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产业e化的捷径(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婷[1](2017)在《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知识溢出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布局全球研发网络,推动了国际竞争向研发创新环节的转移。知识的空间粘性作用对跨国公司的研发区位选择产生了影响。一些知识存量基础较好的地区成为研发机构集聚、创新型企业和衍生企业涌现的区域。面对复杂而昂贵的研发创新,单一企业的资源通常十分有限,不能配置到创新所需的所有技术领域和组织活动中。因此,集聚企业之间就产生了分工与合作的要求。分工的基础是参与企业在某一领域内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合作的基础是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拥有全方位的创新优势,通过合作可以让参与企业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其结果是基于研发创新的价值链体系和网络化的创新体系的产生、研发集群的形成。研发集群内在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是以研发为核心环节建立起的价值链体系,这也是研发集群的重要特征。企业参与创新价值链获得的创新效率远远高于企业的独立创新。基于研发创新而形成的价值链反映出研发集群企业之间存在的分工、合作本质以及在分工与合作基础上的价值分配体系。研发创新分工合作产生了创新价值链的集合,这是研发集群能够获得更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原因,也是知识溢出产生的重要渠道。研发集群是创新价值链的集合体。研发集群的创新效率提高了区域的创新产出,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区域创新的活力、增强了创新主体把握创新方向的敏锐性。因此,论文以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与效应为研究的核心,对我国当前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深入探讨其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论文的核心研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发集群的研究;第二部分: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研究;第三部分: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以上三部分核心内容由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探讨,并构成了论文的主体。论文采用理论论述、案例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在第三章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研发集群和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实证分析模型,加以检验;第七章是针对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及实证检验结果说明,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在推动我国的区域创新方面有显着的影响。研发集群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对我国的区域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所起的作用比较复杂:地区研发集群专业化溢出程度的提高,反而抑制了地区的创新;多样化溢出效应对我国并无显着的影响,作用程度微弱;国际溢出效应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波特竞争垄断溢出效应显着,且有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但是,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和效应存在差异。我国研发集群目前的创新现状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圈区域的影响并不显着;而对中、西部地区,非三大经济圈区域的创新发展有比较显着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整体创新基础好,创新起点高于西部地区,创新活动更加普遍。而东部地区的研发集群创新水平与地区的整体创新基础相比,没有效率上的优势,因此,要素的集聚效应以及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还未产生明显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而中、西部地区,整体创新基础差,创新主要存在于研发集群这样的知识密集型群体中。研发集群与地区整体创新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显着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论文的研究对我国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思路: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区域创新的效率,显着地推动我国整体创新发展。我国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应重视研发集群的培育,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与创新的资源配置,鼓励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提升企业在集群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价值回报;形成基于专业分工与合作的研发创新价值链有利于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从而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王必好[2](2016)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重点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导向,首先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所处阶段及其特征变化。基于中关村创新驱动发展实践,探索建立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深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表明,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对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创新驱动发展实践表明,开放式创新有利于实现技术持续进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进技术融合与协同创新。市场配置资源,将会为企业带来更高技术创新效率。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企业不同的竞争策略,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带来差异化影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中,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条件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要素利用效率,既定要素投入获得最优产量水平。企业吸纳高新技术时,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效率的杠杆调节作用和要素集聚功能,吸引更多优质要素,提高要素利用水平。企业科技创新主要不足有,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有较大差距,创新能力低,绩效考核评价导向发生偏离,商业模式创新滞后,协同创新明显不足。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投入产出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扩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指标、科技创新主体的基本信息指标、R&D活动人员情况以及经费支出情况、科技创新成果及R&D活动产出情况等。评价中关村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是以相应投入、产出、新技术价值以及市场规模为基础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深圳是以研发、品牌、技术服务为核心,创新活动覆盖全产业链,吸引人力资本等优质要素增加创意份额,由低成本扩张转变为技术领先优势。高技术企业是创新主体,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要素供求机制、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主体之间竞争机制作用下,科技创新要素价值得到体现,组合比例更加优化,实现较高技术附加值,激活科技创新活力,加速技术更新换代。研究认为,政府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的配套政策。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是首要推动力量。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活动表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增长方式转换、竞争力明显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要素投入比例得到改善。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式创新,以相对较小的自主研发投入获得更多产出,获得更高技术创新效率。