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一、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蔺依[1](2021)在《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总结相关外用中药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inoMed、clinicaltrials、Cochrane Library and CENTRAL,从建库至2020年11月25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纳入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入系统评价;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方法评价研究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将以上各个数据库初步检索得到的文献,按照新的纳入排除标准再次筛选,得到符合条件的随机或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提取试验组观察使用的中药外治方剂,基于关联规则、无监督的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外用中药方剂的用药规律,主要包括中药的使用频次、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结果:共检索出7581篇文献,最终37项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包含4108例患者。其中,进入meta分析的研究为31项,结果显示:中药药膏外用的有效率(RR=2.27,95%CI[1.59,3.24],P<0.00001)及对PASI评分的改善程度(MD=-1.65,95%CI[-2.44,-0.87],P<0.0001)均优于安慰剂;与西药相比疗效相当。联用中药熏蒸可提高其他疗法(包括NB-UVB、中药口服、西药外用)的有效率(RR=1.37,95%CI[1.27,1.47],P<0.00001);并可减少西医疗法的不良反应。中药药浴的有效率优于安慰剂(RR=1.42,95%CI[1.04,1.93],P=0.03),联用中药药浴可提高其他疗法的有效率(RR=1.25,95%CI[1.19,1.32],P<0.00001)及对 PASI 评分的改善程度(MD=-3.27,95%CI[-4.03,-2.50],P<0.00001)。中药药浴还可减少光疗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对生活质量指数的改善程度(P均<0.05)。描述性分析:4项研究中,试验组均有个别患者在熏蒸时出现轻微憋闷不适、头晕等系统不良反应。一项研究显示,中药药浴可降低NB-UVB照射的复发率。一项研究中,中药外洗与卡泊三醇软膏外用相比,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另一项研究显示联合中药熏洗可提高单独口服阿维A胶囊的有效率,减少胃肠不适的不良反应。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提取方剂174首,涉及中药179味。使用频次最高的3个中药是苦参、白鲜皮、黄柏。得到17个中药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5个药对是苦参-白鲜皮、苦参-蛇床子、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地肤子、白鲜皮-丹参。演化得到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的核心组合4个:当归-硫磺-冰片-大枫子-薄荷-大黄;苦参-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蛇床子-生地黄;紫草-白鲜皮-白花蛇舌草-苦参-牡丹皮-土茯苓;黄柏-苦参-蛇床子-白鲜皮-丹参-黄连。结论及意义: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中药药膏、熏蒸及药浴的疗效明显。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对结论的解释需考虑这些限制。数据挖掘结果中,清热燥湿药、活血祛瘀药在外治寻常型银屑病中使用最多,提示了湿邪及血瘀在银屑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演化得到的核心组合可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以及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新思路。

蒋岚[2](2021)在《针刺治疗寻常型头皮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红斑鳞屑类皮肤病,易反复发作,头皮是最容易受累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常见的首发部位。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对称性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表面鳞屑易刮除,斑块通常会沿着发际线扩散到前额、面部、颈部或耳后区域的相邻皮肤,严重者可遍布整个头皮;由于鳞屑的堆积和慢性炎症对毛囊生长的影响,头皮型银屑病常出现束状发改变,偶尔可出现局限性脱发。由于头皮结构的特殊性,神经、免疫、内分泌和血管系统等高度复杂的相互联系,头皮银屑病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和分子免疫学特征,较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出现瘙痒等症状,加之皮损部位的可见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针刺疗法作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在治疗银屑病时能减少服药负担、操作简便、方法灵活、副作用少,在控制症状、改善皮损局部情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根据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教授“从血论治”治疗银屑病的实践和理论指导原则,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头皮银屑病皮疹特点、既往本科室的临床应用基础和治疗经验,以及现代医学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合谷、曲池、百会、风池为主穴,探索针刺治疗头皮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针刺传统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与分析寻常型头皮银屑病血燥证、血瘀证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头皮严重程度指数(PSSI)评分、头皮瘙痒数字评分表(头皮瘙痒NRS)评分、头皮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Scalpdex评分、皮肤镜头皮银屑病严重指数(VSCAPSI)评分、安全性评价等指标,评价总结针刺治疗寻常型头皮银屑病血燥证、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客观评价毫针针刺疗法应用于头皮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优势。