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要事(二00一年十二月)(论文文献综述)
邓仕海[1](2017)在《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以剑南道为中心的唐代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疆域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属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疏理、挖掘史料及探索新的视角,对唐朝在以剑南道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治理政策、官署机构和职官设置、边政实践、重要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在唐朝边防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唐代西南边政大致呈现出特点比较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主要表现为:唐高祖通过“招抚为主、军事为辅”的方式成功地将巴蜀和云南纳入到了李唐王朝的统治版图,并通过设置军事色彩浓厚的管理机构和大量“因俗而治”的羁縻府州巩固了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贞观时期,唐太宗开始推行文治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主要表现为:为遏制吐蕃东扩,积极防御和反击吐蕃的侵扰;设置剑南节度使调整西南边防体制;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除重建姚州都督府外,又支持南诏统一了洱海;天宝后期,为遏制南诏东拓,迷信武力,导致南诏判附吐蕃。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主要表现为:为防止剑南道成为河朔型藩镇,将其一分为二;为明确中央、藩镇和州之间的赋税分配,推行“两税三分”;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代、德两朝被迫对藩镇“姑息迁就”;德宗朝,韦皋镇蜀二十载,他大力发展西南交通和社会经济、“南抚群蛮、西摧吐蕃”,巩固了唐朝在西南的统治,基本解除了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的巨大威胁;为抑制藩镇,平定刘辟之乱后,宪宗通过“两税三分制”改革和增加“刺史军权”,削弱了藩镇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大和之役”后,李德裕筹边,使西南地区获得了近三十年的安定局面。四是咸通以后唐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主要表现为:唐诏关系破裂,南诏四犯西川;高骈通过修筑成都罗城和重建西南边防体系,彻底斩断了南诏再次侵犯西川的念头;西南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阡能和韩秀昇之乱;三川内乱,王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王建兼并东川和山南西道,并于公元907年割据称帝,唐朝在西南的统治终结。唐代西南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同样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高祖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制,特别重视西南边吏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度;贞观时期,为了推行文治,唐太宗格外重视边吏的治理才能和德行,并制定了相对完备的任用制度。永徽至天宝时期:武则天为改变官僚集团的构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开元时期,唐玄宗为了整饬西南吏治,选拔大量重臣出镇西南;天宝后期,杨国忠秉政并遥领西南,大量“贪求边功”的杨氏亲信把持了西南政局。至德至大中时期:肃、代、德三朝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选用大量武将到西南任职,考课制度时行时废,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唐宪宗为结束西南军人专政的局面,选拔大量文官进入西南,同时推行“徙镇策略”;为解决财政困难,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官员的“财经”能力格外重视;考课制度日趋反动,“税钱长数”、“征办先期”、“捕盗多少”等成了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咸通以后:宦官势力在僖宗中后期渗入西南并控制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王建占据两川后,唐朝彻底丧失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唐代西南边吏作为唐朝西南治理政策的执行者,许多人在唐朝西南统治秩序的建立和巩固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维系唐朝与西南各族群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唐朝西南疆域的开拓者和西南边防的建设与巩固者,还是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者。但是,同样存在许多边吏,他们不顾国家利益,不顾百姓死活,行为残暴、贪污腐化,甚至为贪求边功而故意挑起战争,给唐朝在西南的治理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唐代西南边政和边吏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要保证边政与边吏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显着的特点,即制度健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论文力图将唐朝在中国古代治边实践中的继承性、创造性和历史局限性,唐朝西南边吏选拔、任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以及西南边吏在唐代边疆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等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希望通过对西南地区在唐朝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揭示出西南地区的发展与整个唐朝历史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疆域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王锋[2](2017)在《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的弘法(1922-1947)》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中国佛教,由于外部社会的动荡、内部思想的空疏,处于一种混沌的危机当中。