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生物型研究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

一、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鄢柳慧[1](2021)在《两个水稻材料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 L.)不仅是单子叶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还是我国以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是为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虫害之一,防治褐飞虱最经济安全的途径是从水稻种质资源中发掘褐飞虱抗性基因,培育抗虫水稻品种。本研究以抗褐飞虱籼稻品种CL48和CL123为抗源,通过分别与籼稻品系抗蚊青占(KW)和9311杂交、回交构建遗传连锁作图群体和遗传连锁图谱,精细定位抗褐飞虱基因并对抗性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前人利用CL48与KW杂交构建F2群体,将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日本晴基因组第11染色体11M16.89和11M18.41之间。基于前人的定位结果,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从8,674个F3单株中筛选得到100个重组单株,并利用这些重组单株将抗性基因定位在日本晴基因组第11染色体YL5和YL12之间,片段长度约为55kb。该区段内的4个候选基因(G1/G2/G3/G4)的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褐飞虱取食各个时间点中,G2、G3和G4在抗、感植株中的表达量水平均存在显着差异。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将G4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G4的基因组序列,我们构建了G4的互补载体并获得16株阳性T0代转基因植株。同时,基于CRISPR/Cas9系统,我们构建了G4的双元表达载体pYL-Cas9-g G4。此外,从抗虫的抗生性、趋避性和耐虫性三种抗性机制对CL48的抗性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抗虫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抗性材料CL48携带的抗性基因介导了对褐飞虱的抗生性,但不表现趋避性和耐虫性。前人利用CL123与9311杂交构建F2群体,将抗性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RM3.688与RM11.353之间。基于前人的定位结果,本研究通过回交构建BC4F3群体,将抗性基因精细定位于日本晴基因组第4染色体RM3.688与RM4.487之间,片段长度约为0.799Mb。同时,我们考察了BC5F2:3家系的农艺性状,统计结果表明BC5F2:3家系的粒长、粒宽和千粒重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着差异,说明BC5F2:3家系的遗传背景与9311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本研究为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抗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覃丽莎,吴碧球,李成,黄芊,凌炎,黄凤宽,龙丽萍,黄所生[2](2020)在《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蜜露量测定法对水稻品种桂华占(高感)、佛山油占(中抗)、桂引901(中抗)、90-572(抗)和国粳4号(抗)上的褐飞虱进行生物型个体测定,比较了不同抗性品种种植后田间褐飞虱各生物型的结构比例。结果表明:在种植佛山油占、桂引901、90-572和国粳4号的大田中,褐飞虱Ⅰ型、Ⅱ型、Ⅲ型和Ⅱ+Ⅲ型混合发生,但以Ⅱ型为主;Ⅰ型在国粳4号上的比例最高,达30.12%,在90-572上最低,占14.87%;Ⅱ型在桂华占上的比例高于其他抗虫品种上的比例,高达66.72%,Ⅲ型在几个抗虫品种上的比例均比桂华占上的比例高,Ⅱ+Ⅲ型在抗虫品种国粳4号、佛山油占、桂引901和90-572上的比例远高于桂华占上的比例。这表明,抗Ⅱ型褐飞虱的水稻品种种植后,提高了致害力更强的Ⅱ+Ⅲ型的比例,连年种植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其抗性有丧失的风险。

方君,杨潇,朱利航,陈俊,杨之帆[3](2020)在《褐飞虱乙酰胆碱酯酶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观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扩增褐飞虱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基因的启动子,并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讨DNA甲基化与褐飞虱生物型进化间的关系.采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方法扩增AChE启动子,根据所得启动子序列设计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引物和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引物,分析褐飞虱生物型Ⅰ和生物型Ⅱ中AChE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然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ChE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表明,扩增得到褐飞虱AChE上游侧翼DNA序列长度为1 919 bp,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AChE启动子区域中有若干与MYB、WRKY、ARE等抗性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元件),表明该启动子可能与逆境胁迫相关.基于甲基化水平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分析发现,AChE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5mCG甲基化位点,表明该区域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胞嘧啶的C-5位.MS-PCR分析表明,生物型Ⅰ褐飞虱AChE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高于生物型Ⅱ; BSP结果显示生物型Ⅰ启动子区域总体平均甲基化频率(24. 09%)高于生物型Ⅱ(7. 27%);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AChE在生物型Ⅱ中的表达量高于生物型Ⅰ.本研究克隆得到AChE启动子序列,并证实褐飞虱生物型间AChE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水平可能是导致AChE低表达的原因之一.

