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影响因子与内蒙古西部地区卤虫卵孵化率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梅[1](2021)在《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夏季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二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三是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第一,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比研究。野外研究采用样线法观察并记录蜥蜴物种,采用样方法记录样方内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植被覆盖度、碎石比例、裸地比例、植被高度、植物种数、土壤硬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结果表明,同域分布的两种蜥蜴在微生境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丽斑麻蜥栖息地多为灌丛或者植被盖度高的草丛、植被高度高、植被种数多、碎石比例低、土壤硬度较高的微生境;而荒漠沙蜥栖息地的环境多为矮小草丛、植被种数少,碎石比例高、土壤硬度低、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低的微生境;在过渡区域两物种会同域分布。主成份分析显示,丽斑麻蜥会首选植被是覆盖度高的生境,而荒漠沙蜥会首选植被覆盖度低的生境。第二,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降雨量、植物覆盖度与植被大小,会影响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1)降雨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在2019年,年降雨量为402.9mm,2020年为342.1mm。两年相差60.8mm。在植被生长期间,降雨量对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均会有显着影响。降雨量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越低。(2)植物覆盖度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54.24±13.38%;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46.93±12.27%,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21<0.05),即植被覆盖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41.41±8.79%;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38.22±8.92%,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显着(p=0.464>0.05)。(3)植被大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12.34±7.25;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9.75±5.74,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047<0.05),即植被高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8.47±2.90;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5.83±2.21,两年的植被高度差异显着(p=0.039>0.05)。第三,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响应。(1)自然巢环境:温度,孵化期产卵巢的表层温差为8.5-39℃,温差为30.5℃;产卵处温差为11.5-34℃,相差22.5℃;20cm处温差为13.5-27℃,相差13.5℃;即相差结果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温效果越好。湿度,不同土壤层的湿度变化为:表层湿度差为94.6-106.8%,其湿度差为12.3%。卵处的湿度差为93.3-105.2%,湿度差为11.3%;20cm处的湿度差为92.0-102.5%,其湿度差为10.5%,即土壤湿度差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湿效果越好。(2)模拟巢环境:温度,不同覆盖物下的温度差的顺序为:无覆盖物>砖头>石头。湿度,表层湿度差结果为:表层>砖头>石头;产卵处和20cm处的湿度差结果均为:表层>石头>砖头。不同的覆盖物保温效果不同。
张玉静[2](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认为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文豪[3](2021)在《甘肃天祝高寒草甸两个孢囊线虫新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孢囊线虫(Cyst-forming nematode)是一类适应能力强、寄主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植物寄生线虫,可造成重要作物的经济损失。目前,高寒草甸孢囊线虫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高寒草甸牧草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描述了两种寄生在牧草上的孢囊线虫新种,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豆科作物寄生性测定以及潜在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2018-2020年间,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甘肃天祝高寒草甸牧草孢囊线虫进行调查,在5个乡(镇)34(村),共采集牧草及其根际土壤样品236份,寄主包括12科21种牧草。其中77份样品发现孢囊线虫,检出率为32.63%,抓喜秀龙乡的孢囊线虫检出率最高,为57.7%,该乡永丰村平均孢囊密度最大,每100g土中含孢囊线虫30.25个,发现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根系孢囊线虫基数较大,最高分别达到每100g土61和31个孢囊。2.微孔草孢囊线虫新种寄生在微孔草根系,形态学观察发现该线虫孢囊柠檬形,颈长,阴门钝圆,双半膜孔,无下桥和泡状突。二龄幼虫线形,口针发达,基部球圆且向上略有凹陷,侧线四条,尾圆锥形且约为透明尾长的2倍,该种归分到孢囊属(Heterodera)豌豆组(Goettingiana group)。相比于豌豆组内7个有效种而言,该线虫孢囊阴门膜孔和阴门裂长均小于7个有效种,但二龄幼虫体长与中食道球与体前端距离均大于7个有效种。基于ITS-r DNA、28S-r DNA和mt DNA COI序列的系统发育揭示了该线虫与其他孢囊属豌豆组线虫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分支,更加支持该线虫的独特性。因此,本研究将其归分为孢囊属线虫新种,命名为微孔草孢囊线虫(H.microulae sp.n.)。3.天祝棘皮孢囊线虫新种寄生在珠芽蓼根系,孢囊柠檬形或圆形,颈尾突出,环膜孔,外阴齿发达,肛门明显,但无下桥和泡状突。二龄幼虫蠕虫状,口针强壮,基部球向上略有凹陷,侧线4条,尾部圆锥形,透明尾轮廓为V状和U状,侧尾腺孔明显。卵表皮平滑无刻点。隶属棘皮孢囊属(Cactodera)。该线虫与C.thornei形态最为相似,但唯一的区别是前者卵壳表面光滑,后者有刻点。分子生物学特征经ITS-r DNA、28S-r DNA,发现该孢囊线虫与近缘种r DNA序列差异较大,且系统发育树揭示了该线虫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分支,更加支持该线虫的独特性。基于此,将其定为新种,命名为天祝棘皮孢囊线虫(C.tianzhuensis sp.n.)。4.微孔草孢囊线虫和天祝棘皮孢囊线虫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微孔草孢囊线虫的最适孵化温度为15℃,天祝棘皮孢囊线虫为20℃。土壤浸液和稀释20倍根汁均能促进两者孵化,但5倍根汁抑制二者的孵化。微孔草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在15℃存活力和活性较强,天祝棘皮孢囊线虫则在18℃下较强。在4℃时可以更好地保存二者的二龄幼虫,但幼虫活性较弱。在15℃下,微孔草孢囊线虫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要27d。5.微孔草孢囊线虫寄主范围测定发现,微孔草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均可侵入豌豆、豇豆、菜豆、绿豆和蚕豆等豆科作物,经染色发现侵染后均有较强的褐化反应,其中在蚕豆上繁殖能力最强,在豇豆最弱。60d后,在蚕豆中检出孢囊线虫,形态测量值除孢囊长、宽外,其他测量值均小于原始群体。Max Ent分析发现,微孔草孢囊线虫的潜在分布区为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和西藏中部地区,当最湿月降水量约为98mm时,存在概率最大。其他重要环境因子包括最湿季降雨量约为240mm,最暖季降水量约为200mm以及最湿季平均气温约为11.5℃,最为适宜。
