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of Male Generative Sphere on Embryo Processes in Cotton Plants Growing in Different Water Supply Conditions(论文文献综述)
金玉环[1](2021)在《新疆荒漠环境典型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快速生长与耐逆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物遗传改良能够促进粮食和营养安全,已经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目前作物育种策略缺少足够的效率,还难以满足短期或长期的粮食生产需求,需要将传统育种、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与“speed breeding”(加速育种)相结合加速作物改良进程,帮助我们应对100亿人口粮食需求的挑战。基因组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有效利用、多样性、粮食产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需要在基因组和农艺性状水平上对尽可能多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从而发掘和鉴定更多优良的基因资源将来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边际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耕地资源,我国新疆有3075.2万亩的边际土地,盐碱、沙性和干旱是主要的障碍因素。短命植物在新疆边际土地中广泛分布,起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微生境、保护周边农田免受沙害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新疆尤其早春农业生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展短命植物适应环境的分子水平机理研究,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短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对未来作物育种、边缘土地的开发利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是生长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地带的十字花科植物,表现出快速开花结果、结实量大、光合效率高和耐盐抗寒的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资源。本论文研究以小鼠耳芥为研究材料,从生理与细胞水平、分子生物学角度等建立生物学研究体系,结合RNA-seq技术等层面探索其适应特殊生境的机制及抗性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价值。本论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小鼠耳芥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首先开展了组织培养实验,以幼嫩的根、下胚轴、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有效地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多个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5 mg/L 6-苄氨基腺嘌呤和0.1 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在同一培养基上,幼根、下胚轴、叶片和叶柄均可诱导愈伤组织,其中,幼根诱导率最高。进一步以生长4周龄幼苗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以小鼠耳芥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Δ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 1)基因P5CS1为目的基因,潮霉素B为筛选抗生素,采用外植体预培养、感染、共培养等程序,研究了农杆菌GV3101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小鼠耳芥幼根、下胚轴、叶片和叶柄四种外植体均可以诱导形成愈伤和不定芽,其中,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对叶片和叶柄进行农杆菌侵染,发现侵染所需最适宜的农杆菌浓度与侵染时间均不同,但在适宜浓度的农杆菌侵染下,都可以形成愈伤和不定芽。进一步运用花序侵染法对小鼠耳芥花序进行农杆菌侵染发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适当延长侵染时间,可提高农杆菌的转化效率,当花序侵染时间为30 s时,筛选效率可以达到0.67%。2.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精确分析基因表达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鉴定了ACT1、ACT2、ALDH、EF1B、GAPDH、HAF1、LOS1、UBC35、UBQ9和UEP共10个候选内参基因,选择编码钾离子吸收渗透酶的KUP9作为验证基因。对小鼠耳芥进行了干旱、热激、冷和盐四种非生物胁迫,分别在0、3、6、12、24和48 h取样,以及七个不同的组织:根、下胚轴、子叶、莲座叶、茎、花和长角果,提取所有样品的RNA进行qRT-PCR试验。实验数据利用ge Norm、Norm Finder、Bestkeeper和Ref Finder 4个软件对10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综合排名表明:(1)不同组织中,合适的内参基因是ACT1和GAPDH;(2)10%PEG6000处理下,合适的内参基因是HAF1和UEP;(3)250 m M Na Cl胁迫处理,合适的内参基因是GAPDH和ACT1;(4)低温(4℃)胁迫处理,合适的内参基因是GAPDH和UBC35;(5)在高温(40℃)胁迫处理,合适的内参基因的是GAPDH和UBQ9。综合来看GAPDH和UBQ9是所有样本中最合适的内参基因组合。KUP9基因的表达特征进一步验证了筛选出的合适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说明筛选的内参基因适合于基因表达的标准化。3.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RNA-seq分析小鼠耳芥在早春萌发以后迅速生长,统计自然生境下小鼠耳芥整个生长周期的表型变化。结果发现,萌发后一个月内株高和叶片数增加最明显,特别在抽薹期(Growth Stage 1,GS1)、始花期(GS2)、结荚期1(GS3)、结荚期2(GS4)、结荚期3(GS5)这5个时期表现出快速生长发育。半个月内形成幼苗到成苗的转变,从营养生长到开花结果、以及果荚增长的形态变化。接着选取GS1、GS2、GS3、GS4和GS5共5个生长时期的叶片开展RNA-seq分析。构建15个文库,测序产生694,576,138条raw reads和660,395,266条clean reads,总测序量达到99.06 G;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发现,GS1与GS2这两个时期差异不显着,并且差异基因个数最少,其余组间差异非常显着。五个生长发育时期共鉴出29,99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大多差异基因富集在光合作用、核糖体、生理节律、α-亚麻酸的新陈代谢、氧化磷酸化、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等通路。其中GS3与GS2,GS4与GS3,GS4与GS4时期相比,生理节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分别为24、27和24个;CO、GI和FT等15个光周期开花通路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变化非常明显。此外,GO富集分析发现KT/HAK/KUP基因家族在整个结荚期明显富集,暗示它们在小鼠耳芥的生长发育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4.钾离子转运蛋白KT/HAK/KU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利用小鼠耳芥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出26个KUP基因,并从琴叶拟南芥(Arabidopsis lyrata)、叶芽鼠耳芥(Arabidopsis helleri)、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和亚麻荠(Camelina sativa)等4种十字花科植物中分别鉴定了14、14、16和40个KUP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23个KUP基因分为4个亚组。物种内共线性分析表明小鼠耳芥KUP的复制基因以全基因组复制(WGD)/片段重复方式为主,纯化选择是该家族基因进化的主要动力。利用15个组织的RNA-seq数据分析表明,超过1/3的基因成员在幼根中高表达,其次是种子和果柄组织。5个不同生长时期的RNA-seq数据分析表明,很多KUP成员参与植株快速生长,在结荚期(GS4和GS5)明显上调表达,表明该家族成员可能在植株增高和发育调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qRT-PCR分析ApKUP基因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ApKUP基因表达明显响应高盐(250 m M Na Cl)、干旱(10%PEG6000)、低温(4℃)和高温(40℃)胁迫,表现出复杂的变化特征;(2)缺钾时,除Ap HAK5、ApKUP1.2和ApKUP6.1上调表达,其余ApKUP基因成员下调表达;(3)50μmo/L的茉莉酸甲酯(Me JA)和1μmo/L的脱落酸(ABA)显着影响ApKUP家族在根中的表达水平;(4)1μmo/L甲基紫精(MV)胁迫显着影响ApKUP在根和子叶中的表达水平。胁迫表达结果表明,ApKUP基因的表达积极响应非生物胁迫,但是不同复制基因对之间存在表达差异,说明KUP基因在进化中具有功能上的保守和分化。综合起来,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耳芥遗传转化方法,筛选出了用于qRT-PCR实验的内参基因;以RNA-seq为基础挖掘了小鼠耳芥转录水平上参与生长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及代谢通路,如光合作用和生理节律,以及多个耐逆相关基因,如P5CS和KUP基因家族成员。发现这些基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快速响应逆境胁迫而上调表达,可能是赋予小鼠耳芥适应新疆荒漠环境快速开花成熟的适应性机制。本研究建立的研究系统为突破边际土地的改良工程体系与农作物育种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挖掘的基因资源可用于植物的抗性基因工程育种,为加快作物育种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为研究和开发更多短命植物资源提供思路,将来为新疆农业生物环境的改良和作物的遗传改良做出贡献。
苟玉萍[2](2021)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文中提出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食性广,在国外因为害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而被首次记录,我国最早发现于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大棚。最近的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对设施蔬菜(韭菜Allium tuberosum、葱Allium fistulosum和蒜A.sativum等),以及设施瓜果和花卉造成严重危害,在高温高湿的温室环境周年发生,世代重叠。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农药灌根或直接喷药为主,但长期频繁用药,使异迟眼蕈蚊的抗药性显着增强,用药量进一步增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蔬菜、瓜果等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产上对新的绿色防控技术需求很大。新近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因绿色、安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已广泛用于多种仓储害虫的熏蒸防治,对地下害虫、杂草、线虫和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调节昆虫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浓度升高(?10%)会促进昆虫呼吸,使气门保持永久开放。温室大棚设施内生态环境密闭性较好,能为AITC室内熏蒸和土壤熏蒸防控异迟眼蕈蚊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生产中人们常采取措施对设施作物进行CO2富集,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CO2浓度适当升高对设施作物有利,基于高CO2浓度可以使昆虫气孔保持永久开放,我们将AITC与高CO2混用,以期增强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吸收,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本论文从毒理学、生态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了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响应机制;测定了AITC熏蒸剂与高CO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上探讨了异迟眼蕈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对异迟眼蕈蚊卵、幼虫、蛹、雌虫和雄虫均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尤其对雌、雄成虫效果更明显;AITC对3龄幼虫熏蒸法测得的LC50为10.400μL/L,浸叶胃毒法测得的LC50为13.632μL/L;两种生测法亚致死浓度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后,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小,蛹的重量下降,雌虫繁殖力显着受到抑制,且熏蒸亚致死比浸叶胃毒亚致死对繁殖力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雌虫体内共出现480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虫体内共出现1485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的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异迟眼蕈雌虫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昆虫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显着富集,该通路中保幼激素酯酶(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2)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上也显着富集,而且这些通路出现了一个共同上调表达的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3)通过对JH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验证,得到的值与转录组数据FPKM值保持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可靠。以上结果表明,AITC引起异迟眼蕈蚊激素、产卵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其中JHE基因是调控AITC抑制异迟眼蕈蚊产卵的关键基因;GST基因在异迟眼蕈蚊对AITC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应答作用。3.