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长春市城市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长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提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李雅[2](2021)在《人口结构变化下长春市旧居住区更新研究》文中提出

傅宇丕[3](2020)在《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存量也日益增大。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势必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人口密度大,城市扩张迅速,住房保障需求与日俱增。为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要,长春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量也逐年上升。然而,大规模的建设量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可避免,严寒地区的气候环境带来的采暖能耗的巨大消耗,长春市作为东北三省的核心城市也不例外。与此同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化的设计方法也逐步成为主流,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也逐渐受到影响。采用适宜的设计方法,可以科学地减少能源消耗,明显地改善住区环境。在此背景下,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化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严寒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以及高额的采暖能耗,以及长春市逐年递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量。本文选取长春市保障性住房中的公共租赁住房,作为绿色化设计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春市现有公共租赁住房的实地调研与考察,以及网络与学术资料的整理。基于长春市的气候环境及城市环境,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政策项目、规划选址、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单体设计概述总结,提出现有问题;并选取了其中的三个典型小区进行建筑技术模拟分析,从规划选址及建筑布局、建筑单体和场地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绿色化设计策略;最后以一个基于绿色化设计策略的试设计,以及建筑技术模拟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绿色化设计的有效性。我国对于严寒地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研究大部分为基于节能或室内空间的研究,文章首次对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系统地研究绿色化设计策略的应用,在设计阶段促使建筑营造良好的住区环境,减少能源消耗,为严寒地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绿色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并对其他类型的居住建筑具有借鉴意义。

黄邓楷[4](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子木[5](2020)在《既有住区绿化空间层级化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的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特别着重标明了旧居住区改建每人的公共绿地面积,并增设老人和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绿化空间场地。而现阶段,我国80-90年代的住区仍然在城市中的占比较大,这类住区普遍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们本身就是开放状态下的住区,能够很好的实现与城市资源共享;二是这类住区无论其自身功能还是承载能力都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此外,各个住区现状有很大的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以及待修复状态。因此,如何通过对既有住区的绿化空间现状进行研究,进而针对不同情况的住区,对其层级化的修复更新处理,实现以人为本,最终达到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80-90年代的既有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绿化空间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绿化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汇总分析,总结梳理出以层级化策略对其改造更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既有住区进行改造设计,验证层级化策略的实施可行性。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住区绿化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做了大量研究,包括国内外相关理论学说以及已经建成的实际案例,并对这些理论和案例按照不同理论倾向归纳总结,使得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对既有住区的绿化空间营造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以大连市既有住区为例,对大连各个区域的20个小区进行了深入详细调研,包括各个住区的绿植数量、场地情况以及休息活动设施,从而对既有住区绿化空间层面问题进行总结;根据问题的汇总,得知住区绿化空间由于间断的更新与居民自行维护设计,呈现的现状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进行层级化改造的设计策略,包括功能健全、品质提升和成熟优化三个阶段,并在成熟优化阶段以“社区生活圈”作为切入点研究,渐进式的完成各个住区的绿化空间改造设计;最后,以大连的连平街小区为例,根据提出的相应策略进行层级化改造设计实践。在整体的改造过程中,试图建立一种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阶段性、层级化改造模式,提升住区绿化空间整体质量的同时,提高居民住区改造建设的参与度,增强住区对居民归属感心理的营造,为既有住区绿化空间的改造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程依博[6](2020)在《长春市城市更新演进的特征与趋势》文中指出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城镇发展进入加速期,城市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城市景观环境逐步改善。以经济适用型建筑空间、开放空间为主导的建设,解决了快速增长期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城市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早期的空间形态、建筑风貌、景观格局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精细化、美观化的要求,亟待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改造。因此,探讨城市更新的演变历程、分析城市更新的运行机制、研究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论文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入手,分析研究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总结长春市更新的演进特征,提出了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综述。从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确定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进程及内容,提出当前城市更新理论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城市更新理论研究框架。