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资源学会水管理研究报告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1](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邢霞[2](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冯欣[3](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马博轩[4](2020)在《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襄阳鱼梁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江心洲作为城市用地的一部分,其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丰富,不仅是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构成,还是河流生态系统为数不多的生境之一。由于面临各种各样的干扰,如自然灾害,用地盲目扩张,人口密度增加等,城市江心洲的水生态和水安全问题亟待重视。城市江心洲通常是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耦合的产物,人类在保护和利用城市江心洲时,逐步形成了适应洪涝灾害和自然环境的景观格局。优化水适应性景观格局可以帮助江心洲提升抗击干扰的能力,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引导城市江心洲绿色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根据系统学、协调发展理论、垂直分层模型等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进展,将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引入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中,以占用层-网络层-基础层层间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作为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的标准;其次,用目标层次法构建指标框架,结合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用地开发、空间压力、堤防体系、交通网络、水域和绿地作为准则层,并筛选相关指标构建了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赋权,应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再次,本文以襄阳鱼梁洲为研究对象,结合鱼梁洲发展具体确立目标值,对复合系统的层间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进行计算,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进行划分。从时间维度分析了占用层-网络层-基础层复合系统的变化趋势,阐述水适应性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通过层间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阐述了水适应性景观格局的变化成因。最后,从提升占用层-网络层-基础层协调发展角度,提出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三点:(1)复合系统综合协调度在2003-2018年总体上升,呈现2008年最低,2013年最高的状态。对于复合系统层间协调度,2003年,网络层-基础层>占用层-网络层>占用层-基础层;2003年后,网络层-基础层>占用层-基础层>占用层-网络层。(2)评价结果显示,2003-2008年,占用层-基础层,网络层-基础层降低表现在耕地面积较高,滩涂和水域斑块面积的骤减。占用层-网络层协调度急剧下降表明,局部路网密度过大与基础层不匹配。2008-2013年,网络层-基础层、占用层-基础层的协调度升高主要是由于基础层的变化所致,说明用地扩张与基础设施的增长并未对自然基底造成潜在威胁。与此同时,随着路网的发展,主要道路的滨水可达性的增加,局部空间能融入整体空间。2013-2018年,鱼梁洲的水域和绿地的面积增加,斑块内聚力指数均增加,但是沙洲北侧仍旧存在大面积的耕地,导致占用层-基础层协调度降低。占用层-网络层协调度下降反映在由于路网无序化造成的路网全局整合度和智能度变低。(3)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构建可以从占用层-网络层滞后型,网络层-基础层滞后型,占用层-基础层滞后型三种不协调发展类型出发,提出如下策略:控制开发容量,构建海绵调蓄设施;集约利用土地,提升蓝绿空间连接度;优化路网,提升滨水可达性。
汪艳[5](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提出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赵丹丹[6](2019)在《基于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的京津冀水足迹演变趋势与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湿地凭借独特的生态特征,成为地球上物种最丰富、提供最多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系统的优劣与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息息相关。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过度抽取地表水等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用于生产过程,大量实体水资源被消耗,生产用水严重挤占生态需水,使得水资源分配失衡,湿地生态需水得不到足够供应,导致湿地面临面积不断减少,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等生态威胁。因此,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用水挤占保障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生态需水是造成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如何准确核算区域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科学调控水资源在生产用水和生态需水的合理分配,是水资源和湿地生态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面向水与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以“缓解区域水压力,促进湿地恢复”为目标,针对目前生产用水研究主要关注水量型水资源消耗,较少关注水质型水资源消耗,主要关注直接用水量,较少关注间接用水和产业部门间水资源相互作用关系,需水管理视角下的水资源调控方法体系不健全等科学问题,从水足迹角度对产业水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选择水短缺问题突出、湿地退化明显的“北京-天津-河北”城市群(简称为京津冀)为研究区,以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演变及驱动机制-网络结构解析-水资源调控”为主线,在综合分析产业水足迹的基础上,构建以“水资源硬约束”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导向的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性的水资源调控模式,为京津冀地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保障区域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耦合多区域投入产出经济模型和GEPIC(GI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model)环境模型,构建了产业水足迹量化模型,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核算京津冀产业蓝水足迹、绿水足迹与灰水足迹。结果表明:从生产和消费角度核算的产业水足迹存在显着差异,从生产角度看,京津冀地区蓝水足迹为17676×106 m3(164 m3/人),绿水足迹为 20829×106m3(193 m3/人)及灰水足迹 528920×106m3(4911m3/人),虚拟水出口占总生产水足迹的65%,其中河北的虚拟水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80%以上;从消费角度看,京津冀地区蓝水足迹为21346×106m3(198 m3/人),绿水足迹为 50272×106m3(467 m3/人)及灰水足迹 764682×106m3(7100 m3/人),虚拟水进口占主导作用,北京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0%,天津次之(85%),河北最小(60%),粮食相关部门(农林牧渔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是虚拟水进口的主要产业。