表面上似乎渗透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却逐渐消融在民间信仰当中。面对佛教的困境,许多有识之士试图有所作为,以复兴中国佛教为己任。在他们当中,太虚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太虚和他的弟子们不仅在国内推动基于人生佛教思想的改革运动,更把这种理念扩展到了南洋华侨社会当中。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中国佛教研究领域对于太虚在国内的改革运动多有涉及,但对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华侨社会弘法的历史却少有研究。本文以黄夏年主编的《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作为基本资料,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从1922年到1947年的二十五年间,太虚及其弟子在新加坡、马来亚、缅甸、暹罗等地的华侨社会传播汉传佛教并宣扬人生佛教理念的历史过程,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本文的考察将有助于推进民国时期中国佛教与新马地区汉传佛教的研究。
蔡敏[3](2016)在《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成汤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挑战“君权神授”代夏朝天下的帝王,被列入祖先、圣贤崇拜及祀典礼制、极具影响力的圣君之一。他不仅建立商王朝,还在“桑林祷雨”的传说广泛流传中,开创华夏民族传承三千余年的雩祭传统;他以宽治民、广施仁德,故历代贤君臣工频频效仿。当成汤信仰作为特定的仪式一直沿袭后世,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祭祀传统就不断被神化,受到太行地区两侧百姓普遍的尊崇和信奉,并以析城山为中心形成“商汤文化圈”;尤其在农村,农作物的丰歉需要这种对雨水神灵朴素信仰支配下的乡土民俗资源,故而许多村镇、乡里或名山崇岭之间都纷纷建庙景仰;特别是宋金以后,宋徽宗敕封的“嘉润公”、“广渊庙”,确立了成汤不可撼动的正统祭祀地位;民间大量创建的汤帝庙,亦丰富了一系列以取水求雨为主旨的形影相附的赛社演剧活动。时至如今,晋豫两省仍有不少汤庙古建筑、碑刻实物及金石资料保存下来,它们更多地承载了民间原始雩祭仪式的遗风余韵,以及北方民间神庙剧场的演变轨迹。本文将以成汤信仰为切入点,把相关的舞楼形制和赛社演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探寻成汤信仰及其祭祀仪式的交互影响,揭示民间戏剧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因,以期对具有上古巫术印迹并受宗教影响且颇有太行特色的汤王崇拜,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赛社民俗和戏曲演出,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呈现。
李光先[4](2015)在《《请缨日记》校注》文中研究表明唐景崧(1842-1903),字维卿,广西桂林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人,少有大志,勤学才优。同治乙丑年(1865)年进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後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占越南,伺机侵犯我国云南和广西。唐为扞卫祖国边疆和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军,上书朝廷,请缨出征。经皇帝阅准,唐踌躇满志,於光绪九年春到达中越边境保胜,说服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一齐抗法。1883年5月唐景崧激励刘永福与法军激战於纸桥,取得大捷,击毙法军两千余人,击毙法军大元帅李威利,大振国威军威。唐後来受命募兵,组建广东“景字军”,会同滇军、黑旗军与敌在宣光作战,大挫宣光法军。唐援越抗法有功,被加封为“霍加春巴图鲁勇号”,授台湾道道员,1891年升任台湾布政使。1894年署理台湾巡抚。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民众义愤填膺,不愿为日人统治,公推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主抗日。因孤军作战不利,唐景崧内渡大陆,旅居桂林。唐景崧在桂林担任经古书院山长和广西体用学堂校长。同时,他还在桂林组建桂剧“春班”,从事桂剧创作,为桂剧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1897年与康有为组织“圣学会”,创办广西第一张报纸——《广仁报》,进行变法维新宣传。着有《请缨日记》、《诗畴》、《谜抬》、《看棋亭杂剧》等。本文分两部分:前言与校注。前言部分,主要对唐景崧其人与《请缨日记》的内容、特色、历史价值作初步研究。通过对唐景崧生平的探究,大致了解其生活概况,肯定其爱国行为:通过对《请缨日记》的内容、特色、史料价值的研究,展示其面貌,肯定其价值。校注部分,这是重点。校注使得《请缨日记》文本更加完善,词句更加明白易懂。
谢仁敏[5](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胡春丽[6](2010)在《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文中研究表明毛奇龄是清初着名的学者,在经学、史学、诗、文、词、戏曲、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毛奇龄这样一位在明清之际有着特殊经历,并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展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因人究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论文在整体框架上,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研究,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毛奇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首先对毛奇龄的家世作大致的梳理,挖掘出毛奇龄家族的家世背景,简析家学对毛奇龄学术的影响。