这是因为,开放式创新基本上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购买成果嫁接到生产环节,要素配置成本高,产出水平受到制约,难以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要素以效率为导向充分流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适度技术垄断能够吸纳、集聚更多研发资源,实现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竞争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更加有利于厂商形成强烈的科技创新动机,形成强大创新动力。直接采用最新技术,技术创新效率获得快速提升,企业将会加大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大学在协同创新中起到知识创新作用,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一体化加速推进成果转化与应用,实现经济内生增长。大量知识创新成果一旦投入生产应用中,就能裂变、分化为多方向、宽领域的先进应用技术,推进技术扩散。技术成果会因为技术链衔接配套更加完善,减少中间试错环节,成果转化顺利实现。科研单位在协同创新中集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高效率环节,健全市场竞争的选择机制,集聚更多公共科技创新资源。专业、精准、共享式科研平台有助于推出先导性、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实现高技术价值。技术应用到加工制造环节,加速与资本、人才以及原材料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融合,实现要素边际产出递增,达到内生增长效应。政府能够深化三者之间协同创新活动,主要是催化和放大作用,有效解决协同创新中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以及科技中长期规划、公共科教资源等公地管理问题。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缺陷,增加合作效益,激励协同创新各环节挖掘协同创新的潜力,发挥其增值功能。
袁玮[3](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黎曌[4](2015)在《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 ——以企业家投资决策行为为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经济增长趋缓,经济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产能过剩不仅体现在已有的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等,一些新兴的外需型行业,如光伏、风电设备也面临危机。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行业出现严峻的产能过剩形势,调整产业格局势迫在眉睫。本文从中国经济运行一个突出问题: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这一典型事实出发,依据成本函数法,测算了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并将其分为外需型产业和内需型产业,以此衡量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接下来结合Krugman (1980)、Melitz(2003、2008)经典模型以及认知偏差的双曲线贴现模型,构建产能过剩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11年的年度行业数据和企业数据,从市场波动过程中企业家投资决策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角度出发,探究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结果发现:在产业层面,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石化炼焦、化学原料、橡胶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造纸制品和印刷制品八大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而纺织业也在濒临产能过剩险境。在产品层面,钢铁、电解铝、纺织服装、多晶硅、风电设备、太阳能电池组六类产品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企业家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于产能过剩问题具有较为显着地影响,其中企业家因素是根本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行业,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外需型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最后,本文在实证基础上,提出通过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一是,强化监管,严格限制相关行业产能扩张。二是,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尤其加大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三是开发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发掘新的销售渠道;四是以沿边开放为契机,加强沿边省份和周边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转移过剩产能。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有可能的贡献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企业家的特性——理性与非理性融合的角度出发,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作用机制。二、将研究主题锁定在依赖国际市场的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并对制造业产业类型加以界定。三、在理论模型方面,将新新贸易理论模型与双曲线贴现模型相结合,构建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模型。
姜晓婧[5](201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差异化研究 ——基于企业类型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争通过开发新技术和培育新产业率先走出危机。由于新兴产业在产生初期较为弱小,但却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许多国家都会选择一些对整体经济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进行政策扶植和引导,旨在推动本国经济快速增长。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开始,对中国而言,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抢占科技制高点成为当务之急。自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战略提出之后,理论界也掀起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潮。这是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诸多新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理论的支持与推动。由于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等原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技术源缺乏和重大突破研究进展缓慢等问题。在2010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创新扶持政策是否能够引导和推动企业创新水平和绩效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离不开对微观企业类型和产业特征的把握,从而完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体系。政府对企业的创新扶持政策需要了解企业自身的创新激励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实行创新扶持政策,从而弥补企业创新激励的不足,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企业类型对创新的影响一直是理论和经验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企业规模的大小、在位者还是新进入者、垄断者还是竞争者、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等等。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企业之中有的在进入之前属于相关或不相关的传统领域,有的则是在成立时就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按照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来源将其划分为两类: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分别考察两者不同的创新激励特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类型视角下的差异化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然后在分析和回顾了中国创新政策演进的大背景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政策评价。