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种核桃早实丰产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梁,庾玉梅[1](2020)在《2018—2019年商洛核桃产销分析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商洛核桃在2018—2019年出现低价滞销情况,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提出了4个方面的问题和3个深层次原因需要探讨,同时通过生产管理、品种搭配、销售、合作、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了一些理性的反思及解决路径。
陈冠男[2](2018)在《陕西陇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桃作为世界四大坚果之首,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极高,成为分布和栽培于世界五大洲的广域经济树种。核桃在我国26个省份有分布,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陇县是“中国核桃之乡”、陕西省第二核桃大县。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56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3.1亿元,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伴随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进行产业规划,使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开展陇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持续增收的目标,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策扶持和栽培历史等方面,分析了当地发展核桃产业的优势;其次调查了目前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案例分析,获得了产业发展借鉴的经验;第四,规划了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第五,提出了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结果如下: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栽培历史悠久,适合发展核桃产业。主要存在问题有:(1)种质资源管理利用水平低;(2)水资源短缺;(3)核桃良种率低;(4)果农缺乏专业生产知识;(5)栽培管理水平低;(6)苗木市场混乱;(7)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控能力差;(8)加工利用水平低;(9)缺乏品牌意识,营销落后。未来发展战略方针为:(1)生态优先,统筹发展;(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3)市场导向,政府扶持;(4)立体发展,提质增效;(5)创新机制,社会参与。主要对策如下:(1)保障生产用水;(2)构建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核桃良种率;(3)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果园管理水平;(4)加大推广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力度;(5)加强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体系;(6)构建核桃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控体系;(7)提升核桃初加工质量水平;(8)培育壮大龙头企业;(9)完善核桃产业的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体系;(10)强化品牌宣传推介;(11)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借以推进核桃产业化进程,指导陇县乃至全省核桃产业发展。
方文亮[3](2017)在《加强云南核桃种业发展势在必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从面积、产量和产值上均居世界各国及我国各省区市榜首,云南已成为世界核桃主产地,同时也是深纹核桃的原产地之一。2016年云南省核桃面积达4230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305亿元,已成为云南省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为山区人民脱贫改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及建设美丽生态新农村
徐永杰[4](2016)在《大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坚果特异性状发掘》文中提出大巴山地处我国中西部南北气候分水岭,它位于汉江流经河谷地带以东的川、陕、鄂、渝四省(区)边境,是东部一级平原向二级高原山地过渡的交汇处。该区域地形多样,气候变化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核桃属(Juglans)植物是大巴山特色经济林树种,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长期自然繁衍蕴育了丰富的遗传资源。本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该地区自然实生大树为研究对象,针对核桃属实生类型,选用坚果表型标记和SSR分子标记甄别方法,以国内现有核桃属实生类型的种质资源为对照,力图较全面地诠释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分布及特点,论证了其中心分布区和集中分布区。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调研了大巴山区50个县(市、区)核桃资源与相关资料,覆盖了该区域核桃分布县(市、区)的100%,结果表明:大巴山区拥有原产我国核桃属植物5个种即核桃(J.regia)、泡核桃(J.sigillata)、野核桃(J.cathayensis)、核桃楸(J.mandshurica)和麻核桃(J.hopeiensis)和未见报道的核桃与泡核桃的“中间类型”,其中核桃、泡核桃和“中间类型”是该区域主要实生类型;这些实生类型在树体性状、叶片特征、物候期、青果及坚果性状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变异,其中坚果数量性状基本覆盖了我国已知核桃资源;三个实生类型在该区域分布与地形相对一致,即:水平分布呈连续性,垂直分布在海拔250 m1 800 m范围内。实生类型中心分布区为西部米仓山段,次分布区为东部巫山-神农架-武当山荆山段;三个实生类型中核桃在大巴山广泛分布,泡核桃主要分布在东部巫山-神农架-武当山荆山东南段200 m600 m区域,而中间类型集中分布在大巴山中部(狭义大巴山);由于长期受人为干扰,实生类型主要以散生状态存在,可正常结果的核桃树主要分布在“四旁”和梯田内。2.在对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坚果形态变异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基于坚果表型的特异种质筛选方法,为该区种质资源的选择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区域内核桃实生类型实生居群间坚果形态分化系数为8.89%,坚果变异系数介于68.29%104.05%。