周若男[4](2020)在《抗虫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与分子响应》文中指出褐飞虱(BPH,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利用水稻品种自身的抗虫性是防治褐飞虱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抗性品种推广种植一段时间后,褐飞虱致害性发生改变,进而严重制约抗虫品种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已经报道38个抗褐飞虱基因,除Bph1、bph2、Bph3等抗虫基因对褐飞虱生物型Ⅰ、Ⅱ、Ⅲ的抗性反应较为清楚外,其他抗虫基因水稻与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关系尚未见研究。本文拟以华中农业大学何予卿教授提供的一套基于9311建立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水稻和本实验室培育的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TN1种群、IR56种群、Mudgo种群和缅甸种群)为对象,通过近等基因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评价及在蛋白激酶、转录因子、及其下游激素(SA、JA)和胼胝质等分子响应方面的研究,揭示褐飞虱抗性基因与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关系。1、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抗性:采用SSST法观察水稻苗期抗性,结合笼罩饲养法观察水稻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石蜡小袋法观察不同水稻上褐飞虱的蜜露量,发现Bph3-、QBph3-、QBph4.1-、QBph4.2-、Bph6-、Bph9-、Bph10-、Bph14-、Bph15-、Bph17-、Bph18-、Bph20-、Bph21(t)-、Bph24-NIL等14个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中,Bph24-NIL对褐飞虱TN1种群、IR56种群、Mudgo种群和缅甸种群均表现出较好抗性;Bph6-NIL对TN1种群和Mudgo种群表现出抗性;而Bph3-NIL、Bph9-NIL、Bph18-NIL仅对TN1种群表现出抗性,Bph14-NIL和Bph15-NIL仅对Mudgo种群的表现出抗性;其他7个近等基因系对4个褐飞虱种群均未表现出明显抗性。2、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WRKY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采用qPCR技术研究了5个代表性近等基因系水稻(Bph3-NIL、Bph6-NIL、Bph14-NIL、Bph18-NIL、Bph24-NIL)被褐飞虱TN1种群和IR56种群取食后,OsLecRK1/3/4-OsMPK10-OsWRYK24/45信号途径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除OsWRKY45能普遍被诱导上调表达外,上述信号途径中基因表达模式不同:Bph3-NIL受显着影响的基因最多,且与两个褐飞虱种群相关,OsLecRK1、OsMPK10表达被TN1种群诱导,而OsLecRK3/4表达被抑制;OsLecRK4和OsWRKY24表达被IR56种群诱导,OsLecRK1表达被抑制。Bph18-NIL次之,OsWRKY24的表达被两个种群显着诱导,OsMPK10被TN1种群诱导,OsLecRK3被IR56种群诱导。Bph24-NIL再次之,OsMPK10被TN1种群诱导,OsLecRK3仅被IR56种群抑制。Bph6-NIL的OsMPK10的表达仅被IR56种群激发。Bph14-NIL中除OsWRYK45被诱导外,其他5个基因未受显着影响。3、近等基因系水稻水杨酸、茉莉酸和胼胝质途径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采用qPCR技术,进一步检测5个近等基因系受褐飞虱TN1种群或IR56种群为害之后,OsNPR1、OsPR10(SA途径),OsHI-LOX、OsLOX(JA途径)和OsGNS5/10/11(胼胝质分解)等的表达量,发现:Bph14-NIL的OsHI-LOX、OsLOX和OsGNS5/10/11的表达均被两个种群显着诱导,OsNPR1则被TN1种群显着诱导而被IR56种群显着抑制,OsPR10不受两种群的显着影响。Bph18-NIL的OsHILOX(TN1种群取食例外,未达显着水平)、OsLOX和OsNPR1可被两个褐飞虱种群显着诱导;OsPR10、OsGNS10和OsGNS11等受两个种群的影响不同,前两者均被TN1种群显着抑制而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OsGNS11能被TN1种群显着诱导而不受IR56种群显着影响;OsGNS5不受两种群的显着影响。Bph3-NIL的OsNPR1、OsGN11可被两个褐飞虱种群显着诱发表达,OsHILOX和OsLOX仅能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而不被TN1种群显着影响,OsGNS5则被TN1种群显着诱导而不被IR56种群显着影响;OsGNS11被TN1种群显着抑制而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OsPR10不受显着影响。Bph6-NIL仅OsGNS11被两个褐飞虱种群显着影响,被TN1种群显着抑制而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其他6个基因均只能被一个种群显着影响,其中OsHI-LOX、OsLOX、OsNPR1、OsGNS10受IR56种群的诱导,OsPR10被TN1种群诱导,而OsGNS5被TN1种群抑制。Bph24-NIL仅OsLOX被两个种群显着影响(诱导表达),OsHI-LOX、OsGNS11和OsGNS5、OsGNS10均只被一个种群显着影响,其中前两者被TN1种群抑制,后两个则被IR56种群诱导;OsNPR1、OsPR10未受显着影响。

钟光跃,汪仁全,陈辉志,钟露平,吕建群[5](2020)在《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提出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的虫害之一,其危害发生面积和范围逐渐扩大。本文作者综述了稻飞虱的生物型分类,抗飞虱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基因定位、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发现近10年在稻飞虱抗性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很小。筛选的抗性材料丰富,但也只停留在筛选、鉴定和定位上,应用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上很少,原因可能是抗飞虱基因与很多不良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水稻品种审定过程中只做稻飞虱抗性鉴定,而没有制定淘汰标准,造成育种家关注新品种的米质和抗稻瘟病能力,而忽略了抗稻飞虱资源的利用。

王红波[6](2019)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指出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育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褐飞虱(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其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对现有优良水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是防治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和背景选择(whole genome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将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准确地导入到优良水稻中,创建了一批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成功地将来源于“B5”的两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同时导入到优良恢复系“华恢938”中,创建了“HB13002-5-30-10”、“HB13002-5-31-24”和“HB13002-50-9-7”等 3 个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遗传背景回复率为86.62%-87.88%的新株系。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褐飞虱综合抗级为1-3级,表现抗或高抗褐飞虱。以这3个新株系为父本与4个不育系进行配组,当所用不育系也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苗期也表现抗褐飞虱;当不育系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的苗期褐飞虱抗性未得到提高。三次重复田间试验表明,3个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华恢938”相似;所配杂交组合中,以“荃9311A”为母本与新株系所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表现优良,与生产对照组合“丰两优4号”相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有望培育出新的杂交稻品种。2、通过回交,目标基因的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覆盖12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及中、高密度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HB13001-14-5”的BPH14和BPH15基因成功地导入到“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选育出5个BPH14和BPH15双基因纯合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04-7-47”、“HB17004-7-50”、“HB17004-7-54”、“HB17004-7-72”和“HB17004-7-88”。