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主要内容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载彬[1](2020)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以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调节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长输管道是天然气运输的重要载体,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事故不断,教训惨痛,凸显出我国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对提高管道安全监管水平、保障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监管进行了了解,初步掌握了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本文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安全监管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选取回应性监管理论、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作为本文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随后,本文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历程、安全监管发展历史沿革以及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以西气东输一线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例开展详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48名管道从业人员展开问卷调查,以及运用访谈法对政府工作人员、管道管理人员、管道沿线第三方民众共24人开展访谈,详细研究了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道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主体权责不清晰、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管道企业管理效能低下、管道企业安全监管技术应用不足、多元监管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并通过运用回应性监管理论、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及协同治理理论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本文还对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在管道安全运行监管方面的优秀做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寻求经验借鉴。最后,本文提出了解决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针对监管主体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管道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明确监管主体权责划分、保障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对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则从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措施来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同时提出了要构建多元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和研究成果帮助提升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有效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输送体系,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不断调整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赵戈[2](2020)在《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以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金安全问题、固定资产流失、煤矿生产矿难事故一直无法避免,每一次的事故都会引发新闻媒体、普通民众和政府机关的高度关注。煤炭安全问题没有解决的根本原因是煤炭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够,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所导致的。所以,将企业的安全责任嵌入到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构建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使煤炭企业以及每个人都清楚意识到煤炭安全的重要性,确保为煤炭企业创建稳定的运行环境,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生产。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基础上,从安全责任的角度出发,选取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对2018年19家煤炭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运用变异系数法赋权方法,计算各个指标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贡献程度,得出控制活动这一要素下指标权重最大;最后以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文中称为:“神华能源公司”)为案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之后得出神华能源公司安全责任内部控制水平良好,即内部控制有效性较高,最后针对神华能源公司的安全责任内部控制水平提出改进意见。煤炭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安全责任落实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构建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企业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范梦[3](2020)在《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生产安全问题,其中,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施工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就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探究制度因素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路径,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生产活动,工人是施工生产活动的主体,除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约束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所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网络资源的集合体,探究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重要影响,对于管理者从非正式制度这类软约束方面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与制度资本理论,引入工人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工人安全能力和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然后对回收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所提出概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比分析了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变化。再次,基于NetLogo平台构建了变量之间的多Agent仿真模型,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基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建议,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分别对工人安全行为有显着影响,且不同维度的影响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的影响不显着,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管理者制度资本预防类制度和控制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负向影响。(2)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共同影响大于单独影响。当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于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构维度对于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显着负向影响有稍许缓和;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和评价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的负向影响不显着,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作用减小。虽然在嵌入其余变量后当前变量的影响都有所减少,但当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共同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其分别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3)工人的安全能力在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工人安全能力在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在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不再中介认知维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工人安全能力中介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正向影响,中介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在评价类制度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仿真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不同影响作用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提高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工人安全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且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影响作用要大于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可以作为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安全行为作用的辅助工具;管理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工人安全能力来起作用,而管理者与工人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工人安全能力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也较弱。管理者制度资本的波动变化与工人安全行为的峰值变化大致呈相反方向。