在对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的创新激励差异的研究中,首先建立了研发竞争博弈模型,然后通过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Bootstrap组间差异检验的方法考察了企业进入时机、企业规模对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时点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相比具有较小的研发创新激励。然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不仅需要整体研究还需要局部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碳纤维产业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考察了这两个具体产业的技术演进特点,提出了基于企业类型视角的创新政策优化建议。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对于需要在传统产业基础上通过技术融合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政府创新政策的重点应是传统转型企业,从而弥补传统转型企业的创新激励不足,引导和促进其创新,在具体的子产业案例分析中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而对于需要通过技术跨越形成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政府创新政策的重点应是新生企业,引导新生企业大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发挥其创新动力,在具体的子产业案例分析中以新材料产业中的碳纤维产业为例。由此可见,政府创新政策需要针对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的不同创新特点对其采用差异化的创新扶持政策。在研究方法的选取方面,本文将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利用国内外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联系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并力求逻辑和历史方法相结合。本文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演绎与推理相结合,博弈论、计量经济学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紧密围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特点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政策的现实问题,丰富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理论和作用机理。坚持学术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双导向原则,着力破解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现实瓶颈问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针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从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来源的新视角,将企业划分为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对这两类企业的创新激励差异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将其创新激励差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联系在一起,通过具体产业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的优化建议。(3)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针对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方法有效评价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扶持政策的总体状况,并运用重复抽样的统计方法检验了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的创新激励差异,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进行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均做了一定的创新性尝试。然而,从目前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由于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按照企业来源划分为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的做法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难免存在理论基础仍不扎实的情况。但这正是由于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与以往传统产业所不同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对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内容。数理模型方面,只考虑了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并没有考虑产品创新的情况,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对产品创新的数理模型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方面,由于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层面的数据非常缺乏,因此为确保足够的样本量,本文实证分析的样本选择包含了多个产业的数据。对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某个具体产业来说,其必然会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个性特征,因此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结论可能会因产业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别。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选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几个重点产业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搜集大量的一手数据来进行经验研究。对企业的调查研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企业座谈等方式搜集数据。通过深入调查扩大样本量,从而得到针对某个具体产业的研究结论,进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政策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朱海强[6](2005)在《论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是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与传统产业显着不同的特点,是现代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综合国力的象征。现存的社会结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加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导致了知识经济的产生和社会结构的变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造就了新的知识就业阶层,使社会就业格局发生了变化;它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速度,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它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围绕着高新技术产业的移民热潮,直接影响了人类的交往范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对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类思维方式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社会结构在剧烈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应重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引导社会结构变迁向良性方向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双赢模式,才能保障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郭岭[7](2004)在《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导致现代产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近一、二十年来,在现代企业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组织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动态联盟组织、供应链组织、产业集群组织以及网络组织等模式。而现有的对企业间新出现的合作组织模式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企业组织研究领域,并且对模式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上述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本文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组织是突破了企业组织边界的组织,属于产业组织的范畴,因而现代企业间新出现的合作组织模式属于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因此对现代企业间合作组织模式的研究,不仅要从其演化的源头企业组织来研究,而且还有必要从产业组织范畴的角度来研究。此外,除了深入研究上述四种有代表性的组织模式外,还有必要继续探索、研究现已存在的企业间其他新的合作组织模式。 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就国内外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本文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的具体方向和内容。 其次,本文对现代企业间新出现的上述有代表性的四种模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以了解和把握这些模式的区别和联系。在对现代产业组织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分别研究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最后,本文通过对一个实例中存在的企业间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论提炼,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平台组织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基本体系的构建和分析。
