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障碍疏导的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影[1](2021)在《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社会工作实践》文中提出在自闭症儿童家庭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领域内,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心理层面支持,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研究重点,不仅需要将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研究理论应用在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层面,也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实际需求。本次实务工作着重构建支持小组,针对存在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在一起沟通情感,信息共享;同时培训家长如何与自闭症儿童交流;提供情感支持,解决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实际困难,疏导家长负面情绪解除焦虑,从技术层面提供支持和帮助。本论文的服务对象为长春市X特殊教育学校的十组自闭症儿童家庭。在此次小组介入工作过程中,非正式社会支持服务起到的作用较为明显,社工需要及时链接专业资源,并陪同和协助研究对象进行团队协作。构建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需要以社会工作实务目标为基调,将儿童和家庭成员的不同层次需求进行详细拆解,充分利用增能理论以及社会支持理论,并从马斯洛需求模型的角度,分析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的心理需求与痛点。社会工作者需要将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与自闭症儿童家庭情况进行精准对接,因此帮助家长选择特殊教育机构以及康复机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的实际需求。在特殊教育机构、综合性学校等自闭症儿童接触最多的地方,要适当增加一些心理辅导相关课程,帮助自闭症儿童及时解决心理需求,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家庭支持过程中产生的效果。
赵丹[2](2021)在《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我国失智老人的总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为止,失智症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流行病”之一,且无法完全治愈。这无疑对患者家庭乃至整个国家都已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还将面临着巨大的财政支出。基于该背景下,本文以失智老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失智老人的行为特征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失智老人的空间需求并对其心理、生理特征、行为活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失智老人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论文共分为7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向与内容,并梳理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通过对失智症与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相关评价方法进行梳理、解读,明确了康复景观对失智症患者的作用与价值,为失智老人康复花园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优秀案例及实地调研分析。通过选取国外失智老人康复花园优秀案例进行剖析,梳理出可借鉴的设计对策。并在国内重点选取了北京长友慧苑失智老人照护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对庭园使用情况、庭园要素关注度、庭园活动情况、患者活动能力、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喜爱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与分析,并对庭园的道路与边界、空间设计、要素设计、植物配置四个部分进行评价。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情况,对失智养老机构康复花园的道路系统、功能分区、植物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失智养老机构康复花园设计策略提供有益指导。第四章是对失智老人特征及行为活动进行研究。首先对失智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特征及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对失智老人行为活动时间、活动类型、活动流线以及活动特性进行深入观察并总结,发现不同类型的失智老人其空间类型偏好不同且活动具有被动性、不规律性、聚集性和私密性等特性。基于以上研究总结得出,失智老人的特征以及行为活动对园林的规划布局模式、交通系统、空间功能、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五章为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策略。基于以上理论及调研形成了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养老机构康复花园景观设计的7项设计原则,分别为安全可视原则、健康舒适原则、易于到达原则、易于交往原则、均好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多样性与个性并重原则,并围绕这7项设计原则结合相关书籍、文献的参考分别对道路系统、空间功能及形式、植物种植、景观要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第六章为西安养老康复中心设计实践。通过对西安养老康复中心展开实践设计,为失智老人营造公共休闲空间、康体活动空间等六大功能分区,并合理设计植物及各类景观要素,为失智老人提供静态助益和动态疗愈作用,从而加强康复功效。第七章为总结,得出文章主要结论,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处与创新点。论文研究了失智老人生理、心理特征和需求以及行为活动的时间、类型、流线、特性等内容,为失智老人康复花园的设计提供了建议。
刘杉文[3](2021)在《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后疫情时代,指的是疫情过去后的时代。在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也为疫情期间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然而,在防疫工作中他们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和焦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困扰,如焦虑、压抑、失眠、烦闷、无力感、职业倦怠等。尤其是在助人工作中产生的替代性创伤则很少被社会关注到,对他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以来自湖北省内,在曾经是疫情高风险地区中从事过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为主。通过替代性创伤量表(VTS)来调研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替代性创伤现状,总共对323名一线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研。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选取32名替代性创伤得分较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别划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16人。之后,对干预组成员共开展8次的绘画分析网络在线团体辅导活动,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干预结束后,将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房-树-人绘画作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干预组中挑选成员进行个案研究,干预结束一个月后对干预组成员进行了追踪访谈,进一步验证绘画团体辅导干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参与过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总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在替代性创伤的各维度得分上,生理维度得分最高,其后依次为情绪、行为、生活信念,认知维度得分最低。(2)从人口学变量来看,性别仅与替代性创伤的认知维度得分存在差异。替代性创伤的情绪、行为和生活信念维度的得分与不同的年龄层次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他维度则与其无差异。婚姻状态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信念和行为维度存在差异,而与其他维度无关。文化程度和替代性创伤的认知维度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社区工作人员的认知维度得分呈现出随着文化程度提升而不断下降的趋势。社区工作人员类型的不同与替代性创伤总分、情绪、认知和生理维度得分均有显着性差异,而与其他维度无关。(3)绘画团体辅导活动有效改善了干预组成员的替代性创伤得分,而对照组的替代性创伤在不干预的情况下不降反增。(4)通过解读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的特征发现,干预组成员在房树人绘画特征的颜色、线条、笔触、房-树-人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替代性创伤有所改善,对照组的前后绘画特征则无明显变化。对干预组一位参与成员进行的个案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干预研究效果的有效性。(5)将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访谈资料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来看,对干预组在绘画团体辅导结束后的访谈进一步说明了社区工作人员在经过绘画团体辅导后的替代性创伤得到明显改善。
