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后医药产业路在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刘芸华[1](2020)在《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研究》文中提出重点产业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OECD,1975)。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重点产业政策也是其在短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并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普遍做法。重点产业政策将为特定产业带来显着的政策优势,进而导致特定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发展环境、资源要素等方面出现结构化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将反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在于,特定产业中的企业既可以受益于土地租用、专项补助、税费减免等优惠,还可以受益于选择性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向好预期,得到市场资源要素的青睐。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各国经济复苏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为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带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一带一路”合作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阶段,在这一重要背景下,厘清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梳理文献时发现,现有关于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要么基于国际化程度视角探讨制度环境的作用、要么从企业国际化动态发展视角考察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效应。鲜有文献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绩效、进入国际市场的状态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等视角全面系统地探讨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从企业国际化程度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就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等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考察,厘清产业政策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入、退出和存活,以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等影响效应。通过系统全面地探讨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效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已有的相关研究,还为政府和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更加详细地指导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地,本文根据“特征事实-理论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我国产业政策和企业国际化的特征事实可以发现:(1)产业政策往往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府手段干预经济运行,从而影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2)从我国产业政策整理结果来看,重点产业较为集中。省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重合度较高,但是不同省份选择重点支柱产业时,也会考虑本省的产业优势与经济发展情况。(3)从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来看,企业国际化深度从金融危机保持平稳趋势,我国企业国际化广度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4)“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并且国际化企业个数和重点产业政策个数基本呈现显着的平行趋势,在一定程度表明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可能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特征事实分析,可以看出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基于特征事实描述,本文进行以下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第一,本文以2001-2015年中国国际化企业数据为样本,在制度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框架分析中,提出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假设,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考察我国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绩效这一静态维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产业政策显着提高了企业国际化深度,但对企业国际化广度没有显着影响。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从作用机制来看,产业政策实施背景下单一政策工具对于企业国际化程度无显着影响。(3)产业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因地制宜”特征,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着。(4)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产业政策仅对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显着为正。(5)从地区异质性看,产业政策能显着提高东部地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收入,但对东部地区企业的海外扩张没有影响。产业政策对中部地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收入没有显着影响,但对中部地区企业的海外扩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于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广度均没有显着影响。第二,本文基于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动态数据,以生产折衷理论、跳板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我国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进入、退出、存活等动态维度的影响,并从企业类型、所在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产业政策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没有影响。从三类产业政策类看,地方主导的产业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带有中央色彩的产业政策会抑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2)产业政策整体上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没有影响,而“中央提及,同时地方未提及”重点产业政策会抑制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此外,整体上产业政策会促进对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地方主导的产业政策能够促进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带有中央色彩的产业政策会抑制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3)总体上看,产业政策对企业退出国际市场没有影响。但重点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退出国际市场表现显着的抑制作用,对非国有企业和非东部地区企业退出国际市场没有影响。(4)产业政策能显着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存活时间。但产业政策仅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三,在异质性企业理论、内部化理论和渐进国际化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本文根据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继续分析,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进一步细分为出口进入、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进入和转型进入(从出口转向OFDI)三种维度,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如下:(1)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做出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决策的可能性,并且当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战略上保持一致时,才能显着促进企业出口的可能性。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战略上不一致时,会导致企业出口概率的下降。(2)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对于生产率低的企业,产业政策可以支持其出口,而不是在国内市场生产经营。(3)产业政策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而言,对民营企业出口的推动作用最大。对不同地区企业而言,产业政策对中部地区企业出口决策的推动作用最大。