魏勇[8](2003)在《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复杂,区域竞争力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根本力量。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我国欠发达省域为样本,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以经济全球化为平台,通过对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基本理论、机制和对策的系统研究,力图构建起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对西部大开发中中央和省级政府制定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论文以“欠发达省域竞争力”这一基本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理论的梳理以及对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选择方法和原则的分析,为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的展开作理论铺垫。由于省域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研究上的一个新概念,其定义至今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因此,论文从区别“区域”、“经济地域”和“行政区域”,“发达”与“欠发达”,“欠发达地域”与“欠发达省域”,“区域竞争力”与“省域竞争力”等几组概念入手,对省域竞争力和省域竞争力提升的概念作了自己的概括:省域竞争力就是省级行政区域政府按照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法定授权,在其管辖的行政辖区内对区域内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吸纳能力、转化能力和创造能力;省域竞争力提升就是省级政府在全面衡量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选择自身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吸纳能力、转化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树立起某一领域的优势地位。论文根据马克思关于竞争的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域经济理论和竞争理论的精髓,对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主要探讨了区域经济理论、优势理论和竞争理论,重点分析了我国欠发达省域在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省域竞争力是对省级行政区域的现实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综合度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省级行政区域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选择和制定一个全面提高的战略。因此,论文在上述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原则有机统一的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产业竟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分别对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的一般提升和跨越式提升战略选择进行了重点分析。欠发达省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与其他省域展开竞争,必须寻找自己的特色,把地方特色转变成特色产业,这是其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先决条件是选择好特色,只有选择好特色并培育出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地区,才会形成特有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国的欠发达省域一般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犷因此,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就成了欠发达省域特色产业的优先选择。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种原因,欠发达省域竞争力与发达省域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然而,这种竞争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必然和永恒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消除甚至是可以转换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对欠发达省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欠发达省域只有认真识别经济全球化给本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依托,加快科技创新,选择高技术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走跨越式提升的道路,才能提高和增强欠发达省域经济的内生发展能力。提升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政府政策安排的角度,通过选择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用非市场的方法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导向和支持,对于提升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经验看,世贸组织成员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基本政策取向是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地方和民间力量参与开发。从我国的情况看,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为提升我国欠发达省域自我发展能力提供支持和保障,从而缩小欠发达省域与发达省域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提高我国欠发达省域自我发展能力来提升欠发达省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 ·2-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加快发展本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必须实现主体力量的转换,使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竟争力提升的主体力量。论文在充分评估我国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发展在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中发挥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实现竞争力提升主体力量的转换、拓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空间和优化制度环境等方面,为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提供了对策建议。 财力紧张、不足和资金匾乏是制约我国欠发达省域经济发展的首要瓶颈,严重影响了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实施。财政和金融作为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
