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FSO对象模型编程(论文文献综述)
陈民安[1](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光波前校正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线光通信(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OWC)因其超宽频谱、保密性好等特点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无线光通信的室外应用场景主要指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FSO通信可广泛应用于室外多种场景,包括作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应急通信方案、基站信息回传和卫星通信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大气湍流将导致传输光束波前发生畸变,从而严重影响了 FSO通信系统的性能。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AO)技术是补偿波前畸变最常用的方法,但AO技术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波前传感器(Wavefront Sensor,WFS)不能在强湍流下工作,适用范围小;基于盲优化算法的WFS-less AO系统需要迭代次数多,这将严重影响FSO通信系统的时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方法,设计了基于CNN的波前畸变校正系统,可实现FSO通信系统中波前畸变的快速校正。对所研究的CNN波前校正方案进行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了基于CNN的波前校正系统性能,并通过强湍流下的校正结果验证了 CNN波前校正方案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平衡CNN波前校正性能和系统复杂度,本文基于理论和仿真性能分析了基于CNN的波前校正方法中的关键因素及最佳参数选取,包括Zernike项数、量化位数及不同CNN网络结构等。接着从校正性能和时间复杂度两方面分析比较了 CNN方案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SPGD)、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三种不同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SPGD和SA算法性能迅速下降,而CNN方法的性能较为稳定且功率损失小于SPGD和SA算法,尤其在较强湍流下,CNN性能相比其他算法更佳。另外,通过分析不同校正方法完成畸变校正所需的时间,发现CNN方法所需时间远小于SPGD和SA算法。因此,基于CNN的波前校正方法可在提升畸变校正性能的同时大幅减小校正所需时间,满足信道快速变化的需求。在室内搭建了基于CNN的FSO波前校正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基于CNN的波前校正方法的波前畸变校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弱湍流和强湍流下,经过CNN方法校正后,耦合功率损失都能降到很小。在弱湍流下的平均功率损失由校正前的1.8 dB降至0.8 dB,在强湍流下由校正前的12.4 dB降至4.4 dB。从而实验验证了基于CNN的波前校正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可适用于不同的湍流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CNN波前校正性能,理论分析了基于CNN方法的校正系统在湍流校正前和校正后的耦合效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CNN校正前后的耦合效率均服从莱斯分布,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刘俊敏[2](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结构光场信息提取及通信研究》文中指出空间结构光场是指光场的相位、偏振等在空间上呈特殊分布的结构化光场,比较典型的有涡旋光场、矢量光场等。结构光场所具有的独特的动力学特性、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特性和拓扑结构,为基于光波或光子载运信息、传输能量、向物质传递角动量等方面的应用打开了一个新的通道,现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微操控、通信、粒子诱捕等方面。尤其是在通信领域,研究探索空间结构光通信技术有望于解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全光互联”等应用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所引起的人们在通信容量、调制方式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新要求。在空间结构光通信研究中,主要可分为模式调制和模式复用两大类。模式调制和模式复用应用的关键在于模式的有效识别,现有研究工作中对于模态的检测主要基于干涉法和衍射法,空间结构光束经过特定的光学元器件后,根据衍射或干涉图案较明显的特征来区分不同模式的空间结构光束。随着拓扑荷的增大,大气湍流的干扰、器件的限制以及识别能力的局限,模态识别范围逐渐减小,准确率也急剧下降,只能检测有限的空间结构光模态。与此同时,空间结构光束在传输过程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会产生的畸变及模式串扰,这也严重限制了空间结构光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利用空间结构光束进行通信,其核心难点在于模态识别以及模式畸变补偿,研究探索模式识别和畸变补偿具有很重要的物理意义。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以及任务学习方面的优异表现,正为我们在模态识别以及模式补偿等方面的难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在常规模式识别方面,通过干涉、衍射图案来对模态进行识别,其信息本身需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且在人眼可识别范围内,而深度学习可对更多隐藏的信息进行提取和识别,这将进一步拓宽我们在OAM模态识别方面的研究思路。另外,深度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在特定任务方面的学习能力,直接根据光强分布信息获取光束中的畸变相位的能力,其强大的快速计算能力也将为模式的快速、实时补偿提供可能。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将深度学习与空间结构光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研究空间结构光场调控技术,实现灵活的结构光场产生及调控,并进一步深入研究空间结构光场的场分布和传输特性,揭示空间结构光束的传输畸变、模式串扰规律;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结构光束模态识别技术,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实现空间结构光束传输畸变实时补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不仅为实现空间结构光束模式信息的高效解调/解复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更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与空间结构光通信的实际融合,为发展新型空间结构光通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成果与创新:1)研究利用通过全息相位图设计来实现径向高阶完美涡旋光的产生及灵活调控。