温陈伟[4](2020)在《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村级工业园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资源、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发展、演变的工业体。然而,由于村级工业园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产业形态处于低端,安全隐患突出,企业管理模式混乱,企业负责人意识单薄,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安全培训不到位。同时,政府在村级工业园的安全管理中,相应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如村级工业园管理制度不完善、执法监管体系不完善、各镇街属地管理管理责任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流动性大、政府执法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足、部门对村级工业园的安全管理站位不够高、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以及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为了使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与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相匹配、与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与推进安全发展要求相协调,佛山市高明区需全面推动政府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村级工业园区实行一村(居)一策,加强对工艺技术落后、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企业埋汰,通过拆除重建,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引入增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对部分愿意实施提升改造的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一批高品质创新产业园区载体,引进安全管理模式、技术先进的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能,形成最大化产出。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获得对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提升对策。研究发现:(1)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政府行为受四方面影响。这四方面影响包括执法监管体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联动机制、应急救援体系等4大方面。这4项原因可进一步细化为20项影响。(2)影响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因素不同。根据政府行为理论、安全管理学等理论,本文对比参照政府考核标准研究政府在村级工业园的安全管理中,政府的行为是否发挥到很好的作用,有效达到安全管理目标。(3)基于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政府行为受综合因素影响角度,通过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属地管理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等对策,以此提升政府在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水平。
邱铁鑫[5](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汤梅梅[6](2019)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工伤预防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企业完全承担责任的基本现实。政府通过实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与职业安全健康项目,激励企业采取预防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与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各国实践经验也表明了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安全效益。作为劳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工伤预防管制工作,保护劳动者安全权益。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工伤预防、工伤待遇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形成,并主要通过工伤保险待遇修正依靠劳动市场无法完全补偿劳动者遭受风险损失的缺陷,保障受伤工人的医疗救治与基本生活。同时,政府设置激发企业内部动力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转变企业工伤预防理念。在政府干预和企业担责的协同作用下,截至2017年底,全国总工伤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2%和12.1%(1);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07亿元,覆盖人数达22742万人,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然而,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加快,激烈的企业竞争引发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全球变暖与频发的极端天气恶化了工作条件等,使得工伤事故率与职业患病率居高不下,我国劳动者面临的工伤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职业安全健康的格局正发生着改变,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被打破,大量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被排除在保障覆盖范围之外,加之工会组织无法形成与企业、政府进行集体协商的社会力量,使得受伤工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落后和产能过剩的企业正面临兼并甚至破产危机,考验着企业支付能力。如对于正处在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的企业,在无过失责任原则要求下,他们必须承担工伤事故后的伤亡劳工医疗、误工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一系列经济费用,这必然会加重实体企业的用工成本。面对劳动安全保障不完全、企业经济负担重的双重难题,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只强调工伤预防管制所带来职业工作环境改善的社会安全效益,而忽视企业经济发展。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伤预防管制目标内涵应当包括在改善职业安全与健康环境的同时,又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两方面。那么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如何?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又如何影响企业经济绩效?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如何通过提高现有工伤预防管制效率,来实现“共赢”局面?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推进未来政府政策调控,实现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促进工伤预防管制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遵循从社会管制经济学理论中探索“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作用机理—在现实中寻求“共赢”管制理论存在的可能性—以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实现“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而深化改革的逻辑思路,并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证两大核心层面展开研究。(1)理论层面。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首先,从社会管制经济学发展脉络的视角出发,追寻政府进行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缘由。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者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达到最佳安全保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受伤工人安全权益,政府通过工伤预防管制强制要求企业承担所有责任,保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对称的安全工作信息,以此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政府实施不适宜的管制强度使得企业对工伤预防管制措施不满,引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叠错,加重了企业经济负担。为了消除政府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政府调整工伤预防管制力度,激发企业形成安全激励机制,并通过提升自身安全技术达到“共赢”局面。然后,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中国当下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从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两方面剖析中国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2)实证层面。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发现“共赢”局面的关键是设置适宜的管制强度,引发高效率的工伤预防管制,从而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若管制强度设定过低,劳动者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若管制强度设定过高,企业则无法从工伤预防安排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选取工伤保险费率作为政府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代理变量(1),基于分步评价的思路,先评估实施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的安全效应水平,再对企业经济绩效评估,检验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原因是否由不适当的管制强度,引起微观经济主体安全投资行为的转变,进而导致宏观安全效应的下降。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8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然后以工伤预防管制发展路径为主线,按照其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显示,不合理的政府激励机制易引发道德风险,造成企业经济负担,降低了工伤预防管制效率。在政府优化管制资源的基础上,工伤预防管制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才是实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共赢”局面的根本动力,并探讨了概念移植我国实现的可能性。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本章首先清晰界定了工伤预防管制及其相关概念,并阐明其属性、特征及激励措施。然后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探讨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来研究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其中:(1)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安全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企业生产成本理论与风险期望理论,本文建立企业利润与劳动者效用同时最大化的拉格朗日函数,在库恩-塔克一阶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重补偿,轻预防”的工伤保险现状与不完善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不存在以最低工伤保险待遇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的临界点;相对高管制费率,政府实行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伤害率的影响程度更大;且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是造成安全效应低的主要原因。(2)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将成本价格运用于索洛剩余估算的双重生产理论,本文建立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并结合谢波德引理,在对时间求导的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严格管制引发企业调整用工结构以此降低用工成本,且管制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与成本增长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说明,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变化引起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第3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基于将政府间接市场激励手段扩展为工伤保险待遇的事后预防和工伤保险费率的事前预防的界定基础上,本章打破了固有工伤预防演化的路径,按照事后工伤预防管制—事前工伤预防管制—完善事前工伤预防管制的逻辑,将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体制划分为四个时期。在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中,阐述了政府如何引导企业从被动转向主动预防的管制过程,并探究现有工伤预防管制低效率的成因。研究发现,参保企业在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伤风险时,道德风险突出;统筹层次低与覆盖范围窄限制了企业预防的积极性;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降低了企业激励动力;不精确的工伤预防激励机制无法形成企业内部动力;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的脱离不利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造成目前偏向社会安全效益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管制现状,其原因可能来自于工伤预防管制的立法、条例设置、机构设置、组织间互联性等。