芯片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株系中所导入的BPH14和BPH15基因片段长度均分别为434.7 kb和417.6 kb;除两个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新株系的其余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五山丝苗”相同,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78%。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抗褐飞虱;相同条件下,“五山丝苗”均表现感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的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较对照均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均与“五山丝苗”基本一致。此外,利用改良株系与不同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方面,也和受体亲本与对应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基本一致,且新组合的部分稻米品质指标较原始组合显着提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并在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定向地改良了其褐飞虱抗性。目前,改良株系“HB17004-7-88”已提供给国内商业化种子公司作为“五山丝苗”的替代系用于生产。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过回交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导入双基因片段最短、背景回复率最高的育种案例之一。3、以“HB13001-14-5”为供体,创建了若干个“五山丝苗”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均只携带1个包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片段长度从428.5 kb-13.3 Mb不等;这些代换系中除导入片段外,其余遗传背景与“五山丝苗”相同。通过对代换系的导入片段长度、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BPH14基因上下游连锁区段中存在影响生育期和株高的QTLs。4、同样利用回交,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及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黄华占”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 5个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10-180-171-1”、“HB17010-180-171-39”、“HB17010-180-171-63”、“HB17010-180-171-75”和“HB17010-180-171-86”。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新株系的BPH14和BPH15基因所在染色体座位的导入片段长度分别为362.7 kb和1049.4 kb,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64%。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为9级,表现高感褐飞虱;而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成株期褐飞虱抗性为7级,表现感褐飞虱;而相同条件下,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也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其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5个改良株系在海南株高显着低于受体亲本“黄华占”,而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黄华占”无显着差异;5个改良株系在武汉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华占”均无显着差异。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较“黄华占”显着提高;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与“黄华占”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同样表明,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黄华占”到遗传背景中,显着提高了其褐飞虱抗性,且不会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盘毅[7](2019)在《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文中认为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提高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是遏制褐飞虱危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不断挖掘褐飞虱抗性基因,并开展相关的功能研究,对深入认识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稻显性核不育轮回群体的后代材料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和基因挖掘,并构建Bph32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结果为水稻优势基因的挖掘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为水稻品种褐飞虱抗性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并为深入认识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一个水稻显性核不育轮回群体后代单株构建的F9世代群体进行了大田自然鉴定,筛选出3个高抗褐飞虱株系,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在第6染色体1.2Mb-1.67Mb之间定位到一个褐飞虱抗性基因。2.以编号为14CF2426的高抗株系与感虫对照TN1构建的546个F2分离单株为材料,采用分蘖期人工接虫进行褐飞虱抗性的表型鉴定,QTL分析在第1、6和10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与褐飞虱抗性相关QTL。其中,第6染色体上定位到的QTL位于0.4Mb-1.76Mb之间,验证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定位结果。在第1和10染色体检测到的QTL可能是新的褐飞虱抗性QTL。3.对比分析发现,第6染色体上定位的基因是已克隆的Bph32。根据Bph32的DNA序列开发了2对分子标记,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Bph32的近等基因系NIL-Bph32和NIL-bph32。近等基因系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Bph32能够显着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4.对Bph32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检测到1268个显着的DEGs,与NIL-BPH32相比,1064个上调表达,204个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检测到46个显着富集的类别,KEGG分析发现了4个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多个DEGs与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路径相关,推断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路径可能在Bph32抗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胡新娣[8](2019)在《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褐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种植抗虫品种来防治褐飞虱可以减轻污染、降低防治成本。对江西省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抗褐飞虱的评价及田间调查稻飞虱的发生对江西稻飞虱的防治及抗虫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江西省推广的72份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进行了抗性评价,对2017年的25份水稻品种进行了两年的抗性鉴定。并对鉴定出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了趋避性,抗生性及耐害性方面的机理研究。