并客观考述清楚毛奇龄各个阶段的生平事略,作为了解其人其学的基础。接着,将探究毛奇龄思想发展的轨迹,以及他思想成熟时期所提出来的经学思想,藉此了解毛奇龄的思想理路及学术性格,做为理解其《四书》学的背景。第二部分就毛奇龄对《四书》的研究进行分解式的叙述和讨论,整理毛奇龄在各书研究中所提出的主张,藉以了解他在诠释解析各书时的立场与理论重心,探究毛奇龄在《四书》研究中是否有一贯的理路,而此一理路与其经学思想又有多少相关之处。同时考察其《四书》学中的“反朱子四书学”特质,做为下一部分综论毛奇龄《四书》学的依据。第三部分为综论毛奇龄的《四书》学。依据第二部分的讨论材料,综理毛奇龄《四书》学的思想脉络。并且将他的主张与清初的《四书》学风气作比较,以呈现毛奇龄《四书》学在时代中受到的影响,以及他试图超越时代而表现的前瞻与坚持。最后,尝试阐明毛奇龄《四书》学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明确毛奇龄《四书》学在《四书》学史以及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下篇为毛奇龄年谱,客观真实地展示出毛奇龄的生平事迹、交游及着述概况。
王洪兵[7](2009)在《清代顺天府与京畿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顺天府地处首善之区,为畿辅重地,京畿地区的社会治理主要围绕顺天府展开,顺天府在京畿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关于顺天府的研究,建立在对清代京畿行政体制考察的基础之上。顺天府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顺天府的历史沿革、职官构成、基本职能,以及顺天府与直隶总督,顺天府与京师各衙门的基本关系格局等领域。顺天府体制始自明代,清代在继承明代制度框架基础上,根据本朝政治特色又有所变通。顺天府府尹专任汉人,并另简各部尚书、侍郎等大臣兼管顺天府尹事务,以强化顺天府之行政地位。在清代中后期,顺天府管辖包括大、宛二京县在内的二十四州县,并分其治于四路同知。顺天府由中央直辖,与直隶总督并无统属关系。在京畿州县治理实践中,实行顺天府与直隶总督双重监管体制。顺天府特殊的行政地位在京畿治理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它主持办理京师各项差务;与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御史、刑部等衙门共同管理京师治安、司法事务;与礼部、兵部等衙门主持京师科举事宜。顺天府作为京师地区的行政衙门,还承担着主持进春、乡饮酒礼、耕耤等项仪式的责任。筹办京畿地区的赈济事务是顺天府衙门的主要职责,清代统治者重视发挥顺天府在办理赈济事务中的主导作用,而顺天府则通过办理赈务强化在京师行政体制中的地位。顺天府的研究是认识京畿社会秩序乃至整个清代政治特性的一把钥匙。顺天府行政体制的研究是开展清代京畿社会研究的基础,但是作为一项京畿区域社会历史的研究,又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制度考察,更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时段与空间场域空谈体制问题。顺天府的研究为考察清代国家与京畿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视角。传统史学研究偏重宏大叙事,醉心于国家统治、乡绅政治、阶级斗争的研究,忽视对基层社会及其运转状况的考察,忽视地方行政、基层民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并且脱离特定历史时段和历史区域。这些研究模式无助于全面把握清代社会历史发展路径,更难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格。顺天府的研究在借鉴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基层行政体制的考察,强调研究视角的下移,在此基础上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把国家政治制度史、王朝兴衰史放在清代顺天府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既关注基本的行政体制演变,又将其融入鲜活的区域社会,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制度史、社会史、法制史、文化史等多种研究方法,实现对顺天府行政体制、京畿治理模式、清代治国理念以及京畿社会结构的整体性认识。
任莉莉[8](2009)在《叶德辉《书林清话》笺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近代极有影响的版本学着作,本论文对其书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论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叶德辉的生平与学术,探索了《书林清话》撰述的缘起与体例、传播与研究、成就与局限,并对校笺的体例作了说明。第二部分是《书林清话》笺证。大量利用书目题跋文献来说明版本状况,是其书的一大特色,计共引书目题跋70多种,2200余次,言必可徵,允称宏富,而徵引故实,偶疏於检点;书写文字,或讹於亥豕,笔者一一查核原文,勘其文字,并对书中与藏书、刻书及目录版本学有关的掌故、史实详其出处,补其未备,并广收众说,以备参稽。略者详之,隐者显之,诸家释校与论说之误者,亦加辨析。论文末附“《书林清话》所涉书目题跋简全称对照表”、“《书林清话》各卷所涉书目题跋引用次数表”、“《书林清话》各卷涉及书目题跋来源表”和“参考书目”等,为专业人员研读《书林清话》提供方便。
何品[9](2006)在《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文中提出浙江实业银行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华资私营商业银行。其最早的前身是浙江官钱局,开办于1908年,系官办地方金融机构。1909—1910年间,浙江官钱局改组为浙江银行。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浙江银行改组为中华民国浙江银行。至1915年,中华民国浙江银行改组为浙江地方实业银行。上述三家银行均系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具有地方银行职能,并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在浙江地方实业银行时期,官商股东间长期存在矛盾,1921年为了银行增加资本并修改章程,官商股东矛盾升级,关系进一步恶化,并从银行内部股东矛盾上升为银行与省政府、省议会的外部矛盾。经过长时间对峙僵持后,由于分歧无法消除,官商股东最终于1923年达成协议,取消官商合作,拆分股本。官商合办的浙江地方实业银行被分割为官办的浙江地方银行和商办的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成立以后,制度日渐完善,管理趋于正常,业务连续发展,实力不断加强,不求规模经营,赢利相当可观,与另二家总行同样设在上海的私营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关系密切,被银行业界合称“南三行”。