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如意[1](2021)在《中国大型纺织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郭俊成[2](2021)在《比亚迪企业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国际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中国七大战略新兴行业之一,这一领域中国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2008年比亚迪在巴菲特所在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入股后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美国是当时世界新能源汽车的第二大市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先进的造车技术让比亚迪把美国市场定为战略目标。进入美国市场不仅能提升品牌价值,也能获得欧洲市场的通行证。经过数年努力比亚迪最终成为美国市场商用车占有率最高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美国市场的成功也带动了欧洲市场业务的发展。比亚迪的成功和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国际化路径的确定密不可分,值得深入研究。比亚迪的发展必须立足现状。现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比亚迪逐步丧失国际市场竞争力。乘用车缺乏竞争力,商用车市场受限,中国市场补贴减少,导致比亚迪市场份额缩小。第二,疫情加剧比亚迪的行业竞争。特斯拉国产化,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使得比亚迪面临双重竞争压力。第三,纯技术难以再获得比较优势,新能源车市场面临洗牌。未来新能源汽车竞争中苹果、小米、蔚来、特斯拉等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已经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纯汽车制造竞争力将下降,软件和服务等多维度竞争将加剧。本文的行文逻辑是从理论概念出发结合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比亚迪业务结构与产品结构提出比亚迪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范围和国际化路径的内容,通过实证方法确定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国家和国际化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行排名,根据重要影响因素结合比亚迪在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商用车产品成功经验提出符合现阶段乘用车产品的国际化路径优化建议。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归纳分类,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国际化路径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研究范围进行限定。其次,结合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现状深入研究了国际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的竞争格局。同时,深入研究了比亚迪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比亚迪的相关新能源车业务进行了分析,并与竞争对手特斯拉和宁德时代进行对比研究,然后通过GE矩阵对比亚迪的业务结构进行总结和优化。再次,实证分析中目标市场的选择以市场吸引力指标为基础,确定比亚迪的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国家为欧洲的挪威和德国。国际化路径的研究锁定为分析三要素:市场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条件、企业目标市场战略。通过对商用车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的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和国际化路径的分析总结出比亚迪现有的国际化路径:2019年以前新能源乘用车以中国市场为主,新能源商用车以美国、欧洲市场为主,通过电机、电控、电池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主要国际市场建立生产工厂通过本土化服务扩大市场份额,2019年后比亚迪开始计划调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布局。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法提炼出现阶段影响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和制约比亚迪国际化路径发展的指标因素并排名,将比亚迪乘用车业务布局锁定在挪威和德国,分析出比亚迪应该重视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目标市场战略两大重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美国市场商用车业务和欧洲市场商用车业务的成功经验,将比亚迪现有的国际化路径修改为:以缩短研发周期的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维持国中国市场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份额,维持美国市场商用车市场份额,欧洲市场维持商用车市场份额,将国际化路径的方向转入欧洲市场,主攻德国、挪威两大主要阵地。产品上通过增加更具竞争力的乘用车产品以对标特斯拉乘用车,在其他业务策略上,比亚迪应该扩大全球市场汽车电池业务对标宁德时代增加自身企业竞争力,增加商业模式的拓展性,并提出比亚迪应该在智能汽车市场通过合作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在目标市场应该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准确的营销策略的调整,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借鉴弥补现阶段竞争力匮乏的劣势。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理论概念的研究为实证分析提供了逻辑和依据,实证分析的过程同时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目标国家的选择范围和国际化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成功经验分析出比亚迪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完整提出并完善了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的国际化路径。本文的分析包含:比亚迪公司经营现状、新能源车国际主要市场现状、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国际化路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就具体业务研究加入了与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比对分析。结合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和国际化路径的发展也提出了实际的建议,希望对比亚迪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和国际化路径优化提供参考和助力。

刘杰[3](2020)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外投资合作是中国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际化有利于民营企业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投资与国际经贸合作,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度变革,国际市场面临新的发展际遇,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需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经营绩效。为提升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其允许企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提升企业形象,提高生产能力,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如今,国际化已成为民营企业良好运营及拓展美好未来前景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际化与绩效都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机理和调节效应也是学术界重点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民营企业如何提升国际化绩效,坚持创新发展,保持良好的国际化节奏,引领国际合作的价值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制度背景、理论研究、问卷调研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新时代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更好的推进国际化作了深入探究,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演进模式与驱动因素,在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其绩效的影响,并从宏观层面的“一带一路”倡议到微观层面的民营企业高管海外经历、民营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共三个方面分析其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从政策层面及企业层面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旨在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具有创新意义。本文以近年来国际化发展较快中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在选题上具有创新性。二是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义。本文写作过程中,对在国际化发展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对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作为本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意义。三是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规模问卷调查的结论为基础,以2005年至2019年15年间从事海外经营的多家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对提升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加快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导论与理论研究。