对江西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9个中稻品种、8个晚稻品种进行了田间稻飞虱的发生动态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中晚稻品种田间稻飞虱发生动态9个中稻品种及8个晚稻品种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喜欢集聚取食的水稻品种具有差异性,晚稻品种上的稻飞虱的发生量高于中稻品种。中稻品种隆两优1813稻飞虱若虫数最多;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数量分别在黄华占、深两优841上最高。晚稻品种隆香优130上的稻飞虱若虫数达3000头/百丛,且稻株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的密度最高,丰源优华占次之。中稻品种荃优华占、五山丝苗整个生育期稻飞虱的虫口密度较低,所有晚稻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稻飞虱的数量除吉优雅占、天优雅占外其余最高量达2000头/百丛以上,隆香优130最高达3723头/百丛。上述结果表明,中稻上稻飞虱发生较轻,可以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各个晚稻品种上的稻飞虱数量都处较高水平,尤其是种植隆香优130、丰源优华占时需要加强防治。2.72份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水平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评价了江西推广的72个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对2017年的2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两年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稻隆两优534苗期两年的鉴定抗级为5级(中抗),而五山丝苗苗期第二年鉴定出抗级为7级(感);晚稻高优红88成株期两年的鉴定抗级为5级(中抗),而丰源优2297成株期第二年抗级为7级,此外个别品种两年的结果有些出入。47个新收集的品种中广两优1822、黄华占、隆两优华占、两优619苗期没有抗性,但成株期具有抗性,抗级为5级(中抗)。其余的早稻、中稻和晚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级为7级(感虫)或9级(高感)。目前,江西省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为感虫和高感品种,缺少抗性品种,且抗性不高。3.抗性水稻品种的抗性机理苗期具有抗性的隆两优534相比于TN1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此外对褐飞虱其他生物学指标均没有影响。五山丝苗上褐飞虱的若虫的着虫数显着低于隆两优534。两个品种的植物功能损失指数均低于TN1。成株期具有抗性的高优红88、丰源优2297相比于TN1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且高优红88褐飞虱若虫孵化数最少。两个品种上褐飞虱的若虫着虫数不存在差异性。两者的植物功能损失都指数小于TN1。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害性,各品种在抗生性和排趋性上表现的不明显。

毛方明[9](2019)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上极具破坏性的害虫,褐飞虱的频频爆发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每年过度的杀虫剂使用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而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被认为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黄华占’和‘五山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常规水稻品种,目前在湖北省推广广泛,但对褐飞虱无抗性。本研究利用杂交、回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将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渗入到黄华占和五山丝苗中,通过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不同环境的比产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创建产量、品质、生育期等与受体亲本相似,但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的新材料,为培育抗褐飞虱的常规水稻新品种提供育种基础材料。BC3F2前的所有工作由王红波完成,本人由BC3F2开始接手研究工作。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杂交、回交和每个世代的分子标记跟踪检测,从‘黄华占4/HB13001-14-5’的BC3F3家系中选育出携带Bph14、Bph15基因纯合的株系8个,分别编号为HB16005-1-3-49、HB16005-1-3-60、HB16005-2-6-8、HB16005-5-1-43、HB16005-5-1-80、HB16005-5-7-9、HB16005-5-7-29和HB16005-5-7-40。从‘五山丝苗4/HB13001-14-5’的BC3F3家系中选育出携带Bph14、Bph15基因纯合的株系7个,分别编号为HB16003-7-1-24、HB16003-7-1-44、HB16003-8-7-2、HB16003-8-7-14、HB16003-8-7-50、HB16003-25-8-26和HB16003-25-8-48。2.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以上15个中选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平均受害等级是1.03.7,表现为高抗或抗。与受体亲本黄华占和五山丝苗受害等级7.0和8.3相比,褐飞虱抗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用水稻育种SNP芯片RICE6K分析中选株系表明,所有中选株系在3号和4号染色体的Bph14、Bph15基因的插入片段为18.99Mb21.19Mb,部分株系在其他染色体上也有不同大小的供体亲本片段导入,黄华占背景的8个中选株系的背景回复率为88.23%94.52%,五山丝苗背景的6个中选株系的背景回复率为92.69%94.95%。4.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14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的48对SSR标记对中选株系与受体亲本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株系 HB16005-1-3-60、HB16005-5-1-43及HB16005-5-1-80与黄华占无标记存在差异,HB16005-1-3-49和HB16005-2-6-8分别与黄华占有1对标记的差异,HB16005-5-7-9、HB16005-5-7-29、HB16005-5-7-40与黄华占的差异均达到3对标记。在五山丝苗改良株系中,株系HB16003-8-7-50与五山丝苗无标记存在差异,HB16003-7-1-24、HB16003-7-1-44、HB16003-8-7-2、HB16003-8-7-14、HB16003-25-8-48均与五山丝苗有1对标记的差异,另外HB16003-25-8-48的结果表明种子可能混杂。通过芯片和48对SSR标记的指纹图谱分析,初步明确了原始亲本与改良株系的基因组差异。5.海南和鄂州两个地点的比产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黄华占背景的中选株系,播始历期缩短23天、植株变矮26cm、其他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黄华占相似,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HB16005-2-6-8和HB16005-5-7-40两个株系表现最好、可以替代黄华占作为抗褐飞虱新品系进一步扩大试种。多数五山丝苗背景的中选株系,与五山丝苗相比,株高和千粒重略增高,其他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五山丝苗相似,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编号为HB16003-7-1-44的株系表现最好、可以替代五山丝苗作为抗褐飞虱新品系进一步扩大试种。6.通过对中选株系测配组合的比产试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稻米品质分析,筛选出华5325S/HB16005-2-6-8、华5325S/HB16003-7-1-44、华6421S/HB16005-2-6-8和华6421S/HB16003-7-1-44等4个生育期短、产量高、稻米品质优的苗头组合,建议进一步进行试制种和多点试验。