(2)耦合多区域投入产出经济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构建京津冀产业水足迹驱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京津冀三地在2002-2012年生产水足迹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京津冀生产蓝水足迹减少2613 ×106 m3,生产绿水足迹减少706×106 m3,生产灰水足迹增加282656×106m3,虚拟水出口占比逐渐增加,粮食相关产业的水足迹占比最大,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次之。直接耗水强度效应是抑制京津冀三地水量型水足迹增加的关键驱动因子,且直接耗水强度降低趋势与总体水足迹减少趋势高度一致,是推动京津冀生产水足迹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最终需求效应同时拉动水量型水足迹和水质型水足迹的增加。(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2012年京津冀产业间蓝水足迹相互作用关系,探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关键路径。结果表明:京津冀产业间接水足迹的总量和占比最大,水足迹生态网络中各节点对网络的间接影响远大于直接影响。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和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的网络总流量的贡献占总量60%,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控制系统的主要产业部门,货物运输及仓储业和采选业受系统控制,是未来产业调整需要重点关注的产业。京津冀产业部门间通过非直接水足迹交易使40%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发生实质性转变,且河北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和其他轻工业的网络路径效率小于其他部门。京津冀三地的系统稳健性均处于在上升性过低,恢复力过高的不可持续状态,尚存在很高的调整空间。(4)基于(1)-(3)的研究,为缓解区域水压力,促进湿地生态修复,结合京津冀水资源现状与“以水定产”产业政策,将供给约束模型引入水资源调控领域,构建了以“缓解区域水压力,促进湿地修复”为终极目标的多种产业结构调整情景,全面评估各调整情景对地区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硬约束的背景下,京津冀新增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188 km2、115 km2和2462.9 km2,新增湿地面积将带来52.7亿元、19.9亿元和609.9亿元的生态价值。只减少农林牧渔业(B1,T1和H1)的生产活动对京津冀系统的GDP与失业人数的影响最小,此情景使京津冀的GDP分别较少11.2亿元、8.9亿元和294.2亿元,同时分别带来10万、3.8万和144.1万的失业人员。水资源硬约束前提下,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区域整体GDP平均损失约为531亿元,约占京津冀总GDP的1%;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平均失业人口为177.8万,约占就业人口的3%。以经济损失与就业人数减少量的比值作为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好坏的评价指标,选择10种兼顾经济损失与社会可持续性的最优产业调整情景作为未来京津冀地区“以水定产”的产业结调整政策的重要参考情景。基于本研究结果,对京津冀地区未来水资源保护与湿地恢复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用“虚拟水战略”缓解区域水压力时,配套建立完善的从虚拟水进口省份向虚拟水出口省份的水资源补偿机制是保障贸易双方水资源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其次,京津冀地区的以出口水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加剧本地水资源消耗,进一步恶化水生态系统,因此,未来京津冀地区应降低对低附加值的水密集型产品的依赖,逐步向高附加值的低虚拟水含量的资本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缓解经济生产对本地的水资源压力和水污染问题;最后,通过调产业结构降低区域水资源消耗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式,水资源供给约束模型可为水资源管理者在水资源调控方案比选和影响评估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该方法体系可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禀赋、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手段,广泛应用于水资源政策制定、湿地保护与管理实践中。
姜涛[7](2018)在《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环境适应性的可以应对城市雨洪灾害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基于雨洪管理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减轻城市雨洪、改善水环境、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营造视觉美感等多个目标。建设海绵高校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未来生态校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针对高校校园的雨洪管理问题,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探索在高校校园景观中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具体策略和途径。论文从梳理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开始,探索了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为我国海绵高校建设提供发展思路。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论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多所高校雨洪管理相关文件的内容,为我国高校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分析了雨洪管理措施的适宜性问题,并对具体的设计目标、策略和过程以及模型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雨洪管理措施实施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水系等)也进行了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对50所美国高校总体规划文件的分析表明,不同高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地位和内容有较大差异,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具体目标涉及对校园水系的修复、流域保护和可持续场地构建等方面,雨洪管理的内容则包括现状环境、具体策略和建议、项目建设和评价、合作与外联等。总结了规划文件编制具有基础资料丰富、弹性规划、规划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2)对24所美国高校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分析表明,其雨洪管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执行总结、现状分析、规划控制和建议、规划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每部分内容结合具体高校的情况而有所差异。我国的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编制应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在政策规范、设计导则、基础数据库构建、雨水模型评价与分析、可衡量的目标与评价、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成果等方面的有益成果,并积极与校园总体规划、景观规划进行衔接,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园雨洪管理规划模式与方法。(3)高校校园雨洪管理问题的存在成因比较复杂,地形地势、降雨量、管道尺寸大小、绿地情况等都可能会造成校园内涝问题的产生。因此,其解决策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等共同应对雨洪问题。(4)高校校园绿地雨洪管理应注重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组织、管理、制度等)的联合使用。同时,对校园绿地土壤、水系、管网等的调查和监测,对于绿地雨洪管理的决策起着基础支撑作用。(5)不同高校校园绿地应结合场地特点在校园尺度和场地尺度两个层面进行雨洪管理规划。校园尺度侧重于总体的雨洪管理策略和途径,场地尺度则侧重于具体最佳管理实践设施(BMP设施)的布局和整合。