从1908年至1937年,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在30年左右时间内发生的历史变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本文从制度的层面考察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历史变迁,探究从官办的浙江官钱局,到官商合办的浙江银行、中华民国浙江银行、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再到商办的浙江实业银行,在这段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银行制度在章程规则、资本结构、组织机构、人事、业务、会计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传承,以期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揭示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历史发展面貌。
王红霞[10](2006)在《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文中研究说明英国人傅兰雅于1861年受维多利亚主教号召,启程前往中国。在香港圣保罗书院担任了两年院长后,到达北京,成为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之后,又来到上海,开办了由圣公会赞助的英华书馆,并同时兼任在《字林西报》馆出版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的编辑。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从事中文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在到1896年他离开中国赴美任教为止的二十八年时间内,他翻译出版了近百种涵盖各类近代西方科技知识的书籍。在翻译馆任职的同时,他还编辑发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具有真正意义的中文科技杂志——《格致汇编》,刊登已经译成中文的关于科学、技术、制造的书籍,并回答读者来信询问的可能会引起广泛兴趣的科学问题。另外,他还从事了很多其它有益于中国科技教育进步的事业。本文以傅兰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在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和编辑的《格致汇编》,探讨他的西书中译事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兹将各章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考察傅兰雅初到中国后前几年的经历,包括他在圣保罗书院、英华书馆的教书活动及他和英国圣公会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这几年的经历使他具备了日后进入制造局翻译馆工作的资格和信念,即,熟练掌握了中文,并对中国的文明进展甚感兴趣。第二章关注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工作,对他在制造局的总体工作情况、翻译馆里的译书活动、与傅兰雅合作译书的中国人员以及傅兰雅的译书成果做详细描述,尤其是对傅兰雅在制造局出版的书籍做时间上和学科上的统计和分析。傅兰雅初进翻译馆时为制造局官员订购的书籍及科学仪器清单反映了制造局初建时的工作重心和关注焦点,文中对此也有所留意。第三章分析傅兰雅编辑的《格致汇编》杂志,涉及到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及在杂志上发表的主要文章,另外还以“互相问答”栏目为例,详细刻画傅兰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时人对这份杂志的评价出发探讨《格致汇编》的历史意义,认为《格致汇编》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傅兰雅一生致力于中国科技进步的愿望。第四章讨论傅兰雅的科技翻译观。“在传播西学的过程中,翻译西书和教授西语,哪种方法更有效”,一直是晚清关注中国文明进展的在华西人争论的焦点。以傅兰雅为代表的“传教士”翻译家们坚持通过翻译西方科学着作向中国人传授他们亟需的科学知识,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看法?该部分对这个问题做了较多考察。在翻译科学书籍的过程中,从事科技翻译的各人使用的术语体系不尽一致,导致中文术语存在很大程度的混乱。文中还描述了傅兰雅在翻译科技术语时采用的方法,并介绍了傅兰雅担任总编的益智书会在统一中文科技术语上所做的努力。第五章论述傅兰雅西书中译事业的意义,从他在格致书院的筹建中发挥的作用和他赴美任教时中国人对已有西书的需求状态及当时一些知名人士对傅兰雅所译书籍的评价来看待这项事业产生的社会影响。文章末尾附上傅兰雅1896年前的活动年表,全面交代他在中国三十五年中从事的益于中国文明发展的活动;另外,还对他曾与之交往的在华西人做简要介绍,并勾勒傅兰雅和他们的交往经过;最后,以提要和摘录形式简单介绍傅兰雅所译书籍的内容,以期由此折射傅兰雅译书的价值和意义。
二、宁波要事(二00一年十二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要事(二00一年十二月)(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
(一) 边政方面 |
(二) 边吏方面 |
三、写作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地区概况 |
第一节 西南历史地理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主要交通路线 |
三、唐代西南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西南行政区划沿革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时期 |
三、蜀汉时期 |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
五、隋朝 |
第三节 唐代西南族群概况 |
一、僚人 |
二、党项 |
三、白兰和西山八国 |
四、东女国 |
五、西蛮、东蛮、三王蛮、凌蛮、董蛮 |
六、吐蕃 |
七、爨 |
八、洱海地区诸族群 |
第二章 唐代西南边政 |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618—649年) |
一、招抚西南 |
二、官署机构 |
三、行政建置 |
四、羁縻府州 |
五、军事部署 |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650—755年) |
