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TD132S-4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与铁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琳,刘思豪,顾聪[1](2021)在《基于自适应基准锁相环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位置误差全补偿方法》文中提出转子位置信息的精度影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转子位置估算容易受到环路滤波器和电机参数偏差等非理想因素的影响。首先,针对转子位置估算误差,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基准锁相环,主要思想是锁相环通过误差重构,实现对基频相关误差补偿。在此基础上,以最小电流为目标自适应调节锁相环的锁相基准,实现对非基频相关误差的补偿,最终实现对位置误差的全补偿,该方法实现简单、参数依赖性低、鲁棒性强。最后,基于一台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刘炎[2](2021)在《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能源与环境重视的增加,国家已明确指出对制造业进行高效能低污染改造。电机作为当今工业的心脏,其性能的提升将直接有利于工业能耗的降低。永磁同步磁阻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PM-SynRM)作为一种新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以其永磁体用量少、功率密度高、调速范围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传统PM-SynRM的电磁转矩由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两部分组成,但两者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对其转矩特性加以改善,则PM-SynRM的输出转矩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该电机不仅可显着提升气隙磁密及永磁转矩成分,而且还使其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的最大值在相同电流相位角处叠加,从而提升各转矩成分利用率实现电机转矩密度和效率的提升。根据设计理念和拓扑结构推导了该类电机实现转矩最大化利用的磁链偏移设计方法,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优化了提出电机模型的结构参数,分析了电机的电磁性能,并在MATLAB中搭建矢量控制系统实现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矢量控制,最后进行样机研制与实验测试。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结构特点,研究了非对称转子结构中永磁体配置和右侧连通隔磁桥对转矩特性和输出转矩的影响,通过建立磁链偏移设计方法阐明了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在相同电流相位角处取得最大值的机理,并依据磁链偏移设计方法建立了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2)结合工程应用,考虑转子安装及机械结构强度,分析了改进转子结构强度、电磁性能及铁耗,确定非对称转子基础结构。(3)基于改进后的非对称转子结构,根据目标函数分析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并选取了结构参数优化变量;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Kriging建模、响应面校验、遗传算法优化等方法降低优化所需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实现了转矩脉动降低30.14%,转矩提升 7.27%。(4)对优化后的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的转矩特性、交直轴电感、空负载特性、损耗及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效率、退磁、不平衡磁拉力和正反转进行了分析。5.基于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搭建了电机模型及矢量控制系统,并结合有限元结果验证了矢量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最后进行了样机制造及实验测试。
陈亮[3](2020)在《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诸如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以及油田等特殊领域中,不仅要求驱动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且恶劣的工作环境对电机的耐高温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以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针对等效环境温度为120℃,功率密度不低于3kW/kg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设计及优化研究。针对高温环境下会出现的永磁体退磁、转矩降低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法。通过多场耦合的设计方法使得设计的永磁电机同时兼顾电磁、机械以及温度特性的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个基于等效磁路法的解析设计过程。选取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包括内转子结构和转子磁路结构。推导了永磁同步电机设计的主要尺寸参数。并获得了电机设计过程中具体的参数设计方案,包括了定子绕组设计、定子铁芯结构设计、气隙高度设计以及定转子材料的选取。其次,构建了电磁-温度-应力多物理场永磁同步电机建模方法。通过电磁场分析电机在空载和负载条件下的基本电磁特性,完成电机结构的初步设计。通过温度场分析电机在额定负载损耗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检验电机热设计是否合理。通过应力场分析检验电机永磁体在高温高速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高功率密度、低转矩脉动及高转矩密度等要求。分析了不同长径比、裂比、定子槽型以及永磁铁阵列结构和减重槽尺寸对多场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和对比,获得电机尺寸与性能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得优化后的电机尺寸。最后,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温度和应力要求的前提下,电机电磁场中平均转矩上升了0.51%,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分别下降了 46.27%和60%。减重槽的增设使得电机的实际重量进一步降低6.7%,从而使得整体功率密度达到了 3.12kW/kg,完成了设计目标。