传统拉盖尔-高斯光束由于其拓扑荷与光束尺寸之间的依赖性,使得该光束在很多应用中具有局限性。完美涡旋由于其本身光束的尺寸与拓扑荷不相关,很好的解决了拉盖尔-高斯光束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完美涡旋光的调控只限于单个完美涡旋光的调控,在径向阶数,及叠加完美光束的独立调控方面仍未开展有效研究。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灵活的设计全息相位图,在实验上实现了任意可控高阶完美涡旋光的产生,包括角向阶数、径向阶数、椭圆度以及多光束叠加等调控。2)提出基于交叉偏振调制的矢量光场模式编码调制通信。通过将与左旋和右旋圆偏振涡旋光相干组合来产生矢量光。并且通过操纵两个圆偏涡旋光的OAM状态来实现矢量光的调制,使得矢量光通信具有双信道容量。并且密钥信息可以分别编码到两个圆偏振涡旋光上,这可以有效提升通信链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3)提出利用深度学习对涡旋光束的模态进行灵活识别,并应用于键控通信。现有涡旋光束OAM模态检测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干涉、衍射等方法,通过干涉或者衍射图案来对OAM模态进行识别和检测,但这些方法能实现的模态识别范围及其有限,且无法实现模态的快速、实时识别。同时,大气湍流对传统检测方法采用的人眼识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算法及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OAM模态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利用深度学习在大数据处理方面优势对涡旋光束OAM模态进行高效、实时检测,不仅能够对涡旋光束的OAM模态进行大范围识别,还能够有效抵抗大气湍流的影响。4)提出利用深度学习对结构光束经过大气湍流之后的畸变信息进行提取及补偿,并应用于通信性能提升研究。目前,在结构光束畸变补偿方面,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自适应光学和相关迭代算法,自适应光学方法复杂度较高且无法实现单次、实时补偿,其他迭代算法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畸变相位。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式畸变补偿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学习功能,根据采集的光强分布来提取相位畸变信息并进行补偿,不仅对相位畸变信息具有快速提取和补偿能力,而且有望适用于不同的传输环境。该工作发展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气湍流相位畸变信息提取技术,并将其用于空间结构光通信研究,成功抑制了大气湍流等带来的相位噪声以及信道间的模式串扰,提高了当前结构光复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李松(Song Lee)[3](2018)在《飞机发动机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转子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使用修理中故障率较高的零部件,在转子高速转动过程中,若强迫振动频率与叶片固有频率接近就会因共振引起叶片破坏进而引发故障甚至事故。本文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工厂自制的DF-××型离心叶轮组合一阶谐振频率的测量要求,提出使用锤击法和声压传感器进行振动信号测量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形成薄壁密集小尺寸的叶片谐振频率的测试设备和技术。本文分析了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一般方法,从叶片的振型、激振的方法、信号拾取的方法、信号处理的方法、数据存储与读取的方法等方面,对传统的机械系统谐振频率测量系统进行改进,提出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整体框架和硬件组成;根据系统的主要指标,将软件划分为三大功能模块,实现实时测量、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展示三大功能,并逐一对此三大功能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将他们耦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以铜锤、声压传感器、前置放大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和专用测量软件为主要组成的测试系统。此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的方法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并将典型测试结果与传统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有效解决了薄壁密集小尺寸叶片谐振频率的快速测量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总结叶片谐振频率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发展趋势。2、分析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叶片的振型和激振方法、振动信号的拾取技术、振动信号的处理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锤击法和声压测量技术的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整体框架、技术指标、软件架构及组成模块。3、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开发过程,介绍了实时测量、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展示三大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过程。4、在完成测量系统软硬件设计后,提出使用该系统进行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5、对测量系统软硬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试验验证,包括对测量结果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对比分析、产品装机试验等,说明本课题研究项目能够起到防止该型航空发动机离心叶轮组合在运转过程中,因为叶片振动特性的不良造成破坏进而引发事故的效果。
章可,刘永生[4](2013)在《利用VB实现Windows操作题的自动评分》文中指出提出对Windows操作题(控制面板操作、文件操作)自动评分的一种解决方案。利用VB的API函数读取控制面板中的取值,进行控制面板操作的自动评分;利用VB中的FSO对象模型获取文件及文件夹的各项信息,对文件操作题进行自动评分。
