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购并的特殊风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珍[1](2010)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压力,企业必须在发展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并购活动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企业扩张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斯蒂格勒(Stigaler,G.J.)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就石油公司而言,二百多年来,西方石油公司已经成功地在持续的并购和竞争中发展成长起来[1] [2],其成长的道路就是并购之路,其成功之道就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并购之道,因此,对中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进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并购与重组研究,不仅能帮助和引导我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制定正确的竞争成长战略,实现资源的扩张和企业的快速成长,而且还能为企业选择正确的并购策略和并购路径提供理论指导,这些研究对我国能源战略企业-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石油石化上游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基础上,以竞争基础协同为标准正确地选择并购目标,是做好并购活动的基础,为此建立起一套适用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目标选择的评价标准,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认识目标企业和自身企业,实现成功的并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评价体系,对于评价企业并购前后的资源、技术和管理等单项能力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并购前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以及最终评价并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尝试以核心竞争力为分析工具和主线,力图把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从抽象走向具体,并使其与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实际并购行为有机结合,使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并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核心竞争力研究在理论上的总结、补充和完善,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并购理论指导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战略和并购实践的操作,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的并购成功率,最终使企业能够通过成功的并购行为不断培育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在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发展状况作出全面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实用意义的我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目标评价体系。论文进一步完善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指导我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实施并购战略。论文首次将路径依赖法引入并购的研究之中,提出了从并购时间的前点分析并购行为的新思路,通过分析并购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来分析并购产生的动力,并加入时点因素,分析企业在过去时点的并购决策是否会增加未来并购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了计算企业并购协同系数的具体方法。这些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并购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的内涵,能够较好地指导企业对并购目标选择的决策及并购后整合效果的评估。论文建立了石油石化上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目标评价模型,利用灰色理论以及对石油企业的并购进行定量的分析,为并购的科学量化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同时提出了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后的要素整合及并购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并购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归纳,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质特别是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质,研究并构建了由规模(资源)实力、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六项大指标组成的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给出了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以石油石化上游企业为例给出了具体评价体系。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上的定量研究。2、战略资源的获取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归纳梳理了战略资源的内涵和特征,归纳了其判定识别方法,指出基于战略资源的并购重在提高双方企业资源的匹配性。研究了基于战略资源的并购战略,给出了并购战略流程图。3、研究了基于竞争基础协同的并购目标选择,给出了竞争基础要素图,分析给出了基于竞争基础协同的并购目标选择模型,对实现成功并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具有一定创新性。在基于竞争基础协同的条件下,“兼并—整合”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解释了并购企业达到什么边界才有并购动机和并购愿望。4、利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并购目标的选择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基于路径依赖法的并购决策分析模型,首次将时间因素引入并购决策目标的选择之中。利用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5、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并购模式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通过并购前、并购后的博弈分析研究了横向并购与核心竞争力,纵向并购与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了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横向并购以及纵向并购。研究了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跨国并购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给出了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方式的比较及抉择。通过企业并购定价决策的博弈分析,分析了我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在并购定价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6、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了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整合的特点,对并购后要素整合研究。对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后整合的战略进行了分析。
李天生[2](2010)在《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衡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产业利益以及由此所涉的国家利益是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理论对位居世界第二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力图实现建立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中国如何回应的目的。论文包括引言、5章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阐释了选题意义、立论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有关术语。第1章通过研究法律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贸易与航运产业利益互动发展和国家利益博弈,论证了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存在及其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了船货利益平衡与一般民商事法律利益平衡的区别。第2章对不同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的船货利益平衡进行历时性分析,对英美这两个船货利益的典型代表国家的船货利益平衡立场差异及其立法和司法中的相应不同进行共时性分析,论证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是适应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动态平衡原则,这一原则具有变动不居的时空性。第3章阐述了优势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下船货利益国际失衡的必然性,以及因全球化下社会生产总过程、合作博弈的发展、国家内部产业平衡与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需要,船货利益国际冲突存在协调的必要性,论述了船货利益国际平衡的实践,最后总结了船货利益国际平衡的基本原理。第4章将有关制度分为船方利益、货方利益、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反垄断调整等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揭示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互动平衡的特点和调节功能。第5章运用国民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国家利益理论论证了中国货方利益重于船方利益的船货利益格局,根据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时空性、国际性和多维性对中国海商立法进行了评析,结合司法能动主义理论论证了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对中国海事司法的指导意义。
廖庆娟[3](2008)在《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文中提出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占GDP的50%左右,占经济增量的70%左右,从而具备了大规模参与国企改制改组和国有资产处置的实力。专家指出如果政策和措施到位,民营企业参与国有资产重组,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风险,即使重组成功,企业运营的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主业核心竞争力丧失、财务危机重重等。正因为如此,本研究结合管理学领域相关知识,首先回顾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企业重组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此方面研究的进展,然后分析了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财务风险,详细分析了企业重组计划决策阶段、交易执行阶段、运营整合阶段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并且结合案例,对FD集团重组GC厂进行了解剖,分别从重组模式的选择,重组定价的决定,以及重组过程中面临的筹资风险、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非理智财务决策风险及系统风险等角度对FD集团重组GC厂的财务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关防范财务风险的建议;从而提出了对兼并重组动机进行审查、做好重组规范工作、做好政策和融资风险防范、改善重组信息不对称状况等企业重组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徐有峰[4](2008)在《中国金融集团绩效与风险研究》文中提出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全球的趋势,其表现之一是金融集团在全球方兴未艾的发展,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的通过充分肯定和支持了这一混业模式,并激起新一轮金融企业的集团化浪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我国明确了金融业的分业经营。由于历史原因、法律不严以及逐渐放松管制,我国又有部分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合作和交叉,并已存在相当规模的金融集团。在我国混业经营这一必然趋势下,集团式混业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但是,金融集团的发展又会带来很多特殊的风险和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风险,又如何分析研究金融集团绩效,是中国目前函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于金融集团而言,风险管理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金融集团因为能够进行内部交易,因此具有独特的风险传递机制。金融集团规模庞大,其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和国家,金融集团的倒闭对一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金融集团的风险状况进行监管,一直是各国监管当局和有关国际组织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了解金融集团的风险结构与风险传递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混业经营下的中国金融集团监管绩效与风险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金融集团的诞生、发展、组织结构方式以及相关监管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并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中国金融集团发展现状和风险分析上,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现状及对此做出的反应。金融集团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有效的监管体系。本文分别从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金融集团绩效以及构建金融集团全方面的风险分析和金融集团绩效研究体系等多方面对我国金融集团风险与绩效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和分析。
