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IPv6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的通知》文中指出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21]2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15日(此件公开发布)前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建设数字辽宁作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编制实施《数字辽宁发展规划(1.0版)》。
李旭洋[2](2020)在《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发展是重要的消费条件,也是消费方式的重大革命。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支撑。消费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当前,消费新动能、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从电子商务发展、移动支付普及,到远程资源共享,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消费效应,助推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形成数字化生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把握我国互联网发展、居民消费变动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一,构建了互联网发展通过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归纳出互联网影响消费结构的机制是价格效应、市场效应、收入效应和信贷约束,并通过数理模型进行了影响机制的理论推演;第二,构建了涵盖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大维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选取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和比较分析;第三,建立了附加互联网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和QUAIDS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QUAIDS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省域宏观视角,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回归、倾向得分匹配、面板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从微观消费者行为层面,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了不同作用渠道的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1)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迅猛,互联网用户与普及率持续提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网络消费市场快速扩展,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品质升级,食品、衣着等必要生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消费领域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在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领域,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已超过城镇居民。(2)我国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均有提高,但是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依然较大。从全国来看,2003-2018年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平稳上升态势,年均增速为7.59%。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互联网普及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速达到13.12%,在三个维度中排名第一位,对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最大。从区域看,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间差异扩大,省际互联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极化趋势明显。(3)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着,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互联网化程度高的地区,互联网发展对消费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每增长1单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15.43%。但是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互联网对消费水平的正效应并不显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呈现正向促进关系,表明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消费函数仍然成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显着降低储蓄,增加居民消费,而失业率对消费水平存在抑制作用。(4)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除了居住支出外,互联网对食品、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类型的支出比重存在显着影响。其中,互联网发展会显着提高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等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对衣着和医疗保健的影响为负。(5)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能够促进家庭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6.44个百分点,推动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就价格效应而言,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消费支出越多的家庭中影响更大。在市场效应方面,与不存在网络购物行为相比,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网购行为对居民消费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市场效应的发挥在不同群体中具有异质性。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市场效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按地区和年龄分组来看,互联网的市场效应对农村地区和青年人的消费升级作用更强。