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后产生了大量的差异代谢物;采用层次聚类法鉴定共筛选出22种表达量显着上升的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有15条通路影响较显着;最终鉴定得到的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包括:L-丝氨酸、L-蛋氨酸、L-亮氨酸、L-天冬酰胺、DL-丝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致病或致死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为异迟眼蕈蚊的防控提供新思路。4.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致死率显着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高达100%;高CO2浓度胁迫后,异迟眼蕈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被显着诱导;AITC熏蒸处理后,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 E)活力被显着诱导;AITC与高CO2双重胁迫之后,SOD、GST和Car E活力显着提高。5.CO2浓度升高,异迟眼蕈蚊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正常CO2浓度(NC=400 ppm)下分别为19.01和20.43 d,中等CO2浓度(MC=600 ppm)条件下最短(分别为14.48和15.59 d),高CO2浓度(HC=800 ppm)条件下最长(分别为19.98和21.41 d);雌成虫寿命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产卵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C浓度时为92.50粒,MC浓度增高到99.33粒,但HC浓度时产卵量较低(75.50粒)。异迟眼蕈蚊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在MC浓度下均最高,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陪时间均最短;HC浓度时各种群参数值与之相反。6.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进而间接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韭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对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糖原、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被诱导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海藻糖和总脂肪含量则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指标含量与韭菜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CO2浓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植物源农药AITC的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CO2浓度升高后异迟眼蕈蚊的适生性提供参考依据。
柴华[3](2020)在《光周期和温度对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滞育的影响》文中指出斑须蝽广泛分布于我国和其它古北区的各国,是多种农作物的害虫,以成虫滞育越冬,越冬成虫是翌年的虫源。因此研究斑须蝽发育历期和滞育的影响因素,对分析其种群动态、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斑须蝽内蒙古呼和浩特种群的发育历期、光周期和温度对滞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不同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的发育历期进行了观察对不同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的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进行了观察。在温度20℃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发育历期显着延长(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温度25℃条件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发育历期显着延长(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但是在光照时间延长到16L:8D、18L:6D时发育历期又显着缩短(P<0.01)。光周期分别为短日照12L:12D和长日照16L:8D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均显着缩短(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利用温度与发育速率的线性回归法计算了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卵期、若虫期以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38℃、14.61℃、12.63℃,有效积温分别为51.81 d?℃、384.62 d?℃、625 d?℃。2.光周期对滞育的影响温度20℃时,光周期10L:14D和12L:12D等短日照条件下全部个体均进入滞育状态,但是光周期14L:10D和16L:8D时滞育率显着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温度25℃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滞育率显着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拟合理论曲线,测算出25℃时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的滞育临界光照时间,结果雌雄分别为14.61小时和14.10小时。3.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光周期12L:12D的短日照条件下,对20℃、25℃、27.5℃、30℃等不同温度的滞育率进行了观察,结果滞育率均在95%以上,光周期为短日照的12L:12D时温度对滞育的影响不明显,光周期影响显着。光周期16L:8D的长日照时,温度对滞育率的影响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滞育率明显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4.光周期12L:12D,温度分别为25℃和30℃条件下的滞育成虫开始产卵时间和产卵个体比例的观察将滞育成虫雌雄配对后连续观察了120天,25℃和30℃条件下的成虫,分别在55±2.45天和43±1.63天后开始产卵,产卵个体比例分别为46.67±1.41%和61.29±1.67%,均有显着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以上结果表明,斑须蝽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的同时也受光周期的影响。斑须蝽在短日照10L:14D和12L:12D时滞育率最高,温度20℃时滞育率最高,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滞育率降低。而且滞育的成虫一直处在25℃和30℃时,分别在55±2.45天和43±1.63天后解除滞育开始产卵,产卵个体比例30℃的明显高于25℃。
肖爽[4](2020)在《干旱对棉花微根系与地上部形态生理的影响及细根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严重限制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棉花作为世界性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非生物胁迫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但是干旱仍然会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威胁。根系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器官,最先感受到土壤的水分亏缺。微根系(细根、根毛)是根系中较为敏感与活跃的部分,是植物获取水分的重要器官。但是,目前关于大田作物微根系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响应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在人工气候室内开展两类盆栽试验(自制原位根系观察装置培养法和传统盆栽培养法),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国欣棉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的方法设计正常灌溉(CK,70±5%RSWC)和干旱胁迫(DS,40±5%RSWC)处理。通过调查棉花微根系的形态与生理特征,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手段,以期探明干旱胁迫对棉花地上部发育的影响和微根系形态变化特征及可能的调控机理,分析微根系干旱响应蛋白的分类及功能。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自制的“植物培养与根系原位观测”一体化装置可满足棉花正常生长发育和根系原位无损观测的需求,能够清晰观察到细根和根毛的形态变化特征。2.干旱胁迫抑制棉株地上部的生长与发育。与CK 比较,DS处理下株高与茎粗在15 DAD(Days After Drought Treatment)出现了显着的降低,叶面积在30 DAD后表现出降低,主茎功能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表现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下部叶片变黄、萎蔫后发生脱落。3.干旱胁迫抑制棉株主茎功能叶片的光合性能,提高了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DS处理植株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在30 DAD时均较CK呈现出降低趋势,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P<0.01);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均在30 DAD和45 DAD时表现为显着的增长(P<0.01),至60 DAD时下降至与CK同水平。4.棉花感受到土壤干旱后,根系变长,直径降低。通过分析自制根系原位观测装置获取的高分辨率根系图片,发现DS处理在处理第9周时细根的根长密度较CK显着增长17.08%(P<0.01),其平均直径于同期出现16.03%的降低(P<0.01),但其根表面积密度的变化并未呈现出规律性。应用传统盆栽培养法获得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平均总根直径等根系形态特征与之相似。说明原位根系图像法对所见局部细根与传统方法所获总根根系形态对于干旱胁迫的响应趋势具有一致性。5.干旱胁迫加速棉花细根与根毛的死亡进程,促进根毛的伸长。CK处理下细根寿命与其直径表现正相关关系(R2=0.6933),直径越大,细根寿命越长,DS处理下这种关系未发生改变(R2=0.7342),但是细根的寿命均发生缩短。干旱胁迫同样加速了根毛的死亡,与细根相比,根毛寿命较短,但却是最先对干旱胁迫做出响应的部位。不同生育阶段的根毛寿命不同,营养生长阶段的中值寿命较生殖生长阶段更长,CK处理下分别为21 d和14 d,DS处理下则分别缩短至19 d和13 d。干旱处理第2周时,DS处理下根毛长度显着高于CK(P<0.01),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两处理下根毛长度的差距逐渐增大,高峰时较CK增加88.01%。6.干旱胁迫不同程度增强了棉花细根的抗氧化酶活性,加重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并引发积累渗透调节物质。15 DAD时棉花细根的酶类抗氧化剂活性和非酶类抗氧化剂含量均较CK出现了显着的增长。同时DS处理的MDA含量显着高于CK(P<0.01),H2O2含量于30 DAD后较CK显着升高(P<0.05)。30 DAD时细根内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均较CK发生显着增加。7.基于串联质量标记技术,对0 DAD、30 DAD和45 DAD时的CK和DS处理下棉花细根样品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到11,628个蛋白质,其中10,344个蛋白质包含定量信息。基于细根形态与生理生化结果,选择30 DAD和45 DAD作为重点关注时期,以差异倍数变化数值大于1.3倍作为显着上调,小于0.77倍作为显着下调的变化标准,分别于“DS30 vs CK30”和“DS45 vs CK45”比较组中得到223和127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8.GO注释将DEPs分为生物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和单一生物过程),细胞组分(主要为细胞、细胞器和细胞膜)和分子功能(主要为结合和催化活性)三类。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S30 vs CK30”比较组的上调DEPs主要富集到“角质、木栓质和蜡的生物合成”、“糖鞘脂的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和“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通路,下调DEPs主要富集到“单萜生物合成”、“碳固定”和“氧化磷酸化”通路;“DS45 vs CK45”比较组的上调DEPs主要富集到“半乳糖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吞噬体”、“淀粉和蔗糖代谢”和“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下调DEPs主要富集到“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脂肪酸合成”、“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和“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将DEPs富集到的通路和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分为5个大类: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胁迫和防御反应、脂代谢、植物激素代谢、氨基酸代谢、次生代谢,并针对个别蛋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研究,以探知干旱胁迫响应过程中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DEPs。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明确棉花的抗旱机制提供依据,为作物干旱应激调控及抗旱品种培育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为根系性状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指导。