任秀梅[5](2007)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没有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中国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有什么区别。国有企业是我国稳定的基础,也是我国发展的基础,更是我国国民经济安全的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资本运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资本运营,可以扩大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展国有企业国内外市场、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有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实现,进而达到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目的。但是,资本运营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本运营所产生的显着利益下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目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及其风险的相关理论,这章突出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耦合理论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特殊性;在第二章本文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形成的内外部机理;从第三章到第五章本文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决策和风险管理评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本文以石油企业为案例,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风险的管理过程。
蒋巍[6](2006)在《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国的金融体制变革的趋势之一就是金融由分业体制向混业体制的转变。美、英、日等主要的经济发达国家都相继以立法的形式实现了或实践着这种变化,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其“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独特优势,成为一些分业向混业转型国家的首选。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含义是指以股权控制为纽带,通过非金融母公司控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一种以上业务的金融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已在国内出现,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是,由于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地位,这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果长期缺乏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制度,必将会产生新的、巨大的金融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特殊风险,深入研究其法律防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和现实,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最终提出防范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立法建议。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法律特征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模式选择。首先,笔者在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和国际性组织对金融控股公司定义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指出金融控股公司与其他一般控股公司相比具有的法律特征。之后,通过研究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实践,阐述了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制度背景与主要内容,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内外动因。本文第二章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所产生的特殊风险。这些特殊风险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表现形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内部关联交易、利益冲突、不透明系统、不公平竞争等4大类风险。第一,金融控股公司内的关联交易,使得风险很容易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企业间传递;第二,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利益冲突,可以分为内部利益冲突和外部利益冲突,内部的利益冲突会使集团内某部分成员利益遭到牺牲,而外部的利益冲突会使公司外部第三人利益受损;第三,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不透明性将会导致金融监管风险、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资本的重复计算风险;第四,金融控股公司所拥有的庞大经济实力,有可能使竞争减弱或形成垄断而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还有可能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内各成员之间不良关联交易的存在而形成不正当竞争。本文第三章论述了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要防范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就必须设立全面、有效的监管机制;并针对每种不同的特殊风险设置一系列应对措施。监管一般可分为分别监管和合并监管两种基本模式,各国在这两种基本模式上设置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监管体制。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各监管模式的利弊,指出中国在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后的初始几年,采用美国的“伞状监管”模式,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建立统一金融监管机构,实行对金融业的统一监管。在相应的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制度方面,笔者重点分析了四种比较有特色且重要的法律规范:首先通过设置防火墙制度(其中包括法人防火墙和业务防火墙)防范内部利益冲突和内部关联交易所产生的风险;其次通过设置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防范外部利益冲突和不透明系统造成的风险;再次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性监管防范资本的重复计算风险;最后通过反垄断法限制金融控股公司的不公平竞争行为。本文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特有的问题和风险,最后针对中国选择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进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重要议题进行立法论述。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立法经验,制定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各方面问题做出规定,以达到防范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建立稳定有序的金融秩序之目的。总之,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选择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建立,还需要进行大量全面、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对将来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立法工作有所贡献。
高贵富[7](2006)在《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创业战略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在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国际创业理论进行研究、对国际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及对国内外文献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方法。随后,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出口型战略、契约型战略及投资型战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创业战略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定量研究,构建了民营企业国际创业风险测度模型。最后,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国内企业国际创业进行了案例研究。论文具有多点创新性,并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苗纪江[8](2005)在《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文中指出资产证券化作为以资产预期收益为导向的融资方式,是当今最先进的融资技术的创新,这一融资工具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各个应用国家的丰富和发展,优化了金融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市场机制在金融市场上深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更富有效率的融资方式。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短缺,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瓶颈”;与此同时,投资者手中的巨额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巨额的呆、坏帐,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生存能力,流动性危机使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基础遭到破坏。 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原始权益人(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在资本市场上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如何将资产证券化这样一种有效的融资工具,介绍并应用到我国因资金短缺而制约其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是亟需研究和实施的重要课题。为使这项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早日实践作好理论准备,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模式。 论文以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为研究主体,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层面对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作了研究。