这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选择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即有助于企业建立新的收入来源、获得竞争优势、促进业务增长、访问全球人才库、寻找新的全球客户以及利用东道国政府优惠政策获得外国投资机会。明确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部分,对企业国际化、企业经营绩效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从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经营绩效理论、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梳理,主要包括:梳理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及其发展,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等企业国际化理论;从会计指标体系、市场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经营绩效;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企业国际化与其绩效的关系主要呈现正相关、负相关、U型、倒U型、S型及N型等。第二部分(第3章)介绍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演进模式与驱动因素。企业国际化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产品国际化、经营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是指企业在本土研发和生产,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逐步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完全国际化,企业自身逐步转化为品牌管理者和持有人。本文从三次层次分析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演进模式。从外源和内源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通过发放调研问卷的方法向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运营的我国民营境外投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共回收727份有效问卷(问卷内容详见文末附件)。旨在从企业基本信息及国际化经营业绩、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对母国及东道国政府的政策诉求及建议三个方面探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民营企业具有强烈的国际化意愿,民营企业对海外经营绩效的满意度较高,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但企业管理层国际化水平普遍不高,且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在财务金融风险防控方面面临较大压力,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信息、金融、法律等支持平台有待完善。第三部分(第4章)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本部分结合中国民营企业调研问卷的结果,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并以问卷调研与访谈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及内部风险控制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本文共提出4个假设,即假设1在国际化的低水平和高水平下,企业经营绩效随着国际化程度提升而提升,而在国际化的中等水平上,绩效则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而下降。假设2、3、4是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对国际化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即假设2“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3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4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四部分(第5-6章)分别对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和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选择2005年至2019年间开展企业国际化的20614个民营企业作为样本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选用OFDI和出口两个指标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衡量国际化程度,采用非线性模型、双门槛门模型、线性模型分别对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验证假设1成立。同时,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假设2、3、4均成立。第五部分(第7章)为结论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受内外两种力量共同驱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其经营绩效呈现波动型关联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显着的提升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化的经营绩效;高管海外经历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绩效提升;较好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提升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绩效。基于研究结论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在政府层面,完善投资保护协定等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制度规范和服务体系;全面构建法律、税收等支撑体系;提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形象,降低舆情风险;尽快形成定位科学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品牌形象策略,减少“走出去”的舆情主客观风险。在企业层面,多方合作,降低投资风险;储备人才,建设更加国际化的高管团队;科学管控,建立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不同国际化策略。

谢文凯[4](2020)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品牌国际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全球产业布局,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为代表的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但与卡特彼勒、小松制作所等全球行业龙头品牌仍有较大差距。本文选取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和中联重科这三家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在苏勇等人的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体系的研究基础上,选取了品牌认可度、国际化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海外销售额占比、品牌国际化实施时间、品牌国际化区域分布、国际人才战略、品牌输出方式等八个指标,建立蛛网模型评价了三家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程度。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开始了企业国际化与品牌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绩,如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上,大多企业实现了独资建设海外子公司水平,在品牌输出方式上,评价的三家公司均实现了品牌随资本输出。同时,此次评价也发现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国内市场依赖严重、品牌认可度较低和不够重视国际人才战略等。为了进一步推进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国际化进程,相关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加快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推进金融服务全球化、健全海外代理商布局等方法来提升企业海外业务收入,降低国内市场依赖程度;通过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以及积极组织和参加营销、公益活动等方法来提升品牌的认可度;重视国际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以提升公司国际人才占比与国际人才的质量等。

李冬梅[5](2020)在《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及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断有企业走出国门,扩展全球市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深。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淀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企业开始放眼海外。那么我国乳品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表现具体如何,国际化经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已经成为我国乳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所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研究我国实力较强的乳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状况,对其他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以中国乳品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鲁桐学者对企业国际化的评价理论,选取了海外销售额比率、海外经营方式、海外战略的决策、国际人才招聘、海外资金筹措能力、海外资产比率六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蛛网模型;并通过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绩效进行研究;根据伊利集团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目前还处于一般水平;第二,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并非一开始就有促进作用,它会有一个缓冲阶段。

