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徐静[2](2021)在《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主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依然存在着立法不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生态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教育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需通过不断加强生态立法、积极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生态绩效考核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机制等方式,加强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陈畅[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关乎我国国之根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根本性的思路。构建长效减贫机制,解决相对性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减贫,对于后扶贫时代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文章融合了定量定性方法,通过构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对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升策略。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从社会公共服务规模、教育文化普及、生态保护现状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第二部分,以滇西北地区作为实例,采用组合赋权方法得到最终权重,并运用Topsis进行综合评价。第三部分,由评价结果,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的提升对策。实证结论显示,2016-2018年滇西北地区各个市自治州的可持续减贫能力变化情况不一样,红河、楚雄和大理可持续减贫能力名次基本稳居前三,德宏和怒江等可持续减贫能力评分靠后。其中,经济增长情况、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排名的主要因素。因此,文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1.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滇西北居民收入;2.技术与科技赋能优化滇西北创新创业环境;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西北公共服务质量;4.加大生态保护强度,实现滇西北绿色减贫;5.以教育文化普及为核心,助力滇西北内生性减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评价并研究滇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不仅能提高滇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于其他地区的健康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显[4](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陆含芝[5](2020)在《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营建策略,引导安置社区规划同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结合。通过研究,帮助移民解决生计问题并缓解地方社会矛盾。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案例研究以及定性、定量分析,对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现况进行研究,发现了我国移民安置社区规划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经验启示,总结出指导移民安置社区空间规划设计的一般性要素和核心要素。经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识别和对可持续社区理念的梳理,构画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愿景。研究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进行实例论证。该地区先水库移民后生态移民扶贫安置的历程具有典型性,且本身是移民安置解困项目示范村,以其为实证论证探索西北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社区的策略方法具有示范意义,为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张陶荣[6](2020)在《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高中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教学是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有效途径。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关注方面。然而,已有成果较关注地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目的、教学设计原则等内容,而较少关注情境教学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途径,很少讨论考虑学情的人地协调观差异化培养策略。运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现状,梳理高中地理必修3中可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提出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并开展教学实践,为高中地理教师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调查与分析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现状,结果表明: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情境教学和人地协调观的理论认知度较浅;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还比较传统,对人地协调的培养还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学生在学习有关人地协调观知识后,学生较少将所学知识用来感化身边的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2)从“地对人”、“人对地”和“人地协调”三方面,梳理高中地理必修3四个版本教材中可培养人地协调的教学内容,结果表明:四个版本都注重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培养,但人教版与其他三个版本相比,除在区域资源、环境、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外,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更突出。(3)探讨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认为可遵循科学性、探究性、发展性和趣味性原则,提出3个阶段的教学策略:第一,教学准备策略,包括准确定位目标、归纳情景素材、深挖教材内容、熟备学生学情等;第二,教学实践策略,包括从简单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促进人地协调观提升,开发探究性情景助力人地协调培养等;第三,教学实践后评价策略,包括使用凸显评价主体的测量工具,确保评价手段多样等策略。(4)开展基于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案例,在实验班中进行教学,与未应用情境教学的班级作比较,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同等次班级中实验班比对照班获得人地协调观更明显,说明情境教学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效果显着,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整体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王晶莹[7](2020)在《基于GIS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3》为例》文中指出“区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有利于提高高中生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现今,各国都将区域思维能力和区域决策能力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有利于高中生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各国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势头迅猛,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有也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但是,中国基于GIS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确定通过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然后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分析,精选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适合通过GIS培养区域认知的内容;再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观察,分析相关案例的优势和不足,在吸取他人案例的优点,思考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设计开发自己的案例;最后提出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本研究的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这