梳理了城市更新的概念释义及内涵;从经济导向、需求导向、实施导向方面解析了城市更新研究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城市更新的机制、原则和路径,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长春市城市更新演进的特征。以长春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探讨更新演进的影响因素,剖析城市更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部分,长春市城市更新发展趋势及主要策略。借鉴我国现今城市更新经验,针对长春市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城市更新的目标和思路,确定未来城市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惠莹[8](2020)在《存量规划背景下长春市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研究 ——以南关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与“多规合一”和主体功能区划的进行,以空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为核心提出了“三区三线”的概念,目标是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及优化国土开发。存量规划作为优化国土开发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的发展主旋律。同时,考虑到居住用地开发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款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房地产市场也是如今中国最大的资金池。合理的居住用地开发研究对于政治、人文、经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研究,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由绿化环境、交通环境、开发强度、经济影响、周边配套、居民体验六个准则层,绿地率、路网密度、连结度、建筑密度、开发收益率、教育配套、户型满意度等十六项指标层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价数据,选取了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南关区,对长春市南关区的8个已建成居住用地样本进行开发合理性的评价分析研究。最后通过比对8个样本评价综合分值与单因子评价分值来分析居住用地开发中可以吸取的合理点,与需要改进的不合理点所在。通过对该样本对象的研究得出了合理的住区道路构建形式、开发收益区间、周边配套的配置、住区排布方式、户型设计方式等。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对长春市南关区样本案例的评价分析,对已开发的居住用地现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从而完成一套关于长春市南关区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的梳理。为引导政府土地出让、居民选房购房、建设单位选拍土地与居住用地的方案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对于存量规划背景下长春市居住用地的合理性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井妍[9](2019)在《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发展的所有目标,都有赖于对安全的保障。当前,国内外社会安全问题频发,从失联事件到交通伤亡事故,使得居民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安全,是政府的各类工作报告中每年必提的关键词。住区作为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框架单元,开放住区作为未来我国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其居住安全应当被给予重点关注,保障“家”的安危和提升住区安全品质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本文立足于开放住区环境要素与住区安全的内在关联,以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开放住区安全性提升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现状,分析影响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的环境要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影响开放住区安全性的环境要素体系构建以及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的探索。文章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进行解析。进而阐述住区建设相关理论,分析开放住区特征,并梳理安全空间映象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CPTED理论、交通安宁理论和公共安全管理理论,明确各理论的内涵和核心内容。总结国内外关于住区安全方面的相关实践,从而明确对后续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随后,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构建影响开放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安字片区域开放住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系统地了解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居民对于影响开放住区安全的各环境要素满意程度。通过对现状存在问题的总结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影响既有开放住区的各环境要素的权重,进而通过IPA分析法明确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提升中需要优先改造的环境要素。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安全、防卫安全、行为安全以及住区安全构建与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改造提升策略。同时,汲取既有开放住区在安全性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从街区单元设计、边界空间设计、用地功能混合以及邻里关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对我国未来开放住区安全建设的启示。

黄颜晨[10](2019)在《多源数据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与用地的集中,往往形成高密度状态。居住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城市空间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高密度城市特点的集中展现区域。因此,高密度城市常伴随着的空间拥挤、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居住空间中常有体现,如何实现高密度状态下居住空间宜居性的提升,对于我国旧城改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与住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思路构建相应的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体系,从空间形态、空间生活、空间联系、空间环境四大角度对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以明确其现状发展状况与问题所在,为后续规划提供足够支撑。为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时性,本文将在天津中心城区范围内选取典型居住空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本文将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居住空间多源数据收集,分别以城市建筑轮廓数据、POI数据、城市道路数据、相关部门的网络公开统计数据和实地的调研数据对所选的典型居住空间的形态质量、生活水平、联系能力及环境品质进行评价,并通过Arc GIS等分析平台实现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的可视化,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相应的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结果,体现城市数据分析的优越性。最后,本文将以前述评价结果为基础展开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技术框架的构建。以生态发展、问题导向、渐进式改造为理念,从空间布局、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生态格局等角度提出高密度背景下居住空间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为居住空间宜居性的提升制定相应策略与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密度城市的更新改造。

