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动脉高频超声探查预测高血脂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林培鑫[2](2020)在《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动脉内膜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重要器官血管,以及颈动脉和外周动脉等。颈动脉是AS的好发部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检查可以通过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进行评估。但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包含内膜及中膜,现今临床常用的超声技术因分辨率和频率等因素无法识别内膜和中膜的界限,而AS早期病变主要发生在动脉内膜层。受中膜层的影响,IMT对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其他病变导致的中膜增生可能会造成AS的假阳性。因此,对动脉内膜厚度的测量可能更好的反映早期AS病变。桡动脉、足背动脉也被证明是AS病变的好发部位,然而,迄今为止应用超声对颈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内膜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对比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应用新型24-MHz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动脉内膜厚度,分析导致内膜厚度增加的相关因素,为AS病变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内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狭窄及冠心病的关系,明确其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研究目的1.探讨颈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内膜增厚的相关因素及差异,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依据。2.研究颈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内膜厚度与冠脉病变及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预测价值。3.探讨不同部位血管间内膜厚度的相关性和差异。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5例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时期50例临床无冠心病的查体受试者为对照组。2.资料收集2.1一般资料采集收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他汀类用药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一般资料,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时收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等实验室指标。2.2超声检查方法及测量指标采用 Aplio i900,Canon-Toshiba Ultrasound,Tochigi-ken,Japan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连接24-MHz线阵探头。于受试者双侧颈总动脉距分叉处2cm、1cm,双侧颈内动脉距分叉处1cm处的血管后壁采集颈动脉超声图像,于双侧桡骨茎突上方1-2cm处的血管后壁采集桡动脉超声图像,于双侧内外踝连线下方2-3cm处血管后壁采集足背动脉超声图像。于舒张末期测量受试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CIT)、颈动脉中膜厚度(CMT)、桡动脉内膜厚度(RIT)、桡动脉中膜厚度(RMT)、足背动脉内膜厚度(PIT)、足背动脉中膜厚度·(PMT),所有数据取双侧平均水平,并测量3次取均值。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3和MedCalc 19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分类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K-S检验行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1.1一般资料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他汀类用药史、TG、HCY、CR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HDL-C、LDL-C显着减低(P<0.01);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SBP、DBP、GLU、ALT 无明显差异(P>0.05)1.2超声资料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的CIT、RIT、PIT均显着增高(P<0.01);而 CMT、RMT、PMT 无明显差异(P>0.05)。2.内膜厚度的相关因素2.1合并不同危险因素亚组超声指标比较全部受试者根据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或无分为不同亚组进一步分析,结果可见:高血压组的CIT、CMT、RIT、RMT、PIT比正常血压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组的CIT、RIT、PIT比非糖尿病组显着升高(P<0.01)。肥胖组的RIT、PIT比非肥胖组显着升高(P<0.05)。吸烟组的CIT、RIT、RMT、PIT比不吸烟组显着升高(P<0.05)。血脂异常组的CIT、RIT、PIT比血脂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2.2合并不同危除因素个数超声指标比较合并2个危险因素组和≥3个危险因素组分别与0个危险因素组相比,CIT、RIT、PIT均显着增高(P<0.05);合并2个危险因素组和≥3个危险因素组分别与1个危险因素组相比,CIT、RIT、PIT均显着增高(P<0.05);≥3个危险因素组与2个危险因素组相比,PIT显着增高(P<0.05),且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CIT、RIT、PIT呈增高趋势;≥3个危险因素组与1个危险因素组相比,RMT显着增高(P<0.05),其余组间超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3线性相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提示CIT与RIT、PIT、年龄、高血压史、TG、TC、HDL-C、LDL-C、HCY、CR 显着相关(P<0.05);RIT 与 CIT、PIT、BMI、年龄、TG、TC、HDL-C、LDL-C、HCY 显着相关(P<0.05);PIT 与 CIT、RIT、BMI、年龄、SBP、高血压史、TC、HDL-C、LDL-C 显着相关(P<0.05)。2.4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CIT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高血压、吸烟、HDL-C(P<0.05);RIT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HDL-C(P<0.05);PIT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BMI、吸烟、HDL-C、GLU(P<0.05)。3.