崔笑雄[4](2021)在《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飞行能力及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和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g)是新疆果园主要的三种食心虫,严重危害梨、苹果、桃、杏、李、枣等果木,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其突出的钻蛀危害和抗逆性给有效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对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室内室外试验相结合,比较了三种果树食心虫的飞行能力,探讨了三种果树食心虫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梨小食心虫在香梨园一年发生5代,苹果蠹蛾和香梨优斑螟分别发生4代。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集中发生在4月中旬,第1代成虫集中发生在6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集中发生在7月中旬,第3代成虫集中发生在8月中旬,第4代成虫集中发生在9月上旬。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集中发生在4月下旬,第1代成虫集中发生在6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集中发生在7月中旬,第3代成虫集中发生在8月中旬。香梨优斑螟越冬代成虫集中发生在4月下旬,第1代成虫集中发生在6月中旬,第2代成虫集中发生在7月下旬,第3代成虫集中发生在8月中下旬。2.三种主要果树食心虫的飞行能力均随日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苹果蠹蛾3日龄,香梨优斑螟4日龄,梨小食心虫5日龄,飞行能力最强。苹果蠹蛾雌雄成虫间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异,梨小食心虫雌虫飞行能力大于雄虫,香梨优斑螟雄虫飞行能力大于雌虫。苹果蠹蛾和香梨优斑螟未交配成虫飞行能力大于已交配成虫,梨小食心虫未交配雄虫飞行能力小于已交配个体,未交配雌虫飞行能力与已交配雌虫无明显差异。三种果树食心虫不同日龄、性别、交配状态的成虫飞行能力存在差异,其飞行能力大小依次为香梨优斑螟、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3.香梨优斑螟活动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冬代成虫每日活动时间为18:00-4:00,主要集中在20:00-0:00;第1、2代成虫每日活动时间为20:00-8:00,主要集中在22:00-0:00;第3代成虫每日活动时间为20:00-6:00,主要集中在22:00-0:00。不同气象因子对香梨优斑螟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综合影响各世代成虫种群发生规律。温度和日照时长是影响香梨优斑螟越冬代和第3代成虫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和日照时长是影响第1、2代成虫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4.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船型平板粘胶诱捕器诱集效果最好,其次为水盆诱捕器,但差异不显着;绿色和蓝色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差异不明显;当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时,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效果最好,但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2.0 m时,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差异不显着,但显着优于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0 m;西、北方位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显着优于东、南方位,其中北方诱集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西方诱集苹果蠹蛾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诱芯个数越多,诱集效果越好,但诱捕器安放诱芯剂量为1个、2个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效果差异不显着。在香梨园,正确合理使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可有效防治两种蛀果性害虫。5.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迷向剂胶条600、900、1200个/hm2处理的迷向率均在94%以上,复合迷向干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蛀果率调查结果显示,7月10日和8月10日性迷向剂胶条600、900、1200个/hm2处理的蛀果率分别为0.50%、0.25%、0.13%和0.38%、0.25%、0.13%,均显着低于对照,随时间延续防效更为明显。采用性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进行复合干扰迷向防治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综合考虑成本,建议田间使用性迷向剂胶条900个/hm2为宜。研究结果可为香梨园三种果树食心虫的预测预报与绿色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郭红艳[5](2021)在《食品中呕吐毒素与重金属镉联合暴露的肠道毒性作用机制及毒性筛查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呕吐毒素(DON)是小麦等谷物食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具有致吐、厌食等肠道毒性,而镉(Cd)是食品及土壤中污染最严重的有毒重金属之一,其从土壤到农作物的迁移速率极高,可污染大多数食品。DON和Cd在食物链中共同暴露产生蓄积作用,调研显示,黄河中游、东南沿海等谷物部分主产区同时是两者的中-高水平污染地区,谷物食品如面粉、面包等均受DON和Cd污染严重,因此人群面临DON+Cd的联合暴露风险。膳食摄入将导致肠道成为高水平DON和Cd同时作用的器官,且两者共同毒性作用于肠道,因而,对DON+Cd的肠道联合毒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肠上皮细胞HT-29模型和秀丽隐杆线虫慢性暴露模型相结合,通过体内、外模型联合评价DON+Cd的肠道联合毒性效应,探究其作用机制,并建立基于作用机制的可视化联合毒性筛查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DON和Cd肠道毒性的体外模型建立与评价。通过八种细胞系的增殖活性测定,发现HT-29、Caco2等肠道细胞对DON有一定抵抗力,Compu Syn拟合DON暴露HT-29细胞12、24、48 h的IC50值分别为167.08、143.74、15.95μM,相应Cd的IC50值分别为157.47、44.42、6.60μM。基于IC50值分析,DON对HT-29细胞的毒性弱于Cd,但基于Fa-dose曲线分析,低剂量水平的DON毒性强于Cd。以此时间维度的毒性规律,设计模拟实际膳食平均暴露比(1:1,μM:μM)及DON的肠道合理浓度(0.84-33.78μM)和基于毒理终点效应(IC50:IC50,1/16 IC50-IC50)的体外多维联合染毒模型,从比率、时间和剂量角度分析DON+Cd的整体毒性趋势。结果显示,与单一毒物相比,等摩尔比率下DON+Cd联合染毒24、48 h整体毒性变强(κ>1),12 h整体毒性变弱;IC50比率下联合染毒12、24 h整体毒性变强(κ>1),48 h整体毒性变弱(κ<1)。该联合染毒模型为后续从时间维度和比率维度全面研究DON+Cd的联合毒性效应提供基础。2.基于HT-29模型毒性规律的DON+Cd联合效应研究。以CI模型分析,DON+Cd的联合毒性呈现时间导向和剂量导向的变化规律,两种染毒比率在长时染毒(24、48 h)中显示相似的联合作用趋势,但在短时染毒(12 h)有所不同。等摩尔比率下,低剂量的DON+Cd(DON≤6.75μM)随暴露时间的增加(12-48 h)从协同作用变为拮抗作用,而高剂量呈相反的联合作用趋势;在IC50比率下,低或中高等水平的DON+Cd(DON≤1/2 IC50)随时间(12-48 h)呈协同作用到拮抗作用的变化,而最高剂量(IC50)始终呈现协同作用。该联合效应的变化规律为后续探究DON+Cd的联合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剂量和染毒时间依据。3.基于DON+Cd对HT-29模型联合效应的mRNA调控及联合毒性作用机制分析。根据前述DON+Cd在时间维度的拮抗和协同作用变化规律,结合RNA-seq、流式细胞术和RT-qPCR,从分子水平和细胞功能响应水平,分析毒性机制。