(4)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容易克服东道国不确定性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以OFDI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5)对于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而言,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更可能以OFDI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不同地区来看,产业政策显着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以OFDI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显着抑制了中部地区企业以OFDI进入的可能性。(6)产业政策对企业向OFDI转型决策将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随着企业出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从不同所有制企业来看,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由出口向OFDI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从不同地区来看,产业政策显着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由出口向OFDI转型,显着抑制了中部地区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由出口向OFDI转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对于政府而言,(1)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谨慎使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作用;(2)政府应依据企业间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国际化,尤其是针对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企业;(3)激发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合力”,提高产业政策的整体驱动作用。对于企业而言,(4)企业国际化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应遵循渐进式市场进入的规律;(5)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应依据产业政策向OFDI理性转型。
张军旗[2](2019)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产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文中研究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无论是从其建立的背景还是从目的来看,都应体现为投资、贸易、金融的高水平自由化及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这也意味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水平和公平竞争水平不仅不能低于中国在国际经贸条约中承诺的水平,而且还应该高于中国现有国际义务的水平。可是,适用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些产业补贴政策与WTO义务存在现实或潜在冲突。这种情形若不改变,就会导致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价值大打折扣。对于各个自贸试验区有违规风险的产业补贴,本着保护受补贴企业信赖利益的考虑,可允许有期限的补贴合同继续执行完毕,无期限的补贴合同可设定过渡期并执行至过渡期满。我国要杜绝有违规风险的新补贴措施出台,新出台的补贴措施应具有非专向性特征,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与WTO义务冲突的风险。
何明珊[3](2014)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刚刚在巴厘岛落下帷幕,在看到“巴厘一揽子协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多哈发展回合谈判仍面临艰巨任务诸多议题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就是其中之一,仅在2008年的小型部长会议上对谈判框架达成了协定。而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研究都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探讨,例如在梳理整个谈判进程时多是集中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较短暂的时间段,未对谈判议题的产生、各阶段的发展、各时期遇到的困境、最终结果等进行全面整理;在探究困境的原因时仅针对某一层面的问题进行讨论,较缺乏宏观和微观的综合考量。这样的现状多少有些缺憾,而对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议题和农业议题是WTO货物贸易中最重要的两大议题,是整个谈判中各成员最关切、最基础的问题。其次,它的谈判成果、最终达成的协定对参与成员的国内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空间都利益攸关。最后,其久拖不决的困境与进行WTO谈判来便利世界贸易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走出困境,取得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对此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各国的实践献策,维护本国利益,还是推动谈判进展,并取得实质性胜利的必要环节。本文拟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引言部分介绍了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进展和在整个多哈回合中的重要性,梳理了关于非农产品谈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的研究还较缺乏系统性的问题。第一部分对WTO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的谈判进行了一个简要概述。一方面介绍了和回顾了该议题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还介绍了该议题项下的几个主要议题——关税减让问题,部门自由化议题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概念、分类和分别各自的成员参与情况和引出走出困境的紧迫性。第二部分以每个议题为切入点,着重针对各主要议题的成员(包括国家和集团)参与情况,以各成员的议案、会议文件、阶段性协定等文献为基础,系统梳理他们的参与立场、部门提案,以及WTO中涉及该议题的相关规则。第三部分是对谈判困境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首先提出谈判的困境和难点,指出谈判失利的根本原因始终是利益分歧,而谈判的方式和内容不定也加剧了谈判分裂。接着找出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除了是成员间千差万别的发展水平外,还有WTO体制强硬的执行规则和软弱随意的规则制定相矛盾的制度原因。另一方面谈判委员会和主席职权的模糊也为谈判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加上风生水起的区域贸易协定对多边谈判的冲击,使得谈判步入僵局。最后对整个谈判做出展望,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第四部分是探讨中国参与谈判中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从我国的入世承诺入手,在现有承诺规则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在谈判的定位和策略,由于中国逐渐增长的世界影响力,讨论中国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的相互影响,进而为我国提出在应应之策。
马明[4](2012)在《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及效率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主导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强、技术密集,汽车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众多部门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1826.47万辆,占世界第一。尽管汽车产量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与世界上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结构、管理和效率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与结构如何,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如何,汽车产业对其他产业以及就业的拉动效应如何,汽车产业的效率怎样,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效率是如何演进的,这些都成为政府、企业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相关理论,利用大量统计数据,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结构和集群发展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波及性以及动态演进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了汽车产业的完全就业拉动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直接、完全就业贡献以及动态演进趋势;在利用增加值率指标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效率后,选取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行业、分地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效率及其动态演进进行了研究,为深入了解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制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提供参考。本文共分6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对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效率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本章是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效率理论,最后介绍了汽车产业的相关理论。