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读后(论文文献综述)
邱林[1](2018)在《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晚清的学术史论述中,往往特别强调今文经学的复兴。在梁启超和钱穆所着《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孙诒让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梁、钱的书流传很广,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对清代学术史的印象。相比之下,章太炎等人却对孙诒让有着极高的评价,称赞其为“晚清第一大师”“三百年绝等双矣”。参照章太炎的论述,孙诒让显然属于一般清代学术史论述中被低估的学人,因而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居士,浙江瑞安人,是晚清朴学大师和经学后殿。他在经学、诸子、金石文字、训诂校勘、文献目录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着作主要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札迻》、《温州经籍志》等。孙诒让早年随父宦居大江南北,后半生偏居乡里,潜心着述。在晚清内忧外患之际,他也走出书斋致力于在温州等地区推广新式教育。因此,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问家,还是最早在浙江南部推行新式学堂的教育家。自孙诒让年少起,父亲孙衣言即指点其读书治学,不仅为他创造了优越的着述条件,还带他结识了众多一流学者。孙诒让本人也聪敏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位着作等身、成就卓着的朴学大师。孙氏治学服膺乾嘉之道,欣赏高邮王氏之学,在金石文字和校注《周礼》、《墨子》等典籍方面卓有成就,影响深远。《周礼正义》是孙诒让花费二十余年时间写就的一部巨着,总结了历代《周礼》研究的成果,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至今无人可望其项背。在文字训诂、典章制度之外,他明确指出大宰“八法”为《周礼》的纲领所在,并通过对“官联”问题的梳理使全书脉络分明、前后呼应,从而超越了汉唐注疏。在学术背景、经学立场,以及当时激烈的今古文之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孙诒让延续了“周公作《周礼》”的观点。对此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但在阅读《周礼正义》一书时要有充分的认识。《墨子间诂》一书也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总结了清中叶以后诸家校注《墨子》的成果。该书三易其稿,始成定本,除了进一步进行训诂、校勘之外,孙氏还对墨子及墨家学说的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子间诂》是墨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对后来的墨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墨学真正复兴的基础。总体来说,孙诒让生活在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初期,治学上偏向传统但又有着承前启后的特征。甲午战败后时事多艰、国难当头,孙诒让开始投身于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救国救民的实用人才。之后他又领导“温处学务分处”,筚路蓝缕,在浙江南部地区推行新式教育,堪称一位教育家。除此之外,孙诒让大量订阅各种新式书刊,关心时局变化,主张进行变法革新。甲午之后他提出创办“兴儒会”,以兴儒救国。清政府新政之际,他受盛宣怀的邀请起草了《变法条议》,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变革主张。晚年的时候孙诒让结交章太炎等人,表现出明显的同情革命的倾向。孙诒让不仅治学严谨、着作等身,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同时又关心社会,身体力行,做到了知行合一。
李凡[2](2018)在《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国学经历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定名的过程颇为复杂,反映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现代国学观念不同的文化走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相适应,本文拟通过对晚清民国(1901-1937)先后出现的三十余种以“国粹”、“国故”、“国学”为关键词命名的国学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文章的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辅以对其所属学术团体和学术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兴衰情况的考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清现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走向。第一阶段以《国粹学报》、《国学萃编》为主。梳理出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即在救亡图存意识主导下,以政治走向为核心的国学观念;第二阶段以《国学丛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主办)、《国故》月刊为主。分析辛亥革命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现代国学,在基本价值观、学术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上,与第一阶段政治意义上强调学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所不同。国学在此阶段不再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种种文化价值观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第三阶段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与《国学丛刊》(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主办)、《华国》月刊为主。在此阶段,出现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东南大学国学院、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学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且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南北学界对现代学术、文化理解的歧义和纷争。