二、长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概念
        1.3.2 绿色化设计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相关综述
    2.1 长春市气候条件与城市环境概况
        2.1.1 长春地区气候条件
        2.1.2 长春市城市环境特征
    2.2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概况
        2.2.1 长春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政策与规范
        2.2.2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费用概况
    2.3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及建筑概况
        2.3.1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及规划选址概况
        2.3.2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概况
        2.3.3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建筑单体设计概况
    2.4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概况
    2.5 本章小结
3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设计策略研究
    3.1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建筑技术模拟
        3.1.1 模拟对象选取
        3.1.2 评价标准
        3.1.3 模拟条件设定
        3.1.4 选取小区建筑环境模拟
        3.1.5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模拟结果评价
    3.2 规划选址及建筑布局绿色化设计策略
        3.2.1 规划选址策略
        3.2.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3.3 建筑单体绿色化设计策略
        3.3.1 住栋设计
        3.3.2 户型设计
        3.3.3 建筑外观设计
    3.4 场地绿色化设计策略
        3.4.1 场地道路交通设计
        3.4.2 地下空间设计
        3.4.3 绿化景观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设计策略应用
    4.1 工程概述
    4.2 长春某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绿色化设计
        4.2.1 规划选址及建筑布局策略应用
        4.2.2 建筑单体设计策略应用
        4.2.3 场地设计策略应用
    4.3 绿色化设计建筑技术分析
        4.3.1 住区环境模拟
        4.3.2 结果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致谢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2.4 结语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法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3.6 结语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内容
        4.2.2 问卷设置
        4.2.3 数据获取
        4.2.4 研究方法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4.5 结论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4.6 结语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概述
    5.2 研究设计
        5.2.1 实景照片选取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5.2.3 研究方法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5.4.1 绿视率
        5.4.2 环境可视性
        5.4.3 环境管理程度
        5.4.4 环境美观程度
        5.4.5 他人的存在
        5.4.6 土地利用类型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5.6 结论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5.7 结语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6.4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既有住区绿化空间层级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
        1.4.2 分析与比较
        1.4.3 实地调研
    1.5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住区绿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历程
        2.1.1 生态学角度
        2.1.2 环境心理学角度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生态性相关理论
        2.2.2 人性化相关理论
        2.2.3 适老性相关理论
    2.3 相关实践案例
        2.3.1 生态性角度——汉诺威康斯伯格住宅小区
        2.3.2 人性化角度——纽约布朗克斯区“绿途”社区
        2.3.3 适老性角度——北京泰康之家养老社区
    2.4 小结
3 大连市既有住区绿化空间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3.1 既有住区绿化空间现状调研
        3.1.1 住区选取
        3.1.2 调研结果
        3.1.3 典型住区深入调研
    3.2 现状问题分析总结
        3.2.1 住区周边环境
        3.2.2 住区内部绿化空间环境
        3.2.3 住区之间差异
    3.3 居民需求分析
        3.3.1 调研方式
        3.3.2 调研结果
        3.3.3 调研结果分析
    3.4 小结
4 既有住区绿化空间改造原则及目标
    4.1 住区绿化空间改造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经济性原则
        4.1.3 多元性原则
        4.1.4 地域性原则
        4.1.5 参与性原则
    4.2 住区绿化空间改造目标
        4.2.1 完善绿化空间功能
        4.2.2 建立合理的绿地系统
        4.2.3 建立人性化绿化空间
        4.2.4 建立生态型绿化空间
    4.3 层级化改造方式介入
        4.3.1 层级化改造模式
        4.3.2 层级化改造意义
    4.4 小结
5 既有住区绿化空间层级化改造策略
    5.1 功能健全阶段
        5.1.1 现状清理与修复
        5.1.2 现状补全
    5.2 品质提升阶段
        5.2.1 生态性雨水绿化空间景观构建
        5.2.2 人性化邻里住区绿化空间构建
        5.2.3 特殊人群绿化空间构建
    5.3 成熟优化阶段
        5.3.1 社区生活圈的概念