第3章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态特征。本章首先从汽车产业的生产规模、经济规模、就业规模和企业数量规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1991—2009年的规模特征及演变规律。其次,从汽车产业主导产品结构、企业经济类型结构、地区结构和进出口结构等角度,应用经济指标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全面细致的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特征。本章最后一节详细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从能够反映集群高级化水平的绩效特征和专业化特征两个方面,应用因子分析、相对指标比较等方法,对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第4章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演进。本章首先利用投入产出的理论与方法,依据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供需关联及其演进。研究结果表明,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除了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最大以外,其他与汽车产业保持紧密联系的部门多数为制造业部门。同时对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关系逐渐凸显,表明了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已经成为了对汽车产业的一种重要的中间投入。另外,从其他产业部门对汽车产业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关系来看,直接消耗系数值比较大的多为道路运输、公路货运、商务服务业等部门,表明汽车产业为这些产业部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中间投入,体现了其基础产业的特性。三个时期汽车产业中间需求率均大于50%体现了其具有提供生产资料的基础产业的特点,而中间需求率的下降预示了汽车产业向满足最终需求的产业转变的趋势。中间投入率大于50%说明我国汽车产业“低附加值、高带动性”特点明显。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数量模型测算结果表明,从三个时期平均看,汽车产业增加1元的产出,就能为国民经济创造49元的增加值,体现了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效用。其次,以产业影响力、产业感应度以及生产诱发系数三个指标为核心,动态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波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时期的汽车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高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对国民经济具有比较强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拉动作用呈递增态势。感应度系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数值均大于1,表明汽车产业受到产出增加的感应程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水平。生产诱发效应分析表明,三类最终需求中,投资需求对汽车产业生产诱发额是最大的,汽车产业总产出中有50%以上是受到投资需求诱发的结果。第5章我国汽车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演进。首先,建立汽车产业产出对各产业的就业拉动模型,利用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时期内汽车产业产出的直接、完全就业贡献都呈现下降趋势。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贡献之比从1997年的1:4.09下降到2007年的1:2.73。汽车产业对第二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着,但对第三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小。其次,应用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各产业的就业拉动模型,计算各项最终需求的就业拉动作用。结果显示,三个时期内投资需求对自身部门的直接就业贡献最大,消费需求与出口需求的直接就业贡献在增大。从完全就业贡献额来看,三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投资需求所拉动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的总和是最高的。本章最后分析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汽车产业就业的影响及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就业系数,要大于消费和出口对汽车产业的就业系数,说明投资是拉动我国汽车产业就业增长的有效手段。但是投资的拉动系数在下降,消费与出口的拉动系数在上升,说明最终需求对就业拉动的结构效应在发生改变。第6章我国汽车产业效率动态演进。首先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效率的评价指标。其次,应用增加值率对近10年我国汽车产业的效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14%,略低于总投入的22.9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因此增加值率年平均下降0.64%。此外还得到几点带有启发性的结论:当某年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总投入的增长速度时,增加值率为正向增长,即增加值率上升;反之,增加值率负向增长,即增加值率下降。当某年新增中间投入贡献系数r′高于上一年的中间投入贡献系数r时,对应年份的增加值率的变化ΔR为正,即总体增加值率上升。最后,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了我国汽车产业各行业、地区、集群效率演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各行业、地区、集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上升态势,并且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量。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蔡俊煌[5](2012)在《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全球市场竞争已进入定价权博弈的时代。全球涉农产业所呈现的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态势无疑是研究当前国际定价权和国内自主定价权问题的逻辑前提。定价权的博弈已成为产业安全的新常态,是一种竞争综合实力和规则制定权的博弈,实质上更是各利益主体间的战略博弈。在开放大格局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受控或缺失、国内自主定价权不断弱化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显性现象,正危及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的价格安全和产业利益安全,正成为一种涉农产业安全的新常态。我国不论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资源或初级原料的供给者或购买者、产业链中游的生产者、还是产业链终端的最大消费者,都不拥有定价权,如我国作为全球水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还是作为全球钾肥、大豆、棉花等涉农战略性商品的最大需求者,但都只能是国际交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这表明我国涉农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被锁定于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大部份产业利益被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受到剥夺,陷入了定价权丧失或弱化的产业安全困境。为此,本论文从全球视野、涉农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展开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安全理论、寡头垄断理论、全球价值链治理与经济租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的理论分析、总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典型的案例研究、技术路线法等主要方法,从国际定价权、国内自主定价权和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三个方面,来剖析我国大宗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或弱化的环境、现状、表现形成、定价机制、影响因素和深层成因等,并从创新健全理论体系、国家战略、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规则等主要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从阐明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开始,梳理并评述了产业安全、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与全球价值链等相关文献资料,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第三章,阐析研究理论基础并界定相关概念。分析产业安全和定价权问题的各自逻辑前提及两者间的关系,侧重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权问题的相关基础理论,并指出关于定价权研究存在的误区。第四章,全面分析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环境、现状及表现形式。研究发现,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已是全球涉农产业的市场大环境,即全球涉农产业已从一国集中走向全球寡头垄断,从涉农寡头布局高附加值战略环节到联合治理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这成为涉农定价权问题的逻辑前提;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下,各种定价权问题已成为我国涉农产业安全的新常态。第五章,分析研究了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机制。