内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3.1冠心病各亚组及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冠心病组患者中,比较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结果可见:四组间的BMI、吸烟史、高血压患病率、他汀类用药史、TG、TC、HDL-C、LDL-C、HCY、CR存在显着差异(P<0.05);单支病变组的BMI、高血压患病率、他汀类用药史、TG、CR显着高于对照组,HDL-C、LDL-C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支病变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他汀类用药史、GLU、HCY、CR显着高于对照组,TC、HDL-C、LDL-C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的年龄、BMI、吸烟、高血压患病率、他汀类用药史、TG、GLU、CR显着高于对照组,TC、HDL-C、LDL-C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的吸烟率显着高于单支病变组,而舒张压显着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3.2冠心病各亚组及对照组超声指标比较比较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四组间超声测值的差异,结果可见:四组间CIT、RIT、PIT存在显着差异(P<0.01);单支病变组的CIT、RIT、PIT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支病变组的CIT、RIT、PIT显着高于对照组,而CIT、CMT显着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的CIT、RIT、PIT显着高于对照组,CMT、RIT显着高于单支病变组,RIT显着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范围的增加,内膜呈增厚趋势。3.3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IT、RIT、PIT均与冠心病独立相关(P<0.01),其他相关因素有TC、HDL-C、LDL-C、高血压(P<0.05)。3.4内膜厚度与传统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CIT 诊断冠心病的 AUC 为 0.919(P<0.01),以 29×10-2mm为cut-off 值,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90%;RIT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879(P<0.01),以12.5×10-2mm为cut-off值,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90%;PIT诊断冠心病的AUC 为 0.833(P<0.01),以 10.5×10-2mm为cut-off 值,灵敏度为 94%,特异度为58%;CIT、RIT、PIT联合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5,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84%,该模型与CIT、RIT、PIT相比,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显着增加(P<0.05)。传统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888(P<0.01),与传统危险因素相比,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单独引入CIT(AUC:0.888 vs.0.941)、RIT(AUC:0.888 vs.0.936)、PIT(AUC:0.888 vs.0.927)和同时引入 CIT、RIT、PIT三项(AUC:0.888 vs.0.954),对冠心病的诊断能力均显着增加(P<0.05)。而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同时引入CIT、RIT、PIT与单独引入CIT、RIT、PIT相比,其诊断价值的增加作用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颈动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内膜增厚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肥胖、血脂异常者的内膜厚度显着升高,随着合并危险因素数量增多,内膜厚度呈增厚趋势,不同部位内膜厚度的影响因素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且CIT、RIT、PIT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冠心病患者的CIT、RIT、PIT显着高于非冠心病者,且随着冠脉病变范围的增加,内膜厚度呈增厚趋势,CIT、RIT、PIT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独立和联合诊断价值,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单独引入CIT、RIT、PIT和同时引入CIT、RIT、PIT,均能显着增加对冠心病的诊断能力。
程晓艺[3](2019)在《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接诊的临床上怀疑有心血管疾病的对象行640层冠状动脉CT成像,并于2周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记录每位患者640层冠状动脉CT显示的斑块情况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显示的颈动脉斑块类型,用Logistic线性回归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总数;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总数及混合斑块总数;颈动脉强回声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总数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关系更密切OR=1.423,P=0.019),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混合斑块关系最密切(OR=1.858,P<0.001),颈动脉强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关系更密切(OR=4.232,P<0.001)。另外,年龄越小,男性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关系更显着(OR=1.540,P=0.025)。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混合斑块总数的相关性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男:OR=1.968(男)、女:OR=1.964);颈动脉强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总数关系在女性中更明显(OR=6.867,P<0.001)。危险因素在斑块进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结论: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显着相关性,且应重视在年龄与性别方面的差异。另外危险因素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亦不可小觑。
杨蓉[4](201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文中指出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关节的进行性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最终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研究显示,RA患者死亡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2]。多项研究已证实RA患者发生AS的比例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但目前RA患者发生AS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RA患者发生AS的发病现状,并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和检测指标。目的:通过对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员使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有无斑块,评估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RA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07月31日期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62例;同时纳入同期本院健康体检患者80例为对照。入组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测量颈IMT、有无斑块,将RA患者分为RA合并AS组(A组)和单纯RA无AS组(B组)。此外,记录RA患者的DAS28评分,并根据DAS28评分高低将RA患者又分为稳定组、低活动组、中活动组、高活动组。