理论框架主要分为四个核心部分:一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与原理;二是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经济学分析与效用分析;三是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四是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分析。 在此理论框架下,论文用案例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分为:对中国实施城市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分析;对深圳珠海大道、香港“五隧一桥”的资产证券化的经典案例研究;对中国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四种突破模式研究;对上海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利用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探讨,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作为国际上先进的融资工具,运用了资产证券化融资中独特的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等手段,与国内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优质资产相结合,发行以基础设施的稳定、持续收费为基础的证券,是当前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有发展前途的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会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 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探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本研究体系。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重点研究适合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设施资产的类型,对资产证券化产生的理论假说与效用作模型分析,并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相关问题以及融资的风险进行研究; 2、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我国开展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 3、对开展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4、探讨适合资产证券化的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对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和从事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 论文研究目的和应用价值是: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研究,为在中国国内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提供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实践模式,为国内证券化本土的实践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论文的创新之处: 1.首次将资产证券化(ABS)这种融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和应用到基础设施领域,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作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体系,比以往的研究成果更深化,更有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界定了适合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设施资产的类型,其次建立和明确了资产证券化的一个核心原理和三个基本原理,再次对资产证券化产生的理论假说与效用作了模型分析,并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相关问题以及融资的风险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国内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与配套措施的建议,首次全面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2.首次提出在在中国基础设施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四个突破模式,并提出制订特别法《资产证券化法》的建议。 突破模式Ⅰ:信托模式。信托投资公司作为SPV,即SPT 突破模式Ⅱ:中外合作经营模式。组建中外合作经营公司,由外方组建SPV 突破模式Ⅲ:海外SPV模式。“基础设施收费模式”+“海外SPV” 突破模式Ⅳ:国有独资SPV模式。成立以国有独资形式的SPV 这四种突破模式,解决了在目前我国的法律环境和金融制度下,如何使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所要求的财产隔离机制完全符合其运行的本质要求,使其成为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现实和理性选择。 建议:制订特别法《资产证券化法》 突破了制约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这种设想如能得到实施,将减轻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的压力和提高我国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 3.首次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具体案例进行了的系统分析和评价,总结出了经验、教训、启示,使论文研究具有坚实基础,提高了论文成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国内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4.首次提出上海适合证券化的基础设施存量与增量资产范围,并对从事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运用资产证券化融资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上海尽快利用这一金融创新提出配套建议与设想。
王继权[9](2004)在《现代产融结合论》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部门和金融机构以紧密型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融合、人事参与等途径实现的产融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减少产融信息不对称,降低产融交易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功效。无论是对银企股份持有规定较严格的英美模式,还是相对宽松的日德模式,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总是直接或间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必然趋势。我国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取向,尽管当前仍处于体制转轨之中,但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为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发展包括股权渗透等紧密型产融资本联结关系已初露端倪。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市场主体自身实力的壮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与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在自愿互利基础上,通过渗透与扩张着力建立稳固、持久的产融结合关系。既然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推进产融结合也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必然的、现实的选择。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的产融结合理论进行回顾和简介,认识经典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产融结合理论的发展脉络。其次,对产融结合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和深入分析,一般理论分析是在厘清产融结合基本概念和比较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别从信用理论、企业理论、信息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等角度,对产融结合的成因作初步研究;深入分析是对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和效率,以及产融结合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再次,分析和总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以此为我国的产融结合提供启发和借鉴。最后,系统研究我国的产融结合问题,包括我国产融结合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目标模式和基本方式,我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并提出金融<WP=5>控股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产融结合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这一论断。总体来看,论文的前半部分侧重于理论研究,解析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产融结合过程中具有规律性和共同性的东西;论文的后半部分侧重对中国的产融结合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全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产融结合理论简介。金融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产融结合的经典概括。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研究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拉法格、希法亭和列宁分别对资本主义产融结合和金融资本问题进行过论述。他们的许多科学论断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仍具有适用性。西方学者对产融结合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总的看来,他们立足于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或针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进行攻击,如金融资本消失论;或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与金融现象或银企制度结构展开研究,如金融机构霸权论、银企关系制度论等,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产融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西方学者基于现实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融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章,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首先,进行产融结合概念厘清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指出本篇论文以狭义的产融结合分析作为基础和主导,而以广义的产融结合作为背景和参照,深入探讨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部门(以工商企业为代表)和金融部门(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尤以商业银行为代表),在资本连接、产权结构、人事参与、企业治理等方面的融合关系及其对产融部门共生共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是从经济组织之间的资本交易关系入手、倾向于在微观层次上来研究产融结合的内在机制、经济效绩、发展过程及其趋势的。其次,分别将产融结合与银企合作、资本经营、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接着,分别从信用理论与产融债权债务契约式结合、企业理论与产融组织一体化、信息理论与产融信息非对称性、资本结构理论与产融企业控制权配置的角度,对产融结合的成因作出初步的分析。 <WP=6>第三章,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和效率分析。产融结合的内在作用机制包括,节约产融交易费用、提高产融资本盈利能力、改善产融信息不对称状态、优化配置企业控制权以及规避风险、扩大投资、优化配置资金等。对产融结合的效率分析,是从产融结合的效率目标和效率两方面着手的。产融结合的效率目标包括,交易费用减少、风险控制、竞争力提高、优化资源在时空上的配置等。产融结合的效率意指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能出现垄断,二是可能出现风险传递,三是可能产生经济泡沫。第四章,产融结合的宏观经济效应。产融结合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宏观经济效应。产融结合最重要的宏观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它对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产融结合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增强资本的积累能力、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投资的生产效率。产融结合的负效应是可能导致经济非均衡,诸如利率机制作用降?