结果认为,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机制的研究除了包括常见的在国际贸易环节的谈判定价机制和以期价为基准的现货交易定价机制外,还应包括一国国内的自主定价机制(如,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体定价方式)和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机制。第六章,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钾肥定价权博弈的典型案例研究,全面分析了基于期货定价和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际定价权问题的研究结论基本已趋于一致,即影响国际定价的各种因素大都会通过影响国际期货价格来影响现货价格,且美国的CBOT和ICE主导了基于期货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国际定价,其价格溢出效应已强势作用于我国国内的期现货价格。全球供方/需方垄断和是影响我国钾肥等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七章,着重运用协整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和VAR分析等定量方法和比较分析法来实证研究外部因素对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涉农战略性商品的总体(以农产品总体价格为例)实证研究和个体(以猪肉价格为例)实证研究的结论均表明,国际因素的影响在增强,而国内因素的影响在减弱,进而揭示出国内自主定价权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正呈现弱化态势。另外,源自不同冲击路径(贸易传导、FDI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正不断削弱我国自主定价权。第八章,采用理论分析、路径图解法(技术路线法)、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考察、揭示全球性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路径。结果表明,当前,对中国涉农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性布局和联合治理正是以美为主的涉农寡头进行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攫取经济租或定价权收益、分享我国经济高增长成果是其战略目标。第九章,侧重从战略层面来揭示我国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或弱化的深层成因。研究认为,深层外因主要体现在:旨在攫取“经济租”的涉农垄断寡头的战略行为、扭曲国际定价的美国涉农战略性制度安排、国际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博弈”、农产品日益金融化和WTO农业协议的不平等等五个方面;深层内因主要体现在:战略性障碍、理论性障碍、涉农产业层面的制约、市场主体层面的制约、多层面的协同性障碍等五个方面。第十章,提出破解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弱化困境的对策,旨在提升产业安全度。基于上述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和内外深层成因的分析,对策建议着重包括打造一批有定价优势的世界级涉农市场主体,创新健全产业安全理论体系、涉农国际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正和博弈规划、战略储备体系和供需平衡机制、进出口调控和行业协同机制、期现货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反垄断法等八大方面。第十一章,结论与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尝试从全球视野、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涉农产业大系统和纵向关联的逻辑来全面研究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首次明确将自主定价权纳入并拓宽了产业安全的内涵;分析并提出定价权缺失或弱化成为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新常态,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博弈实质上是一种战略性博弈。尝试将囿于国际定价权的研究拓展到国内自主定价权、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三个方面来全面剖析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所面临的定价权问题;尝试以全球价值链治理和经济租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新的理论视角来分析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定价权问题;同时,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也为从宏观经济景气变动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的提供了新视角。
曾庆佳[6](2008)在《WTO体制下的中越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南共和国与我国边界接壤,在产业结构、社会文化,乃至社会制度方面,都与我国都有相似之处。中越两国的贸易不能够等同于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原因在于中越两国的贸易还体现在边境贸易方面。文章深入分析了中越贸易史、中越两国在改革开放后贸易变换情况、中越两国在贸易过程中商品结构情况,以及中越两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相互竞争的关系;还谈及中越贸易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不足之处。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影响中越贸易的因素,即经济增长变化带来的贸易结构变化、文化的相似性对中越贸易起到促进作用、社会制度的相似性减少了贸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带来了边境贸易正效应。越南加入WTO后,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一新情况,本文从指导思想、贸易战略、贸易对策三个层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开放政策、共赢政策、互助政策、安全高效政策。在战略选择上,既要实施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协调发展,实现“内外联动”的贸易平衡发展战略;又要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边境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具体贸易措施上,要认真研究WTO贸易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政策环境;调整贸易结构、解决贸易逆差和贸易争端等。
侯胜田[7](2008)在《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世界家具制造业在向中国加速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家具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是,在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最近几年,面对家具产业区域集聚日趋明显的趋势,北京家具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已经丧失,企业普遍面临着竞争力下降、增长乏力的问题,部分企业甚至陷入生存困境,企业关门、倒闭现象严重。现有流行的企业战略和竞争力分析范式,并不能完全反映现阶段北京家具企业的实际情况,更难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北京家具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广泛而深入的概念框架和方法体系,以应对产业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采用标杆对比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访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探讨北京家具企业如何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家具企业与国内领先地区深圳的对比分析;北京家具企业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障碍的根源分析;如何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来提升北京家具企业的竞争力;如何通过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责任竞争力、和谐利益攸关方关系、文化竞争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在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家具企业成熟度分类;不同类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等。结论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制定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软实力是北京家具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责任力、文化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是软实力的四大要素,也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和鼓励创新是北京家具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快产业整合,重视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北京家具企业和区域产业提升竞争力。不同类型的家具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应根据企业的成熟度,结合行业成熟度及产业环境的变化,综合进行决策。本论文试图在理论应用上有所创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由宏观领域引向微观领域——企业,这一经济基本单位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北京家具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家具企业如何培育可持续竞争力、成长型和成熟型家具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等提出了具体对策与措施建议,同时,在分析和论述如何通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方面提出了新的设想和观点。