公晓彬[4](2020)在《基于热-流-磁耦合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永磁同步电机(PMSM)由于其功率密度大,尺寸小,转速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而永磁电机的转子励磁是由永磁材料提供而非励磁绕组,紧凑的结构会导致电机的散热困难,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现象,引起电机输出转矩的下降等问题。所以准确计算电机温度分布对于永磁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模拟分析作为简单方便的计算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此,而热的模拟分析中准确的损耗值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电机损耗大多以电磁损耗为主,而温度变化会对电磁损耗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考虑多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系能够提高计算精度。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方法的快速发展以及多种商用仿真软件的整合,多物理场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多物理场的耦合分析越来也普遍。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一个热-流-磁三物理场的耦合温升模型,考虑温升与气隙空气流动的影响以提高温度场计算精度。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首先利用Maxwell和Fluent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电磁场模型,流场以及温度场模型,并设置相关边界条件等,然后分别从所在物理场角度出发来简化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永磁电机通过逆变器驱动的原因,建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逆变器模型以提高电磁损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2)电机各项损耗的理论分析以及减损措施。首先是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有限元仿真结果来解释各项损耗产生的机理,然后根据其产生机理提出减低其损耗的方法,并通过电磁计算结果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给出永磁电机损耗分离方法的分离原理,并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将永磁电机各项损耗分离出来。(3)三物理场的耦合模型建立。首先是从产生各项电磁损耗的部件详细研究分析出温度对电磁损耗计算产生影响的物性参数,建立Maxwell与Fluent的双向耦合关系。然后是对比电磁场与温度场之间迭代前后的电机电磁损耗变化以及最终的温升分布情况。最后基于永磁电机永磁体温度不易测量的问题,建立一个永磁体温度估计模型,并在最后实验环节估计永磁体温度。(4)电机温度测量以及估计实验。对于绕组温度采用四个相同的热电阻直接测量,而永磁体温度则采用所建立的估计模型进行温度估计。通过实验验证未进行迭代运算的温度要比测量值高,但当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电机最终温度值出现了下降并逐渐靠近测量值,表明所建立的耦合模型能够提供比单温度场模型较好的计算精度。
陈硕[5](2020)在《交流伺服表面式永磁电机设计及铁耗计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磁同步电机设计是人类生活、生产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装置。相比于感应型异步电动有着节能,控制策略简单的优点。交流伺服永磁电机,广泛应用各种伺服定位系统中。一般而言,同功率规格大小的永磁电机设计时,可以有多种极槽配合方式,而不同的极槽配合方式,电机性能有所不同。在设计永磁电机时,需要考虑哪一种极槽配合,电机有着更优的电磁性能。不同极槽配合时,必然要对电机绕组做出相应地更改。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利用了正规绕组接线法,确定了12槽4极、12槽8极、12槽10极三种极槽配合的绕组连接方式,结合单元电机分析法和槽矢量星型图确定了不同极槽配合时的绕组系数。2.通过RMXPRT电机路算软件设计了一台表贴式交流伺服永磁同步电机。3.利用有限法以12槽4极电机为例,分析了永磁体平行充磁时和径向充磁时气隙磁场的正弦程度。4.利用有限元法探讨了12槽4极、12槽8极、12槽10极三种极槽配合时感应电压的正弦程度,电机的转矩波动,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转矩波动最小的极槽配合方式。5.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分析了转子与气隙交界面应力,探究了齿槽转矩的形成机理。利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分析分析了槽口宽度对齿槽转矩的影响,通过构造永磁体三因素四水平实验,优化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形状,降低电机的齿槽转矩。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定子硅钢片不同区域的磁化轨迹,结合莫雪思测量装置,探讨了旋转磁化、非规则旋转磁化产生的方式,结合交变磁化方式的频域计算模型,计算出了非规则旋转磁化方式电机铁耗的大小,分析了铁耗的主要集中部位。
胡怡婷[6](2020)在《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和转矩脉动抑制研究》文中提出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及运行可靠性,在诸多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同功率的常速电机相比,高速电机体积较小,散热相对困难,具有较大的损耗密度,这就决定了其不同于常速电机特有的设计方式。转矩是衡量电机性能的一大指标,如果转矩出现较大脉动,会对电机运行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研究高速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设计和转矩脉动抑制具有较大的工程实际意义。随着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的飞快发展,基于软件的仿真设计和控制正逐步成为现代电机设计研发和驱动控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ANSYS旗下的软件Maxwell可实现电机的2D、3D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其包含的RMxprt模块采用磁路法设计电机,可加快电机设计速度。此外,ANSYS中的Simplorer可实现电力电子器件的仿真及控制系统设计。因而Maxwell+Simplorer的联合仿真实现了电机设计、驱动、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同时,Simplorer提供与MATLAB/Simulink的接口,大大加快了控制方案的设计速度,实现Maxwell+Simplorer+Simulink的联合仿真控制。本文的设计思路为:利用Maxwell、Simplorer、Simulink实现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驱动和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并致力于抑制电机的转矩脉动。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根据高速电机特有的设计要求,利用RMxprt完成1.2kW、24000r/min的电机设计,通过磁路计算得到电机的参数清单。在Maxwell中进行有限元仿真,完成电机在静态场、瞬态场的相关特性分析。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电机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研究采用六拍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速控制下转矩脉动的问题。分别分析了不同PWM调制方式、PWM频率和采样电流的选取对电磁转矩的影响。引入新型PWM_ON_PWM调制方式来消除非导通相电流尾巴。并采用了非换相相电流作为采样电流来减小因电流尖峰引起的脉动。搭建Maxwell+Simplorer联合仿真控制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最后,研究了高速无刷电机的di(28)0矢量控制方案。电机运行中会受到多种参数影响,常规PI控制器已不适用这种场合。