张胜奎[5](2011)在《智能点胶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点胶机就是将定量的胶体以行走速度和出胶量受控的方式,按照预定轨迹分配到指定位置的自动化机器。本文着重研究了点胶机图形编程系统的一些相关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这些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有:基于DXF文件的图形数据提取技术、基于单链表的动态数据存储技术、基于数据的平面识别、平面排序和点胶路径优化技术、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数控插补理论、运动仿真理论和串口通信技术等。论证了CAD系统的图形数据交换方法;对目前较常使用的图形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了DXF文件的结构及内容的含义;对使用VB操作DXF文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归纳出适用于图形编程系统的数据提取算法。分析了三种计算机数据存储结构;对比了当前在无指针语言中构建链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利用VB(VisualBasic)语言构造出了一种构造动态单链表,可用于存储图形数据。介绍了AutoCAD系统中坐标系的意义、用法及坐标转换方法;根据图形数据的平面特征,提出了基于DXF图形数据的平面识别和平面排序算法。根据点胶过程的工艺要求,结合DXF图形数据的特点,详细分析了适用于点胶机图形编程系统的直线、圆弧和椭圆类点胶路径中重复与分段路径识别算法,以及点胶轨迹的自动优化方法。对比了脉冲增量插补原理和数字增量插补原理的优缺点;论证了可用于点胶机图形编程系统的插补方案;采用了基于数字增量插补原理的直线插补方法、基于圆心角分割思想的圆弧和椭圆类图形插补算法。结合点胶工艺要求与点胶机执行机构的特点,基于AuotCAD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点胶机图形编程系统的AutoCAD仿真环境建模方法和仿真过程实现算法。分析了常用计算机总线通信方式;介绍了点胶机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方法和软件开发方法;根据图形数据特点和点胶工艺要求,制定出适用于点胶机串口通信的异步通信协议。将以上算法与研究结果应用于点胶机图形编程系统开发中,实现了点胶机图形编程系统的数据提取功能、平面识别和排序功能、点胶路径优化功能、点胶运动插补功能、点胶轨迹仿真功能和串口通信功能。所开发出的图形编程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灵活的特点。软件设计时采用VB6.0为编程平台,充分利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采用模块化编程方法,使程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替换性。该图形编程系统的开发虽然以点胶机为实体背景,但其许多功能具有通用性,这些功能不仅适用于点胶机的图形编程,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数控系统。
黄淑娜[6](2010)在《校园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重要渠道。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校园网应用的重要方面。目前已有的校园网教学平台,大多以提供各种教学资源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学习流程固定,无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提出在校园网环境下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Web-based Personalization Learning Support System,简称WebPLSS),系统核心是个性化学习模型,系统用XML技术规范教学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给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流程,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本文工作对校园网学习系统的建立具有参考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对网络学习理论的分析,在对学习内容、学习者个性化特征和个性化推送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校园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模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课程测试和Web日志分析获得重要的个性化特征参数,基于规则推荐个性化内容。该模型具有规范性、高效性、实用性等特点。其次,以本文所构建的个性化学习模型为核心,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校园网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该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实现环境是ASP.NET。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国内外校园网环境下的学习支持系统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讨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开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第三章主要研究校园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模型的构建;第四章是关于WebPLSS的总体设计;第五章讨论WebPLSS的实现;论文最后对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王腾[7](2006)在《网上考试和查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互联网在国际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Web的考试系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尽管传统的考试形式应用还非常普遍,但伴随着远程教学的推广普及,作为远程教学系统子系统的在线考试系统呼之欲出。一直以来由于考试本身所具有的公正性及特殊要求再加之技术的原因,在线考试系统并未得到提倡。本系统在这些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对网络环境下在线考试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可应用技术和具体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开发原理、总体规划、设计思想及具体实现过程,力争使在线考试系统得以真正的实施。文章对试题库的设计、组卷的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时加强了考试过程的控制,以确保考试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分布式数据库系统、Java、Asp、Jsp等相关理论做了必要的分析和介绍。最后,总结了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李鹏[8](2006)在《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并行工程、协同设计、虚拟企业等先进制造模式已逐步从理论迈向应用。基于Web的产品信息共享技术是确保这些先进制造模式得以实施的基础。基于上述认识,本论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产品共享信息组织模型及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系统体系框架研究针对已有基于STEP标准构建的产品数据主模型在组织企业产品共享信息时的不足,提出了“以产品数据主模型为框架,由企业来建模作为实现手段”的建模方案,企业根据自身的信息共享需要建立产品共享信息组织模型。分析了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地位,提出了包括客户层、企业共享信息服务层以及数据层在内的三层结构,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模块划分,满足了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的需求。(2)Web环境下产品三维模型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包括采集、组织与发布在内的基于VRML的产品三维模型信息跨平台共享方案。