唐珊[5](2020)在《甘蓝型油菜油脂合成遗传机制解析和EMS突变体库构建》文中提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继大豆和棕榈后的世界第三大植物油的来源。提高种子含油量(Seed Oil Content,SOC)是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的甘蓝型冬油菜主要品种种子含油量在40%左右,比国外的优良品种低3-5个百分点。育种家手中已经收集到大量含油量超过50%,甚至达到60%的种质资源,因此,培育高含油量、适合推广种植的优良油菜品种有巨大的潜力。植物种子中的油脂合成和积累是一个复杂代谢调控网络,涉及多条代谢途径和数百个基因。但是,油菜的油脂生物合成机制仍然不清楚,这大大阻碍了油菜含油量的遗传改良。本研究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来解析甘蓝型油菜油脂生物合成的遗传和分子机制。通过构建油菜EMS突变体库筛选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相关突变体,为研究油菜油脂合成和油菜育种提供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构建505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利用重测序技术获取自然群体的变异图谱,并采集自然群体多年多点的含油量表型数据,利用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LMM)对不同环境的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经统计,27个显着信号位点至少在两个重复中检测到(不同的年份、地点、亚群)。显着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数量性状位点)的效应检测表明只有极少数材料在这些位点上全为增效等位基因,大部分增效位点尚未在育种中得到很好的利用;不同亚群中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不同,但基本上都是衍生基因型,意味着都是育种过程中选择而来。27个含油量QTL的受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育种过程中,许多含油量相关位点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但一些含油量增效QTL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对自然群体中309份开花后20天(20 Days After Flowering,20 DAF)和274份开花后40天(40 Days After Flowering,40 DAF)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含油量的全转录组关联分析(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TWAS),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605和148个显着相关的基因。基因富集显示20 DAF基因主要富集到逆境代谢,40 DAF基因主要富集到类黄酮及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转录组的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显示20 DAF和40 DAF中分别鉴定出146和141个独立模块,其中20 DAF中鉴定到模块M65与含油量显着相关,该模块富集逆境和激素响应代谢途径。40 DAF中鉴定到模块M79、M103和M139与含油量显着相关,其中M139模块富集逆境和类黄酮相关通路,M103模块富集细胞增殖以及植物器官发育。表达模块与含油量QTL相关性显示M65和M139与QTL q OC.A09.5显着相关联,M79与q OC.A05.3、q OC.C05.2和q OC.C05.3显着相关,结果表明,这些QTL可能通过控制多基因的表达从而最终影响油菜种子含油量。基于在油菜中建立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筛选平台,对含油量相关候选基因打分排序。确定q OC.A05.3和q OC.C05.3候选基因为PMT6。基于拟南芥和油菜的突变体材料和转基因超表达材料,初步确定基因PMT6负调控含油量积累。以中双11为亲本,构建了M2群体大小大约为100,000的EMS(Ethyl Methanesulfonate,甲磺酸乙酯)突变体库。评估EMS诱导的M2-M4单株的全基因组水平变异,结果显示在M2-M4中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 Del)在内的平均变异分别为24,576、33,507和29,266,另外还预测了M2-M4中变异对基因功能影响。从98,113份M2株系的种子筛选出9,415份含油量与脂肪酸突变体,加代后进一步确认其中的686份突变体是稳定的。对M4世代的7份代表性的油酸升高突变体进行重测序,并分析FAD2和ROD1基因存在的变异,确定与油酸表型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含油量显着差异的油菜资源的多组学关联分析,获得了27个调控含油量的QTL/基因,还通过构建大型甘蓝型油菜EMS突变体库筛选出686份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突变体。这不但会促进甘蓝型油菜脂质代谢的功能基因组学,还为油菜含油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孙冉冉[6](2019)在《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源农药印楝素(Azadirachtin)具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诱导昆虫不育等生物活性,开发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昆虫生殖行为决定种群繁衍。田间防治实践中应用印楝素,可调控害虫生殖,使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目前关于印楝素调控昆虫不育的作用机制尚不透彻。本研究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为研究对象,研究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解析印楝素处理后斜纹夜蛾的精巢和卵巢组织蛋白质丰度的变化,对鉴定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别以印楝素0.05、0.1、0.15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羽化所得雄成虫♂与空白对照组(CK)雌成虫♀交配后,雌虫实际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产卵高峰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其中,实际产卵量抑制率分别为32.33%、78.76%和100%,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2)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印楝素诱导斜纹夜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印楝素0.1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选取蛹期第7天和成虫第2天的精巢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CK组相比,在蛹期和成虫期分别鉴定到275和134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KEGG分析表明,印楝素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在蛹期主要参与调节粘着斑(Focal adhesion)等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在成虫期则主要参与调节AMPK等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3)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透射电镜(TEM)和TUNEL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印楝素处理可以在蛹期诱导精巢组织的细胞凋亡。与成虫期相比,印楝素0.1 mg/L处理能够显着上调蛹期Caspase-3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增加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TUNEL分析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后的蛹期精巢组织细胞中出现明显FITC-d UP标记的绿色荧光信号,证实发生细胞凋亡。TEM分析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的细胞中出现染色质凝集、细胞体积收缩等凋亡特征。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印楝素0.1 mg/L处理可以诱导斜纹夜蛾蛹期精巢组织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印楝素处理雄性昆虫交配后导致雌虫生殖力减弱的重要原因。(4)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0.05、0.1、0.15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羽化所得雌成虫♀与空白对照组(CK)雄虫♂交配后,雌虫实际产卵量、总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产卵高峰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雌虫实际产卵量的抑制率分别为54.07%、80.94%和100%,对总产卵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2.23%、77.73%和96.72%,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5)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印楝素诱导斜纹夜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印楝素以0.1 mg/L浓度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选取蛹期第7天和成虫第2天的卵巢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对照组CK相比,在蛹期和成虫期分别鉴定到919和530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KEGG分析表明,在蛹期,印楝素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碳代谢等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在成虫期,则主要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脂质代谢等相关的信号通路。(6)通过生化分析和TEM等方法进一步明确印楝素0.1 mg/L浓度处理可以诱导斜纹夜蛾成虫期卵巢组织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印楝素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显着上升约2.22倍。TEM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后的卵巢细胞中存在大量退化的卵黄颗粒、内质网肿胀等现象。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印楝素能够激活卵巢组织中氧化应激所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反应。(7)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明确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印楝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在作用。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能通过上调ATF6蛋白表达激活ATF6途径,通过抑制PERK、P-PERK、P-EIF2等蛋白的表达抑制PERK途径,通过下调IRE1、PIRE1、IRS1、P-JNK、Bcl2和P-IRE1等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上调JNK和INS的相对表达量,抑制IRE1-JNK途径,并激活细胞凋亡。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印楝素能通过调节UPR,打破内质网的稳态,进而诱导细胞凋亡。(8)通过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法,明确印楝素可以诱导斜纹夜蛾成虫卵巢组织细胞发生凋亡。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与蛹期相比,0.1 mg/L印楝素能够显着上调成虫期Caspase-3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增加细胞内Caspase-3酶活。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0.1 mg/L处理后,在蛹期,Cleaved-Caspase-3、AKT、P-AKT、Pi3K和p-m TOR表达量显着上调;而在成虫期,P-AKT、Pi3K和p-m TOR表达量显着下调,但AKT表达量升高。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以在成虫期通过Pi3K/AKT途径诱导斜纹夜蛾卵巢组织的细胞凋亡。HE和TUNEL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能够引起斜纹夜蛾成虫期卵巢组织的病变和细胞凋亡,且主要发生在卵巢管生长区的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9)为进一步明确印楝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对卵子形成的影响,通过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印楝素对卵巢中脂质代谢和蛋白合成的影响。以0.1 mg/L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羽化第2 d,与对照相比,处理成虫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含量上升约1.92倍,甘油三酯和糖原的含量下降57.74%和57.77%。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处理后,卵巢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SN和ACACA的表达量显着下调,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卵巢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FASN、ACACA和P-ACC的表达量显着下调,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这些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能够通过调节卵巢中脂质的代谢水平抑制卵巢的发育。SUn SET方法分析表明,印楝素能显着抑制内质网对新蛋白的合成能力。Elisa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后,羽化第二天的卵巢组织中,卵黄蛋白原(VTG)和卵黄蛋白(Vn)的含量分别下降59.17%和53.98%。基于此,卵巢管发育也受到抑制,即0.1 mg/L印楝素对卵巢管的长度和重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9.45%和58.80%。因此,上述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印楝素通过打破内质网稳态而诱导的细胞凋亡使卵巢组织中脂质代谢和蛋白合成受到抑制,进而使斜纹夜蛾卵子形成受阻,这可能是印楝素处理导致雌虫生殖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王牧笛[7](2019)在《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生殖毒性及多世代传递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柴油机尾气颗粒物(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DPM)是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柴油机本身的高能效、高热能利用率、低价格成本,所以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广泛。DPM是细颗粒物质(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并已被证实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如导致肺癌、过敏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虽然已有关于DPM处理小鼠后精子质量的报道,但由于实验动物的局限性,目前对于DPM跨代和多世代毒性效应的关注还非常缺乏。