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加载试验,将寻常型头皮银屑病血燥证、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分为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和常规中药汤剂口服;另一组分为对照组,仅应用常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每1周随访一次,对治疗组、对照组的皮损刻下状态及全身症状、皮肤镜下微血管功能状态、头皮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本研究的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客观评估。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0例,因样本脱落实际完成共3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6例,对照组1 8例。通过对比本研究中治疗前后患者的银屑病头皮严重程度指数(PSSI)评分、头皮瘙痒NRS评分、生活质量Scalpdex评分、皮肤镜头皮银屑病严重指数(VSCAPSI)评分等指标,发现经针刺联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后,患者的银屑病头皮严重程度指数(PSSI)评分、头皮瘙痒NRS评分、生活质量Scalpdex评分、皮肤镜头皮银屑病严重指数(VSCAPS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瘙痒和生活质量以及部分皮损表现的改善方面优于单纯口服中药。纳入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寻常型头皮银屑病血燥证、血瘀证患者使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头皮皮疹严重程度和全身症状体征,并改善皮肤镜下皮损区微血管功能状态,可以为临床治疗寻常型头皮银屑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张红婧[3](2021)在《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因素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寻常型占比高达97.06%。银屑病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虽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仍不能根治。作为第二代芳香维甲酸依曲替酯的代谢产物,阿维A对中、重度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显着。治疗斑块型银屑病,通常选择阿维A联合用药,单独应用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研究相对不多,其单独治疗的有效性仍需更多科学、可靠的证据。过往研究多认为阿维A主要作用于表皮细胞表面的维A酸受体发挥作用,关于银屑病非受体的研究仍相对不足。为了研究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本文选取了80例口服阿维A治疗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定期随访以及电话回访三种方式进行信息收集。观察患者应用阿维A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目的:为了探索阿维A单一用药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符合临床诊断的8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单独口服阿维A治疗,剂量为20mg/d,与午餐同服,体重≥70kg者给予30mg/d,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d,并根据患者皮损情况给予保湿剂外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分别进行BSA评分、PASI评分、以及DLQI评分,并根据得分情况综合分析阿维A的临床疗效。2、对8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自然情况的统计、分析。3、通过治疗前、中、后检测的肝肾功、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和血脂水平,来评估阿维A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4、通过电话回访,统计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停用阿维A后的复发情况。5、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8、IL-22、IL-36γ的表达水平。结果:1、80例患者病程15天~50年不等,治疗前PASI评分1.5~57.0,平均10.08±8.48,起效时间7天~35天,平均21.08±7.71天。治疗后(2个月)有67例(83.8%)患者皮损得到改善。完全痊愈4例,占5%,明显改善37例,占46.3%,好转26例,占32.5%,无效13例,占16.2%,其中6例因用药后仍有新发皮疹或用药期间皮肤干燥、爆皮严重不能耐受而自行停药且疗程≤15天,药物的总有效率达51.3%。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测得的PASI评分,BSA评分,以及DLQI分别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BSA评分及DLQI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即应用阿维A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及生活质量显着改善。并且疗效越好,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也越大。2、不良反应:共60例(7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同时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良反应,口唇粘膜干燥者42例(52.5%),皮肤干燥、瘙痒25例(31.3%),脱发者13例(16.3%),皮肤发红者7例(8.8%),胃部不适及血脂异常者各4例(分别占5.0%),疲惫乏力者5例(6.3%),肝功异常者3例(3.8%),关节痛者1例(1.3%),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及阿维A减量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改善。3、复发情况:在41例应用药物有效(包括痊愈及显效)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仍以小剂量维持治疗,在38例已停药的患者中,有12例(31.6%)患者在之后出现复发,其中,8例患者在停药后三个月内复发,4例患者在停药后半年复发,余患仍在随访中。而复发后继续口服阿维A治疗的患者,仍然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4、患者自然情况:80例患者中男性有54例,女性26例,男女大致比例2.1:1,患者年龄18岁~74岁,平均39.7±15.3岁,病程15天~50年不等,首次发病年龄为6岁~74岁,其中18岁~45岁者最多50例(62.5%),<18岁者16例(20.0%),46岁~69岁者12例(15.0%),>69岁者2例(2.5%);首发部位为头皮者20例(25.0%),下肢20例(25%),躯干11例(11.3%),上肢8例,占比10.0%,肘膝关节4例,占比5.0%,面部3例,占比3.7%,同时发生多个部位者13例(16.3%),部位不详者3例(3.7%);冬季首次发病者最多24例(30.0%),其次为秋季18例(22.5%),冬季病情加重者最多31例(38.8%),夏季加重者最少4例(5.0%);有同形反应者7例,甲损害者6例,关节症状者1例,合并过敏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乙肝、梅毒及其他系统疾病者15例(18.8%),因疾病反复发作不能痊愈而严重焦虑者4例;有家族史者29例(36.3%),其中含一级亲属者8例;59例(73.8%)患者此次就诊为再次发病;患者发病诱因与精神压力、熬夜或休息不好、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感冒、手术外伤、食用海鲜或牛羊肉、进食油腻食物、环境潮湿有关,其中因饮酒或食用辛辣食物者而发病者最多15例(18.8%),因手术外伤发病者最少2例(2.5%),平时精神压力较大者28例(35.0%),因精神压力诱发疾病者6例(7.5%),未见明显诱发因素者39例(48.8%);患者有较多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以及节食等。