        5.3.2 绿化空间系统构建
        5.3.3 绿化廊道系统构建
        5.3.4 智慧社区生活圈构建
    5.4 小结
6 以大连市连平街小区为例对绿化空间进行层级化改造
    6.1 现场调研分析
        6.1.1 小区背景分析
        6.1.2 小区建筑相关方面研究分析
        6.1.3 小区绿化空间方面研究分析
    6.2 功能健全阶段改造设计
        6.2.1 现存绿化空间的整理修复
        6.2.2 绿化空间的增加补全
    6.3 品质提升阶段改造设计
        6.3.1 生态性雨水绿化空间改造设计
        6.3.2 人性化邻里住区绿化空间改造设计
        6.3.3 特殊人群绿化空间改造设计
    6.4 成熟优化阶段改造设计
        6.4.1 道路绿化空间整合
        6.4.2 公共绿地附加
        6.4.3 宅旁绿化空间精准配置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住区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长春市城市更新演进的特征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于城市更新发展的研究
        1.3.2 国内对于城市更新发展的研究
第2章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与机制研究
    2.1 研究界定
        2.1.1 概念释义
        2.1.2 研究内容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经济理论
        2.2.2 空间需求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3 城市更新的机制
        2.3.1 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城市结构的更新
        2.3.2 技术进步促使城市形态的更新
        2.3.3 人的需求促使人居环境的更新
        2.3.4 城市政策改变城市更新的重点
    2.4 城市更新的原则
        2.4.1 综合协调原则
        2.4.2 目标多样化原则
        2.4.3 利益均等化原则
        2.4.4 可持续发展原则
    2.5 城市更新的路径
        2.5.1 功能置换优化空间形态结构
        2.5.2 景观体系构建改善城市风貌
        2.5.3 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城市特色
        2.5.4 微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第3章 长春市城市更新的演进特征
    3.1 长春市城市发展概述
        3.1.1 长春市自然条件
        3.1.2 长春市历史沿革
    3.2 长春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征
        3.2.1 以工业建设为主导的城市生产生活职能的更迭
        3.2.2 以改善生活为目标的城市形态变化
        3.2.3 以房地产开发为导向的高密度增长
        3.2.4 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环境改善
    3.3 长春城市更新的影响要素
        3.3.1 经济发展水平
        3.3.2 城乡规划政策
        3.3.3 历史文化传承
    3.4 长春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
        3.4.1 城市功能性衰退问题严重
        3.4.2 城市更新方法依然存在规模过大,手段单一的问题
        3.4.3 城市更新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
        3.4.4 城市更新内容缺乏综合考虑
        3.4.5 城市更新过程中缺少公众参与体系
第4章 长春城市更新发展趋势及主要策略
    4.1 国内部分城市的更新经验总结
        4.1.1 合肥
        4.1.2 北京
        4.1.3 深圳
        4.1.4 我国城市更新的总体趋势
    4.2 长春市城市更新目标与思路
        4.2.1 有机更新,整体协调
        4.2.2 尊重历史,新旧结合
        4.2.3 生态修复,因地制宜
        4.2.4 公众参与,全民共享
    4.3 长春市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
    4.4 长春市城市更新的发展策略
        4.4.1 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4.4.2 完善道路的微循环系统
        4.4.3 打造多维绿色空间
        4.4.4 维系传统历史风貌元素
        4.4.5 微改造渐进式推进城市更新
        4.4.6 推进社区参与改造过程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存量规划背景下长春市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研究 ——以南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间规划体系背景
        1.1.2 存量规划背景趋势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创新
        1.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调研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实例分析法
        1.5.4 层次分析法
        1.5.5 数理统计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阐释
    2.1 存量规划内涵解析
        2.1.1 存量规划相关概念
        2.1.2 存量与增量规划对比解析
    2.2 城市居住用地的概念及相关定义
        2.2.1 居住用地相关概念
        2.2.2 城市居住用地的特性
        2.2.3 城市居住用地的地位
        2.2.4 居住用地空间分布
    2.3 居住用地开发相关理论基础
        2.3.1 居住用地开发相关概念
        2.3.2 存量规划下居住用地特征
        2.3.3 存量规划下居住类用地开发类型
    2.4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开发
        2.4.1 城市系统结构属性
        2.4.2 城市土地利用的时代特征
    2.5 居住用地的开发
    2.6 评价体系构建法的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春市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长春市居住用地开发情况
        3.1.1 长春土地市场情况
        3.1.2 长春房产市场情况
    3.2 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评价体系建立理论原则
        3.2.1 人性化原则
        3.2.2 生态性原则
        3.2.3 功能性原则
        3.2.4 社会性原则
    3.3 长春市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评价体系建立
    3.4 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评价因子的提取
        3.4.1 备选因子集
        3.4.2 选定因子
    3.5 评价因子(指标)量化方法
        3.5.1 绿化环境
        3.5.2 交通环境
        3.5.3 开发强度
        3.5.4 经济影响
        3.5.5 周边配套
        3.5.6 居民体验
    3.6 权重确定
        3.6.1 评价模型与矩阵构建
        3.6.2 权重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春市南关区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研究
    4.1 长春市南关区居住用地开发情况
        4.1.1 长春市南关区土地市场情况
        4.1.2 长春市南关区房产市场情况
    4.2 长春市南关区居住用地数据获取
    4.3 长春市南关区典型案例研究
        4.3.1 数据筛选
        4.3.2 长春市南关区样本居住用地概况