Yu-Lun Gerke Yang[4](2021)在《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器乐舞台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奏、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从而来传达情感、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乐器演奏的实质是演奏者将乐谱予以记忆理解后,通过长时间的思想意志和身体功能的训练,对乐曲进行思想上的二次加工后,用神经控制身体局部或部分肌肉,最终使乐曲一种更为完美的形态展示出来的过程。演奏者将生理和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时,再加上演奏前反复研究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深刻体会其情感表达内容,才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表情等传达给观众。演奏生理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动力方法、存在人本主义方法、认知行为法和整合法入手,让演奏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演奏生理与心理本质,并在演奏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器乐舞台表演艺术研究中,从生理与心理角度,探讨演奏者演奏技巧训练方法、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演奏者表演行为分析和提升方法、演奏者身心损伤的外部干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器乐表演者获得保持身体、心理健康,并以独特的个性,更加自信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常鑫[5](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时红帅[6](2021)在《基于对话教学的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知识、了解世界。阅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当前初中听障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有效地使用阅读教学策略,既是实现听障生高效阅读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听障生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听障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对话教学的角度入手,对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的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初中听障生阅读对话的有效性,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增强听障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初中听障生的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对话教学的特征、教学策略的类型、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对话教学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对话教学符合听障生的阅读习惯和生理特点,将其应用于听障生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听障生克服阅读障碍,有效刺激听障生的多种感官。主要研究结论为:(1)持续两年的追踪测试以及结果证明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策略对提升听障生阅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效能上验证了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2)对测试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则是对听障生阅读教学策略及其作用进行人性化的验证,最终证明大部分听障生对阅读教学策略是持认可态度的。此外,对任课教师进行深入地访谈则进一步证明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视音乐、多感官训练、律动投影、心理沙盘以及唱游律动等阅读教学手段的使用对阅读教学具有辅助作用,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听障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听障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王南芳[7](2021)在《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这六个层层递进的词语来形容文化自信,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协调,“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尤其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下,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使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剧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一旦“根不稳”、“魂不定”,将会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坚定文化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塑造力、生产力、防御力,有助于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实现从文化不够自信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艰苦的文化自信培育实践,而关于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正是当前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文化自信培育是对当前中国文化不够自信的理性审视,也是对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学术回应,既有助于增强我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水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又能弥补当前研究的局限,深化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意义十分显着。文化自信培育是指在深刻掌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依靠一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方法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增强我国社会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培育围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展开,与文化自信的重构、重塑、重建的形成机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是培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等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进行深入系统探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需要。文化自信培育的展开始终依靠人、围绕人并服务人。