韩斌[9](2003)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络的普及,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席卷了全球每一个行业,一个新的商业时代—电子商务时代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电子商务是目前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供应链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在于整合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改革和优化链中各环节,以发挥供应链的整体效益,达到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实现销售的增长、成本的降低以及投资的更加有效运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更有效的达成,因此企业引入电子商务整合供应链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利器,成为企业关注的新课题。 虽然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已经得到企业相当的重视,但有关我国企业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整合的研究却很少,因此讨论企业如何使用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两大利器,并如何结合此两大利器,构建企业结合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建置的架构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从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性,通过研究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模式——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并探讨了企业实现电子化供应链的途径,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对电子化供应链企业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发展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郑献伟,王铁军[10](2001)在《见证企业“e”化》文中指出
二、传统产业e化的捷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产业e化的捷径(论文提纲范文)
(1)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与试验开发(R&D)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集群与集聚 |
三、价值链 |
四、区域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 |
四、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国外研究综述 |
一、知识溢出理论及研究综述 |
二、研发投资国际化理论 |
三、价值链理论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发集群、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研发集群的研究 |
一、研发集群的概念界定 |
二、研发集群的特征分析 |
三、研发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研究 |
一、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分析 |
二、研发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渠道 |
三、开放环境下的知识溢出 |
四、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研发集群、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理论分析框架 |
一、研发集群的区域创新效应 |
二、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 |
第四章 研发集群对区域创新发展影响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区域创新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创新增长的周期性波动 |
二、我国区域创新的地区分布特征 |
三、我国区域创新的依赖度特征 |
四、区域创新成果转化的投入规模与产出 |
五、区域创新成果产品化的依赖度 |
六、区域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
七、区域创新特征的总结 |
第二节 研发集群带来的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 |
一、研发人力资本要素的集聚 |
二、研发资本要素的集聚 |
三、专业创新中介的形成 |
四、我国各地区的创新投入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区域创新的环境分析 |
一、所有制的制度环境 |
二、市场开放度的影响 |
三、产学研合作的规模 |
第四节 价值链视角下的研发集群与区域创新 |
一、研发集群与创新资源集聚 |
二、研发集群的价值链系统与区域创新发展 |
三、研发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 |
第五章 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 |
一、累积因果效应 |
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三、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下的区域创新案例 |
第二节 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测算 |
一、知识溢出效应 |
二、四种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 |
第六章 研发集群与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发展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说明 |
一、知识溢出的理论模型类型 |
二、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及统计特性 |
第三节 关于数据选择的局限性说明与可行性解释 |
一、知识溢出研究的相关指标选择 |
二、区域样本空间尺度的选择与处理 |
三、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层面数据的选择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说明与分析 |
一、模型的检验 |
二、检验结果 |
三、对检验结果的说明和解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分析具体结果 |
二、分析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研发集群建议 |
二、产业发展建议 |
三、区域创新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创新驱动发展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四节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所处阶段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
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重点 |
第三节 创新驱动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要求 |
第三章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
第二节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
第四章 企业对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主体作用 |
第一节 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目标 |
第二节 科技创新主体的生产函数及特征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效率引导产业转型发展 |
第四节 政府以科技政策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的启示 |
第五章 企业开放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效率 |
第一节 开放式创新概述 |
第二节 开放式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
第三节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效率及价值实现 |
第四节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性研究 |
第五节 实证分析及相关结论 |
第六章 市场导向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导向作用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效率机制的市场失灵分析 |
第四节 寡头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方向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技术创新效率的激励机制改进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4.1 基本理论依据 |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
4.1.1 创新活动特征 |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
5.1.3 “特区化”政策 |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
6.1 南京总体规划 |
6.1.1 总体目标 |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现实意义 |
7.2 主要工作 |
7.3 主要观点 |
7.4 主要创新点 |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