周益利[10](2004)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并购交易陷于低迷状态,而中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过去5年内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额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环境也给并购交易提出了种种挑战。根据麦肯锡研究: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非常低,不到30%。这引起社会各界对我国企业并购风险的广泛关注。并购活动是由多种活动组成,财务活动是其核心。本文试图对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以期提高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为此,本文通过四部分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类别及定量模型。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论部分。通过对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研究发现,目前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并购财务活动风险论和并购融资活动风险论。通过对两种观点的比较,笔者认为:“界定并购财务风险应结合财务要义、风险的本质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基于此,第一种观点比第二种观点更符合上述要求。在具体内容上,应包括并购投资战略风险、目标公司价值风险、融资风险和财务整合风险。另外,根据并购财务风险的过程性和系统性,采取定量分析即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的解决风险决策问题。”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目前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情况。通过广泛研究发现,近年我国政府通过颁布诸多法规以规范并购市场;社会团体举行各种论坛探索我国并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企业在并购实践中对风险采取了众多谨慎做法,种种迹象表明,并购风险已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另外,通过对我国近期大量并购案例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存在诸多风险,主要有:国有产权流动风险;委托代理风险;盲目性并购风险;虚假财务报告风险;定价方法不客观风险;融资渠道狭隘、支付方式单一风险。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博弈论对上述风险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国有产权流动风险源于我国特殊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即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不合理,导致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国资委)错位,所有权虚置,形成内部人控制,进而导致谈判复杂和兼并后产权不明的可能;委托代理风险除了与上述产权下的内部人控制有关外,还与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的道德因素有关;盲目性并购风险是因为战略制定复杂且我国企业家能力有限:另外,与决策本身存在的主观因素有关;虚假财务报告风险主要是因信息不对称下,目标公司的机会主义,以及审计活动本身存在风险而致;定价方法不客观风险是因为运用国际通用定价方法受条件限制,以及政府主导意识给定价造成障碍;融资渠道狭隘、支付方式单一,这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有很大关系。 第四部分主要提供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的意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并购已成为国企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同时,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国内外中介机构相继参与我国的并购市场;一系列规范并购市场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和发展完善,各种支付手段不断创新。这都为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鉴于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我国的并购财务风险:首先、引入私资本,适度分散国有股权,创造多元化股权结构;同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力度;开展并购决策阶段风险研究。其次、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查隐形债务;并且,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方法选择应该遵循“应类制宜、适当修正”的原则。最后、多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政策体系,以解决并购融资难问题。
二、国有企业购并的特殊风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购并的特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问题边界 |
1.1.4 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并购理论综述 |
1.2.2 并购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1.2.3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研究 |
1.3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2.1 核心竞争力 |
2.1.1 核心竞争力的特质 |
2.1.2 核心竞争力的属性 |
2.1.3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属性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
2.2.1 评估准则与指标体系构建 |
2.2.2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2.2.3 评估指标体系 |
2.2.4 核心竞争力评估模型 |
2.3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3.1 竞争力评价要素 |
2.3.2 评价指标选择 |
2.3.3 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
2.3.4 基于B-P 神经网络模型的核心竞争力实证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并购目标选择与决策 |
3.1 目标企业选择的战略分析 |
3.1.1 战略性并购与投机性并购 |
3.1.2 基于资源匹配的并购战略 |
3.1.3 基于战略资源的并购战略 |
3.1.4 从核心竞争力角度对并购目标选择 |
3.2 基于竞争基础协同的并购目标选择 |
3.2.1 竞争基础协同 |
3.2.2 基于竞争基础协同的并购决策模型 |
3.3 基于核心竞争力石油并购的两阶段博弈模型 |
3.4 基于路径依赖和灰关联模型的目标并购决策 |
3.4.1 并购决策支持模型 |
3.4.2 路径依赖法的并购决策分析 |
3.4.3 协同系数的判定 |
3.4.4 并购目标决策的实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横向与纵向并购研究 |
4.1 横向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
4.1.1 规模经济效应 |
4.1.2 管理协同效应 |
4.1.3 垄断效应 |
4.1.4 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
4.2 纵向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
4.2.1 纵向并购的分类 |
4.2.2 纵向并购的动因 |
4.2.3 纵向并购的理论分析 |
4.2.4 纵向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
4.2.5 石油石化企业纵向并购的战略侧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跨国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
5.1 跨国并购的定义 |
5.2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分析 |
5.2.1 战略管理理论 |
5.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5.3 跨国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
5.3.1 跨国并购博弈分析 |
5.3.2 跨国并购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5.4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跨国并购分析 |
5.4.1 国外石油石化行业跨国并购发展趋势 |
5.4.2 中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石油企业并购方式比较与选择 |
6.1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方式的比较及抉择 |
6.1.1 基本模型 |
6.1.2 企业并购博弈分析 |
6.1.3 博弈均衡分析 |
6.1.4 我国石油石化并购抉择的分析 |
6.2 影响我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行为的因素分析 |
6.2.1 基本模型 |
6.2.2 企业并购的博弈分析 |
6.2.3 博弈的均衡分析 |
6.2.4 并购的福利分析及政府的影响 |
6.3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中的定价策略 |
6.3.1 并购定价决策中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
6.3.2 企业并购定价决策的博弈分析 |
6.3.3 我国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在并购定价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并购后要素整合研究 |
7.1 并购后整合的理论分析 |
7.1.1 并购整合的必要性 |
7.1.2 并购整合的含义及内容 |
7.1.3 并购整合的管理内涵和原则 |
7.1.4 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整合的特点 |
7.2 并购后的整合战略与整合流程 |
7.3 基于资源的并购后整合 |
7.4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基于文化与组织的并购后整合 |
7.4.1 企业文化整合管理 |
7.4.2 管理系统整合管理 |
7.4.3 组织机制整合管理 |
7.4.4 财务整合管理 |
7.4.5 人力资源整合管理 |
7.5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整合实证分析 |
7.5.1 中海油并购概述 |
7.5.2 中海油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的选择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石油公司数据 |
附录B 中海油、中石油跨国并购案例 |
附录C BP 并购AMOCO |
致谢 |
攻读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意义 |
2.立论范围 |
3.研究内容 |
4.研究方法 |
5.研究现状 |
6.本文有关用语的解释 |
第1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总论:存在论 |
1.1 概念及界定 |
1.1.1 本文关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的界定 |
1.1.2 本文关于"船货利益"的界定 |
1.1.3 本文关于"平衡"的界定 |
1.1.4 本文关于"外贸产业"的界定 |
1.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理论来由 |
1.2.1 法律原则界说 |
1.2.2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外贸与国际航运的产业互动 |
1.2.3 利益法学理论与产业互动:船货利益平衡原则 |
1.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和功能 |
