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顺大[1](2021)在《“融警务”:警务现代化的衢州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衢州市公安局坚持以"融警务"改革为抓手,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不断创新警务现代化的理念、模式、方法与机制,进行了警务现代化的衢州探索与实践。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推进公安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主动全面融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公安工作由一元管理向多元主体整体协同治理转型;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动力,不断打造公安工作服务群众新体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引入社会资源,推动构建群团助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全方位全领域联动共治新格局;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治理机制和源头、传导、转化的全链条精密智控机制,推动衢州公安工作迈向整体智治新时代。
周长明,李奕欣[2](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治警思想的多维度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进行了战略谋划,通过历次政法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等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公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的使命任务、思路方向、根本要求,形成了具有深邃内涵的新时代治警思想。习近平新时代治警思想涵盖高度的政治性、深刻的人民性、公正的法治性、严明的纪律性、崇高的使命性、迫切的改革性等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治警思想,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开展和公安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林华瑜[3](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进路》文中提出建党百年以来,党领导我国公安事业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前进,不断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在保卫革命、巩固政权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党对公安事业的绝对领导,确保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新时代党领导公安事业的路径有: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持续推进党绝对领导下的公安机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智慧警务、数字警务建设和公安机关风险应对能力建设等。
马锦山[4](2021)在《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文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公安队伍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其承担的重要政治职能迫切要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需不断加强。同时,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国内外形势复杂和公安队伍组成结构改变,人民对高质量公共安全服务的迫切需要,都对公安管理和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增加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在此大背景下,探索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便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只有强化对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科学化指导,才能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能,才能锻造出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规范、纪律严明的公安铁军,才能解决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民对于公共安全服务更好的需要与公安领域公共安全服务供给及执法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本文致力于探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从界定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念入手,基于公安目的、任务、原则、方法、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从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科学方法四方面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进行解读,以期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公安民警知行合一,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的目标。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基础上,首先对科学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概念和一般理论做了介绍,随后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与实践做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分析。从1982年开始,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探索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现状及每一个阶段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及制度在历史与实践分期层面的演进过程。继而讲述了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相关原因。首先肯定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诸如社会多元化转型、市场经济发展、警务运行机制滞后和政工干部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再提出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对策,具体为:创新公安工作理念和意识,转变公安工作内容方法,完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强化公安政工队伍建设。总体来说,本研究从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利用抽象分析法和历史与实践相统一叙述方法,在动态统一中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演进历程,归纳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及对每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策的详实结论,完成了对研究主题的呼应。
伏佩宣[5](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提出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6](2021)在《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文中认为科技兴警作为重大战略对公安机关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技术演化理论梳理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分析内在行动逻辑,探寻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实践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警之路的自觉自信,推动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兴警在时间、空间、技术以及警务形态四个维度上不断演化,形成了价值理念、认知论、方法论和实践应用四个方面的行动逻辑。面对新时代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耦合叠加、相互抬升和共振效应不断凸显,公安机关必须高站位谋篇布局,强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风险防控、打击预防犯罪以及行政服务中的作用。在立足于当前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要求下,公安机关应坚持"重视国家安全,持续创新协同,打造跨界融合,优化社会治理"的"四位一体"发展之道,推动警务科技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金伯中[7](2021)在《公安现代化之路的浙江实践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回顾总结公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浙江公安现代化之路经历了探索、起步、推进三个阶段。围绕推动现代警务模式成熟定型,聚焦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浙江公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着力打造服务型公安、法治公安、数字公安、人文公安。以推进现代化警务模式构建为抓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公安现代化,争取在2035年前提前全面实现浙江公安现代化,切实为中国公安现代化贡献更多浙江智慧和力量、提供更多浙江方案和模式,一是要践行平安建设这个"第一警务",二是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个"第一需求",三是要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个"第一品牌",四是要强化法治公安建设这个"第一保障",五是要加强数字公安建设这个"第一驱动力",六是要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这个"第一资源"。