刘芸华[6](2020)在《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点产业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OECD,1975)。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重点产业政策也是其在短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并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普遍做法。重点产业政策将为特定产业带来显着的政策优势,进而导致特定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发展环境、资源要素等方面出现结构化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将反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在于,特定产业中的企业既可以受益于土地租用、专项补助、税费减免等优惠,还可以受益于选择性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向好预期,得到市场资源要素的青睐。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各国经济复苏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为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带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一带一路”合作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阶段,在这一重要背景下,厘清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梳理文献时发现,现有关于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要么基于国际化程度视角探讨制度环境的作用、要么从企业国际化动态发展视角考察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效应。鲜有文献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绩效、进入国际市场的状态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等视角全面系统地探讨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从企业国际化程度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就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等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考察,厘清产业政策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入、退出和存活,以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等影响效应。通过系统全面地探讨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效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已有的相关研究,还为政府和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更加详细地指导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地,本文根据“特征事实-理论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我国产业政策和企业国际化的特征事实可以发现:(1)产业政策往往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府手段干预经济运行,从而影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2)从我国产业政策整理结果来看,重点产业较为集中。省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重合度较高,但是不同省份选择重点支柱产业时,也会考虑本省的产业优势与经济发展情况。(3)从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来看,企业国际化深度从金融危机保持平稳趋势,我国企业国际化广度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4)“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并且国际化企业个数和重点产业政策个数基本呈现显着的平行趋势,在一定程度表明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可能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特征事实分析,可以看出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基于特征事实描述,本文进行以下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第一,本文以2001-2015年中国国际化企业数据为样本,在制度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框架分析中,提出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假设,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考察我国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绩效这一静态维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产业政策显着提高了企业国际化深度,但对企业国际化广度没有显着影响。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从作用机制来看,产业政策实施背景下单一政策工具对于企业国际化程度无显着影响。(3)产业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因地制宜”特征,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着。(4)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产业政策仅对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显着为正。(5)从地区异质性看,产业政策能显着提高东部地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收入,但对东部地区企业的海外扩张没有影响。产业政策对中部地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收入没有显着影响,但对中部地区企业的海外扩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于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广度均没有显着影响。第二,本文基于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动态数据,以生产折衷理论、跳板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我国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进入、退出、存活等动态维度的影响,并从企业类型、所在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产业政策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没有影响。从三类产业政策类看,地方主导的产业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带有中央色彩的产业政策会抑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2)产业政策整体上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没有影响,而“中央提及,同时地方未提及”重点产业政策会抑制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此外,整体上产业政策会促进对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地方主导的产业政策能够促进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带有中央色彩的产业政策会抑制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3)总体上看,产业政策对企业退出国际市场没有影响。但重点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退出国际市场表现显着的抑制作用,对非国有企业和非东部地区企业退出国际市场没有影响。(4)产业政策能显着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存活时间。但产业政策仅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三,在异质性企业理论、内部化理论和渐进国际化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本文根据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继续分析,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进一步细分为出口进入、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进入和转型进入(从出口转向OFDI)三种维度,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如下:(1)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做出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决策的可能性,并且当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战略上保持一致时,才能显着促进企业出口的可能性。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战略上不一致时,会导致企业出口概率的下降。(2)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对于生产率低的企业,产业政策可以支持其出口,而不是在国内市场生产经营。(3)产业政策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而言,对民营企业出口的推动作用最大。对不同地区企业而言,产业政策对中部地区企业出口决策的推动作用最大。