依据人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地位、任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划分为文化自信培育者和文化自信培育对象,这是文化自信培育最基本构成要素。文化自信培育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培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能力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虽然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人民性,应该面向全体中华儿女展开,但也应该有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青少年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网络大流量群体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文化自信培育者与文化自信培育对象在实践交往中要秉承平等性、亲和性、发展性的交往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革命文化自信培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三个方面构成的系统。从结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是基础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是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是核心内容。从层次来看,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和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其中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础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中间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最高层次。从当前的培育状况来看,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高,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认同、低认知的现实反差,要求我们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而且要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完整、结构协调和层次科学。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桥和船。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实践的完备化、效果的优质化、制度的常态化,必须遵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的古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研究。随着文化自信培育的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线上方法与线下方法、内部方法与外部方法的综合使用,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日益呈现协同性、互补性、同构性等特征。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由哲学方法、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构成的层次分明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的哲学方法,起到最根本的作用。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方法,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准则。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要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指影响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按照范围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按照外延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照形态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按照作用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从结构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体系的完整性;从功能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感染、导向和强化功能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目标的达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要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的指导,秉承实事求是、方向一致、协同共振、循序渐进的优化原则,努力建设繁荣有序的经济环境、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温馨乐学的家庭环境、风清气正的学校环境、文明有礼的社区环境、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有效应对危机中抓住新机、开拓新局,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有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肖桂花[8](2020)在《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G小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特别的学生给我带来一些感悟和思考:他们因各种原因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不仅对自身成长非常不利,也严重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绘画有利于情绪地宣泄和心理问题地疏导。绘画治疗融入学校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新课标下美术课程的设计,更能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帮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小学美术教育由常规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两部分组成,绘画治疗面向全体学生还是个别学生,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该研究针对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路径与实施方式,在学校主要是课程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根据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分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常规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两条路线,分别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发现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探索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具体问题。通过对美术老师和学生的调查,笔者发现老师们已关注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肯定美术对孩子心理问题的疏导和疗愈作用,老师们认为绘画治疗与美术课程目标有冲突,难以融入美术常规课堂,可能更适合运用在美术课外教学,但由于缺乏深入了解和学习,并没有进行相关实践,也没有可参考的课程资源。笔者分别将绘画治疗运用在美术常规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将绘画治疗理念结合美术教育设计了相关课程并实施,通过观察、访谈和量表测验的方法检测学生课程前后的情绪、行为变化,实践证明: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常规课堂具有可行性,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是绘画治疗的广阔天地。绘画治疗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鼓励研发绘画治疗结合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促进绘画治疗在小学美术教育的应用和发展。