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主的北方学界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为阵地,强调不包含任何强烈感情色彩的中性的整理国故。以胡适、陈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李济等为代表的北方学人因而以运用新工具、扩展新材料的新国学主张及学术实践而成绩斐然,声望日隆。以《国学丛刊》和《华国》为阵地,以顾实、陈中凡、吴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南方学人则强调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代表了承继国粹派一脉而来的国学研究文化走向。双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学术层面上。此一时期所强调的国学,既非政治,又非文化,而是在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后,在学术层面上如何发展学术研究。而1930年至1937年,民族危机渐趋深重。民间国学团体苏州国学研究会、章氏苏州国学研究会、天津国学研究会及其会刊《国学商兑》、《国学论衡》、《制言》、《国学》月刊特别强调其“致用”之功和维系人心之效,此一阶段的国学走向再次回归到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保护和研究上。
祁世卿[3](2013)在《《说文五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文五翼》是清代学者王煦所着的一部小学着作,由《证音》二卷、《诂义》二卷、《去复》一卷、《补逸》一卷、《检字》二卷共五部分组成。全书共证音80字,诂义114字,补逸字115个,删重文36个。王煦生活於乾嘉时期,致力於《周礼》、《仪礼》、《春秋》三传以及《史记》、《汉书》等的研读,勤于经学,精研文字训诂。所着《说文五翼》体例完备,徵引详瞻。该书较《说文》四大家之《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约注》、《说文通训定声》等成书早,但被后起之书所淹没,在后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至今未见研究《说文五翼》的专着或论文。鉴於此,本论文拟对《说文五翼》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清代学术史,尤其是文字学断代史提供一份可靠的材料。本论文以清代王煦的《说文五翼》为研究对象,对全书条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证王煦对於《说文》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审视《说文五翼》一书在清代《说文》学的价值和地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说文五翼》的作者、成书及版本,对大徐本《说文》的批评与考证,所反映的文字学思想以及该书的成就与不足。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一节介绍王煦生平及着作,第二节介绍《说文五翼》的成书及版本流传,第三节介绍本文研究《说文五翼》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说文五翼》的内容。分五节。第一节讲该书总体的宗旨,即为校订《说文》而作。第二节证音。分为纠正形声误为会意例、纠正形声误为省声例、解释非声或未群例、会意误为省声者、声符错误者五个部分。第三节诂义。王煦尊崇许慎,对於二徐擅改的省声字、形声字多斥为不合六书。对於一些形体譌变或分化的字,也用六书理论加以阐释,并追溯譌变的时间。探究异文字际关系,力图梳理出个别汉字字形演变的脉络。第四节为拾遗。王煦详考《说文》体例,并参检《字林》、《玉篇》、《广韵》等字书,最后将真正为逸字者吸收到《拾遗》当中。《拾遗》一卷,据许书说解补逸字一百一十五文。主要据《说文》叙言与注语补。第五节去复。因为后人在传抄中的误改或误增,《说文》产生很多重出字,许书重出之字,大徐标出18个,王煦摘录书中,又举其脱漏未标者列出19例。第六节索引。整理因重文或归部不富而见於他部者,体例有三:一为“某在某部”;二是“某在某部某下”;三是“某在某部下”。第三章《说文五翼》考证古音方法舆衍语。第一节长言、短言。王煦所讲的长言、短言,是指非入声与入声的区别。第二节一声之蒋。“声”指声纽,声之相通即声纽之相通。第三节通转。王煦所说的“通转”,泛指元音相同但韵尾部位不同的韵部之间的语音变化。第四节音义并通。王煦既明古音,且重证据,因而很好地利用了声训这一方法,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提出一些精到的见解。第四章结语。第一节讲《说文五翼》的成就,主要有方法科学、徵引宏富,对古音考证精当两个方面。第二节清《说文五翼》的不足,主要有不明假借与同源、过分拘泥於静慎、对一些字的形体分析有误三个方面。第三节清了《说文五翼》的影响。
黄燕平[4](2011)在《南朝公牍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朝公牍文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公牍文进行总体概述:概括和归纳公牍文的定义、特点和种类,简述公牍文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介绍“公牍”二字的产生和使用情况。第二、三章从文体入手,选取诏、策、章、表、奏、启、檄、移等主要公牍文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追溯它们的源头,介绍写作格式,并揭示其文体功用和写作特点。如章以谢恩,表以陈请,二者的写作特点共同表现为叙情陈志,注重辞采;奏主于按劾纠谬,启重在感谢恩赐,前者当明允笃诚,理切辞洁,后者则表现为篇制短小,兼重情采;檄用于威告责让,则有事昭明辨、气盛辞断的特点。第四、五章探讨南朝公牍文的文学化倾向。第四章论南朝公牍文的文学化演进。这主要侧重公牍文的外在形式,即骈文化的讨论。兹将南朝分为刘宋、齐梁、陈代三个阶段,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公牍文作家作为考察对象:刘宋之傅亮、颜延之、鲍照、谢庄,齐梁之王融、谢胱、沈约、任防、江淹、萧纲、萧绎,陈代之徐陵及同时期北周的庾信。由于骈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对仗,故本章主要采取统计和分析诸代表作家的公牍文的对仗句子所占总句数的比率、对句的工稳情况等来考察其骈化程度,同时兼论公牍文的用典、辞藻和声律等方面。通过种种考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公牍文自刘宋至陈代,对句由低于总句数的一半到超过一半,完成了由散文至骈文的转变。同时这一转变又伴随着用典日益巧妙,辞藻日渐华美,声律日趋协调。第五章论南朝公牍文内容及功能的演变。南朝诗赋的写作由“言志”走向“缘情”,这几乎学界的共识。但此一趋势在应用性极强的公牍文中也有相似的体现,却鲜为人知。