7.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 ——以企业家投资决策行为为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计量分析法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三节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一、本文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产能过剩的定义 |
第二节 产能过剩问题的宏观视角 |
第三节 产能过剩与企业家非理性因素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家投资决策行为与动物精神 |
第二节 模型构建:基于外需型产业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产能过剩的界定与测度 |
第二节 外需型产业的界定 |
第三节 变量描述与模型建立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企业家投资行为决策与产能过剩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差异化研究 ——基于企业类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现实与理论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2.1 战略性新兴产业 |
1.2.2 企业类型 |
1.2.3 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企业类型的创新政策差异:理论与文献 |
2.1 创新政策的理论概述 |
2.1.1 新兴产业政府扶持政策的必要性 |
2.1.2 不同经济学派的创新政策主张 |
2.1.3 技术创新动力源框架下的创新政策 |
2.2 企业类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2.2.1 企业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 |
2.2.2 企业类型与技术演进的关系 |
2.3 企业类型与政府创新政策关系的理论分析 |
2.3.1 企业类型与政府创新政策文献述评 |
2.3.2 传统转型与新生企业政府创新政策差异的理论分析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历史演进与现状评价 |
3.1 中国创新政策演进与政策工具 |
3.1.1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 |
3.1.2 促进创新的政策工具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政策现状与评价 |
3.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政策 |
3.2.2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差异 |
3.2.3 基于企业类型和技术演进特点的创新政策差异 |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 |
3.3.1 实证方法与分析框架 |
3.3.2 研究设计 |
3.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激励差异: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 |
4.1 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的研发竞争博弈模型 |
4.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1.2 第二阶段子博弈均衡 |
4.1.3 第一阶段子博弈均衡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择 |
4.2.3 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回归结果分析 |
4.3.2 Bootstrap组间差异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实践:案例分析与政策优化 |
5.1 基于技术融合的创新政策: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
5.1.1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发展路径判断 |
5.1.2 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 |
5.1.3 高端装备制造业差异化创新政策评述 |
5.1.4 基于传统转型企业的创新政策优化 |
5.2 基于技术跨越的创新政策:以新材料产业为例 |
5.2.1 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发展路径判断 |
5.2.2 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 |
5.2.3 新材料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评述 |
5.2.4 基于新生企业的创新政策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与社会结构变迁概述 |
第一节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几个问题 |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 |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
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
第二节 社会结构变迁的涵义及中国社会结构的现状 |
一、社会结构变迁的涵义 |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现状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
一、形成知识就业阶层 |
二、改变社会就业格局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
一、造就了知识致富阶层 |
二、拉大了城乡经济差距 |
三、加大了经济结构贫富分化 |
四、加剧了经济全球化下的社会分层 |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使社会出现了移民热潮 |
一、美国吸引着技术移民 |
二、加拿大吸引各地人才 |
三、移出国的人才流失问题 |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自动化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三、手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
四、新医药技术等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五节 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 |
一、网络对政治的影响 |
二、高新技术对经济的冲击 |
三、高新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四、高新技术与创新思维 |
第三章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双赢模式 |
第一节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 |
二、高新技术产业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
第二节 以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社会结构的良性变迁 |
一、社会结构的良性变迁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良性的社会结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活动 |
(7)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产业组织理论 |
2.1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及其理论体系 |
2.1.1 正统产业组织理论 |
2.1.2 非正统产业组织理论 |
2.2 现代产业组织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中间组织理论 |
2.3 国内外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的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 |
3.1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概述 |
3.1.1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概念与内涵 |
3.1.2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特征 |
3.1.3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作用 |
3.2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主要解释理论简析 |
3.3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分析 |
3.3.1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形成的内在动因 |
3.3.2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性质 |
3.3.3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结构及运行条件分析 |
3.4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优势、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优势 |
3.4.2 产业动态联盟组织的风险分析 |
3.4.3 影响产业动态联盟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供应链组织模式 |
4.1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概念与内容 |