针对这种问题,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电流控制器代替常规PI电流控制器,其转速响应快,电流及转矩控制效果好。搭建Maxwell+Simplorer+Simulink联合仿真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贾连涛[7](2019)在《多相感应电机铁耗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相感应电机具有运行稳定、容错性高、结构简单等诸多优势,在需要高可靠性和大功率动力设备的场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铁耗作为多相感应电机的重要指标,对电机的运行性能和降耗节能两个方面有重要影响。受电机齿轭部不同磁化方式、齿槽谐波、磁路饱和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准确计算电机铁耗一直是电机设计的难点。本文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角度入手,对多相感应电机铁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多相感应电机的结构原理和铁耗的物理机理。从微观角度给出了铁磁材料脉振磁化方式下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附加损耗的产生原因和数学模型,分析了脉振磁化铁耗模型直接应用于电机的局限性,同时分析了旋转电机特有的旋转磁化损耗原理,说明了多相感应电机铁耗的分类构成。分别引入电机铁耗计算公式和可计及谐波、局部磁滞环以及旋转磁化的铁耗分离计算模型,分析了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特点,为铁耗分析计算打下理论基础。根据时步有限元场-路耦合原理,建立了多相感应电机单极二维时步有限元场-路耦合模型。对电机端部绕组进行等效处理,把端部电路方程并入电磁场方程,大大降低了建模的复杂度和求解时间。分析了电机铁心典型位置的磁密变化波形,进而得出铁心不同部位磁化特征。在经典铁耗分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的铁耗计算模型,通过数据拟合求得该模型各项损耗系数,并以此计算出不同运行状态下多相感应电机的铁耗数值,得出电机各部分铁耗密度的分布规律,同时与铁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探究了多相感应电机铁耗的影响因素。根据控制变量法原理,分别单独从磁性槽楔、定子槽尺寸和定子斜槽三个因素研究其对电机铁耗的影响,并得出不同因素对电机磁场和铁耗的影响关系。本文所做工作对多相感应电机的设计与优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苏鹏[8](2019)在《电动汽车用模块化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分析与设计》文中指出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rotor permanent magnet-flux switching,简称RPM-FS)电机是一种由传统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stator permanent magnet-flux switching,简称SPM-FS)发展而来的新型结构磁通切换电机,具有高功率(转矩)密度、高效率、低转矩脉动等优点,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新型RPM-FS电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磁场调制原理揭示了该类电机的转矩产生机理,进而提出了RPM-FS电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电机数学模型与设计理论,并通过与SPM-FS电机的电磁特性比较,总结了其优点与不足。最后,试制RPM-FS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该电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发展应用奠定了基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RPM-FS电机结构,揭示了其“磁通切换”原理,建立有限元模型完成了静态特性的准确计算。首先针对SPM-FS电机的缺点,提出了RPM-FS电机的拓扑结构,揭示了该电机亦遵循磁通切换原理,且继承了SPM-FS电机的绕组“一致性”与“互补性”。基于RPM-FS电机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电磁性能,包括永磁磁场磁密分布、每相永磁磁链、空载感应电势、绕组电感、定位力矩以及电磁转矩等静态特性。2.基于“磁场调制”原理,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RPM-FS电机电磁转矩产生机理,阐述了RPM-FS电机与SPM-FS电机工作原理上的统一性与相异性。RPM-FS电机由SPM-FS电机发展而来,定、转子铁心均为凸极结构,永磁磁场与电枢反应磁场均受凸极铁心的调制效应影响。基于“磁场调制”原理,RPM-FS电机的电磁转矩主要由转子永磁磁场和电枢反应磁场中具有相同谐波次数和频率的谐波相互作用产生。另一方面,从永磁磁场、电枢反应磁场以及转矩产生机理三个方面,比较了RPM-FS电机与SPM-FS电机的气隙磁场谐波分布,揭示了两类磁通切换电机工作原理的相似性,并为该类电机定转子槽极配合选择提供了思路。3.探索了RPM-FS电机槽极配合对电磁转矩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该类电机的槽极配合选择原则。基于磁势磁导模型,通过永磁磁势分析与绕组因数选择,探索了有利于提高转矩输出能力的RPM-FS电机定转子槽极配合规律。同时,可通过定子槽数与转子极对数的最大公约数确定具有较小定位力矩的槽极配合结构,减小转矩脉动。此外,基于RPM-FS电机转矩产生机理发现:对于不同的槽极配合结构,只要基波磁负荷与绕组因数相同,则具有相等的基波转矩,但调制谐波转矩分量不同。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了四种具有较优转矩特性的槽极配合结构。4.推导了定子坐标系与转子坐标系下RPM-FS电机数学模型,为电机控制策略的制定与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RPM-FS电机的永磁磁链与绕组电感等参数均可近似为正弦函数,进而建立了RPM-FS电机的单相永磁磁链、单相空载感应电势、三相自感与互感等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三相和两相坐标系下RPM-FS电机完整的数学模型,即定子坐标系和转子旋转坐标系下的磁链方程、电压方程和转矩方程。5.建立了RPM-FS电机功率尺寸方程,提出了RPM-FS电机通用设计方法,并与SPM-FS电机进行电磁特性比较分析。为了确定RPM-FS电机电磁转矩与关键尺寸参数的对应关系,首先推导了功率尺寸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2.5kW的定子24槽/转子10极(24s/10p)RPM-FS电机,给出了电机的关键尺寸参数,并且与一台具有相同的关键尺寸、材料属性和电流密度的SPM-FS电机进行电磁特性比较。从磁负荷和电负荷两个角度阐述了两台电机转矩特性的优势与不足。由分析结果可知,RPM-FS电机具有更好的转矩输出能力、更低的转矩脉动,以及更宽的弱磁调速范围。6.针对高功率密度、大电流密度等约束条件,在考虑磁场饱和效应的影响下,提出了RPM-FS电机设计方法。对于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往往要求电机具有高转矩(功率)密度,这必然要求电机设计时采取较大的电流密度。然而,大电流密度设计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过高的绕组温升、较大的电机损耗等。基于功率尺寸方程,设计了一台50kW电动汽车用RPM-FS电机。为了评估RPM-FS电机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将设计的RPM-FS电机与一台具有相同关键尺寸的SPMFS电机进行电磁特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RPM-FS电机具有更高的转矩输出能力、过载能力、运行效率和调速范围,适合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7.