(4)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容易克服东道国不确定性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以OFDI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5)对于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而言,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更可能以OFDI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不同地区来看,产业政策显着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以OFDI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显着抑制了中部地区企业以OFDI进入的可能性。(6)产业政策对企业向OFDI转型决策将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随着企业出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从不同所有制企业来看,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由出口向OFDI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从不同地区来看,产业政策显着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由出口向OFDI转型,显着抑制了中部地区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由出口向OFDI转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对于政府而言,(1)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谨慎使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作用;(2)政府应依据企业间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国际化,尤其是针对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企业;(3)激发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合力”,提高产业政策的整体驱动作用。对于企业而言,(4)企业国际化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应遵循渐进式市场进入的规律;(5)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应依据产业政策向OFDI理性转型。

高艳[7](2019)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竞争加剧。相反,海外工程咨询市场态势良好。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和态势良好的海外市场促使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抢抓“一带一路”、“能源全球互联网”等发展契机,面向国际化发展,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海外的发展状况暴露出诸多问题:国际化结构不完整,风险较集中,国际化理解偏颇。本研究构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研究其关联关系,引导企业制定针对性国际化发展策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优势,防范海外发展风险,提出理论参考。本研究综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现有研究方向,国际工程市场竞争问题及企业国际化评价方法,总结现有研究不足之处:缺乏针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深度研究。梳理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历程,加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理解。梳理工程造价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展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概念界定。引入波特价值链模型,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价值链模型,构建指标研究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初选指标,经企业和专家访谈法调整、确定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识别基础性活动中前期准备、业务运行、成果总结3个维度10个指标,辅助性活动中子公司分布、人力及财务管理、信息支持3个维度16个指标。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基础性活动的三个维度与辅助性活动的三个维度进行两两分析,得出其典型相关分析结果。选取实例企业进行国际化评价,验证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指标关联关系的正确性。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其一,构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有助于引导企业增强国际化意识,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帮助政府了解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其二,研究国际化指标关联关系,有助于引导企业确定提高其辅助性活动内何维度、何指标,引导企业制定针对性改善措施;其三,通过实例企业验证研究成果,帮助其他企业在了解自身国际化水平后,应用本研究成果,制定针对性提升战略。研究成果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提升针对性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熊梅琳[8](2019)在《我国品牌服装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产业升级的国际化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品牌服装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积极向外探求更多的资源和占领海外市场,国际化的品牌建立与塑造也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利器。我国的品牌服装相对于国际上大牌服装还有差距,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人才培养、品牌意识等均需要提高。我国的品牌服装企业不应该止步于“全球代工厂”,而应该强大自身,培养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一套评价国际化的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品牌服装国际化,进而对国内服装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国际化策略树立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了层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大量关于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比如全价值链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的品牌服装国际化进行分析,将定性和定量、实证与理论相结合。通过综合其他学者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国际化六因素蛛网模型等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品牌服装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选取评价品牌国际化的因素,进而构建一个有针对性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建立n因素蛛网模型,即把品牌服装企业海外市场销售店铺数量、海外资金的筹措、国际化经营方式、国际化组织结构和海外雇员数等作为n因素蛛网模型的因子来研究国际化程度的大小。最后选取了两家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本文最后一章指出了我国品牌服装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需要在思维方式上创新;其次通过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海外融资渠道,与外商建立合作或战略联盟关系来提升我国品牌服装的内向国际化程度;最后通过建立自主核心品牌,选择合理的国际化经营方式来提高我国品牌服装的外向国际化程度,最终实现提高国际化程度扩大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梁一景[9](2019)在《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制造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赴国外设厂以及国际并购等模式迈向国际化的广阔舞台,但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目前主要依靠的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等粗放式的国际化经营道路,机会与挑战并存。由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背景、目的和战略不同,企业资源掌控和经营能力差异大,理论界对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系统关系未有统一观点,实践案例经验也各不相同,因此,须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市场情境和国际经济环境来具体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研究成果,将国际化经营划分为国际化经营深度、广度和速度三个维度,分别表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对国际市场资源投入强度和依赖程度、国际化市场多元化程度以及单位时间内国际化扩张程度。其次,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近三年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对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再次,以2015-2017年主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国际化经营的三个维度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中的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方法为基础的指标体系,搭建了以国际化经营深度、国际化经营广度、国际化经营速度和财务绩效为潜变量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拟合度检验和路径分析论述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实证结论为:(1)国际化经营广度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企业通过扩大海外市场范围,不断提高全球覆盖率,实现市场多元化可以显着地提高企业财务绩效。(2)国际化经营速度与财务绩效负相关,单位时间内采取较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对财务绩效具有抑制作用。(3)国际化经营深度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性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若企业资源投入强度较大或较多地依赖国外市场,其能发挥的整合全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有限。