居群间Manhattan距离聚类结果虽与地理距离不完全一致,但与居群间地理距离呈正相关;以城口为界,东段区域坚果平均变异丰度高于西段,是该区域坚果多样性中心分布区;从坚果质量和壳厚看,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坚果单果重介于4.11 g22.87 g,平均11.67 g,核壳厚0.55mm2.38 mm,平均1.19 mm,已基本覆盖已知核桃种质资源,且≤6g小果型资源和大≥1.0mm厚壳资源相对丰富;从坚果均匀度、垂直缝合线纵切面形状等17个坚果质量性状观测到了80个特征,各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3.48%262.59%;通过坚果表型性状因子综合分析确定了特征根大于1的果个因子、取仁难易因子、果形端正因子、出仁因子、坚果均匀饱满因子、坚果美观因子、坚果截面和果底因子和果肩仁色因子8个坚果公因子,并利用第1公因子和第2公因子、第3公因子直观地筛选出了坚果大且易取仁的样本7个、坚果小且易取仁样本8个和坚果大且果形端正样本4个,利用公因子综合得分筛选出了坚果优异的样本10个。3.创建了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种质表型与分子标记联合的核桃种质甄别方法。筛选出了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等5个坚果标准表型质量标记和多态性性较高的WJR069等16个SSR分子标记,并利用其中的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和果肩形2个表型标记和WJR069、WJR007 2个SSR分子标记为筛选出的50份种质建立了指纹图谱。4.证实了大巴山区核桃实生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丰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核桃实生居群核心种质构建方法。该区核桃实生居群观察等位基因数(Na)介于4.948.13,平均为6.2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介于2.933.96,平均为3.28;Shannon指数介于1.1121.546,平均为1.324;观察杂合度介于0.3910.453,平均为0.437,期望杂合度介于0.6120.718,平均为0.688,高于中国山西、四川、重庆和云南9个实生居群的平均水平(He=0.525)和西藏核桃(J.regia)居群(He=0.5864),且遗传丰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大巴山东段南麓区域,是该区域遗传资源集中分布区;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3340.1491,平均为0.0632。在对实生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基础上,采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和Nei’s标准遗传距离初步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优于其他取样策略和遗传距离构建的核心种质,构建的核心种质包含35份核心种质资源,保留了原种质9.07%的样品数量,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均达到和超过了100%。5.筛选出了一批特异种质资源,并采取异地保存的方式对70份无性系和35份实生家系种质进行了保存,为该区核桃种质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王小纪,杨红军[5](2015)在《西安市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解析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从选用木质化程度高的壮苗、栽植坑全部回填熟土、秋栽双层套干、用可控根容器培植补苗等四个方面,解析了良种核桃精细栽植关键技术;从冬季+夏季整形修剪相结合、施用核桃专用肥、合理间作套种、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食叶害虫等四个方面,解析了良种核桃幼树精细栽培关键技术。从进一步凝炼品种,提高核桃苗木质量标准和借鉴苹果技术发展经验,创新核桃产业技术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今后提升的思路。
王小纪,杨红军,张卫民[6](2014)在《西安市良种早实核桃幼树精细栽培管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西安市核桃主栽品种"香玲"为试材,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施肥方式、间作模式、灯具杀虫等管理方法,研究了良种早实核桃幼树精细栽培技术对核桃幼树生长、早期产量、杀虫效果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夏剪相结合比单纯冬剪可提高树体生长量35%,间作黄豆比不间作可提高冠幅生长量87%,强电场式太阳能杀虫灯杀虫效果80.6%,牛粪与核桃专用肥复合施用可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机磷、速效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均有较大提高。对4年生核桃树精细管理与粗放管理相比,精细管理可增大冠幅6%,提高产量92%。
张红芝[7](2012)在《西安市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省是全国核桃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已经形成了渭北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两大优质核桃生产区域,而关中地区,依托其北部的陕北黄土高原,及南部的陕南山地、秦巴山脉,特别是西安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及“大绿工程”等省市林业工程的实施,建成了数千亩的核桃示范基地。据适宜核桃生长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现有生产规模、产业发展的潜力,依托秦岭北麓的有利条件,在西安市辖区所属的蓝田、户县、长安、临潼、灞桥等区县共建立96个核桃示范园,总土地面积667公顷。本文针对西安市核桃产业现状,以2007--2010年良种核桃示范园普查调查结果以及西安市大绿良种核桃示范园建设项目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西安市核桃产业发展和示范园的对策与建设方案,为本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西安市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西安市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规模小,品质差,经营粗放,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落后的问题。2、西安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1)坚持走良种化建园,规模化发展,市场化引导,集约化经营,走基地化发展路子,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2)依靠科技、提升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3)开展森林认证和绿色林产品认证,提高林产品的竟争力。