1.3.1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 |
1.3.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功能 |
1.3.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辐射功能 |
1.3.4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定义总结 |
1.4 船货利益平衡与其他民商事法律利益平衡的区别 |
1.4.1 其他民商事法律中平衡利益的基本原则 |
1.4.2 船货利益平衡区别于其他民商事法律利益平衡的特殊性 |
第2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时空性:特性论之一 |
2.1 历史变迁下的船货利益平衡 |
2.1.1 海上冒险至《海牙规则》前的船货利益平衡 |
2.1.2 《哈特法》、《海牙规则》及《海牙-维斯比规则》的船货利益平衡 |
2.1.3 《汉堡规则》的船货利益平衡 |
2.1.4 《鹿特丹规则》的船货利益平衡 |
2.2 英美两国船货利益平衡立场比较分析 |
2.2.1 英国船货利益平衡立场分析 |
2.2.2 美国船货利益平衡立场分析 |
2.2.3 英美船货利益平衡立场的法律例证 |
2.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时空性的解释及其与法律诸价值的关系 |
2.3.1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时空性的解释 |
2.3.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时空性与效率、公平和正义的关系 |
第3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国际性:特性论之二 |
3.1 船货利益国际失衡的必然性 |
3.1.1 优势理论下的船货利益国际失衡 |
3.1.2 国家产业政策下的船货利益差异:基于凯恩斯主义干预理论 |
3.2 船货利益国际冲突协调的必要性 |
3.2.1 全球化下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需要 |
3.2.2 合作博弈发展的需要 |
3.2.3 国家内部产业平衡与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需要 |
3.3 船货利益国际平衡的实践 |
3.3.1 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制定中的国际平衡 |
3.3.2 国内法中的平衡 |
3.4 船货利益国际平衡原理总结 |
3.4.1 国家利益妥协 |
3.4.2 回归与升华:一般海商法 |
第4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多维性:特性论之三 |
4.1 船方利益维度 |
4.1.1 承运人责任基础 |
4.1.2 承运人单位责任限制 |
4.1.3 托运人义务 |
4.1.4 喜马拉雅条款 |
4.2 货方利益维度 |
4.2.1 提单贸易保护:提单流通机制 |
4.2.2 货方控制权 |
4.2.3 实际承运人及海运履约方制度 |
4.2.4 承运人最低责任和最大权利制度 |
4.3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反垄断维度 |
4.3.1 国际海运业垄断概述 |
4.3.2 班轮公会反垄断豁免对船货利益的影响:基于科斯定理 |
4.3.3 协议联盟反垄断豁免对船货利益的影响:基于博弈论 |
4.3.4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豁免对船货利益的影响:基于产业组织理论 |
第5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中国回应:应用论 |
5.1 中国船货利益格局考量 |
5.1.1 国民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下的中国外贸业和国际航运业 |
5.1.2 国家利益理论下的中国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分析 |
5.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下对中国立法的评析与完善思考 |
5.2.1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时空性下的评析与完善思考 |
5.2.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国际性下的评析与完善思考 |
5.2.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多维性下的评析与完善思考 |
5.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对中国海事司法的指导意义 |
5.3.1 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及海事司法中的存在和意义 |
5.3.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对中国海事司法中司法能动主义的指导意义例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企业重组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企业重组及其财务风险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企业重组和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及内容阐释 |
2.1 企业财务风险概念 |
2.2 企业重组的定义及方式及价值源分析 |
2.3 民营企业的概念 |
第三章 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财务风险 |
3.1 国内企业重组发展历程简述 |
3.2 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现状 |
3.2.1 积极探索、成效斐然 |
3.2.2 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遭遇"瓶颈" |
3.2.3 国家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 |
3.3 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 |
3.3.1 实质性资产重组成为主流 |
3.3.2 政府介入的力度加大 |
3.3.3 重组模式呈现多样化 |
3.4 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 |
3.4.1 重组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 |
3.4.2 重组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 |
3.4.3 重组运营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
3.4.4 信息不对称风险带来的财务风险 |
第四章 G市FD集团公司重组GC厂的财务风险分析 |
4.1 G市FD集团公司及GC厂的简介 |
4.1.1 FD集团的状况 |
4.1.2 GC厂的概况 |
4.2 FD集团公司重组GC厂的目的 |
4.2.1 谋求协同效应 |
4.2.2 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 |
4.3 FD集团公司重组GC厂的方案 |
4.3.1 确定目标价格 |
4.3.2 确定重组模式 |
4.3.3 选择重组支付方式 |
4.4 FD集团公司重组GC厂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 |
4.4.1 FD集团筹资风险分析 |
4.4.2 被重组目标GC厂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 |
4.4.3 FD集团非理智财务决策风险 |
4.4.4 FD集团公司重组GC厂系统风险分析 |
第五章 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思路 |
5.1 做好审慎调查工作 |
5.2 做好重组规范工作 |
5.2.1 严格规范改制程序和方案 |
5.2.2 做好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把好定价关 |
5.2.3 对资产的处置方案和方法要适当 |
5.2.4 产权的转让做到公开、规范 |
5.3 做好政策和融资风险防范 |
5.3.1 政策风险防范 |
5.3.2 融资风险防范 |
5.4 改善重组信息不对称状况 |
5.4.1 实施人性化重组 |
5.4.2 对重组风险实施柔性化控制 |
5.4.3 妥善分流目标企业员工 |
5.5 深入落实"非公经济36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表1-GC厂未来五年现金净流量预测明细表(C/F) |
(4)中国金融集团绩效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思路 |
1.4 主要创新点 |
2 金融集团概述及组织结构分析 |
2.1 金融集团概述 |
2.1.1 金融集团的定义及特征 |
2.1.2 金融集团产生的原因 |
2.1.3 金融集团的经济学分析 |
2.2 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分析 |
2.2.1 英国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银行控股集团 |
2.2.2 美国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集团 |
2.2.3 德国金融控股的组织结构:全能银行 |
2.2.4 日本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金融控股公司 |
2.3 国外金融集团组织实践的启示与借鉴 |
3 金融集团的风险与绩效概述 |
3.1 金融集团的一般金融风险 |
3.1.1 商业银行的一般业务风险 |
3.1.2 投资银行的一般业务风险 |
3.1.3 保险业务风险 |
3.1.4 信托业务风险 |
3.2 金融集团的特殊风险 |
3.2.1 成员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更加明显 |
3.2.2 资本重复计算风险 |
3.2.3 财务和治理结构透明度降低,减少了市场约束 |
3.2.4 金融集团的利益冲突问题 |
3.3 金融集团的风险与绩效 |
4 中国金融集团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
4.1 中国金融集团的发展现状 |
4.1.1 中国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 |
4.1.2 金融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
4.1.3 中国金融集团的发展内因 |
4.1.4 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金融集团的模式最优选择 |
4.2 中国金融风险与金融集团风险研究 |
4.2.1 中国金融体制的发展阶段与制度特征 |
4.2.2 中国金融风险的内生因素 |
4.2.3 产融结合下的中国金融集团风险 |
5 中国金融集团绩效与风险实证研究 |
5.1 中国金融集团绩效与风险实证研究的方法与说明 |
5.1.1 实证研究范围的确定 |
5.1.2 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确定 |
5.1.3 样本数据的整理 |
5.2 实证研究 |
5.2.1 中国金融集团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 |
5.2.2 国内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多阶段超效率DEA方法的实证研究 |
5.2.3 中国金融集团风险分散的实证分析 |
5.3 实证研究结论综述及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政策建议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 |
(二) 论文的学术价值 |
(三) 论文的应用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
四、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论文的主要创新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五、论文的研究方案 |
(一) 论文的研究目标 |
(二)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研究手段 |
(五)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相关理论介绍 |
一、国有企业界定 |
二、国有企业的属性及其功能 |
三、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四、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
第二节 资本运营基本理论介绍 |
一、资本运营概念的阐释 |
二、资本运营的主要特征 |
三、资本运营的作用 |
四、资本运营的原则 |
五、资本运营的模式 |
第三节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一、风险学说的比较 |