第4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本章采用2006-2016年省级行业及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工伤保险费率指标,使用门槛模型评估了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事故率而取得的安全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实施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会显着降低工伤伤害率,而当管制费率超过0.15%时,安全激励系数不再显着,甚至出现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安全效应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保险待遇的预防作用发挥,事前名义道德风险不仅无法消除事后真实道德风险,反而加剧了企业道德风险程度。研究启示:遏制企业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完善工伤预防管制机制,激发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及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企业工伤保险成本。目前高水平的工伤保险费率抑制了企业内在安全激励动力,因而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帮助企业减少劳动力损失和生产成本。如果政府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大易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小,会造成工伤待遇资源的浪费。因此,适宜的工伤保险费率结合工伤保险待遇才能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第5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本章采用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并且使用2011年中国《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去检验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研究发现,2007-2014年期间该修订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具有强烈的负效应,工伤预防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政府实施严格管制,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后,可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延缓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启示:目前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设定造成了政府管制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或引发创新力度不足。提倡完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构建,通过费率机制、奖惩机制与管理监督体制等调整政府管制强度。一方面不仅能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现实中企业逃避参保或退保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其生产率。当工伤预防管制与外部经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时,可促进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可持续发展。第6章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本章首先系统梳理了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后,发现目前主要形成了以劳动者与企业雇主充分参与的典型德国模式,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为一体的典型日本模式及联合私营与公共保障系统预防的典型美国模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了三个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法律体系、激励机制、管理与监督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伤预防管制均呈现立法层次高、立法详细、可操作性强和动态及时调整的特点;外部干预结合内部激励构成了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建立在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分析之上,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伤预防项目、工伤保险费率与工伤保险待遇等进行全面评估;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定位清晰、高自主程度及执法严格构成了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研究启示:重视工伤预防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提条件,而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运行基础;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关键核心,是引发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必要条件;工伤预防的绩效评估反映工伤预防管制政策运行问题,帮助并提高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效率,缩短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进程;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保障,是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坚实基础。第7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为了达到“共赢”工伤预防管制制度,本文在借鉴典型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系统地将广泛且复杂影响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因素,归纳并整合在政府管制机制的设置之内进行综合考虑。在构建一个三维立体概念框架下,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安全技术创新,以及劳动者充分参与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前置条件;第二,通过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整合组织机构、精确设置工伤预防激励机制与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基础设置;第三,通过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及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措施,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后置保障。第8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概括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研究内容创新:本文提出工伤保险待遇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补偿受伤劳动者损失的收入再分配作用,且具有预防事故的安全激励作用。将工伤保险待遇的激励作用纳入工伤预防中,以此区分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内涵。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本文进一步提出工伤预防管制应当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力,深化了工伤预防管制目标。为了实现“共赢”的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政府应充分利用以降低费率使得企业获得短期利益的契机,实现以创新驱动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边界。(2)研究视角创新:本文首先从政府管制的宏观效应出发,论证了安全效率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预防管制作用的发挥。然后,基于微观经济活动层面,刻画了保护人力资本安全减少工伤伤害的预防管制与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因管制政策的实行而降低,且短期内又无法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内部化其缴纳工伤保险费与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工伤保险成本,是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根本原因,最终造成了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重负面局面。在结合宏微观研究基础上,通过构建三维立体概念框架,系统讨论了实现“共赢”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基础设置及后置措施的优化路径,以期精确调整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达到在充分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健康与持续发展的目的。(3)研究方法创新:第一,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既有相关文献主要基于企业规模越大工伤保险费率越高的假设而展开研究。然而,实践中工伤伤害率会随着政府管制程度呈现非线性关系及区间效应,若遗漏某种企业规模或保险费率情形下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安全效应,会造成估计结果偏误。因此,为了修正以企业规模作为管制费率代理变量的假设缺陷,本文作了进一步拓展,以中国各省区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构建综合保险费率指标,并按照数据本身的特征采用门槛模型自动划分样本。第二,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成本-收益法是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佳选择。然而,工伤预防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测量值在实践中一般难以直接获得,且测算选取指标也可能存在遗漏或偏差。因此,本文选用双重差分模型克服成本-收益法中遗漏变量和不利因果关系的缺陷。进一步,为了精确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微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将企业间生产率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纳入其中,重新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