分别针对CAD系统和STEP文件研究了产品三维模型信息采编技术,实现了产品装配关系的自动采集及产品几何信息的Web使能转换,通过对两种技术的比较与分析,阐明了各自的优势及适用环境。为采集得到的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建立了合理的数据组织方式。提出了基于传统产品结构树和可视化产品结构树相结合的Web环境下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发布方案,并保证了二者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动态超链接技术实现了基于可视化产品结构树的产品共享信息集成发布。(3)Web环境下产品结构化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研究Web环境下产品结构化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包括结构化数据采集技术和基于用户个性化定制的结构化数据发布技术。结构化数据采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动态采集分散在企业异构数据库中的产品数据,并按照企业所构建的模型以XML为信息载体集成采集结果。参考IDEF1X标准提出了产品共享信息子模型建模方案,通过提供建模工具由企业制定共享信息模型。分析了采集结构化数据所需的映射信息,企业借助映射工具定义结构化共享数据的数据源。建立了一套基于XML的用于描述建模和映射结果的标记。研究并实现了结构化数据自动采集算法并予以实现,并将其封装为ATL(ActiveX Template Library)组件来提供采集服务。结构化数据发布按照用户数据定制结果对结构化数据采集结果进行裁剪,并将裁剪后的结果按照用户显示定制结果在Web环境下进行发布。分析了用户数据定制的本质,研究了用户数据定制的流程与实现;提出EPISSForm(Enterprise Product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Form)模型用于描述表格样式信息,实现了Web环境下结构化数据的动态发布,针对发布结果提供了输出和打印功能,以便于企业对共享信息的后续使用。(4)研究思想验证综合应用本文中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了EPISS(Enterprise Product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原型系统。在实际的工程中对其进行了初步应用,对本文的核心思想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完整的验证。
郑建标[9](2006)在《WSH脚本系统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WSH脚本系统的基本概念、脚本运行方法、对象模型等,以实例介绍了脚本程序的具体编写方法,并对有关WSH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张衡[10](2006)在《基于ArcIMS的WebGIS构建与应用实践》文中提出Web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地理信息系统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GIS技术与Web技术的结合,推动了地理信息以更快的步伐部门化、产业化和大众化,进而也催生了GIS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WebGIS。将WebGIS技术引入到日常工作中,是城市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开展基于网络的GIS研究,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今后GIS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各大GIS厂商也为此推出了大量WebGIS开发工具,ESRI公司的ArcIMS是这些产品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 本文从WebGIS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及构建方法等入手分析了基于ArcIMS的WebGIS构建技术、原理和方法;对基于ArcIMS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实现了一套原型系统——“社区WebGIS”。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基于ArcIMS的WebGIS构建理论、方法和技巧。重点阐述了ArcXML的定义、语法;探讨了ArcIMS网络发布地图的过程,服务器体系构成和优化技术;分析了ArcIMS开发中浏览器(客户端)的选择原理;并对ArcSDE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2)将ASP技术引入到HTML模式下的ArcIMS开发中,提出在ASP与JavaScript函数库之间传递参数的两种可行方法;用基于VML的距离量测方法代替传统的ArcIMS测距法,减小了服务器开销,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3)基于ArcIMS对不同的数据源实现了不同效果的专题图分析,使空间数据与统计专题数据紧密关联,实现统计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并实现了基于ArcIMS的选中要素和未选中要素两种缓冲区分析;另外对WebGIS和MIS的集成以及地理编码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给出了每项技术实现的主要流程、相关代码和部分实例。 (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字苏州”建设中的相关工程项目,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cIMS的原型系统——“社区WebGIS”。并在全面总结本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用FSO对象模型编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FSO对象模型编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光波前校正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 |
1.1.2 自适应光学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FSO波前校正系统 |
2.1 FSO通信系统 |
2.1.1 系统介绍 |
2.1.2 几何损耗 |
2.1.3 指向误差损耗 |
2.1.4 大气衰减损耗 |
2.2 大气湍流波前畸变模型 |
2.2.1 大气湍流模型及影响 |
2.2.2 Zernike多项式方法 |
2.3 FSO自适应光学系统结构 |
2.3.1 系统介绍 |
2.3.2 波前传感器 |
2.3.3 波前控制器 |
2.3.4 波前校正器 |
2.4 WFS-less AO波前校正方法 |
2.4.1 WFS-less AO系统 |
2.4.2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 |
2.4.3 模拟退火(SA)算法 |
2.5 基于深度学习的波前校正方法 |
2.5.1 卷积神经网络(CNN)原理 |
2.5.2 CNN波前校正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NN波前校正的仿真研究 |
3.1 基于CNN的波前校正仿真分析 |
3.2 基于CNN的波前校正关键因素分析 |
3.2.1 Zernike项数的选取 |
3.2.2 量化位数的影响 |
3.2.3 不同CNN结构比较 |
3.3 深度学习和传统优化算法的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NN波前校正的实验探究 |
4.1 FSOAO实验系统搭建 |
4.1.1 室外FSO实验 |