二、风险的本质 |
三、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
第四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相关理论介绍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类别 |
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耦合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形成机理 |
第一节 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制约 |
一、企业资本循环中断诱发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 |
二、企业资本周转缓慢诱发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 |
第二节 外部运营环境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制约 |
一、政府干预边界过度 |
二、政策法规环境不连续性 |
三、资本运营平台不稳定 |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主体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制约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主体的定位 |
二、“两层构架”管理模式下资本运营主体缺位 |
三、“三层构架”管理模式下资本运营主体有失理性 |
第四节 国有企业自身风险免疫力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制约 |
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近合理 |
二、国有企业抵抗风险意识不强 |
第三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评估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识别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识别注意事项 |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分析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定性分析方法 |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定量分析方法 |
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分析注意事项 |
第四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决策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决策的特点与原则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决策的特点 |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决策的原则 |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处理的基本方法 |
一、控制型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处理方法 |
二、财务型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处理方法 |
第三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防范对策 |
一、优化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外部环境 |
二、塑造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理性主体 |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免疫力 |
第五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控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价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价的含义及原则 |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价的作用 |
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价的过程 |
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
五、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控制 |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控制的含义及原则 |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控制的作用 |
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控制过程 |
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
第六章 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风险管理案例 |
案例1: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案例 |
一、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情况 |
二、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
三、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识别 |
四、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对策 |
案例2: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风险管理案例 |
一、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 |
二、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曲折成功 |
三、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风险识别 |
四、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风险分析与防范 |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界定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特征 |
二、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模式选择 |
(一) 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二)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兴起的动因 |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中的特殊风险 |
一、内部关联交易产生的特殊风险 |
(一)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 |
(二) 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传递 |
二、利益冲突产生的特殊风险 |
(一) 金融控股公司利益冲突的成因 |
(二) 金融控股公司利益冲突的类型 |
三、不透明系统产生的特殊风险 |
(一) 不透明系统形成的动因 |
(二) 不透明系统风险的表现形式 |
四、不公平竞争产生的特殊风险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垄断力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 |
一、监管机制控制风险的原理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概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目标分析 |
(三)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律内容 |
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的模式 |
(一)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
(二) 一元化混业监管体制——统一监管模式 |
(三) 多元化分业监管体制——伞状监管模式 |
(四) 伞状监管和统一监管的理论比较和现实选择 |
三、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措施的若干问题研究 |
(一) 金融控股公司与防火墙制度 |
(二) 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 |
(三) 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性监管 |
(四) 金融控股公司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法律防范 |
第四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问题及立法建议 |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
(一) 相关的法律规范存在滞后性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督体系混乱 |
(三) 金融系统的内控机制不健全 |
二、防范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立法建议 |
(一) 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地位 |
(二) 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 |
(三) 设置金融业外部监管机构 |
(四) 建立金融业内部控制体系 |
(五) 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力度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1 研究起源及进展 |
2.1.1 创业研究起源及进展 |
2.1.2 民营企业研究起源及进展 |
2.2 国际创业研究现状及评述 |
2.2.1 国外国际创业研究评述 |
2.2.2 国内国际创业研究进展 |
2.3 民营企业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4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现状及评述 |
2.5 民营企业跨国发展战略研究现状及评述 |
2.6 研究现状总结 |
2.6.1 研究现状评价 |
2.6.2 本文的研究范畴 |
2.7 小结 |
第三章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理论研究 |
3.1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民营企业的概念界定 |
3.1.2 国际创业的概念界定 |
3.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动因分析 |
3.3 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创业战略的基本模式 |
3.4 企业国际创业的相关理论分析 |
3.4.1 国际贸易理论 |
3.4.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3.4.3 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
3.4.4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新进展 |
3.5 企业国际创业理论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启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现状研究 |
4.1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现状分析 |
4.3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主要问题分析 |
4.3.1 基于宏观层面的国际创业主要问题研究 |
4.3.2 基于微观层面的国际创业主要问题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方法研究 |
5.1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战略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关键外部因素分析 |
5.1.2 关键内部因素分析 |