谢潇萌[9](2020)在《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是困扰三分之一国人的健康杀手,在目前大健康的生活理念下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森林疗养对人民健康生活有益,在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健康中国的政策引导下,逐渐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目前在各行各业的共同推动下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为失眠疗愈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森林疗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疗养基地的有效指导。本文旨在探索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是对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思路上的探索和设计实践理论的补充与整合。通过研究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作用,归纳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活动类型,包括:自然疗愈、运动保健、心理疏导三大类;从森林疗法因子的角度出发,研究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和基地的建设条件;基于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活动开展要求的研究,总结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明确了基地建设的要点和基地建设的内容,包括:环境优化、设施建设、产品设计,其中,疗养步道、休息站、专类园等疗养设施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作为基地规划设计的重点在文中进行了详述。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应用。
郭金文[10](2020)在《城市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重要一环,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公平。由于培智儿童在数量上占比最大,以城市行政区为单位建立区级培智学校,既在整体上保证了特殊教育工作的推进,地方上又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故区级培智学校的推广普及对我国特殊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发达城市(如上海)区级培智学校在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明确界定了区级培智学校这一概念,同时研究了其与省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内部功能布局、空间模式等相关问题,为区级培智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业内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本文对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培智学校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区级培智学校的主要特征。研究内容主要有区级培智学校校园总平面模式、校园功能区构成、各功能区组合模式、各功能区内部用房分类指标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中对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弥补了我国特殊教育中县区级培智教育的空白,提出建立区级培智、市级聋哑、省级盲校的分级模式,更符合特殊儿童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能集中资源避免浪费,同时学校专业化细分能促进提升教学质量。规划布局部分,归纳了区级培智学校的组成成分,总结出了围合式、半围合式、串联式、主次式四种区级培智学校常用总平面布局模式;然后进一步对区级培智学校分区中教学区、康复区、办公区、生活区四大功能区相互间关系、组合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区级培智学校校园规划布局原则。在空间模式部分,通过与相关规范要求对比、国内外先进实例分析、实际调研反馈等分析研究,明确了区级培智学校各功能区内包含用房种类,尤其是最为复杂的康复区;并对四大分区内重要用房的构成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参考设计。在区级培智学校最为复杂的康复用房部分,康复用房种类繁多,功能不一,难以区分。本文提出了按照康复功能和使用效果两种分类原则。康复功能上康复用房分为肢体、心理、感官、语言、认知五类,使用效果上康复用房分为普遍康复用房和精细康复用房,两种分类方式结合,将情况最复杂的、适用于区级培智学校的康复用房种类做出了界定。
二、心理障碍疏导的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障碍疏导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自闭症 |
1.4.2 生态系统理论 |
1.4.3 自闭症家庭的社会支持 |
第2章 服务方案设计 |
2.1 服务对象概述 |
2.2 小组建立 |
2.3 需求评估 |
2.3.1 信息共享需求 |
2.3.2 技术支持需求 |
2.3.3 社会资源链接需求 |
2.3.4 心理疏导需求 |
2.4 服务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2.5 服务目标 |
2.5.1 总目标 |
2.5.2 具体目标 |
第3章 小组活动的介入及总结分析 |
3.1 第一阶段小组活动: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服务 |
3.1.1 第一次小组活动——破冰活动,减少组员紧张情绪 |
3.1.2 第二次小组活动——建立公众号,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3.1.3 第三次小组活动——自闭症认知培训 |
3.1.4 第四次小组活动——家庭关系认知培训 |
3.1.5 链接社会资源,构建家庭支持网络 |
3.1.6 第一阶段小组活动总结分析 |
3.2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自闭症儿童家庭心理支持服务 |
3.2.1 第一次小组活动——诉说与倾听 |
3.2.2 第二次小组活动——压力与放松 |
3.2.3 第三次小组活动——压力缓解与释放 |
3.2.4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总结分析 |
第4章 服务的评估与反思 |
4.1 服务评估 |
4.2 服务反思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与全球人口老龄化现状 |
1.1.2 老龄化背景下失智老人现状 |
1.1.3 我国失智老人面临现状与困境 |
1.1.4 康复景观的发展前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 |
2.1 失智症 |
2.1.1 失智症的概念 |
2.1.2 失智症的常见病因及相关特征 |
2.1.3 失智症的发展阶段 |
2.1.4 失智症的治疗方法 |
2.2 康复景观 |
2.2.1 康复景观的概念 |
2.2.2 康复景观的特点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医学 |
2.3.2 环境心理学 |
2.3.3 压力缓解理论 |
2.3.4 注意力恢复理论 |
2.3.5 应激理论 |
2.4 相关评价方法 |
2.4.1 评价方法 |
2.4.2 评价指标选取 |
2.4.3 评价量表 |
3 优秀案例及实地调研分析 |
3.1 埃奇伍德·康芒斯康复花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设计理念 |
3.1.3 庭园详细设计 |
3.1.4 使用后评价 |
3.2 生命健康中心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理念 |
3.2.3 庭园详细设计 |
3.2.4 使用后评价 |
3.3 美国密歇根州大急流域家庭生活中心的生活花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理念 |
3.3.3 庭园详细设计 |
3.3.4 使用后评价 |
3.4 北京长友慧苑失智老人照护中心 |
3.4.1 调查范围选择依据 |
3.4.2 机构概况介绍 |
3.4.3 庭院设计概况 |
3.4.4 庭院调查及结果分析 |
3.4.5 案例分析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失智老人特征及行为活动研究 |
4.1 失智老人特征研究 |
4.1.1 失智老人生理特征 |
4.1.2 失智老人生理需求 |
4.1.3 失智老人心理特征 |
4.1.4 失智老人心理需求 |
4.2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研究 |
4.2.1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时间 |
4.2.2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类型 |
4.2.3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流线 |
4.2.4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特性 |
4.3 失智老人行为特征对康复花园设计的影响 |
4.3.1 对规划布局的影响 |
4.3.2 对空间功能的影响 |
4.3.3 对服务设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策略 |