(4)大力开拓林产品市场,加强市场需求的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5)挖掘林产品城乡市场消费潜力,建立多元、稳定,安全的林产品市场体系。3、西安市核桃基地建设方案(1)大力引进和推广核桃优良品种,建立西安市核桃优良品种示范园,培育和选育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良早实品种,以及果材兼用速生品种,丰富核桃品种资源。(2)大力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普及推广实用技术和新技术,重点解决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3)加大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质量和档次,增加效益,增强示范带动效应。(4)大力加强宣传,引导群众在核桃成熟后适时采收,做好核桃果实的精选、包装等工作,开展精深加工,提高商品价值和效益。(5)政府引导和鼓励成立核桃专业协会和合作社组织,加快良种核桃产业化发展进程,使核桃成为西安市坡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6)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鼓励支持林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组建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研发中心,在基地县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工作。
郝剑,张卫民,杨红军[8](2011)在《强化科技支撑 科学经营管理 扎实搞好良种核桃示范推广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西安市核桃科技示范推广工作主要以"大绿二期"坡塬绿化工程良种核桃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建设良种核桃示范园,开展新技术推广研究,努力为全市良种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西安良种核桃发展情况及示范园建设成效2007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以发展良种核桃为主的"大绿二期"工程,即在
唐刚[9](2011)在《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核桃产业发展概况,以陕西商洛核桃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全面了解农业产业化及其组织模式和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文献研究、调查座谈、案例分析、定点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和商洛核桃产业发展演变过程、产业化发展成效、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和优化产业化发展模式技术措施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商洛市核桃产业化发展系统模式结构图和实现系统模式中各个因子良性互动的技术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商洛核桃产业发展演变过程,并划分出了三个发展阶段。2、提出了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类型,研究总结了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果,系统分析了商洛市核桃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建立了适合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组织经营模式、基地种植模式、立体间作模式和科技推广模式及各类模式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核桃产业化系统模式结构图,并提出了优化模式内部各个因子相互作用实现良性博弈的技术措施。
王根宪,王博[10](2010)在《秦巴山区核桃良种栽培中应解决的技术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秦巴山区推广实践,提出:在核桃良种栽培中应当选择最适核桃良种发展的立地条件;筛选好适合当地发展的主栽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加强苗木管理,严防品种混杂;确定合理的密度和品种搭配;推广无公害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
二、良种核桃早实丰产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种核桃早实丰产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2018—2019年商洛核桃产销分析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销情况分析 |
1.1 生产上,两年间核桃一丰一欠 |
1.2 销售上,市场波动较大 |
2 存在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
2.1 存在的问题 |
2.1.1 有效管理措施缺失,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
2.1.2 病虫危害严重 |
2.1.3 产品加工落后,附加值低 |
2.1.4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
2.2 深层次原因 |
2.2.1 早实核桃良种面积过大,核桃品质得不到消费者认可 |
2.2.2 品种混杂及不适应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
2.2.3 果农客商消费者合作共赢意识不强 |
3 理性反思 |
3.1 调整品种结构,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 |
3.2 高接换优,重点解决大面积早实核桃园的品种混杂问题 |
3.3 顺市适价销售,实现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合作共赢 |
3.4 强力推进核桃实用技术应用,迅速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
3.4.1 大抓园地的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 |
3.4.2 加强病虫害防治 |
3.4.3 加大核桃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开展新技术研发和推广 |
(2)陕西陇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世界核桃生产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陇县核桃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陇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土壤 |
2.1.3 气候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政策扶持与政府支持条件 |
2.4 种植历史悠久 |
第三章 陇县核桃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核桃产业化现状 |
3.1.1 种质资源现状 |
3.1.2 栽植现状 |
3.1.3 栽培管理 |