分析了定子永磁型与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机理,比较了两类磁通切换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特性,并提出了损耗抑制方法。基于磁场调制原理,推导了RPM-FS电机与SPM-FS电机永磁磁场与电枢反应磁场谐波分布,进而揭示了两类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机理。因此,两类磁通切换电机的统一性与相异性不仅体现在转矩产生机理方面,也体现在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机理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对两台电机电枢反应磁场的分析,RPM-FS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更易受到电枢反应磁场的影响。此外,在低电流密度设计条件下,SPM-FS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较大,对效率影响更严重。然而,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这一高电流密度应用场合,永磁体涡流损耗对两类电机的效率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可通过永磁体分块的方法进行抑制。8.试制了一台2.5kW RPM-FS样机,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验证了电机的定位力矩、额定转矩、过载能力与调速范围等电磁特性。
张玲玲[9](2018)在《高速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和功率密度较高等优点,在航空起动/发电、风力发电、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提高电机的运行转速,可以减小电机的体积重量,增大功率密度,有利于减小安装空间。并且,高速电机与高速负载直接连接可以省去中间机械传动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本文以高速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控制技术,从而提高输出转矩和减小转矩脉动,并减小控制延时导致的电流尖峰。电机运行在高速状态时,反电势较大,相电流注入困难,导致电流有效值较低,输出转矩较小。且高速电机位置变化较快,若只采用DSP控制器,难以在一个中断周期内实现位置判断和角度位置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构和磁路特性,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分段线性电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指出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三种基本电动工作方式。在基本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相电流曲线的分析,深入研究了不同控制策略的工作特性和转矩输出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无死区九状态提前角控制策略,避免了死区的影响,提高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减小了转矩脉动,还可以将两个角度控制参数简化为单个,减小了控制难度,更适合电机的高速运行。同时,对高速下的两个提前角控制参数之间的补偿关系,也作了相应的论述。之后,分析了最佳提前角与输入直流电压、电机转速、负载大小以及电机参数的关系。由于提前角度受影响因素较多,选取复杂,对提前角度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分析,降低了选取难度。另外,分析了电流控制延时的产生及其对电流尖峰值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电流分段斩波控制方法,减小提前角区间内的电流尖峰,提高功率管工作可靠性,使桥臂上、下管在整个工作期间发热较均衡,不会出现局部过热问题,因此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最后设计并搭建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的实验平台,功率变换器采用叠层母排连接结构,减小了电机高速运行时寄生电感引起的电压尖峰。并采用以DSP和FPGA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器,给出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利用并行算法实现角度位置控制,提高了电机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之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了不同控制策略的输出转矩和转矩脉动,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张江鹏[10](2018)在《高空飞行器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研究》文中提出在太阳能无人机、电动汽车等电机应用领域,由于供电能源有限、平台体积质量有限,对动力来源电机的效率、体积和质量均提出苛刻要求。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因数高的特点,特别适合运行在宽效率区和过载状态,从而实现高效率或者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定量分析永磁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实现高效率兼具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设计的关键,目前在这一领域学术界研究的还很少。本文为解决临近空间飞行器电推进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体积、质量受限,效率高、损耗小,同时散热困难的难题,对永磁电机的损耗、温升特性以及效率和功率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研制兼具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样机。为了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定子铁心采用具有高饱和磁密特性的铁钴合金。针对新型铁磁材料缺少铁损耗数据的不足,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分析新型软磁材料铁钴合金(1J22)的B-H曲线和B-P特性。根据1J22的铁损耗系数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提出一种变系数正交分解铁损耗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铁损耗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建立了基于铁钴合金定子铁心区域分块的铁损耗磁路计算模型,对铁耗经验系数进行了修正,得到参数化铁损耗方程,实验测试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和路算结果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采用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相电流频率、幅值变化,永磁体充磁形式以及槽开口对铁损耗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铁损耗最小时的参数取值。为了减小谐波损耗,采用多极离散型Halbach阵列转子。对离散型Halbach阵列产生的气隙磁场进行解析计算,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当极对数以及每极磁体数大于4时,离散Halbach磁体阵列产生的气隙磁通基本呈正弦分布,与理想Halbach阵列产生的磁通波形一致。