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AS发生率。比较A组和B组一般情况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有无差异,筛选RA患者发生颈部AS的危险因素。结果:(1)RA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RA患者颈部AS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CIMT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期RA患者较病情缓解组更易发生颈部AS。活动期RA患者高血压病史比例、收缩压、TC、HDL、LDL、ESR、CRP、RDW、RF、FIB、Hcy水平高于稳定期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A合并AS组平均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吸烟史比例、TC、TG、LDL、Hcy、ESR、CRP、RDW、RF、FIB、DAS28 水平较无 AS 组明显增高,HDL水平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Hcy、ESR为RA患者发生颈部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分析RA患者发生颈部AS的危险因素,与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这些传统危险因素有关,还与Hcy、ESR、CRP、RDW、RF、FIB、DAS28水平等指标相关。炎症负荷通过与RA患者心血管传统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陈召兄[5](2018)在《血糖联合颈动脉、主动脉瓣、窦管交界处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通常简称为“冠心病”,主要指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改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阻塞,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病情严重的甚至导致心肌坏死等的一类心脏疾病。目前,CAD的临床检诊手段较多,其中应用较广的主要有动态心电图(Active Electrocardiography,AECG)、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多排螺旋 CT(Multidetecter Spiral Computedtomography,MDCT)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等。经总结发现:AECG、MDCT对CAD有一定的检诊价值,但仍不够准确;PCI作为CAD诊断“金标准”,能明确诊断,帮助心内科医生快速、有效地恢复受损心肌的血液灌注,是确诊及治疗首选,但该手术费用较昂贵、操作复杂且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手术结果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关系密切,因此临床适用较局限,导致其在基层医院的治疗依从性较差。UCG对CAD的诊断临床应用较多,以检测主动脉瓣(Aortic Valve,AV)、二尖瓣等左心房室腔瓣膜钙化情况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等方面为主,同时由于以上检测范围均为冠状动脉病变的间接超声表现,且患者条件、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存在诸多差异,导致既往研究的争议较多。而对于最接近冠脉开口且血流动力学相似的主动脉窦管交界处(Sino-tubular Junction,STJ)钙化情况研究仍较少涉及。已有诸多研究表明,外周AS与CAD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1]。对外周动脉检查手段中,应用最广的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重复性高、无创、大部分动脉血管显影清晰且费用较低,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其中颈动脉(Carotid Artery,CA)、头臂干分叉处(Bifurcation Of Brachiocephalic Trunk,BOBT)动脉、股动脉及胸主动脉等外周动脉对CAD的预测价值均已有学者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共识。诸多对CA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等被认为是CA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被认为是CAD的同源病。笔者通过检测颈部动脉的CA及BOBT的斑块情况、AV及STJ的钙化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T2DM病史,以说明多手段联合检诊对CAD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CAD提供经验及依据。以上检诊手段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且患者容易接受。目的:分析血糖联合CA、BOBT及AV、STJ检查对CA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06月我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怀疑CAD并收入江苏省人民医院行PCI手术治疗患者共181例。其中38例为随访我院门诊心电图或临床体征怀疑CAD并至江苏省人民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同时回顾性收集我院的超声体检结果;143例为随机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并行PCI手术患者并回顾性收集其超声检查资料。同时收集入院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等临床基本资料及术前血脂、血压、血糖等检查结果。以上各项检查均在手术前1-2周内检诊结束。所有患者均进行了PCI手术,手术均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完成,且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及以上级别医师执行。确诊及评估CAD,根据PCI手术结果,同时采用直径法[2]与Gensini评分法[3]两项国际通用方法,计算患者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根据冠脉病变的有无,设CAD组(n=139例)及非CAD组(n=42例)。CAD组中,根据其病变的支数,分为单支组(n=32例)与多支组(n=107例);同时根据其Gensini评分:≤80分为低分组(n=52例),>80分为高分组(n=87例)。采用飞利浦公司的HD11、IU22及GE公司的Logiq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行CA、BOBT的二维超声检测。以CA、BOBT前后壁回声较低两条平行线与高强回声外膜间的垂直距离为检测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1.5mm记为斑块,计算并录入CA斑块的Crouse积分、斑块数及BOBT的IMT值[4]。采用GE公司Vivid7 Dimension心脏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行心脏超声左室长轴、心底短轴切面检查,得到AV及STJ钙化情况。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结果:1、基本资料的比较CAD组的男性患者比例及T2DM阳性率均高于非CA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年龄及吸烟史、高血脂、高血压的阳性率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组、单支组T2DM阳性率虽分别高于高分组及多支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非CAD组T2DM患者数占T2DM总数比例低于非T2DM患者数占非T2DM总人数(P<0.05);CAD组中高分组、多支组T2DM患者数占T2DM患者总数比例则均高于非T2DM患者(P<0.05),且多支组差异明显(P<0.01);而低分组、单支组所占比例两者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2、各检测项在CAD组及非CAD组的比较CAD组患者CA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数、BOBT的IMT值及AVC、STJ钙化阳性率均高于非CAD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3、各检测项在不同Gensini评分及不同支数的比较高分组、多支组CA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数、BOBT的IMT值及AV钙化阳性率均高于低分组及单支组(P<0.05);而高分组、多支组STJ钙化阳性率与低分组及单支组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各检测项的预测效能T2DM阳性、CA、BOBT斑块及AV、STJ钙化对CAD预测灵敏度最高为BOBT斑块的92.8%,特异度最高则为STJ钙化的97.6%,阳性预测值最高为STJ钙化的97.7%,阴性预测值最高为BOBT斑块的69.7%;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21.4%、80.5%、75.0%。结论:T2DM阳性、CA、BOBT斑块及AV、STJ钙化的联合检测能够补充各单一检测项的不足、发挥各自的优势。STJ钙化预测CAD的高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证实了其检测优越性。