论文还进一步论述了近年来企业战略理论领域的一些创新性论点,如软实力是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用企业利益攸关方共同利益最大化取代只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观点;责任也是竞争力;如何兼顾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环境责任的统一;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攸关方的关系;处理好利益攸关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企业生态,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等。在研究过程中,除用标杆分析法将北京家具企业与国内领先地区深圳对比分析外,还选择“中国家具大王”——天坛家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天坛家具的成功原因,实证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途径。在案例研究中,还借鉴试验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在分析企业隐性竞争优势时采用了因果映射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视角探讨北京家具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途径;希望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而且可以用来指导北京家具企业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北京家具企业在中国家具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并进而促进北京家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北京的宏伟蓝图。
邢正[8](2006)在《我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保健品行业历经20年的成长历程,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保健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趋于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保健品行业必须从多方面(如:法规、制度、经营意识等)加强管理以实现保健品行业现代化,从而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但就我国保健品行业的现状而言,要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本文根据我国及国外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找出我国保健品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原因,展望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及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入世对策。 本论文首先介绍保健品的定义和相关知识,以及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然后以保健品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美国、日本、欧洲及我国台湾省为重点分析对象,分别从定义、发展概况、热销产品、进入障碍等方面对各国保健品行业的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其进行分析,为实现我国保健品行业国际化提供参考。 本文从宏观角度探讨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广告宣传泛滥;伪劣产品现象严重;保健品行业法规不规范;政府监管力度不足;诚信度极度危机;药房的不规范管理引起的问题导致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打击等,分析原因并对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展望。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1)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2)正确运用宣传手段,引导消费者提高保健意识。(3)发挥民族优势,努力开拓国际市场。(4)培育知名品牌,塑造企业形象。(5)研究国外保健品行业的先进经验与规则。(6)注意开发大众消费市场。(7)创新产品,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8)诚信经营。(9)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保健产业法规与制度。 最后,对我国保健品行业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保健品行业入世对策:(1)管理思想与国际接轨。(2)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3)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4)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5)管理手段与国际接轨。
林庆平[9](2005)在《WTO框架下中国政府和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博弈》文中指出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入世3年多来,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也越占越大,并在多个支柱行业形成垄断之势;相应地,中国民族企业在中国市场某些产业的份额迅速缩小。如果任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可能危及中国的整体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本文从中国民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利益出发,通过对入世后中国社会经济所面临困境的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转变的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取得成功的个案研究、政府在WTO框架下与跨国公司博弈行为的研究、以及该框架下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博弈的研究,探讨在WTO框架下中国政府及企业如何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博弈,扞卫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利益。
蔡志刚[10](2005)在《医药产业竞争力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东北地区医药产业为例》文中认为东北地区医药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及加入WTO以后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加强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成为摆在东北地区医药行业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和产业层面深入研究医药产业的发展。在笔者看来,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问题背后所体现的是资源的整合,体现的是分工体系的深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因此,从区域经济和产业层面考量供应链管理不仅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的核心观点是:1、加入WTO后,东北地区医药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与跨国医药企业存在巨大差距而且短期内难以有效弥补的基础上,东北地区医药行业应以供应链的管理作为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2、对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3、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对策。具体包括:(1) 拓展医药物流市场的四个基本点;(2) 提出了重构东北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六个要素;(3) 东北地区医药物流中心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实施策略。
二、加入WTO后医药产业路在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医药产业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框架及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与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 |
1.3.2 “典型化事实”分析方法 |
1.3.3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 |
1.3.4 面板数据的Tobit 模型和Probit 模型 |
1.3.5 生存分析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1 企业国际化定义与内涵 |
2.1.2 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
2.2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相关研究 |
2.2.1 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度量 |
2.2.2 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
2.3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动态的相关研究 |
2.3.1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退出决策 |
2.3.2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存活时间 |
2.4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决策的相关研究 |
2.4.1 国际化进入路径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从出口向OFDI决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对现有相关文献的评述 |