有吸烟史者35例(43.8%),且发病期间仍有吸烟者34例,3支~20支/日不等,有饮酒史(每周≥1次)者9例(11.3%),多为啤酒,少数为低度白酒,有熬夜习惯者7例,节食者2例,周围环境中存在潮湿、蚊虫、花草、噪音等不利因素者33例。5、检测患者体内IL-8、IL-22、IL-36γ的表达水平,结果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阿维A治疗后,患者体内IL-8,IL-22两种因子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36γ则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明显,药物的总有效率为51.3%,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同时,药物的安全性高,副反应可控。药物作用显着,可以作为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一线用药并长期应用。2、患者停药后复发时间15天~6个月不等,复发时间大多(66.7%)出现在停药后3个月内,少数(33.3%)出现在停药后半年,即使停药后复发,仍然可以重复给药,且疗效确切。3、IL-8、IL-22、IL-36γ可能参与了斑块型银屑病的发病。4、阿维A可以通过阻断相关通路抑制IL-8、IL-22炎症因子,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而发挥作用,并且认为作用机制中并不涉及IL-36γ的调节。

蔺莉,闫小宁,李文彬,赵一丁[4](2021)在《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与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不同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2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Addis 1.16.6软件以及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1项RCT,共计4 122例患者;涉及复方青黛胶囊、消银颗粒、克银丸、郁金银屑片、常规治疗等5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与常规治疗比较,4种不同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均可显着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降低治疗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方面,与常规治疗比较,克银丸、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均显着可降低患者的PASI评分(P<0.05),而复方青黛胶囊、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方面,与常规治疗比较,复方青黛胶囊、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均可显着降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P<0.05),而克银丸、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安全性方面,4种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加用4种中成药复方制剂均可提高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疗效,以克银丸最佳;在降低患者皮损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方面,以消银颗粒最佳;加用4种中成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均较好,以复方青黛胶囊最佳。

牛凡红[5](2021)在《复方黄连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复方黄连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通过建立小鼠银屑病动物模型,研究探讨复方黄连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行性和作用机理,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用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试验: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与排出标准的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门诊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外用复方黄连膏,2次/日,对照组外用卡泊三醇软膏,2次/日,连续使用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第2周、第4周)对患处皮损进行PASI评分记录,对皮疹形态(红斑、浸润、鳞屑)、瘙痒程度进行评分记录,在治疗期间监测不良反应,并在随访期(第6周、第8周)对临床痊愈、显效及有效的受试者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评估记录复发情况。2.动物实验:将5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44只)。模型组采用体外体内结合的方式拟造银屑病动物模型,2周后随机抽取4只,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提示造模成功后,将剩余的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卡泊三醇组)、复方黄连膏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药物干预1周后观察小鼠背部皮损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以及检测小鼠背部皮损组织中IL-23、TNF-α含量,脏器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临床试验:(1)(1)组内比较: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PASI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二者之间除红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在瘙痒程度评分上,观察组的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的。(2)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与所试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适症状,但均不影响日常生活,故继续用药。