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先秦两汉到南朝,公牍文写作的政治意识由强转弱,其政务性愈来愈不受重视;南朝公牍文中重在陈政言事的文体奏、制、策等的篇数锐减,而偏于述个人私情的启、敕等则数量大增;南朝出现了以公牍文体写作游戏之文的现象。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南朝公牍文陈政务功能日益萎缩,述衷情的成分日渐增加的情况。虽然南朝公牍文中述衷情功能最终没有代替陈政务,但是此一功能的发展似已达公牍文所能承受的极限了。而这种极限正体现了南朝公牍文的文学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黄耀明[5](2011)在《清代会意学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学界对于会意的研究已较为全面深入,但是对于清代会意学说的研究却相当欠缺。总体来看,目前学界所论及的清代学人共16人,还有39人没有进入研究视野。要将会意研究推向深入,就需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清代的会意研究在古代会意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目前学界对于清代会意学说的认识仅停留在个别大家的观点之上。对清代会意学说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现代会意研究,而且对于编写六书学史、文字学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有鉴于此,我们拟对整个清代众多学人的会意学说进行搜集整理,以期深入分析其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描写出整个清代会意学说的面貌,发掘其蕴涵的价值,对其作一个总结,为现代会意研究及六书学史研究打好基础。我们先搜集了目前所能找到的清代论及会意的所有着作,进而从大量《说文》学、六书学、文字学着述中爬梳出会意观点,以期把整个清代学人的会意观点-网打尽。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清代对会意的界定和分类两个方面,对每一个观点用心理解、仔细分析。在会意界定方面,从众多的定义中总结出4种基本观点:合字义说、合形见意说、合本字形义说和合文表虚意说。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对每一观点进行描写。在会意分类方面,从清代纷繁复杂的类别中概括出六大类别:异体会意、同体会意、变体会意、会意兼书、形体内外会意、特殊散见会意。这六大类几乎统摄了清代所有的类目。再对每一类进行描写,以期全面反映整个清代的分类状况。之后,对清代会意学说进行评价,主要从界定和分类两方面分析了其对前代的继承、自身的特点和对后代的影响,最后评析了其优点与不足。我们发现,清代对会意的界定研究得十分细致而深入,其合形见意说为清代所独创。而合本字形义说又是对明代学说的重要的发展。在分类方面,清代在前代所分13小类的基础上,新立47小类。从古代会意研究史上看,清代会意学说无论在界定方面,还是在分类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史振卿[6](2011)在《清代《尚书》学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学者不断为之故、训、传、说。到清代,《尚书》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上,都是以前各朝代无法比拟的;而且今人在研究《尚书》时,也都不能不考察清代《尚书》学的研究成果,作为自身研究的起点。清代《尚书》学的演变与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明清鼎革,使一大批士人在反思明亡的教训中,把矛头指向王明心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尚书》研究的重心是反思蔡沈《书集传》给学界带来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成果,是把东晋梅赜所上古文《尚书》中二十五篇定为伪书。到乾嘉时期,考据思想主导着学界,《尚书》辨伪学者的重心是探寻二十八篇真古文《尚书》的意蕴。到晚清时期,清廷面临内忧外患,经世致用思想再次激起波澜,《尚书》学研究的旨趣发生转变,在今文经学的主导下,《尚书》辨伪不仅在于它的学术意义,而且是清儒面对世变而作出的应急反应。清儒中以阎若璩为代表的辨伪派和以毛奇龄为代表的证实派,对古文《尚书》的传承系统展开争论,其大旨在于证明各自传承体系的合法性。两派辩论的焦点是东晋梅赜所上古文《尚书》中的二十五篇的真伪,他们主要围绕二十五篇的篇目篇数、文体格制、文献来源等议题进行激烈辩论。通过这些辩论,虽然两派都难以拿出有力的证据说服对方,但是使东晋梅赜所上古文《尚书》存在的争议问题更加明晰,使后人更清楚的看到问题的根结。辨伪派和今文学家均在追寻晚书的作者。这二十五篇虽然被多数人否定,但是其思想的合理内核,并没有因为两派学者的辩论而丧失,两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二十五篇的思想价值。有清一代,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是粮食的主产区,呈现“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同时在战略上,长江中下游是南北交通的交集区,而这个地区水灾也不断发生。清代《尚书》研究学者对长江中下游的水道问题的关注,集中表现在对三江、九江地望的考论。他们通过梳理三江、九江地望的历史沿革,试图找到二大地望的具体方位,以便解决当时社会的需要。清朝是传统学术总结的重要时代,对《尚书》的辑佚和历代经解的汇编恰恰反映出这个时代儒学的基本走向。清儒《尚书》辑佚和经解汇编不仅在总结学术,而且把辑佚、汇编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又与社会思潮的变迁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
梅军[7](2010)在《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作源头性的考察和研究,以出上文献(甲骨刻辞、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今文《尚书》、《周易》、《逸周书》)中属于殷商西周时期的作品为基本文本,系统地探讨了殷商西周时期散文文体的发展演变轨迹。本文分为两编,共八章。根据殷商西周时期散文文体发展的历史状况,从宏观上将其划为两个阶段,认为殷商是我国古代散文文体的萌芽时期,西周是我国古代散文文体的成长时期。论文上编(第一至三章)是对殷商时期散文文体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殷墟甲骨刻辞、殷商铜器铭文、今文《尚书·商书》;下编(第四至八章)是对西周时期散文文体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西周甲骨刻辞、西周铜器铭文、《周易》卦爻辞、今文《尚书·周书》及《逸周书》中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本文重点探讨文本在发生学意义上的文体属性,在对具体文本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以功能为标准的分类原则,将殷商西周时期的散文分为“占”、“告(诰)”、“命”、“卜”、“表”、“记”、“约”、“典”、“训”、“誓”、“论”十一种文体。