李帅[6](2016)在《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脉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160例均行颈动脉超声及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平均年龄(58+-19)岁。颈动脉IMT增厚超过1.0mm和(或)出现斑块定义为阳性,冠状动脉狭窄大于等于50%定义为阳性,将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颈动脉超声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性别、年龄、血糖、血脂、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存在情况。结果:1、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者122例,占76.3%,冠脉阳性93例,占58.1%。2、颈动脉阳性组冠脉阳性89例,占73%,通过颈动脉阳性结果推测冠脉阳性,此方法的敏感性95.7%,特异性50.7%。3、颈动脉阳性组(即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组)与冠脉阳性组(即冠脉狭窄大于等于50%组)分别进行冠脉病变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冠脉造影阳性组各危险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血压、空腹血糖、BMI值。颈动脉超声阳性组各危险因素分析后的有统计学意义的(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血压。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到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可为冠状动脉病变提供证据,此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且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脉病变危险因素中的年龄、血压因素高度相关,而与性别、血脂、血糖、烟酒史、BMI值无明显相关性。冠脉病变与年龄、血压、血糖、BMI值高度相关,而与性别、血脂无明显相关性。
杨毓雯[7](2012)在《颈动脉超声、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评价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关系。同时检测血清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水平,分析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以及hs-CRP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相关性。通过建立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预测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资料与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因胸痛、胸闷疑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5例,女36例,年龄范围47~68岁,平均年龄56.58±6.16岁。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检测血清炎性标志物hs-CRP的浓度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在冠心病组内,根据冠心病临床分型的诊断要点,将患者分成两个亚组:SAP组和ACS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四大类:(1)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的支数(2)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指标:①测量内中膜厚度(IMT),②计算斑块总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3)检测hs-CRP浓度;(4)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BMI、既往史、吸烟史及反映血脂水平的指标:TC、TG、HDL-C、LDL-C。结果: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CS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SAP组严重,主要体现于:(1)ACS组患者以3支病变(占53.19%)为主,而SAP组以1支病变(占42.86%)、2支病变(占33.33%)为主。(2)两组间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目的整体构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IMT测值,以ACS组最高,SAP组次之,非冠心病组最低:[(0.88±0.14mm)vs(0.97±0.15mm)vs(1.06±0.17mm),均P<0.01]。3、三组斑块总发生率、斑块积分:ACS组>SAP组>非冠心病组,均P<0.05。ACS组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SAP组,P<0.01。4、非冠心病组、 SAP组和ACS组hs-CRP浓度变化情况如下:[(1.26±0.40mg/L)vs(3.45±1.16mg/L)vs(6.02±2.05mg/L),均P<0.01]。5、随着hs-CRP浓度升高,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在非冠心病组、SAP组和ACS组依次递增,分别为:[6.25%(2/32)] vs [26.19%(11/42)] vs [55.32%(26/42)],均P<0.05。6、从ACS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不稳定斑块和hs-CRP>3mg/L是预测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不稳定斑块—OR:3.234,95%CI:1.105~9.463,P=0.032;hs-CRP>3mg/L—OR:3.902,95%CI:1.171~13.001,P=0.027)。结论:1、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各自的特点,且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一致性。2、hs-CRP所反映的炎症水平可能影响了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3、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随着hs-CRP浓度升高,提示炎症反应程度加剧,同时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风险性也增加。4、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和hs-CRP有助于预测ACS发病。