(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1.7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总体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4)药物干预结束后对两组临床有效的受试者进行电话随访4周,均未见复发病例。2.实验研究:(1)皮损形态学: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复方黄连膏各剂量组背部皮损均有减轻,红斑消退、鳞屑减少,皮损变薄,特别是阳性对照组与复方黄连膏高剂量组,皮损基本恢复正常。(2)组织病理学: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复方黄连膏各剂量组表皮层厚度较薄,炎性浸润与血管数量减少,其中复方黄连膏各剂量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3)IL-23、TNF-α含量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复方黄连膏各剂量组小鼠背部皮损组织中IL-23、TNF-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复方黄连膏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4)脏器指数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复方黄连膏各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复方黄连膏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结论:(1)复方黄连膏与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从总体疗效来说,卡泊三醇软膏的疗效高于复方黄连膏的疗效;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来说,复方黄连膏安全性高,短期复发率低。(2)复方黄连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皮损组织中IL-23、TNF-α的含量有关,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23、TNF-α的含量,从而达到控制炎症,调节免疫的作用。

朱庆姣[6](2021)在《加减凉血活血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加减凉血活血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观察皮肤镜下改变为其提供客观依据,为血热型银屑病中医治疗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最终纳入临床研究的61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安徽省中医院皮肤科诊治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采用简单排序随机化法进行分组,治疗组31人、对照组30人。治疗组予以加减凉血活血汤口服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均外用卡泊三醇乳膏,均治疗8周。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皮肤镜下改变及不良反应,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瘙痒程度评分、DLQ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四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49)>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治疗4周末、8周末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49)<0.01);治疗4周末两组在PASI评分、DLQI评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9)>0.05),中医证候评分、瘙痒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49)<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瘙痒程度评分、DLQI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49)<0.05)。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4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54.83%,对照组43.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9)>0.05),两组疗效相当;治疗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86.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9)<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PASI评分与DLQI相关性: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r=0.158,(49)=0.222((49)>0.05),二者关联性无统计学差异,无显着线性相关。4.皮肤镜下表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经比较无差异((49)>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治疗4周末、8周末均比治疗前改善((49)<0.01);治疗4周末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9)>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49)<0.05)。5.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不适,经处理后症状消失,说明本研究所采取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尚可。结论:加减凉血活血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可观,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皮损情况及瘙痒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副作用低,安全性较好。皮肤镜作为皮肤科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工具,在疾病诊断、观察评估疗效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黄英爱,华亮,王一飞,周蜜,张明[7](2021)在《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近年来中药药浴联合中药口服、中药外用、针灸治疗、化学药物口服、化学药物外用、紫外线治疗及综合序贯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李晨丹,李领娥,孟娇玉,刘倩颖,吕子月,张其[8](2021)在《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寻常型银屑病初起多为血热证,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中如何尽快的控制症状成为治疗血热证的关键,中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时可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亦或是配合中医外治法如中药药浴、中药涂擦、刺络放血拔罐等,均能取得较好疗效。