基于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优势,世代时间短、后代数目多,本研究选取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分析DPM对亲代(FO)的发育和生殖毒性,并探索DPM颗粒物不同的暴露方式对秀丽隐杆线虫跨代或多世代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物理化学特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柴油机颗粒表面呈现疏松多孔的形貌,易吸附重金属。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EDX)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物化分析表征技术,发现DPM表面含有多种重金属成分。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发现DPM水溶液分散性较好,长时间不容易团聚。2.DPM暴露诱导线虫的发育和生殖毒性:将野生型线虫N2暴露于不同浓度的DPM溶液,以线虫的体长、寿命、生殖腺细胞凋亡和产卵数等为检测终点,研究不同浓度的DPM诱发的线虫损伤。结果显示,随着DPM浓度的增加,线虫体长、寿命、产卵数和卵母细胞数减少,生殖腺细胞凋亡数上升。相同剂量下,线虫的生殖毒性比发育毒性敏感。3.利用不同基因缺陷型线虫,发现:(1)在DPM暴露线虫DNA核心凋亡通路缺陷型品系后,ced-9(n1950)突变品系凋亡水平比N2显着上升,ced-3(n717)和ced-4(n1162)功能缺失品系中生殖腺无凋亡发生;(2)DPM暴露线虫DNA损伤应答基因缺陷型品系后,egl-1(n487),hus-1(op241)和cep-1(w40)生殖腺细胞凋亡数相较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这些基因参与DPM诱导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的调控;(3)在DPM暴露MAPK激酶核心家族ERK、JNK和p38信号通路缺陷型品系后,发现生殖腺凋亡暴露组都下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ERK、JNK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在诱导的线虫生殖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4.DPM暴露线虫的多代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研究:(1)亲代(F0)暴露DPM,F2代产卵数显着下降,在F3~F5代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由于F0代暴露DPM后导致生殖腺损伤,产生受损的F1代生殖细胞,受损生殖细胞形成F2代的异常个体,但F2代生殖细胞正常,所以F3~F5代的生殖水平恢复到对照组。(2)在F0~F5代连续暴露DPM情况下,F1~F5代生殖腺细胞凋亡数较对照组显着上升,但每代之间无显着差别;产卵数每一代都显着下降。综上所述,柴油机尾气颗粒物本身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成分复杂,在超纯水中的分散性较好,能充分混合悬浮于暴露液中。DPM诱导的线虫生殖细胞凋亡依赖DNA损伤途径、凋亡核心通路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该结果为DPM诱导的生殖毒性提供了新的数据参考。更进一步的,DPM可通过损伤F1代生殖细胞进而影响F2代个体数目和质量,该结果对大气细颗粒物的多世代毒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亓兰达[8](2019)在《共生菌在烟粉虱与寄生蜂之间的水平传播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共生菌在昆虫类群中广泛分布,它们通过调控寄主生殖、参与寄主营养代谢、帮助寄主抵御不良环境等从而促进昆虫的繁衍和扩散。共生菌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扩展其宿主范围。研究昆虫及其体内共生菌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在自然界的发生与共生菌的扩散。烟粉虱是一类世界性农业害虫,由于其强大的入侵性,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给农业生产特别是温室栽培带来重大的损失。和许多昆虫一样,烟粉虱体内也感染有多种共生细菌,但由于烟粉虱生物型众多,不同生物型中次生共生菌感染情况和所起作用也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共生菌对推动烟粉虱种群的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烟粉虱在田间可以被多种寄生蜂寄生,并且寄生蜂体内也感染有多种共生菌。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媒介,寄生蜂与烟粉虱之间很大概率存在共生菌的水平传播。虽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共生菌在寄生蜂与寄主之间存在广泛的水平传播,但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容易观察到这种现象,并且鉴于共生菌在烟粉虱生物防治方面的潜力,我们也需要了解自然界中寄生蜂与烟粉虱之间共生菌的水平传播以及水平传播获得的共生菌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本论文通过田间采集以及室内试验,以期探究共生菌的水平传播和对宿主的影响。。我们在江苏省内三个地区进行了采样,检测了田间烟粉虱及其寄生蜂种群中共生菌的感染情况,评价了共生菌感染率的影响因素,并对内共生菌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借助辐射手段在室内实现了共生菌在烟粉虱与寄生蜂之间的水平传播,然后通过建立共生菌的感染品系与不感染品系,研究了共生菌Wolbachia和Rickettsia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在种群扩散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烟粉虱及其寄生蜂共生菌的感染和水平传播分别从江苏省南北均匀分布的三个地区,三个不同的采样时间以及三种常见的烟粉虱寄主植物上采集烟粉虱若虫,对从若虫中羽化的1350头烟粉虱以及36头寄生蜂共生菌调查发现:所采集的烟粉虱经鉴定均为MED型,在烟粉虱中共检测到四种次生共生菌,分别是Hamiltonella,Cardinium,Wolbachia和Rickettsia。烟粉虱所有种群均100%感染Hamiltonella,而其他三种共生菌的感染频率在不同种群间都有所不同。从烟粉虱若虫中羽化的寄生蜂属于恩蚜小蜂属和桨角蚜小蜂属,在寄生蜂中只检测到共生菌Wolbachia和Rickettsia。烟粉虱共生菌的感染情况主要受地理位置和采样时间的影响,且不同类型共生菌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同时,还发现某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在烟粉虱和寄生蜂中检测到的共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除了共生菌Wolbachia之外,烟粉虱中检测到的其他三种共生菌(Hamiltonella,Cardinium,Rickettsia)在系统发育树上分别聚集在一起,显示了完全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共生菌Wolbachia在进化树上分化成多个分枝,在烟粉虱种群间甚至同一烟粉虱种群内部,也感染有多种Wolbachia株系。烟粉虱和寄生蜂中感染的的部分Wolbachia和Rickettsia株系分别聚集在一起。这两种共生菌的单倍型分析还发现,烟粉虱和寄生蜂既存在特有的单倍型,也存在共享的单倍型。结果表明,共生菌Wolbachia和Rickettsia很可能在田间烟粉虱及其寄生蜂之间发生了水平传播。2.半自然条件下共生菌Wolbachia在烟粉虱与丽蚜小蜂间的水平传播室外实验发现烟粉虱被丽蚜小蜂寄生时,烟粉虱能够获得Wolbachia的感染,且感染Wolbachia之后种群中雌性比例下降。但自然情况下,由于大部分烟粉虱若虫在被寄生后会死亡,导致水平传播发生的概率很低。对Wolbachia ws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烟粉虱与丽蚜小蜂体内感染的Wolbachia非常相似。研究结果表明Wolbachia在丽蚜小蜂与烟粉虱之间发生了水平传播。3.60Co辐射处理促进Wolbachia的水平传播利用辐射对丽蚜小蜂进行处理并观察辐射对Wolbachia滴度和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辐射处理对丽蚜小蜂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导致其卵巢发生萎缩、卵粒溶解消失、产卵能力显着降低,同时体内的Wolbachia滴度也出现下降。丽蚜小蜂的寄生成功率降低,使得烟粉虱若虫被寄生后不会死亡而能够正常羽化,并且Wolbachia的水平传播率大幅度提高。使用MLST方法鉴定发现二者感染完全一致的Wolbachia株系,FISH方法观察到Wolbachia从寄生蜂卵到烟粉虱若虫的传递,以及在烟粉虱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辐射促进了Wolbachia的水平传播,并且外源Wolbachia成功的在烟粉虱体内固定下来。4.Wolbach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能够在新宿主种群中实现共生菌的垂直传递,是判断水平传播是否成功建立的标志。通过持续多代检测,发现共生菌Wolbachia在烟粉虱世代间的垂直传播效率在20%-30%之间,但随世代发展,垂直传播效率呈略微上升的趋势。与不感染Wolbachia的烟粉虱相比,感染烟粉虱产卵量较少、卵的孵化率降低、成虫羽化前死亡率增加,所产后代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低于50%,但烟粉虱的羽化历期并未受到共生菌Wolbachia的影响。不同杂交组合数据显示,Wolbachia对烟粉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雌虫上。结果表明外源Wolbachia在新宿主中垂直传播效率较低,且对其适合度有不利影响。5.Ricketts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扩散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对田间采集的烟粉虱在实验室进行续代培养,发现共生菌Rickettsia的感染率逐代上升。为探究Rickettsia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建立了感染与不感染Rickettsia的烟粉虱品系,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中烟粉虱的生物学表现。发现感染Rickettsia的烟粉虱生殖力下降,发育周期有所增长。而感染Rickettsia对卵的孵化率、成虫前存活率无显着影响。感染Rickettsia烟粉虱所产雄性后代数目显着降低,但在雌性后代个体数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Rickettsia可以由亲代100%的垂直传递给子代。定量实验还发现,烟粉虱羽化后,共生菌Rickettsia的滴度先上升后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依靠较高的垂直传播效率,Rickettsia能够实现在烟粉虱种群中的固定和扩散,但由于感染烟粉虱生殖力出现降低,Rickettsia并不能在烟粉虱种群中达到完全感染。
王慧慧[9](2019)在《青海沙蜥对高原低氧和低温适应性的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温及强紫外线等特点,对动物来讲是一种挑战。世居高原的动物经过自然选择,从表型到遗传,从生理到分子机制,已经进化出各自独特的高原适应机制。鬣蜥科沙蜥属青藏高原特有物种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经过世代演变,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高原环境。本研究中,我们以世居高原的青海沙蜥玛多种群(4270米)和德令哈种群(2862米)为研究对象,利用RNA测序技术对青海沙蜥玛多和德令哈种群的不同发育阶段(幼体和成体)进行了种群间和发育阶段间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和KEGG的功能注释分析,寻找关键的代谢通路及调控基因,并进行生理生化层面的验证,以期更为深入地探究爬行动物的高原适应性及其调控机制。对青海沙蜥成体和幼体高低海拔种群共计12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及过滤后,共获得84.05Gb 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在90.64%及以上;经Trinity合并组装后共获得96348条Unigene,其中N50为1852bp;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包括与NR、Swiss-Prot、KEGG、KOG、eggNOG、GO和Pfam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19947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将四组样品分别进行成对比较,以FDR<0.01且FC≥2为标准筛选样品间DEGs,探索基因的表达模式并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的分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对能量代谢的关键代谢酶和物质进行了测定,结合转录组与生理生化的方法探究青海沙蜥不同种群及不同发育阶段的高原适应性。在幼体阶段,我们发现有688条基因在德令哈种群与玛多种群间存在差异,这些DEGs被注释到60个GO条目中,并在分子伴侣依赖的蛋白质折叠(GO:0051085)、氧气结合(GO:0019825)、氧化应激响应(GO:0006979)以及ATP分解(GO:0006200)等条目中得到显着富集。DEGs共涉及78条KEGG代谢通路,经富集分析后筛选出一条富集代谢通路即脂肪酸代谢通路(ko01212)。其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基因(如ACC2和SCD)在玛多种群中显着上调,参与脂肪酸氧化的基因(如CPT1)显着下调。代谢酶活性与物质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玛多种群具有较低的HOAD的活性及较高的总胆固醇含量。转录组与酶活性的实验结果说明高海拔的青海沙蜥幼体更倾向于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在成体阶段,我们发现有2223条基因在德令哈和玛多种群间存在差异,这些基因被注释到54个GO条目中,其中ERK1和ERK2级联调节过程(GO:0070372)、电子载体活性(GO:0009055)及血红素结合(GO:0020037)等条目得到显着富集。这些DEGs共涉及185条KEGG代谢通路,其中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ko04080)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ko00400)等通路的富集程度较高。参与脂肪酸降解(如ACAT2与AOX1)和氨基酸生物合成(TAT、ARG2及ASS1)等代谢通路的基因在高海拔种群中表达量上调;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显示高海拔种群具有较高的LDH和HOAD活性。这些结果表明高海拔的成体青海沙蜥更倾向于脂肪酸的分解来供能,这与唐晓龙等人在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和青海沙蜥中得到结果一致,提示上述特性可能在高原几种沙蜥中广泛存在。在德令哈种群中,成体和幼体共有1069条DEGs,这些基因被注释到41个GO条目中,其中免疫系统过程(GO:0002376)、细胞生长(GO:0016049)、补体激活途径(GO:0006957和GO:0006958)等条目得到显着富集。这些DEGs共涉及215条KEGG的代谢途径,其中矿物质吸收(ko04978)、溶酶体(ko04145)及氧化磷酸化(ko00190)等通路的富集程度较高。成体中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ACC1、FAD6和SCD)的表达量上调,脂肪酸氧化相关的基因(CPTIB和ACAT1)的表达量下调,说明德令哈种群成体更倾向于脂肪的合成和积累;成体还上调了免疫系统过程相关的大部分基因,这种免疫系统的增强能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侵害,更好地适应栖息地的复杂环境。