考虑到解析计算时做了很多理想化处理,利用时步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实际铁磁边界对气隙磁密分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磁材料磁导率以及尺寸参数均对气隙磁密分布有较大影响。提出一种考虑谐波电流和齿谐波引起涡流损耗的叠加原理计算永磁体涡流损耗方法,建立了转子涡流损耗的参数化方程,可以直观地看出参数变化对涡流损耗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参数化方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永磁体分块、槽开口、电流变化对转子涡流损耗的影响规律。首次建立了永磁电机的铜损耗、铁损耗、涡流损耗参数化方程,定量分析永磁电机的效率、功率密度随电机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的永磁电机参数化效率方程表明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铜损耗与铁损耗、涡流损耗之和相同时永磁电机具有最大的效率。提出永磁电机“功效积”定义,建立了永磁电机的“功效积”参数化方程,参数化方程表明存在最优值使永磁电机“功效积”最大,并研究了“功效积”最大时的电机参数选取方法。定量分析了永磁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永磁电机的高效率兼具高功率密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了验证所得到的永磁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的正确性,测试了内转子电机和外转子电机的在不同负载工况下的效率特性和功率密度特性,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了解决高空中电机散热困难与对散热装置的质量和体积有限制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轴向导热的电机散热结构,研究分析了热管的各部分热阻,建立了热管的热阻模型和等效散热系数模型,通过等效建模极大减少了温度场仿真的计算时间,同时能够满足计算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机等效模型建立了电机的2D热计算模型和3D热计算模型,3D计算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各个部位的温度场分布情况,2D模型能够快速计算电枢绕组、铁心以及永磁体等主要部位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测试了样机在不同负载以及散热条件下温升情况,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二、XTD132S-4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与铁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TD132S-4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与铁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适应基准锁相环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位置误差全补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转子磁链观测器及位置估算误差分析 |
1.1 转子磁链观测器原理 |
1.2 转子位置估算误差分析 |
1.2.1 基频相关误差 |
1.2.2 非基频相关误差 |
2 一种位置估算误差全补偿方法 |
2.1 基于锁相环的转子位置估算误差补偿 |
2.2 锁相基准自适应调整 |
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3.1 仿真验证 |
3.2 实验验证 |
4 结论 |
(2)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永磁同步磁阻电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永磁同步磁阻电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对称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结构与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非对称转子结构研究 |
2.2.1 非对称聚磁式转子结构 |
2.2.2 永磁体配置研究 |
2.2.3 隔磁桥研究 |
2.3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机理分析 |
2.3.1 磁链偏移设计方法 |
2.3.2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及应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分析 |
3.2.1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改进 |
3.2.2 不同转子结构电磁分析 |
3.3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应力分析 |
3.3.1 应力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
3.3.2 不同转子应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优化变量及灵敏度分析 |
4.2.1 优化变量及目标函数 |
4.2.2 拉丁超立方采样 |
4.2.3 参数敏感度分析 |
4.3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多目标优化 |
4.3.1 基于克里格法的响应面建模 |
4.3.2 基于NSGA-Ⅱ方法优化 |
4.4 优化后电机特性分析 |
4.4.1 电磁性能分析 |
4.4.2 退磁分析 |
4.4.3 不平衡磁拉力及反转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及样机实验 |
5.1 引言 |
5.2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电机模块及矢量控制 |
5.2.1 基于MATLAB的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模块 |
5.2.2 基于MATLAB的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5.3 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样机实验 |
5.3.1 样机展示 |
5.3.2 样机实验及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功率密度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温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商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解析设计 |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选择 |
2.2 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尺寸设计 |
2.3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设计 |
2.4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铁芯结构设计 |
2.5 永磁同步电机气隙高度设计 |
2.6 永磁同步电机材料的选择 |
2.6.1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材料的选取 |
2.6.2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材料的选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多物理场建模与分析 |
3.1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场建模与分析 |