付伟康[7](2019)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伦理风险规制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作为我国最大的一次性消费能源,对我国工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也变得越来越多,频发的严重矿难带来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悲痛,给煤炭工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阴影,也给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煤矿安全,牵挂着上至国家领导人,中至煤矿企业管理者,下至每一个矿工及其家属的心,中央三令五申,层层检查,一个制度接着一个制度,但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矿难频发这一顽症。我们想问:这到底是为什么?毫无疑问,煤炭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有各种各样客观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大量需求,甚至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以及技术设备的问题等等。但是大量矿难事件的调查结论告诉我们,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矿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层层检查总是走马观花,查不出问题?或者查出了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为什么那么多的制度总是形同虚设?为什么总要付出大量生命的代价后,我们才发现人的生命才是第一位的?本文尝试从伦理学的视角,运用责任伦理的基本观点,探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问题,以此揭示伦理维度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现代工程伦理的发展及其基本内涵,提出责任伦理是现代工程伦理的基础,分析了现代工程伦理对于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指导性价值。煤矿安全系统工程是涉及到煤矿中人-机-环-管各个环节的安全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煤矿事故的发生的主要根源也归于人的原因。因此,只有切实加强人这个主体的道德素质,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矿难频发的现状。接着本文从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三类基本主体分析了安全问题的伦理风险。包括矿工、工程师、管理者三个方面。矿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教育基础较差,物质条件较差,存在着忽视安全教育,忽视规章制度,忽视他人生命的现象等。工程师是整个安全系统的核心,其主要问题在于,由于他们在社会地位上更接近管理者阶层,也由于物质利益的刺激,他们可能没有及时告知与安全有关的必要信息,没有遵守与矿工共同下井作业的规定,存在对矿工的冷漠和忽视等。管理者的问题则主要在于,追求利润至上,甚至贿赂执法者,安全设备不达标,违背国家安全规定进行生产等。基于上述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伦理风险,本文以责任伦理为主要理论资源,提出了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伦理规制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原理原则与主要道德规范。本文认为,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只能是责任伦理,这是基于现代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伦理风险所决定的。其主要伦理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公正、自律,其主要道德规范包括效益为基道义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充满爱心常念关怀、严守原则牢记责任。这里原则与规范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理念性、指导性的,后者是操作层面上的。最后,本文从增强煤矿员工职业伦理意识、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完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强化煤矿企业责任伦理意识、树立企业科学发展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伦理规制实施的外部环境与基本路径问题。毕竟,煤矿安全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和政治安全的一部分,它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关怀,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煤炭安全系统工程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何国家[8](2021)在《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制度是管理理念、方法、工具的载体,同时又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基础。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能够帮助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据调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众多,却普遍呈现出低效率特征,体现在员工对制度的知晓和执行程度偏低,企业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员和资源投入制度执行监管工作。“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制度所预期的秩序的必然形成,制度的运作过程需要制度相关人的参与,也只有通过制度相关人,制度才能得以运作并产生预期的结果”。据此,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敛散”观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工具,基于制度相关人群体行为涌现的“敛散”规律研究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切入点。论文遵循问题提炼、理论研究、模型建构、实证检验、仿真演绎、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行为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围绕煤矿企业员工制度行为敛散态势的演化规律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制度“敛散”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性评价,从群体尺度区分了群体制度行为涌现“正向自然收敛”、“正向强制收敛”、“反向收敛”和“发散”的态势,解析了不同态势所表征的制度有效性内涵。同时,基于动机理论,依据动机的内容、强度、方向三个维度将煤矿企业员工的制度行为选择分为“内源遵从行为”、“外源遵从行为”、“故意违反行为”及“报复破坏行为”四种类型。自然正向收敛意味着群体涌现出内源遵从行为,表征制度稳定有效;强制正向收敛意味着群体涌现外源遵从行为,表征制度条件有效;反向收敛意味着群体涌现故意违反行为或报复破坏行为,表征制度无效或失效;发散则意味着群体内行为不具有宏观可察的规律,同样表征着制度无效或失效。(2)个体有意识的行为源于个体认知,为了研究煤矿企业员工不同制度行为选择的心理作用机制,论文采用质性方法探讨煤矿企业员工制度认知的特性和规律。对23名煤矿企业员工的访谈信息进行编码发现,煤矿企业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认知分为制度规则、制度执行以及制度背景三个方面;制度的规则系统认知包括方针目标和内容规则,制度背景则是对组织安全管理总体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基于规则系统和制度背景的认知形成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制度执行系统认知包括执行支持资源、执行强度、执行刚性、执行有效性等,认为制度执行系统影响制度行为选择。同时,通过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还发现煤矿企业员工认知复杂性低、聚焦性高,倾向于通过周围人的行动获取认知信息,制度认知具有不完全理性和群体趋同特征。(3)基于前述分析,构建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行为敛散态势演化理论模型,将安全管理制度特征和制度执行情境作为相互独立的认知要素纳入模型进行检验。从理论层面剖析煤矿企业员工四种制度行为选择的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基于707份有效数据探索并验证了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则系统、执行系统与制度相关人的心理特征对制度遵从意愿和制度遵从行为选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特征的认知及其心理特征通过制度遵从意愿影响制度行为选择,而制度执行系统则调节制度遵从意愿对制度行为选择的影响。运作良好的制度执行系统将强化高制度遵从意愿对内源遵从行为的正向影响、弱化低制度遵从意愿对外源遵从行为的负向影响;同时,制度执行系统强化了制度遵从意愿对故意违反行为和报复破坏行为的负向影响,要减少故意违反行为和报复破坏行为必须设法提高员工的制度遵从意愿。(4)在获得个体层面制度行为选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论文利用ABMS方法设计开发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作用下员工群体行为涌现规律的仿真系统。利用机器学习赋予了主体“实时感知系统中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状态进而影响自身行为选择决策”的功能,将人际交互这一非线性的影响因素纳入制度情境,探讨群体层面制度行为涌现规律,进而推论制度有效或无效的组合条件。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制度认知对群体制度遵从意愿的影响。煤矿企业员工的制度目标认同(MBRT)感知对遵从意愿的影响最大,与其他制度的协调程度(QTZD)次之,内容的完备程度(WBCD)最小,同时,从制度设计的利益取向角度进行评价,员工感知到的制度实施使个体获利(GRLY)对制度遵从意愿的影响大于制度实施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感知(GRCB),而员工感知到的制度实施对使组织获利(ZZLY)程度对其制度遵从意愿没有明显的影响,感知到组织实施该项制度的成本是“适当的”,即模拟输入参数为“3”时,遵从意愿最高。上述参数接续变动的情形下,随着制度认知参数逐个向劣性认知方向调整,遵从意愿降低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呈现“雪上加霜”的劣化趋势。制度遵从意愿与制度执行系统认知对群体制度行为选择的影响。在低遵从意愿情况下,过程监督的严密程度(JDLD)参数变动对遵从行为选择的影响强度最高,其后依次是执行刚性(ZXGX),奖励程度(JLCD),惩罚力度(CFLD),和结果考核(KHLD)。接续调整上述执行参数,当结果考核力度(KHLD)和过程监督严密程度(JDLD)两个参数处于低值时,群体遵从行为大幅减少,再调整JLCD、CFLD、ZXGX系统输出只出现较为轻微的变化。典型“敛散”情形的仿真。当员工对制度规则系统和执行系统的认知均处于最优水平时,群体行为涌现“高意愿-遵从”,制度呈现自然正向收敛,制度有效,在此情形下放松制度执行,群体行为涌现“高意愿-遵从/非遵从”,制度呈现发散状态,制度失效;当员工对制度规则系统的认知处于劣性状态,强化制度执行,群体行为涌现“低意愿-遵从”,制度呈现强制正向收敛,制度条件有效,在此情形下放松制度执行,群体行为涌现“低意愿-非遵从”,制度呈现反向收敛,制度无效。实证研究比较了制度规则系统和执行系统各要素的变动方向、组织顺序对群体制度遵从意愿和制度行为涌现的影响,明确敛散特征,从制度设计层面、制度执行层面、组织管理及制度相关人认知层面提出制度有效性提升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1幅,表59个,参考文献126篇。
王成栋[9](2019)在《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金昌市政府在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上,从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旧多发频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出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机制方面尽快解决。因此,本研究立意于在新安全发展理念和金昌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下,通过对金昌市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及管理措施的梳理,统计分析近年来事故发生趋势,以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为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和经验,分析现阶段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危机管理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等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对策,期待为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实践探索新的思路,做出一点贡献。文章首先对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呈现,包括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和安全监管的整体效果,整体效果中涉及的资料都借助于笔者对金昌市近年来安全生产监管相关文件的查阅、归纳和分析,以及实际工作的了解。其次是分析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近六年的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和两起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为例,通过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分析,认为金昌市目前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核心问题没有找准、安全生产监管多方协同和合作治理不强、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安全监管的应急管理模式和危机意识尚未形成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多中心治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把握不准、安全监管的多元化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和经验,认为改进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是一个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参考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借鉴国内吴江区和宁波市两个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总结、提炼出对优化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具有可行性的做法。