分子水平上,DESeq的重叠分析结果表明,DON对mRNA的调控效应受Cd影响,该调控效应并非加和结局,时间维度的响应符合前述毒性变化趋势(DON vs DON+Cd,5133个mRNA/24 h,2643个mRNA/12 h)。共享通路水平上,TNF-MAPK-AP-1-IL-1B信号级联参与DON+Cd的协同和拮抗效应;细胞功能响应水平上,DON+Cd上调ROS、Ca2+和MMP,加剧氧化应激失衡,导致紧密连接Claudin-2和Claudin-5的代偿上调。非共享通路水平上,脂肪合成与代谢(甘油磷脂、花生四烯酸、甾体、鞘糖脂)、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蛋白质消化吸收、聚糖和免疫等与DON+Cd的协同作用有关;鞘糖脂、聚糖、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免疫等与DON+Cd的拮抗作用有关;上述10种毒性通路中有8种通路与脂肪代谢有关,说明脂肪代谢为DON+Cd联合作用的重要毒性机制。上述TNF、MAPK、氧化应激、脂肪代谢的机制分析得到RT-qPCR验证,并将在后续体内模型和体外筛查模型中进一步确证。4.DON+Cd慢性共暴露线虫模型构建及肠道毒性机制分析。在前述体外模型毒性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模拟实际污染水平下DON+Cd联合暴露对线虫的肠道毒性效应,确证体外模型的氧化应激和脂肪代谢毒性机制。结果显示,DON对线虫的氧化应激和脂肪代谢干扰是其肠道毒性的重要作用机制,而Cd显着增强DON引发的体长发育抑制和摄食抑制,抑制率分别由22.38%和16.80%上升为33.92%和40.45%;Cd加剧DON引发的肠道ROS应激和脂褐素累积,削弱肠道hsp16.2应激;DON+Cd联合暴露显着调控POD-2(1.97×103倍)、CTL-2(1.62倍)、MTL-1(11.81倍)和MTL-2(15.68倍)等脂肪分解与合成、氧化应激和金属硫蛋白等基因。通过分子应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OS与摄食水平和体长发育高度负相关,明确了12种胁迫分子中存在23对高度关联的基因对。确证了DON+Cd联合暴露的肠道毒性效应是氧化应激和脂肪代谢综合作用的结果,与HT-29细胞模型的毒性机制结果相符。5.基于MAPK/AP-1信号转导的DON+Cd联合毒性传感筛查方法的建立。在前述TNF-MAPK-AP-1-IL-1B通路对DON+Cd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AP-1家族应激,以特异性结合位点AP-1 site为毒性通路标志物,建立DON+Cd的联合毒性筛查模型。结果发现,DON显着上调FOSL2、FOSB、FOS和FOSL1等六种AP-1转录因子亚基,DON+Cd显着影响DON对FOSB和FOS的调控。基于AP-1 site串联序列的AP-1 site-mCherry-HEK293模型子代活力良好,mCherry信号对阳性底物响应稳定。与DON或Cd相比,0.5-10.0μM的DON+Cd诱导显着增强mCherry信号,该结果进一步验证前述HT-29模型的MAPK/AP-1毒性通路,且该荧光细胞传感器可用于DON、Cd及其联合毒性的简单可视化筛查。综上所述,本文设计模拟实际膳食暴露情况和基于毒理终点效应的DON+Cd联合暴露的体、内外研究模型,考察了短时、长时联合暴露下的肠道联合毒性作用规律,发现平均污染水平的DON+Cd慢性联合暴露导致肠道毒性的协同增强,明确了DON+Cd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毒性作用机制,并基于所得毒性通路的转录因子,构建荧光细胞传感模型,实现接近实际污染水平的DON+Cd联合毒性的简单、快速、可视化筛查,为DON+Cd的联合毒性研究及联合毒性筛查奠定了基础。
黄智慧[6](2021)在《基于转录组分析的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稀土元素功能的开发,越来越多种类和剂量的稀土元素进入市场。持续不断的开发利用正在加大矿物镧系元素从矿场向生态环境扩散。采矿废水的地表径流、下渗,商品的弃置,工业污水排放导致镧系元素进入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使得生态环境镧系元素暴露风险增加,威胁生命健康。近年来关于镧系元素负面效应的报道逐渐增多。随着镧系元素在环境中背景浓度的增加,镧系元素对有机体的危害正在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暴露途径、研究的物种、测定的毒理学终点的不同、研究数据的缺乏等原因,现有的数据不足以阐明镧系元素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以及镧系元素之间是否存在统一的或者可预测的毒性模式。另外由于传统的毒理学测试终点一般是生长抑制、氧化应激、胚胎畸变、致死性等只能描述出有限的毒性特征。并且传统毒理学终点一般要进行高浓度或长时间的暴露,测定终点不够敏感,难以区分类似物之间分子表达水平的差异。转录组学分析在寻找污染物分子水平的毒性机制、区分化学类似物之间的毒性差异中具有高效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另外转录组学方法能够系统地从整体水平分析有机体对外界胁迫的响应。本研究结合急性毒性实验和转录组分析技术探究了镧(Ⅲ)、铈(Ⅲ)、钕(Ⅲ)三种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特征。急性毒性实验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响应显示三种元素具有相似的致死性,半数致死浓度均在微摩尔水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和功能组网络富集分析表明三种镧系元素可能均通过干扰类固醇(steroid)、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l)等一些关键生物分子影响斑马鱼的生殖系统。铈和钕还都改变了卵母细胞分裂过程重要分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基因表达。钕还影响了与一系列与生殖事件有关的piRNA代谢过程。三种元素都影响了外源或内源物质代谢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酶如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p)、乙醛脱氢酶(aldh3b1)等显着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产生影响。一些基础生物学过程如DNA复制(DNA replication)、细胞周期(cell cycle)、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pathway)等通路也显着富集。另外铈还可能刺激了斑马鱼的免疫防御机制影响了免疫趋化介导的信号通路(chemokine-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本研究阐释了镧、铈和钕的毒性特征和作用机制,比较了三种元素之间的毒性大小和作用模式的异同,促进了镧系元素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所采用的多种转录组分析结合的方法在探究化学类似物的毒性效应中具有参考价值。
段存娟[7](2021)在《云南省景洪市莱姆病流行状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了解云南省景洪市人群、媒介蜱及宿主啮齿动物(鼠)中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并分析病原体的基因型,确定景洪市是否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方法2018年至2019年,在景洪市景讷乡、勐罕镇、嘎洒镇及勐养镇9个调查点,用鼠夹法(野外)与鼠笼法(室内)捕鼠,剖检后取其肾脏和膀胱组织;在景讷乡和大渡岗乡8个调查点用布旗法和体表检蜱法捕蜱;在景讷乡3个调查点用静脉采血法采集人群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鼠及蜱样本一部分接种于BSK-II培养基,用作病原体的培养;另一部分用于提取DNA。DNA样本首先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特异rec A基因,再用巢氏PCR扩增其5s23s r RNA基因间隔区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人群血清样本采用IFA检测莱姆病抗体,再用WB进行验证。结果共捕获啮齿动物2科2种82只,其中黄胸鼠81只,占总捕获数的98.78%;捕获1078只蜱,均为微小扇头蜱;采集人群血清232份,有蜱叮咬史44人,其余叮咬史不明。对82只鼠及878只蜱分离培养,未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rec A基因,鼠阳性率为3.66%(3/82),均源于黄胸鼠,不同性别及调查点之间鼠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2=0.000,P=1.000;P=0.386);微小扇头蜱阳性率为1.50%(3/200),均来源于景讷乡云盘村。6份阳性样本经由巢氏PCR检测及序列分析,3只微小扇头蜱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均属于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而鼠中未检出。