高校绿地在对校园地面雨水径流的量和质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融入艺术化雨水设计理论(ARD)提出的其他设计目标进行多目标设计。(6)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统计方法提取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的视觉感知要素,认为其视觉感知主要集中在色彩、植物搭配和组合、水体的形态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BMP设施而言,其具体的视觉感知要素也有差异。在高校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改造中应该结合具体的BMP设施特点,优先对显着影响师生视觉感知的景观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7)成都高校校园的海绵型绿地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成都多所高校的调研表明,相当一部分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存在不达标的情况,这也成为其利用绿地和水系进行雨水下渗和滞留的障碍。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对51处高校校园绿地的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不同功能区和类型绿地其具体的土壤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种类型的绿地其具体指标也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促进各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和促进雨水下渗,其应该结合各绿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如对于土壤压实度过高和含水量过低的绿地,应该进行松土和灌溉;对于土壤有机质和营养成分过低的或板结的绿地,则应该及时施肥,或者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对于土壤pH不符合植被生长情况的,则应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来改善土壤pH。对34处高校校园景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有16处水体为劣Ⅴ类,占到调研水体的47.06%,这些水体类型涉及水池、河道、景观湖等。而造成这些景观水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是BOD、COD、TN和NH3-N等的超标,同时劣Ⅴ类水体其浊度和色度也往往难以满足标准,对其视觉美感造成一定的影响。(8)以成都代表性高校为例,展示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的方法,并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验证了方案在降雨径流量的削减和径流水质净化方面的效果。同时还尝试构建了成都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为成都其他高校绿地的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奉海春[8](2017)在《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文中提出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水利密切相关,水利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我国虽然转变了传统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观念、构建了多元共同参与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体制和建立了多种农田小水利治理机制,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当前农田小水利工程的迅速恶化、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低下、农用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等治理问题。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可持续依赖于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揭示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根源是解决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基础。农田小水利治理是在多个制度层次的约束下实现的,从多层次制度之间关系的视角来探寻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和水资源治理理论,为理顺农田小水利治理与其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现实状况和我国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具体实践,本文认为农田小水利治理是在多个治理层次上展开的,即宪政治理层次、集体选择层次和操作层次,与治理层次相对应的是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等三个制度层次。本文归纳了每个治理层次上影响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四个要素,即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农田小水利治理权和农用水权,并在理顺以上四个个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首先,基于分析框架,本文借助来自广西的桂北Y村横岭渠、桂南L农民用水户协会、桂北H水库等三个农田小水利治理典型案例,分析了农田小水利治理三个制度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是一个由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操作制度等三个制度层次之间相互制约而成的制度体系。其中,宪政制度规范着基层政府的农田小水利行政治理权和农用水所有权,而且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保障着其农用水所有权;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和供水权,而且供水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参与与监督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权利和用水权,而且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着其用水权。二是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即宪政制度制约着集体选择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制约着操作制度。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决定了,宪政制度所规范的基层政府行政治理权和农用水所有权分别制约着集体选择制度所规范的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和供水权,集体选择制度所规范的供水组织管理权和供水权分别制约着操作制度所规范的用水户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和用水权。三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形成了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在具体治权上的制约关系,形成了 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和农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治理、保护和节约等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构——“治权结构”;而农田小水利各制度层次之间在具体农用水权上的制约关系,则构成了一个反映人们在农用水资源用益中的权利义务结构——“农用水权结构”。