最后,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从建设符合金昌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的多中心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长效机制水平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姚瑶[10](2019)在《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陆海统筹”等战略和重大倡议的提出意味着我国依托海洋、面向世界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国策。以海兴国,既要全方位提升海洋经济实力,同时也要充分重视维护海洋秩序、保护海洋权益,增强国家对海洋的管控力度。安全与清洁的海洋,既是海洋文化与科技交流的前提基础,也是海洋经济与海洋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为代表的民事和行政法律规范是国家管控海洋必不可少的依据。然而,为民事和行政法等第一阶位法律提供最后保障的第二阶位法的刑法,对海洋权益的保护以及海洋安全与秩序的维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共有十家专门处理水上法律关系的海事法院,自成立以来只有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权。2017年6月5日,宁波海事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受理了全国首起水上交通肇事案,开启了海事法院受理刑事案件的先河,预示着刑事审判权有望在全国海事法院范围内全面放开,反映出了国家对于利用刑事法律手段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水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充分重视。然而,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并非仅由水上交通运输参与者的业务违规行为直接引起,具有航运安全监管职责的安监人员不履行或者不充分履行航运安全监管职责也是引发事故的间接原因。如果监管职责到位,完全可以减少和有效控制水上交通业务过失事故的发生。为了加强航运监管责任意识,合理界定航运安全监管过失主体范围,明确责任界限,本文将围绕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刑事责任追诉的障碍等问题展开论述。在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根据问题,构建出合理的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判定模式;在实体法律制度层面上,建议进一步完善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所涉罪名的入罪和量刑标准,合理划定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罪与非罪的界限的同时,也要对承担刑事责任的被告人正确的裁量刑罚;在程序法律制度层面上,建议进一步完善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追诉和审判机制,为追究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创建畅通的司法渠道和高效公正的审判模式。本文共有七章,具体来讲,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了航运安全与航运安全监管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具体阐述了航运与航运安全的概念,并对我国航运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说明,另外,也对影响航运安全的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节对航运安全监管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将航运安全监管的主体区分为陆上具有航运安全监管职责的人员与船上具有航运安全监管职责的人员。除此之外,本节以航运安全监管对象、监管主体以及监管阶段的不同为根据对航运安全监管进行了分类,在分类中进一步限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航运安全监管活动的范围。第二章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该章第一节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的定义、特点、以及形态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节对刑事责任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所探讨的刑事责任指的是刑事法律后果;另外,对航运安全监管失职人员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党纪责任进行了论述,并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行为人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适用界限,以及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党员纪律责任的适用原则和条件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该节在保障水上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市场经营主体和行政执法主体的行为、以及为国家性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提供法治保障方面探讨了追究航运安全监管过失主体刑事责任的价值。第三章以陆上航运安全监管主体与船上航运安全监管主体为分类依据,分别探讨了各个航运安全监管主体监管过失犯罪所涉的罪名。在第一节中,探讨了包括船舶实际控制人、船舶经营单位的相关责任人以及海事等行政执法人员在内的陆上航运安全监管主体所实施的监管过失行为所涉的刑法罪名;第二节探讨了包含船长、甲板部船员以及轮机部船员在内的船上航运安全监管主体所实施的监管过失行为所涉的刑法罪名。第四章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的障碍进行了探讨。第一节从司法认定层面上讨论了航运安全监管过失所涉罪名的入罪标准和升格法定刑标准不完善、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认定的根据研究不充分、以及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范围不清晰的问题;第二节从司法程序层面上探讨了航运安全监管过失涉罪案件的发现机制不完善、司法移送渠道不畅以及审判机制不合理的问题。第五章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的根据进行了分析。第一节围绕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进行了阐述。本节首先对实行行为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另外,本节也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论述。第二节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危害结果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中的物质性危害结果。第三节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论述。就结果犯而言,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前提。本节首先对因果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接下来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判定规则进行了论述。第六章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归属与分配进行了讨论。第一节首先探讨了实践中影响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主体认定的三个判断规则,分别为有无实际监督权、实际管理权强弱程度、以及有无共同注意义务。第二节探讨了在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竞合的场合,各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的大小与依据。第三节通过三个案例将实践中认定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主体的具体思路表述出来。第七章在实体与程序法律制度层面上提出了解决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障碍的方法。实体法律制度层面上,建议对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所涉罪名的入罪标准和升格法定刑标准进行完善。一方面要将“人员失踪”的危害后果确定为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所涉罪名的法定构成要件结果;另一方面要将航运安全监管过失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承担责任的大小也应在入罪标准和升格法定刑标准层面进行明确。另外,本节对是否应当设立“监管过失罪”进行了探讨。在程序法律制度层面上,建议进一步完善航运安全监管过失涉罪案件的调查、移送以及审判机制。
二、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主要内容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主要内容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以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天然气长输管道 |
(二)安全运行 |
(三)安全监管 |
二、基本理论 |
(一)回应性监管理论 |
(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的发展及现状 |
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发展沿革 |
(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发展现状及安全风险 |
(二)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现状 |
(一)发改委监管职责 |
(二)应急管理部监管职责 |
(三)其他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机构 |
第四章 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
一、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基本状况 |
(一)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概述 |
(二)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管理运营情况 |
二、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监管现状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
(三)调查结果总结 |
三、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安全运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
(二)监管主体权责不清晰 |
(三)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
(四)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管理效能低下 |
(五)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监管技术应用不足 |
(六)第三方管道监管力量作用发挥有限 |
四、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安全运行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外因素影响法制进程完善 |
(二)政府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 |
(三)政府部门监管能力和资源保障有限 |
(四)天然气长输管道垄断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五)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监管技术资源投入不足 |
(六)第三方监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
第五章 国外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
(一)美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现状 |
(二)美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经验借鉴 |
二、俄罗斯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
(一)俄罗斯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现状 |
(二)俄罗斯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经验借鉴 |
三、欧盟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
(一)欧盟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现状 |
(二)欧盟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
一、完善管道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一)修订国家层面管道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
(二)制定地方省市管道安全监管条例和实施细则 |
(三)统一管道技术标准规范 |
(四)改革管道征地及管输税收法律体系 |
二、明确管道安全监管主体权责划分 |
(一)加强管道安全监管工作领导 |
(二)建立完备的管道安全监管体系 |
(三)成立管道安全监管协同治理机构 |
三、保障管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
(一)建立管道安全监管执法队伍 |
(二)配强管道安全监管专业人员 |
(三)畅通管道安全监管联络机制 |
(四)统筹管道建设规划 |