在收入效应方面,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者收入水平具有显着正影响,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收入回报,即互联网的收入效应显着存在。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劳动者相比,互联网使用能够带来27.3%的收入溢价。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互联网的收入效应体现出一定的技术偏向性特征,收入效应对高中学历就业者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回报在性别间的差异不大。在不同的收入阶层方面,相比于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互联网的收入溢价效应在中等阶层中的效果最为明显,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缩小中高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提供可能。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建设普惠互联网,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推动网购市场发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者购买力;加强消费者教育,改善消费能力;优化网络环境,提高数字安全。
吴念达[3](2019)在《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膨胀,IP地址的需求量也在成几何数量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IPv4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网络地址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了,并且它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互联网技术需求不断提高,IPv6技术也就很自然的孕育而生了,作为IPv4技术的升级版本,IPv6先天上就有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在特定技术选择后,可以与IPv4技术实现平稳的过渡。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城域网环境下的,运营商如何选择IPv6过渡的技术及部署方案,IPv6技术由于能够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势必将成为今后网络发展建设的基础方向与核心。但是由于之前网络的大量设备与应用都是基于IPv4技术的,很难短时间内全部替换到IPv6协议,所以IPv4技术到IPv6技术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技术选择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选择能够实现的技术不仅可以兼顾两种网络技术的过渡还需要具备可以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的能力,达到高标准的网络平衡。本文通过对三种过渡技术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依照三种协议适用的网络环境,按照某公司城域网现有网络结构特点及项目投资成本,决定本方案采用双栈技术,设定了包括部署方式、用户溯源方式及端口分配等,论文重点研究了部署方案的技术细节,详细探讨了双栈技术部署的步骤原则和配置范本,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配套软件与硬件的部署。在网络部署实现和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IPv6协议技术研究进行了网络性能的实验条件环境下的测试,测试的各项结果都达到了网络侧组网结构要求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个城域网IPv4向IPv6过渡部署取得了成功。后期可全面的推动运营IPv6的互联网建设目标。
张忠[4](2018)在《IPv6在农业信息化监控网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9亿多农民接入互联网,现有IPv4进程所定义的地址空间远不够,要能够扩展地址空间,可以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协议作为下一个时代的Internet协议,已经在Internet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IPv6标准协议在我国基层农网中使用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发明。发展“精准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IPv6基层农网信息化监控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IPv6无线传感器技术成功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是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背景前提下,运用IPv6传感器技术对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农民,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高度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同时也从中获得更高的收益。(2)本文运用IEEE802.15.4协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的IP体系架构,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6LoWPAN技术的思想核心,把IPv6技术运用于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中,实现任意的WSN与下一代IPv6网络节点进行端到端的连接。(3)通过分析研究IPv6在基层农业网络中的使用情况,对国外部分农业信息化发达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建立IPv6在基层农业网络中的推广机制,运用各种手段推广IPv6在农业网络中的实际运用来发展信息化农业。本文以榆中县农业信息化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基层农业信息化发展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4)整个农业信息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智慧农业系统为一个具体案例,研究IPv6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一个应用的具体实现。运用智慧农业系统中WSN进行简单设计,通过对WSN数据建模,运用Contiki方法进行内核移植测试,运行无线传感器监测软件WSN Monitor定期获得农业大棚内温湿度等环境监测数据,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初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能够自动打开灌溉水阀对大棚中农作物的智能灌溉,实现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远程监控技术。(5)本文提出了要大力加强IPv6技术的实际实施。