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内容、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并分析支撑本研究课题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优势及适合培养的内容,这一部分界定了GIS和区域认知等相关概念,分析了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具有哪些优势,并研究了人教版《必修3》中可以培养区域地理的内容,并在这些内容中进一步筛选出适合通过GIS培养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案例分析,这一部分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案例设计,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第五部分为培养策略的提出,这一部分根据本文的整体研究,提出培养策略与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这一部分提炼出本研究的结论,分析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本课题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韩丽[8](2020)在《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3》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对地理学科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进而成为新时代地理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在新课标中提出运用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近年来对区域认知素养和问题式教学分别研究的着作较多,但将其结合起来从问题式教学的视角下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较少,因此深入研究问题式教学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的研究背景下,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需求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分别是:根据搜集的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研究运用问题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问题式教学设计策略问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进行案例分析,得出案例分析启示,进而进行案例设计、案例实施得出案例设计策略。最终得出了结论。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是对问题式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素养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再对国际和国内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做了整理归纳,最后对问题式教学和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做了整理,在明确研究目标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设计本文的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除此之外进行了概念界定,对区域认知和问题式教学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最后还分析了区域认知与问题式教学两者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问题式教学视角下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先确定案例来源并进行案例筛选,然后根据分析视角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情境原理问题的关系以及案例中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最后根据案例分析得出案例分析的启示。第四部分是进行案例设计,得出案例设计策略。根据得出的案例分析启示针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3》的教材内容分析适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内容,进而进行案例设计,最后得出问题式视角下区域认知培养的策略,总共有6条设计策略。第五部分为案例实施。在前面案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案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在此部分记录了案例实施过程,得出了案例实施反思与启示。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有3个结论,分别是: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符合一定的策略、区域认知方法的培养注重采用认识区域的工具和区域方法。
刘亚晶[9](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夏艳清[10](2020)在《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目前也正在面临人口过剩、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牺牲资源环境来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导致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失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三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西北地区相比中国其他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严酷,地广人稀,且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主要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遭受了更加严重的破坏,同时,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后备不足问题愈发明显,制约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因而,如何正确评价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以及如何更好的促进当地三系统间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以相关理论为依托,首先对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和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随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西北地区及内部五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计算与分析。然后,根据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运用模糊隶属度模型、协调发展系数公式对西北地区及其内部五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协调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西北地区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波动式上升,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依然严峻,人口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经济发展成果明显;(2)西北五省区之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明显;(3)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两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低于三系统间,且五省区之间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促进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1)提升社会福利、加大教育投入;(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加强环保、节约资源。
二、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主导(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政府的作用 |
(一)为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提供物质保障 |
(二)为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
(三)协调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各类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
二、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政府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立法不健全 |
(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三)生态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
(四)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机制不健全 |
(五)生态环境教育力度不够 |
三、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实现路径 |
(一)不断加强生态立法 |
(二)积极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三)不断完善生态绩效考核机制 |
(四)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机制 |