        4.3.3 长春市南关区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评价过程
    4.4 长春市南关区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评价结果
        4.4.1 单因子评价
        4.4.2 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住区建设相关研究
        2.1.1 住区建设相关理论
        2.1.2 住区组织模式演变过程
        2.1.3 开放住区特征分析
    2.2 住区安全相关研究
        2.2.1 住区安全相关理论
        2.2.2 开放住区安全性分析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
        2.3.1 国外住区安全相关实践
        2.3.2 国内住区安全相关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调查分析
    3.1 影响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体系构建
        3.1.1 要素筛选的原则
        3.1.2 影响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筛选
        3.1.3 要素体系构建
    3.2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现状分析
        3.2.1 安全性调研技术路线
        3.2.2 街区特征解读
        3.2.3 住区安全现状分析
    3.3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3.3.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3.3.2 住区安全满意度现状统计分析
        3.3.3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3.3.4 基于IPA分析法的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分析
        3.3.5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
    4.1 交通安全提升策略
        4.1.1 划分道路等级
        4.1.2 引入交通稳静
        4.1.3 疏通步行空间
        4.1.4 建设安全设施
        4.1.5 组织停车管理
    4.2 防卫安全提升策略
        4.2.1 强化住区出入口空间
        4.2.2 精细设计住宅单元出入口空间
        4.2.3 保证夜间营业店铺数量
        4.2.4 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4.3 行为安全提升策略
        4.3.1 修缮室外环境设施
        4.3.2 增加无障碍设施
        4.3.3 加强环境照明
    4.4 安全构建与管理提升策略
        4.4.1 加强物业管理
        4.4.2 引导多元共治
        4.4.3 建设安全文化
        4.4.4 公众参与安全审计
    4.5 对我国未来开放住区安全建设的启示
        4.5.1 街区单元组织
        4.5.2 边界空间设计
        4.5.3 用地功能混合
        4.5.4 邻里关系构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多源数据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概念与范围
        1.2.1 相关研究概念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1 多源数据理论及其实践
        2.1.2 高密度建设背景下的住区发展研究
        2.1.3 居住空间宜居理论的发展及其评价
        2.1.4 居住空间更新提升实践
    2.2 研究成就与不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体系确定
    3.1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目标与意义
        3.1.1 评价目标
        3.1.2 评价意义
    3.2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选取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2 已有住区评价体系解读
        3.2.3 评价指标筛选
    3.3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与量化
        3.4.1 熵权法
        3.4.2 指标量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
    4.1 多源数据获取及典型评价地块选取
        4.1.1 多源数据特点及其获取
        4.1.2 天津中心城区居住区分布研究
        4.1.3 典型地块选取
        4.1.4 典型地块居住空间范围划定
    4.2 典型地块空间形态质量评价
        4.2.1 建筑密度
        4.2.2 容积率
        4.2.3 绿地率
    4.3 典型地块空间生活水平评价
        4.3.1 商业服务业设施
        4.3.2 教育文化设施
        4.3.3 医疗卫生设施
        4.3.4 社区与便民服务设施
    4.4 典型地块空间联系能力评价
        4.4.1 道路交通可达性
        4.4.2 公共交通系统
        4.4.3 步行系统
        4.4.4 停车场地
    4.5 典型地块空间环境品质评价
        4.5.1 公园绿地与广场
        4.5.2 空气质量指数
        4.5.3 生活垃圾管理
    4.6 典型地块居住空间宜居性综合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评价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
    5.1 以评价结论为基础针对性展开更新提升工作
        5.1.1 更新提升的必要性
        5.1.2 更新提升的针对性
    5.2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技术框架
        5.2.1 空间布局优化
        5.2.2 配套设施完善
        5.2.3 道路交通改造
        5.2.4 生态格局重塑
    5.3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政府主导下的制度支持
        5.3.2 公众参与下的活力提升
        5.3.3 信息时代的居住空间建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附录E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长春市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人口结构变化下长春市旧居住区更新研究[D]. 李雅.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长春市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化设计研究[D]. 傅宇丕.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既有住区绿化空间层级化改造研究[D]. 李子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长春市城市更新演进的特征与趋势[D]. 程依博.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7)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存量规划背景下长春市居住用地开发合理性研究 ——以南关区为例[D]. 刘惠莹.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7)
  • [9]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D]. 井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多源数据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黄颜晨.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长春市城市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