高清[10](2016)在《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和海外直接投资(OFDI)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一大趋势。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迅速,与此同时江苏省对外贸易总额和OFDI总额不断增加,OFDI投资规模稳步上升。但是总体上看,江苏省企业的OFDI和国际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企业OFDI存量不大,OFDI项目规模偏小,OFDI企业与省内企业协调度差强人意,企业对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没有充分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认识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促进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增强江苏省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本文有效地结合了江苏省OFDI发展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通过实地调研300多家江苏省OFDI企业,采用SEM-PLS(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方法,重点研究企业国内竞争力、东道国和母国制度因素、国际化广度与深度等三个方面之间的路径关系,以及它们与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路径关系。首先,本文分析江苏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江苏企业OFDI发展现状,并评价江苏省企业OFDI发展阶段和水平。其次,阐述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框架,并进行企业调研量表设计。最后,构建SEM,根据调研数据,检验模型并分析模型结果。经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企业对外贸易和OFDI良性发展有助于拉动江苏省经济发展;(2)江苏省境内外企业协调度差强人意,企业OFDI和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3)企业国内竞争力和制度因素、国际化深度和广度以及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存在路径关系,即:(i)企业国内竞争力对企业国际化深度产生正面影响,同样对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正面影响;(ii)制度因素对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均产生正面影响,同时制度因素对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正面影响;(iii)企业国际化深度是企业国内竞争力与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介变量,国际化深度也是制度因素与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介变量,以及国际化广度是制度因素与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介变量。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比亚迪企业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国际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实践意义
        1.1.3 学术价值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2.4 论文贡献
        1.2.5 不足之处
第2章 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际目标市场选择
        2.1.2 国际化路径
        2.1.3 市场吸引力
        2.1.4 市场吸引力的评价方法
    2.2 企业国际化理论基础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2 动态市场竞争理论
    2.3 市场吸引力的理论基础
        2.3.1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3.2 市场承载能力理论
    2.4 企业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和国际化路径研究
        2.4.1 企业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研究
        2.4.2 国际化企业发展阶段研究
        2.4.3 中外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2.4.4 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2.4.5 文献述评
第3章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1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分析
        3.1.1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情况
        3.1.2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
        3.1.3 全球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场份额
        3.1.4 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情况
        3.1.5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电动车销量情况
        3.1.6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电动车销量情况
        3.1.7 全球主流新能源车市场国家乘用车补贴政策盘点
    3.2 比亚迪集团新能源车业务研究
        3.2.1 比亚迪企业现状
        3.2.2 比亚迪新能源车相关业务现状
    3.3 比亚迪全球市场布局依据
        3.3.1 比亚迪全球市场布局的理论依据
        3.3.2 比亚迪全球市场布局的竞争力依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比亚迪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国际化路径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分析的前提
    4.2 比亚迪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实证分析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场吸引力指数设计的结构
        4.2.3 市场吸引力指数的计算
        4.2.4 比亚迪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实证结果
    4.3 比亚迪国际化路径的实证分析
        4.3.1 国际化路径指标构建原则
        4.3.2 国际化路径指标体系结构
        4.3.3 指标体系表与计算方法
        4.3.4 企业外部环境实证结果
        4.3.5 企业自身实力实证结果
        4.3.6 企业发展模式实证结果
        4.3.7 比亚迪国际化路径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比亚迪现有国际化路径分析与优化
    5.1 现有国际化路径分析思路
    5.2 比亚迪美国市场国际化路径研究
        5.2.1 外部环境
        5.2.2 企业自身实力
        5.2.3 企业目标市场战略
        5.2.4 比亚迪美国市场国际化路径小结
    5.3 比亚迪欧洲市场国际化路径研究
        5.3.1 外部环境
        5.3.2 企业自身实力
        5.3.3 企业目标市场战略
        5.3.4 比亚迪欧洲市场国际化路径小结
    5.4 比亚迪欧美市场国际化路径优化思路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提高品牌影响力
        6.2.2 调整企业目标市场战略布局
        6.2.3 加速布局智能汽车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2.1.2 企业经营绩效的界定
    2.2 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2.1 企业国际化理论
        2.2.2 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度广度及综合测量指标体系
        2.2.3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4 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相关关系
        2.2.5 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演进模式与驱动因素
    3.1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演进模式
        3.1.1 “产品国际化”发展模式
        3.1.2 “产品国际化”加速发展
        3.1.3 “产品国际化”模式与“经营国际化”模式共同发展
        3.1.4 “经营国际化”加速发展
        3.1.5 “品牌国际化”模式逐步兴起
    3.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因素
        3.2.1 外源性驱动因素
        3.2.2 内源性驱动因素
    3.3 对超过700 家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
        3.3.1 问卷调查及调研访谈工作基本情况
        3.3.2 问卷调查及调研访谈主要结论
    3.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阻力的进一步探析
        3.4.1 投资保护协定等顶层设计需进一步完善
        3.4.2 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3.4.3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3.4.4 文化差异导致民营企业国际化管理和东道国社区融合方面存在困难