在玛多种群中,成体和幼体间共有3019条DEGs,注释到GO的48个条目中,在糖酵解过程(GO:0006096)、免疫系统过程(GO:0002376)和生长因子活性(GO:0008083)条目得到富集;这些DEGs参与KEGG的184条代谢通路,其中氧化磷酸化(ko00190)、类固醇的生物合成(ko00100)和心肌收缩(ko04260)三条通路得到显着富集。与幼体相比,成体中脂肪酸合成的基因(FAD、ACC2、ACSL3及ELOVL等)的表达量下调,脂肪酸氧化的大部分基因(KCS及AOX1)的表达量上调。此外,成体还下调了氧化磷酸化(ND、NDUFS、SDHUFS2和COX等)和糖酵解(LDHA、LDHB和GAPDH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表明在发育中机体下调了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与幼体相比,玛多种群在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伴随着代谢底物偏好向脂肪酸的转化。我们还对青海沙蜥玛多种群冬眠前期、冬眠中期和冬眠觉醒期三个时期肝脏中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DEGs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参与冬眠低温调控的关键代谢通路。转录组测定及过滤后共得到41.41Gb Clean data,Q30在94.48%及以上;经Trinity合并组装后共获得192696条Unigene;比对到七大数据库后,共得到26566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将三组样品进行两两配对比较,以FDR<0.01且FC≥2为标准筛选DEGs,并进行基因功能的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它两组相比,冬眠期青海沙蜥与脂肪酸代谢(ko01212)有关的基因都显着上调,而氧化磷酸化(ko00190)和糖酵解过程(ko00010)的大部分基因显着上调,提示其在冬眠过程中主要通过脂肪酸氧化的方式提供能量,这与马铁菊头蝠的冬眠的研究结果一致。青海沙蜥冬眠期还上调了免疫响应相关的基因(IL8、CXCL1及FHC)表达,保护机体免受细菌病毒的感染。同时还发现谷胱甘肽代谢(ko00480)通路中相关基因(GST和PHGSH-Px)在冬眠期也表达量上调,以避免氧化应激损伤。上述结果提示,青海沙蜥在冬眠阶段通过代谢、免疫与抗氧化防御等方面的调节,更好耐受并适应了冬眠期间的低温等极端环境。本论文从转录组学的角度阐明了青海沙蜥的高原适应和冬眠期低温适应方面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到了代谢、免疫及生长相关的关键基因和代谢调控通路,为后期生理生化角度的验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另一方面丰富了青海沙蜥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转录组数据资源,为后期的大规模数据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利用信息。
李宏双[10](2018)在《螺虫乙酯影响扶桑绵粉蚧蜡酯合成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是一种个体小、隐秘性强、入侵速度快、寄主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危害严重。其体表具有一层蜡粉,可以抵御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天敌昆虫的捕食,此外,蜡粉层还影响一般杀虫剂的作用效果,使其防治十分困难。目前扶桑绵粉蚧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实验方面。螺虫乙酯防治刺吸式害虫效果较好,其作用靶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是脂质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螺虫乙酯作用后可以使扶桑绵粉蚧体表蜡粉减少,破坏扶桑绵粉蚧的天然防御层,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目前,鲜少有研究者从分子水平探究药剂作用后对扶桑绵粉蚧蜡酯合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叶法通过螺虫乙酯处理扶桑绵粉蚧三龄若虫,观察其对扶桑绵粉蚧的毒效并收集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从转录组水平上解析了螺虫乙酯影响扶桑绵粉蚧蜡酯合成的机制。同时挑选与蜡酯生物合成相关的几个差异基因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基因(ELO)和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进行克隆及理化性质分析,并对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扶桑绵粉蚧体内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经螺虫乙酯处理后,扶桑绵粉蚧体表蜡粉明显减少且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收集螺虫乙酯处理过的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78302个unigenes,其中Blast后e<1e-5的unigenes有10208,与脂质代谢相关的有652个。与对照组相比,经螺虫乙酯处理之后,共获得1969条差异unigenes。其中与蜡酯生物合成及代谢相关的主要通路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降解、脂肪酸延伸等。对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趋势一致性在81.25%。2.克隆了差异基因PsELO1和PsELO2,其ORF分别为810bp和1041bp,并对它们进行了序列特性分析及在不同发育阶段扶桑绵粉蚧体内的表达量变化分析。PsELO1在雌成虫产卵期表达量最高,在一龄若虫期和雌成虫期表达量最低;PsELO2在三龄若虫期表达量最高,但在整个发育历期表达量较为稳定。经螺虫乙酯处理之后,PsELO1表达量上调,PsELO2表达量下调。3.克隆了差异基因PsFAD1-4,其ORF分别为1239bp、1080bp、1053bp和849bp,并对它们进行了序列特性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变化分析。PsFAD1在雌成虫期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其它发育阶段表达水平基本稳定;PsFAD2在雌成虫产卵期表达量最高;PsFAD3表达量在整个发育历期中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PsFAD4在二龄阶段表达量较高,雌成虫产卵期表达量最低。经螺虫乙酯处理之后,PsFAD1-4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二、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of Male Generative Sphere on Embryo Processes in Cotton Plants Growing in Different Water Supply Condit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of Male Generative Sphere on Embryo Processes in Cotton Plants Growing in Different Water Supply Conditions(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荒漠环境典型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快速生长与耐逆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1 粮食生产和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
2.1.2 未来我国提高粮食生产的方法 |
2.1.3 新疆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
2.1.4 农业生产与育种的“卡脖子”问题 |
2.2 新疆短命植物的研究进展 |
2.2.1 新疆短命植物资源 |
2.2.2 短命植物研究进展 |
2.3 植物应答环境的发育机制 |
2.3.1 植物的生长发育 |
2.3.2 钾离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3 KT/HAK/KUP钾离子转运蛋白家族 |
2.3.4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
2.4 小鼠耳芥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鼠耳芥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鼠耳芥全基因组中鉴定出4 个ApP5CS基因 |
2.2 ApP5CS基因在小鼠耳芥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
2.3 ApP5CS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特征 |
2.4 ApP5CS1.1 基因的克隆和构建过表达载体 |
2.5 小鼠耳芥四种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诱导 |
2.6 建立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 |
2.7 阳性植株鉴定和ApP5CS1.1 基因表达分析 |
2.8 小鼠耳芥花序侵染遗传转化方法的建立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鼠耳芥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候选内参基因和靶基因的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
2.2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鼠耳芥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测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所用试剂 |
1.2 样品统计和收集 |
1.3 RNA-seq文库准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鼠耳芥快速生长时期的变化分析 |
2.2 转录组数据统计 |
2.3 转录组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2.4 基因表达定量 |
2.5 差异基因统计 |
2.6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鼠耳芥钾转运蛋白KT/HAK/KU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小鼠耳芥KT/HAK/KUP基因家族同源序列搜索鉴定 |
1.2 系统进化分析 |
1.3 染色体位置和共线分析 |
1.4 基因结构和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 |
1.5 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库 |
1.6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转录组数据库 |
1.7 盐胁迫转录组数据库 |
1.8 茉莉酸甲酯、脱落酸和甲基紫精胁迫处理和取样 |
1.9 缺钾、干旱和极端温度胁迫处理和取样 |
1.10 RNA提取、反转录和q RT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KT/HAK/KU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命名 |
2.2 系统进化分析 |
2.3 基因家族复制分析 |
2.4 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启动子分析 |
2.5 染色体定位和共线分析 |
2.6 ApKU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2.7 ApKUP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
2.8 ApKUP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9 ApKUP基因在MeJA(50μmo/L)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10 ApKUP基因在甲基紫精(MV,1 μmo/L)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11 ApKUP基因在ABA(1μmo/L)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12 ApKUP基因在10%PEG6000 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13 ApKUP基因在缺钾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14 ApKUP基因在高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异迟眼蕈蚊研究概况 |
1.1.1 形态体征、生活习性及为害 |
1.1.2 发生规律 |
1.1.3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1.4 防治策略 |
1.2 植物源杀虫剂概况 |
1.2.1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
1.2.2 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 |
1.3 异硫氰酸烯丙酯概况 |
1.3.1 异硫氰酸烯丙酯简介 |
1.3.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提炼步骤简介 |
1.3.3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活性 |
1.3.4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除杂草活性 |
1.3.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虫活性 |
1.3.6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作用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概况 |
1.4.1 转录组学简介 |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
1.4.3 转录组学在调控昆虫生殖方面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概况 |
1.5.1 代谢组学简介 |
1.5.2 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
1.6 设施作物概况 |
1.6.1 设施作物简介 |
1.6.2 温室大棚环境条件及常见虫害 |
1.6.3 防治策略 |
1.7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对昆虫的影响 |
1.7.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1.7.2 CO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
1.7.3 CO_2 对熏蒸剂的作用 |
1.8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意义 |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及亚致死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寄主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试剂及仪器 |
2.1.4 配药 |
2.1.5 熏蒸法 |
2.1.6 浸叶法 |
2.1.7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3 龄幼虫后续发育的影响 |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分析 |
