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跗螨的扫描电镜观察

十种跗螨的扫描电镜观察

一、十种革螨跗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蒋珏瑛琪[1](2018)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外部形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Nikolskii)和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Ehara(绒螨目Trombid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是我国重要的害螨种类。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研究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的卵、幼螨、若螨以及成螨的外部形态特征,丰富了这两种叶螨的个体发育形态学内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卵:两种叶螨的卵均为圆球形,卵壳表面均很光滑无任何特殊结构,且大小没有差异。但随着胚胎发育,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卵偏向黄色,而截形叶螨的卵偏向红色。2.幼螨:两种叶螨的幼螨体圆形,足3对。两者颚体的形态结构很相似。背毛v2至c1间肤纹均为半环状,背毛c1至f1间肤纹均横向,背部均无肤纹突。爪间突端部均裂开为3对针状毛,且各足各节刚毛数均一致。3.第Ⅰ若螨:两种叶螨的第Ⅰ若螨体椭圆形,足4对。两者的颚体和爪间突的形态结构均相似,背毛、腹毛及各足各节刚毛数均一致。与土耳其斯坦叶螨不同的是,截形叶螨第Ⅰ若螨背毛v2至c1间及背毛c1之间的肤纹已具有肤纹突,为半椭圆形。4.第Ⅱ若螨:两种叶螨的第Ⅱ若螨体椭圆形,足4对。两者的颚体、肤纹和纹突以及爪间突的形态均类似,背毛和腹毛数均一致。两者足Ⅲ和Ⅳ的刚毛数一致,但足Ⅰ及Ⅱ的刚毛数有所差异:土耳其斯坦叶螨第Ⅱ若螨足Ⅰ股节有5根触毛,胫节有9根触毛和1根感棒;足Ⅱ股节有4根触毛,胫节有6根触毛。截形叶螨第Ⅱ若螨足Ⅰ股节有6根触毛,胫节有7根触毛和1根感棒;足Ⅱ股节有3根触毛,胫节有5根触毛。5.雌成螨:两种叶螨的雌成螨体椭圆形,足4对。两者的颚体、双毛及爪间突的形状较相似,背毛、腹毛及各足各节刚毛数均一致。不同的是,在背毛c1至f1之间,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肤纹突为三角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而截形叶螨的肤纹突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土耳其斯坦叶螨背部的隙孔较明显,而截形叶螨的隙孔不太明显。两者的生殖孔、交尾孔、肛孔和生殖盖的形态和位置大体一致,与土耳其斯坦叶螨不同的是,截形叶螨雌成螨生殖区上方的表皮上还具有很多粒点。6.雄成螨:两种叶螨的雄成螨体近似菱形,足4对。两者的颚体和肤纹的形态较相似,背毛、腹毛及各足各节刚毛数均一致。不同的是:土耳其斯坦叶螨须肢股节的距末端圆钝;而截形叶螨须肢股节的距末端很尖锐。土耳其斯坦叶螨阳茎的端锤较大,端锤背缘在距后端1/3处有一明显角度;而截形叶螨阳茎的端锤微小,背缘呈平截状,末端1/3处有一凹陷。土耳其斯坦叶螨雄成螨足Ⅰ爪间突呈爪状,其背面有一明显的背距;足Ⅱ的爪间突端部裂开为3对针状毛;而截形叶螨雄成螨足Ⅰ的爪间突呈粗齿状,背面具有背刺毛,足Ⅱ的爪间突裂开为3对针状毛,背面也具背刺毛。通过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的卵、幼螨、第Ⅰ若螨、第Ⅱ若螨和雌雄成螨外部形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幼螨至第Ⅰ若螨阶段,两者均可从腹毛对数和足的对数进行区分;第Ⅰ若螨至第Ⅱ若螨阶段,两者均可从背毛e1至f1间肤纹图案、腹毛对数及足上刚毛数进行区分;第Ⅱ若螨至成螨阶段,两者均可从背毛e1至f1间肤纹突的形状、腹毛对数及足上刚毛数进行区分。

白凤君,任宏伟,陆宇燕,王明福[2](2012)在《弯叶厕蝇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应用扫描电镜对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上共存在着2大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和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2种感受器又根据其形态和表面特征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种类较多,分为4种,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分为3种。通过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数量较多且密,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数量较少且稀疏;从感受器的分布部位来看,只有毛形感受器Ⅰ(sensilla trichodea,Str1)和锥形感受器Ⅰ(Sensilla basiconica,SB1)分布于触角第二节,其他种类感受器分布于触角第三节。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感受器和已知的有瓣蝇类(Calyptratae)触角感受器相比,在类型、数量和分布部位上都有很大差别。