5.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环境分析与评估方法 |
5.2.1 经营环境等级评分法 |
5.2.2 国别冷热比较法 |
5.2.3 机会威胁分析法 |
5.2.4 投资障碍分析法 |
5.2.5 动态分析法 |
5.3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方法的一般性评价标准 |
5.3.1 有效性标准 |
5.3.2 适用性标准 |
5.3.3 可行性标准 |
5.3.4 可接受性标准 |
5.4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方法研究 |
5.4.1 企业经营战略选择概述 |
5.4.2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研究 |
5.4.3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方法研究 |
5.5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战略管理研究 |
5.5.1 国际创业战略管理模型研究 |
5.5.2 国际创业战略控制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出口型战略研究 |
6.1 民营企业实施出口战略的不同阶段 |
6.1.1 间接出口阶段 |
6.1.2 直接出口阶段 |
6.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战略 |
6.3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的品牌战略 |
6.4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的营销战略 |
6.4.1 民营企业要迅速转变市场观念 |
6.4.2 采取适合自身状况的国际营销策略 |
6.5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出口型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6.5.1 出口型战略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
6.5.2 全力提高出口业绩措施 |
6.6 出口型国际创业案例研究 |
6.7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契约型战略研究 |
7.1 民营企业跨国授权经营战略及其意义 |
7.1.1 授权经营概述 |
7.1.2 对外特许授权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意义 |
7.1.3 民营企业对外特许授权所面临的问题 |
7.2 民营企业授权经营的战略选择 |
7.2.1 决定民营企业对外授权的关键因素 |
7.2.2 民营企业对外授权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
7.3 民营企业对外授权协议及管理 |
7.3.1 法律制度 |
7.3.2 消费者 |
7.3.3 受权人的选择 |
7.3.4 商务谈判 |
7.3.5 授权协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投资型战略研究 |
8.1 我国民营企业FDI 概况 |
8.1.1 我国企业FDI 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8.1.2 我国民营企业FDI 现状分析 |
8.2 我国民营企业FDI 的产业选择 |
8.2.1 我国民营企业FDI 产业选择依据 |
8.2.2 我国民营企业FDI 产业选择战略 |
8.3 FDI 方式选择战略 |
8.3.1 投资进入方式比较 |
8.3.2 我国民营企业FDI 的主要方式和经验 |
8.4 FDI 区位选择战略 |
8.4.1 我国FDI 区位选择的演化历程 |
8.4.2 我国FDI 区位选择的分布现状 |
8.4.3 FDI 区域选择研究方法 |
8.4.4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投资型战略区位选择的建议 |
8.5 投资型国际创业案例研究 |
8.6 小结 |
第九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
9.1 创业风险相关知识概述 |
9.1.1 创业风险定义与特征 |
9.1.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类型 |
9.1.3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识别 |
9.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测度模型与识别流程 |
9.2.1 AHP 基础上的国际创业风险矩阵和权重设计 |
9.2.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经济效益风险模拟 |
9.2.3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风险的模糊匡算及模拟结果 |
9.3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
9.3.1 风险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
9.3.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防范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实证分析 |
10.1 民营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
10.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现状 |
10.3 以出口模式进行国际创业的民营企业状况 |
10.4 以投资模式进行国际创业的民营企业状况 |
10.5 民营企业对国家有关国际创业政策的理解 |
10.6 小结 |
第十一章 国内企业国际创业案例研究-奇瑞创业历程研究 |
11.1 引言 |
11.2 奇瑞创业历程 |
11.3 奇瑞创业过程分析——基于TIMMIONS 创业过程模型 |
11.4 奇瑞汽车国际创业过程分析 |
11.5 结论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研究结论及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实施对策 |
12.1.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2.1.2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实施对策 |
1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公开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相关课题 |
附录2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调查表 |
附录3 蒙特卡罗模拟VISUAL BASIC 主程序代码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8)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意图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国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价 |
1.3. 本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研究 |
2.1 城市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2.1.1 国外学者对基础设施涵义的分析 |
2.1.2 国内学者对基础设施涵义的分析 |
2.1.3 基础设施的层次划分 |
2.1.4 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 |
2.1.5 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
2.2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存在问题与投资的现状 |
2.2.1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现状与存在问题 |
2.2.2 “八五”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状况分析 |
2.3 中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2.3.1 从证券化资产基本要求与条件角度看其必要性 |
2.3.2 从资产来源和资金短缺角度看其必要性 |
2.3.3 从金融效用与安全角度看其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3.1 资产证券化产生背景 |
3.1.1 资产证券化概念 |
3.1.2 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 |
3.1.3 资产证券化的阶段特征 |
3.2 资产证券化的作用 |
3.3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以及运作步骤 |
3.3.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
3.3.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步骤 |
3.4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和基本原理 |
3.5 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
3.6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理论的创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经济学与效用分析 |
4.1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理论探讨 |
4.1.1 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 |
4.1.2 项目区分理论 |
4.1.3 基础设施可销售性评估理论 |
4.2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理论假说 |
4.2.1 资产流动说 |
4.2.2 市场主体多元化说 |
4.2.3 信用重建说 |
4.2.4 持续期缺口理论 |
4.3 从金融经济角度对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4.4 ABS与BOT项目融资、股票融资、市政债券方式的差异比较 |
4.4.1 ABS与BOT项目融资方式的差异比较 |
4.4.2 ABS和股票融资方式比较分析 |
4.4.3 ABS证券与市政债券比较分析 |
4.5 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的效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
5.1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
5.1.1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类型 |
5.1.2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
5.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
5.2.1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
5.2.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评价 |
5.2.3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分析 |
6.1 资产证券化的评级程序 |
6.1.1 评级的作用 |
6.1.2 信用增级的方法与作用 |
6.2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 |
6.2.1 SPV的组建与运作 |
6.3 资产证券化与机构投资者 |
6.4 资产证券化与中介机构 |
6.4.1 担保机构 |
6.4.2 信用评级机构 |
6.4.3 投资银行 |
6.4.4 律师事务所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创新研究 |
7.1 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分析 |
7.2 珠海大道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
7.2.1 珠海大道项目发行背景及交易要点 |
7.2.2 珠海大道项目组织结构与运作基本流程 |
7.2.3 珠海大道项目评述与启示 |
7.3 香港“五隧一桥”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
7.3.1 香港“五隧一桥”证券化风险与交易结构 |
7.3.2 香港“五隧一桥”证券化项目评价 |
7.4 中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四种突破模式 |
7.4.1 突破模式Ⅰ: 信托模式 |
7.4.2 突破模式Ⅱ: 中外合作经营模式 |
7.4.3 突破模式Ⅲ: 设立海外SPV模式 |