5.1 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原则 |
5.1.1 安全可视原则 |
5.1.2 健康舒适原则 |
5.1.3 易于到达原则 |
5.1.4 易于交往原则 |
5.1.5 均好性原则 |
5.1.6 地域性原则 |
5.1.7 多样性与个性并重原则 |
5.2 道路系统设计策略 |
5.2.1 道路形式 |
5.2.2 道路尺度 |
5.2.3 台阶与斜坡 |
5.3 空间设计策略 |
5.3.1 根据失智老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设计活动空间 |
5.3.2 利用灰空间为失智老人提供交往场所 |
5.3.3 营造多元化的园艺体验空间 |
5.3.4 营造心灵疏导空间 |
5.3.5 营造代际互动空间 |
5.4 植物种植设计策略 |
5.4.1 通过植物种植调节温度与湿度 |
5.4.2 通过植物种植调节风力 |
5.4.3 通过植物种植改善空气质量 |
5.4.4 通过植物种植刺激失智老人的感官系统 |
5.4.5 通过植物种植丰富空间变化、增强道路引导性 |
5.4.6 通过植物种植体现季相变化 |
5.5 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
5.5.1 铺装 |
5.5.2 座椅 |
5.5.3 扶手 |
5.5.4 景观雕塑与小品 |
5.5.5 亭与廊 |
5.5.6 水景 |
5.5.7 围栏 |
5.5.8 照明设备 |
5.5.9 标识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西安养老康复中心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位置分析 |
6.1.2 基地概况及周边环境分析 |
6.1.3 基地现状分析 |
6.1.4 SWOT分析 |
6.2 设计定位、理念与构思 |
6.2.1 设计定位 |
6.2.2 规划理念 |
6.2.3 设计构思 |
6.3 方案设计 |
6.3.1 总体规划 |
6.3.2 道路设计 |
6.3.3 植物种植设计 |
6.3.4 空间布局 |
6.3.5 空间设计 |
6.4 专项设计 |
6.4.1 铺装专项设计 |
6.4.2 小品设施专项设计 |
6.4.3 围栏专项设计 |
6.4.4 照明专项设计 |
6.4.5 标识专项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表录 |
致谢 |
(3)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2.1 对替代性创伤的研究 |
2.1.1 替代性创伤的定义 |
2.1.2 替代性创伤的症状表现 |
2.1.3 替代性创伤产生的危害 |
2.1.4 替代性创伤的成因研究 |
2.1.5 替代性创伤的作用机制 |
2.1.6 替代性创伤干预的基本原则 |
2.1.7 替代性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异同 |
2.2 绘画疗法的研究 |
2.2.1 绘画疗法的定义 |
2.2.2 绘画疗法的起源 |
2.2.3 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
2.2.4 绘画疗法应用于心理治疗的优势 |
2.2.5 绘画疗法在心理创伤领域的研究 |
2.2.6 团体辅导用于替代性创伤治疗的相关研究 |
2.2.7 绘画团体辅导用于创伤干预的相关研究 |
2.3 社区工作者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工作者概念界定 |
2.3.2 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风险 |
2.4 问题提出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设计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回顾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质性访谈法 |
3.2.4 准实验法 |
3.2.5 个案研究法 |
3.3 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
3.4 研究假设 |
3.5 技术路线 |
4 研究一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现状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替代性创伤量表(VTS) |
4.2.2 统计方法 |
4.3 研究假设 |
4.4 各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5 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
4.6 各人口学变量在VTS量表上的得分比较 |
4.6.1 不同性别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
4.6.2 不同年龄水平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
4.6.3 不同婚姻状态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
4.6.4 不同文化程度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
4.6.5 不同类型社区工作人员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
4.7 讨论分析 |
4.7.1 参与过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处于较高水平 |
4.7.2 不同性别社区工作人员的VTS量表得分差异 |
4.7.3 不同年龄水平社区工作人员VTS量表的得分差异 |
4.7.4 不同婚姻状态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
4.7.5 不同文化层次水平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
4.7.6 不同类型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
5 研究二绘画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实施过程 |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质量控制 |
5.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1.2 研究对象分组 |
5.1.3 团辅活动质量控制 |
5.1.4 理论依据 |
5.2 团辅活动材料准备 |
5.3 绘画团体辅导的开展时间 |
5.4 干预实施流程 |
5.5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具体内容 |
5.5.1 活动总目标 |
5.5.2 活动性质 |
5.5.3 活动组织人员 |
5.5.4 活动所需材料 |
5.5.5 干预研究假设 |
5.5.6 干预研究前的入组访谈 |
5.5.7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整体思路 |
5.5.8 干预方案设计模式 |
5.6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具体方案 |
5.7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的数据分析 |
5.7.1 对照组和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前测数据分析 |
5.7.2 对照组和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后测数据分析 |
5.7.3 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前、后数据的差异比较 |
5.7.4 对照组绘画团体辅导前、后数据差异的比较 |
5.8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测的研究结论 |
6 研究三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的分析 |
6.1 干预组成员在干预前、后的四幅典型绘画作品 |
6.1.1 干预组成员1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
6.1.2 干预组成员1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1.3 干预组成员2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
6.1.4 干预组成员2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1.5 干预组成员3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
6.1.6 干预组成员3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1.7 干预组成员4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
6.1.8 干预组成员4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2 对照组成员在干预前、后的五幅典型绘画作品 |
6.2.1 对照组成员1 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2.2 对照组成员2 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2.3 对照组成员3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2.4 对照组成员4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2.5 对照组成员5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6.3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特征分析讨论 |