而农田小水利治权与农用水权之间的保障关系决定了农田小水利“治权结构”与“农用水权结构”之间的保障关系,并有机形成了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结构——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其次,本文以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形成的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为基础,以Y村横岭渠、桂南C县X镇的L农民用水户协会、桂北Q县西北角S村H水库等三个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揭示了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一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即对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管理权的界定模糊;二是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管理权模糊导致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致使治权结构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三是农田小水利治权结构的不稳定,弱化了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的治权对其农用水权的保障,即政府行政治理权无法保障其农用水所有权、供水组织的管理权难以保障其供水权、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保障其用水权,进而导致农田小水利治理陷入困境。最后,本文针对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根据研究的结论和未来农田小水利治理的需要,提出了着眼于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整体性、立足于制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建设、以农田小水利的管理权为切入点的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完善思路。具体的完善策略是需要宪政制度上转变政府职能;而集体选择制度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农田小水利管理权,以理顺供水组织管理权与政府行政治理权的内在制约关系;操作制度上着眼于保障用水户的用水权,需要构建旨在优化公共资源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仲裁机制和制裁机制的协作机制、运作机制和参与机制。
顾磊[9](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陈波[10](2016)在《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由于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恶化、管理措施不完善、气候环境变化等原因造成水缺乏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资源危机。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应对水资源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变得日益紧迫。过去那种通过建设水利设施来蓄积、运输、分配、排泄水资源的硬件导向水管理方式已逐渐暴露出成本高、退化性等缺点,21世纪正悄悄兴起基于制度改革、激励和行为改变等以政策制定为特征的软件导向管理方式。水核算作为基本的决策支持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不同需求的各种水核算理论和制度应运而生。其中,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以及对水资源管理责任的更明晰的认定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了通用目的水核算(General Purpose Water Accounting[GPWA])的创建。通用目的水核算是一种聚焦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把会计学和水文学结合起来反映水资源和水权的变动原因和结果的标准化水核算体系。它类似于财务会计,由政府制定并颁布实施通用目的水核算概念框架、水核算准则和水鉴证准则,指导有关水报告主体(如水务管理部门、水务企业等)采用会计学原理计量和报告水信息。GPWA报告主要包括三张类似于财务报表的水核算报表:水资产和水负债表、水资产和水负债变动表以及水流量表。GPWA致力于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可比的水资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它作为会计理论和制度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首次应用,其重要性已得到水资源核算理论学者的一致认可。目前GPWA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水核算领域的热点,但主要围绕用权责发生制编制三张水核算报表的情形探讨,对未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编制GPWA报告有何特点尚未明确,也没有研究具体讨论GPWA报表对水权的核算和水权制度如何影响GPWA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水权制度和非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对编制GPWA报表的影响,而中国正面临着水权制度改革和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现实问题,本文探讨在水权单一和未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的地区编制GPWA报表的特点与中国现实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度契合,也有益于GPWA在经济转型国家应用的拓展。本文在上述理论和实践的背景下展开探索,基于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情景,在充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GPWA理论,提出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意义和框架。在对GPWA关键核算要素的概念、确认标准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对水权单一和未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情形下GPWA报告的组成和内容进行剖析,揭示中国建立GPWA制度的有效路径。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横向多案例研究设计对本研究提出的系列问题展开探讨。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GPWA报告具体列出对所有核算内容的计量精确度指标,直接加强监管;(2)GPWA报告不仅提供决策更为相关的信息,而且有利于评估水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提高供用水计划和管理的效果;(3)水资产和水负债是GPWA的关键核算要素,如果在水权单一和未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的国家或地区,不具备水资产和水负债要素核算的内容,将不能充分发挥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优势,GPWA的功能会受到局限;(4)在水权单一和未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或地区,若把水务管理部门管理的水资源视作水资产,设定水负债为零,虽然不能编制水资产和水负债变动表,但可编制水资产和水负债表以及水流量表,它比我国现行的水情报表更准确更明晰:(5)我国应当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并通过建立水权制度,发展水权交易,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来更好地发挥GPWA制度的优势。本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对GPWA的关键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如果不具备关键要素核算的内容,将会影响GPWA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优势的作用,深化了对GPWA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和水权的认识;第二,结合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实践活动,探讨在水权单一和未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或地区编制GPWA报告的特点,明确了水权制度和水资源核算制度对GPWA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的影响,补充了GPWA理论和应用研究;第三,为经济转型国家研究和应用通用目的水核算提供了契合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我国应全面实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大力开展水权交易,并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本论文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从整体角度介绍本文的框架体系。