一、西南政治生态的一波三折 |
二、频繁的战争—唐蕃交流的主旋律 |
三、姚州都督府的兴废——唐王朝经略云南的缩影 |
四、设置剑南节度使——西南边防体制的重大调整 |
五、独具特色的赋役制度 |
六、为遏制吐蕃支持南诏统一洱海 |
七、连续失误致使南诏判附吐蕃 |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756—859年) |
一、玄宗武力镇压蜀军兵变 |
二、分治两川 |
三、两税三分 |
四、韦皋镇蜀 |
五、宪宗抑藩 |
六、德裕筹边 |
第四节 咸通以后唐王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860-907年) |
一、咸通之后的唐诏关系 |
二、地方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冲突 |
三、高层权力之争与三川内乱 |
四、王建割据与唐王朝统治的终结 |
第三章 唐代西南边吏 |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的西南边吏(618—649年) |
一、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的西南边吏(650—755年) |
一、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的西南边吏(756—859年) |
一、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至德至大中时期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四节 咸通以后的唐王朝西南边吏(860—907年) |
一、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咸通以后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四章 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互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和任用的影响 |
一、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的影响 |
二、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任用的影响 |
第二节 边吏对边政的影响 |
一、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政策的影响 |
二、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成果的影响 |
第三节 边政与边吏良性互动机制探究 |
一、健全制度 |
二、因地制宜 |
三、不断创新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2)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的弘法(1922-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从何而来 |
第二节 学术史概览 |
第三节 新资料的出现 |
第四节 方法与结构 |
第一章 太虚与佛化新青年会 |
第一节 太虚的生平与思想(印顺1950) |
第二节 佛化新青年会 |
一、张宗载与宁达蕴 |
二、向南洋发展 |
三、佛化新青年会与闽南 |
第三节 闽南佛化新青年会 |
一、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宗旨与组织 |
二、会员加入与财务状况 |
三、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日常活动 |
四、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沉寂 |
第四节 由闽南到南洋 |
一、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复苏 |
二、南洋宣传 |
三、尾声 |
第二章 太虚与星洲讲经会 |
第一节 星洲讲经会的发起与筹备 |
一、星洲讲经会缘起 |
二、星洲讲经会的发起 |
三、星洲讲经会的筹备 |
第二节 星洲讲经会日记 |
第三节 南洋佛教联合会 |
一、太虚的世界佛教联合运动 |
二、南洋佛教联合会 |
第四节 星洲讲经会尾声 |
一、星洲皈依太虚之弟子 |
二、讲经会财务状况 |
三、各界的反应 |
第三章 慈航在缅甸 |
第一节 慈航的早年经历 |
一、慈航自述生平 |
二、童年 |
三、出家 |
四、闽南求学 |
五、金陵与安庆 |
第二节 缅甸的中国佛教 |
一、龙藏 |
二、龙华寺 |
三、仰光中华佛教会 |
第三节 慈航在缅甸 |
一、慈航西行 |
二、慈航与仰光中国佛学会 |
三、慈航离缅回国 |
第四章 暹罗留学团 |
第一节 暹罗的中国佛教 |
一、尤惜阴与宁达蕴眼中的暹罗华侨 |
二、暹罗侨界的佛教社团与寺庙 |
第二节 暹罗留学团缘起 |
一、悲观法师 |
二、太虚与世界佛学苑 |
三、悲观与太虚 |
四、暹罗留学团之筹备 |
第三节 留学团在暹京 |
一、由香港到曼谷 |
二、入学安居之筹备 |
三、悲观离团 |
四、留学团的生活 |
五、留学团的修学 |
六、留学团与华侨 |
七、赠送藏经 |
八、留学团之结束 |
第四节 悲观离留学团后续 |
一、悲观在槟城 |
二、悲观在缅甸 |
第五章 佛教访问团与南洋华侨 |
第一节 佛教访问团缘起 |
一、访问团的产生 |
二、访问团的筹备 |
第二节 佛教访问团与缅甸华侨 |
第三节 佛教访问团在新马 |
一、初抵星洲 |
二、访问团在吉隆坡与槟城 |
三、星洲演说与马六甲之行 |
四、访问团尾声 |
五、访问团在星洲的是是非非 |
六、太虚世界佛教运动之继续 |
第六章 慈航在新马 |
第一节 战时的慈航 |
一、佛教访问团之后 |
二、槟城避难 |
三、菩提学院与菩提学校 |
第二节 《中国佛学》、《人间佛教》与《佛教人间》 |
一、星洲中国佛学会与《中国佛学》 |
二、《人间佛教》 |
三、《佛教人间》 |
第三节 太虚的追随者 |
一、慈航的人间佛教 |
二、慈航的佛教革命 |
三、慈航的救僧运动 |
结论 |
征引文献 |
一、《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
二、《稀见民国佛教文献汇编(报纸)》 |
三、南洋华文报 |
四、太虚着作 |
五、印顺着作 |
六、慈航着作 |
七、中文着作及论文 |
八、英文着作及论文 |
致谢 |
(3)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成汤信仰之渊源考略 |
第一节 商朝的政治疆域与古史遗存 |
一、商都八迁: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
二、四土之内:七十里为政天下者 |
第二节 商汤的德政事功与恤民情怀 |
一、汤王圣德 |
二、辅相贤臣 |
三、民众景仰 |
第三节 桑林祷雨的相关传说及考证 |
一、民间传说 |
二、史料考证 |
第二章 成汤信仰与太行雩祭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帝王崇拜到祈雨传统的演变 |
一、慎终追远 |