该文回顾了今年来中医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中医内治如经典方的灵活应用,中成药口服及静脉注射的发展,中医外治疗法的推广应用。介绍其研究成果及目前中医治疗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马志翔[9](2020)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银屑病是一种以红色斑疹或丘疹上覆盖有银白色鳞屑为特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依据临床症状不同,可以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其中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本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西药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多数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而且副作用反应较大;中医药相关疗法相对于西药疗法,较缓和,强调个体化治疗,因人施药,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反应较少。然而,当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疗法众多,且既往关于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运用不恰当,多数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疗效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病例数较少,研究设计不规范等等。在循证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临床研究水平不高,临床文献报道缺乏规范性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寻求更多强有力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因此,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疗效更优的治疗干预措施的循证医学研究,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方法:首先设定纳入排除标准,确立检索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有:“银屑病”、“牛皮癣”、“白疕”、“风癣”、“中医疗法”、:“针刺”、“电针”、“温针”、“火针”、“耳针”、“灸”、“放血”、“拔罐”、“刺络”、“穴位”、“推拿”、“梅花针;英文关键词有:“Psoriasis”,“Papulosquamous”,“Palmoplantaris pustulosis”,“psoriaasics”,“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warming needling”,“fire needling”,“bloodletting”,“auriculoacupuncture”,“auricular”,“moxibustion”,“cupping”等,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建立检索式,一是系统详细地检索国内外专业文献数据库,二是在人工检索临床试验注册系统、临床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等中追踪查阅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Pub Med,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01月01日;按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设计资料提取表,然后根据提取表内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临床研究与数据中心的两位研究者负责信息提取和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5.1.0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当两人提取的信息出现不一致时,先互相讨论解决,若仍然不能解决,则请示数据中心负责人处理);采用网状关系图对不同干预措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文献情况进行评价。接着采用R语言(Version:3.6.1)下的“gemtc”(Version:0.8-2)包调用JAGS(Version:4.3.0)进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模拟,当达到稳定收敛状态时进行估计和推断,将文献中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的疗效结局进行直接和间接比较,以节点分离法森林图进行展示,并在贝叶斯框架下以阶梯表比较各干预措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相对效应,再结合概率图,综合分析排序筛选出疗效最佳的干预措施,以期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成果:纳入结果: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和国外专业数据库,共获得15057篇结果。各数据库命中结果数目如下:Pub Med 1666篇,EMBASE 4046篇,Cochrane图书馆1638篇,知网CNKI 2302篇,维普524篇,万方1520篇;CBM 3361篇,其中中文文献7707篇,英文文献7350。对15057篇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剔除重复文献1139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剔除8717篇,在剩下的5201篇文献中,通过阅读全文,剔除4992篇文献,最终纳入研究的有209篇文献。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所纳入RCTs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文献基本特征:所纳入的209篇文献发表时间为1997年到2019年,发表语言为中文或英文,经过质量评价后,发现文献普遍存在随机化不充分、忽略分配隐匿、盲法缺失以及未描述失访退出人数等缺陷,其中,结局指标涉及PASI的共154篇文献,涉及总有效率的共200篇文献,139篇文献提及了不良反应。从随机化看,明确提及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的共69篇文献,采用随机信封法、投掷硬币法、随机抽签法各有1篇,采用SPSS随机、SAS随机的各有1篇,采用区组随机有1篇,按就诊顺序的共有13篇,仅提及随机的共112篇文献,不清楚是否随机的共有9篇。从分配隐藏看,不完善的有1篇,交代不清楚的共有205篇,仅3篇进行了正确分配隐藏,其中3篇采用了密闭信封法实现隐蔽分组。从盲法运用看,正确运用盲法的有8篇,其中双盲4篇,而错误盲法有2篇,未提及盲法的共有199篇。从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来看,大部分数据都有报告脱失病例情况,完整的共192篇,部分报道脱落和随访的情况未得到重视,不完整的共5篇,不清楚的共12篇。从选择性报告看,完整的有38篇,不清楚的共171篇,大部分未提及临床研究注册或protocol发表情况,信息不足,难以判断,大部分为风险未知。其他方面偏倚均不清楚。