张琼[8](2009)在《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何在急性冠脉事件前诊断冠心病、积极预防和治疗甚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费用高昂、有创、需要设备条件高等难以广泛普及,也很难成为观察病情变化、病变消长的手段。探索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来评估冠心病将一直是冠心病防治史上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和冠状动脉同为全身血管床一部分,它们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同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过程。动脉粥样硬化从早期阶段到最后出现临床综合征,其病理过程大概可分为3个阶段: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中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内膜增厚阶段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增厚内膜将来可形成斑块,而斑块形成为其晚期阶段。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厚度之和,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累及内膜,故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1986年,Pignoli等首先描述了用高分辨率超声的方法测量IMT,并与病理组织学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方法测量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超声这一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准确检测大、中血管的内膜。正常动脉管壁的血管超声表现为“双线征”,即两条平行的强回声线中间有一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而这两条回声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内膜中膜厚度。彩色多普勒超声问世以来,以其经济、简便、无创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检测外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检查方法。外周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其解剖部位固定,解剖标志清楚,位置表浅,易于辨认和寻找,超声能直接测量,所以可以使用小而轻的高分辨、高频率探头观察外周血管形态学改变从而间接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情况。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试图探讨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冠脉病变的相关性,颈动脉或股动脉粥样硬化何者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尚未完全明了。1980年,Furchgott等首次发现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随后证实EDRF的化学成分就是一氧化氮,由此表明一氧化氮是血管内分泌的重要舒张因子。Celermajer等于1992年应用高频率超声,对吸烟者、家族高胆固醇血症儿童、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和股动脉的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引发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评价,首创判断血管内皮功能无创方法.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Anderson等于1995年应用心导管介入造影法和肱动脉FMD法,证实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目前此方法是国内外大型临床试验最常用的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新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并认为内皮功能失调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初事件即“启动子”。目前,通过无创高频超声可以了解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和功能学改变,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的关系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利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IMT和肱动脉FMD,探讨颈动脉、股动脉IMT和肱动脉FMD在冠心病诊断的意义以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应用价值。研究目的1.探讨肱动脉、颈动脉以及股动脉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表窗口的可行性;2.研究冠心病病人外周、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受损的程度;3.探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FMD以及颈、股动脉IMT与冠脉受损的程度的相关关系;4.探讨冠心病病人肱动脉FMD、颈、股动脉IMT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对象和方法1.以经冠状动脉造影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9例,冠状动脉有病变者76例。入院时记录所有患者的家族史、个人心血管病史、吸烟及生活习惯等详细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电解质等有关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C)。2.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冠状动脉有意义病变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29例)和冠心病组(76例),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4例)和多支病变组(42例),后者指两支以上的冠脉受累。采用修正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病变程度越严重。3.颈动脉、股动脉IMT检测采用美国ACUSON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型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8~13MHz变频。先对双侧颈动脉进行二维检查,分别测量颅外颈总动脉(距分叉1cm处)、壶腹部、颈内动脉(窦部末端1cm处)后壁IMT;其次测量双侧距股动脉分叉前1cm股总动脉后壁处IMT,分别取双侧颈动脉、股动脉平均值为颈动脉IMT、股动脉IMT。4.肱动脉FMD检测采用美国ACUSON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型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8~13MHz变频。测量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分别测量每位受试者休息时肱动脉内径(D0)、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反应性肱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率(FMD%)=(D1-D0)/D0×100%。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经检验各组方差均不齐,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Welch方差分析检验,方差不齐时组间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s T3法,计数资料多组间差异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各血管检测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各血管指标之间相关关系行S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组别间颈动脉、股动脉IMT以及肱动脉FMD比较冠心病单支病变组颈动脉IMT(0.85±0.10mm)、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0.97±0.16mm)显着高于正常组颈动脉IMT(0.71±0.11mm)(均P<0.001);冠心病单支病变组股动脉IMT(1.14±0.17mm)、多支病变组股动脉IMT(1.53±0.29mm)显着高于正常组股动脉IMT(0.88±0.15mm)(均P<0.001);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IMT显着高于单支病变组(均P<0.001)。