(五)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
(3)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减贫 |
2.1.3 可持续减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维贫困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社会质量理论 |
第三章 滇西北地区现状分析 |
3.1 滇西北地区概况 |
3.2 滇西北地区的特征总结 |
3.2.1 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水平低下 |
3.2.2 生态条件禀赋脆弱,农业发展受限 |
3.2.3 基础设施欠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
3.2.4 教育水平低,教师资源匮乏 |
3.3 滇西北地区的源动力建设 |
3.3.1 产业发展是可持续减贫的主推动力 |
3.3.2 政策推动是可持续减贫的领导力 |
3.3.3 群众需求是可持续减贫的不竭动力 |
第四章 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客观性原则 |
4.1.3 目的性原则 |
4.1.4 系统性原则 |
4.1.5 代表性原则 |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 |
4.2.1 规模类指标 |
4.2.2 结构类指标 |
4.2.3 潜力类指标 |
4.3 方法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综合赋权方法的介绍及赋权过程 |
4.3.2 Topsis方法原理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 |
5.1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过程 |
5.1.1 选择评价对象 |
5.1.2 选取并处理原始数据 |
5.1.3 基于Topsis进行综合评价 |
5.2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总体层面结果分析 |
5.2.2 指标层面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升对策 |
6.1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滇西北居民收入 |
6.2 技术与科技赋能优化滇西北创新创业环境 |
6.3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西北公共服务质量 |
6.4 加大生态保护强度,实现滇西北地区绿色减贫 |
6.5 以教育文化普及为核心,助力滇西北内生性减贫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利工程的影响 |
1.1.2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开展 |
1.1.3 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响应 |
1.1.4 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响应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概念解释 |
2.1.1 移民的相关概念 |
2.1.2 社区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社会学 |
2.2.2 人居环境科学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理论启示 |
2.3 相关研究 |
2.3.1 有关移民安置的研究 |
2.3.2 有关社区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营建到振兴:我国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情况 |
3.1 我国典型移民安置社区实例 |
3.1.1 吊庄移民——以镇北堡镇(华西村)为例 |
3.1.2 社区工厂——以白果社区为例 |
3.1.3 楼房安置——以栗子园小区为例 |
3.1.4 新农村建设——以北郎中村为例 |
3.2 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特征解析 |
3.2.1 影响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的因素 |
3.2.2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3.2.3 移民安置社区的核心空间要素 |
3.2.4 特征总结 |
3.3 我国典型移民安置社区建设启示 |
3.3.1 移民安置社区的特殊性 |
3.3.2 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趋势 |
3.3.3 移民安置社区规划建设的现状问题 |
3.3.4 移民安置社区的规划建设经验 |
3.4 小结 |
第4章 困境与突破: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规划设计 |
4.1 制约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
4.1.1 自然生态环境敏感 |
4.1.2 人力资源缺乏 |
4.2 可持续社区规划要点 |
4.2.1 可持续社区的涵义 |
4.2.2 可持续社区营建技术 |
4.2.3 可持续社区氛围环境 |
4.3 西北地区可持续移民安置社区的规划目标 |
4.3.1 宏观目标一——选址合理 |
4.3.2 宏观目标二——构建社会、经济、环境保障三位一体的社区 |
4.3.3 中观目标一——社区功能完善 |
4.3.4 中观目标二——社区氛围和谐 |
4.3.5 微观目标一——使用可持续建造技术 |
4.3.6 微观目标二——具备特色的乡土景观 |
4.4 小结 |
第5章 移民安置示范村——永靖县城北新村案例解读 |
5.1 永靖县概况 |
5.1.1 自然地理 |
5.1.2 区位条件 |
5.1.3 社会经济 |
5.1.4 城镇化发展 |
5.2 城北新村概况 |
5.2.1 社区建设 |
5.2.2 移民背景 |
5.2.3 产业发展 |
5.2.4 社区空间 |
5.3 问卷调研与分析 |
5.3.1 调查方法 |
5.3.2 被访者基本信息 |
5.3.3 居民生活适应性分析 |
5.3.4 居民居住满意度分析 |
5.3.5 安置补偿满意度分析 |
5.3.6 移民居民诉求分析 |
5.4 城北新村现状评价 |
5.4.1 现状成就 |
5.4.2 存在问题 |
5.5 小结 |
第6章 可持续移民安置示范村——城北新村规划设计提升方案 |
6.1 构建三位一体的社区 |
6.1.1 培育特色产业 |
6.1.2 增加本地就业 |
6.1.3 打造优美环境 |
6.2 完善社区功能 |
6.2.1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
6.2.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
6.3 打造社区氛围 |
6.3.1 培育社区文化 |
6.3.2 营造公共空间 |
6.4 引入可持续技术 |
6.4.1 缓解热岛效应 |
6.4.2 收集利用雨水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永靖县城北新村居民社区认同感及居住满意度调查问卷 |
(6)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高中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情境教学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问卷设计 |
3.4 问卷的修改 |
3.5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6 调查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必修3可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梳理 |
4.1 教材使用说明 |
4.2 不同版本中可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 |
4.3 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区域地理部分人地协调观的体现 |
4.4 不同版本区域地理部分可培养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4.5 人地协调观培养效果评价的依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
5.1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原则 |
5.2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原则优势 |
5.3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指导原则 |
5.4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实践 |
6.1 教学实验对象的选取 |
6.2 教学实验前学情分析 |
6.3 教学实验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
6.4 教学实验测评工具的开发 |
6.5 教学实验案例——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 |
6.6 教学实验测评结果与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2 :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3 :基于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效果测评 |
致谢 |
(7)基于GIS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信息技术推进GIS在地理教学上的革新 |
2.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技术路线 |
(五)理论基础 |
1.多元智能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优势及合适内容 |
(一)相关概念 |
1.区域 |
2.区域认知素养 |
3.GIS辅助教学 |
(二)GIS在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中的优势 |
1.区域认知素养的多维视角与关键能力 |
2.GIS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功能优势 |
3.通过GIS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优势 |
(三)《地理3》中适合通过GIS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内容 |
1.适合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内容 |