网状meta结果:(1)在PASI评分上,与安慰剂相比,只有火针[-4.79(-7.64,-1.96)]、走罐[-4.25(-7.58,-0.94)]、中药方[-3.77(-5.82,-1.71)]、中药浴[-4.13(-6.45,-1.80)]、雷公藤多甙[-4.04(-6.41,-1.68)]和白芍总苷[-4.29(-7.36,-1.25)]疗效较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只有火针[2.64(1.80,3.49)]、走罐[4.00(2.75,5.34)]、自血疗法[2.77(1.30,4.32)]、中药方[2.41(1.77,3.09)]、中成药[2.04(1.31,2.80)]、中药浴[2.80(2.06,3.55)]、中药膏[2.16(1.41,2.93)]、复方甘草酸苷[2.24(1.47,3.04)]和白芍总苷[2.53(1.30,3.83)]的有效率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此次纳入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以轻度胃肠道不适、皮肤干燥红斑、血脂异常、唇炎、头痛耳鸣、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为主,均属轻度反应,均可通过停止服用药物或者基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自行恢复。与安慰剂相比,只有雷公藤多甙[-39.13(-86.49,-5.07)]、西药膏[-42.67(-123.27,-1.76)]和迪银片[2.14(0.26,4.16)]的不良反应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综合比较不同干预措施PASI评分的MD值、总有效率的OR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OR值,对疗效及安全性的优劣进行排序,最终得到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排序结果:中药方>紫外线照射>阿维A>迪银片>西药膏>中成药>复方甘草酸苷>电针>中药膏>苦参素>西药>安慰剂>雷公藤多甙>中药浴>白芍总苷>走罐法>火针>针刺>自血疗法;总有效率的排序结果:中药方>电针>中药浴>雷公藤多甙>火针>走罐法>苦参素>复方甘草酸苷>中药膏>中成药>白芍总苷>针刺>西药膏>紫外线照射>耳针>阿维A>迪银片>西药>放血疗法>自血疗法>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排序结果:雷公藤多甙>西药膏>火针>西药>中药方>中成药>安慰剂>中药浴>中药膏>苦参素>复方甘草酸苷>西药膏>白芍总苷>电针>阿维A>紫外线照射>迪银片>走罐法>耳针。结论: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既往研究文献,通过运用贝叶斯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现有临床证据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众多中医药疗法中,以凉血解毒类药物为基础方的中药方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即相对其他疗法,其安全性较好。

胡霞[10](2020)在《基于“伏邪”理论之加味凉血消风散调控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Th17/Treg轴的免疫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临床指标(PASI、DQOLS等)及安全性指标评价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疗效及安全性。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观察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reg表达变化,并与健康人作对比。基于Th17/Treg平衡总结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可能免疫机制和加味凉血消风散效用靶点。方法:根据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纳入标准,将3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将符合健康人入组标准的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为期8周的加味凉血消风散干预,将实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清学指标(Th17、Treg)比对,将实验组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PASI、DQOLS等)及流式实验血清学指标(Th17、Treg)比对。结果:1、临床观察指标:实验组治疗后比较:PASI评分、DQOL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合PASI评分的改善,得出:显效5例,有效22例,其中皮损改善达到PASI50者27例,对这27例患者随访发现,6个月未复发者占77.8%。2、流式实验血清学指标:(1)实验组治疗前比较:Th17、Treg、Th17/Treg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2)实验组治疗后比较:Th17、Treg以及Th17/Treg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P<0.05),Th17、Th17/Treg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差异(P>0.05),Treg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实验组治疗前后变化与临床观察指标(PASI、DQOLS等)变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患者存在Th17/Treg失衡,炎症性Th17高表达,免疫调节Treg低表达可能是伏邪致银屑病复发和血热证的物质基础,针对复发型银屑病“本虚标实”核心病机拟定的加味凉血消风散可以通过上调抑炎细胞Treg,下调促炎细胞Th17,使Th17/Treg炎症-免疫轴趋于平衡来治疗复发型银屑病,其调节Th17/Treg平衡机理可能是中医“伏邪”学说两大治疗原则“扶正与透邪”的免疫学内涵。本方治疗复发型银屑病起效时间快,有效缩短了病程,8周治疗后,明显改善血热证症候和PASI,随访发现有效地延长了复发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二、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及外治法的研究现状
        1 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 银屑病的传统中药外治法
        3 寻常型银屑病常用中药外治法的临床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银屑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3 西医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 系统评价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二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银屑病外用方的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针刺治疗寻常型头皮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头皮型银屑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诊疗标准
结果
讨论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综述