周晓国[8](2021)在《基层公安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上虞公安为例》文中提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是落实党政要求和群众需求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形势变化和迎接机遇挑战的必然结果,是丰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上虞公安抓住"信息更灵敏"这一核心,不断深化情指行一体化改革;围绕"基础更夯实"这一目标,持续抓好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树立"打击更专业"这一导向,强势推进刑侦体制改革;聚焦"处置更高效"这一要求,全面提档街(路)面勤务机制改革;强化"督导更扎实"这一关键,切实推动改革细节落地落实。针对当前警务模式组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需要以"体制不变、党建统领,机构虚拟、实体运作,强制入轨、资源集聚,政策激励、浓厚氛围"为总要求,通过坚持党建统领、深化能力建设、强化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保障四大举措,实现公安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苏忻[9](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论述的理论维度解读》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公安篇。在公安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公安工作科学谋划、精心布局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实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国家理论、政党理论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了党的公安工作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
浙江警察学院课题组,黄兴瑞[10](2020)在《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基于中外比较的浙江警务改革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中外现代警务变革的历史经验进行文献研究,与上海、广东、江苏等先进省市现代警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为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借鉴。现代警务模式的基本内涵体现为以大数据应用为引擎、以情指行一体化为驱动、以参与式治理为根基、以多元共治为方式、以效能警务为目标的智慧化共同体警务,主要特征表现为警务理念人本化、警务主体多元化、警务手段智能化、警务资源集约化、警务运行法治化、警务生态优质化。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应立足自身背景及条件,其战略目标是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争当全国公安现代化进程中的擎旗手和排头兵,坚决当好"重要窗口"的忠诚守护者和奋力建设者;其路径选择为坚持以改革为牵引、以创新为驱动、以实效为标准,纵深推进"四大融合",实现"五个突破",着力打造智慧型警务共同体;其对策建议有以服务型警务为导向、以共同体警务为载体、以智慧型警务为支撑、以法治型警务为保障、以效能型警务为目标、以"四铁"型警队为关键。
二、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融警务”:警务现代化的衢州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推进公安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
(二)不断完善与衢州地域治理特征相适应的公安工作组织领导制度 |
(三)完善地方性法律规范体系,为公安机关破解治理难题提供制度保障 |
二、坚持主动全面融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公安工作由一元管理向多元主体整体协同治理转型 |
(一)主动全面融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体系 |
(二)“条条融合+条块融合”,推动公安工作向多元主体整体协同治理转型 |
(三)从“融警务”到“融治理”,“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体系与“融警务”双向赋能,既推进了警务效能的提升,又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
三、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动力,不断打造公安工作服务群众新体系 |
(一)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服务新机制新平台 |
(二)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创新原动力,忠实履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使命 |
(三)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动力,破解治理难题,塑造“有温度”的警务服务新体系 |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引入社会资源,推动构建群团助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全方位全领域联动共治新格局 |
(一)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达到源头治理的效果 |
(二)在考核监督制度中,设置群众评价指标,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监督评价的参与度 |
(三)加强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充分赋能基层自治 |
(四)引入社会资源助推公安主责主业中所涉治理难题的破解 |
五、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治理机制和源头、传导、转化的全链条精密智控机制,推动衢州公安工作迈向整体智治新时代 |
(一)以经济犯罪风险洞察体系为先导,在数字化预防预警机制建设上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
(二)数字赋能打通多跨联动、条块融合的难点和堵点,构建起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智慧警务新格局 |
(三)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治理和源头、传导、转化的全链条精密智控体系 |
(2)习近平新时代治警思想的多维度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度的政治性要求 |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
(二)首位要求:加强政治建警,确保绝对忠诚 |
二、深刻的人民性要求 |
(一)强化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 |
(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
三、公正的法治性要求 |
(一)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
(二)强化公安民警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提升 |
(三)坚持依法治警,德法并举 |
四、严明的纪律性要求 |
(一)强调从严治警,打造公安“铁军” |
(二)坚持从严治警,强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推进从严治警,严令加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五、崇高的使命性要求 |
(一)深刻阐明新时代公安机关的职责定位 |
(二)强调公安机关在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的独特作用 |
(三)突出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中的职责使命 |
六、迫切的改革性要求 |
(一)明确要求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 |
(二)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警务运行机制 |