首先,提出了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信息化市场的对策和建议;其次,加强信息终端智能化建设;最后,为基层农业技术创新专项推广提供高接入、高效率、高安全性。加强农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创新的效应,加快信息农业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5](2018)在《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7)》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正加速推动互联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的竞争与融合。2017年,全国广电有线网络按照"融合广电、宽带广电、智慧广电、安全广电"的发展思路,抓住有限时间窗口,在平台、网络、终端、业务等方面展开多种技术实践,网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宽带业务支撑多措并举,融合媒体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有所突破,智慧广电运营格局新貌初现,在媒体融合化、网络宽带化、业态智慧化和安全体系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周浩[6](2016)在《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接入到网络中,IPv4协议在这样的趋势下暴露出了其地址数量不够用的问题。尽管多种技术被应用于延缓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但仍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为了从根源上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IETF提出了 IPv6协议,并将其作为IPv4协议的替代者。但对于已有的IPv4网络而言,进行IPv6改造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在此过渡阶段,研究人员提出了三类从IPv4向IPv6协议的过渡技术,分别是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并以这三类技术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的实现方案。另一方面,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用手机上网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首选。因此,面向移动终端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可用的Ipv6接入系统,使该类型设备能够借助此系统直接获取IPv6网络接入能力,将会给广大的用户带来便利,同时也将极大延伸IPv6网络的触角。特别是对于习惯从IPv6资源网站获取信息的用户而言,更是具备非常大的实用价值。本课题以隧道技术为基础,实现了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该系统包括六个组成模块,一是隧道管理模块,负责隧道的创建,管理和断开。二是隧道接入客户端,运行在Android和iOS平台,用户可以直接使用QQ或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到系统中,并使用此账号进行隧道连接,进而获取IPv6接入能力。三是IPv6资源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分享优质IPv6资源的平台,并为管理员提供了资源审核功能,使符合规则的资源能够推送到隧道接入客户端软件的资源推荐页面中。四是日志管理模块,存储并展示系统各模块在运行期间生成的日志数据,为管理员提供数据检索、查询功能。五是认证模块,为系统提供账号身份验证功能。六是外部接口模块,为系统其他模块提供API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通过一系列测试发现,系统在功能实现以及非功能指标上,都达到了课题预期目标,切实有效地为移动终端设备提供了一个简单,快捷的IPv6接入方案。
唐君[7](2011)在《IPv6的基层农业网络推广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之上运行的,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即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的趋势将使我国九亿多农民逐渐接入到互联网中,现有的Ipv4协议所定义的地址空间远远不够,为了扩大地址空间,可以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已在互联网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Ipv6协议在我国基层农业网络中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本人现就Ipv6的基层农业网络推广与管理进行研究,力求为基层农业网络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绪论部分就本文选题依据与意义进行分析、引入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基层农业网络研究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参考方法。第一章对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我国基层农业网络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发展Ipv6网络的必要性。农业网络是多种网络中的一种,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章对Ipv6基层农业网络的发展和推广过程进行研究。由于现阶段研究IPv6农业网络部署方案大多为初期阶段,本文以农业信息化为基础,对IPv6基层农业网络的发展和推广进行分析。第三章结合基层农业网络的发展研究,对Ipv6基层农业网络推广和管理进行分析,提出Ipv6基层农业网络推广和管理中存在问题。对于Ipv6基层农业网络推广和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涉及到技术转换问题、市场问题、相关人员问题、管理问题。以盐城市射阳县作为抽象对象,对该县农业网络的发展从以上问题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针对第三章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一方面要大力加强Ipv6技术实现,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提供高接入量、高效率、高安全性保障,另一方面要提高入网基层农民的素质,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研发、管理能力。
李理[8](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蔡晓宇[9](2008)在《未来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IPv6》文中认为随着Internet数据业务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Ipv4的Internet已不适应当前应用需求。Ipv6作为一种新型的Internet协议,克服了现有标准Ipv4在地址匮乏、路由表过于庞大和服务安全等方面的不足,Ipv6即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标准并且为未来移动通信提供重要支持。文中概括介绍了IPv6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过渡,并且讨论了IPv6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影响。