3.1.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3.1.2 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分析 |
3.1.3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
3.2 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建模与分析 |
3.2.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3.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升计算 |
3.2.3 温度场模型简化假设 |
3.2.4 温度场中导热系数和散热系数的确定 |
3.2.5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3.3 永磁同步电机应力场建模与分析 |
3.3.1 转子强度的理论分析 |
3.3.2 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设计 |
4.1 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流程 |
4.2 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设计 |
4.2.1 电机长径比的确定 |
4.2.2 电机裂比的确定 |
4.2.3 电机定子槽型的确定 |
4.2.4 电机Halbach阵列主辅极比的确定 |
4.2.5 电机的减重槽设计 |
4.3 优化结果验证 |
4.3.1 电机结构优化 |
4.3.2 优化前后电机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4)基于热-流-磁耦合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永磁电机的多物理场建模 |
2.1 多物理场理论分析 |
2.2 基于Maxwell的电磁分析模型 |
2.3 基于Fluent的流场和温度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永磁电机损耗分析 |
3.1 电磁损耗 |
3.2 机械损耗 |
3.3 损耗分离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永磁电机热-流-磁耦合仿真分析 |
4.1 与温度相关材料物性参数 |
4.2 流场仿真 |
4.3 Maxwell与Fluent双向耦合关系建立 |
4.4 三物理场耦合模型仿真 |
4.5 永磁体温度估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 |
5.1 绕组温度测量 |
5.2 永磁体温度测量与估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交流伺服表面式永磁电机设计及铁耗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永磁电机的发展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的设计 |
2.1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的主要尺寸确定 |
2.2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极槽配合原则 |
2.3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绕组设计 |
2.3.1 绕组的连接方式 |
2.3.2 绕组系数的计算 |
2.4 伺服永磁电机转子结构设计 |
2.4.1 表面式转子结构特点 |
2.4.2 内置式转子结构特点 |
2.5 基于磁路法的伺服永磁电机设计 |
2.5.1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的设计指标 |
2.5.2 基于磁路法永磁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 |
2.5.3 伺服永磁电机电磁计算清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有限元分析 |
3.1 电磁场的描述 |
3.2 电机内部磁场的描述 |
3.3 电机内部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
3.3.1 电机内部磁场的有限元数值解法 |
3.3.2 永磁电机内部磁场求解 |
3.4 基于电磁场数值计算永磁体不同磁化方式对气隙磁密的影响 |
3.4.1 永磁体的充磁方式 |
3.4.2 直流无刷电机和交流电机对气隙磁密的要求 |
3.4.3 不同充磁方式对气隙磁密的影响 |
3.5 基于有限元法不同极槽配合转矩脉动分析 |
3.5.1 转矩脉动的产生原因 |
3.5.2 不同极槽下感应电势的分析 |
3.5.3 不同极槽时的感应电势的畸变率分析 |
3.5.4 不同极槽时的转矩波动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伺服用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的优化 |
4.1 齿槽转矩的危害 |
4.2 齿槽转矩的计算方法 |
4.2.1 齿槽转矩的解析计算 |
4.2.2 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计算齿槽转矩 |
4.2.3 麦克斯韦张量法计算齿槽转矩的数值计算方法 |
4.2.4 有限元法计算齿槽转矩 |
4.2.5 有限元法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计算齿槽转矩的对比 |
4.3 不同极槽配合下的齿槽转矩 |
4.4 槽口宽度对伺服永磁电机的影响 |
4.4.1 基于解析法槽口宽度的计算 |
4.4.2 槽口宽度对齿槽转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4.5 正交实验法优化永磁体形状降低齿槽转矩 |
4.5.1 正交实验 |
4.5.2 永磁体参数对齿槽转矩的影响 |
4.5.3 永磁体的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流伺服永磁电机的铁耗计算 |
5.1 电工硅钢片铁耗的计算方法 |
5.1.1 频域计算方法 |
5.1.2 铁耗的时域计算方法 |
5.2 基于最小二乘法损耗系数的求取 |
5.3 电机硅钢片损耗的计算 |
5.3.1 交变磁化方式的计算 |
5.3.2 电机硅钢片磁化方式 |
5.3.3 旋转磁化方式产生原理 |
5.3.4 旋转磁化损耗的频域计算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RMXPRT电磁计算清单 |
(6)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和转矩脉动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永磁电机设计关键问题 |
1.2.1 定子设计 |
1.2.2 转子设计 |
1.2.3 轴承设计 |
1.3 国内外高速无刷直流电机研究现状 |
1.4 转矩脉动产生原因 |
1.5 国内外转矩脉动抑制研究现状 |
1.5.1 齿槽转矩抑制技术 |
1.5.2 非理想反电动势转矩脉动抑制技术 |
1.5.3 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技术 |
1.5.4 PWM调制方式下的转矩脉动抑制技术 |
1.5.5 滑模控制器的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
2.1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磁路法设计 |
2.1.1 电机结构和相关参数确定 |
2.1.2 RMxprt模型参数 |
2.2 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有限元分析 |
2.2.1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模型静态场分析 |
2.2.2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模型瞬态场分析 |
2.2.3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铁心损耗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 |
3.1 BLDCM驱动系统结构 |
3.2 六拍控制原理 |
3.2.1 理想反电动势下数学模型 |