2.2.2 AITC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存活率分析 |
2.2.3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4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蛹期和蛹重的影响 |
2.2.5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
2.2.6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转录组学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寄主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试剂及仪器 |
3.1.4 测序样品准备 |
3.1.5 c DNA文库构建 |
3.1.6 转录组测序 |
3.1.7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
3.1.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测序质量评估 |
3.2.2 Unigene功能注释 |
3.2.3 GO功能分类 |
3.2.4 KEGG功能分类 |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分类 |
3.2.7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2.8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寄主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设备及试剂 |
4.1.4 样品准备 |
4.1.5 样本提取方法 |
4.1.6 色谱-质谱分析 |
4.1.7 数据分析流程 |
4.2 结果 |
4.2.1 样本质控分析 |
4.2.2 代谢物化学分类归属统计 |
4.2.3 组间PLS-DA分析 |
4.2.4 组间差异显着的代谢物 |
4.2.5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
4.2.6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效率及酶活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韭菜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剂及仪器 |
5.1.4 幼虫的高CO2 胁迫 |
5.1.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幼虫的双重胁迫 |
5.1.6 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力检测 |
5.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致死率的影响 |
5.2.2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死亡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
5.2.3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5.2.4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5.2.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5.2.6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酶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寄主植物 |
6.1.2 供试昆虫 |
6.1.3 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6.1.4 异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建立 |
6.1.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存活率的影响 |
6.1.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繁殖力的影响 |
6.1.7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寿命期望的影响 |
6.1.8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
6.1.9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
6.1.10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6.2.2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
6.2.3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
6.2.4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寿命期望值的影响 |
6.2.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
6.2.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通过食物链对异迟眼蕈蚊生理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寄主植物 |
7.1.2 供试昆虫 |
7.1.3 试剂及仪器 |
7.1.4 样品收集 |
7.1.5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 |
7.2.1 CO_2浓度升高对韭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7.2.2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3 韭菜营养物质含量与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
8.1 总体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光周期和温度对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滞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昆虫滞育研究背景 |
1.1.1 昆虫滞育的形成和意义 |
1.1.2 诱导滞育的环境因素 |
1.1.3 滞育的类型 |
1.1.4 滞育虫态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滞育的国外研究进展 |
1.2.2 滞育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若虫龄期的鉴别 |
2.3 滞育个体的鉴别 |
2.4 实验器材 |
2.5 实验方法 |
2.5.1 斑须蝽发育历期的观察 |
2.5.2 光周期对滞育的影响 |
2.5.3 温度对滞育的影响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发育历期 |
3.1.1 温度20℃和25℃的不同光周期的发育历期 |
3.1.2 光周期12L:12D和16L:8D不同温度的发育历期 |
3.1.3 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2 光周期对滞育的影响 |
3.2.1 温度20℃的不同光周期滞育率 |
3.2.2 温度25℃的不同光周期滞育率 |
3.2.3 温度25℃的不同光周期产卵开始时间和产卵个体比例 |
3.2.4 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 |
3.3 温度对滞育的影响 |
3.3.1 长日照16L:8D时温度对滞育的影响 |
3.3.2 短日照12L:12D时温度对滞育的影响 |
3.3.3 温度对滞育维持与滞育解除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光周期和温度对斑须蝽种群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 光周期对斑须蝽滞育的影响 |
4.3 温度对斑须蝽滞育诱导的影响 |
5 结论 |
6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干旱对棉花微根系与地上部形态生理的影响及细根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耐旱机制 |
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植物抗旱研究概述 |
1.2.3 植物根系与干旱胁迫 |
1.3 植物微根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细根研究进展 |
1.3.2 植物根毛研究进展 |
1.3.3 微根系对土壤干旱的形态响应 |
1.3.4 微根系观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4.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2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概述 |
1.4.3 棉花响应干旱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棉花微根系响应干旱胁迫的原位形态特征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地上部形态、相对叶绿素含量及植株鲜重的测定 |
2.3.2 根系图像的原位获取 |
2.3.3 根毛长度测量 |
2.3.4 细根、根毛寿命观察 |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干旱胁迫对棉花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2 干旱胁迫对棉花根系发育的影响 |
2.4.3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极细根比例的影响 |
2.4.4 干旱胁迫对棉花活根、死根比例的影响 |
2.4.5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寿命的影响 |
2.4.6 干旱胁迫对棉花根毛长度的影响 |
2.4.7 干旱胁迫对棉花根毛寿命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干旱胁迫对棉花植株地上部发育的影响 |
2.5.2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发育的影响 |
2.5.3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寿命的影响 |
2.5.4 干旱胁迫对棉花根毛寿命的影响 |
3 干旱胁迫对棉花地上部形态与细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植物材料的培养及处理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1 地上部形态 |
3.3.2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与计算 |
3.3.3 地上部生理指标测定 |
3.3.4 根系形态指标 |
3.3.5 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的测定 |
3.3.6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3.3.7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干旱胁迫对棉花地上部形态的影响 |
3.4.2 干旱胁迫对棉花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3 干旱胁迫对棉花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4.4 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5 干旱胁迫对棉花苗期叶片SPAD值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4.6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酶类抗氧化剂的影响 |
3.4.7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非酶类抗氧化剂的影响 |
3.4.8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3.4.9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4.10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棉花通过改变器官形态、生理特征与光合性能响应土壤干旱 |
3.5.2 干旱胁迫激活了棉花细根一系列抗氧化反应 |
3.5.3 干旱胁迫对棉花细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5.4 干旱胁迫下棉花细根内源激素的响应 |
4 棉花细根响应干旱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药品试剂 |
4.2 植物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4.3 试验方法 |
4.3.1 蛋白提取 |
4.3.2 胰酶酶解 |
4.3.3 TMT标记 |
4.3.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级 |
4.3.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分析 |
4.3.6 数据库搜索 |
4.3.7 基于平行反应监测的靶向蛋白验证 |
4.3.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SDS-PAGE检测 |
4.4.2 质谱质控检测结果 |
4.4.3 TMT蛋白鉴定总览 |
4.4.4 样品重复性检验 |
4.4.5 差异蛋白质鉴定数量分析 |
4.4.6 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下棉花细根发育相关差异蛋白功能分类 |
4.4.7 不同胁迫时间下棉花细根响应干旱胁迫差异蛋白功能分类 |
4.4.8 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下棉花细根发育相关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4.4.9 不同胁迫时间下棉花细根响应干旱胁迫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4.4.10 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下棉花细根发育相关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
4.4.11 不同胁迫时间下棉花细根响应干旱胁迫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
4.4.12 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下棉花细根发育相关差异蛋白结构域富集 |
4.4.13 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下棉花细根发育相关差异蛋白结构域富集 |
4.4.14 差异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验证 |
4.5 讨论 |
4.5.1 干旱胁迫下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
4.5.2 干旱胁迫下参与胁迫抵抗和防御反应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
4.5.3 干旱胁迫下参与植物激素代谢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
4.5.4 干旱胁迫下参与脂肪酸代谢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
4.5.5 干旱胁迫下参与氨基酸代谢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
4.5.6 干旱胁迫下参与次生代谢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
5 结论 |