        3.4.5 金融、法律等国际化服务支持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4 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1 企业国际化影响绩效的理论分析
        4.1.2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 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
        4.2.1 “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2 高管海外经历的调节效应: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3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调节效应: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 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N型关系的模型构建
        5.1.2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关系的双门槛模型构建
        5.1.3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度)与绩效关系的模型构建
    5.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5.3 实证结果
        5.3.1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N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5.3.2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关系双门槛模型实证结果
        5.3.3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度)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结果
6 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经营绩效影响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6.1 “一带一路”倡议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6.1.1 “一带一路”倡议调节效应的模型构建
        6.1.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1.3 “一带一路”倡议调节效应的实证结果
    6.2 高管海外经历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6.2.1 高管海外经历调节效应的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2.3 高管海外经历调节效应的实证结果
    6.3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6.3.1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调节效应的模型构建
        6.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3.3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调节效应的实证结果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受内外两种力量共同驱动
        7.1.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仍面临风险与挑战
        7.1.3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呈N型相关关系
        7.1.4 “一带一路”倡议显着提升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沿线国家进行国际化的经营绩效
        7.1.5 高管海外经历促进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绩效提升
        7.1.6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绩效提升
    7.2 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7.2.1 对政府有关部们的建议
        7.2.2 对企业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实地调研受访者名单
附录 B:调查问卷样本
附录 C:调研访谈提纲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品牌国际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品牌的内涵
    2.2 关于品牌国际化
    2.3 关于品牌国际化评价体系
    2.4 文献总评
3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概况
    3.1 三一重工
    3.2 徐工机械
    3.3 中联重科
4 品牌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 评价指标选取
    4.3 指标体系评分汇总表
    4.4 蛛网模型品牌国际化程度计算方法
    4.5 品牌国际化评价标准
    4.6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5 评价结果
    5.1 三一重工品牌国际化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5.2 徐工机械品牌国际化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5.3 中联重科品牌国际化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6 品牌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6.1 国内市场依赖过高
    6.2 品牌认可度较低
    6.3 对国际人才战略不够重视
    6.4 品牌国际化发展不均衡,短板效应明显
7 改进建议
    7.1 加强海外品牌形象塑造,提升品牌认可度
    7.2 加速全球产业布局,有效增加企业海外收入
    7.3 培养和吸纳国际化人才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企业国际化概念界定
        二、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研究
        三、企业绩效的测量
        四、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研究
        五、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际化理论及其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国际化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
        二、垄断优势理论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二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
        一、资源配置机制
        二、学习进步机制
        三、市场一体化机制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二重性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三章 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现状
    第一节 伊利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第二节 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特征分析
        一、全球资源整合力度加强
        二、国际化市场规模扩大
        三、国际化人才投入加大
        四、国际化研发投入增多
        五、品牌国际化影响力加深
第四章 伊利集团国际化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
    第一节 评价体系构建的选择依据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择
    第三节 蛛网模型的构建
    第四节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
        一、伊利集团蛛网模型指标构建
        二、伊利集团蛛网模型图构建
    第五节 伊利集团国际化指标及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绩效分析
    第一节 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选取
        一、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二、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三、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
        四、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
    第二节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绩效财务指标分析
        一、盈利能力
        二、偿债能力
        三、营运能力
        四、发展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二、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框架及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2.3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与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
        1.3.2 “典型化事实”分析方法
        1.3.3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
        1.3.4 面板数据的Tobit 模型和Probit 模型
        1.3.5 生存分析法
    1.4 研究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2.1.1 企业国际化定义与内涵
        2.1.2 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2.2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度量
        2.2.2 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2.3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动态的相关研究
        2.3.1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退出决策
        2.3.2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存活时间