二、雨神演变 |
第二节 成汤信仰形成的地理环境 |
一、与天为党 |
二、靠天吃饭 |
第三节 成汤信仰形成的人文环境 |
一、皇帝敕封:权威性 |
二、地方效仿:纪念性与宗教性 |
三、民间拜祭:功利性 |
第三章 汤帝庙的普遍建立与地域流布 |
第一节 太行汤王庙的现存情况概述 |
第二节 汤王崇拜文化圈的传播特色 |
第四章 成汤祭赛与民间礼乐 |
第一节 汤祀与上古巫觋之关系 |
一、祭雨卜辞:敬天思想与自然崇拜 |
二、汤乐大濩:祭祀乐舞与帝王崇拜 |
三、身为牺牲:人祭仪式与巫觋文化 |
第二节 汤祀与雩祭礼乐的发展和规范 |
一、先秦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
三、宋元明清时期 |
第五章 成汤祭赛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太行雩祭传统的民间化进程 |
一、蜡祭与汤祀:相互依附 |
二、社祀与汤祀:合而为一 |
第二节 祭祀与崇拜:民间村社的经济运作模式 |
一、商号与汤庙筹资 |
二、世家大族与剧场建设 |
三、维首发起请会、摇会及水官会、火神会 |
第三节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成汤祭赛 |
第六章 宋金元汤帝庙剧场的建立及其定型 |
第一节 宋代汤庙“舞楼”碑刻的发现与宋代舞楼的创立 |
一、在汤王庙发现的第一通宋建“舞楼”碑 |
二、宋代舞楼、舞宇的横向考察 |
第二节 金代汤庙舞楼的实物遗存及其建筑形制 |
一、汤王庙金代舞楼的实物考察 |
二、金代汤庙舞楼的建筑特征及其创造性探索 |
三、元代汤庙舞楼定型与元代剧场的成熟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汤庙剧场的延展及其多样化探索 |
第一节 明代汤帝庙剧场:继承与延展 |
第二节 清代汤帝庙剧场之一:单层舞楼 |
第三节 清代汤帝庙剧场之二:山门舞楼 |
第四节 看楼:清代汤庙剧场的标准化配置 |
第八章 汤帝庙剧场的建筑装饰 |
第一节 彩绘艺术 |
第二节 雕刻艺术 |
第三节 剧场楹联 |
第九章 汤帝庙演艺:庆典与狂欢 |
第一节 祈雨仪式中的祭祀音乐 |
第二节 舞台题记中的戏班与剧目单 |
第三节 迎神赛社与当代演出遗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太行汤王庙情况一览表 |
附录B 太行汤王庙碑刻官员名录 |
附录C 太行汤王庙碑刻辑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4)《请缨日记》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部分 |
引言 |
第一章 唐景崧所处的时代背景、家世、生平 |
第一节 唐景崧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唐景崧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章 《请缨日记》的版本、日期概况、内容与唐景崧的国防军事思想 |
第一节 《请缨日记》的版本 |
第二节 《请缨日记》的日期概况及内容 |
第三节 《请缨日记》中唐景崧的国防军事思想 |
第三章 《请缨日记》的特色 |
第一节 内容特色:取材广泛,内容多样 |
第二节 情感特色: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
第三节 笔法特色:秉笔直书,不避人忌 |
第四节 章法特色:篇末评论,抒发己见 |
第四章 《请缨日记》的史料、文学价值 |
第一节 《请缨日记》的史料价值 |
第二节 《请缨日记》的文学价值 |
《请缨日记》校注部分 |
凡例 |
《请缨日记·序》 |
《请缨日记·凡例》 |
《请缨日记》卷一 |
《请缨日记》卷二 |
《请缨日记》卷三 |
《请缨日记》卷四 |
《请缨日记》卷五 |
《请缨日记》卷六 |
《请缨日记》卷七 |
《请缨日记》卷八 |
《请缨日记》卷九 |
《请缨日记》卷十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史稿·唐景崧、刘永福本傅》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
第一节 低潮来袭 |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东洋板块 |
第二节 南洋板块 |
第三节 北美板块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
上编 中国本土 |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下编 海外 |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从对毛奇龄两极化的评价谈起 |
(一) 历来对毛奇龄的评价 |
(二) 对毛奇龄两极化评价的思考 |
二、毛奇龄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 |
(一) 清初至晚清:毛奇龄研究的酝酿期 |
(二) 清末民初至1949年:毛奇龄研究的发展期 |
(三) 1949年至七十年代末:毛奇龄研究的低谷期 |
(四) 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毛奇龄研究的复苏期 |
(五)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毛奇龄研究的渐趋繁荣期 |
三、清以前《四书》学的源流演变 |
(一) 《四书》前的单经变迁 |
(二) 朱熹与南宋《四书》学 |
(三) "延佑科举"与元代《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 |
(四) 《四书大全》与明代《四书》学 |
(五) "异端"的诘问:从南宋到中晚明的"新四书学" |
四、研究方案 |
第一章 毛奇龄生平、思想及其《四书》学着作考述 |
第一节 毛奇龄生平考述 |
一、毛奇龄的家世与家学 |
二、毛奇龄生平述略 |
(一) 科场不售,研经习文 |
(二) 抗清逃禅,社集选诗 |
(三) 亡命天涯,交友论学 |
(四) 跻身庙堂,修史议制 |
(五) 归田研经,着述授徒 |
三、毛奇龄生平考辨 |
(一) 卒年与享年 |
(二) 名、字、号 |
(三) 变易姓名流亡的时间 |
(五) 乞假归田的时间和原因 |
第二节 毛奇龄的经学思想 |
一、反对空言说经,主张注经"必藉实据" |
二、"以经解经"的诠经思想 |
三、尊汉抑宋,但不佞汉 |
四、重视考据,不废义理 |
第三节 毛奇龄《四书》类着作考述 |
一、《四书索解》四卷 |
二、《论语稽求篇》七卷 |
三、《大学证文》四卷 |
四、《大学知本图说》一卷 |
五、《中庸说》五卷 |
六、《四书剩言》四卷、《四书剩言补》二卷 |
七、《圣门释非录》五卷 |
八、《逸讲笺》三卷 |
九、《大学问》一卷 |
十、《四书改错》二十二卷 |
十一、其它 |
第二章 清初《四书》学盛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清初学术界的历史反思 |
第二节 清廷文化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清初科举制度的推动 |
第三章 毛奇龄《四书》学析论——《大学》、《中庸》部分 |
第一节 毛奇龄的《大学》学 |