陶蓓[10](2019)在《褐飞虱瞬时感受器电位(TRP)通道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文中指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一种半翅目害虫,大发生时能够造成亚洲种植区水稻严重损失。作为典型的单食性刺吸式昆虫,它不仅能够直接危害水稻导致水稻枯萎死亡造成“虱烧”,而且还可携带重要的水稻病毒如齿叶矮缩病(Riceragged stunt virus,RRSV)和草状矮缩病毒(Rice grass stunt virus,RGSV)。目前,推广和种植携带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是防治褐飞虱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褐飞虱能够逐渐适应水稻品种的抗性进而产生新的致害性种群。Bph3(凝集素受体激酶,OsLecRKs)对褐飞虱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主效基因,已经被广泛用于水稻抗褐飞虱育种中。经过连续强迫饲养40代以上的褐飞虱能够适应IR56水稻(含Bph3抗虫基因)的抗性,然而褐飞虱与IR56水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可知。目前,收集了两个褐飞虱种群(一个为敏感种群TN1,以及一个致害种群IR56)的转录组数据,并通过RNA干扰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基因家族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致害性种群褐飞虱转录组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获得了取食IR56水稻后的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整虫转录组数据,分别获得了 4644万个、4813万个read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21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38个显着上调表达基因、77个显着下调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行使肽酶活力、RNA结合、核苷酸结合、细胞组分生物合成、细胞组分生物组装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伴侣和折叠催化、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折叠与定位和降解、免疫病毒侵染、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免疫系统等通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差异表达基因在褐飞虱致害性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2.TRP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在转录组数据和差异表达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并克隆了 TRP家族13个基因,命名为 NlTrp、NlPain、NlTrpl、NlPyrexia、NlNanchuang、NlTrpa1、NlPkd2、NlNompC、NlTrpy、NlTrpm、NlInactive、NlWtrw、NlTRPML,并与其直 系 同 源基因形成13个类群。跨膜结构域分析表明,9个TRP蛋白含有数量不等的(2~6个)跨膜结构域,4个 TRP 蛋白(NIPkd2、NITrpγ、NlInactive、NITRPML)不含跨膜结构域;除 NlTrpm、NITRPML外,TRP基因家族成员含有1~13个重复锚定序列;qPCR结果显示,TN1种群中NlTrp、NlTrpl、NlPyrexia的表达量高于IR56种群,NlPain表达量低于IR56种群;RNAi 结果表明,dsPain、dsNanchuang、dsTrpal、dsNompC、dsTrpγ、dsWtrw、dsTRPML等7个dsRNA显着降低褐飞虱存活率。进一步研究发现,dsNompC降低TN1种群和IR56种群中NlNompC基因表达量;dsNompC降低TN1种群在TN1水稻和IR56水稻上的存活率,且前者更为明显;dsNompC降低IR56种群在两个品种上的存活率;干扰NlNompC仅一定程度提高了 TN1种群在抗虫品种IR56水稻上的存活率,且表现明显的行为减弱。

二、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个水稻材料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1 文献综述
    1.1 褐飞虱研究概况
        1.1.1 褐飞虱形态特征
        1.1.2 褐飞虱生物型
        1.1.3 褐飞虱的分布、危害及防治
    1.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概况
        1.2.1 作物基因定位群体
        1.2.2 QTL定位方法
        1.2.3 植物基因克隆方法
        1.2.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
        1.2.5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克隆
        1.2.6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应用
        1.2.7 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应用
    1.3 植物与昆虫互作机理研究
        1.3.1 植物生理抗性类型
        1.3.2 植物抗虫机理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褐飞虱来源
    2.3 分子标记种类与来源
    2.4 主要试剂
    2.5 主要仪器设备
    2.6 实验方法
        2.6.1 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2.6.2 水稻叶片DNA提取
        2.6.3 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2.6.4 PCR扩增与电泳
        2.6.5 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方法
        2.6.6 水稻叶鞘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2.6.7 RT-PCR
        2.6.8 基因组序列扩增
        2.6.9 CRISPR/Cas9载体构建方法
        2.6.10 水稻农艺性状考察方法
        2.6.11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材料CL48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3.1.1 抗源CL48及重组单株的褐飞虱抗性鉴定
        3.1.2 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3.1.3 抗褐飞虱基因进一步精细定位
        3.1.4 定位区段候选基因分析
        3.1.5 水稻叶鞘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3.1.6 基因组序列的扩增
        3.1.7 CRISPR/Cas9载体构建
        3.1.8 抗褐飞虱基因介导的抗性机理分析
    3.2 水稻材料CL123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3.2.1 分子标记检测回交后代基因型
        3.2.2 回交群体褐飞虱抗性鉴定
        3.2.3 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3.2.4 回交后代农艺性状考察
4 讨论与总结
    4.1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定位
    4.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抗性机制
    4.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利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水稻RNA提取方法
    2、RNA质量鉴定
    3、RNA反转录为c DNA
    4、PCR产物纯化方法
    5、质粒提取方法
    6、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
    7、本实验使用的试剂配制方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褐飞虱乙酰胆碱酯酶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观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
        1.2.2 ACh E启动子克隆
        1.2.3 MS-PCR检测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
        1.2.4 BSP分析两种生物型甲基化水平
        1.2.5 RT-PCR检测两种生物型ACh E基因的表达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2 两种褐飞虱生物型ACh E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差异分析
    2.3 BSP分析两种生物型ACh E启动子甲基化模式分析
    2.4 两种生物型ACh E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3 讨论

(4)抗虫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与分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褐飞虱的概述及其危害
    1.2 水稻抗褐飞虱的机制
    1.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
    1.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信号途径
        1.4.1 凝集素受体激酶
        1.4.2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
        1.4.3 植物激素
        1.4.4 胼胝质分解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抗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近等基因系水稻品种的苗期抗性评价
        2.1.3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褐飞虱若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2.1.4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褐飞虱雌虫蜜露量影响的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苗期抗性