四、提升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管理效能 |
(一)创新管道企业管理模式 |
(二)加强管道企业基础管理工作 |
(三)严控管道沿线高后果区管理 |
(四)加强管道建设工程监管 |
(五)加强管道保护安全宣传 |
五、加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技术保障 |
(一)确保管道本体安全 |
(二)增强管道安全监管技术 |
(三)开展智慧管道建设 |
六、构建管道安全多元监管模式 |
(一)培育多元监管新生态 |
(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管道安全监管 |
(三)调动第三方民众参与管道监管积极性 |
(四)搭建第三方管道安全监管技术平台 |
结论 |
附录一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访谈纪要(节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以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1.2.3 煤炭企业安全责任研究现状 |
1.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框架结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
2.1.2 煤炭安全生产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 |
2.2.2 控制论和系统论 |
2.2.3 模糊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现状 |
3.1 煤炭企业发展概况 |
3.2 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分析 |
3.2.1 煤炭企业安全责任法律法规分析 |
3.2.2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考核 |
3.3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1 准备阶段 |
4.2.2 控制阶段 |
4.2.3 评价与反馈阶段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体系构建 |
4.3.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安全责任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5.1.2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2 构建安全责任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神华能源公司案例分析 |
6.1 神华能源公司基本概况 |
6.1.1 神华能源公司介绍 |
6.1.2 神华集团内部控制建设背景 |
6.1.3 神华能源公司安全责任内部控制现状 |
6.2 神华能源公司安全责任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6.3 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6.3.1 神华能源公司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6.3.2 对策及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安全行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1 文献检索 |
2.1.2 安全行为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3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行为文献计量分析 |
2.2 建筑施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进展 |
2.2.1 安全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2 安全行为维度划分 |
2.2.3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
2.2.4 安全行为其他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制度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制度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3.2 制度资本的概念与研究领域 |
2.4 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1 社会资本理论的来源与内涵 |
2.4.2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研究领域 |
2.5 安全能力的相关研究 |
2.5.1 安全能力的概念及测度 |
2.5.2 安全能力的研究现状 |
2.6 其他相关理论 |
2.6.1 过程安全管理理论 |
2.6.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6.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模型假设 |
3.1 界定基本概念、维度和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基本概念及维度的界定 |
3.2 假设提出 |
3.2.1 社会资本与安全行为 |
3.2.2 社会资本与安全能力 |
3.2.3 制度资本与安全行为 |
3.2.4 制度资本与安全能力 |
3.2.5 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量表开发与数据质量检验 |
4.1 量表设计 |
4.1.1 量表开发过程 |
4.1.2 问卷设计过程 |
4.2 变量测量题项设计 |
4.2.1 解释变量: 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 |
4.2.2 中介变量: 工人安全能力 |
4.2.3 被解释变量: 工人安全行为 |
4.3 数据收集 |
4.3.1 问卷试调查与最终问卷确定 |
4.3.2 误差防范措施 |
4.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4 数据质量检验 |
4.4.1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量表信度分析 |
4.4.3 量表效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LS的模型检验 |
5.1 方法介绍 |
5.1.1 PLS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1.2 PLS模型判定标准 |
5.1.3 中介作用检验 |
5.2 假设检验 |
5.2.1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5.2.2 模型路径系数检验 |
5.2.3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Agent模型构建与仿真模拟 |
6.1 多Agent建模与仿真理论基础 |
6.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6.1.2 Agent建模与仿真流程 |
6.1.3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适用性分析 |
6.1.4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平台 |
6.2 多Agent仿真模型设计 |
6.2.1 工人安全行为系统描述及抽象层次划分 |
6.2.2 仿真模型构建 |
6.2.3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6.3 多Agent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6.3.1 基准模式设定与仿真系统验证 |
6.3.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管理启示 |
7.1 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
7.2 制度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不足之处 |
8.2.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及研究 |
1.3.2 国外文献及研究 |
1.3.3 研究现状综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工业园区与村级工业园区 |
2.1.2 安全管理概述 |
2.1.3 安全管理的任务 |
2.1.4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2.1.5 安全隐患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研究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海因里斯法则 |
2.2.4 安全管理3E原则 |
2.2.5 本质安全化 |
第三章 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现状分析 |
3.1 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发展现状 |
3.1.1 佛山市高明区概况 |
3.1.2 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基本情况 |
3.2 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分布情况 |
3.3 高明区村级工业园企业行业分析 |
3.4 推动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 |
3.4.1 机构设置 |
3.4.2 各部门、各镇街开展村级工业园工作情况 |
3.4.3 村级工业园日常监管方面 |
3.5 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考核评分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阻力分析 |
4.1 执法监管体系不完善 |
4.1.1 机构不健全,监管人员业务不熟悉 |
4.1.2 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
4.1.3 部门关系不协调,未能形成联合执法机制 |
4.1.4 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不明晰 |
4.1.5 法律法规建设不适应 |
4.2 属地管理责任不到位 |
4.2.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
4.2.2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4.3 职能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 |
4.3.1 执行联动机制的相关立法不完善 |
4.3.2 有协助义务的单位缺乏协助执行的意识和积极性 |
4.3.3 参与执行联动部门的法定义务缺乏制度性保障 |
4.3.4 参与联动部门担忧秘密隐私泄露 |
4.4 应急救援体系不到位 |
4.4.1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 |
4.4.2 相关企业主体责任 |
4.4.3 应急演练 |
4.4.4 应急救援保障 |
4.4.5 应急预案救援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经验借鉴 |
5.1 国内经验介绍 |
5.1.1 佛山市顺德区村级工业园 |
5.1.2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工业园 |
5.1.3 广州市花都区村级工业园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政府行为若干建议 |
6.1 合理设定标准,完善执法监管体系 |
6.1.1 合理设定验收标准,加大违法处理力度,保持整治效果 |
6.1.2 建立督察考核机制,实施安全生产绩效考评机制 |
6.1.3 同步改革、大胆创新,加强未来谋划与配套设施支持 |
6.2 强化组织领导和建立领导挂点示范项目机制,加强属地管理责任 |
6.2.1 坚持“计划指引、示范先行、政府统筹”的方针 |
6.2.2 建立领导挂点示范项目机制,加强属地管理责任 |
6.3 加强部门信息数据连接、建立部门联动的协商和宣传机制 |
6.3.1 在前期摸底调查基础上,做好信息化管理 |
6.3.2 重视事故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安全生产明白卡制度 |
6.3.3 建立部门联动的协商和宣传机制 |
6.4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体系 |
6.4.1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预案管理 |
6.4.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熟悉应急救援训练 |
6.4.3 加强实时事故信息报送,加强应急救援训练 |
6.5 安全生产验收标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 |
2.1 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1 工伤预防管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工伤预防管制的属性及其特征 |
2.1.3 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措施 |
2.2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共赢”局面的逻辑演化 |
2.2.1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美好愿景 |
2.2.2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设定困境 |
2.2.3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机制调整 |
2.3 现阶段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作用机理 |
2.3.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 |
2.3.2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 |