3.1.4 科技利用与技术创新 |
3.1.5 示范园建设 |
3.1.6 核桃产业规模 |
3.1.7 核桃加工 |
3.2 陇县核桃产业化存在问题 |
3.2.1 种质资源管理利用水平低 |
3.2.2 水资源短缺 |
3.2.3 良种率低 |
3.2.4 果农缺乏专业生产知识 |
3.2.5 栽培规模小,管理水平低 |
3.2.6 苗木市场混乱 |
3.2.7 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控能力差 |
3.2.8 加工利用水平低 |
3.2.9 缺乏品牌意识,营销落后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黄龙县核桃产业化发展 |
4.1.1 发展过程 |
4.1.2 借鉴经验 |
4.2 陇县核桃种植大户 |
4.2.1 种植园概况 |
4.2.2 栽培管理技术应用 |
4.2.3 取得成果 |
4.2.4 借鉴意义 |
第五章 陇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战略 |
5.1 总体指导思想 |
5.2 战略指导方针 |
5.3 战略目标 |
5.4 主要任务 |
5.5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第六章 加快陇县核桃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
6.1 构建陇县核桃产业支撑体系 |
6.1.1 构建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核桃良种率 |
6.1.2 保障生产用水 |
6.1.3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 |
6.1.4 构建核桃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控体系 |
6.1.5 完善核桃产业的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体系 |
6.2 提高生产能力 |
6.2.1 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果园管理水平 |
6.2.2 加大推广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力度 |
6.2.3 落实核桃标准化生产 |
6.3 推进产业化经营 |
6.3.1 培育壮大核桃龙头企业,发展完善订单农业 |
6.3.2 提高核桃加工水平 |
6.3.3 全力打造陇县特色核桃品牌 |
6.3.4 发展多种流通业务,充分利用网络 |
6.3.5 强化品牌宣传推介 |
6.3.6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6.3.7 拓宽产业发展领域 |
6.4 强化保障措施 |
6.4.1 典型示范,全面推进 |
6.4.2 加大各界投入,降低果农生产风险 |
6.4.3 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
6.4.4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坚果特异性状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大巴山域概况及核桃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1.2 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 |
1.1.3 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 |
1.1.4 林木果实农艺性状鉴定统计方法 |
1.2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种质资源分布及特点 |
2.1 主要调查研究方法 |
2.1.1 文献检索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气象资料收集 |
2.1.4 坚果测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资源特点 |
2.2.2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分布区生境、资源数量与类型分布特点 |
2.3 讨论 |
2.3.1 关于取样策略与资源数量的阐述 |
2.3.2 泡核桃的北缘分界线评述 |
2.3.3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资源中间类型的研究开发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巴山区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及特异种质发掘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材采集 |
3.1.2 坚果测试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 |
3.2.2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坚果优异性状发掘 |
3.3 讨论 |
3.3.1 大巴山区核桃坚果变异丰富区域成因分析 |
3.3.2 丰富的坚果表型性状与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关系 |
3.3.3 二维排序法与综合分析法侧重点阐述 |
3.3.4 因子综合分析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甄别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材采集 |
4.1.2 坚果表型标记的筛选与确定 |
4.1.3 SSR等位变异检测 |
4.1.4 种质甄别标记的建立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质甄别标记的筛选 |
4.2.2 种质资源甄别标记验证 |
4.3 讨论 |
4.3.1 坚果表型性状描述的准确性评述 |
4.3.2 表型与分子标记联合种质甄别方法可行性与高效性评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核心种质构建方法初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材采集地的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5.2.2 核心种质构建 |
5.3 讨论 |
5.3.1 大巴山实生核桃居群遗传多样性与成因分析 |
5.3.2 大巴山实生核桃居群遗传分化分析 |
5.3.3 核心种质构建取样策略评述 |
5.3.4 遗传距离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影响 |
5.3.5 核心种质构建的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种质资源分布与特点 |
6.1.2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坚果表型多样性的优异种质发掘 |
6.1.3 大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甄别方法的建立 |
6.1.4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类型核心种质构建方法初探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西安市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解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的形成 |