    1.1 银屑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1.2 银屑病合并症
    1.3 银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1.4 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第2章 临床疗效观察
    2.1 对象及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患者自然情况
        2.2.2 临床治疗结果
        2.2.3 停药后复发情况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材料及方法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健康对照组与银屑病患者组血清IL-8、IL-22、IL-36γ表达水平比较
        3.2.2 阿维A对斑块型银屑病的血清IL-8表达的影响
        3.2.3 阿维A对斑块型银屑病的血清IL-22表达的影响
        3.2.4 阿维A对斑块型银屑病的血清IL-36γ表达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与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1.5 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与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3.1 纳入研究证据关系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2.3.2总有效率
        2.3.3 治疗后PASI评分
        2.3.4 治疗后IL-17水平
        2.3.5 不良反应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5)复方黄连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研究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止、剔除及脱落标准
    3 研究内容
        3.1 样本量估算
        3.2 试验分组
        3.3 治疗方案
        3.4 观察内容
        3.5 统计学方法
        3.6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4.1 病例资料
        4.2 疗效比较
        4.3 总有效率比较
        4.4 不良反应情况
        4.5 复发率比较
    5 临床观察结论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处理
        2.2 建立动物模型
        2.3 实验分组
        2.4 用药方法
        2.5 实验取材
        2.6 实验指标
        2.7 脏器指数
        2.8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皮损形态学观察
        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3.3 小鼠背部皮损组织中IL-23、TNF-α含量变化
        3.4 脏器指数变化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2 中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3 复方黄连膏的组方分析
    4 阳性对照物的选择
    5 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建立
    6 实验动物指标的选择
    7 中医药结合现代实验方法的选择
    8 复方黄连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机制探讨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及展望
正文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加减凉血活血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疾病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2.3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
    3.观察指标
        3.1 PASI评分
        3.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3.3 瘙痒程度评分
        3.4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3.5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3.6 皮肤镜下观察
        3.7 不良反应
    4.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
    1.病例资料分析
    2.观察指标分析
        2.1 PASI评分
        2.2 中医证候评分
        2.3 瘙痒程度评分
        2.4 临床疗效
        2.5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
        2.6 治疗前PASI评分与DLQI相关性研究
        2.7 皮肤镜下观察
        2.8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1.2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2.现代医学对于银屑病的研究
        2.1 银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治疗的研究
    3.中医证型选择依据
    4.本研究相关药物及耳穴治疗分析
        4.1 加减凉血活血汤的组方及现代药理分析
        4.2 耳穴贴压法作用机理分析
        4.3 对照组药物分析
        4.4 外用药物分析
    5.皮肤镜作用机理分析
    6.加减凉血活血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优势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附图
    附录一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
    附录二 瘙痒症状自测评估(VAS)
    附录三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综述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银屑病的中医理论
    1.1 古代对银屑病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银屑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2.1 中药药浴联合中药内服
    2.2 联合中药外用
    2.3 联合西药内服
    2.4 联合西药外用
    2.5 联合紫外线疗法
    2.6 综合序贯疗法
3 总结

(8)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内治
    1.1 中药汤剂
        1.1.1 犀角地黄汤加减
        1.1.2 凉血活血汤加减
        1.1.3 清营汤
    1.2 中成药