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肱动脉FMD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与正常组肱动脉FMD相比,冠心病单支病变组肱动脉FMD、多支病变组肱动脉FMD要低(均P<0.001);多支病变组肱动脉FMD显着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1)。2.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关系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股动脉IMT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应r=0.63、r=0.75,均P<0.001),与肱动脉FMD呈明显负相关(r=-0.85,P<0.001);3.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相关关系105例受试者颈动脉、股动脉IMT与肱动脉FMD之间呈明显负相关(相应r=-0.69、r=-0.74,均P<0.001)。结论1.外周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其位置表浅,易于辨认和寻找,高频超声能准确测量颈动脉、股动脉IMT,再因它价格低廉、无创、重复性好,可作为检测外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较好检查方法;2.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颈动脉、股动脉IMT值增加,肱动脉FMD降低;3.颈动脉、股动脉IMT以及肱动脉FM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4.冠心病患者存在颈动脉、股动脉IMT的显着增厚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显着受损,颈动脉、股动脉IMT与肱动脉FMD呈明显负相关,外周血管超声检测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工具,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陈文强[9](2004)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 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传统观点认为,AS是一个进行性的线性发展过程,由于脂质的沉积动脉内膜下的斑块逐渐增大突入管腔,造成管腔狭窄和组织缺血,最终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AS治疗的重点是AS斑块的消退。然而近年研究揭示了AS是一个稳定期和不稳定期交替的非线性过程,这一过程取决于斑块的易损性。易损斑块可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研究表明易损斑块具有以下特征:(1)较薄的纤维帽;(2)较大的脂质核;(3)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4)严重的内皮功能不全;(5)较强的凝血功能等。斑块是否破裂取决于内因—斑块的内在组织特性和外因—斑块所受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相互作用,内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进行有效地干预,对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促使易损斑块向稳定方向转变,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在AS易损斑块的研究领域中仍存在着许多重大问题:(1)尚未成功构建理想的与人类易损斑块相似的动物模型,以往构建的多为AS稳定斑块的动物模型,对研究易损斑块和斑块破裂的形态学、生物化学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十分困难,因此成功建立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为易损斑块提供适宜的研究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ACS中的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主要来自回顾性的观察,斑块稳定性与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关系无前瞻性的研究证实,AS斑块易损性及其破裂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3)AS斑块易损性和破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探明,全身的炎症指标能否作为预测斑块易损性的标志物?(4)目前仍缺少高分辨率的可显示斑块组织成分的影
卢峻,吴瑛,徐金锋,佘志红,王慧芳,冯晓凤[10](2003)在《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以颈动脉为窗口 ,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间关系。方法 用高频超声探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 ,一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值 (IMT) ,斑块分级。结果 三组IMT值及斑块分级存在显着差异。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 ,敏感性为 83 % ,特异性为 7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斑块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的最有效的阳性指标。结论 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二、颈动脉高频超声探查预测高血脂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动脉高频超声探查预测高血脂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2)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动脉内膜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
1.1.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生理 |
1.1.3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2 颈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3 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分类 |
1.2.4 640层冠状动脉C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查优势及发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纳排标准 |
2.2 一般资料 |
2.3 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 |
2.3.1 颈动脉斑块 |
2.3.2 冠状动脉CTA |
2.4 数据分析 |
2.4.1 颈动脉斑块 |
2.4.2 冠状动脉斑块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入组对象的临床相关数据及颈动脉斑块分布 |
3.2 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总数的相关性 |
3.3 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总数相关性年龄方面差异 |
3.4 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总数相关性性别方面差异 |
3.5 危险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3.6 数据分组统计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指标 |