3.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变迁 |
3.1.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萌发期 |
3.1.2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确定期 |
3.1.3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调整期 |
3.1.4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完善期 |
3.2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现状 |
3.2.1 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现状 |
3.2.2 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
3.2.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现状 |
3.2.4 工伤预防管理体制现状 |
3.2.5 试点地区的工伤预防现状 |
3.3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
3.3.1 工伤风险严峻,道德风险突出 |
3.3.2 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 |
3.3.3 不精确的事前工伤预防激励机制设置 |
3.3.4 脱离的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 |
3.4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问题成因 |
3.4.1 不完备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
3.4.2 不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组织设置 |
3.4.3 不适宜的工伤预防管制实施力度 |
3.4.4 单一的工伤预防管制效率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4.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 |
4.1 门槛模型构建 |
4.1.1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
4.1.2 门槛值选择 |
4.1.3 门槛回归具体模型 |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1 变量选择 |
4.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
4.3 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
4.3.1 1%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
4.3.2 0.9%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
4.3.3 0.75%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
4.3.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
4.4 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
4.4.1 1%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
4.4.2 0.9%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
4.4.3 0.75%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
4.4.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与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
4.5 低安全效应的内在作用机理 |
4.5.1 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
4.5.2 低安全效应的估计方法 |
4.5.3 企业事前与事后道德风险的边际弹性 |
4.6 本章小结 |
5.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 |
5.1 双重差分模型构造 |
5.1.1 双重差分模型选择依据 |
5.1.2 双重差分基本模型 |
5.1.3 微观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
5.1.4 重新构造双重差分模型 |
5.2 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5.2.1 TFP测算方法选择 |
5.2.2 状态空间具体模型 |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选择 |
5.3.3 变量统计描述 |
5.4 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5.4.1 自然实验性质的检验结果 |
5.4.2 1%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
5.4.3 1%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
5.4.4 0.9%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
5.4.5 0.9%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
5.4.6 不同工伤预防管制强度下经济效应比较 |
5.5 稳定性检验 |
5.5.1 不同体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
5.5.2 剔除人力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6.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6.1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 |
6.1.1 工伤预防管制的背景 |
6.1.2 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类型 |
6.2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法律体系 |
6.2.1 “完全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
6.2.2 “自我”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
6.2.3 “协同”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
6.3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 |
6.3.1 工伤保险待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
6.3.2 工伤预防项目及其激励效应 |
6.3.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
6.4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4.1 “民主自治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4.2 “偏重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4.3 “完全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5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体系 |
6.5.1 绩效评估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依据 |
6.5.2 奖惩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手段 |
6.5.3 制衡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力量 |
6.6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
6.6.1 高度重视工伤预防管制 |
6.6.2 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
6.6.3 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
6.6.4 全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 |
6.6.5 统一的工伤预防管制监管体制 |
6.7 本章小结 |
7.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 |
7.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三维立体概念框架 |
7.1.1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时间维度 |
7.1.2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管理层次维度 |
7.1.3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事故因素维度 |
7.1.4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双重管制方向 |
7.2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 |
7.2.1 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 |
7.2.2 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 |
7.2.3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技术创新 |
7.2.4 劳动者充分参与工伤预防管制 |
7.3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基础设置 |
7.3.1 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
7.3.2 整合工伤预防管制组织结构 |
7.3.3 精确设置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
7.3.4 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 |
7.4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后置保障 |
7.4.1 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 |
7.4.2 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 |
7.4.3 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 |
7.4.4 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伦理风险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工程伦理与煤矿安全系统工程概述 |
第一节 工程伦理及其责任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工程伦理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体现 |
第二章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伦理风险评估 |
第一节 煤矿矿工的伦理风险评估 |
第二节 工程师的伦理风险评估 |
第三节 煤矿企业的伦理风险评估 |
第三章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 |
第一节 责任伦理是煤炭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伦理风险规制的主要原则 |
第三节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道德规范 |
第四章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伦理规制的外部环境与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加强工人职业伦理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职业良心 |
第二节 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维护煤矿产业有序发展 |
第三节 完善社会监察评价制度 |
第四节 增强煤矿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五节 树立煤矿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关键概念界定 |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知与制度行为选择的理论依据 |
2.1 认知与行为理论借鉴 |
2.2 基于质性分析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知特性研究 |
2.3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知-行为”过程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制度行为敛散态势演化概念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
3.1 煤矿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制度行为敛散态势演化概念模型建构 |
3.2 变量解释及其操作化定义 |
3.3 研究假设 |
3.4 量表开发与调研实施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行为选择作用机制实证检验 |
4.1 煤矿企业员工制度行为选择差异特征研究 |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制度认知与制度行为选择的作用路径检验 |
4.3 制度执行系统对制度遵从意愿影响制度行为选择的调节效应检验 |
4.4 行为结果与制度行为选择、遵从意愿关系分析与假设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仿真数据收集与分析 |