7.4.4 突破模式Ⅳ: 国有独资SPV模式 |
7.4.5 建议: 制订特别法《资产证券化法》 |
7.5 发展中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其他配套条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前景分析 |
8.1 上海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回顾 |
8.2 上海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融资创新 |
8.3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前景分析 |
8.4 上海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操作的潜在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当前在国内的进展 |
9.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现代产融结合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 论文的思路和框架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产融结合理论简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者的产融结合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
二、 拉法格的论述 |
三、 希法亭的论述 |
四、 列宁的论述 |
第二节 西方学者的产融结合理论 |
一、 金融资本消失论 |
二、 金融机构霸权论 |
三、 银企关系制度论 |
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论 |
第二章 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融结合概念的厘清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一、 产融结合概念的厘清 |
二、 产融结合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信用理论与产融债权债务契约式结合 |
一、 信用是一种经济交易行为 |
二、 银行信用与产融契约式债权债务关系 |
三、 契约式债权债务关系与产融基础结合 |
第三节 企业理论与产融组织一体化 |
一、 科斯的企业组织理论 |
二、 纵向一体化和范围经济 |
三、 产融组织一体化 |
第四节 信息理论与产融信息非对称性 |
一、 信息理论概述 |
二、 产融信息的非对称性 |
第五节 资本结构理论与产融企业控制权配置 |
一、 资本结构理论简述 |
二、 资本结构对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
三、 产融结合中的企业控制权配置 |
第三章 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和效率分析 |
第一节 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 |
一、 节约产融交易费用 |
二、 提高产融资本盈利能力 |
三、 改善产融信息不对称状态 |
四、 优化配置企业控制权 |
五、 规避风险、扩大投资、优化配置资金 |
第二节 产融结合的效率分析 |
一、 产融结合的效率目标 |
二、 产融结合的 效率 |
第四章 产融结合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产融结合的正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
一、 增强资本的积累能力 |
二、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
三、 提高投资的生产效率 |
第二节 产融结合的负效应:经济非均衡 |
一、 经济非均衡的一般描述 |
二、 产融结合与经济非均衡 |
第五章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一、 产融结合萌芽阶段 |
二、 产融自由结合阶段 |
三、 产融限制结合阶段 |
四、 产融结合深化阶段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
一、 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 |
二、 德国的全能银行制模式 |
三、 日本的主办银行制模式 |
四、 韩国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第六章 中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中国产融结合的历史 |
一、 工商企业参股或创建商业银行 |
二、 企业集团创建财务公司 |
三、 金融机构参股、控股工商企业 |
四、 试行主办银行制 |
第二节 中国产融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
一、 金融业资本以多种途径投资参股工商企业 |
二、 产业资本大量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
三、 债权转股权 |
四、 企业集团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化 |
五、 当前产融结合的主要问题 |
第七章 中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与方式选择 |
第一节 中国产融结合的必要性 |
一、 实现社会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 |
二、 有利于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 |
三、 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
第二节 中国产融结合的可能性 |
一、 实现产融结合的有利条件 |
二、 实现产融结合的不利条件 |
第三节 中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 |
一、 从广义的产融结合角度看 |
二、 从本文研究的产融结合角度看 |
第四节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方式 |
一、 金融机构参股、控股工商企业 |
二、 工商企业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
三、 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相互参股、控股 |
第八章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国有银企协调改革、民营银企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 |
第一节 国有银企关系重塑与协调改革 |
一、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银企关系 |
二、 体制转轨时期的国有银企关系 |
三、 国有银企关系重塑和协调改革的思路 |
四、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五、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上市 |
第二节 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适时开放民营银行 |
一、 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二、 适时开放民营银行 |
第三节 加快规范化的资本市场建设 |
一、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
二、 适度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并增强其流动性 |
三、 改善投资主体结构、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
四、 健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
五、 培育和规范资本市场中介机构 |
六、 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 |
七、 稳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
第九章 金融控股公司:当前我国产融结合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
一、 从银行持股公司到金融控股公司 |
二、 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运行机制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分类和属性 |
二、 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内在动因 |
三、 金融控股公司的机制和功能 |
四、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和监管 |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产融结合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
一、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现实状况与约束条件 |
二、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若干思路 |
三、 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促进我国产融结合的实施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致 谢 |
(10)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
1.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念 |
1.2 并购财务风险类型 |
1.3 并购财务风险的定量分析 |
2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现状 |
2.1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总态势 |
2.2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 |
3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
3.1 并购投资战略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 并购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 |
3.3 并购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
4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的若干意见 |
4.1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必要性 |
4.2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可能性 |
4.3 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的若干意见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有企业购并的特殊风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研究[D]. 张玉珍.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2]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D]. 李天生. 大连海事大学, 2010(12)
- [3]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研究[D]. 廖庆娟. 广西大学, 2008(01)
- [4]中国金融集团绩效与风险研究[D]. 徐有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5]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研究[D]. 任秀梅. 吉林大学, 2007(06)
- [6]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D]. 蒋巍. 广西师范大学, 2006(04)
- [7]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D]. 高贵富. 吉林大学, 2006(10)
- [8]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 苗纪江. 同济大学, 2005(02)
- [9]现代产融结合论[D]. 王继权.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3)
- [10]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D]. 周益利. 江西财经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