4.1.2 室内FSOAO系统搭建 |
4.2 基于CNN的波前校正实验及性能分析 |
4.3 湍流校正前后的耦合效率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结构光场信息提取及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间结构光的研究现状 |
1.2.1 空间结构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空间结构光的模态识别、畸变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3 深度学习在空间结构光通信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1.3.1 深度学习技术在空间结构光模式识别中的研究现状 |
1.3.2 深度学习技术在大气湍流信息提取及矫正中的研究现状 |
1.3.3 深度学习技术在通信中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2章 空间结构光场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基础理论 |
2.1 涡旋光场的产生、调控与检测 |
2.1.1 涡旋光场的数学描述 |
2.1.2 典型涡旋光场 |
2.1.3 涡旋光的产生及检测 |
2.2 矢量光束的产生、调控及检测 |
2.2.1 柱矢量光的数学描述 |
2.2.2 柱矢量光的产生及检测 |
2.3 深度学习技术的基本理论 |
2.3.1 深度学习算法基本分类 |
2.3.2 典型深度学习算法介绍 |
2.4 小结 |
第3章 空间结构光场调控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
3.1 径向高阶完美涡旋光束的产生及调控 |
3.1.1 完美涡旋光束理论分析 |
3.1.2 任意可控的径向高阶完美涡旋光束的产生 |
3.1.3 分数高阶完美涡旋光束的产生与调控 |
3.1.4 高阶椭圆完美涡旋光束的产生与调控 |
3.2 基于正交偏振调制的矢量光束调制通信 |
3.2.1 理论分析 |
3.2.2 基于正交偏振调制的矢量光束模式编码解码 |
3.2.3 基于矢量光束模式编码的图像信息传输 |
3.3 大气湍流扰动下结构光的复用通信 |
3.3.1 理论分析 |
3.3.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涡旋光束模式识别及通信 |
4.1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束模式识别及通信 |
4.1.1 理论分析 |
4.1.2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模式识别 |
4.1.3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模式解调通信 |
4.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束模式识别及通信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模式识别 |
4.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模式解调通信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湍流矫正及涡旋光束复用信道均衡 |
5.1 理论分析 |
5.1.1 大气湍流对涡旋光束的影响 |
5.1.2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湍流补偿 |
5.2 基于深度学习的涡旋光复用信道均衡结果及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飞机发动机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现状概况 |
1.2.1 振动传感器 |
1.2.2 振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1.3 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的发展瞻望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1 叶片的振型及激振技术 |
2.1.1 叶片的振型及其影响 |
2.1.2 使用扫频法激振的技术 |
2.1.3 使用锤击法激振的技术 |
2.2 振动信号的拾取技术 |
2.2.1 接触式测量技术 |
2.2.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
2.2.2.1 激光测量技术 |
2.2.2.2 声压测量技术 |
2.2.3 振动激发的技术 |
2.2.4 消除叶片间共振影响的技术 |
2.3 振动信号的处理技术 |
2.3.1 电磁噪声抑制技术 |
2.3.2 数据采集器的相关指标选择 |
2.3.3 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 |
2.3.3.1 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 |
2.3.3.2 窗函数的分析及选用 |
2.4 数据的存储与读取技术 |
2.4.1 文件系统概述 |
2.4.2 传统的文件I/O语句和函数 |
2.4.3 FSO文件系统对象 |
2.4.4 Common Dialog控件 |
2.4.5 数据控件Data |
2.4.5.1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
2.4.5.2 几种主流数据库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3.1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原理模型 |
3.1.1 激励系统 |
3.1.2 传感系统 |
3.1.3 分析系统 |
3.2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主要指标 |
3.3 测试系统的主要硬件选型 |
3.3.1 传声器&前置放大器 |
3.3.2 数据采集卡 |
3.4 测试系统的软件框架设计 |
3.5 测试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3.5.1 实时测量模块设计 |
3.5.2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5.3 数据读取和展示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测量功能的实现 |
4.1 编程工具及开发环境 |
4.1.1 Visu_al Basic概述 |
4.1.2 VB中的“事件”触发及DLL函数调用 |
4.1.3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软件工程结构设计 |
4.2 实时测量模块的实现 |
4.2.1 实时测量模块的总体设计 |
4.2.1.1 基本参数设置 |
4.2.1.2 频谱分析设置 |
4.2.1.3 显示控制 |
4.2.1.4 平均功能 |
4.2.1.5 波形显示 |
4.2.1.5.1 时域波形显示 |
4.2.1.5.2 频域波形显示 |
4.2.1.5.3 屏幕取点功能 |
4.2.2 数据库设计 |
4.2.2.1 数据表及数据字段的设置 |
4.2.2.2 参数设置的存储与读取 |
4.2.2.2.1 基本参数的读取 |
4.2.2.2.2 基本参数的写入 |
4.2.3 频谱分析功能的实现 |
4.2.3.1 数值计算控件CODSP |
4.2.3.2 功率谱估计的实现 |
4.2.3.2.1 用自相关函数估计功率谱Ps() |
4.2.3.2.2 加窗函数估计功率谱Ps() |
4.3 数据存储模块的实现 |
4.3.1 数据存储模块的总体设计 |
4.3.2 数据的格式与有效性规则 |
4.3.3 数据文件存储过程的基本设置 |
4.3.4 设备对象的初始化 |
4.3.5 读取数据到内存并写入文件 |
4.3.6 获取文件存储路径 |
4.3.7 文件写入硬盘 |
4.4 数据读取和展示模块的实现 |
4.4.1 数据读取和展示模块的总体设计 |
4.4.2 读取文件路径 |
4.4.3 读取采样率及测试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方法 |
5.1 DF-××型离心叶轮组合概述 |