232份人群血清样本用IFA初步检测,阳性率为18.53%(43/232),经WB复判,阳性率为12.07%(28/232);其中有蜱叮咬史者阳性率为20.45%(9/44),叮咬史不明者阳性率为10.11%(19/188),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3.598,P=0.058),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279,P=0.131;c2=4.110,P=0.250),而不同调查点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338,P=0.042)。在28份Ig G阳性样本中,共出现13条蛋白条带,以Osp B和Osp A出现次数最多;在7份Ig M阳性样本中,共出现4条蛋白条带,以Osp B和P83/100为主,而且每个样本中出现蛋白条带有16条不同的排列组合。结论云南省景洪市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人群感染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较高,且不同人群样本中伯氏疏螺旋体蛋白谱具有多态性;黄胸鼠可能是该地区莱姆病重要宿主之一,虽携带率不高,但它作为该地优势鼠种,又多在居民区活动,对人群有一定威胁性;微小扇头蜱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属于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可能是该地区莱姆病主要传播媒介之一。而且莱姆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这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实验室检测尤为重要。
苏永霞[8](2021)在《苦豆子种子成分分析与毒性评价及生物碱抗小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是豆科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干旱、耐盐碱和抗风蚀等植物学特性,是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及保护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苦豆子最早记录在《新疆中草药手册》,具有清热燥湿和止痛杀虫的功效,可以治疗痢疾、顽癣和溃疡等病症。苦豆子药理作用广泛,在我国资源储量巨大,但是资源利用率较低。为了促进苦豆子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本研究以采自内蒙古阿拉善的苦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薄层色谱和GC-MS联用技术确定苦豆子种子所含化学物质种类;采用国家标准法检测苦豆子种子营养成分,明确其营养价值;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明确苦豆子种子毒性大小,并进行毒性分级;最后经小鼠在体试验,检测苦豆子生物碱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为苦豆子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如下:1.苦豆子豆籽油与生物碱成分分析:通过植物化学系统预试,初步确定苦豆子种子中含有甾体或三萜类、挥发油和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生物碱、醌类、黄酮类、香豆素和萜类内酯等物质。采用环己烷静置法提取苦豆子豆籽油,随后进行薄层色谱和GC-MS检测,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检测出现5个棕色斑点,GC-MS法检测出60种化合物,与数据库对比鉴定出已知化合物50种,主要包含萜类化合物、烷类、醛类、有机酸和酯类、γ-生育酚、维生素E、甾体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物质。采用95%乙醇热回流和有机溶剂系统萃取,对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进行提取和分离,薄层色谱检测显示,碱性二氯甲烷部分出现3个橘色斑点、碱性正丁醇部分出现2个橘色斑点;随后将碱性二氯甲烷部分进行GC-MS检测,检测出金雀花碱、N-甲基金雀花碱、羽扇豆碱、槐定碱、槐果碱和槐胺碱等几种主要的生物碱。2.苦豆子种子营养成分分析:按照国家标准法对苦豆子种子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常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是25.29%、4.46%、20.22%、2.47%和92.76%;矿物质元素中钙、磷、钾、镁、铁、锰、锌、铜、铬和硒的含量依次为2587.50 mg/kg、2353.50 mg/kg、7002.25 mg/kg、1416.00mg/kg、110.67 mg/kg、25.04 mg/kg、27.48 mg/kg、5.80 mg/kg、0.89 mg/kg和0.05 mg/kg;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为17.67%,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8种。以上结果显示,苦豆子种子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3.苦豆子种子急性毒性试验:参考毒理学试验方法与技术以及LD50计算原则,检测苦豆子种子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苦豆子种子醇浸膏和生物碱分别染毒后,高剂量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而低剂量组小鼠部分出现神经症状,但停止染毒后存活小鼠愈后良好。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出小鼠单次灌胃苦豆子种子醇浸膏LD50为1406.05 mg/kg,95%可信限为1221.80~1621.81 mg/kg;苦豆子种子生物碱LD50为416.87 mg/kg,95%可信限为346.74~501.19 mg/kg。4.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抗小鼠结肠炎作用研究:探讨苦豆子生物碱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试验分为对照组、DSS模型组、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治疗组(60 mg/kg、30mg/kg和15 mg/kg)。小鼠自由饮用4%DSS溶液7 d造成UC模型,在造模同时采用苦豆子种子生物碱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采用DSS造模之后,小鼠体质量减轻,肛门出血以及结肠充血水肿严重,表示结肠炎造模成功;采用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治疗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结肠长度缩短和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因此,苦豆子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较好。以上试验说明苦豆子种子化学物质种类丰富,营养价值极高。此外,苦豆子种子生物碱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苦豆子在农业和医用方面有较高的利用潜力。
张冰玉[9](2021)在《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草原作为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主体,既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同时又是地表生物环境保护的最大天然防线,而且畜牧业的发展也极大的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内蒙古草原蝗虫灾害频频出现,对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开展草原蝗虫监测预警研究刻不容缓,这既有助于生态保护,又可以使人民安居乐业,对边疆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蝗虫种群的发生、繁育机理,利用历年蝗虫发生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并结合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影响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构建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气象预测模型,为蝗虫防治预警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尽可能减轻蝗虫发生的为害。通过一系列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别对阿鲁科尔沁旗历年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相对应的各旬气象因素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分别确定影响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关键各旬气象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蝗虫的发生产生影响的因子有气温、地温、降水、光照、相对湿度、风速。