6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5)甘蓝型油菜油脂合成遗传机制解析和EMS突变体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甘蓝型油菜油脂合成遗传机制解析 |
1 前言 |
1.1 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 |
1.2 含油量的遗传调控模式 |
1.3 含油量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反向遗传学的含油量研究进展 |
1.3.2 利用正向遗传学的含油量研究进展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原理 |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
1.4.3 甘蓝型油菜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5 全转录组关联分析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质粒载体和菌株 |
2.3 田间试验和表型数据采集 |
2.4 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 |
2.5 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
2.6 祖先等位基因的确定 |
2.7 转录组测序和含油量的转录组关联分析(TWAS) |
2.8 表达量数据的独立成分分析(ICA) |
2.9 含油量候选基因的综合打分 |
2.10 含油量候选基因PMT6的功能验证 |
2.10.1 总RNA的提取、检测及浓度测定 |
2.10.2 反转录 |
2.10.3 载体的构建 |
2.10.4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与除草剂筛选 |
2.10.5 油菜的遗传转化 |
2.10.6 转基因苗的DNA提取 |
2.10.7 转基因苗的PCR鉴定 |
2.10.8 转基因苗的q RT-PCR |
2.10.9 CRISPR材料的测序鉴定 |
2.10.10 拟南芥突变体的种植和鉴定 |
2.10.11 种子脂肪酸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
2.10.12 含油量的近红外分析 |
2.10.13 油菜PMT6OE材料的基因富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变异图谱、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
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油菜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 QTL效应检测 |
3.5 含油量QTL选择分析 |
3.6 全转录组关联分析解析油菜油脂合成的机制 |
3.6.1 含油量的转录组关联分析 |
3.6.2 转录组表达模块分析 |
3.7 基因富集分析解析油菜油脂合成机制 |
3.8 qOC.A05.3和qOC.C05.3 位点候选基因的确定 |
3.9 含油量关键因子调控PMT6 |
3.10 PMT6的功能初步解析 |
3.10.1 pmt6突变体鉴定 |
3.10.2 PMT6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0.3 PMT6的CRISPR载体构建 |
3.10.4 含油量表型确定 |
3.10.5 PMT6超表达系的转录组分析 |
4 讨论 |
4.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检测 |
4.2 利用QTL加快油菜含油量的遗传育种 |
4.3 TWAS在油菜油脂合成机制解析的应用 |
4.4 借助多组学助力候选基因验证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EMS突变体库构建 |
1 前言 |
1.1 突变体简介 |
1.2 植物突变体库的构建方法 |
1.2.1 物理和化学方法创建突变体库 |
1.2.2 利用T-DNA插入创建突变体库 |
1.2.3 转座子标签法创建突变体库 |
1.3 EMS突变体库在油菜的应用 |
1.4 全基因组测序在作物EMS突变库中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来源 |
2.2 不同浓度EMS处理种子 |
2.3 种子诱变处理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
2.4 田间生长表型的调查 |
2.5 基因组DNA提取 |
2.6 重测序文库构建 |
2.6.1 DNA片段化 |
2.6.2 PCR富集 |
2.7 SNPs/Indels的检测与注释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EMS诱变对种子发芽影响 |
3.2 EMS突变体库的构建 |
3.3 田间生长表型变异调查 |
3.4 基因组水平的变异评估 |
3.4.1 基因组重测序、单核苷酸(SNP)多态性和Indels的鉴定 |
3.4.2 SNP和 Indel对基因功能的评价 |
3.5 含油量及脂肪酸突变体的筛选 |
3.6 稳定突变体材料的获得 |
3.7 极端含油量和脂肪酸突变体的获得 |
3.8 高油高油酸突变体的获得 |
3.9 高油酸突变体的候选基因突变检测 |
4 讨论 |
4.1 EMS诱变效率的影响因素 |
4.2 群体突变效率的评价 |
4.3 EMS突变体的筛选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自然群体505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详单 |
附录2 不同环境下种子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附录3 191 份用于选择分析的材料 |
附录4 GWAS结果的lead SNP的核酸多样性分析 |
附录5 用于开花后20天和开花后40天种子的转录组测序材料 |
附录6 20 天TWAS显着相关的605个基因 |
附录7 40 天TWAS显着相关的148个基因 |
附录8 本研究中用到的引物 |
附录9 作者简介以及研究生阶段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6)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其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1 基于昆虫生殖的农业害虫综合防治 |
1.1.1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 |
1.1.2 昆虫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1.3 昆虫不育技术在昆虫生殖行为调节中的应用 |
1.2 昆虫生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2.2 昆虫生殖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 印楝素杀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1 拒食和忌避作用 |
1.3.2 抑制生长发育 |
1.3.3 生殖抑制作用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药剂和昆虫 |
2.2.2 生物活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殖力的影响 |
2.3.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印楝素诱导斜纹夜蛾雄虫不育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昆虫的喂养及组织的收集 |
3.2.2 试剂与仪器 |
3.3 .iTRAQ流程 |
3.3.1 蛋白样本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
3.3.2 蛋白质的定量 |
3.3.3 SDS-PAGE电泳 |
3.3.4 蛋白质的酶解 |
3.3.5 iTRAQ标记 |
3.3.6 强离子交换色谱(SCX)分级 |
3.3.7 质谱分析及蛋白鉴定 |
3.3.8 蛋白质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
3.3.9 差异蛋白谱的分析 |
3.3.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1 Western blot |
3.3.12 q RT-PCR分析 |
3.3.13 Caspase3 酶活性测定 |
3.3.14 TEM分析 |
3.3.15 石蜡切片的制作 |
3.3.16 TUNEL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 |
3.4.2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细胞凋亡在印楝素调节雄性生殖力中的作用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印楝素诱导斜纹夜蛾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昆虫的喂养及组织的收集 |
4.2.2 试剂与仪器 |
4.2.3 生理生化分析 |
4.2.4 Caspase-3 酶活性测定 |
4.2.5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
4.2.6 SUn SET非放射性方法检测蛋白的合成速率 |
4.2.7 q RT-PCR分析 |
4.2.8 TEM分析 |
4.2.9 石蜡切片制作 |
4.2.10 HE染色 |
4.2.11 TUNEL分析 |
4.2.12 iTRAQ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定量 |
4.3.2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印楝素激活斜纹夜蛾卵巢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
4.3.4 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印楝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
4.3.5 印楝素诱导雌虫不育中细胞凋亡的作用 |
4.3.6 印楝素在调节斜纹夜蛾卵巢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
4.3.7 印楝素对卵巢组织中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 |
4.3.8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卵巢管发育的影响 |
4.3.9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印楝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5.1.2 印楝素诱导昆虫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
5.1.3 印楝素诱导昆虫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
5.2 结论 |
5.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5.4 进一步研究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引物表 |
附录Ⅱ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7)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生殖毒性及多世代传递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吸入颗粒物的概述 |
1.2.1 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 |
1.2.2 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及物化特征 |
1.2.3 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1.2.4 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暴露风险 |
1.3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
1.3.1 柴油机使用及排放 |
1.3.2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物化特征 |
1.3.3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健康危害 |
1.3.4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的毒理学效应 |
1.4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简介 |
1.4.1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特征 |
1.4.2 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背景 |
1.4.3 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资源 |
1.4.4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在毒理评价的优势和应用 |
1.4.5 秀丽隐杆线虫在多世代暴露中的应用优势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
2.1.2 线虫品系及食用菌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溶液的表征 |
2.3.2 主要溶剂的制备 |
2.3.3 线虫的培养 |
2.3.4 线虫的冻存和复苏 |
2.3.5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暴露方式 |
2.3.6 线虫体长的检测 |
2.3.7 线虫凋亡的检测 |
2.3.8 线虫寿命的检测 |
2.3.9 线虫卵母细胞数的测定 |
2.3.10 线虫后代数的检测 |
2.3.11 线虫运动行为的检测 |
2.3.12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多世代和跨世代的暴露方式 |
2.3.13 线虫脂褐质沉积自体荧光定量 |
2.3.1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柴油机尾气颗粒形貌 |
3.2.2 柴油机尾气颗粒成分组成 |
3.2.3 气相色谱(GC-MS) |
3.2.4 DPM颗粒物的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对亲代线虫毒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 |
4.2.1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对线虫发育的影响 |
4.2.2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对线虫生殖的影响 |
4.2.3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对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引发秀丽隐杆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及DNA损伤信号通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 |
5.2.1 核心凋亡基因在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导致的线虫凋亡扮演角色 |
5.2.2 DNA损伤应答基因柴油机尾气颗粒物诱发的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3 MAPK激酶在柴油机尾气颗粒物诱发的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多世代生殖毒性和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 |
6.2.1 跨代和多世代暴露后生殖腺凋亡 |
6.2.2 跨代和多世代暴露后产卵数 |
6.2.3 秀丽隐杆线虫体内脂褐质的测定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清单 |
附录B: 缩略词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共生菌在烟粉虱与寄生蜂之间的水平传播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烟粉虱简介 |
1.1 生物学特征 |
1.2 烟粉虱入侵历史 |
2 昆虫共生菌 |
2.1 共生菌种类和分布 |
