表达及其意义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图
第三部分 第一章炎症因子及辛伐他汀对足细胞上 ADAMTS13 表达影响的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图
第三部分 第二章炎症因子及辛伐他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ADAMTS13表达影响的研究
    引言
    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 细胞培养
    3. 实验分组
    4. mRNA 的提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适时定量 PCR 检测 ADAMTS13 的表达
    5. Western blot 步骤
    6.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图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期间学术活动总结
致谢

(10)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风邪证候的分布规律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综述
    前言
    综述一 风邪与肾脏病的关系
        1 中医对慢性肾病的认识
        2 慢性肾病中风邪的致病机理
        3 慢性肾病中风邪的临床表现
        4 慢性肾病风邪的现代医学研究
        5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风邪的治疗
        6 小结
    综述二 IL-6、TNF-α与肾脏病的关系
        1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
        2 IL-6与肾脏病
        3 TNF-α与肾脏病
        4 小结
下篇: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风邪证候的分布规律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研究二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风邪证候与IL-6、TNF-α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定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NLRP3炎症小体参与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的研究[J]. 南蕾,玄红运,米焱,王彩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12)
  • [2]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的分析[D]. 吴娇. 南昌大学, 2021(01)
  • [3]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临床意义探讨[D]. 陈丝雨.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4]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D]. 王海瑞.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5]大黄?虫丸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 吴丽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ADAM10激活Notch通路调控肾近端小管发育及肾纤维化研究[D]. 李冰珏. 浙江大学, 2020(01)
  • [7]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D]. 安丽丽.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8]抗凝血酶Ⅲ保护重症胰腺炎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D]. 孔一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ADAMTS13及炎症因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 沈蕾. 苏州大学, 2013(08)
  • [10]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风邪证候的分布规律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D]. 王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人膜​​性肾小球肾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定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