        1.2.1 消银颗粒(胶囊、片)
        1.2.2 复方青黛胶囊(丸、片)
    1.3 中成药静脉注射
2 外治疗法
    2.1 药物外治疗法
        2.1.1 中药药浴疗法
        2.1.2 中药涂擦疗法
    2.2 非药物外治疗法
        2.2.1 穴位埋线
        2.2.2 刺络放血
3 内外合治
4 小结

(9)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传统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分型
        三、治则治法
    第二节 银屑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银屑病病因及发病
        二、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与分类
        三、银屑病的合并症
        四、与生活方式和治疗有关的合并症
        五、银屑病的治疗与管理
第二章 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网状meta分析
    第一节 文献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估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方法
        三、研究的筛选
        四、数据提取
    第二节 纳入研究情况概述
        一、检索结果
        二、文献筛选、纳入过程及结果
        三、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四、合并干预措施分组
        五、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第三节 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第四节 网状meta分析结果
        一、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情况
        二、总有效率
        三、不良反应情况
第三章 讨论
    一、银屑病
    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分析
    三、网状meta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基于“伏邪”理论之加味凉血消风散调控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Th17/Treg轴的免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1.病例来源
        2.病例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血热证辨证标准
        2.3 复发类型分类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和设置
        2.干预方法
        3.临床观察指标
        3.1 PASI评分
        3.2 症候积分评估
        3.3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
        3.4 安全性指标
        3.5 不良事件的观察、报告
        4.疗效、随访复发判定
        4.1 疗效评判
        4.2 随访复发评判
        5.样本量计算
        6.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
        7.实验室检测指标
        7.1 采集血样
        7.2 流式检测外周血Th17、Treg数量和分布
        7.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7.2.2 实验仪器
        7.2.3 实验步骤
        8.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组间基线比较
    2.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3.流式检测结果
        3.1 Th17细胞
        3.2 Treg细胞
        3.3 Th17/Treg
    4.Th17、Treg与 PASI评分、DQOLS、病程相关性分析
    5.疗效
    6.复发率
    7.安全性评价
三、讨论
    1.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复发型银屑病病因病机
        1.1 中医对于伏邪与银屑病复发的认识
        1.2 中医药的免疫调节与基于伏邪理论的加味凉血消风散配伍理念
    2.伏邪致病的物质基础研究
    3.银屑病分期(进行期)辨证(血热证)的物质基础研究
    4.CD4+T细胞分化失衡与银屑病发病机制
        4.1 Th1/Th2轴失衡与银屑病发病机制
        4.2 Th17/Treg轴失衡与银屑病发病机制
    5.免疫异常与银屑病复发的关系
    6.加味凉血消风散调治本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免疫机制探讨
        6.1 Th17、Treg、Th17/Treg等结果分析及加味凉血消风散作用
        6.2 加味凉血消风散对复发的影响
结论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各类评分表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D]. 蔺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针刺治疗寻常型头皮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 蒋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红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与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J]. 蔺莉,闫小宁,李文彬,赵一丁. 中国药房, 2021(06)
  • [5]复方黄连膏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 牛凡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加减凉血活血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朱庆姣.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进展[J]. 黄英爱,华亮,王一飞,周蜜,张明. 辽宁中医杂志, 2021(01)
  • [8]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研究进展[J]. 李晨丹,李领娥,孟娇玉,刘倩颖,吕子月,张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4)
  • [9]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D]. 马志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基于“伏邪”理论之加味凉血消风散调控复发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Th17/Treg轴的免疫机理研究[D]. 胡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阿维A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