高晶[10](2006)在《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现有的IP协议(即IPv4协议)在应用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地址资源即将耗尽,不能适应新的网络应用以及对安全性无法保证等。IPv6的出现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取代IPv4成为了发展的必然。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过渡技术,基于NAT-PT技术的转换网关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这样一个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首先,从IPv6协议本身出发,对IPv6协议及IPv4协议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介绍了其它与网关实现所相关的协议结构和特征。其次,对目前现有的几种IPv4/IPv6过渡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对本系统用到的NAT-PT技术的研究。随后,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模块设计中,首先讨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的选择,描述了系统环境的搭建过程,介绍了开发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相关的技术。之后,根据系统模块的划分,对各个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行了描述,并具体说明每个模块所实现的功能及其实现的算法或流程。本人在该设计中主要负责对其中地址转换模块的模块设计和系统实现,并对其进行了运行测试。最后,介绍了网关的运行环境和它的运行情况,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记录,给出了对记录数据分析的结果。
二、用IPv6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IPv6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
1.2.3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消费结构 |
2.1.3 消费者行为 |
2.2 搜寻理论 |
2.3 居民消费理论 |
2.3.1 “短视”的消费者与“前瞻性”消费者 |
2.3.2 “不确定性”与“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 |
2.4 消费结构的主要理论模型 |
2.4.1 线性支出系统(LES) |
2.4.2 线性支出系统(LES) |
2.4.3 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 |
2.4.4 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 |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事实 |
3.1 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
3.1.1 互联网基础资源 |
3.1.2 互联网普及 |
3.2 网络消费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中国居民消费总体演进 |
3.3.1 居民消费需求的现实考察 |
3.3.2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 |
4.1.1 互联网与价格效应 |
4.1.2 互联网与市场效应 |
4.1.3 互联网与收入效应 |
4.1.4 互联网与信贷约束 |
4.2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框架 |
4.3 理论模型推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 |
5.2 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5.2.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2.2 熵值法的原理 |
5.3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的测度 |
5.4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结果分析 |
5.4.1 国家层面 |
5.4.2 区域层面 |
5.4.3 省域层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宏观视角 |
6.1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1.3 模型估计 |
6.2 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
6.2.1 QUAIDS模型拓展 |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互联网使用与居民消费结构:微观机制 |
7.1 问题引入 |
7.2 模型与变量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分析 |
7.3.2 内生性处理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影响路径分析:价格效应视角 |
7.5 影响路径分析:市场效应视角 |
7.5.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市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7.6 影响路径分析:收入效应视角 |
7.6.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
7.6.2 稳健性检验 |
7.6.3 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文章主要内容 |
第2章 主要理论技术概述 |
2.1 IPv6 协议 |
2.2 IPv4与IPv6 对比 |
2.3 双栈过渡技术简介 |
2.4 隧道过渡技术简介 |
2.5 NAT技术简介 |
2.5.1 NAT技术概述 |
2.5.2 NAT444 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域网的规划与建设分析 |
3.1 某公司现网拓扑情况 |
3.2 现网问题分析 |
3.2.1 设备改造 |
3.2.2 人员能力提升 |
3.2.3 IPv4 网络体验感知 |
3.3 IPv6 过渡需求原则及城域网改造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域网IPv4向IPv6 过渡方案 |
4.1 某公司城域网网络现状 |
4.1.1 网络改造计划 |
4.1.2 存在的短板问题 |
4.2 IPv6 过渡技术选择 |
4.3 城域网IPv6 过渡步骤 |
4.4 某公司地址规划 |
4.4.1 地址核算模型 |
4.4.2 网络及用户地址规划 |
4.5 某公司城域网IPv6 过渡方案设计 |
4.5.1 网络基本情况介绍 |
4.5.2 改造内容 |
4.5.3 现网协议部署情况 |
4.5.4 路由协议部署 |
4.5.5 家庭宽带接入部署 |
4.5.6 网络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域网配置与测试 |
5.1 设备配置总体原则 |
5.2 核心NE5000E设备配置 |
5.2.1 ISIS路由协议配置 |
5.2.2 BGP路由协议配置 |
5.2.3 静态路由配置 |
5.3 华为BRAS(ME60-X16)设备配置 |
5.3.1 全局下开启IPv6 功能 |