    2.4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决策的相关研究
        2.4.1 国际化进入路径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2.4.2 从出口向OFDI决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2.5 对现有相关文献的评述
3.中国产业政策演进发展的特征事实
    3.1 产业政策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3.2 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度背景及发展过程
        3.2.1 产业政策的引入尝试(1978~1993 年)
        3.2.2 产业政策的全面推行(1994~2001 年)
        3.2.3 国际环境交互影响下的产业政策发展(2002~2012 年)
        3.2.4 “一带一路”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新发展(2013 年至今)
    3.3 重点产业政策的整理与现状分析
        3.3.1 重点产业政策整理方法
        3.3.2 重点产业政策的发展现状
    3.4 本章小结
4.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征事实
    4.1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
    4.2 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典型事实
        4.2.1 整体发展现状
        4.2.2 分地区发展现状
        4.2.3 分行业发展现状
        4.2.4 企业国际化与重点产业政策
    4.3 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的典型事实
        4.3.1 数据筛选与整理
        4.3.2 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基本状况
        4.3.3 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特征事实
    4.4 本章小结
5.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5.1.1 理论基础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5.2.2 模型构建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基准回归结果
        5.3.2 稳健性分析
        5.3.3 机制检验
        5.3.4 异质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动态的影响分析
    6.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6.1.1 理论基础
        6.1.2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6.2.2 模型构建
    6.3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基准回归结果
        6.3.2 稳健性分析
        6.3.3 异质性分析
    6.4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退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基准回归结果
        6.4.2 稳健性分析
        6.4.3 异质性分析
    6.5 产业政策与不同所有制企业国际市场存活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5.2 回归结果
    6.6 本章小结
7.产业政策对企业国际化不同进入路径决策的影响分析
    7.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7.1.1 产业政策、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进入决策
        7.1.2 产业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OFDI进入决策
        7.1.3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转型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7.2.2 模型构建
    7.3 产业政策与企业出口进入决策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基准回归结果
        7.3.2 机制检验
        7.3.3 异质性分析
    7.4 产业政策与企业OFDI进入决策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基准回归结果
        7.4.2 机制检验
        7.4.3 异质性分析
    7.5 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进入路径决策转型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7.5.1 基准回归结果
        7.5.2 稳健性检验
        7.5.3 异质性分析
    7.6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总结
        8.1.1 典型化事实描述的结论
        8.1.2 实证检验的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谨慎使用政策工具
        8.2.2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有针对性引导
        8.2.3 激发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整体性作用
        8.2.4 企业国际化应遵循渐进式市场进入规律
        8.2.5 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应理性转型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海外发展问题突出
        1.1.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的迫切需求
    1.2 文献综述
        1.2.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1.2.2 国际工程市场竞争问题
        1.2.3 企业国际化评价
        1.2.4 文献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历程
        2.1.1 工程造价咨询业
        2.1.2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历程
        2.1.3 国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历程
    2.2 企业国际化理论
        2.2.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
        2.2.2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2.2.3 企业国际化的路径
    2.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价值链模型
        2.3.1 波特价值链模型
        2.3.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价值链模型
        2.3.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价值链模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构建
    3.1 指标初步选取
        3.1.1 指标初选的逻辑思路
        3.1.2 指标初步选取
        3.1.3 基础性活动指标分析
        3.1.4 辅助性活动指标分析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收集
        3.2.3 信度检验与效度分析
    3.3 关键指标提取
        3.3.1 数据处理方法选用
        3.3.2 数据处理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关联研究
    4.1 指标权重确定
        4.1.1 公共因子权重
        4.1.2 公共因子内各指标权重
        4.1.3 各指标在所属活动中权重
        4.1.4 各指标权重系数分析
    4.2 数据处理方法选用
        4.2.1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选用原因
        4.2.2 典型相关分析基本理论
    4.3 数据处理结果
        4.3.1 子公司分布维度相关分析
        4.3.2 人力及财务管理维度相关分析
        4.3.3 信息支持维度相关分析
    4.4 维度关联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案例分析
    5.1 研究发现
    5.2 案例企业选取
        5.2.1 案例企业选取原则
        5.2.2 案例企业概况
    5.3 案例企业评价
        5.3.1 评价流程
        5.3.2 评价结果
    5.4 研究发现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调查问卷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我国品牌服装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三品战略”和“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国际化战略
        1.1.2 中国品牌服装起步晚,国际化程度低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品牌服装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品牌服装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1.3.3 品牌服装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来源及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服装国际化的概念
    2.2 本论文的理论来源
        2.2.1 品牌理论
        2.2.2 企业战略理论
        2.2.3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2.2.4 全价值链理论
        2.2.5 企业成长理论
    2.3 评价品牌服装国际化程度的经典模型及存在的问题
        2.3.1 苏利文的五因素模型和威尔什的六因素模型及存在的问题
        2.3.2 鲁桐和李朝明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及存在的问题