一、论《大学》的作者 |
二、论"大学"的名义 |
三、论《大学》的单行 |
四、论《大学》改本 |
五、论《大学》的义理结构 |
第二节 毛奇龄的《中庸》学 |
一、论《中庸》的作者 |
二、论《中庸》的分章 |
三、论"中庸"的名义 |
四、论《中庸》的单行 |
五、对《中庸》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 性理论 |
(二) 诚 |
第四章 毛奇龄《四书》学析论——《论语》、《孟子》部分 |
第一节 毛奇龄对《论语集注》的批判 |
一、名物训诂 |
二、解经方法 |
三、诠解态度 |
第二节 毛奇龄对《孟子集注》的批判 |
一、名物训诂 |
二、典章制度 |
三、解经方法 |
第五章 毛奇龄《四书》学综论 |
第一节 毛奇龄《四书》学的撰述动机 |
一、圣道圣学尽存《四书》,而后儒的诠释有违《四书》原旨 |
二、针朱膏肓,起朱废疾 |
三、发墨守之习,倡务实之风 |
四、"仰承圣意",献书邀名 |
第二节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学的关系 |
一、清初《四书》学的特征 |
(一) 强调经世致用 |
(二) 批判乡愿之学 |
(三) 重视考据 |
二、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学的关系 |
(一)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经世致用的关系 |
(二)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批判乡愿之学的关系 |
(三)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重考据的关系 |
第三节 毛奇龄《四书》学在学术史上的意义 |
一、上承宋明《四书》学 |
二、致力学术争鸣,挑战学术权威 |
三、下启乾嘉《四书》考据 |
下篇 毛奇龄年谱 |
一、凡例 |
二、谱系图 |
三、年谱 |
结语 |
一、毛奇龄是介于明清之际的开创大师和乾嘉学者之间的关键性人物 |
二、《四书》考辨与反理学 |
附录一 毛奇龄交游考 |
一、前辈宿儒 |
二、遗民逸士 |
三、患难之交 |
四、权要贵族 |
五、同学彦友 |
六、门生后学 |
七、方外交游 |
八、吴越闺秀 |
附录二 毛奇龄着作目录及流传状况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清代顺天府与京畿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问题所在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清代顺天府行政体制 |
第一节 清代顺天府制度沿革 |
一、明代顺天府概况 |
二、清代顺天府行政体制演变 |
三、顺天府与京师多元治理结构 |
第二节 清代顺天府府尹体制 |
一、顺天府府尹 |
二、兼管顺天府尹事务大臣 |
三、顺天府尹与兼尹关系 |
第三节 顺天府衙门职官体系 |
一、顺天府府丞 |
二、顺天府衙门佐贰官 |
三、大兴、宛平京县体制 |
第四节 顺天府、直隶总督与京畿地方行政体系 |
一、霸昌道、通永道 |
二、四路同知体制及其职能演变 |
三、顺天府属州县管理体制 |
第二章 顺天府与京畿社会治理 |
第一节 顺天府与京畿差徭 |
一、顺天府办差之背景 |
二、顺天府军务车差 |
三、顺天府巡幸车差 |
四、顺天府其它差徭 |
五、顺天府差徭与京畿社会 |
第二节 顺天府与京畿治安 |
一、京师治安体制 |
二、顺天府与州县地方治安 |
三、顺天府巡警改革 |
第三节 顺天府与京师司法审判体制 |
一、五城御史司法权 |
二、步军统领司法权 |
三、都察院与京控案件 |
四、顺天府司法审判体制 |
第四节 顺天府与京师旗人审判体制 |
一、京畿旗民矛盾冲突 |
二、京师宗室、觉罗案件审理 |
三、京畿州县宗室、觉罗案件 |
四、普通旗人案件审理 |
第三章 顺天府与京师科考教化 |
第一节 顺天府教育、考试机构 |
一、顺天府学 |
二、金台书院 |
三、顺天府贡院 |
四、顺天府义学、近代学堂 |
第二节 顺天府与顺天乡试 |
一、顺天乡试制度 |
二、顺天乡试官员及职役人员 |
三、顺天乡试准备工作 |
四、顺天乡试内外场供应 |
五、顺天乡试后续事宜 |
第三节 顺天府与旗人考试体制 |
一、八旗翻译童生考试 |
二、顺天府与八旗乡会试 |
三、顺天府与宗室乡试 |
第四章 顺天府与京师典礼仪式 |
第一节 顺天府与京师祭祀仪式 |
一、备办京师祠庙祭祀 |
二、顺天府进春制度 |
三、顺天府乡饮酒礼 |
第二节 顺天府与京师耕耤制度 |
一、明清耕耤制度演变 |
二、京师耕耤仪式的筹备 |
三、顺天府与京师耕耤大典 |
四、耤田、神仓与国家祭祀 |
五、耕耤仪式与清代治国理念 |
第五章 顺天府与京畿赈恤体制 |
第一节 京师生态环境与祛灾仪式 |
一、京畿生态环境 |
二、京畿祈祷晴雨 |
三、京畿龙神信仰 |
第二节 京畿雨雪、收成、粮价奏报制度 |
一、顺天府雨雪奏报体制 |
二、顺天府粮价奏报制度 |
三、顺天府属收成奏报制度 |
第三节 顺天府报灾、勘灾机制 |
一、顺天府报灾机制 |
二、顺天府勘灾机制 |
第四节 顺天府与京师赈恤机构 |
一、顺天府养济院 |
二、京师育婴堂 |
三、京师广仁堂 |
第五节 顺天府与京畿粥赈 |
一、顺天府与普济堂、功德林粥厂 |
二、京师官办与绅办善堂粥厂 |
三、京师旗人粥赈 |
第六节 清末京师赈恤机构改革 |
一、京师工艺局 |
二、京师教养局、习艺所 |
第六章 京畿赈恤过程中的国家、官绅与民众 |
第一节 京畿赈济中的官商绅民 |
一、顺大府备荒经费 |
二、顺天府官绅与京畿赈济 |
三、嘉庆六年蔡永清赈济案 |
第二节 京畿灾荒、流民与社会控制 |
一、京畿流民与秩序危机 |
二、京畿流民留养政策 |
三、京畿流民资迁政策 |
第七章 中心与边缘——京畿乡村社会结构与地方秩序 |
第一节 顺天府宝坻县行政体制 |
一、宝坻县地理、生态环境 |
二、县城、知县与地方治理 |
三、书吏、衙役与基层行政 |
第二节 顺天府宝坻县乡保体制 |
一、清代华北乡村保甲制度演变 |
二、宝坻县乡村权力结构 |
三、宝坻县乡保与地方公务 |
第三节 青苗会、村庄与乡村治理 |
一、乡村习俗与生产秩序 |
二、青苗会与村庄看青 |
三、村庄、庙宇与乡村治理 |
第四节 告示、村规与基层社会秩序 |
一、清代告示制度 |
二、告示、村规民约与乡村社会 |
三、告示与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 |
第五节 官府、宗族与村庄秩序 |
一、情、礼、法与乡村秩序建构 |
二、宝坻县地方宗法秩序 |
三、官府、宗族与村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8)叶德辉《书林清话》笺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书林清话》笺证前言 |
一、叶德辉之学与《书林清话》 |
二、《书林清话》的编撰缘起与撰着体制 |
三、《书林清话》的传播与研究 |
四、《书林清话》的成就与局限 |
五、笺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
《书林清话》叙 |
《书林清话》序 |
《书林清话》笺证卷一 |
书之称册 |
书之称本 |
书有刻板之始 |
刻板盛於五代 |
唐天佑刻书之伪 |
板本之名称 |
板片之名称 |
刊刻之名义 |
《书林清话》笺证卷二 |