(三)注重以科技创新助力公安改革与创新发展 |
(3)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事业的历史回顾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事业的历史经验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公安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 |
(二)始终坚持党对公安事业的绝对领导,确保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 |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
(四)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
三、新时代党领导公安工作的发展进路 |
(4)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
1.1 相关概念 |
1.1.1 科学化的概念 |
1.1.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概念 |
1.1.3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念 |
1.2 相关理论分析 |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理论论述 |
1.2.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及价值 |
1.2.3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特征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分期和实践分期 |
2.1 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分期 |
2.1.1 1982年到1992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
2.1.2 1992年到2002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
2.1.3 2002年到2012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
2.1.4 2012年至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
2.2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分期 |
2.2.1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生命线 |
2.2.2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
2.2.3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
2.2.4 新时代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
2.3 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分期与实践分期的统 |
第三章 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
3.1.1 形成了良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氛围 |
3.1.2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
3.1.3 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创新多样 |
3.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多元化转型对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冲击 |
3.2.2 经济发展和拜金主义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干扰 |
3.2.3 公安管理和警务运行机制滞后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一定制约 |
3.2.4 政工干部素质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实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策 |
4.1 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思想意识 |
4.1.1 把政治忠诚放在首位 |
4.1.2 强调服务人民的意识 |
4.1.3 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
4.2 转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
4.2.1 科学继承优良传统和方法 |
4.2.2 构建适合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的隐蔽性教育方法 |
4.2.3 探求多样化且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4.3 建立完善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
4.3.1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
4.3.2 建立科学的调查研究和正反两面教育制度 |
4.3.3 建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
4.4 强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建设 |
4.4.1 加强政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
4.4.2 促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対象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经典着作及文献 |
国内学术着作 |
外国译着 |
(5)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
1.2.3 警务效能研究 |
1.2.4 已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
1.3.1 个案研究 |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
1.3.3 个案进入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难点 |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
2.1.1 体系 |
2.1.2 警务体系 |
2.1.3 体系能力 |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科技兴警战略演化模型建构 |
(一)技术演化理论 |
(二)模型构建 |
三、科技兴警战略的演化脉络 |
(一)时间演化:孕育阶段—萌发阶段—成熟阶段 |
1. 阶段演化: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技术力量 |
2. 阶段特征演化:稳定性—开放性—层次性 |
(二)空间演化:社会空间—物理空间—数字空间 |
(三)技术演化:落后—跟随—赶超 |
(四)警务模式演化:传统—管理—服务 |
四、科技兴警战略的行动逻辑 |
(一)价值理念 |
1. 实践优先与理论滞后 |
2. 始终贯彻国家意志和国家决策 |
3. 科技兴警与政治的张力 |
(二)认识论 |
1. 科技兴警需要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
2. 科技兴警的历史流变反映出对公安科技的认识走向深入 |
(三)方法论 |
1. 重视公安科技人才培育 |
2. 技术吸纳契合科技内在需求 |
(四)实践应用 |
1. 攻坚克难实现提质增效 |
2.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 |
五、新时代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
(一)新时代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 |
1. 总体国家安全的“使命逻辑” |
2.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逻辑” |
3. 公安科技发展的“演进逻辑” |
4. 新时代国内外安全环境推动的“内在逻辑” |
(二)新时代科技兴警战略推进路径 |
1. 立足之本:注重政治功能,巩固国家安全 |
2. 协同创新:发挥大数据先行优势,促进技术与警务深度融合 |
3. 跨界融合:依托智慧警务,打造全息化合成作战平台 |
4. 治理效能:推动智能化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
结语 |
(7)公安现代化之路的浙江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思考、谋划公安现代化 |
二、公安现代化之路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
(一)探索阶段(改革开放以来-2002年) |
(二)起步阶段(2003-2011年) |
(三)推进阶段(2012-2020年) |
三、浙江公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
(一)打造服务型公安 |
(二)打造法治公安 |
(三)打造数字公安 |
(四)打造人文公安 |
四、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公安现代化 |
(一)践行平安建设这个“第一警务” |
(二)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个“第一需求” |
(三)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个“第一品牌” |
(四)强化法治公安建设这个“第一保障” |
(五)加强数字公安建设这个“第一驱动力” |