5.3.2 BRAS互联接口IPv6 配置 |
5.3.3 路由协议配置 |
5.4 场景测试及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IPv6在农业信息化监控网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技术 |
2.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推广 |
2.2 无线传感网的IP体系架构 |
2.2.1 无线传感器节点 |
2.2.2 无线传感网IP化结构体系 |
2.3 IEEE802.15.4协议 |
2.3.1 IEEE802.15.4网络及拓扑结构 |
2.3.2 IEEE802.15.4的技术特点 |
2.4 适配层协议 |
2.4.1 IPv6概述 |
2.4.2 物联网中6LoWPAN面临的挑战 |
2.4.3 6LoWPAN的功能 |
2.5 应用层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v6基层农业网络发展分析 |
3.1 IPv6基层农业网络发展过程 |
3.1.1 网络架构的建设与更新 |
3.1.2 数据资源的海量存储 |
3.1.3 IPv6农业网站的迅速建立 |
3.1.4 电子商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3.2 IPv6基层农业网络推广过程 |
3.2.1 高校推广IPv |
3.2.2 借助政府力量推广IPv |
3.2.3 结合物联网和三网融合推广IPv6网络 |
3.2.4 发挥运营商作用 |
3.3 榆中县IPv6农业网络的发展和推广 |
3.3.1 榆中县农业网络的发展 |
3.3.2 榆中县农业网络的推广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慧农业系统WSN功能设计 |
4.1 智慧农业系统 |
4.2 智慧农业系统中WSN的简要设计 |
4.2.1 WSN大棚土壤温湿度采集节点设计原则 |
4.2.2 土壤湿度采集节点设计 |
4.2.3 传感器节点能量研究 |
4.3 功能测试 |
4.3.1 Contiki内核移植测试 |
4.3.2 组网拓扑 |
4.3.3 CoAP协议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IPv6农业整体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 促进IPv4转向IPv6网络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
5.1.1 对已部署IPv4网络的地区进行技术升级 |
5.1.2 加强信息终端智能化建设 |
5.2 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信息化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
5.3 加强基层农业网络管理工作 |
5.4 对榆中县农业网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7)(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环境与竞争态势 |
1.1政策环境 |
1.1.1强化文化宣传阵地 |
1.1.2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 |
1.2广电有线网络发展概况 |
1.3相关行业发展概况 |
1.3.1互联网相关服务业 |
1.3.2通讯行业 |
1.3.3电子信息制造业 |
1.3.4电视媒体行业 |
1.4竞争态势分析 |
1.4.1不利态势 |
1.4.2广电有线网络的机遇 |
2行业进展与技术应用 |
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
2.1.1全国广电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开始规模化建设 |
2.1.2接入网改技术出现新突破 |
2.1.3省级骨干传输网络全面升级扩容 |
2.1.4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试点范围扩大 |
2.1.5 IPv6试点应用起步 |
2.2宽带支撑多措并举 |
2.2.1整合多方资源, 提升内网化率 |
2.2.2以互联互通促进流量综合运营 |
2.2.3精细化管控支撑多策略市场运营 |
2.2.4围绕宽带主业全面打造宽带运营服务体系 |
2.3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2.3.1构建开放能力融合业务云平台 |
2.3.2基础设施IT化和业务承载IP化成为发展趋势 |
2.3.3智能化终端快速规模应用 |
2.3.4技术融合推动多业态创新 |
2.3.5 4K、VR/AR、3D技术深化应用 |
2.4信息化服务能力拓展 |
2.4.1打造支撑社会信息化服务的专业体系 |
2.4.2发挥文化企业优势, 助力公共文化服务 |
2.4.3发挥网络传输覆盖优势, 广泛参与社会信息化建设 |
2.4.4发挥党网平台优势, 努力拓展智慧社会创新项目 |
2.5安全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
2.5.1圆满完成“十九大”重要保障期的安全保障工作 |
2.5.2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
2.5.3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安全防范体系正在建立 |
3技术演进与发展趋势 |
3.1云计算持续快速发展 |
3.2大数据技术叠加人工智能迅速发展 |
3.3物联网技术持续演进 |
3.4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出现轻量化趋势 |
3.5 IPv6规模化部署行动加速 |
3.6 4K技术应用、内容生产提速 |
4后续举措与发展建议 |
4.1制定新时代下智慧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
4.2协同推进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 |
4.2.1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广电有线网络“云、管、端”技术升级 |
4.2.2加强智慧广电有线网络在不同领域的技术集成 |
4.2.3重点突破智慧广电关键技术 |
4.3加快智慧广电标准化建设, 建立全国资源共享体系 |
4.3.1加快智慧广电标准化体系建设 |
4.3.2用规划性标准破解标准化困局 |
4.3.3加强行业资源聚合, 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
4.4促进产业协同, 打造智慧广电产业链 |
4.4.1通过顶层设计形成台、网紧密联系的新格局 |
4.4.2打造具有强大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的广电有线网络产业链 |
4.5对接各项政策, 重塑广电有线网络发展新局面 |
(6)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与研究现状 |
2.1 IPv4与IPv6协议的差异 |
2.1.1 IP协议 |
2.1.2 协议头部格式差异 |
2.1.3 地址空间差异 |
2.2 IPv4/IPv6过渡技术 |
2.2.1 双栈技术 |
2.2.2 翻译技术 |
2.2.3 隧道技术 |
2.3 OpenVPN项目 |
2.4 OAuth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接入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系统功能概述 |
3.3 系统用例分析 |
3.3.1 系统角色 |
3.3.2 用户角度的系统用例 |
3.3.3 管理员角度的系统用例 |
3.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接入系统设计 |
4.1 设计思路与原则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4.3.1 数据存储模块 |
4.3.2 外部接口模块 |