3.中国产业政策演进发展的特征事实 |
3.1 产业政策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
3.2 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度背景及发展过程 |
3.2.1 产业政策的引入尝试(1978~1993 年) |
3.2.2 产业政策的全面推行(1994~2001 年) |
3.2.3 国际环境交互影响下的产业政策发展(2002~2012 年) |
3.2.4 “一带一路”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新发展(2013 年至今) |
3.3 重点产业政策的整理与现状分析 |
3.3.1 重点产业政策整理方法 |
3.3.2 重点产业政策的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 |
4.2 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典型事实 |
4.2.1 整体发展现状 |
4.2.2 分地区发展现状 |
4.2.3 分行业发展现状 |
4.2.4 企业国际化与重点产业政策 |
4.3 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的典型事实 |
4.3.1 数据筛选与整理 |
4.3.2 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基本状况 |
4.3.3 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特征事实 |
4.4 本章小结 |
5.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5.1.1 理论基础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5.2.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分析 |
5.3.3 机制检验 |
5.3.4 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动态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6.1.1 理论基础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6.2.2 模型构建 |
6.3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基准回归结果 |
6.3.2 稳健性分析 |
6.3.3 异质性分析 |
6.4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退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稳健性分析 |
6.4.3 异质性分析 |
6.5 产业政策与不同所有制企业国际市场存活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5.2 回归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不同进入路径决策的影响分析 |
7.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7.1.1 产业政策、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进入决策 |
7.1.2 产业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OFDI进入决策 |
7.1.3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转型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7.2.2 模型构建 |
7.3 产业政策与企业出口进入决策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基准回归结果 |
7.3.2 机制检验 |
7.3.3 异质性分析 |
7.4 产业政策与企业OFDI进入决策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基准回归结果 |
7.4.2 机制检验 |
7.4.3 异质性分析 |
7.5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决策转型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5.1 基准回归结果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异质性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总结 |
8.1.1 典型化事实描述的结论 |
8.1.2 实证检验的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谨慎使用政策工具 |
8.2.2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有针对性引导 |
8.2.3 激发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整体性作用 |
8.2.4 企业国际化应遵循渐进式市场进入规律 |
8.2.5 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应理性转型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WTO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谈判概述 |
(一)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历程回顾及其进展 |
1.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谈判背景 |
2.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谈判历程 |
(二)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中主要谈判议题 |
1.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中关税减让问题 |
2.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的部门自由化 |
3.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模式 |
二、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中主要成员的立场及法律问题 |
(一) 关税减让问题 |
1. 各主要参与国家的基本立场及法律问题 |
2. 各主要参与集团的基本谈判立场及法律问题 |
(二) 部门自由化议题 |
1. 各主要成员参与部门谈判的立场及法律问题 |
2. 部门自由化提案 |
(三) 非关税贸易壁垒 |
1. WTO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制 |
2. 各主要参与成员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谈判立场 |
三、 谈判困境的法律问题剖析 |
(一)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困境和难点 |
1. 谈判立场和利益难于调和 |
2. 谈判方式仍是争论核心 |
3. 谈判内容大部分不确定 |
(二) 造成谈判困境的原因 |
1. 影响主要成员谈判的经济发展状况 |
2. 谈判委员会职权和主席的作用模糊 |
3. WTO体制“软形成”和“硬规则”之间的矛盾 |
4. 区域贸易协定对NAMA谈判的影响 |
(三) NAMA 谈判的展望 |
1. 谈判争议及未来发展 |
2.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威胁及因应之策 |
3. 对NAMA谈判的改革建议 |
四、 中国参与 NAMA 谈判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一) 中国在非农市场准入方面的入世承诺 |
1. 削减进口关税义务 |
2. 逐步取消若干非关税措施 |
3. 增加贸易法规的透明度 |
(二) 中国在非农市场谈判中的定位和对策 |
1. 中国国情对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影响 |
2.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对中国的影响 |
3. 中国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中的定位和策略 |
4. 中国对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贸易和谈判的应应之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及效率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 |
2.2 产业分工与产业集群理论 |
2.3 效率理论 |
2.4 汽车产业相关理论 |
第3章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态特征 |
3.1 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特征 |
3.2 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特征 |
3.3 我国汽车产业的集群发展特征 |
第4章 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演进 |
4.1 我国汽车产业关联效应演进 |
4.2 我国汽车产业波及效应演进 |
第5章 我国汽车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演进 |
5.1 我国汽车产业产出对各产业就业的完全拉动作用 |
5.2 我国汽车产业的最终需求对各产业就业的完全拉动作用 |
5.3 最终需求对汽车产业就业的影响 |
第6章 我国汽车产业效率动态演进 |
6.1 我国汽车产业增加值率的演进 |
6.2 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我国汽车产业各行业效率演进 |
6.3 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我国汽车产业省际效率演进 |
6.4 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效率演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的文献述评 |
2.1 国内外(涉农)产业安全的研究 |
2.1.1 (涉农)产业安全概念界定的研究 |
2.1.2 涉农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涉农产业安全问题传导机制的研究 |
2.1.4 关于涉农产业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
2.1.5 对国内外涉农产业安全的研究简评 |
2.2 国际/国内定价权研究的述评 |
2.2.1 定价权涵义研究的述评 |
2.2.2 国际定价权研究的述评 |
2.2.3 国内自主定价权研究的述评 |
2.2.4 全球价值链治理下定价权研究述评 |
2.2.5 定价权缺失的战略性成因的研究 |
2.2.6 定价权缺失或弱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
2.2.7 国际/国内定价权研究的总体简评 |
2.3 定价权与产业安全相关性研究述评 |