巾箱本之始 |
刻书有圈点之始 |
刻书分宋元体字之始 |
翻板有例禁始于宋人 |
宋建安於氏刻书 |
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 |
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二 |
宋陈起父子刻书之不同 |
《书林清话》笺证卷三 |
宋司库州军郡府县书院刻书 |
宋州府县刻书 |
宋私宅家塾刻书 |
宋坊刻书之盛 |
《书林清话》笺证卷四 |
金时平水刻书之盛 |
元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 |
元私宅家塾刻书 |
元时书坊刻书之盛 |
元建安叶氏刻书 |
《书林清话》笺证卷五 |
明时诸藩府刻书之盛 |
明人刻书之精品 |
明人私刻坊刻书 |
《书林清话》笺证卷六 |
宋监本书许人自印并定价出售 |
宋刻经注疏分合之别 |
宋刻纂图互注经子 |
宋刻书之牌记 |
宋刻本一人手书 |
宋刻书多讹舛 |
宋刻书行字之疏密 |
宋刻书纸墨之佳 |
宋造纸印书之人 |
宋元刻本历朝之贵贱 |
《书林清话》笺证卷七 |
元刻书之胜於宋本 |
元刻书多用赵松雪体字 |
元刻书多名手写 |
元时刻书之工价 |
明人刻书改换名目之谬 |
明人刻书添改脱误 |
明时刻书工价之廉 |
明人刻书载写书生姓名 |
《书林清话》笺证卷八 |
宋以来活字版 |
明锡山华氏活字板 |
日本朝鲜活字板 |
颜色套印书始于明季盛於清道咸以後 |
唐宋人类书刻本 |
绘图书籍不始于宋人 |
宋元明官书许士子借读 |
宋元明印书用公牍纸背及各项旧纸 |
《书林清话》笺证卷九 |
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之三 |
《书林清话》笺证卷十 |
天禄琳琅宋元刻本之伪 |
明以来之钞本 |
古人钞书用旧纸 |
钞书工价之廉 |
藏书家印记之语 |
藏书偏好宋元刻之癖 |
《书林清话》跋 |
附录 |
一 《书林清话》所涉书目题跋简全称对照表 |
二 《书林清话》各卷所涉书目题跋引用次数表 |
三 《书林清话》各卷涉及书目题跋来源表 |
参考文献 |
後记 |
(9)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学术回顾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资料 |
四、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从官钱局到银行(1908~1915):新式金融机构初创 |
第一节 浙江官钱局(1908~1909):地方银行雏形 |
第二节 浙江银行(1909~1911):银行制度确立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浙江银行(1912~1915):政权与银行 |
一、制度建设述略 |
二、业务经营概况 |
第二章 浙江地方实业银行(1915~1923):向商业银行发展 |
第一节 制度趋于完备 |
一、历次银行章程 |
二、资本与股份 |
三、股东与股东会 |
四、监督、董事、监察人与董事会 |
五、总分行处与行员 |
六、业务制度 |
七、会计制度 |
第二节 营业逐渐好转 |
一、总分行 |
二、储蓄处 |
第三节 银行走向解体 |
一、削减官股清理旧账 |
二、增加资本修改章程 |
三、注册备案交涉 |
四、银行收归省办 |
五、官商分股 |
六、若干分析与评论 |
第三章 浙江实业银行(1923~1937):跻身"南三行" |
第一节 制度沿革 |
一、成立开业与注册登记 |
二、历次银行章程 |
三、资本与股份 |
四、股东与股东会 |
五、董事、监察人与董事会 |
六、总分行处与行员 |
七、业务制度 |
八、会计制度 |
第二节 营业述评 |
一、营业部 |
二、国外汇兑部和信托部 |
三、储蓄处 |
四、盈余分配 |
结论:制度的变与不变 |
一、纵向比较 |
二、横向联系 |
三、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 |
附录:银行大事记(1908~1937)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在华之三十五年 |
二 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决定从事译书事业——从早年经历说起 |
一 从英国到香港圣保罗书院 |
二 申请加入圣公会 |
三 负责上海英华书馆 |
四 决定到江南制造局任职 |
第二章 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 |
一 傅兰雅在制造局的状况 |
二 翻译馆的译书方法及成果 |
三 傅兰雅译书的合作者 |
四 从时间和学科看制造局出版的傅兰雅译书 |
附 傅兰雅为江南制造局订购的物品清单 |
第三章 傅兰雅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 |
一 《格致汇编》与《中西闻见录》的关系 |
二 杂志的发行及出售情况 |
三 杂志上刊登的文章类别 |
四 《格致汇编》的主要撰稿人 |
五 使杂志内容丰富的专门栏目 |
六 从"互相问答"看《格致汇编》编读关系 |
七 时人对《格致汇编》的评价 |
第四章 傅兰雅对待科技翻译的态度 |
一 坚持通过翻译书籍传播西学 |
二 傅兰雅翻译科技术语的方法 |
三 引领益智书会统一术语体系 |
第五章 傅兰雅西书中译事业的历史意义 |
一 从翻译西书转向教授中文 |
二 傅兰雅译书的影响——以梁启超、孙宝瑄为例 |
附录一 傅兰雅1896年前活动年表 |
附录二 傅兰雅交游之西人名录 |
附录三 傅兰雅所译各书内容简介 |
一 江南制造局丛书本书籍 |
二 《格致汇编》本书籍 |
征引参考书目 |
征引论着 |
参考论着 |
致谢 |
四、宁波要事(二00一年十二月)(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D]. 邓仕海. 云南大学, 2017(05)
- [2]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的弘法(1922-1947)[D]. 王锋. 厦门大学, 2017(08)
- [3]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D]. 蔡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4]《请缨日记》校注[D]. 李光先. 广西大学, 2015(02)
- [5]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6]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D]. 胡春丽. 复旦大学, 2010(11)
- [7]清代顺天府与京畿社会治理研究[D]. 王洪兵. 南开大学, 2009(07)
- [8]叶德辉《书林清话》笺证[D]. 任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D]. 何品. 复旦大学, 2006(02)
- [10]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D]. 王红霞. 复旦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