4.1.1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定义及内涵 |
4.1.2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特征 |
4.1.3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功能 |
4.2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主要解释理论简析 |
4.3 产业供应链组织模式分析 |
4.3.1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形式 |
4.3.2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结构特性 |
4.3.3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运行及条件 |
4.4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优势分析 |
4.5 产业供应链组织的风险分析 |
4.6 影响产业供应链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 |
5.1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概述 |
5.1.1 产业集群组织的定义 |
5.1.2 产业集群组织的性质 |
5.1.3 产业集群组织的特征 |
5.1.4 产业集群组织的形成意义 |
5.2 产业集群组织的主要解释理论简析 |
5.3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分析 |
5.3.1 产业集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 |
5.3.2 产业集群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层次 |
5.3.3 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功能 |
5.4 产业集群组织的优势分析 |
5.4.1 产业集群组织的宏观优势 |
5.4.2 产业集群组织的微观优势 |
5.5 产业集群组织的风险分析 |
5.6 影响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业网络组织模式 |
6.1 产业网络组织的基本内容 |
6.1.1 产业网络组织的概念及内涵 |
6.1.2 产业网络组织产生的原因 |
6.1.3 产业网络组织的功能 |
6.1.4 产业网络组织的作用 |
6.2 产业网络组织的主要解释理论简析 |
6.3 产业网络组织模式分析 |
6.3.1 产业网络组织的特性分析 |
6.3.2 产业网络组织的组织模式 |
6.3.3 产业网络组织的组织运作模式 |
6.4 产业网络组织的风险分析 |
6.5 影响产业网络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归纳 |
7.1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间的比较 |
7.1.1 各模式间的区别与特点差异 |
7.1.2 各模式的共同特点 |
7.2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 |
7.2.1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内在联系 |
7.2.2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边界的模糊化 |
7.2.3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 |
7.3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与传统产业联盟模式的比较 |
7.4 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归纳性认识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产业平白组织模式的提出与构建 |
8.1 产业平台组织模式的提出 |
8.2 产业平台及平台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研究 |
8.2.1 产业平台的概念与构成 |
8.2.2 产业平台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
8.2.3 平台化生产经营方式 |
8.3 产业平台组织模式的体系构建 |
8.3.1 产业平台组织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
8.3.2 产业平台组织的构建 |
8.3.3 产业平台组织的运行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产业平台组织模式分析 |
9.1 模式的功能与作用分析 |
9.1.1 模式的功能分析 |
9.1.2 模式的作用分析 |
9.2 产业平台组织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分析 |
9.3 产业平台组织模式与其他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 |
9.3.1 产业平台组织与其他组织模式的联系 |
9.3.2 产业平台组织与其他组织模式的区别 |
9.4 产业平台组织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
9.4.1 适用条件 |
9.4.2 适用范围 |
9.5 发展工业平台组织的若干思考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8)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欠发达省域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欠发达省域的基本概念 |
一、 欠发达地域的界定 |
二、 欠发达省域的定义 |
三、 欠发达省域划分 |
第二节 欠发达省域的经济特征 |
一、 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
二、 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
三、 产业结构低级无序,聚合质量差 |
四、 经济结构的二元性 |
五、 市场发育程度低 |
六、 经济关系上的依附性 |
第三节 省域竞争力的定义 |
一、 IMD/WEF关于区域竞争力的观点 |
二、 其他各种关于区域竞争力的观点 |
三、 本研究关于省域竞争力的观点 |
第二章 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竞争理论 |
一、 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二、 竞争的两种基本形式 |
三、 对马克思竞争理论的评价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 |
一、 区位理论 |
二、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 增长极理论 |
四、 二元经济理论 |
五、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
六、 点轴开发理论 |
七、 网络开发理论 |
八、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九、 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 |
第三节 优势理论 |
一、 比较优势 |
二、 竞争优势 |
三、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区别与联系 |
第四节 竞争力来源理论 |
一、 竞争力来源: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
二、 竞争力来源:波特理论 |
三、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三章 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战略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
第一节 基础调研 |
一、 外部环境评价矩阵 |
二、 内部系统分析矩阵 |
第二节 要素组合 |
一、 SWOT分析组合演变方法 |
二、 麦肯锡多因素组合分析 |
第三节 提升欠发达省域竞争力的战略原则 |
一、 集中原则 |
二、 特色原则 |
三、 动态原则 |
四、 规模原则 |
五、 协同原则 |
第四章 让地方特色转变成地方竞争力: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一节 特色产业定位 |
一、 特色产业概念 |
二、 传统产业、文化产业与特色产业 |
三、 特色产业空间特性与形成原因 |
第二节 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 产业区位理论 |
二、 都市经济理论 |
三、 空间发展理论 |
四、 市场网络理论 |
第三节 特色产业的选择 |
一、 特色产业选择的重要性 |
二、 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三、 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第四节 旅游业:欠发达省域特色产业的优先选择 |
一、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
二、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
第五章 高技术产业:欠发达省域的核心竞争力建构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欠发达省域核心竞争力的根基 |
一、 欠发达省域推动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
二、 跨越式发展与科技创新 |
第二节 欠发达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
一、 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
二、 具体对策 |
第三节 欠发达省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 |
一、 欠发达省域强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的必要性 |
二、 完善欠发达省域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 |