(六)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这个“第一资源” |
(8)基层公安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上虞公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公安机关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意义 |
(一)落实党政要求和群众需求的必然选择 |
(二)顺应形势变化和迎接机遇挑战的必然结果 |
(三)丰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途径 |
(四)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首选模式 |
二、上虞公安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的总体框架 |
(一)抓住“信息更灵敏”这一核心,不断深化情指行一体化改革 |
1.加快实体化运作。 |
2.严格规范化运行。 |
3.形成科学化统筹。 |
4.推行绩效化考评。 |
(二)围绕“基础更夯实”这一目标,持续抓好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 |
1.发挥“小脑”作用。 |
2.充分发动群众。 |
3.落实社区专职。 |
4.强化防控网络建设。 |
(三)树立“打击更专业”这一导向,强势推进刑侦体制改革 |
1.持续优化力量配置。 |
2.全面提升攻坚能力。 |
3.全力打造战训基地。 |
(四)聚焦“处置更高效”这一要求,全面提档街(路)面勤务机制改革 |
1.推进力量落编。 |
2.加速警力融合。 |
3.提升指挥效能。 |
(五)强化“督导更扎实”这一关键,切实推动改革细节落地落实 |
1.党委班子层面。 |
2.牵头警种层面。 |
3.所队层面。 |
三、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剖析 |
(一)改革理念存在偏差 |
1.主动理念欠缺。 |
2.创新理念欠缺。 |
3.服务理念欠缺。 |
(二)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
1.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
2.攻坚能力有待提升。 |
3.实战能力有待提升。 |
(三)队伍管理存在不足 |
1.自我要求不够高。 |
2.队伍执行力不够强。 |
3.中层干部表率作用不明显。 |
(四)改革实效受到制约 |
1.合成作战方面。 |
2.基层机制改革方面。 |
3.刑侦体制改革方面。 |
4.勤务机制改革方面。 |
四、基层公安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的推进路径 |
(一)坚持党建统领 |
(二)深化能力建设 |
(三)强化作风建设 |
(四)落实全面保障 |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论述的理论维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维度 |
(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把握 |
(二)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 |
(三)对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丰富 |
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维度 |
(一)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 |
(二)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诠释 |
(三)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视 |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维度 |
(一)对国家专政职能的把握 |
(二)对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把握 |
四、马克思政党理论维度 |
(一)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 |
(二)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 |
(三)展现了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风范担当 |
(10)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基于中外比较的浙江警务改革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外现代警务变革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
(一)西方历次警务变革 |
1.第一次警务革命是警察职业化。 |
2.第二次警务革命是警察专业化。 |
3.第三次警务革命是警察现代化。 |
4.第四次是社区警务革命。 |
5.第五次是现代警务革命。 |
(二)我国警务发展的历程 |
1.中国警务1. |
2.中国警务2. |
3.中国警务3. |
4.中国警务4. |
(三)中外警务发展的规律及启示 |
二、与先进省市现代警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现代警务改革的上海实践 |
1.以智慧公安建设为牵引。 |
2.以公安大脑建设为支撑。 |
3.以重构警务运作体系为抓手。 |
4.以全民安防应对风险隐患。 |
(二)现代警务改革的广东做法 |
1.以智慧新警务建设为核心。 |
2.以全省“一片云”建设为目标。 |
3.以智慧新警务推动警务运行机制革新。 |
4.警民共治新模式探索。 |
(三)现代警务改革的浙江探索 |
1.秉持以人为本、法治保障、科技赋能、体系作战、开放合作的科学理念。 |
2.坚持组织形态实战化、作战模式扁平化、资源配置精准化、警队管理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
3.构建“八张名片”牵引“八大体系”建设的整体架构。 |
(四)比较分析与启示借鉴 |
1.比较分析。 |
2.启示借鉴。 |
三、现代警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
(一)现代警务模式的基本内涵 |
1.现代警务模式以大数据应用为引擎。 |
2.现代警务模式以情指行一体化为驱动。 |
3.现代警务模式以参与治理为根基。 |
4.现代警务模式以法治警务为保障。 |
5.现代警务模式以效能警务为目标。 |
(二)现代警务模式的主要特征 |
1.警务理念人本化。 |
2.警务主体多元化。 |
3.警务手段智能化。 |
4.警务资源集约化。 |
5.警务运行法治化。 |
6.警务生态优质化。 |
四、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战略构想 |
(一)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背景及条件 |
(二)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目标及路径 |
1.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主要目标。 |
2.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实践路径。 |
(三)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
1.创新服务型警务理念,提高群众满意率水平。 |
2.打造共同体警务机制,提升治理参与度水平。 |
3.强化智慧型警务支撑,加快科技信息化赋能。 |
4.加大法治型警务保障,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
5.推进效能型警务改革,构建一体化作战体系。 |
6.加强“四铁”型警队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警营生态。 |
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融警务”:警务现代化的衢州探索与实践[J]. 王顺大.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06)
- [2]习近平新时代治警思想的多维度论析[J]. 周长明,李奕欣.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1(04)
- [3]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进路[J]. 林华瑜.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04)
- [4]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 马锦山.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6]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J]. 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 公安学研究, 2021(01)
- [7]公安现代化之路的浙江实践与展望[J]. 金伯中.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01)
- [8]基层公安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组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上虞公安为例[J]. 周晓国.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01)
-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论述的理论维度解读[J]. 苏忻.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1(01)
- [10]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基于中外比较的浙江警务改革发展战略研究[J]. 浙江警察学院课题组,黄兴瑞.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