孟阳春,蓝明扬,周志园,周洪福,郭玉华,刘延祖,唐贤汉,戴小杰[3](1984)在《革螨跗感器的结构和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进一步研究了:④厩真厉螨截肢前后的爬行行为,表明第1对足其感觉功能;②用古拉广厉螨分别截各对足驱避反应的对比试验,见到只有当截去第1对足跗节时失去嗅觉功能,而截去第Ⅱ、Ⅲ、Ⅳ对足时,各组都仍有嗅觉功能;⑤对格氏血厉螨、厩真厉螨、毒厉螨和鼠颚毛厉螨进行涂漆前后的驱避试验,显示当跗感器被涂满封闭,则嗅觉功能消失;④以0.5%结晶紫或龙胆紫液染色的截肢标本,观察了厩真厉螨、毒厉螨、格氏血厉螨、古拉广厉螨及尾足螨股一种螨,足Ⅰ跗节末端凹窝中,至少都存在两类感毛,钝钉型感毛和长而尖的刚毛型感毛;⑤厩真厉螨雌螨和幼螨跗感器的钝钉毛分别为8根和5根,另外各有2根短而尖的毛,分别测定了长度,描述了形态特点;⑥透射电镜观察厩真厉螨、毒厉螨等的跗感器钝钉毛,毛外围有表皮壁,壁上有很多微孔,内有中心腔,腔内有树突。属化感器——嗅觉器;⑦电生理技术研究,当用氨和醋酸的气体刺激厩真厉螨、毒厉螨的离体足Ⅰ时,均产生明显的应激电位差,充分证明足Ⅰ辩节有嗅觉功能。

蓝明扬,孟阳春[4](1982)在《十种革螨跗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文中认为 革螨能叮咬人群,传播病原体,对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起保存和扩大的作用。捕食性革螨则可被利用为生物防治柑桔等农林害螨。革螨化学感受器的研究,不仅能阐明革螨的某些行为和习性,而且是生物防治其他害虫的形态学基础。

孟阳春,蓝明杨,周志园,周洪福[5](1982)在《革螨足Ⅰ跗节化感器的研究》文中指出 革螨化学感受器的研究,不仅是阐明革螨的某些行为和习性的生理基础,而且是利用驱避剂防螨、利用诱杀灭螨和利用为生物防治其他害虫的生理基础。曾有茅舍血厉螨、毒厉螨、古拉广厉螨、家蝇巨螯螨和燕皮刺

二、十种革螨跗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种革螨跗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外部形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形态学的研究意义
    1.2 螨类形态学概述
        1.2.1 口器
        1.2.2 感器
        1.2.3 毛
        1.2.4 肤纹及肤纹突
        1.2.5 外生殖器
        1.2.6 足
    1.3 土耳其斯坦叶螨研究概况
    1.4 截形叶螨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未成熟期形态学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来源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量和分析
        2.1.5 形态学术语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卵的形态学比较
        2.2.2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幼螨的形态学比较
        2.2.3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第I若螨的形态学比较
        2.2.4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第II若螨的形态学比较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成螨的形态学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雌成螨的形态学比较
        3.2.2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雄成螨的形态学比较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四章 两种叶螨种内不同发育阶段主要形态特征的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标本来源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4 测量和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耳其斯坦叶螨不同发育阶段主要形态特征的比较
        4.2.2 截形叶螨不同发育阶段主要形态特征的比较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弯叶厕蝇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标本制备及观察
    1.3 感受器的鉴定与命名
2 结果与分析
    2.1 弯叶厕蝇触角的一般形态
    2.2 弯叶厕蝇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
        2.2.1 毛形感器 (Sensilla trichodea, Str)
        2.2.1.1 毛形感器Ⅰ (Sensilla trichodea, Str1) (图5)
        2.2.1.2 毛形感器Ⅱ (Sensilla trichodea, Str2) (图6)
        2.2.1.3 毛形感器Ⅲ (Sensilla trichodea, Str3) (图7, 图9)
        2.2.1.4 毛形感器Ⅳ ( sensilla trichodea, Str4) (图6, 图7)
        2.2.2 锥形感受器 (Sensilla basiconica, SB)
        2.2.2.1 锥形感受器Ⅰ (Sensilla basiconica, SB1) (图2)
        2.2.2.2 锥形感受器Ⅱ (Sensilla basiconica, SB2) (图6, 图7, 图9)
        2.2.2.3 锥形感受器Ⅲ (Sensilla basiconica , SB3) (图7, 图8, 图9)
3 讨 论

(3)革螨跗感器的结构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革螨
    2.爬行观察
    3.驱避试验和截肢试验.
    4.涂漆试验
    5.感毛染色试验
    6.透射电镜观察
    7.电生理技术
结果
    1.截肢前后的爬行行为
    2.截各足的对比试验
    3.涂漆前后的驱避试验
    4.感毛的形态和染色特征
    5.透射电镜观察
    6.电生理研究
讨论

四、十种革螨跗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外部形态比较研究[D]. 蒋珏瑛琪.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2]弯叶厕蝇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J]. 白凤君,任宏伟,陆宇燕,王明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3]革螨跗感器的结构和功能[J]. 孟阳春,蓝明扬,周志园,周洪福,郭玉华,刘延祖,唐贤汉,戴小杰. 昆虫学报, 1984(04)
  • [4]十种革螨跗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蓝明扬,孟阳春. 动物学研究, 1982(S1)
  • [5]革螨足Ⅰ跗节化感器的研究[J]. 孟阳春,蓝明杨,周志园,周洪福.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82(02)

标签:;  

十种跗螨的扫描电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