2.适合运用GIS培养的内容 |
二、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的来源 |
2.案例分析的目的 |
3.案例分析的视角 |
(二)案例分析 |
1.案例目标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案例组成分析 |
4.教学策略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目标设计应明确教学方式,体现区域认知素养 |
2.教学内容可以从教材中提炼,也可以通过GIS获得 |
3.案例的基本组成差异较大,应注重案例的完整性 |
4.培养策略要借鉴经验,也要有所创新 |
三、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案例设计 |
(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1.案例设计 |
2.案例设计评价 |
(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1.案例设计 |
2.案例设计评价 |
(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案例设计 |
2.案例设计评价 |
四、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与建议 |
(一)培养策略 |
1.多元化呈现地理数据,彰显区域划分思想 |
2.运用空间分析,认识区域特征 |
3.展示操作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
(二)培养建议 |
1.提高地理教师的GIS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
2.开发通过GIS进行相关教学的应用软件与数据库 |
3.GIS与传统媒体取长补短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GIS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案例分析 |
致谢 |
(8)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现状 |
1.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 |
2.问题式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区域认知和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实用主义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4.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区域认知的概念界定 |
2.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
3.区域认知与问题式教学两者的关系 |
二、教学案例分析 |
(一)高中《地理3》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 |
1.案例来源与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 |
4.案例情境与案例问题的关系分析 |
5.案例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分析 |
(二)高中地理问题式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
1.情境为问题设计提供背景,问题情境具有真实性和热点性的特点 |
2.问题式地理教学注重以问题中心为线索进行问题链的创设,并采取多种探究形式。 |
3.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材内容为背景,问题链中渗透区域认知素养目标。 |
4 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注重从区域的视角进行 |
5.合理运用区域地理学习的工具与方法有利于问题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
6.问题设置应当避免问题多、低效、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注重结合区域认知素养目标进行问题设置。 |
三、人教版高中《地理3》中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
(一)人教版《地理3》适宜问题式地理教学的内容分析 |
1.人教版《地理3》教材分析 |
2.人教版《地理3》适宜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内容 |
(二)人教版《地理3》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
1.案例设计组成 |
2.案例选择 |
3.案例设计 |
(三)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以课标为导向,以区域认知素养为目标进行案例的设计 |
2.借助有层次性的问题链,围绕核心问题安排教学内容 |
3.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构建区域认知方法 |
4.利用联系生产活动并具有热点性的素材设计问题情境 |
5.运用区域地理学习的工具和探究式活动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
6.从区域的定位、特征、联系、问题和认识方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
四、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问题式教学案例的实施 |
(一)案例实施 |
(二)案例实施后的反思 |
(三)案例实施的启示 |
1.合理选择问题探究形式,充分发挥探究作用 |
2.问题设置要结合区域学习方法和工具 |
五、研究结论 |
1.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
2.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符合一定的策略 |
3.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注重采用认识区域的工具和方法 |
附录 |
附录1 案例分析目录表 |
附录2 问题式教学视角下区域认知培养案例分析表 |
附录3 高中区域地理问题式教学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4 问题式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诊断分数表 |
附录5 案例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要突破的难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所要突破的难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系统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协调发展理论 |
第3章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和相互作用机制 |
3.1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 |
3.1.1 西北地区人口发展现状 |
3.1.2 西北区资源环境发展现状 |
3.1.3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机制 |
3.2.1 西北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作用机制 |
3.2.2 西北地区人口与经济作用机制 |
3.2.3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作用机制 |
第4章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1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4.2.2 子系统指标的选取 |
4.3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1 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2 资源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3 经济发展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分析 |
5.1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5.1.1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测度模型 |
5.1.2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间协调发展系数 |
5.1.3 协调发展系数指数 |
5.2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
5.2.1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度 |
5.2.2 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
5.3 西北五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
5.3.1 西北五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度 |
5.3.2 西北五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西北地区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主导[J]. 徐静.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3)
- [3]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陈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D]. 陆含芝.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高中地理必修3为例[D]. 张陶荣.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基于GIS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3》为例[D]. 王晶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3》为例[D]. 韩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夏艳清.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