分述如下:一、占。指记录视卜兆断吉凶之事的文辞。这种文体用于占卜场合,见于殷墟甲骨刻辞和西周甲骨刻辞。殷商时期的“占”文应用频繁,内容丰富,历时较长,使用者主要是殷王,少数为大臣。至西周早期,“占”文使用明显减少。二、告(诰)。指记录君臣告祭神祖、君王诰诫臣属、臣属告诫君王、臣属禀告君王、臣属相互告谕、臣属告知晚辈等内容的文辞。这种文体见于殷墟甲骨刻辞、西周铜器铭文、今文《尚书·商书》、《周书》以及《逸周书》中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其中西周铜器铭文中载录周王告祭先王的“告”文虽仅见二例,但其文字渊奥宏朗,语多用韵,表明至迟在西周晚期,有关告祭先祖之类的“告”文已臻于成熟。而殷墟甲骨刻辞中的王告臣属之“告(诰)”,实已接近于后世之“诰”,可见后世之“诰”体至迟已十殷商时期发其端倪。今文《尚书·周书》中的“周初八诰”,则标志着“诰”体散文在西周早期已经发展成熟。记录臣属禀告君王的“告”文,其内容及体制较记录君臣告祭神祖的“告”文更为丰富灵活,可看作后世之上行公文在萌芽时期的产物。三、命。指记录上对下发号施命的文辞。这种文体见于殷墟甲骨刻辞、西周甲骨刻辞、西周铜器铭文以及今文《尚书·周书》、《逸周书》中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总的来看,“命”文用于朝政场合,经由殷商、西周的长期应用,至西周晚期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四、卜。殷墟甲骨刻辞中的“卜”文,指不能归入“占”、“告”、“命”的卜辞。其数量庞大,内容十分丰富。本文着重探讨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历时较长的五种内容即祭祀、巡行、田猎、征伐、卜旬中的部分卜辞,以见出殷墟甲骨刻辞“卜”文的体制特征与流变过程。《周易》卦爻辞中的“卜”文,指或载录事物、必着以判断吉凶之语的卦爻辞,其性质与甲骨卜辞相类。五、表。指殷墟甲骨刻辞中载录“干支表”、“商王世系表”、“贵族世系表”的记事刻辞。较同时期的其他文体而言,殷墟甲骨刻辞中的“表”文结构相对简单,使用范围过于狭小。随着殷商王朝的灭亡,这类文体也就消失了。六、记。指载录记事言辞之文。这种文体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已出现,经由殷商西周时期的长期使用和发展,渐趋成熟,并为后世的叙事文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七、约。指载录内容与法律文书相关的文辞。这种文体见于西周中、晚期铜器铭文。按其所反映主要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治地之约;(二)治民之约;(三)治律之约。八、典。指载录君臣言辞可作为后世治国法典之文。这种文体见于今文《尚书·周书》,现存两篇,即《洪范》和《吕刑》。前者具体论述了统治国家的大政方针,被视为帝王之术,自西汉以后,受到历代封建帝王的推崇;后者提出了刑法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原则,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是迄今所见我国古代最早而又较为系统的法典。九、训。指记录训导言辞之文。今文《尚书·商书》中的“训”文现存一篇,即《高宗肜日》。此文记录殷王祖庚肜祭武丁时,祖己训导祖庚的言辞。另有一例见于西周早期铜器铭文,即《叔趯父卣》。此文记录叔(?)父对焂进行训导的言辞,出自肺腑,情意深远。十、誓。指载录战争誓词之文。今文《尚书·商书》中的“誓”文现存一篇,即《汤誓》,为汤伐桀灭夏的出征誓师词。今文《尚书·周书》中属于西周时期的“誓”文现存两篇,即《牧誓》、《费誓》。前者是周武王在牧野与商纣王的军队进行决战之前的誓师词,后者是周公之子伯禽率师讨伐淮夷、徐戎叛军之前,在费地对出征将士所作的誓师词。十一、论。指载录议论言辞之文。这种文体见于《周易》卦爻辞。按是否记有断辞,可分为载录断辞、不载录断辞两类。前者数量较少,所记断辞有的位于议论之辞的中间,有的位于议论之辞的首尾。后者数量相对较多,言辞简短,虽无“论”之名,却有“论”之实,开启了后世“论”体散文的先河。
许亚萍,赵铮[8](2009)在《王筠《说文释例》之“释例”》文中研究指明《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要籍,也是王筠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说文释例》一书的性质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以为其书是专讲体例的,有的以为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有的则回避了其书的性质问题。王筠以"释例"名书,就是说明《说文》的主要内容、主旨、体例、表达方式、体裁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说文》者抓住重点,尽快入门,很好地阅读《说文》一书。这与今人所说的"释例"专指编纂体例不同。在清代的《说文》释例类着作中,专讲编纂体例的书出现在晚清。正确地揭示"《说文》释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是重要的,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说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史振卿[9](2008)在《《焦氏笔乘》研究》文中指出《焦氏笔乘》是焦竑读书札记,是一部重要的学术成果,是研究焦竑心学、诸子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内容大约包括:一、儒家典籍的诠释及三教会通思想的阐述;二、“小学”和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等文献学的研究;三、古史的正误和史事的载录;四、古今人物的臧否和名物制度的考述;五、文章词赋诗歌的品评;六、古代医方的撮录;七、金陵人物及地方文献的辑证等等。此书受到后来学者的重视,常被广泛的征引。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认识:第一拓展前人研究成果。第一部分在论及《焦氏笔乘》的文献学价值时,打破王炜民先生的《论<焦氏笔乘>的文献学价值》的文中文献学划分的局限,根据当前文献学理论中文献整理所采用的方法,如版本、校勘、目录、文字、音韵、训诂、考证、辑佚、注释等重新定位《焦氏笔乘》的文献学价值,拓展了研究领域。关于研究焦竑心学成就的着作颇丰,且时有大量引用《焦氏笔乘》之文,笔者试着把《焦氏笔乘》中焦竑心学的资料重新归类,在第二部分中从哲学旨趣——心性之学和哲学之归宿——三教会通这两个方面统摄焦竑的哲学思想。第二开拓研究领域。关于《焦氏笔乘》的史学和诗歌研究,由于笔者寡陋,未见佳作刊布,虽然有几篇探讨焦竑的史学成就,如:王勇刚在《焦竑的史学思想》、杨绪敏《论焦竑及其史学研究的成就与缺失》、向燕南在撰写《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时着有《焦竑的学术特点与史学思想》等,但是大都以《献征录》、《国史经籍志》和《澹园集》为重点资料,对《焦氏笔乘》涉及较少,所以笔者试着从《焦氏笔乘》的史料考据学成就和《焦氏笔乘》中关于《史记》的讨论,来探究焦竑的史学成就。《焦氏笔乘》中记载大量与唐诗相关的内容,为后人对明代诗歌研究提供资料,笔者据此寻绎有关焦竑探讨诗歌的义蕴,企望引起文学界的兴趣。