5.2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原理 |
5.3 测试设备 |
5.4 测试环境条件 |
5.5 测试前准备 |
5.6 谐振频率的测量 |
5.7 叶轮全部叶片谐振频率分散度的计算 |
5.8 测试后处理 |
5.8.1 现场的处置 |
5.8.2 测试结果的处理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6.1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表述 |
6.1.1 测量不确定度概述 |
6.1.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方法 |
6.1.2.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方法 |
6.1.2.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B类评定方法 |
6.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
6.2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6.2.1 数学模型 |
6.2.2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 |
6.2.2.1 模拟信号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1 |
6.2.2.2 线路噪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2 |
6.2.2.3 模数转换时对信号的舍弃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3 |
6.2.2.4 时域信号向频域信号转换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4.. |
6.2.2.5 频率分辨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5 |
6.2.2.6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6 |
6.2.3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6.2.4 扩展不确定度计算 |
6.2.4.1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
6.2.4.2 扩展不确定度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F-××型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试验验证及比对情况 |
7.1 遇到的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7.1.1 信号的读取与分析 |
7.1.2 相邻叶片的干扰 |
7.1.3 叶片破裂的风险 |
7.2 试验验证情况 |
7.2.1 测量重复性 |
7.2.2 与工业部门提供的测量结果比对情况 |
7.3 装机使用情况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利用VB实现Windows操作题的自动评分(论文提纲范文)
一、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二、FSO (File System Object) |
三、使用API自动评阅控制面板操作题的解决思路 |
1、通过API函数直接获取需要的数据。 |
2、使用注册表函数 |
3、应用举例 |
四、使用FOS自动评阅文件操作题 |
五、总结 |
(5)智能点胶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点胶机自动化发展过程简介 |
1.3 自动化点胶机产品调研 |
1.4 自动点胶机分类 |
1.5 点胶机关键技术简介 |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基于DXF 文件的图形数据提取技术研究 |
2.1 CAD 图形数据交换方法论证 |
2.1.1 共享数据库方式 |
2.1.2 间接数据交换方式 |
2.1.3 直接数据交换方式 |
2.1.4 通用数据交换方式 |
2.2 CAD 系统的图形数据交换标准介绍 |
2.2.1 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GES |
2.2.2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
2.2.3 DXF 图形数据交换标准 |
2.3 DXF 文件的数据结构分析 |
2.4 DXF 文件数据提取算法及实现 |
2.4.1 图形数据提取算法 |
2.4.2 DXF 数据提取的实现 |
3 数据的存储及处理技术研究 |
3.1 利用链表存储数据 |
3.1.1 三种存储结构的对比 |
3.1.2 使用动态链表存储图形数据 |
3.1.3 使用VB 构造链表的方法 |
3.2 基于数据的平面识别技术 |
3.2.1 AutoCAD 系统中的坐标系及坐标转换方法 |
3.2.2 图元实体的平面特征 |
3.2.3 平面识别算法及实现 |
3.3 基于数据的点胶平面排序技术 |
4 路径优化算法及实现 |
4.1 直线类路径优化 |
4.1.1 两直线共线,且有两个公共端点的情况 |
4.1.2 两直线共线,且只有一个公共端点的情况 |
4.1.3 两直线共线,且没有公共端点的情况 |
4.2 圆弧类路径优化 |
4.2.1 两个同心圆弧中有一个为圆 |
4.2.2 两个同心圆弧的一般情况 |
4.3 椭圆类路径优化 |
4.3.1 两个椭圆弧中有一个是椭圆 |
4.3.2 两个椭圆弧的一般情况 |
5 点胶机运动插补技术研究 |
5.1 插补原理论证 |
5.1.1 脉冲增量插补原理分析 |
5.1.2 数字增量插补原理分析 |
5.2 点胶机数控系统插补策略论证 |
5.3 基本轨迹插补算法及应用 |
5.3.1 直线插补算法及实现 |
5.3.2 圆弧插补算法及实现 |
5.3.3 椭圆弧插补算法及实现 |
6 AutoCAD 环境下的运动仿真技术研究 |
6.1 仿真环境的建立 |
6.2 运动仿真实现 |
6.2.1 运动仿真中的轨迹再现 |
6.2.2 运动仿真中的动画显示 |
7 点胶机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
7.1 点胶机数据通信方式分析 |
7.2 串口通信硬件连接 |
7.3 数据通信协议的制定 |
7.4 串口通信实现 |
7.4.1 上位机通信模块实现 |
7.4.2 下位机通信模块实现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校园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校园网环境下学习支持系统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WebPLSS 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校园网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
2.1.1 C/S 结构 |
2.1.2 B/S 结构 |
2.2 XML 技术 |
2.2.1 XML 技术简介 |
2.2.2 XML 文档的基本格式 |
2.2.3 DTD 和XML Schema |
2.2.4 XML命名空间(NAMESPACE) |
2.2.5 应用程序接口 |
2.2.6 XML 文档的显示 |
2.2.7 XML 在校园网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
2.3 Web 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
2.3.1 PHP 技术 |
2.3.2 JSP 技术 |
2.3.3 ASP技术 |
2.3.4 ASP.NET 开发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模型研究 |
3.1 网络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理论基础 |
3.1.1 网络学习理论概述 |
3.1.2 个性化学习系统的概念 |