2.4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与相关概念界定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涉农战略性商品与涉农产业价值链 |
3.1.2 产业安全与涉农产业安全 |
3.1.3 定价权与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 |
3.2 定价权与产业安全的关系理论分析 |
3.2.1 导致产业安全的路径引发定价权问题 |
3.2.2 定价权问题的产业安全效应分析 |
3.2.3 定价权问题成为产业安全新常态 |
3.3 定价权的相关理论分析 |
3.3.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理论 |
3.3.2 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理论 |
3.4 关于定价权问题的认识误区 |
第四章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环境、现状及表现形式 |
4.1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全球市场环境分析 |
4.1.1 涉农产业从国家垄断走向全球垄断 |
4.1.2 全球涉农产业纵向一体化日益加强 |
4.1.3 涉农战略性商品“四化”现象加剧 |
4.1.4 涉农商品国际价格大幅波动中上涨 |
4.2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产业安全环境及现状分析 |
4.2.1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国际贸易格局与现状分析 |
4.2.2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寡头战略布局态势与现状 |
4.2.3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金融市场环境与现状分析 |
4.2.4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产业政策环境与现状分析 |
4.3 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表现形式 |
4.3.1 国内价格跟随国际市场价格渐趋一致波动,渐失定价自主权 |
4.3.2 供求基本平衡时剧烈波动中大幅上涨趋势,长期定价权受控 |
4.3.3 进出口贸易中呈现“高买低卖”现象,国际定价权基本丧失 |
4.3.4 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的缺失 |
第五章 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机制 |
5.1 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国际交易定价机制 |
5.1.1 国际贸易的谈判定价机制 |
5.1.2 国际贸易以期价为基准的定价机制 |
5.2 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国内定价机制 |
5.2.1 农业发达国的国内农产品定价机制 |
5.2.2 中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定价机制 |
5.3 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机制 |
第六章 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案例研究 |
6.1 基于期货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以大宗农产品为例 |
6.1.1 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2 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钾肥为例 |
6.2.1 钾肥的全球市场格局 |
6.2.2 中国钾肥国际定价权博弈中节节败退 |
6.2.3 钾肥国际贸易环节定价机制及其演变 |
6.2.4 钾肥国际定价权旁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自主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影响因素的VAR实证分析——以农产品总体为例 |
7.1.1 国内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7.1.2 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 |
7.1.3 涉农战略性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1.4 内外部冲击因素的比较分析 |
7.2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影响因素的VAR实证分析——以猪肉个体为例 |
7.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7.2.2 VAR模型等实证分析 |
7.2.3 内外部冲击因素的比较分析 |
7.3 不同冲击路径的国际因素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7.3.1 对外进口依存度大的商品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7.3.2 国际期货价格信息溢出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7.3.3 国际涉农寡头的战略布局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受控的路径与案例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
8.1 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路径分析 |
8.1.1 涉农寡头寡占全球价值链的扩张路径和战略布局重点 |
8.1.2 联合治理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是主要的治理模式 |
8.1.3 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竞争策略 |
8.2 以美为主的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分析——以大豆产业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为例 |
8.2.1 涉农寡头投资目标是能获取“经济租”的高附加值项目 |
8.2.2 “美国因素”对全球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8.2.3 涉农寡头日益受益于涉农商品国际价格上涨的实证研究 |
8.3 中国国内涉农战略性商品自主定价权日益受控及其演进方向 |
8.3.1 国际涉农寡头控制中国涉农商品自主定价权的策略与路径 |
8.3.2 中国涉农战略性商品自主定价权日益受控的演进方向 |
第九章 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成因分析 |
9.1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深层外因分析 |
9.1.1 涉农垄断寡头的战略行为——攫取“经济租” |
9.1.2 美国涉农战略性制度安排——扭曲国际定价 |
9.1.3 国际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博弈” |
9.1.4 农产品日益金融化加剧其价格不确定性 |
9.1.5 WTO农业协议和国际定价规则的不平等 |
9.2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深层内因分析 |
9.2.1 战略性障碍分析 |
9.2.2 理论性障碍分析 |
9.2.3 涉农产业层面的制约分析 |
9.2.4 市场主体层面的制约分析 |
9.2.5 多层面的协同性障碍分析 |
小结 |
第十章 破解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弱化、提升产业安全度的对策 |
10.1 构建以价格安全和产业利益安全为导向的涉农产业(链)安全理论体系 |
10.2 加强涉农国际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正和博弈规划,破解定价权博弈困境 |
10.3 健全战略储备体系和供需平衡机制,提升涉农产业(链)的价格调控力 |
10.4 健全涉农战略性商品进出口调控和行业协同机制,增进国际定价话语权 |
10.5 坚持产融结合、创新驱动,打造一批有定价优势的世界级涉农市场主体 |
10.6 创新健全期现货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巧争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话语权 |
10.7 健全反垄断法,规制国际涉农寡头旨在定价权收益的战略性布局与控制 |
10.8 健全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和利益动力机制,协同提升涉农产业(链)安全度 |
10.9 结束语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1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WTO体制下的中越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导论 |
2. 中越贸易关系研究:理论及文献回顾 |
2.1 中越贸易关系的理论基础 |
2.2 中越贸易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
3. 中越双边贸易的历史及现状 |
3.1 中越国际贸易简史 |
3.2 中越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 中越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越南加入WTO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
4.1 贸易转移理论概述 |
4.2 越南加入WTO后贸易环境的变化 |
4.3 越南加入WTO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
5. WTO框架下中越贸易关系 |
5.1 对越贸易的中国战略选择 |
5.2 WTO框架下中国对越贸易对策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总体构思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2 相关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
2.1 竞争力理论 |
2.1.1 主要竞争力理论及演进 |
2.1.2 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基本思想 |
2.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主要理念 |
2.3 其他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的讨论 |
2.3.1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攸关方 |
2.3.2 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创新 |
2.3.3 产业集群与集聚效应 |
2.3.4 企业生命周期与成熟度 |