6.4 典型个案系列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
7 研究四绘画团体辅导访谈与结果讨论 |
7.1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对干预组进行小组访谈结果的质性分析 |
7.2 绘画团体辅导后对干预组的追踪访谈 |
7.2.1 对干预组成员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 |
7.2.2 对干预组访谈结果的分析讨论 |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方法 |
(一)本选题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方法 |
四、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器乐演奏过程中生理变化过程研究 |
第一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肢体变化的运动程序 |
一、器乐演奏基本过程概述 |
二、器乐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运动过程概述 |
三、器乐演奏过程中的神经控制系统 |
第二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控制 |
一、器乐演奏过程中呼吸的概述 |
二、气息运用的具体操作范式 |
三、呼吸的练习方法 |
四、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学习与记忆 |
第三节 反直觉组块视角下肢体变化的应用研究 |
一、乐器演奏与学习记忆的关联性 |
二、演奏者学习记忆模型及其结果运用 |
三、反直觉组块的实践研究 |
第二章 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
第一节 演奏者的渐进放松训练 |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
二、分阶段进行渐进放松训练 |
第二节 演奏者的系统脱敏训练 |
一、系统脱敏疗法概述 |
二、心理分析师帮助演奏者进行舞台脱敏的步骤如下 |
第三节 演奏者的模拟训练 |
一、模拟训练概述 |
二、模拟演出的实践准备 |
第四节 演奏者的表象训练 |
第三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的生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生理问题类型分析 |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类型 |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处置方式 |
三、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自我调节 |
第二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实践研究 |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具体图表分析 |
第三节 缓解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途径 |
一、正念减压疗法 |
二、中国特色正念治疗方法 |
三、缓解演奏者生理损伤的自我意识训练疗法 |
第四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综合治疗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
第二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理论解析 |
一、演奏者舞台自信理论模型 |
二、演奏者舞台表演自信的培养 |
三、演奏者自信缺失的治疗性补足 |
第三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应用研究 |
一、舞台自信提升低自尊案例分析 |
二、童年创伤案例分析 |
三、后现代主义短期焦点治疗案例分析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对话教学的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现状概括 |
第一节 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
第二节 初中听障生的课堂阅读现状 |
第三节 对话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的评价标准 |
第五节 对话教学与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的契合度 |
第二章 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的多个障碍 |
第一节 听障生与文本的阅读对话 |
一、阅读焦虑影响抽象思维的形成 |
二、阅读恐惧阻碍自学能力的提升 |
三、阅读强迫削弱听障生的阅读兴趣 |
第二节 听障生与听障生的阅读对话 |
一、分离焦虑影响阅读交流的主动性 |
二、社交恐惧导致听障生逃避阅读交流 |
三、强迫性神经症压缩听障生的交流时间 |
第三节 教师与文本的阅读对话 |
一、重教材文本,轻辅助教学 |
二、重手语释义,轻多元表达 |
三、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熏陶 |
第四节 教师与听障生的阅读对话 |
一、重课文教学,轻课外阅读 |
二、重分析讲解,轻朗读感悟 |
三、重整齐划一,轻个体差异 |
第三章 基于对话教学的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可视音乐 |
一、可视音乐概念简述 |
二、可视音乐发展简述 |
三、可视音乐在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多感官训练 |
一、多感官训练概念简述 |
二、多感官训练体系发展 |
三、多感官训练在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律动投影 |
一、律动投影概念简述 |
二、律动投影的辅助教学应用背景 |
三、律动投影在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心理沙盘 |
一、心理沙盘概念简述 |
二、心理沙盘在以对话教学为基础的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
三、心理沙盘在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五节 唱游律动 |
一、唱游律动教学概念简析 |
二、唱游律动在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四章 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有效性分析方法 |
一、追踪测试方法 |
二、课堂实验法 |
三、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 |
第二节 研究假设与实验建构 |
一、实验对象 |
二、研究假设 |
三、实验建构 |
第三节 实证研究 |
一、关于实验的说明 |
二、跟踪测试及效能分析 |
三、课堂实验分析 |
四、访谈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 |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
二、交往视域下文化的交流和安全 |
三、共产主义视域下文化建设 |
第二节 列宁的文化理论 |
一、文化革命理论 |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改造理论 |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概述 |
二、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 |
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
五、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七、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内涵的厘定 |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
二、自信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文化自信内涵的多维解读 |
四、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第三节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 |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区别 |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联系 |
第四章 文化自信培育者和培育对象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 |
一、文化自信培育者的内涵和特征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的作用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的素质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对象 |
一、文化自信培育对象的内涵和特征 |
二、青少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 |
三、共产党员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 |