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梳理了国内外水核算领域关于GPWA理论和应用的相关研究、根据文献回顾进行述评并指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三章总结归纳通用目的水核算理论,系统论述了通用目的水核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四章分析我国水资源核算现状,提出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意义和框架。第五章研究权责发生制在GPWA的应用,剖析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探讨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有效路径。第六章案例研究,以密云水库、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水务管理部门为研究对象,揭示在水权单一和未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或地区编制GPWA报表的特点和结果,并对比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情形下编制GPWA报表的特点,检验理论推导:第七章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讨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贡献和管理启示,针对研究局限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世界资源学会水管理研究报告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资源学会水管理研究报告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 |
2.2.3 系统评价理论 |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
2.3.1 确权方法 |
2.3.2 云模型 |
2.3.3 障碍诊断模型 |
2.3.4 最小方差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
3.1 评价框架研究 |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设置 |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
3.4.4 评价准则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2.3 客观组合权重 |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
5.1.1 阻碍度模型 |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介绍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
3.2.2 调研内容设计 |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检验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 |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量表检验 |
6.3.1 正态性检验 |
6.3.2 信度检验 |
6.3.3 效度检验 |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2 农业水价分担 |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名词解释 |
2.1.1 农业水价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分工理论 |
2.2.4 效用价值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
3.4 改革成效 |
3.4.1 节水成效显着 |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3.5.1 改革特征 |
3.5.2 存在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
4.1 指标识别 |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
4.1.2 指标选择原则 |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权重确定 |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
4.4.1 模型介绍 |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Mitchell评分法 |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
5.2.1 利益关系 |
5.2.2 利益诉求 |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
5.3.1 指标体系 |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
5.4.1 分担主体识别 |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2.1 评价体系构建 |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
7.2.1 标准确定 |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
7.3.1 合理定价机制 |
7.3.2 政策倾斜机制 |
7.3.3 农户参与机制 |
7.3.4 社会参与机制 |
7.3.5 保障机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襄阳鱼梁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江心洲是重要景观资源 |
1.1.2 城市江心洲正面临多种扰动 |
1.1.3 城市江心洲盲目开发矛盾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江心洲概念界定 |
1.2.2 复合系统的概念界定 |
1.2.3 水适应性景观格局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研究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系统学 |
2.1.2 垂直分层模型 |
2.1.3 协调发展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空间句法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城市江心洲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进展 |
2.2.3 水适应性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方法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2 评价指标选定 |
3.2.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筛选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评价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
3.3.2 评价目标值与权重的确定方法 |
3.4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模型构建 |
3.4.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实证研究:鱼梁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与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鱼梁洲历史景观变迁 |
4.2 数据来源与计算 |
4.2.1 样本年份的选择 |
4.2.2 样本数据来源与计算 |
4.3 目标值与权重的确定 |
4.3.1 目标值的确定 |
4.3.2 权重的确定 |
4.4 复合系统层间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计算 |
4.4.1 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
4.4.2 复合系统协调度计算与等级划分 |
4.5 鱼梁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分析 |
4.5.1 复合系统协调度时序分析 |
4.5.2 鱼梁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5.3 鱼梁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
5.1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原则与框架 |
5.1.1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