(2)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构建蝗虫发生气象预测模型时,通过进入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在众多相关性较大的自变量中,只需要以下7个因素就可以预测草原蝗虫的发生密度值,包括上年10月上旬平均风速,当年6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上年11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当年4月上旬平均地温,上年11月上旬平均最低地温,上年12月上旬累积日照时数,当年6月中旬累积降水量;同样,预测草原蝗虫的发生面积值也只需7个因素,分别是当年6月中旬平均风速,上年11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上年10月上旬平均最高地温,上年10月下旬平均气温,上年10月下旬平均最高地温,上年10月上旬累积降水量,上年11月上旬累积日照时数。(3)通过本文所用的全样本数据来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对比三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和误差偏离程度可以得知,在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预测模型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绝对值误差分别是4.07%、8.63%;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绝对值误差分别是1.36%、8.36%;组合模型的绝对值误差分别是2.33%、7.62%。(4)虽然组合模型的某个预测值,可能会高于其中某个方法的某个样本的预测值,但仅用一种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波动会比较大,而由组合模型得到的误差相对较平稳,可以有效提高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预测精度。
马婷,权可心,张紫嫣,柴英辉,韩朝婕,贾旭颖,周文礼[10](2020)在《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究不同盐度、光照强度、p H和饵料种类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在不同盐度(20、25、30、35、40)、光照强度[0、42、54、72、96μmol/(m2·s)]、pH(7.5、8.0、8.5、9.0、9.5)条件下,以及分别投喂3种饵料(球等鞭金藻、海水小球藻、酵母)饲养卤虫,监测卤虫的体质量、体长及抗氧化相关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当盐度为25时卤虫的生长指标最佳,个体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该组卤虫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水平较高;(2)当光照强度为42μmol/(m2·s)时卤虫的生长指标最佳,生长状态较好,抗氧化酶活性也在较高水平;(3)当pH在8.0、8.5时卤虫存活率较高,其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4)饲喂球等鞭金藻的卤虫生长情况较好,成活率最高,抗氧化酶活性处于中高水平。
二、几种影响因子与内蒙古西部地区卤虫卵孵化率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影响因子与内蒙古西部地区卤虫卵孵化率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
1.1.1 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1.1.2 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
1.1.3 动物产卵巢址选择研究进展 |
1.1.4 研究的主要类群及领域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丽斑麻蜥 |
1.2.2 荒漠沙蜥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条件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研究地动植物资源 |
2.5.1 植物资源 |
2.5.2 动物资源 |
第3章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的一般特征 |
3.3.2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选择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环境变化对蜥蜴种群密度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种群密度比较 |
4.3.2 降雨量与蜥蜴种群密度 |
4.3.3 栖息地植被与蜥蜴种群密度 |
4.4 讨论 |
第5章 丽斑麻蜥产卵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卵的孵化 |
5.3.2 自然产卵巢温湿度 |
5.3.3 模拟巢温度与湿度 |
5.4 讨论 |
第6章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
1.1.1 羽化行为 |
1.1.2 求偶行为 |
1.1.3 交配行为 |
1.1.4 产卵行为 |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1.3 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
4.1.3 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5.1.3 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
5.3 讨论和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6.1.3 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 |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7.1.3 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四.学术活动 |
五.留学经历 |
(3)甘肃天祝高寒草甸两个孢囊线虫新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异皮(孢囊)亚科(Heteroderinae Filipjev&Schuurmans Stekhoven,1941)线虫分类研究现状 |
1.1 孢囊属(Heterodera)线虫 |
1.1.1 孢囊属线虫分类历史 |
1.1.2 孢囊属重要组线虫概述 |
1.2 棘皮孢囊属(Cactodera)线虫 |
1.2.1 棘皮孢囊属线虫分类历史与形态特征 |
1.2.2 棘皮孢囊属线虫重要种概述 |
2 异皮亚科线虫的普通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 |
2.1 普通形态学 |
2.2 分子生物学 |
3 孢囊线虫生物学特性概述 |
3.1 生活史 |
3.2 孵化特性 |
4 孢囊线虫寄主范围及风险评估研究 |
4.1 孢囊线虫寄主范围研究 |
4.2 孢囊线虫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
5 本研究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甘肃天祝高寒草甸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孢囊线虫样品收集 |
1.2 样品孢囊线虫的分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祝高寒草甸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
2.2 高寒草甸不同牧草根系孢囊线虫调查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2 种孢囊线虫新种的描述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孢囊线虫形态学观察 |
1.2 孢囊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1 孢囊线虫DNA抽提、PCR扩增以及测序 |
1.2.2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孔草孢囊线虫Heterodera microulae sp.n.新种描述 |
2.1.1 词源学、模式寄主及产地 |
2.1.2 形态描述 |
2.1.3 微孔草孢囊线虫新种与豌豆组孢囊线虫有效种的关系 |
2.1.4 分子生物学特征及系统发育 |
2.2 天祝棘皮孢囊线虫Cactodera tianzhuensis sp.n.新种描述 |
2.2.1 词源学、模式寄主及产地 |
2.2.2 形态描述 |
2.2.3 天祝棘皮孢囊线虫与棘皮孢囊属线虫有效种的关系 |
2.2.4 分子生物学特征及系统发育 |
3 讨论 |
3.1 微孔草孢囊线虫(H.microulae) |
3.2 天祝棘皮孢囊线虫(C.tianzhuensis) |