3.2.2 理想反电动势电磁转矩计算 |
3.2.3 非理想反电动势下的电磁转矩计算 |
3.2.4 PWM斩波控制 |
3.3 矢量控制原理 |
3.3.1 坐标变换 |
3.3.2 正弦波电机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3.3 矢量控制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WM调制模式及频率对转矩脉动的影响分析 |
4.1 PWM调制方式对转矩脉动的影响 |
4.1.1 PWM调制方式对非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 |
4.1.2 PWM调制方式对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 |
4.1.3 PWM_ON_PWM调制方式及实现 |
4.2 PWM调制频率对转矩脉动的影响 |
4.2.1 导通期间PWM频率对转矩脉动的影响分析 |
4.2.2 换相期间PWM频率对转矩脉动的影响分析 |
4.3 单电流环下的电流尖峰及转矩 |
4.4 基于Simplorer仿真和实验 |
4.4.1 Simplorer介绍 |
4.4.2 不同调制方式下非导通相电流尾巴及转矩 |
4.4.3 PWM_ON_PWM下同速不同PWM频率仿真 |
4.4.4 PWM_ON_PWM下同速不同PWM频率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滑模控制器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
5.1 控制系统设计 |
5.2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电流控制器设计 |
5.2.1 电流控制器设计 |
5.2.2 q轴电流控制器设计 |
5.2.3 d轴电流控制器设计 |
5.3 Maxwell、Simplorer和 Matlab三联仿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多相感应电机铁耗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相感应电机的发展进程 |
1.3 国内外铁耗分析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铁耗研究动态 |
1.3.2 国内铁耗研究动态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多相感应电机铁耗原理分析 |
2.1 多相感应电机的结构原理 |
2.2 铁磁材料损耗机理 |
2.2.1 脉振磁化 |
2.2.2 旋转磁化 |
2.3 多相感应电机铁耗构成 |
2.4 多相感应电机铁耗计算方法 |
2.4.1 铁耗计算公式 |
2.4.2 铁耗分离计算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相感应电机铁耗的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场-路耦合原理 |
3.1.1 有限元原理简介 |
3.1.2 场-路耦合方程 |
3.2 有限元场-路耦合模型的建立 |
3.2.1 样机主要结构参数 |
3.2.2 基本假设 |
3.2.3 模型建立 |
3.3 铁耗的分析过程 |
3.3.1 典型部位磁场分析 |
3.3.2 铁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3 铁耗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相感应电机铁耗影响因素 |
4.1 磁性槽楔的影响 |
4.1.1 对磁场的影响 |
4.1.2 对铁耗的影响 |
4.2 定子槽尺寸的影响 |
4.2.1 定子槽宽的影响 |
4.2.2 定子槽高的影响 |
4.3 定子斜槽的影响 |
4.3.1 定子斜槽时的磁场定性分析 |
4.3.2 计及定子斜槽的二维方法 |
4.3.3 定子斜槽时的磁场定量分析 |
4.3.4 定子斜槽对铁耗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电动汽车用模块化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集中式电机驱动系统 |
§1.1.2.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
§1.1.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
§1.2.国内外磁通切换电机研究现状 |
§1.2.1.磁通切换原理 |
§1.2.2.磁通切换电机磁场调制运行机理 |
§1.2.3.磁场调制原理在SPM-FS电机中的应用 |
§1.3.本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本课题研究内容 |
§1.3.2.论文结构 |
第2章 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拓扑结构 |
§2.1.引言 |
§2.2.RPM-FS电机结构 |
§2.3.RPM-FS电机磁通切换原理 |
§2.4.绕组一致性与互补性 |
§2.5.RPM-FS电机静态特性 |
§2.5.1.永磁磁场分布 |
§2.5.2.永磁磁链 |
§2.5.3.电感 |
§2.5.4.电磁转矩 |
§2.6.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转矩产生机理 |
§3.1.引言 |
§3.2.RPM-FS电机磁场调制原理 |
§3.2.1.RPM-FS电机永磁磁场调制原理 |
§3.2.2.RPM-FS电机电枢反应磁场调制原理 |
§3.2.3.RPM-FS电机电磁转矩产生机理 |
§3.3.SPM-FS电机磁场调制原理 |
§3.3.1.SPM-FS电机永磁磁场调制机理 |
§3.3.2.SPM-FS电机电枢反应磁场调制机理 |
§3.3.3.SPM-FS电机转矩产生机理 |
§3.4.磁场调制原理比较分析 |
§3.4.1.永磁磁场调制原理 |
§3.4.2.电枢反应磁场调制原理 |
§3.4.3.电磁转矩产生机理 |
§3.5.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槽极配合 |
§4.1.引言 |
§4.2.槽极配合初步选择 |
§4.3.磁负荷分析 |
§4.4.电负荷分析 |
§4.5.定位力矩分析 |
§4.6.电磁转矩分析 |
§4.7.槽极配合选择原则 |
§4.8.不同Pr电机特性比较 |
§4.9.小结 |
第5章 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数学模型 |
§5.1.引言 |
§5.2.定子坐标系下的方程 |
§5.2.1.磁链方程 |
§5.2.2.电压方程 |
§5.2.3.功率方程与转矩方程 |
§5.3.dq坐标系下方程 |
§5.3.1.永磁磁链与电压方程 |
§5.3.2.dq坐标系下转矩方程 |
§5.3.3.机械运动方程 |
§5.4.小结 |
第6章 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设计与特性分析 |
§6.1.引言 |
§6.2.功率(转矩)尺寸方程 |
§6.3.算例 |
§6.4.RPM-FS与 SPM-FS电机电磁特性比较分析 |
§6.4.1.磁负荷参数比较分析 |
§6.4.2.电负荷参数比较分析 |
§6.4.3.参数敏感度比较分析 |
§6.4.4.转矩特性比较分析 |
§6.4.5.永磁体局部退磁特性比较 |
§6.5.样机及实验验证 |
§6.6.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动汽车用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设计与分析 |
§7.1.引言 |
§7.2.电动汽车用RPM-FS电机设计 |
§7.3.高转矩密度RPM-FS与 SPM-FS电机比较分析 |
§7.3.1.静态特性比较分析 |
§7.3.2.弱磁调速能力 |
§7.3.3.损耗与效率 |
§7.3.4.永磁体工作温度与电机端部效应影响 |
§7.4.永磁体涡流损耗分析 |
§7.4.1.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机理 |
§7.4.2.永磁体涡流损耗比较分析 |
§7.4.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分析 |
§7.5.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全文总结 |
§8.2.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高速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 双凸极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1 双凸极电机结构 |