5.1.2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优化框架 |
5.2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5.2.1 控制开发容量,构建海绵调蓄设施 |
5.2.2 集约利用土地,提升蓝绿空间连接度 |
5.2.3 优化路网结构,提升滨水可达性 |
5.3 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优化实施路径 |
5.3.1 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开发特色 |
5.3.2 增加预判能力,分期制定目标 |
5.3.3 提升组织能力,促进水管理融入空间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目录 |
附录2 表格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基于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的京津冀水足迹演变趋势与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足迹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调控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联合水量水质的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虚拟水贸易 |
1.4.2 基于MRIO和SDA的产业水足迹演变及驱动机制 |
1.4.3 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产业水足迹关联分析 |
1.4.4 基于供给约束模型的京津冀水资源调控模式选择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概况 |
2 联合水量水质的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虚拟水贸易 |
2.1 基于MRIO和GEPIC耦合的水足迹核算方法 |
2.1.1 直接蓝绿水足迹核算方法体系 |
2.1.2 直接灰水足迹核算体系 |
2.1.3 耦合MRIO与GEPIC模型的水足迹核算模型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3 京津冀地区水足迹分布特征 |
2.4 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 |
2.5 京津冀产业虚拟水转移 |
2.6 京津冀与其他地区虚拟水贸易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MRIO和SDA的产业水足迹演变及驱动机制 |
3.1 产业水足迹驱动机制研究方法概述 |
3.1.1 研究方法选择 |
3.1.2 京津冀生产水足迹SDA分解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3 京津冀生产水足迹的时间变化趋势 |
3.4 京津冀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
3.4.1 北京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
3.4.2 天津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
3.4.3 河北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产业水足迹关联分析及系统评价 |
4.1 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构建水足迹生态网路 |
4.1.2 环境元指标选取(部门评价) |
4.1.3 上升性指标选择(系统评价) |
4.2 产业水足迹流量分析 |
4.3 产业水足迹控制分析 |
4.4 产业水足迹效应分析 |
4.5 产业水足迹系统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供给约束模型的京津冀水资源调控模式选择 |
5.1 供给约束模型构建 |
5.1.1 供给约束模型方法体系 |
5.1.2 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设置与约束优化指标选择 |
5.1.3 数据来源 |
5.2 “水资源硬约束”情景下京津冀各自新增湿地面积及生态效益 |
5.3 “水资源硬约束”情景下京津冀各自GDP损失和失业人数 |
5.4 不同组合情景下京津冀整体GDP损失与失业人数 |
5.5 兼顾经济损失与社会可持续性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2.1 产业水足迹从直接用水发展为联合水量水质的水足迹综合评估 |
6.2.2 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产业水足迹网络结构分析 |
6.2.3 构建“需水管理”视角下的区域水资源调控方法体系 |
6.3 研究展望 |
7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与项目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雨洪灾害的严峻性 |
1.1.2 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 |
1.1.3 灰色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
1.1.4 新时期海绵校园建设的契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概况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雨洪管理 |
1.4.2 高校绿地景观 |
1.4.3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 |
1.4.4 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措施 |
1.4.5 BMP设施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合 |
1.5.2 案例分析 |
1.5.3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
1.5.4 交叉学科研究 |
1.6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历史探索与当代实践 |
2.1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
2.1.1 雨洪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
2.1.2 雨洪管理的法规和制度 |
2.1.3 雨洪管理的技术体系 |
2.1.4 雨洪管理的具体应用 |
2.2 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
2.2.1 防洪与排水 |
2.2.2 雨水收集利用 |
2.3 国外高校雨洪管理的当代实践 |
2.3.1 对高校快速发展建设的反思 |
2.3.2 高校已建排水系统的不足 |
2.3.3 国外高校建设与现代雨洪管理的发展 |
2.3.4 美国典型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相关文件介绍与分析 |
2.4 我国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参照 |
2.4.1 基于美国雨洪管理进程的分析 |
2.4.2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分析—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例 |
2.4.3 社会技术理论下我国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发展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雨洪管理与高校校园绿地的关系 |
3.1 高校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常用措施及其应用方法 |
3.1.1 高校常见的雨洪管理措施及其应用分析 |
3.1.2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的应用方法 |
3.2 高校校园景观要素与水文过程 |
3.3 结合雨洪管理规范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要求分析 |
3.3.1 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分析 |
3.3.2 地方层面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流程 |
4.1 明确设计目标和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现状分析 |
4.2.1 气象水文分析 |
4.2.2 场地条件分析 |
4.3 方案阶段 |
4.3.1 雨洪管理措施设计与布局 |
4.3.2 雨洪管理措施与校园绿地系统要素的整合 |
4.3.3 雨洪管理技术设施规模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RD理论下高校校园绿地的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
5.1 ARD理论概述 |
5.1.1 理论背景 |