第四章 2 种孢囊线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温度对两种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1.2 不同孵化液对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1.3 温度对两种孢囊线虫2 龄幼虫存活能力的影响 |
1.3.1 初孵2 龄幼虫存活能力观察 |
1.3.2 离体2 龄幼虫存活能力观察 |
1.4 微孔草孢囊线虫室内生活史观察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温度对两种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2.2 孵化液对两种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2.3 温度对两种孢囊线虫初孵2 龄线虫存活能力的影响 |
2.4 温度对两种孢囊线虫2 龄线虫离体存活能力的影响 |
2.5 微孔草孢囊线虫室内生活史 |
3 讨论 |
第五章 微孔草孢囊线虫寄主范围及潜在分布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微孔草孢囊线虫对豆科作物的寄生性测定 |
1.2 微孔草孢囊线虫适生性分析 |
1.2.1 预测软件及数据获取 |
1.2.2 预测方法 |
1.2.3 模型评估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微孔草孢囊线虫对豆科作物的寄生性 |
2.2 不同群体微孔草孢囊线虫形态比较 |
2.3 微孔草孢囊线虫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
2.3.1 微孔草孢囊线虫在我国的适生区 |
2.3.2 模型准确度评估 |
2.3.3 刀切法验证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主要结论 |
2.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飞行能力及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苹果蠹蛾研究现状 |
1.2.2 梨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 |
1.2.3 香梨优斑螟的研究现状 |
1.2.4 果树食心虫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
1.2.5 昆虫的飞行能力研究进展 |
1.2.6 果树食心虫成虫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进展 |
1.2.7 果树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示意图 |
第2章 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情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
2.2.2 苹果蠹蛾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
2.2.3 香梨优斑螟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三种果树食心虫飞行能力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虫源及饲养 |
3.1.2 飞行能力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日龄三种果树食心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 |
3.2.2 不同性别三种果树食心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 |
3.2.3 不同交配状态三种果树食心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香梨优斑螟成虫昼夜活动节律及影响种群发生规律的气象因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情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香梨优斑螟成虫昼夜活动节律 |
4.2.2 影响香梨优斑螟种群发生动态规律的气象因子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香梨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情况 |
5.1.2 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诱捕器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2 不同颜色水盆诱捕器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3 诱捕器设置不同高度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4 诱捕器设置不同方位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5 不同诱芯数量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复合干扰在香梨园的应用效果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情况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处理与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剂量迷向剂处理监测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数量比较 |
6.2.2 不同剂量迷向剂处理蛀果率及防治效果比较 |
6.2.3 不同剂量迷向剂处理成本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食品中呕吐毒素与重金属镉联合暴露的肠道毒性作用机制及毒性筛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呕吐毒素(DON)的污染、吸收代谢及毒性 |
1.1.1 食品和粮食污染 |
1.1.2 吸收、转运和代谢 |
1.1.3 毒性 |
1.2 镉(Cd)的污染、吸收代谢及毒性 |
1.2.1 食品和粮食污染 |
1.2.2 吸收、转运和代谢 |
1.2.3 毒性 |
1.3 DON和Cd的联合污染 |
1.3.1 食品种类 |
1.3.2 地域 |
1.4 DON和Cd的肠道毒性 |
1.4.1 DON的肠道毒性 |
1.4.2 Cd的肠道毒性 |
1.5 真菌毒素联合毒性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模型 |
1.5.1 联合作用类型 |
1.5.2 分析方法 |
1.5.3 研究模型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DON+Cd毒性趋势及联合效应的HT-29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增殖活性测定 |
2.3.3 DON生物转化产物分析 |
2.3.4 DON+Cd整体毒性趋势分析 |
2.3.5 DON+Cd联合效应测定 |
2.3.6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DON的细胞毒性及生物转化产物研究 |
2.4.2 DON和Cd单独染毒诱导的肠道细胞毒性 |
2.4.3 DON+Cd多维联合染毒模型设计 |
2.4.4 基于κ值分析DON+Cd诱导的联合毒性趋势 |
2.4.5 基于CI模型分析DON+Cd诱导的联合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ON+Cd对 HT-29模型的mRNA调控效应及毒性通路机制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RNA-seq分析mRNA调控效应及毒性通路响应 |
3.3.2 RT-qPCR验证毒性通路并分析紧密连接表达 |
3.3.3 流式细胞术分析共享毒性通路响应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RNA分子完整性和mRNA相关性分析 |
3.4.2 Cd对 DON的mRNA调控效应影响分析 |
3.4.3 DON与Cd的共享毒性信号通路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3.4.4 DON与Cd的非共享毒性通路分析 |
3.4.5 Cd对DON共享毒性通路影响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
3.4.6 Cd对DON调控肠道紧密连接的影响 |
3.4.7 DON+Cd联合作用的毒性机制及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ON+Cd慢性共暴露线虫模型构建及肠道毒性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3.2 线虫的培养 |
4.3.3 线虫品系及染毒 |
4.3.4 体长、体面积测定 |
4.3.5 摄食测定 |
4.3.6 ROS测定 |
4.3.7 肠道自发荧光测定 |
4.3.8 Hsp16.2 应激蛋白测定 |
4.3.9 基因表达RT-qPCR分析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DON+Cd的线虫慢性暴露模型设计 |
4.4.2 Cd对DON生长发育毒性的影响 |