四、网络大流量群体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的关系 |
一、澄清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关系的误区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特征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 |
四、正确处理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本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具体要素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结构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
二、基础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 |
三、重要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 |
四、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层次分析 |
一、第一层次: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 |
二、第二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 |
三、第三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 |
第六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类型与特点 |
三、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 |
二、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 |
四、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 |
五、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 |
一、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 |
二、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 |
三、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 |
四、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 |
五、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 |
第七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类型、特征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类型 |
三、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特征 |
四、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重要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宏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微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建设 |
一、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态度 |
二、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原则 |
三、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现实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G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绘画治疗概述 |
1.3.2 绘画治疗在国内外的研究 |
2 文献探讨 |
2.1 绘画治疗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
2.1.1 绘画治疗对象发展到普通的学生群体 |
2.1.2 学校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
2.1.3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少且缺乏课程资源 |
2.2 绘画治疗与美术教育 |
2.2.1 绘画治疗的新发展 |
2.2.2 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
3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背景 |
3.2 调查过程 |
3.2.1 调查时间和对象 |
3.2.2 调查方法 |
3.2.3 实施步骤 |
3.3 调查内容与结果 |
3.3.1 美术教师访谈录 |
3.3.2 学生问卷结果陈述 |
3.4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现状问题的成因 |
3.4.1 重智育轻美育的教育现状 |
3.4.2 小学中高段学生学业负担大 |
3.4.3 缺乏绘画治疗的宣传和学习机会 |
4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以光华实验小学为例 |
4.1 研究方法和思路 |
4.1.1 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
4.1.2 研究的方法 |
4.1.3 研究思路 |
4.1.4 研究工具 |
4.2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常规课堂的尝试 |
4.2.1 绘画治疗的典型技术 |
4.2.2 家庭动态图运用于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设计 |
4.2.3 自画像和曼陀罗运用于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单元课设计 |
4.3.4 结合绘画治疗的美术常规课优势与设计步骤 |
4.3 绘画治疗在美术课外的运用——绘画心理工作坊的开展 |
4.3.1 绘画治疗主题的美术课外活动课程建设 |
4.3.2 学生自我意识在工作坊前后的变化 |
4.3.3 对工作坊学生的访谈结果 |
4.3.4 重要他人的报告 |
4.3.5 绘画治疗主题的课外美术活动流程和效果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 |
5.1.2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常规课具有可行性 |
5.1.3 课外兴趣小组是绘画治疗的广阔天地 |
5.2 研究建议 |
5.2.1 加大对绘画治疗的宣传和学习 |
5.2.2 绘画治疗融入美术常规课与课外美术要区别对待 |
5.2.3 大力研发绘画治疗结合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访谈提纲 |
附录2 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3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 |
附录4 绘画心理工作坊原始数据 |
附录5 绘画心理工作坊访谈提纲(学生) |
致谢 |
(9)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健康背景下的森林疗养 |
1.1.2 日益严重的睡眠健康问题 |
1.1.3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森林疗养 |
1.3.2 森林康养 |
1.3.3 森林疗养与森林康养的概念辨析 |
1.3.4 森林疗法 |
1.3.5 森林疗法因子 |
1.3.6 森林浴 |
1.4 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1 德国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2 日本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3 韩国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4 国内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5 发展趋势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森林疗养 |
1.5.2 失眠的成因与改善方法 |
1.5.3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
1.5.4 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2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
2.1 失眠及影响因素 |
2.1.1 失眠的特征 |
2.1.2 失眠的影响因素 |
2.2 失眠疗愈的主要途径 |
2.2.1 医学领域的非药物治疗 |
2.2.2 心理学领域的心理疏解与情绪缓释 |
2.2.3 风景园林学领域的植物保健作用 |
2.3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及主要支撑理论 |
2.3.1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
2.3.2 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类型 |
2.3.3 主要支撑理论 |
2.4 不同群体的失眠特征及改善方法 |
2.4.1 失眠群体分析 |