张小乔[10](2007)在《《六书长笺》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文字学家赵宦光的《六书长笺》是一本专力研究六书理论的书。明朝在文字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文字学着作多遭忽略贬斥。赵宦光所着的《六书长笺》自刊行就毁誉不一。总体来说,以贬斥之言居多。《六书长笺》是赵宦光搜集白汉许慎以来的各家六书说而成,书中论述了各个文字学家的得失。全书按六书分类,按历史年代备列各家对每一书的观点,所以后代学者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六书理论的演进变化及其异同利弊。赵宦光对六书的次第特别关注,在《六书长笺》的每一卷开头他都详细备列各家六书次第。此外,赵宦光在《六书长笺》中还提出了“五体一用”说,明确以体用称六书。他的一些观点,如认为“声前意后”,提出“形义,母也,音声,父也,所生皆子也”的“文字子母说”等都是值得肯定的观点;最为了不起的是他已经有“谐其声即同某韵”的思想,这比清代段玉裁的“同谐声必同部”的说法要早一百六七十年。赵宦光本着彰显六书真义的目的撰写此书,有瑕却也有瑜,客观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对赵宦光的《六书长笺》要重新认识,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以期在文字学史上给它一个应有的定位。论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选题的缘起。《六书长笺》为集汉至明代六书学之大成,着者赵宦光在六书定义、六书次第上大力着墨,综合了十九位文字学家关于六书的理论,提出了一些值得称道的观点,并使人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六书理论的演进变化。第二部分,作者赵宦光。介绍赵宦光的生平和着作成就。第三部分,《六书长笺》的写作目的与成书。第四部分,《六书长笺》的版本和体例。第五部分,《六书长笺》的字体。后世评其字体好异,确实有此情况,论文后附《<六书长笺>所用古字一览表》。第六部分,《六书长笺》中的六书理论。分别按照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顺序,结合《六书长笺》原着,一一分析各家六书言论及赵宦光的六书理论。第七部分,《六书长笺》中的其他文字学理论。如六书次第,以及卷七中涉及的六书理论等。
二、《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读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读后(论文提纲范文)
(1)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孙诒让的治学之路 |
第一节 家学影响条件优越 |
第二节 聪敏好学持之以恒 |
第三节 结交论学见多识广 |
第四节 服膺乾嘉宗法二王 |
第二章 《周礼》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
第一节 《周礼正义》的撰写与成就 |
第二节 《周礼》官联问题研探 |
第三节 关于“周公作《周礼》”说 |
第三章 《周礼正义》的刊刻 |
第一节 初次刊刻 |
第二节 楚本刊刻 |
第四章 《墨子间诂》的成就与影响 |
第一节 《墨子间诂》的撰写 |
第二节 《墨子间诂》的学术贡献 |
第三节 评价与影响 |
第五章 孙诒让的办学活动 |
第一节 创办新式学堂 |
第二节 难题与解决之道 |
第三节 教育观念及办学成效 |
第六章 孙诒让的政治态度分析 |
第一节 主张变法的开明态度 |
第二节 支持新政的施行 |
第三节 晚年同情革命的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国学的发生 |
第一节 现代国学的不同称谓:“国粹”、“国故”、“国学” |
一、“国学”、“国粹”的由来及涵义 |
二、“国故”一词的使用及内涵 |
第二节 现代国学研究团体、机构的兴起 |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
二、东南大学国学院 |
三、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概述 |
第二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一——借经史助益革命 |
第一节 谈学术而兼涉革命——《国粹学报》的创办 |
一、国学保存会的创办 |
二、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国粹学报》的创办 |
第二节 《国粹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思想倾向 |
二、《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一——复古守旧 |
三、《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二——“排满革命” |
第三节 《国粹学报》的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
一、邓实与《国学通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 |
二、黄节与《国粹学报叙》、《黄史》 |
三、章太炎与《文学论略》、《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二书》 |
四、刘师培与《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周末学术史序》 |
五、马叙伦、王国维、许守微的代表性着作 |
第四节 《国学萃编》的创办 |
第三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二——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的创办 |
第二节 国学扶危社与《国学》 |
第三节 国学昌明社与《国学杂志》 |
第四节 《国学巵林》、《国学月刊》的创办 |
一、《国学巵林》的创办 |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
第四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三——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创办 |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
第三节 《新潮》、《国故》月刊的创办及其论争 |
一、《新潮》的创办 |
二、《国故》月刊的创办 |
三、《新潮》与《国故》月刊的论争 |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办 |
第五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
第六节 《国学季刊》的创办 |
一、《国学季刊》的创刊及特色 |
二、“新国学”理念的学术宣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