        2.3.3 魏娟和崔影慧品牌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品牌服装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3.2.2 中国品牌服装国际化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
    3.3 中国品牌服装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品牌服装国际化蛛网模型的创新发展
        3.4.1 品牌服装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的提出
        3.4.2 基本指标的选择
        3.4.3 品牌服装国际化n因素蛛网数学模型及计算公式
        3.4.4 国际化程度的判断标准
第4章 对中国品牌服装国际化程度的测量
    4.1 李宁企业国际化实证分析
        4.1.1 李宁企业国际化阶段及定位
        4.1.2 李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量
        4.1.3 李宁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
    4.2 江南布衣企业国际化实证分析
        4.2.1 江南布衣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
        4.2.2 江南布衣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量
        4.2.3 江南布衣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
    4.3 李宁企业和江南布衣企业国际化程度结果分析
        4.3.1 李宁和江南布衣国际化程度各指标对比及分析
        4.3.2 李宁和江南布衣横向测量结果分析小结
第5章 我国品牌服装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5.1 品牌服装国际化的症结所在
    5.2 对我国品牌服装实现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5.2.1 我国品牌服装内向国际化策略
        5.2.2 我国品牌服装外向国际化策略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际化经营研究现状
        1.2.2 财务绩效研究现状
        1.2.3 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理论基础
    2.1 国际化经营内涵及衡量
        2.1.1 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2.1.2 国际化经营程度的衡量
    2.2 财务绩效内涵及评价方法
        2.2.1 财务绩效的内涵
        2.2.2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2.3 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理论
        2.3.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3.2 组织学习理论
        2.3.3 资源基础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现状及分析
    3.1 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现状
        3.1.1 国际化经营深度现状
        3.1.2 国际化经营广度现状
        3.1.3 国际化经营速度现状
    3.2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现状
        3.2.1 盈利能力现状
        3.2.2 资产质量现状
        3.2.3 债务风险现状
        3.2.4 经营增长现状
    3.3 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关系分析
        3.3.1 国际化经营深度与财务绩效关系分析
        3.3.2 国际化经营广度与财务绩效关系分析
        3.3.3 国际化经营速度与财务绩效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研究变量
        4.2.1 研究维度
        4.2.2 指标选取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模型
        4.4.1 结构方程概述
        4.4.2 理论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过程与结论
    5.1 描述性分析
    5.2 模型拟合度检验
    5.3 路径分析
        5.3.1 参数估计
        5.3.2 显着性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建议
        5.4.1 实证结果
        5.4.2 相关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江苏省企业OFDI发展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章节结构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章节结构安排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1 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
        2.1.2 基于行为学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2.1.3 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研究
        2.1.4 国内关于企业国际化的文献研究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2.1 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
        2.2.2 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
        2.2.3 OFDI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结构方程模型(SEM)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2.3.1 SEM相关理论概述
        2.3.2 SEM在我国OFDI和 FDI领域研究的应用
        2.3.3 SEM与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关系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江苏省企业OFDI发展现状与评价
    3.1 江苏省经济、贸易与OFDI现状
        3.1.1 江苏省经济现状及特点
        3.1.2 江苏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3.1.3 江苏省OFDI现状分析
    3.2 江苏省企业OFDI发展评价
        3.2.1 江苏企业OFDI协调发展的区域比较
        3.2.2 江苏企业国际化评价
        3.2.3 江苏省企业OFDI总体评价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影响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
    4.1 企业案例
        4.1.1 主要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4.1.2 企业OFDI经验
    4.2 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江苏省企业OFID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设计
    5.1 研究思路
        5.1.1 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假设
        5.1.2 相关概念之间路径关系
        5.1.3 研究步骤
    5.2 量表设计
        5.2.1 相关概念的初步问卷设计
        5.2.2 量表测试与修正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检验
        6.1.1 样本描述
        6.1.2 多重共线性分析
        6.1.3 区别效度和聚合效度
        6.1.4 主模型检验
    6.2 模型结果分析
        6.2.1 拒绝假设分析
        6.2.2 中介变量分析
        6.2.3 效应量分析
        6.2.4 预测相关性分析
        6.2.5 交互效应分析
        6.2.6 主模型拟合优度分析
    6.3 模型结果汇总
        6.3.1 研究假设结果
        6.3.2 实证分析总体结果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关于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件1:江苏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状况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和参与科研情况

四、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型纺织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研究[D]. 魏如意. 北京服装学院, 2021
  • [2]比亚迪企业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国际化路径研究[D]. 郭俊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研究[D]. 刘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4]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品牌国际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谢文凯. 暨南大学, 2020(04)
  • [5]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及绩效研究[D]. 李冬梅.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国际化研究[D]. 刘芸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评价指标研究[D]. 高艳. 重庆大学, 2019(01)
  • [8]我国品牌服装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D]. 熊梅琳.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1)
  • [9]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D]. 梁一景.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江苏省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高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