3.2 基于 XML 的学习资源集成 |
3.2.1 学习内容的表示 |
3.2.2 学习资料的集成 |
3.3 学习者建模 |
3.3.1 学习者建模的概念 |
3.3.2 学习者建模的方法 |
3.3.3 学习者个性特征建模 |
3.4 个性化推荐 |
3.5 个性化学习模型的构建 |
3.5.1 个性化学习模型 |
3.5.2 学习者个性特征提取方法 |
3.5.3 个性化学习内容推荐 |
3.6 个性化学习模型特点及局限性分析 |
3.6.1 个性化学习模型特点 |
3.6.2 局限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PLSS 的总体设计 |
4.1 WebPLSS 概述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模式 |
4.1.4 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
4.2 WebPLSS 的设计 |
4.2.1 系统总体框架 |
4.2.2 系统功能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工作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bPLSS 的模型实现 |
5.1 系统配置 |
5.1.1 系统开发平台及软硬件设施 |
5.1.2 系统的配置文件 |
5.2 登录模块的实现 |
5.3 Web 日志分析模块的实现 |
5.4 课程学习模块的实现 |
5.4.1 学习子系统的实现 |
5.4.2 测试子系统的实现 |
5.5 学习交流模块的实现 |
5.6 系统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网上考试和查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技术方面 |
1.2.2 功能方面 |
1.3 主要研究及创新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上考试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
2.1 三层结构的B/S结构 |
2.1.1 Browser/Server结构 |
2.1.2 三层结构的概念 |
2.2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
2.3 开发的关键性技术 |
2.3.1 ASP技术介绍 |
2.3.2 ADO技术 |
2.3.3 SQL语言介绍 |
2.4 系统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 |
2.4.1 开发平台 |
2.4.2 运行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上考试系统分析与体系结构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系统的结构模型 |
3.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3.2.2 系统的用例图 |
3.2.3 在线考试的模块流程 |
3.3 系统功能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上考试系统的实现 |
4.1 在线考试系统总体流程图 |
4.2 网上考试系统详细设计 |
4.2.1 学生模块 |
4.2.2 教师模块 |
4.2.3 系统管理员模块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试题库设计 |
4.3.2 其它数据库表设计 |
4.4 组卷策略设计 |
4.4.1 组卷参数定义 |
4.4.2 组卷策略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阅卷功能的实现 |
5.1 客观题的阅卷 |
5.2 OFFICE操作题的阅卷 |
5.2.1 VBA |
5.2.2 OFFICE对象 |
5.2.3 Word操作题的阅卷 |
5.2.4 Excel操作题的阅卷 |
5.3 编程题的阅卷 |
5.4 一般主观题的阅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短信查分 |
6.1 查分系统概述 |
6.1.1 查分系统技术现状 |
6.1.2 短信服务优势 |
6.2 短信原理 |
6.2.1 GSM网络平台及原理 |
6.2.2 短消息模块原理 |
6.3 短信查分的实现 |
6.3.1 系统结构 |
6.3.2 计算机与手机通讯 |
6.3.3 实现过程的程序举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关键技术 |
1.2.1 现代制造业的信息支撑环境──Web |
1.2.2 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 |
1.2.3 技术内涵 |
1.2.4 技术特点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1.6 小结 |
第二章 产品共享信息组织模型及EPISS体系框架 |
2.1 产品共享信息组织模型 |
2.1.1 企业建模技术简介 |
2.1.2 产品数据主模型 |
2.1.3 主模型在工程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
2.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特点 |
2.2 EPISS需求分析 |
2.2.1 企业产品数据的类型及特点 |
2.2.2 EPISS用户类型 |
2.2.3 产品共享信息的访问环境及方式 |
2.2.4 需求分析总结 |
2.3 EPISS的总体框架 |
2.3.1 EPISS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地位 |
2.3.2 EPISS的总体框架分析 |
2.4 EPISS的详细结构 |
2.5 相关支撑技术及软件 |
2.6 小结 |
第三章 Web环境下产品三维模型信息共享技术 |
3.1 基于Web的产品三维模型信息共享方案 |
3.2 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采编 |
3.2.1 可视化产品结构树 |
3.2.2 面向CAD系统的产品三维模型信息采编 |
3.2.3 面向STEP文件的产品三维模型信息采编 |
3.2.4 两种采集方案的对比 |
3.3 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的组织 |
3.3.1 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的数据组织方式 |
3.3.2 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数据组织的实现 |
3.4 产品三维模型共享信息发布及相关技术 |
3.4.1 基于VPST的产品装配关系双向导航 |
3.4.2 传统产品结构树同VPST的一致性维护 |
3.4.3 基于三维模型信息的产品共享信息集成发布 |
3.4.4 共享信息检索服务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异构结构化数据源的数据集成研究 |
4.1 异构结构化数据源的数据集成方案 |
4.2 产品共享信息子模型建模 |
4.2.1 产品共享信息子模型的建模方法 |
4.2.2 实体冗余的产生及消除 |
4.2.3 子模型建模工具的实现 |
4.3 子模型同关系数据库间的映射 |
4.3.1 子模型同关系数据库间数据结构映射 |
4.3.2 数据完整性约束映射的建立 |
4.4 异构结构化数据的采集与转换技术研究 |
4.4.1 结构化数据采集与转换所面临的问题 |
4.4.2 结构化数据采集规则 |
4.4.3 结构化数据的采集与Web使能化算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Web环境下面向XML的可定制数据发布研究 |
5.1 Web环境下面向XML的可定制数据发布方案 |
5.2 面向XML的数据定制服务 |
5.2.1 数据定制服务的基本过程 |
5.2.2 数据定制服务的实现 |
5.3 显示定制服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5.3.1 结构化数据采集结果的平面化表示 |
5.3.2 表格的形式化描述及EPISSForm模型 |
5.3.3 显示定制服务的实现 |