        2.2.2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若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近等基因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蜜露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WRKY对 TN1 种群和IR56 种群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与实验仪器
        3.1.3 水稻样品的处理
        3.1.4 荧光定量PCR检测抗虫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3.2.2 转录因子WRKY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近等基因系水稻水杨酸、茉莉酸和胼胝质途径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与实验仪器
        4.1.3 水稻样品的处理
        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抗虫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茉莉酸途径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4.2.2 水杨酸途径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4.2.3 胼胝质分解途径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总结
        5.1.1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抗性
        5.1.2 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WRKY对 TN1 种群和IR56 种群的响应
        5.1.3 近等基因系水稻水杨酸、茉莉酸和胼胝质途径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
    5.2 创新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历

(5)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飞虱生物型研究
    1.1 稻飞虱生物型分类
    1.2 稻飞虱致害性变异
2 抗飞虱种质评价
    2.1 稻飞虱抗性的遗传
    2.2 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3 抗飞虱种质资源筛选
4 水稻抗飞虱基因的定位
5 抗稻飞虱资源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6)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世界及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1.3 水稻褐飞虱及其抗性基因研究
        1.3.1 褐飞虱的分布及危害
        1.3.2 褐飞虱的主要特性、爆发特点及危害程度
        1.3.3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1.4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其定位与克隆
        1.4.1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1.4.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1.5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及生理机制
        1.5.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
        1.5.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生理机制
    1.6 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1.7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1.8.1 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8.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1.8.3 基于SNP的高通量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1.8.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利用MAS改良恢复系“华恢938”的褐飞虱抗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用于抗性鉴定的褐飞虱
        2.2.3 实验方法
        2.2.3.1 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2 用于目标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
        2.2.3.3 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2.2.4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确认及遗传背景分析
        2.2.4.1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型确认
        2.2.4.2 育成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2.2.5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
        2.2.5.1 鉴定用褐飞虱的准备
        2.2.5.2 待鉴定材料秧苗准备
        2.2.5.3 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及评价标准
        2.2.6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考察
        2.2.7 稻米品质分析
        2.2.8 数据分析和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回交、分子标记检测和株系选择过程
        2.3.2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2.3.3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4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缩小遗传背景差异有助于减少表型差异
        2.4.2 BPH14和BPH15在褐飞虱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2.4.3 有进一步试验价值的测配组合
第三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褐飞虱
        3.2.3 实验方法
        3.2.3.1 水稻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3.2.3.2 目的基因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3.2.3.3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3.2.3.4 基于SNP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背景分析
        3.2.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技术路线
        3.2.5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5.1 苗期人工接虫抗性鉴定
        3.2.5.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5.3 褐飞虱取食后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测定
        3.2.6 改良株系及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3.2.7 稻米品质分析
        3.2.8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及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基因BPH14和BPH15正向选择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3.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3.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3.3.5 中选株系高密度芯片遗传背景分析
        3.3.6 中选株系遗传背景重测序分析
        3.3.7 重组断点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3.3.8 改良株系褐飞虱抗性综合评价
        3.3.8.1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3.3.8.2 蜜露及虫增重测定结果