4.3.3 隧道管理模块 |
4.3.4 隧道连接客户端模块 |
4.3.5 认证模块 |
4.3.6 日志管理模块 |
4.3.7 IPv6资源管理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接入系统实现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2 外部接口模块实现 |
5.3 隧道管理模块实现 |
5.4 客户端模块实现 |
5.4.1 Android客户端实现 |
5.4.2 iOS客户端实现 |
5.5 认证模块实现 |
5.6 日志管理模块实现 |
5.7 IPv6资源管理模块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功能测试 |
6.1.1 IPv6接入能力测试 |
6.1.2 第三方账号接入能力测试 |
6.1.3 日志统计功能测试 |
6.1.4 IPv6资源管理功能测试 |
6.2 非功能测试 |
6.2.1 API接口响应速度测试 |
6.2.2 IPv6接入速度测试 |
6.2.3 客户端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IPv6的基层农业网络推广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概念 |
四、研究重点和文章结构 |
五、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
第一章 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发展研究 |
一、我国基层农业网络发展概况 |
二、基层农业发展IPv6的必要性 |
第二章 IPV6基层农业网络发展和推广过程 |
一、IPv6基层农业网络发展过程 |
二、IPv6基层农业网络推广过程 |
三、射阳县IPv6农业网络的发展和推广过程 |
第三章 IPV4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转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一、IPv4转向IPv6技术问题 |
二、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市场问题 |
三、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人员问题 |
四、IPv4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管理问题 |
五、射阳县IPv4向IPv6农业网络转化进程中的问题 |
第四章 促进IPV6农业网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促进IPv4转向IPv6网络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
二、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
三、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人员素质提升 |
四、加强基层农业网络管理工作 |
五、对射阳县农业网络发展的对策和建义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未来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IPv6(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IPv4存在的问题 |
2 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 |
2.1 隧道技术 |
2.2 隧道机制的实现方式 |
2.2.1 手工配置隧道 |
2.2.2 自动隧道 |
2.2.3 隧道代理 |
2.2.4 IPv6 to IPv4 |
2.2.5 IPv6 over IPv4 |
3 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 |
3.1 IPv6协议的新特点 |
3.2 IPv6协议的数据报头格式 |
3.3 IPv6协议于未来移动通信 |
4 结束语 |
(10)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引言 |
1.1 INTERNET 的现状 |
1.2 IPV6 的出现与发展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二章 IPV6 技术及相关网络协议 |
2.1 IPV6 技术简介 |
2.2 IPV6 与IPV4 |
2.3 ICMPV4 与ICMPV6 |
2.4 传输层协议 |
2.5 DNS 协议 |
2.6 以太网数据帧 |
第三章 IPV4/IPV6 过渡技术研究 |
3.1 IPV4/IPV6 过渡技术概述 |
3.2 当前几种主要过渡技术 |
3.3 NAT-PT 技术的研究 |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2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
4.3 各功能模块简介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报获取和生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2 调度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3 地址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 IPV4-IPV6 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5 IPV6-IPV4 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6 DNS-ALG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网关测试环境的搭建 |
6.2 网关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用IPv6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的通知[J].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5)
- [2]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李旭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D]. 吴念达. 吉林大学, 2019(03)
- [4]IPv6在农业信息化监控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 张忠.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9)
- [5]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7)[A].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 第17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暨第26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论文集, 2018
- [6]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7]IPv6的基层农业网络推广与管理研究[D]. 唐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9]未来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IPv6[J]. 蔡晓宇. 电子工程师, 2008(12)
- [10]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高晶. 吉林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