三、《国学季刊》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
第七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创办 |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
第八节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的创办 |
第五章 现代国学的取向之四——甄明学术,发扬国光 |
第一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的创办 |
第二节 《国学丛刊》与《国学辑林》的创办 |
一、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成立 |
二、《国学丛刊》的创办 |
三、东南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宣言和工作纲领——《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
四、《国学辑林》的创办 |
第三节 《华国月刊》的创办 |
第四节 《国学专刊》与《国学》月刊的创办 |
一、《国学专刊》的创办 |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
第六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
第一节 《国学丛刊》、《清华学报》的创办 |
一、清华国学研究会和《国学丛刊》成立缘起 |
二、《国学丛刊》刊物宗旨及栏目设置 |
三、《国学丛刊》刊登重点篇章分析 |
四、《清华学报》的创办 |
第二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办 |
一、创办背景和经过 |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制度特色及导师任课概况 |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入学及毕业概况 |
四、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评价 |
第三节 《实学》月刊、《国学月报》的创办 |
一、国学研究院丛书的出版 |
二、《实学》月刊的创办 |
三、《国学月报》的创办 |
第四节 《国学论丛》的创办 |
一、《国学论丛》的创办概况 |
二、《国学论丛》的刊载内容及编辑特色 |
三、《国学论丛》重点篇目及作者分析 |
第五节 借用新工具扩张新材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及旨趣 |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 |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第七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六——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 |
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学会与《师大国学丛刊》 |
第二节 北平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的创办 |
第三节 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与《国学杂志》 |
第四节 《国学商兑》、《国学论衡》的创办 |
第五节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
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成立 |
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
第六节 《国学》月刊的创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说文五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王煦生平与着作 |
1. 生平 |
2. 着作 |
(二) 《说文五翼》成书及版本流传 |
(三) 研究《说文五翼》的意义与方法 |
二、《说文五翼》的内容 |
(一) 校订《说文》 |
(二) 证音 |
1. 纠正形声误为会意例 |
2. 纠正形声误为省声例 |
3. 解释非声或未详例 |
4. 会意误为省声者 |
5. 声符错误者 |
(三) 诂义 |
1. 探讨传写讹变 |
2. 探究异文字际关系 |
(四) 拾遗 |
1. 据《说文》叙言补 |
2. 据《说文》注语补 |
(五) 去复 |
(六) 检字 |
三、《说文五翼》研究文字音义关系的方法与术语 |
(一) 长言、短言 |
(二) 一声之转 |
(三) 通转 |
(四) 音义并通 |
四、结语 |
(一) 《说文五翼》的成就 |
1. 方法科学,徵引宏富 |
2. 对古音考证精当 |
(二) 《说文五翼》的不足 |
1. 不明假借与同源 |
2. 过分拘泥於许慎 |
3. 对一些字的形体分析有误 |
(三) 《说文五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南朝公牍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公牍文概述 |
第一节 公牍文的定义和特点 |
一、公牍文的定义 |
二、公牍文的特点 |
第二节 公牍文的产生与发展 |
一、公牍文的萌芽——《尚书》 |
二、公牍文的雏形——春秋战国 |
三、公牍文的奠基——秦汉 |
四、公牍文的演变——魏晋 |
第三节 “公牍”一词的产生和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公牍文的文体(上) |
第一节 诏策 |
一、诏策的述源 |
二、诏策的文体特征 |
第二节 檄移 |
一、檄文的述源 |
二、檄的文体特征 |
三、移文的述源 |
四、移的文体特征 |
第三章 公牍文的文体(下) |
第一节 章表 |
一、章表的述源 |
二、章表的文体特征 |
第二节 奏启 |
一、奏的述源:始与变 |
二、奏的文体特征 |
三、启的述源 |
四、启的文体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南朝公牍文文学化的演进 |
第一节 刘宋公牍文 |
一、刘宋公牍文的概况 |
二、傅亮的公牍文 |
三、颜延之的公牍文 |
四、鲍照和谢庄的公牍文 |
第二节 齐梁公牍文 |
一、齐梁公牍文的概况 |
二、南齐王融、谢脁等的公牍文 |
三、齐梁沈约、任昉等的公牍文 |
四、梁代萧纲、萧绎的公牍文 |
第三节 陈代公牍文 |
一、陈代公牍文的概况 |
二、徐陵、庾信的公牍文 |
小结 |
第五章 南朝公牍文内容及功能的演变 |
第一节 诗赋的“言志”与“缘情” |
第二节 公牍文的陈政务与述衷情 |
一、从公牍文的时代发展来看 |
二、从单个公牍文体的发展来看 |
三、公牍文体写成的游戏之作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清代会意学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清代会意研究着述综览 |
第一节 冠以“六书”、“会意”之名且论及会意的着作 |