5.1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及其知晓度调查 |
5.2 典型安全管理制度的认知及行为反馈调研信息列示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仿真研究 |
6.1 仿真框架设计 |
6.2 基于NETLOGO平台仿真系统开发 |
6.3 结合仿真输出结果分析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行为选择的敛散情形 |
6.4 本章小结 |
7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7.1 基于研究结果的管理启示 |
7.2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知及行为仿真调查问卷 |
附录2 基于Netlog平台的仿真系统开发源代码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启示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研究的评价和启示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分析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文献研究法 |
第二章 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安全生产 |
2.1.2 监管 |
2.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2.1.4 应急管理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危机管理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系统安全理论 |
第三章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1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 |
3.1.1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 |
3.1.2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
3.1.3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效果 |
3.2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
3.2.1 典型事故案例 |
3.2.2 事故案例分析 |
3.2.3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问题 |
3.3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多中心治理体系 |
3.3.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把握不准 |
3.3.3 安全生产监管多元化水平不高 |
3.3.4 安全生产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
第四章 国外和国内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1.1 美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1.2 日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1.3 德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2 国外先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4.2.1 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4.2.2 多元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 |
4.2.3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高 |
4.2.4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高 |
4.2.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工伤保险有机结合 |
4.2.6 按照行业及危险程度划分不同安全生产监管层次 |
4.3 国内发达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3.1 吴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3.2 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4 国内发达地区成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4.4.1 理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
4.4.2 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
4.4.3 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
4.4.4 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
第五章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对策 |
5.1 建设符合金昌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的多中心监督管理体系 |
5.1.1 突出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的重点问题 |
5.1.2 提高政府各部门间协同合作 |
5.1.3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监管 |
5.1.4 建立安全生产交流协作机制 |
5.2 推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建设 |
5.2.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和事故追责体系 |
5.2.2 完善人才准入机制和培训考核体系 |
5.2.3 完善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和培训机制 |
5.3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管理水平 |
5.3.1 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
5.3.2 加强政府安全监管力量建设 |
5.3.3 完善行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
5.3.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作用 |
5.4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
5.4.1 加快安全生产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
5.4.2 提高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利用 |
5.5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长效机制 |
5.5.1 认识事故危机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
5.5.2 建立完善事故危机预测预警机制 |
5.5.3 建立有效的事故危机管理沟通机制 |
5.5.4 健全事故危机后处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航运安全与航运安全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航运安全概述 |
一、航运及航运安全的基本理论 |
二、我国航运安全的现状 |
三、影响航运安全的因素 |
第二节 航运安全监管行为是航运安全的保障 |
一、航运安全监管的概念 |
二、航运安全监管的主体 |
三、航运安全监管的种类 |
第二章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概述 |
一、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的定义 |
二、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的特点 |
三、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的形态 |
第二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概述 |
一、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界定 |
二、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与相关责任的关系 |
三、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的价值取向 |
第三章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立法透视 |
第一节 陆上安监人员监管过失刑事责任之立法透视 |
一、船舶实际控制人涉嫌的犯罪 |
二、船舶经营单位监管过失涉嫌的犯罪 |
三、海事等行政执法人员监管过失涉嫌的犯罪 |
第二节 船上安监人员监管过失刑事责任之立法透视 |
一、船长监管过失涉嫌的犯罪 |
二、甲板部船员监管过失涉嫌的犯罪 |
三、轮机部船员监管过失涉嫌的犯罪 |
第四章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的困境 |
第一节 刑事责任追诉的司法认定障碍 |
一、入罪标准与升格法定刑标准不完善 |
二、刑事责任认定的根据研究不充分 |
三、刑事责任的追诉范围模糊不清 |
第二节 刑事责任追诉的司法程序障碍 |
一、涉罪案件的发现机制存在漏洞 |
二、涉罪案件的司法移送渠道不畅 |
三、涉罪案件的司法审判机制不合理 |
第五章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的客观根据 |
第一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 |
一、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的定义 |
二、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危害结果 |
一、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危害结果的定义 |
二、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中危害结果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 |
一、相关因果关系理论的考察与借鉴 |
二、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因果关系的判断规则 |
第六章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归属与分配 |
第一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主体的认定原则 |
一、有无实际监督权 |
二、有无共同注意义务 |
三、实际管理权的强弱 |
第二节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的大小与依据 |
一、两种航运安全监管过失行为竞合的场合 |
二、三种以上航运安全监管过失行为竞合的场合 |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主体的认定 |
一、“明珠二号倾覆案”中犯罪主体的认定 |
二、“大舜号案”中犯罪主体的认定 |
三、“刘某、王某玩忽职守案”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七章 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追诉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实体法律制度层面的完善措施 |
一、对人员失踪进行刑法评价 |
二、在入罪标准和升格法定刑标准层面明确责任大小 |
三、关于是否设立“监管过失罪”的思考 |
第二节 程序法律制度层面的改进举措 |
一、加强监管过失涉罪案件的调查与移送工作 |
二、完善航运安全监管涉罪案件的移送机制 |
三、将航运安全监管过失犯罪案件纳入海事法院审理范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主要内容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监管研究 ——以西气东输一线长输管道项目为例[D]. 胡载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煤炭企业安全责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以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赵戈.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D]. 范梦.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4]佛山市高明区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温陈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D]. 汤梅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0)
- [7]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伦理风险规制研究[D]. 付伟康.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8]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D]. 何国家.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9]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D]. 王成栋. 兰州大学, 2019(02)
- [10]航运安全监管过失刑事责任研究[D]. 姚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