2.4.2 不同群体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3 不同群体失眠的改善方法 |
3 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及基地建设条件 |
3.1 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 |
3.1.1 森林疗法因子 |
3.1.2 森林疗法实现的环境条件 |
3.2 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条件 |
3.2.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的一般要求 |
3.2.2 注重失眠疗愈功能的基地建设条件 |
4 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
4.1.1 规划设计要点 |
4.1.2 基地建设内容 |
4.2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优化 |
4.2.1 林分设计 |
4.2.2 水体设计 |
4.2.3 地形设计 |
4.3 森林疗养设施建设 |
4.3.1 森林疗养步道设计 |
4.3.2 森林疗养休息站设计 |
4.3.3 森林疗养专类园设计 |
4.3.4 森林疗养建筑设计 |
4.3.5 森林疗养辅助设施设计 |
4.3.6 森林疗养标识系统设计 |
4.4 森林疗养产品设计 |
4.4.1 森林疗养产品体系设计 |
4.4.2 森林疗养行程安排 |
4.5 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国立自然休养林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2 日本东京奥多摩町“登计小径”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3 德国巴凳·威利斯赫恩疗养地 |
5.3.1 项目概况 |
5.3.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4 丹麦纳卡蒂亚森林疗愈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5 日本宫崎县日之影町森林疗养基地 |
5.5.1 项目概况 |
5.5.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6 小结 |
6 大田县赤头坂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政策背景解读 |
6.1.2 项目区位及区域概况 |
6.1.3 基地概况 |
6.1.4 社会经济条件 |
6.1.5 市场分析 |
6.2 场地分析 |
6.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6.2.2 林地类型分析 |
6.2.3 道路分析 |
6.2.4 疗法因子分析 |
6.3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
6.3.1 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
6.3.2 森林疗养基地已有设施建设概况 |
6.3.3 SWOT分析 |
6.4 规划设计思路 |
6.4.1 规划设计依据 |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6.4.3 规划原则 |
6.4.4 挑战与策略 |
6.5 总体规划 |
6.5.1 规划结构 |
6.5.2 疗法分区 |
6.5.3 功能分区 |
6.6 森林疗养设施专题设计 |
6.6.1 步道选线与设计 |
6.6.2 疗法场所分区设计 |
6.7 专项规划设计 |
6.7.1 植物规划设计 |
6.7.2 交通规划设计 |
6.7.3 竖向设计 |
6.7.4 水系规划设计 |
6.7.5 建筑概念规划 |
6.7.6 服务设施规划 |
6.7.7 标识系统设计 |
6.7.8 产品设计 |
6.7.9 环境容量计算 |
6.7.10 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10)城市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
1.1.2 残疾儿童数量变化及发展趋势 |
1.1.3 区级培智学校建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1.1.4 研究对象 |
1.1.5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特殊教育及培智学校 |
2.1 我国特殊教育 |
2.1.1 我国培智教育发展历程及模式 |
2.1.2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开展模式 |
2.2 国外培智教育及培智学校发展历程 |
2.2.1 欧洲培智教育发展历程 |
2.2.2 美国培智教育发展历程 |
2.2.3 日本培智教育发展历程 |
2.3 培智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 |
2.3.1 我国现状特殊教育关系树 |
2.3.2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
2.3.3 区级培智学校 |
2.3.4 不同等级培智学校对比 |
2.4 区级培智学校发展现状 |
2.4.1 区级培智学校数目缺乏 |
2.4.2 区级培智学校分布不均 |
2.4.3 现状区级特殊教育开展模式 |
2.5 区级培智学校培智儿童类型、特点分析 |
2.5.1 智力残疾 |
2.5.2 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 |
2.5.3 脑瘫儿童(肢体残疾和病弱)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内培智学校现状调研 |
3.1 调研概况 |
3.2 调研目的及方法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方法 |
3.3 西安市启智学校 |
3.3.1 校园建设 |
3.3.2 布局模式 |
3.3.3 课程安排 |
3.3.4 调研总结 |
3.4 上海市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
3.4.1 校园建设 |
3.4.2 布局模式 |
3.4.3 课程安排 |
3.4.4 调研总结 |
3.5 西安市临潼区特殊教育学校 |
3.5.1 校园建设 |
3.5.2 布局模式 |
3.5.3 调研总结 |
3.6 西安市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 |
3.6.1 校园建设 |
3.6.2 布局模式 |
3.6.3 调研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研究 |
4.1 区级培智学校在城市中规划选址 |
4.1.1 我国区级培智学校规划选址现状 |
4.1.2 区级培智学校规划选址影响因素 |
4.1.3 区级培智学校规划选址原则 |
4.2 区级培智学校校园规划布局研究 |
4.2.1 区级培智学校校内空间组成部分 |
4.2.2 特殊教育学校总平面布局现状 |
4.3 区级培智学校功能分区组合模式 |
4.3.1 教学区与办公区组合模式 |
4.3.2 教学区与康复区组合模式 |
4.3.3 生活区与其他区组合模式 |
4.3.4 区级培智学校校园规划布局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5 区级培智学校的空间模式 |
5.1 区级培智学校教学用房 |
5.1.1 区级培智学校教学用房的构成 |
5.1.2 普通教室 |
5.1.3 音乐舞蹈合并教室 |
5.1.4 其他专用教室 |
5.2 区级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及公共用房 |
5.2.1 康复用房内部构成 |
5.2.2 康复用房配置原则 |
5.2.3 认知能力训练用房 |
5.2.4 语言能力训练用房 |
5.2.5 肢体能力训练用房 |
5.2.6 感官刺激训练用房 |
5.2.7 心理疏导用房 |
5.2.8 公共用房 |
5.3 区级培智学校办公用房 |
5.3.1 办公用房构成 |
5.3.2 区级培智学校教学办公用房 |
5.4 区级培智学校生活用房 |
5.4.1 生活用房构成 |
5.4.2 餐厅、食堂、学生宿舍 |
5.5 区级培智学校弹性空间设计 |
5.6 区级培智学校特殊性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致谢 |
四、心理障碍疏导的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社会工作实践[D]. 陈影.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研究[D]. 赵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D]. 刘杉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D]. Yu-Lun Gerke Yang.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5]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对话教学的初中听障生阅读教学研究[D]. 时红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王南芳. 湖北大学, 2021(01)
- [8]绘画治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G小学为例[D]. 肖桂花. 西南大学, 2020(05)
- [9]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谢潇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城市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研究[D]. 郭金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