5.1.2 主要内容 |
5.2 美学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5.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
5.4 其他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1 教育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2 娱乐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3 安全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4 公共关系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现状及评价研究 |
6.1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现状调查 |
6.1.1 调研方法和内容 |
6.1.2 样点选择 |
6.1.3 校园雨洪管理设施现状 |
6.2 高校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质量调查分析 |
6.2.1 土壤质量调查 |
6.2.2 水系质量调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实践研究 |
7.1 现状分析 |
7.1.1 区域现状分析 |
7.1.2 场地现状分析 |
7.2 校园绿地雨洪管理方案设计 |
7.2.1 总体规划方案 |
7.2.2 局部设计方案 |
7.3 方案评估 |
7.3.1 SWMM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7.3.2 结果与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附件 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成都地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美国50所大学总体规划文件统计表 |
附录2 美国24所大学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统计表 |
附录3 高校校园BMP设施景观美景度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校绿地雨水利用景观视觉评价要素SD法评价体系表 |
附录5 高校土壤调查样点图 |
附录6 高校景观水体调查样点图 |
作者简介 |
(8)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特殊地位 |
(二)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历史性变革 |
二、研究的问题 |
(一) 当前农田小水利的治理困境 |
(二) 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结果 |
(三) 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述 |
四、几个关键概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六、案例描述与主要的研究方法 |
(一) 案例描述 |
(二) 研究方法 |
七、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 |
(一)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 |
(二) 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应用 |
(三) 理论启示: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层次性 |
二、水资源治理理论 |
(一) 水资源治理的制度、治权与水权 |
(二) 水资源治理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
(三) 理论启示:农田小水利制度、治权与水权之间的内在关系 |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宪政制度 |
一、宪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 宪法关于农田小水利的规范 |
(二) 法律有关农田小水利的规定 |
(三) 执政党有关农田小水利的政策 |
二、基层政府:宪政制度规范的主体 |
(一) 政府:宪法与法律下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 |
(二) 基层政府:宪政制度所规范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 |
三、宪政制度规范着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 |
(一) 监督权 |
(二) 仲裁权 |
(三) 农用水费征收权 |
(四) 处罚权 |
(五) 转让权 |
四、宪政制度规范着乡镇政府的农用水所有权 |
(一) 水资源的公共属性 |
(二) 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制 |
(三) 基层政府享有农用水所有权 |
五、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保障着其农用水所有权 |
(一) 监督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
(二) 制裁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
(三) 仲裁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
第四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集体选择制度 |
一、集体选择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 行政法规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
(二) 部门规章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
(三) 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
(四) 其他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正式制度文本 |
二、供水组织: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的主体 |
(一) 村社组织 |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 |
(三) 私商 |
三、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供水组织的管理权 |
(一) 融资权 |
(二) 监督权 |
(三) 制裁权 |
四、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供水组织的供水权 |
(一) 村社组织的供水权 |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供水权 |
(三) 私商的供水权 |
五、供水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
(一) 村社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
(三) 私商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
第五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操作制度 |
一、操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 农用水分配机制 |
(二) 融资机制 |
(三) 监督机制 |
(四) 仲裁机制 |
(五) 制裁机制 |
二、用水户:操作制度规范的主体 |
三、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
(一) 用水户的参与权 |
(二) 用水户的监督权 |
四、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的用水权 |
五、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其用水权 |
(一) 用水户的参与权保障着其用水权 |
(二) 用水户的监督权保障着其用水权 |
第六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制度层次之间的关系 |
一、治权结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治权关系 |
(一) 政府的行政治理权制约着供水组织的管理权 |
(二) 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制约着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
二、农用水权结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水权关系 |
(一) 政府所有权制约着供水组织的供水权 |
(二) 供水组织供水权制约着用水户的用水权 |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治权与农用水权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 |