1.3.2 双凸极电机仿真建模 |
1.3.3 双凸极电机电动控制技术 |
1.3.4 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基本特性与工作方式 |
2.1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的基本结构 |
2.2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磁路特性 |
2.3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1 磁链方程 |
2.3.2 电压方程 |
2.3.3 功率方程 |
2.3.4 转矩方程 |
2.3.5 机械运动方程 |
2.4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工作方式 |
2.4.1 RIZWP方式 |
2.4.2 FIZWP方式 |
2.4.3 VIZWP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转矩提升控制策略研究 |
3.1 常见控制策略分析 |
3.1.1 标准角控制 |
3.1.2 三状态提前角控制 |
3.1.3 六状态提前角控制 |
3.1.4 九状态提前角控制 |
3.2 无死区九状态控制策略 |
3.2.1 无死区九状态控制原理 |
3.2.2 无死区九状态控制性能分析 |
3.3 提前角度简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电流分段斩波控制方法 |
4.1 电流控制延时及其影响 |
4.1.1 电流控制延时的产生 |
4.1.2 提前角区间的电流尖峰 |
4.2 电流分段斩波控制方法 |
4.2.1 实现原理 |
4.2.2 工作特性分析 |
4.2.3 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5.1 系统结构框架 |
5.2 硬件设计 |
5.2.1 主电路设计 |
5.2.2 控制电路设计 |
5.3 软件设计 |
5.3.1 DSP程序设计 |
5.3.2 FPGA程序设计 |
5.3.3 DSP与FPGA通讯 |
5.3.4 几处关键算法的实现 |
5.4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仿真分析 |
5.4.2 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空飞行器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平流层飞行器用电机发展现状 |
1.2.1 平流层飞艇推进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无人机推进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高效高功率密度电机发展现状 |
1.4 高效高功率密度电机中关键技术 |
1.4.1 损耗计算技术 |
1.4.2 热分析及散热技术 |
1.4.3 新材料及设计技术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永磁电机定子铁损耗分析 |
2.1 引言 |
2.2 1J22铁损耗特性研究 |
2.2.1 1J22带材铁损耗实验测试原理 |
2.2.2 1J22带材铁耗特性测试结果 |
2.2.3 加工工艺对1J22带材的铁损耗影响 |
2.3 永磁电机铁耗分析 |
2.3.1 基于有限元的铁耗计算 |
2.3.2 基于磁路法的铁耗计算 |
2.3.3 定子铁心铁耗实验测试 |
2.4 永磁电机铁耗影响因素分析 |
2.4.1 负载对铁耗影响 |
2.4.2 永磁体充磁形式对铁耗影响 |
2.4.3 槽开口对铁耗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albach转子涡流损耗分析 |
3.1 引言 |
3.2 Halbach阵列气隙磁场解析计算 |
3.2.1 离散型Halbach阵列 |
3.2.2 离散型Halbach阵列磁场解析 |
3.2.3 离散型Halbach阵列磁场数值分析 |
3.2.4 结构参数对气隙磁密影响分析 |
3.3 永磁体涡流损耗解析计算 |
3.3.1 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模型 |
3.3.2 槽开口引起涡流损耗计算 |
3.3.3 负载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 |
3.3.4 永磁体涡流损耗数值计算 |
3.4 永磁体涡流损耗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槽型变化对涡流损耗影响 |
3.4.2 驱动电流对涡流损耗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永磁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相互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永磁电机效率变化规律分析 |
4.2.1 铜损耗参数化方程 |
4.2.2 铁损耗参数化方程 |
4.2.3 永磁体涡流损耗参数化方程 |
4.2.4 永磁电机效率特性分析 |
4.3 永磁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特性分析 |
4.3.1 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特性 |
4.3.2 永磁电机“功效积”分析 |
4.3.3 效率和功率密度相互影响分析 |
4.4 样机实验测试分析 |
4.4.1 内转子电机测试 |
4.4.2 外转子电机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管轴向导热的电机热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热管的热参数计算 |
5.2.1 热管的传热热阻分析 |
5.2.2 热管的等效散热系数 |
5.3 热管轴向导热的电机温升计算 |
5.3.1 电机2D温度场分析 |
5.3.2 电机3D温度场分析 |
5.4 实验测试分析 |
5.4.1 实验测试平台介绍 |
5.4.2 电机温升实验测试 |
5.4.3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XTD132S-4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与铁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适应基准锁相环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位置误差全补偿方法[J]. 王晓琳,刘思豪,顾聪. 电工技术学报, 2021(20)
- [2]新型永磁聚磁式同步磁阻电机研究[D]. 刘炎. 山东大学, 2021(12)
- [3]高温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分析[D]. 陈亮.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热-流-磁耦合的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分析[D]. 公晓彬.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交流伺服表面式永磁电机设计及铁耗计算研究[D]. 陈硕.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和转矩脉动抑制研究[D]. 胡怡婷. 上海电机学院, 2020(01)
- [7]多相感应电机铁耗分析的研究[D]. 贾连涛. 青岛大学, 2019(03)
- [8]电动汽车用模块化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分析与设计[D]. 苏鹏. 东南大学, 2019(05)
- [9]高速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 张玲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10]高空飞行器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研究[D]. 张江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