2.2 共生菌对寄主的作用 |
2.3 共生菌的传递 |
2.4 共生菌在有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3 烟粉虱内共生菌 |
3.1 烟粉虱中共生菌的感染情况 |
3.2 共生菌在烟粉虱中的作用 |
4 烟粉虱寄生蜂概况 |
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田间烟粉虱及其寄生蜂共生菌感染与水平传播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粉虱和寄生蜂的采集以及DNA的提取 |
1.2 共生菌检测和数据分析 |
1.3 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和寄生蜂体内共生菌的感染情况 |
2.2 不同因素对烟粉虱次生共生菌感染率的影响 |
2.3 烟粉风线粒体COI基因以及次生共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半自然条件下共生菌Wolbachia在烟粉虱与丽蚜小蜂间的水平传播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DNA提取 |
1.2 水平传播实验 |
1.3 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的检测 |
1.4 Wolbachia序列测定与分析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自然情况下Wolbachia的水平传播 |
2.2 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 wsp基因序列比对 |
2.3 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 wsp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60)Co辐射处理促进Wolbachia的水平传播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DNA提取 |
1.2 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的检测 |
1.3 丽蚜小蜂的辐射处理 |
1.4 FISH对烟粉虱体内Wolbachia的定位 |
1.5 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的MLST分型 |
1.6 PCR产物的纯化与连接转化 |
1.7 系统发育分析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辐射对丽蚜小蜂存活率的影响 |
2.2 辐射处理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及Wolbachia水平传播率的影响 |
2.3 辐射处理对丽蚜小蜂成虫卵巢及卵的影响 |
2.4 辐射对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滴度的影响 |
2.5 水平传播后烟粉虱体内Wolbachia的FISH定位 |
2.6 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体内Wolbachia株系的MLST分型及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Wolbach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烟粉虱DNA提取及Wolbachia的检测 |
1.3 水平传播获得的Wolbachia在烟粉虱世代间的传递 |
1.4 Wolbachia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1.5 不同杂交组合对烟粉虱生殖的影响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Wolbach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垂直传播 |
2.2 Wolbachia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2.3 不同杂交组合对烟粉虱生殖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Ricketts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扩散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
1.2 烟粉虱DNA提取及体内共生菌的检测 |
1.3 Ricketts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扩散 |
1.4 感染Rickettsia和不感染Rickettsia烟粉虱种群的建立 |
1.5 Rickettsia在烟粉虱的垂直传播效率 |
1.6 Rickettsia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1.7 烟粉虱成虫体内Rickettsia密度变化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ickettsia在烟粉虱种群中的扩散 |
2.2 烟粉虱种群中共生菌的检测和垂直传播效率 |
2.3 Rickettsia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2.4 烟粉虱体内Rickettsia定量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有待深入研究内容 |
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青海沙蜥对高原低氧和低温适应性的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动物高原适应研究概述 |
1.1 动物高海拔适应的特征及机制 |
1.1.1 形态学和组织学 |
1.1.2 血红蛋白及血氧亲和力的低氧适应 |
1.1.3 代谢与氧化应激 |
1.1.4 母体繁殖 |
1.1.5 体温调节 |
1.2 动物高海拔适应的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 |
1.2.1 动物高海拔适应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简介 |
1.2.3 两栖爬行动物高海拔适应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3 青藏高原沙蜥属蜥蜴概况 |
1.4 立项依据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海拔对青海沙蜥成体和幼体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物种采集和组织样品准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分析数据库 |
2.2.4 主要分析软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RNA的提取及质量分析 |
2.3.2 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2.3.3 分类和上机测序 |
2.3.4 测序数据分析 |
2.3.5 实时定量PCR验证 |
2.3.6 代谢酶活性及物质含量的测定 |
2.3.7 数据统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组织样品RNA提取检测结果 |
2.4.2 转录组数据的过滤、组装及注释 |
2.4.3 组内样品相关性分析及组间DEG的筛选 |
2.4.4 幼体阶段青海沙蜥种群间DEGs的功能注释分析 |
2.4.5 成体阶段青海沙蜥种群间DEGs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2.4.6 青海沙蜥种群间DEGs的基因集分析及功能注释 |
2.4.7 能量代谢酶活性及物质含量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青海沙蜥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物种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同一种群幼体和成体间DEGs筛选 |
3.3.2 青海沙蜥德令哈种群幼体与成体间DEGs的功能注释 |
3.3.3 玛多种群幼体和成体间DEGs的功能注释 |
3.4 讨论 |
3.4.1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3.4.2 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调控 |
3.4.3 发育过程中的免疫调控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青海沙蜥冬眠过程及适应机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采集及组织获取 |
4.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3 主要数据库及软件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组织样品RNA的提取 |
4.3.2 cDNA文库的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4.3.3 转录组的数据分析 |
4.3.4 组间DEGs的筛选及功能注释分析 |
4.3.5 所有DEGs的聚类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青海沙蜥冬眠转录组测序结果统计 |
4.4.2 青海沙蜥冬眠组间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 |
4.4.3 青海沙蜥冬眠期与冬眠前期DEGs功能注释分析 |
4.4.4 青海沙蜥冬眠觉醒期与冬眠期DEGs的功能注释分析 |
4.4.5 青海沙蜥冬眠三个时期DEGs的基因聚类分析 |
4.5 讨论 |
4.5.1 青海沙蜥冬眠转录组测序结果的整体分析 |
4.5.2 冬眠期间的代谢调控 |
4.5.3 冬眠期间免疫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调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与获奖情况 |
学术交流情况 |
获奖情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螺虫乙酯影响扶桑绵粉蚧蜡酯合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扶桑绵粉蚧概述 |
1.1.1 分类地位 |
1.1.2 起源与分布 |
1.1.3 形态特征 |
1.1.4 生物学特性 |
1.1.5 寄主及危害特征 |
1.1.6 防治现状 |
1.1.7 其他相关研究 |
1.2 螺虫乙酯概述 |
1.2.1 螺虫乙酯作用机制 |
1.2.2 螺虫乙酯对昆虫的影响 |
1.2.2.1 螺虫乙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
1.2.2.2 螺虫乙酯对繁殖力的影响 |
1.2.2.3 螺虫乙酯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
1.3 蜡酯生物合成概述 |
1.3.1 脂肪酸生物合成 |
1.3.2 脂肪酸延伸 |
1.3.3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
1.3.4 蜡酯生物合成 |
1.4 研究目的与展望 |
2 螺虫乙酯作用下扶桑绵粉蚧的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RNA提取 |
2.1.5 cDNA建库及Illumina测序 |
2.1.6 转录本拼接 |
2.1.7 基因功能注释 |
2.1.8 CDS预测: |
2.1.9 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 |
2.1.10 反转录 |
2.1.11 qRT-PCR验证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螺虫乙酯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影响 |
2.2.2 Illumina测序组装及Unigenes同源性分析和功能注释 |
2.2.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2.2.4 差异基因表达量qRT-PCR验证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扶桑绵粉蚧ELO克隆、特性分析及其在不同龄期的表达量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RNA提取 |
3.1.5 反转录 |
3.1.6 全长扩增引物设计 |
3.1.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1.8 琼脂糖凝胶回收 |
3.1.9 氨苄青霉素(AMP+)(100mg/ml)的制备 |
3.1.10 LB培养基制备 |
3.1.11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1.12 连接反应 |
3.1.13 质粒转化 |
3.1.14 质粒提取 |
3.1.15 基因特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扶桑绵粉蚧ELO开放阅读框全长获得 |
3.2.2 PsELO特性分析结果 |
3.2.3 PsELO和其它物种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3.2.4 PsELO在扶桑绵粉蚧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变化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扶桑绵粉蚧FAD克隆、特性分析及其在不同龄期的表达量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扶桑绵粉蚧FAD开放阅读框全长获得 |
4.2.2 PsFAD特性分析 |
4.2.3 PsFAD和其它物种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4.2.4 PsFAD在扶桑绵粉蚧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变化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全文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of Male Generative Sphere on Embryo Processes in Cotton Plants Growing in Different Water Supply Condit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荒漠环境典型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快速生长与耐逆性机制[D]. 金玉环.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D]. 苟玉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光周期和温度对斑须蝽呼和浩特种群滞育的影响[D]. 柴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干旱对棉花微根系与地上部形态生理的影响及细根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 肖爽.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甘蓝型油菜油脂合成遗传机制解析和EMS突变体库构建[D]. 唐珊.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6]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D]. 孙冉冉.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7]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生殖毒性及多世代传递效应研究[D]. 王牧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8]共生菌在烟粉虱与寄生蜂之间的水平传播及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D]. 亓兰达.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青海沙蜥对高原低氧和低温适应性的转录组学研究[D]. 王慧慧. 兰州大学, 2019(08)
- [10]螺虫乙酯影响扶桑绵粉蚧蜡酯合成机理的研究[D]. 李宏双.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