一、治权的模糊化规范:农田小水利制度的内在缺陷 |
(一) 治理主体的具体治权内容模糊 |
(二) 基层政府与供水组织之间模糊的治权关系 |
(三) 供水组织与用水户之间模糊的治权关系 |
二、治权结构不稳定:制度层次之间治权关系的断裂 |
(一) 基层政府与供水组织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 |
(二) 供水组织与用水户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 |
三、农用水权结构断裂:各制度层次之间水权关系的断裂 |
(一) 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无法保障其农用水所有权 |
(二) 供水组织的管理权无法保障其供水权 |
(三) 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保障其用水权 |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优化 |
一、基本结论 |
二、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优化思路 |
(一) 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整体性建设 |
(二) 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制约关系建设 |
(三) 以管理权为核心的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建设 |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优化的策略 |
(一) 宪政制度的优化策略——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
(二) 集体选择制度的优化策略——明确供水组织的权利 |
(三) 操作制度的优化策略——实现用水户的用水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9)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内容框架 |
1.2.1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对通用目的水核算的研究 |
2.1.1 通用目的水核算的理论研究 |
2.1.2 通用目的水核算的实践研究 |
2.2 国内水资源会计研究 |
2.2.1 我国早期的水资源会计研究 |
2.2.2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水资源会计研究 |
2.3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3.1 系统的GPWA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
2.3.2 需要探索经济转型国家建GPWA的有效路径 |
2.3.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GPWA的整体思路不同 |
3 通用目的水核算理论 |
3.1 通用目的水核算产生的社会背景 |
3.1.1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 |
3.1.2 水核算在水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
3.1.3 通用目的水核算准则的制定过程 |
3.2 通用目的水核算基本原理 |
3.2.1 通用目的水核算的目标和水报告主体 |
3.2.2 水核算要素的分类、定义、确认标准及计量 |
3.2.3 通用目的水核算方法 |
3.2.4 水资源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
3.3 通用目的水核算报告 |
3.3.1 通用目的水核算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
3.3.2 通用目的水核算报表框架及特点 |
3.3.3 通用目的水核算报表编制举例 |
3.4 通用目的水核算报告鉴证 |
3.4.1 水核算报告审计的作用 |
3.4.2 水核算报告审计的目标 |
3.4.3 水核算报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
3.4.4 水核算报告审阅 |
4 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意义及其框架 |
4.1 我国水核算现状及影响 |
4.1.1 我国缺乏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 |
4.1.2 水核算制度不健全导致水计量存在诸多问题 |
4.1.3 水核算制度不健全导致水环境恶化 |
4.1.4 水核算制度不健全导致水量分配争议持续升级 |
4.2 通用目的水核算的特点及意义 |
4.2.1 通用目的水核算的特点 |
4.2.2 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意义 |
4.3 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框架设计 |
4.3.1 我国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目标 |
4.3.2 我国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框架设计 |
5 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有效路径 |
5.1 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应用GPWA的影响 |
5.1.1 我国水资源产权单一对应用GPWA的影响 |
5.1.2 我国用行政手段经营水资源的方式对应用GPWA的影响 |
5.2 未实行权责发生制情形下的GPWA报表的特点 |
5.2.1 未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情形下GPWA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
5.2.2 未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情形下GPWA报表试算平衡功能 |
5.3 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的有效路径 |
5.3.1 高度重视水核算和报告制度的建设 |
5.3.2 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大力发展水权交易 |
5.3.3 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水资源和水权 |
6 通用目的水核算报表编制案例研究 |
6.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
6.1.1 案例研究方法选择 |
6.1.2 案例点选择 |
6.1.3 资料收集 |
6.2 密云水库GPWA报表编制研究 |
6.2.1 案例区:密云水库介绍 |
6.2.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2.3 案例结果和讨论 |
6.3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GPWA报表编制研究 |
6.3.1 案例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及其水资源管理 |
6.3.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3.3 案例结果和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7.1.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7.2.1 研究局限 |
7.2.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一览表 |
附录B 密云水库水情报表格式 |
附录C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各水厂位置和水源情况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世界资源学会水管理研究报告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城市江心洲水适应性景观格局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襄阳鱼梁洲为例[D]. 马博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基于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的京津冀水足迹演变趋势与水资源调控研究[D]. 赵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D]. 姜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8]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D]. 奉海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10]我国建立通用目的水核算制度研究[D]. 陈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