1.1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充分考虑了西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西安核桃主栽区为坡塬地区, 土层深厚, 质地优良, 气候温和, 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核桃生长, 是核桃的最佳适生区[3] (表1) 。但坡塬地区处在西安城市周边区域, 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667 m2左右, 对效益要求较高。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技术就是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 通过简化管理技术, 降低劳动力成本, 提高核桃经济效益, 调动广大林农发展良种核桃的积极性, 促进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1.2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汲取了中国2000多年来总结出的“精耕细作“农耕文化精髓。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精髓[4〗。西安在西汉时期已经运用了深耕施肥, 中耕松土等耕作技术。在唐代已初步形成轮作复种体系, 进一步做到精耕细作, 既经济利用土地, 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传承到今天, 已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发展到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如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地膜覆盖、使用专用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性信息素进行虫害防治等, 以上这些技术大部分在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管理中得到了运用。1.3精细化栽培需强制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陕西省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61/T 322.1~6-2011) [5], 作为陕西省地方标准, 首先要综合考虑渭北、关中和秦巴三个栽培区的情况, 体现了技术的全面性和原则性, 在某一个区域实施, 针对性和细致程度难以求全。西安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就是充分利用陕西省“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结合西安实际情况, 通过吸收借鉴, 技术创新,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实用的技术体系。 |
2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解析 |
2.1核桃精细化定植技术[6] |
2.1.1选择健壮苗木 |
2.1.2坑内全部使用地表熟土 |
2.1.3秋栽双层套干 |
2.1.4控根容器培育苗木补植 |
2.2核桃幼树精细栽培关键技术[8] |
2.2.1幼树整形标准 |
2.2.2肥水管理技术 |
2.2.3林下高效复合经营技术 |
2.2.4太阳能杀虫灯防虫技术 |
〗3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提升思考 |
3.1进一步凝炼品种 |
3.2进一步提高苗木质量标准 |
3.3创新核桃产业技术体系 |
(6)西安市良种早实核桃幼树精细栽培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不同整形修剪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和树冠形成的影响 |
1.2.2 不同施肥方式对核桃园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2.3 不同间作模式对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
1.2.4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核桃食叶害虫效果 |
1.2.5 良种早实核桃精细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效果 |
1.3 项目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整形修剪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和树冠形成的影响 |
2.2 不同施肥方式对核桃园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间作模式对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
2.4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核桃食叶害虫效果 |
2.5 良种早实核桃精细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效果 |
3 讨论与结论 |
(7)西安市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况 |
1.2 核桃的发展历程 |
1.2.1 国外核桃发展的现状 |
1.2.2 国内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西安市核桃生产生态适应性及核桃产业现状的研究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研究方法 |
2.3 核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研究区概况 |
2.3.1 核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2.3.2 研究区概况 |
2.3.3 小结 |
2.4 西安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1 西安地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
2.4.2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核桃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及研究 |
3.1 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思路 |
3.1.1 指导思想 |
3.1.2 基本原则 |
3.1.3 核桃产业发展思路 |
3.1.4 核桃产业发展区域布局 |
3.1.5 核桃产业发展品种结构 |
3.2 规划目标 |
3.3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3.3.1 良种繁育基地(采穗圃) |
3.3.2 建设依据 |
3.3.3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技术 |
3.4 新建丰产园栽培技术 |
3.4.1 栽植时期、密度 |
3.4.2 栽后管理 |
3.4.3 低产园(林)改造 |
3.5 示范推广 |
3.5.1 积极开展林业科技示范推广 |
3.5.2 提供优质种苗,确保基地建设 |
3.5.3 多方筹措,加大扶持 |
3.5.4 积极引导,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组织 |
3.5.5 加大力度,做好病虫害防治 |