3 中国家具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3.1 中国家具市场概况 |
3.1.1 中国家具行业基本状况 |
3.1.2 中国家具贸易与进出口状况 |
3.1.3 中国家具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3.2 中国家具业发展趋势与企业集聚状况 |
3.2.1 中国家具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
3.2.2 中国家具行业企业集聚状况 |
4 北京家具企业状况与竞争力分析 |
4.1 北京家具产业与企业状况 |
4.1.1 北京家具产业基本状况 |
4.1.2 北京家具行业的沿革 |
4.2 北京家具产业与深圳的比较分析 |
4.2.1 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标杆对比分析法 |
4.2.2 北京与国内领先城市深圳的比较分析 |
5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
5.1 北京家具企业SWOT分析 |
5.1.1 分析所采用的方法: SWOT分析 |
5.1.2 北京家具企业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
5.1.3 北京家具企业竞争机会与挑战分析 |
5.1.4 北京家具企业发展落后的根源 |
5.2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5.2.1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
5.2.2 北京家具企业的类型与战略选择 |
5.2.3 北京家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 |
6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
6.1 关于提升北京区域家具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
6.1.1 重视产业区域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家具产业整合 |
6.1.2 差异化北京家具产业定位——北京设计,中国制造,世界品牌 |
6.2 关于北京家具企业软实力培育措施建议 |
6.2.1 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文化 |
6.2.2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学习能力 |
6.2.3 强化营销方式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
6.3 关于不同成熟度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建议 |
6.3.1 成长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 |
6.3.2 成熟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 |
7 北京家具企业个案研究:天坛家具 |
7.1 研究天坛家具的原因 |
7.1.1 天坛家具简介 |
7.1.2 选择天坛家具的原因 |
7.2 案例研究方法 |
7.2.1 实地调查目的与思路 |
7.2.2 实地调查方法 |
7.3 访谈结果 |
7.3.1 天坛家具的竞争优势与业绩 |
7.3.2 天坛家具的持久竞争力及其来源 |
7.3.3 天坛家具的企业文化 |
7.4 访谈结果解释与相关措施建议 |
7.4.1 访谈结果的解释 |
7.4.2 相关措施建议 |
8 研究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
8.1 论文研究结论总结 |
8.2 论文创新、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论文创新之处 |
8.2.2 论文不足之处 |
8.2.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部分成果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企业管理人员面访与座谈会提纲 |
致谢 |
(8)我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1章 相关知识及背景介绍 |
1.1 保健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 |
1.2 保健品的分类 |
1.3 保健品的功能 |
1.4 保健品的批准文号 |
1.5 保健品行业的特点 |
1.6 保健品相关政策 |
1.7 保健品的发展阶段 |
1.8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 |
1.9 中国保健品20年历史回顾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世界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
2.1 美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2.2 日本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2.3 欧洲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2.4 台湾地区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
3.1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 现存的问题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对策 |
4.1 促进中国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
4.2 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
4.3 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入世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WTO框架下中国政府和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博弈论与WTO框架下的中国与世界 |
一、博弈论概述 |
二、入世后中国经济的软肋 |
三、外资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博弈初探 |
第二章 入世后跨国公司对华战略思维的转变与实施 |
一、跨国公司战略思维的转变 |
二、跨国公司对华战略实施策略的转变 |
三、从增资扩股看合资企业外方与中方的博弈 |
第三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两个博弈的案例 |
一、政府支持与否,富士柯达各异 |
二、面对直销禁令,安利绝处逢生 |
第四章 WTO框架下中国政府与跨国公司的博弈关系 |
一、博弈的框架——入世与法治经济的实现 |
二、从FDI看跨国公司与政府的博弈 |
第五章 WTO框架下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博弈关系 |
一、大型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博弈 |
二、中小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博弈 |
三、加强民族企业与政府合作,增加策略选择、改善博弈环境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医药产业竞争力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东北地区医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理论简要回顾与评述 |
2.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2.1 供应链内涵的理论解析 |
2.1.1 供应链的涵义 |
2.1.2 对供应链的进一步理解 |
2.2 供应链管理的涵义及特征 |
2.2.1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
2.2.2 供应链管理的性质及特征 |
2.3 供应链管理与竞争力 |
2.4 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 |
2.5 供应链失调的原因分析及协调模式 |
2.5.1 供应链失调的原因分析 |
2.5.2 供应链的综合协调控制模式 |
3. 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
3.1 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
3.2 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 提高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对策 |
3.3.1 拓展东北地区医药物流市场的四个基本点 |
3.3.2 重构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六个要素 |
3.3.3 东北地区医药物流中心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实施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致谢 |
四、加入WTO后医药产业路在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研究[D]. 刘芸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产业补贴政策的调整[J]. 张军旗.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 [3]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法律问题研究[D]. 何明珊.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4]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及效率演进研究[D]. 马明. 吉林大学, 2012(03)
- [5]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D]. 蔡俊煌.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6]WTO体制下的中越贸易研究[D]. 曾庆佳. 暨南大学, 2008(03)
- [7]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D]. 侯胜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我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邢正.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1)
- [9]WTO框架下中国政府和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博弈[D]. 林庆平. 暨南大学, 2005(02)
- [10]医药产业竞争力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东北地区医药产业为例[D]. 蔡志刚.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