5.4 基于用户定制的信息动态发布服务 |
5.4.1 信息动态发布服务的流程 |
5.4.2 信息发布服务中扩展功能的实现 |
5.5 用户个人工作空间 |
5.5.1 用户个人工作空间及工作空间模板 |
5.5.2 用户个人工作空间实现 |
5.5.3 工作空间模板的管理与维护 |
5.6 小结 |
第六章 EPISS原型系统及工程应用 |
6.1 EPISS原型系统概述 |
6.1.1 EPISS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6.1.2 EPISS系统的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 |
6.2 EPISS系统实现 |
6.2.1 EPISS系统前台实现 |
6.2.2 EPISS系统后台实现 |
6.3 EPISS原型系统的工程应用 |
6.3.1 应用背景 |
6.3.2 应用过程及应用效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研究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I 维护建模过程信息的原子函数列表 |
附录 II 论文中所用到的术语和缩写 |
附录 III 基于XML的建模与映射结果存储样例 |
(9)WSH脚本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WSH脚本文件的基本概念 |
2.1 WSH脚本文件类型 |
2.2 WSH脚本文件的运行: |
2.3 WSH的主要对象[1] |
2.3.1 Wscript对象 |
2.3.2 WshShell对象 |
2.3.3 WshNetwork对象 |
2.3.4 WshShortcut/WshUrlShortcut对象: |
2.3.5 FSO对象: |
2.3.6 调用其它对象: |
2.4 WSH文件的编辑 |
2.5 脚本示例 |
2.6 脚本文件的加密 |
3. WSH的应用 |
3.1 替代批处理文件 |
3.2 作为COM接口提供服务 |
4 WSH的安全问题 |
5. 结束语 |
(10)基于ArcIMS的WebGIS构建与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WebGIS概述 |
1.1.1 WebGIS的定义 |
1.1.2 WebGIS的特点 |
1.1.3 WebGIS的分类 |
1.1.4 WebGIS的优势 |
1.2 WebGIS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1.2.1 WebGIS的网络协议 |
1.2.2 WebGIS中的空间数据模型 |
1.2.3 WebGIS的构建方法 |
1.3 WebGIS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论文的组织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基于ArcIMS的WebGIS构建技术 |
2.1 ArcIMS概述 |
2.1.1 ArcIMS介绍 |
2.1.2 ArcIMS的体系结构 |
2.2 基于ArcIMS的WebGIS的构建 |
2.2.1 创建Web地图数据配置文件 |
2.2.2 基于ArcIMS的WebGIS地图服务响应过程 |
2.2.3 ArcXML |
2.2.4 选择ArcIMS浏览器 |
2.3 基于ArcIMS的WebGIS服务器体系 |
2.3.1 基本概念 |
2.3.2 服务器之间的关系 |
2.4 ArcIMS服务器的优化 |
2.4.1 实例数目的优化 |
2.4.2 ArcIMS服务器配置的优化 |
2.5 ArcIMS中的数据组织与管理通道——ArcSDE |
2.5.1 ArcSDE工作原理 |
2.5.2 ArcSDE体系结构 |
2.5.3 ArcSDE中空间数据的管理 |
2.5.4 ArcSDE管理空间数据的优点 |
2.5.5 ArcSDE For SQLServer的应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系统实现中的相关技术研究 |
3.1 JavaScript在ArcIMS开发中的应用 |
3.1.1 JavaScript简介 |
3.1.2 JavaScript在ArcIMS中的应用 |
3.2 ASP技术在ArcIMS开发中的应用 |
3.2.1 ASP简介 |
3.2.2 ASP与JavaScript相结合的特点 |
3.2.3 在ASP中嵌入JavaScript的几种方法 |
3.2.4 ASP在基于ArcIMS的WebGIS开发中的应用 |
3.3 空间量算 |
3.3.1 数学基础 |
3.3.2 ArcIMS中空间量算 |
3.3.3 距离量测的优化 |
3.4 缓冲区分析 |
3.4.1 缓冲区分析原理 |
3.4.2 ArcIMS中缓冲区分析的实现 |
3.5 专题图的制作 |
3.5.1 基本概念 |
3.5.2 专题信息的分类和存储模式 |
3.5.3 专题图的种类 |
3.5.4 基于ArcIMS专题图的制作 |
3.6 WebGIS与MIS的集成应用 |
3.6.1 地理数据与MIS系统数据的显示 |
3.6.2 统计图表的设计与实现 |
3.6.3 Web数据的导出方法 |
3.7 地理编码和逆地理编码 |
3.7.1 地理编码和逆地理编码定义 |
3.7.2 地理编码实现方法 |
3.7.3 基于ArcIMS的地理编码的实现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应用实例——社区Web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项目背景 |
4.1.1 项目来源 |
4.1.2 系统建设目标 |
4.2 系统构成 |
4.2.1 体系结构 |
4.2.2 系统软、硬件环境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空间数据 |
4.3.2 非空间业务数据(社区基本信息数据库) |
4.4 系统功能实现 |
4.4.1 系统界面 |
4.4.2 地图基本功能 |
4.4.3 查询定位功能 |
4.4.4 空间分析功能 |
4.4.5 统计信息的空间表现 |
4.4.6 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结合 |
4.4.7 报表统计服务功能 |
4.4.8 用户级别权限管理功能 |
4.4.9 地理编码和坐标定位功能 |
4.4.10 数据维护功能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用FSO对象模型编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光波前校正理论与实验研究[D]. 陈民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2]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结构光场信息提取及通信研究[D]. 刘俊敏. 深圳大学, 2019(10)
- [3]飞机发动机离心叶轮组合叶片谐振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D]. 李松(Song Lee).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4]利用VB实现Windows操作题的自动评分[J]. 章可,刘永生. 福建电脑, 2013(04)
- [5]智能点胶机关键技术研究[D]. 张胜奎.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6]校园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淑娜.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7]网上考试和查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6)
- [8]Web环境下企业产品信息共享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李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3)
- [9]WSH脚本系统的应用[J]. 郑建标.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6)
- [10]基于ArcIMS的WebGIS构建与应用实践[D]. 张衡.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