第六章 非国有经济: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我国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 发展历程 |
二、 发展现状 |
三、 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我国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
一、 欠发达省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
二、 欠发达省区国有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
第三节 加快发展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实现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主体力量的转换 |
二、 拓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空间 |
三、 优化制度环境 |
第七章 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的财政支持 |
第一节 建立健全欠发达省域融资体系 |
一、 欠发达省域的地方税体系 |
二、 欠发达省域政府融资分析 |
第二节 优化欠发达省域财政支出 |
一、 欠发达省域财政支出的主要问题 |
二、 欠发达省域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
三、 欠发达省域支出调整的思路 |
第三节 发达省域收费规范化 |
一、 欠发达省域收费的现状和问题 |
二、 欠发达省域收费失控的原因分析 |
三、 欠发达省域收费规范化的对策设计 |
第八章 欠发达省城竞争力提升的金融支持 |
第一节 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
一、 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 金融深化理论对文发达省城金融支持的指导意义 |
第二节 制约欠发达省城金融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 欠发达省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制约欠发达省城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 |
第三节 建立健全欠发达省城金融支持体系 |
一、 财政投融资支持体系 |
二、 间接融资支持体系 |
三、 直接融资支持体系 |
第九章 政府效率: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的宏观保障 |
第一节 入世后政府竞争与欠发达省域政府管理方式转变 |
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政府竞争 |
二、 政府竞争迫切要求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
三、 欠发达省域政府管理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管理 |
第二节 塑造新型的欠发达省域政府管理模式 |
一、 欠发达省域政府顾客关系管理的概念 |
二、 欠发达省域政府导入CRM的操作方法 |
三、 欠发达省域政府CRM系统的建构 |
第三节 以建设电子政府提升欠发达省域政府竞争力 |
一、 建立电子政府的重要性 |
二、 欠发达省域建立电子政府的可行性 |
三、 欠发达省域建立电子政府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
一、 实施经济管理创新与环境优化战略的必然性 |
二、 以优化环境为重点,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9)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时代发展的需要 |
1.1.2 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供应链管理研究动态 |
1.2.2 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动态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
2.1 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 |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
2.1.2 电子商务应用的类型 |
2.1.3 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
2.1.3.1 电子商务的优点 |
2.1.3.2 电子商务的影响 |
2.2 供应链的相关理论 |
2.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2 供应链的特征 |
2.3 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及内容 |
2.3.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2.3.2 供应链管理基本内容 |
2.3.3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
2.3.4 供应链管理的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
3.1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间的相关性 |
3.2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
3.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电子化供应链管理 |
3.4 电子化供应链特征 |
3.5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优势 |
3.6 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实现手段 |
3.7 电子商务支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途径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
4.1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模式架构 |
4.2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模式 |
4.3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核心思想 |
4.3.1 协同商务 |
4.3.2 电子企业 |
4.3.3 业务外包 |
4.4 业务模式重组--实施电子供应链管理的途径 |
4.4.1 企业营销管理过程流程重组 |
4.4.2 企业研发流程重组 |
4.4.3 企业物流管理流程重组 |
4.4.4 企业生产过程流程重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化供应链企业竞争优势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1 综合评价概述 |
5.2 企业竞争优势评价原则 |
5.3 企业竞争优势模糊综合评价 |
5.3.1 指标体系确定 |
5.3.2 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
5.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我国电子化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
6.2 实施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
6.2.1 建立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 |
6.2.2 政府及有关机构支持 |
6.2.3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
6.2.4 构筑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 |
6.2.5 企业加速信息化进程 |
6.2.6 改变传统组织结构,加强人才培养 |
6.2.7 建立新的绩效评估系统 |
6.2.8 建立互信机制,激励合作伙伴间的协作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传统产业e化的捷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D]. 郭小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2]创新驱动发展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 王必好. 南京大学, 2016(08)
- [3]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4]外需型产业产能过剩 ——以企业家投资决策行为为视角的分析[D]. 黎曌.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2)
- [5]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差异化研究 ——基于企业类型的视角[D]. 姜晓婧.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6]论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D]. 朱海强. 广西大学, 2005(06)
- [7]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 郭岭.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2)
- [8]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 魏勇. 四川大学, 2003(01)
- [9]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 韩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04)
- [10]见证企业“e”化[J]. 郑献伟,王铁军. 经济论坛, 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