3.6 西安市良种核桃示范园建设 |
3.6.1 建设目标 |
3.7 推进示范园建设采取的措施 |
3.7.1 引进推广良种 |
3.7.2 规范技术,强化指导 |
3.7.3 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增强示范效应 |
3.7.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
第四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4.1 经济效益分析 |
4.1.1 直接经济效益 |
4.1.2 间接效益 |
4.2 生态效益 |
4.2.1 生态效益分析 |
4.2.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强化科技支撑 科学经营管理 扎实搞好良种核桃示范推广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安良种核桃发展情况及示范园建设成效 |
二、主要做法 |
(一) 狠抓良种, 打好基础。 |
(二) 因地制宜, 科学建园。 |
(三) 规范技术, 强化培训。 |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
(9)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座谈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系统分析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7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知识 |
2.1 产业化理论 |
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
2.4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理论 |
2.5 核桃产业化理论 |
2.6 相关的理论概念 |
2.6.1 农业产业化集群 |
2.6.2 生态农业 |
2.6.3 生态农业产业化 |
2.6.4 现代农业 |
2.6.5 高端农业 |
2.6.6 现代休闲观光果业 |
第三章 国内外和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
3.1 国外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
3.2 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状况 |
3.3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3.3.1 发展现状 |
3.3.2 市场前景分析 |
第四章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过程及产业化模式类型 |
4.1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过程 |
4.1.1 初步发展阶段 |
4.1.2 缓慢发展阶段 |
4.1.3 大发展阶段 |
4.2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模式类型及发展成果 |
4.2.1 商洛核桃产业化的建立 |
4.2.2 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类型 |
4.2.3 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成果 |
第五章 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 产业发展基地管理粗放,缺乏集约化管理方式 |
5.2 产业发展中农户积极性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5.2.1 农户在产业化发展中主动参与性不强 |
5.2.2 核桃产业扶持政策不健全 |
5.3 产业发展科研力差,缺发推动产业发展的中介组织 |
5.3.1 科研能力较差,科技成果转化慢 |
5.3.2 中介组织发展缓慢,产业因子互动性不强 |
5.4 产业发展效益不高,缺乏强力产业链的支持 |
5.4.1 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的整体效益差 |
5.4.2 市场秩序混乱,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
第六章 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对策 |
6.1 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系统建立 |
6.2 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系统因子分析 |
6.3 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系统运行技术措施 |
6.3.1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推动产业化进程 |
6.3.2 强化市场管理,拓宽销售渠道 |
6.3.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含量 |
6.3.4 加强技术培训,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
6.3.5 加强基地综合管理,提高集约化水平 |
6.3.6 发展中介组织,均衡产业主体利益分配 |
6.3.7 优化产业模式,提高产品深加工水平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良种核桃早实丰产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2019年商洛核桃产销分析与反思[J]. 赵栋梁,庾玉梅. 果树资源学报, 2020(03)
- [2]陕西陇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陈冠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3]加强云南核桃种业发展势在必行[A]. 方文亮. 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二:绿色经济产业发展, 2017
- [4]大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坚果特异性状发掘[D]. 徐永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5]西安市良种核桃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解析与思考[J]. 王小纪,杨红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15(01)
- [6]西安市良种早实核桃幼树精细栽培管理技术[J]. 王小纪,杨红军,张卫民. 北方园艺, 2014(18)
- [7]西安市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张红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8]强化科技支撑 科学经营管理 扎实搞好良种核桃示范推广工作[J]. 郝剑,张卫民,杨红军. 陕西林业, 2011(06)
- [9]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唐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秦巴山区核桃良种栽培中应解决的技术问题[J]. 王根宪,王博. 中国园艺文摘,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