第二节 未冠以“六书”、“会意”之名但论及会意的着作 |
第三节 虽冠以“六书”之名但未论及会意及失传的着作 |
第二章 清代会意界定研究 |
第一节 合字义说 |
第二节 合形见意说 |
第三节 合本字形义说 |
第四节 合文表虚意说 |
第三章 清代会意字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异体会意 |
第二节 同体会意 |
第三节 变体会意 |
第四节 会意兼书 |
第五节 形体内外会意 |
第六节 特殊散见会意 |
第四章 对清代会意学说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清代会意学说对前代的继承 |
第二节 清代会意学说的特点 |
第三节 清代会意学说的影响 |
第四节 清代会意学说的优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清代《尚书》学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民国以来清代《尚书》学研究综述④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五、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清代以前《尚书》学研究的两个问题 |
一、孔氏家学与汉唐之际的《尚书》流变 |
1、孔安国与《尚书》 |
2、古文《尚书注》与古文《尚书传》 |
二、元明《尚书》学中反蔡《传》之古义派 |
1、元明反蔡《传》之着述考略 |
2、元明反蔡《传》之意义 |
第二章 清代经学思想的变迁与《尚书》研究 |
一、程朱理学视域下的清初《尚书》学 |
二、训诂以明道的乾嘉《尚书》学 |
三、经世思潮影响下晚清《尚书》学 |
第三章 清儒对古文《尚书》传承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孔壁古文《尚书》的传授体系 |
1、西汉古文《尚书》传承体系 |
2、东汉古文《尚书》传承体系 |
二、关于贾逵是否传承孔安国古文《尚书》 |
1、贾逵传孔安国古文《尚书》 |
2、贾逵传杜林漆书 |
三、关于杜林漆书是否为孔壁古文《尚书》 |
1、杜林漆书为孔壁古文《尚书》 |
2、杜林漆书与孔壁古文《尚书》无关 |
四、关于《尚书正义》的传承体系 |
第四章 清儒围绕晚书二十五篇的辩论 |
一、关于晚书二十五篇篇数和篇目的辩论 |
1、辨伪派的考论 |
2、证实派的反驳 |
二、关于晚书二十五篇文辞格制的论辩 |
1、辨伪派的方法 |
2、证实派的驳斥 |
三、关于晚书二十五篇来源的辨证 |
1、辨伪派的论述 |
2、证实派的检讨 |
四、关于《泰誓》的考辨 |
1、《泰誓》辨伪 |
2、今文《泰誓》 |
3、古文《泰誓》 |
五、关于晚书二十五篇作者的讨论 |
1、皇甫谧 |
2、王肃 |
3、刘歆 |
六、晚书二十五篇真伪问题的评说 |
七、晚书二十五篇思想价值的论说 |
第五章 清儒关于三江、九江地望的考论 |
一、三江论说 |
1、一江分三江说 |
2、三江为一江说 |
二、九江论述 |
1、寻阳之诸水说 |
2、洞庭湖之诸水说 |
3、汉阳以南城陵矶以西之诸水说 |
三、清儒研究三江、九江地望的意义 |
第六章 清儒《尚书》辑佚和历代经解汇编的成果及其特点 |
一、《尚书》辑佚的成果及其特点 |
1、《尚书》辑佚的成果 |
2、《尚书》辑佚的特点 |
二、《尚书》经解汇编的成果及其特点 |
1、《尚书》经解汇编的成果 |
2、《尚书》经解汇编的特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代《尚书》学着述考略 |
附录二 宋鉴《尚书考辨》的学术价值 |
后记 |
(7)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凡例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本选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殷墟甲骨刻辞 |
第一节 概述 |
一、文字考释 |
二、分期断代 |
三、辨伪缀合 |
四、文例语法 |
五、内容体类 |
第二节 占 |
一、载录"某占曰"云云的"占"文 |
(一) "王占日"之文 |
1. 祭祀 |
2.气象 |
3.农业 |
4.生育 |
5.疾病 |
6.贡纳 |
7. 取获 |
8.田猎 |
9.征伐 |
10.卜旬 |
11.其他 |
(二) "臣占日"之文 |
1. 祭祀 |
2.气象 |
3.田猎 |
4.其他 |
二、载录"某曰"云云的"占"文 |
三、载录"曰"云云的"占"文 |
第三节 告 |
一、载录王告神祖的"告"文 |
(一) 直行告祭礼于神祖而不说明内容的"告"文 |
(二) 行告祭礼于神祖且说明具体内容的"告"文 |
1. 告秋 |
2.告日 |
3.告疾 |
4.告方 |
5.告执 |
二、载录臣属告王的"告"文 |
1. 告伐 |
2.告麦 |
3.告猎 |
三、载录王告臣属的"告(诰)"文 |
第四节 命 |
一、令 |
1. 令祭 |
2.令奠 |
3.令往 |
4.令取 |
5.令省廪 |
6.令壅田 |
7.令猎 |
8.令伐御 |
二、乎 |
1.乎祭 |
2.乎往 |
3.乎取 |
4.乎猎 |
5.乎伐御 |
三、使 |
第五节 卜 |
一、与祭祀有关的"卜"文——以侑祭刻辞为例 |
二、与巡行有关的"卜"文——以"王步"刻辞为例 |
三、与田猎有关的"卜"文 |
四、与征伐有关的"卜"文 |
五、与卜旬有关的"卜"文 |
第六节 表 |
一、干支表 |
二、商王世系表 |
三、贵族世系表 |
第七节 记 |
一、与卜事有关的"记"文 |
(一) 载录卜用甲骨之来源的"记"文 |
1. 载录卜用龟甲之来源的"记"文 |
2. 载录卜用牛胛骨之来源的"记"文 |
(二) 载录卜用甲骨之祭祀的"记"文 |
(三) 兼录卜用甲骨之来源与祭祀的"记"文 |
二、与卜事无关的"记"文 |
(一) 刻于卜用甲骨而与卜事无关的"记"文 |
(二) 刻于非卜用甲骨而与卜事无关的"记"文 |
第二章 殷商铜器铭文 |
第一节 概述 |
一、铜器分期断代 |
二、铭文内容体类 |
第二节 记 |
一、非记事性质的"记"文 |
(一) 载录作器者名的"记"文 |
1. 记单一族氏名 |
2. 记复合族氏名 |
(二) 载录作器对象名的"记"文 |
(三) 兼录作器者名、作器对象名的"记"文 |
(四) 载录作器名称、用途、存放位置的"记"文 |
二、记事性质的"记"文 |
(一) 载录作器之事的"记"文 |
(二) 兼录赏赐、作器之事的"记"文 |
1. 记"王赏+作器" |
(1) 殷王赏赐+为祖辈作器 |
(2) 殷王赏赐+为父母辈作器 |
2. 记"臣赏+作器" |
(1) 大臣赏赐+为祖辈作器 |
(2) 大臣赏赐+为父辈作器 |
(3) 大臣赏赐+为其他人作器 |
(三) 与祭祀有关的"记"文 |
(四) 与巡行有关的"记"文 |
(五) 与宴飨、田猎、征伐有关的"记"文 |
第三章 今文《尚书·商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尚书》释名 |
二、《尚书》传本源流 |
三、《尚书》篇目演变 |
四、今文《尚书·商书》体类 |
第二节 诰 |
一、载录王告臣属的"诰"文 |
二、载录臣属告王的"告"文 |
三、载录臣属互告的"告"文 |
第三节 训 |
第四节 誓 |
第四章 西周甲骨刻辞 |
第一节 概述 |
一、发现认知 |
二、族属来源 |
三、分期断代 |
四、行款文例 |
五、内容体类 |
第二节 占 |
一、载录"(?)曰"云云的"占"文 |
二、载录"曰"云云的"占"文 |
第三节 命 |
第四节 卜 |
第五节 记 |
一、与卜事有关的"记"文 |
(一) 载录卜用甲骨之来源的"记"文 |