        3.3.8.3 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3.3.9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9.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9.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10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0.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0.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3.3.1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11.2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2 BPH14或BPH15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与评价
        3.3.12.1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3.3.12.2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实现水稻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
        3.4.2 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分型平台是理想的遗传背景选择工具
        3.4.3 优化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策略
        3.4.4 缩短导入片段对消除潜在连锁累赘非常必要
        3.4.5 改良株系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目标基因正向、负向选择及全基因背景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4.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4.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4.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4.3.5 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4.3.6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6.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6.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7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4.3.7.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4.3.7.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4.4 讨论
        4.4.1 BPH14和BPH15基因不会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4.4.2 BPH14和BPH15连锁片段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
        4.4.3 基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多基因聚合策略
        4.4.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培育多基因聚合绿色超级稻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1.2.1 稻飞虱的分类
        1.2.2 褐飞虱的危害特征
    1.3 褐飞虱的生物型
        1.3.1 害虫的生物型
        1.3.2 褐飞虱的生物型分类
        1.3.3 褐飞虱生物型的致害机理与形成机制
        1.3.4 褐飞虱生物型的鉴定方法
    1.4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1.4.1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理
        1.4.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鉴定方法
        1.4.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
        1.4.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克隆
    1.5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1.6 作物中的显性核不育资源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稻抗褐飞虱大田自然鉴定与GWAS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田间褐飞虱的发生情况
        2.3.2 83个鉴定株系虫口密度与受害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2.3.3 鉴定株系的抗性评价与分析
        2.3.4 GWAS分析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水稻抗褐飞虱人工接虫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F_2分离群体分蘖期人工接虫鉴定结果
        3.3.2 F_2分离群体的QTL定位分析
        3.3.3 第6染色体上抗褐飞虱目标基因与已克隆基因Bph32的对比分析结果
        3.3.4 Bph32基因高效分子标记的开发
        3.3.5 Bph32基因在83个鉴定株系中的分布及抗性表现情况
    3.4 讨论
第4章 转录组测序挖掘Bph32的调控基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IL-BPH32和NIL-bph32的抗性鉴定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质量
        4.3.2 NIL-BPH32和NIL-bph32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4.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4.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4.3.5 DEGs与报道的水稻抗虫QTL在染色体上的共定位
        4.3.6 RT-qPCR验证DEGs的表达
    4.4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缩略词英汉对照
    附录 2:用于定量PCR的引物
附件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8)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水稻对褐飞虱遗传育种研究
        1.2.1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1.2.2 抗性评价方法
        1.2.3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
        1.2.4 褐飞虱抗性育种
    1.3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
        1.3.1 排趋性
        1.3.2 抗生性
        1.3.3 耐害性
    1.4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研究
        1.4.1 江西省水稻种植及耕作制度概况
        1.4.2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情况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不同水稻品种上稻飞虱田间发生动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田间稻飞虱若虫发生动态
        2.3.2 田间褐飞虱成虫发生动态
        2.3.3 田间白背飞虱成虫发生动态
        2.3.4 中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
        2.3.5 晚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早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2 不同中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3 晚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4 2018 年早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5 2018 年中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6 2018 年晚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水稻品种抗性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生性测定
        4.3.3 不同水稻品种耐害性测定
        4.3.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排趋性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褐飞虱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1.1.1 水稻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型研究