4.4.3 Cd对DON进食抑制毒性的影响 |
4.4.4 Cd对 DON引发肠道ROS和脂褐素累积的影响 |
4.4.5 Cd对DON诱导肠道应激的影响 |
4.4.6 氧化应激/脂肪代谢/组织功能蛋白途径参与Cd对DON的毒性影响 |
4.4.7 生理响应、细胞功能响应和分子响应的相关性分析 |
4.4.8 DON及DON+Cd诱导的肠道毒性效应及其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PK/AP-1毒性通路的DON+Cd联合毒性传感筛查方法的建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培养 |
5.3.2 DON及 DON+Cd诱导的AP-1转录活性分析 |
5.3.3 基于特异性结合位点AP-1 site的 AP-1site-mCherry哺乳动物细胞传感模型构建 |
5.3.4 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5.3.5 DON、Cd及 DON+Cd的筛查时间优化 |
5.3.6 DON、Cd及 DON+Cd的荧光筛查 |
5.3.7 荧光响应的特异性分析 |
5.3.8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d对 DON诱导AP-1转录活性的影响 |
5.4.2 AP-1 site-mCherry信号级联模型的构建 |
5.4.3 传感模型的构建参数优化 |
5.4.4 传感模型的活力验证 |
5.4.5 传感模型的荧光响应性能分析 |
5.4.6 DON+Cd联合毒性筛查及MAPK/AP-1机制验证 |
5.4.7 荧光响应的特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
(6)基于转录组分析的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镧系元素 |
1.1.2 镧系元素环境行为与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镧系元素毒性效应 |
1.2.2 镧系元素毒性机理 |
1.2.3 转录组测序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
1.2.4 模式生物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斑马鱼的培养 |
2.2.2 急性毒性暴露实验 |
2.2.3 转录组测序 |
2.2.4 原始数据质控 |
2.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2.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第3章 镧、铈、钕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毒性对比 |
3.1 RNA样品质检 |
3.2 原始数据质控和序列回帖 |
3.3 镧、铈、钕对斑马鱼的致死效应 |
3.4 镧、铈、钕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镧、铈、钕对斑马鱼的毒性同质性与特异性 |
4.1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4.2 镧、铈、钕对斑马鱼生殖系统的干扰 |
4.3 镧、铈、钕对斑马鱼外源物质代谢过程的干扰 |
4.4 铈对斑马鱼的特异性影响 |
4.5 镧、铈、钕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的同质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云南省景洪市莱姆病流行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伯氏疏螺旋体概述 |
1.1 伯氏疏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
1.2 基因分型及基因组学 |
2 莱姆病概述 |
2.1 莱姆病主要宿主及传播媒介 |
2.2 人群易感性 |
2.3 国内外流行状况 |
3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部分 鼠及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状况调查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1.2 方法 |
1.1.2.1 样本采集 |
1.1.2.2 伯氏疏螺旋体分离培养 |
1.1.2.3 提取鼠脏器及蜱样本DNA |
1.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1.2.5 巢式PCR |
1.1.2.6 凝胶电泳 |
1.1.2.7 初步鉴定基因分型 |
1.2 结果 |
1.2.1 样本采集数量 |
1.2.2 伯氏疏螺旋体培养分离结果 |
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
1.2.4 巢式PCR扩增结果 |
1.2.5 同源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黄胸鼠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中的作用 |
1.3.2 微小扇头蜱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中的作用 |
1.3.3 伽氏疏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 |
1.3.4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巢氏PCR |
1.3.5 病原体的分离培养 |
第2部分 景洪市人群莱姆病血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2 方法 |
2.1.2.1 样本采集 |
2.1.2.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2.1.2.3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 |
2.2 结果 |
2.2.1 样本采集数量及蜱叮咬史 |
2.2.2 FIA初步检测结果 |
2.2.3 WB确证结果 |
2.2.3.1 不同地区人群莱姆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3.2 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莱姆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2.3.1 景洪地区人群莱姆病感染率分析 |
2.3.2 几个重要蛋白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蜱群落结构及其与莱姆病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苦豆子种子成分分析与毒性评价及生物碱抗小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苦豆子资源分布、药理活性、毒性及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1 苦豆子在我国的资源分布 |
1.2 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 |
1.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挥发油化合物 |
1.2.4 氨基酸类 |
1.2.5 其他成分 |
1.3 苦豆子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
1.3.1 传统溶剂提取 |
1.3.2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 |
1.3.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 |
1.3.4 离子交换法 |
1.3.5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4 苦豆子生物碱的药理活性研究 |
1.4.1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
1.4.2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1.4.3 抗肿瘤作用 |
1.4.4 抑菌和抗炎作用 |
1.4.5 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
1.5 苦豆子生物碱的毒性作用研究 |
1.6 苦豆子在农业及医药方面的应用 |
1.6.1 抑菌和杀虫作用 |
1.6.2 植物源农药 |
1.6.3 绿肥植物 |
1.6.4 饲用 |
1.6.5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苦豆子豆籽油与生物碱成分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苦豆子种子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
2.2.2 苦豆子豆籽油的提取 |
2.2.3 苦豆子种子浸膏和生物碱的提取 |
2.2.4 薄层色谱分析 |
2.2.5 GC-MS检测 |
2.3 试验结果 |
2.3.1 苦豆子种子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 |
2.3.2 苦豆子豆籽油与浸膏的提取结果 |
2.3.3 苦豆子豆籽油和生物碱的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