(二) 载录卜用甲骨之整治的"记"文 |
二、与卜事无关的"记"文 |
第五章 《周易》卦爻辞 |
第一节 概述 |
一、释名性质 |
二、作年作者 |
三、内容体类 |
第二节 卜 |
一、不载录事物的"卜"文 |
二、载录事物的"卜"文 |
1. 祭祀 |
2.出行 |
3.征伐 |
4.政事 |
5.刑讼 |
6.饮食 |
7. 田猎 |
8.气象 |
9.畜牧 |
10.疾病 |
11.婚姻家庭; |
12. 日常生活 |
13.道德修养 |
14.其他 |
第三节 记 |
1. 祭祀 |
2.出行 |
3.征伐 |
4.政事 |
5.田猎 |
6.婚姻家庭 |
7. 日常生活 |
8.其他 |
第四节 论 |
一、载录断辞的"论"文 |
二、不载录断辞的"论"文 |
第六章 西周铜器铭文 |
第一节 概述 |
一、文字考释 |
二、分期断代 |
三、语法音韵 |
四、内容体类 |
第二节 告 |
一、载录王告的"告"文 |
(一) 王告先王之"告"文 |
(二) 王告臣属之"诰"文 |
二、载录臣告的"告"文 |
(一) 臣属告王之"告"文 |
(二) 臣属告祖之"告"文 |
(三) 臣属告子之"告"文 |
第三节 命 |
一、令(命) |
(一) 载录王令(命)的"令"文 |
1. 令赏赐 |
2.令册命 |
3.令行往 |
4.令征伐 |
5.其他 |
(二) 载录臣令(命)的"令"文 |
1. 令赏赐 |
2.令册命 |
3.令行往 |
4.令征伐 |
二、乎 |
(一) 载录赏赐的"乎"文 |
1. 着以"乎"、"召"之语 |
2. 着以"乎"、"召"、"令"之语 |
3. 着以"佑"、"乎"之语 |
(二) 兼录册命、赏赐的"乎"文 |
1. 公佑+乎册命+赏赐 |
2. 伯佑+乎册命+赏赐 |
3. 公族佑+乎册命+赏赐 |
4. 宰佑+乎册命+赏赐 |
5. 三有司佑+乎册命+赏赐 |
6. 其他臣佑+乎册命+赏赐 |
三、使 |
第四节 训 |
第五节 约 |
一、治地之约 |
二、治民之约 |
三、治律之约 |
第六节 记 |
一、非记事性质的"记"文 |
(一) 载录作器者名的"记"文 |
1. 记单一族氏名 |
2. 记复合族氏名 |
(二) 载录作器对象名的"记"文 |
(三) 兼录作器者名、作器对象名的"记"文 |
二、记事性质的"记"文 |
(一) 载录作器之事的"记"文 |
1. 记"作某器" |
2. 记"某人作某器" |
3. 记"某人作某人某器" |
(1) 为祖辈作器 |
(2) 为祖、父辈作器 |
(3) 为父母辈作器 |
(4) 为兄辈作器 |
(5) 为自己作器 |
(6) 为妻辈作器 |
(7) 为晚辈作媵器 |
(8) 为其他人作器 |
(二) 兼录赏赐、作器之事的"记"文 |
1. 记"王赏+作器" |
(1) 周王赏赐+作器 |
(2) 周王赏赐+为祖辈作器; |
(3) 周王赏赐+为父辈作器 |
(4) 周王赏赐+为妻辈作器 |
2. 记"臣赏+作器" |
(1) 大臣赏赐+作器 |
(2) 大臣赏赐+为祖辈作器; |
(3) 大臣赏赐+为父母辈作器 |
(4) 大臣赏赐+为其他人作器 |
3. 记"父赏+作器" |
4. 记"兄赏+作器" |
(三) 与祭祀有关的"记"文 |
(四) 与巡行有关的"记"文 |
(五) 与大射、宴飨、田猎有关的"记"文 |
(六) 与征伐有关的"记"文 |
1. 记王伐 |
2. 记臣伐 |
第七章 今文《尚书·周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典 |
第三节 诰 |
一、载录王告臣属的"浩"文 |
二、载录臣属告王的"告"文 |
三、载录臣属互告的"告"文 |
第四节 命 |
第五节 誓 |
第六节 记 |
第八章 《逸周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诰 |
一、载录王告臣属的"诰"文 |
二、载录臣属告王的"告"文 |
第三节 命 |
第四节 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引用书目简称表 |
二、商王世系表三种 |
三、西周诸王年代诸说异同表 |
四、西周年月历日四要素俱全青铜器分期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8)王筠《说文释例》之“释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今人对《说文释例》的评说 |
(一) 研究《说文》“体例”的专书 |
(二) 《说文释例》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 |
(三) 只客观地介绍《说文释例》的内容, 不言其书之性质 |
二、古人以“释例”名书的情况 |
三、《说文释例》的“札记”特点 |
(9)《焦氏笔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诸论 |
(一)焦竑研究概况及选题的缘起 |
(二)《焦氏笔乘》的研究状况及本文的行文思路 |
一、《焦氏笔乘》的文献学价值 |
(一)版本、目录、校勘价值 |
(二)文字、音韵、训诂价值 |
(三)辨伪、辑佚、考证、注释价值 |
二、《焦氏笔乘》的哲学建树 |
(一)哲学之旨趣:心性之学 |
(二)哲学之归宿:三教会通 |
三、《焦氏笔乘》的史学和诗歌思考 |
(一)史学思考 |
(二)诗歌思考 |
四、《焦氏笔乘》辑佚 |
附录 |
焦竑着述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六书长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作者赵宦光 |
三、《六书长笺》的写作目的与成书 |
(一) 写作目的 |
(二) 成书 |
四、《六书长笺》的版本和体例 |
(一) 版本 |
(二) 体例 |
五、《六书长笺》的字体 |
六、《六书长笺》中的六书理论 |
(一) 指事 |
(二) 象形 |
(三) 形声 |
(四) 会意 |
(五) 转注 |
(六) 假借 |
七、《六书长笺》中的其他文字学理论 |
(一) 六书次第问题 |
(二) 《六书长笺》卷七中的文字理论杂说 |
八、总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读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D]. 邱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D]. 李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3]《说文五翼》研究[D]. 祁世卿.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南朝公牍文研究[D]. 黄燕平. 浙江大学, 2011(06)
- [5]清代会意学说研究[D]. 黄耀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6]清代《尚书》学若干问题研究[D]. 史振卿.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D]. 梅军. 上海大学, 2010(03)
- [8]王筠《说文释例》之“释例”[J]. 许亚萍,赵铮.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7)
- [9]《焦氏笔乘》研究[D]. 史振卿.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10]《六书长笺》初探[D]. 张小乔.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