        1.1.2 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1.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2.1 抗褐飞虱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1.2.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1.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1.3.1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常规品种和恢复系中的应用
        1.3.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不育系中的应用
        1.3.3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杂交稻中的应用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褐飞虱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2 课题目的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水稻材料
        3.1.1 供体受体材料
        3.1.2 用于测配的不育系材料及对照品种
    3.2 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技术路线
    3.3 用于选择的分子标记、DNA提取、PCR反应体系和电泳方法
        3.3.1 用于选择的分子标记
        3.3.2 DNA提取
        3.3.3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3.3.4 电泳方法
    3.4 褐飞虱鉴定方法
    3.5 产量测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考查方法
    3.6 稻米品质分析方法
    3.7 配合力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过程
    3.2 BC_3F_3 家系的Bph14、Bph15 基因分子检测和单株选择
    3.3 BC_3F_3 家系的苗期褐飞虱抗性表现
    3.4 BC_3F_3 家系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 BC_3F_3 家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3.6 BC_3F_3 家系决选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3.6.1 决选株系Bph14、Bph15 基因的再次检测
        3.6.2 决选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3.6.3 决选株系与受体亲本间指纹图谱的差异分析
    3.7 BC_3F_4 株系在海南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8 BC_3F_4 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3.9 BC_3F_5 株系的苗期褐飞虱抗性表现
    3.10 BC_3F_5 株系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11 BC_3F_5 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3.12 部分株系所配组合的的产量、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12.1 中选株系及亲本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12.2 部分中选株系及亲本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13 杂交组合各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4 讨论
    4.1 中选株系的褐飞虱抗性改良评价和探讨
    4.2 本研究使所使用的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 的评价和探讨
    4.3 优良株系和组合评价
        4.3.1 HB16005-2-6-8
        4.3.2 HB16005-5-7-40
        4.3.3 HB16003-7-1-44
        4.3.4 华5325S/HB16005-2-6-8
        4.3.5 华5325S/HB16003-7-1-44
        4.3.6 华 6421S/HB16005-2-6-8
        4.3.7 华 6421S/HB16003-7-1-44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褐飞虱瞬时感受器电位(TRP)通道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褐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2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2.1 褐飞虱生物型
        2.2 致害性变异规律及机制
    3 昆虫TRP家族概况
        3.1 TRP家族的组成
        3.2 TRP家族的基因功能
    4 RNAi技术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两个褐飞虱致害性种群转录组分析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不同致害性种群褐飞虱样本的获取
        1.3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2.2 GO功能富集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褐飞虱TRP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水稻
        1.3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试剂
        1.4 褐飞虱TRP家族基因片段的筛选与验证
        1.5 TRP通道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验证
        1.6 TRP通道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TRP家族基因在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间的差异表达
        1.8 褐飞虱TRP家族基因的RNAi
        1.9 qPCR检测干扰4天后的褐飞虱沉默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TRP通道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2.2 褐飞虱TRP通道蛋白基因的序列结构分析
        2.3 褐飞虱TRP通道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差异表达
        2.4 干扰TRP基因对褐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2.5 褐飞虱NlNompC基因在不同种群间RNAi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四、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个水稻材料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初步分析[D]. 鄢柳慧. 广西大学, 2021(12)
  • [2]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J]. 覃丽莎,吴碧球,李成,黄芊,凌炎,黄凤宽,龙丽萍,黄所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7)
  • [3]褐飞虱乙酰胆碱酯酶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观遗传分析[J]. 方君,杨潇,朱利航,陈俊,杨之帆.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4]抗虫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与分子响应[D]. 周若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J]. 钟光跃,汪仁全,陈辉志,钟露平,吕建群.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1)
  • [6]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王红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7]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D]. 盘毅.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D]. 胡新娣.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毛方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褐飞虱瞬时感受器电位(TRP)通道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D]. 陶蓓.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