2.3.4 苦豆子豆籽油GC-MS检测结果 |
2.3.5 苦豆子种子碱性二氯甲烷部分GC-MS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苦豆子种子营养成分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3.2.2 矿物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测定方法 |
3.2.3 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测定方法 |
3.2.4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
3.2.5 试验数据处理 |
3.3 试验结果 |
3.3.1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3.3.2 矿物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测定结果 |
3.3.3 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测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苦豆子种子急性毒性试验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样品 |
4.1.2 实验动物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数据处理 |
4.4 试验结果 |
4.4.1 苦豆子种子醇浸膏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4.2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抗小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药品 |
5.1.2 实验动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与分组给药 |
5.2.2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 |
5.2.3 小鼠结肠长度变化测定 |
5.2.4 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
5.2.5 小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检测 |
5.2.6 试验数据处理 |
5.3 试验结果 |
5.3.1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造模结果 |
5.3.2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对小鼠体质量和DAI的影响 |
5.3.3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对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 |
5.3.4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对小鼠结肠黏膜损伤治疗情况 |
5.3.5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对小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象因子与蝗虫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2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蝗虫发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1.2.3 BP神经网络法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蝗虫灾害发生情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实地调查法 |
2.3.2 线性趋势分析法 |
2.3.3 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 |
2.3.4 蝗虫发生的预测模型法 |
第3章 草原蝗虫发生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
3.1 蝗虫发生情况 |
3.2 研究区气象条件分析 |
3.3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
3.3.1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温度 |
3.3.2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降水和相对湿度 |
3.3.3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 |
3.3.4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日照时数和风速 |
3.3.5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压 |
3.4 小结讨论 |
第4章 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预测模型建立 |
4.1 影响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因子 |
4.2 构建草原蝗虫发生密度的气象预测模型 |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 |
4.2.3 组合模型 |
4.3 构建草原蝗虫发生面积的气象预测模型 |
4.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4.3.3 组合模型 |
4.4 小结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卤虫孵化和饲养 |
1.2.2 试验分组 |
1.2.3 测定和计算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的影响 |
2.1.1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存活率的影响 |
2.1.2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体长的影响 |
2.1.3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体质量的影响 |
2.2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1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SOD活性的影响 |
2.2.2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CAT活性的影响 |
2.2.3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POD活性的影响 |
2.2.4 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MDA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4 结论 |
四、几种影响因子与内蒙古西部地区卤虫卵孵化率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D]. 杨俊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3]甘肃天祝高寒草甸两个孢囊线虫新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李文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4]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飞行能力及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D]. 崔笑雄. 塔里木大学, 2021
- [5]食品中呕吐毒素与重金属镉联合暴露的肠道毒性作用机制及毒性筛查方法研究[D]. 郭红艳. 江南大学, 2021(01)
- [6]基于转录组分析的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D]. 黄智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云南省景洪市莱姆病流行状况调查[D]. 段存娟. 大理大学, 2021(09)
- [8]苦豆子种子成分分析与毒性评价及生物碱抗小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D]. 苏永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9]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D]. 张冰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10]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马婷,权可心,张紫嫣,柴英辉,韩朝婕,贾旭颖,周文礼.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