三、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 RA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2. RA组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 |
3. 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RA、活动期RA患者AS发生率比较 |
4. RA各活动组间AS发生率比较 |
5. 活动期RA和稳定期RA资料比较 |
6. RA合并AS组与非AS组一般临床指标比较 |
7. RA合并AS组与非AS组生化水平比较 |
8. RA合并AS组与非AS组炎症水平,疾病活动状态及抗体比较 |
9. RA患者发生颈部AS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5)血糖联合颈动脉、主动脉瓣、窦管交界处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CAD组与非CAD组基本资料及血脂生化指标比较 |
2.2 各组T2DM、非T2DM患者数占比的比较 |
2.3 CAD组与非CAD组CA斑块及BOBT内中膜厚度的比较 |
2.4 不同Gensini评分及支数下CA斑块及BOBT内中膜厚度的比较 |
2.5 各组AV及STJ钙化情况比较 |
2.6 T2DM、CA及BOBT斑块与AV、STJ钙化预测效能比较 |
3.讨论 |
3.1 关于基本资料 |
3.2 关于CA与BOBT内中膜厚度 |
3.3 关于AV钙化 |
3.4 STJ钙化的研究价值分析 |
3.5 单一和联合检测的效能分析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脉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
1.2 动脉粥样斑块分型 |
1.3 冠状动脉造影方法、目的及应用 |
1.4 颈动脉超声检查目的、方法及应用 |
1.5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
1.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纳入标准 |
3.1.2 病例排除标准 |
3.2 冠状动脉造影 |
3.3 颈动脉彩超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1.1 冠脉病变组与非冠脉病变组各基线特征比较 |
4.1.2 颈动脉正常组与非颈动脉正常组各基线特征比较 |
4.2 统计分析结果 |
4.2.1 冠脉病变组与非冠脉病变组之间比较 |
4.2.2 颈动脉正常组与非颈动脉正常组之间比较 |
4.2.3 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
5.2 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分析 |
5.2.1 性别情况分析 |
5.2.2 年龄情况分析 |
5.2.3 血糖、血脂、BMI值情况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7)颈动脉超声、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仪器 |
2.3 研究方法及分组情况 |
2.3.1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2.3.2 分组情况 |
2.3.3 颈动脉超声检查 |
2.3.4 采集受检者的一般资料 |
2.3.5 检测外周血炎性标志物 hs-CRP |
2.4 技术路线图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重复性检验 |
第3章 结果 |
3.1 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特征 |
3.2 冠心病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
3.3 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
3.3.1 各组患者 IMT 测量值的比较 |
3.3.2 各组患者斑块发生率的比较 |
3.3.3 各组患者斑块性质的比较 |
3.3.4 各组患者斑块积分的比较 |
3.4 各组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 hs-CRP 水平的比较 |
3.5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 hs-CRP 及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 |
3.6 ACS 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
3.7 重复性检验 |
第4章 讨论 |
4.1 概述动脉粥样硬化 |
4.2 颈动脉系统的解剖学基础及超声检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
4.4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hs-CRP 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关系 |
4.4.1 hs-CRP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4.4.2 hs-CRP 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关系 |
4.5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
4.5.1 年龄、性别 |
4.5.2 吸烟 |
4.5.3 高血压 |
4.5.4 糖尿病 |
4.5.5 血脂 |
4.6 ACS 发病主要因素二分类 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4.7 小结 |
4.8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图片及说明 |
文献综述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在读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9)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实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论文Ⅱ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颈动脉高频超声探查预测高血脂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2]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动脉内膜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D]. 林培鑫. 山东大学, 2020(02)
- [3]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相关研究[D]. 程晓艺. 西安医学院, 2019(09)
- [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D]. 杨蓉. 苏州大学, 2018(04)
- [5]血糖联合颈动脉、主动脉瓣、窦管交界处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分析[D]. 陈召兄.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 [6]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脉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李帅. 吉林大学, 2016(09)
- [7]颈动脉超声、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D]. 杨毓雯. 南昌大学, 2012(12)
- [8]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D]. 张琼.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1)
- [9]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D]. 陈文强. 山东大学, 2004(07)
- [10]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J]. 卢峻,吴瑛,徐金锋,佘志红,王慧芳,冯晓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06)
标签:颈动脉论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 冠状动脉硬化论文; 老年性高血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