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OGO!在双电源互备电路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沈志刚[1](2021)在《多约束条件下低压开关柜电磁兼容改造设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电动执行器低压开关柜混装化的技术进程进行梳理,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说明电磁兼容(EMC)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并结合系统功能安全理论和炼化行业相关研究引证其重要性。以早期常规工业企业低压开关柜改造为实例,从负载约束、环境约束、接地约束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电磁兼容影响,并详细阐述了过孔、缝隙和接地等复杂干扰的影响机理。进一步通过检索对比新兴设计技术与常规工业企业改造需求,从技术差异方面找出了近年来改造用户体验差的根本性原因,并提出一种低压开关柜电磁兼容改造两端交互验证设计流程。该设计对于即将或已经开展低压开关柜改造的工业企业而言,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也有助于厘清研发设计与生产应用间的技术认知差异,防止工业应用体系出现技术断层,规避反复重建的资源浪费,促进国家工业体系的整体进步。
张少谦[2](2019)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交流侧故障传播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解决分布式电源统一并网运行等问题。微电网中的直流微电网、交流微电网各有所长,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兼具二者的优点,是微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直流互联的混合微电网,运行模式多变,控制策略繁杂。在交流侧发生故障时,故障扰动会传播到直流侧,受拓扑结构、控制策略的影响,扰动形式将出现多种变化,分析其故障传播机理并设计抑制措施对于加强混合微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根据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原理,给出了相关的故障等值模型。由直流侧简化的混合微电网等值电路,提出了一种混合微电网交流侧故障分析方法,可以在各类交流侧故障下,量化分析混合微电网交流侧的网内故障特性。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基于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互联变流器一般数学模型,推导了交流侧三相短路时直流侧的故障响应。之后,分析了交流侧不对称故障对直流微电网的影响。除说明负序分量会引起直流侧功率和电压二倍频波动外,还特别揭示了直流微电网的双极供电方式会为故障传播提供新的路径,使得零序分量能作用于直流微电网,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工频扰动。然后,通过分析直流侧分布式电源的典型控制策略,指出直流母线电压谐波会影响直流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稳定性。在PSCAD/EMTDC中对网间故障传播机理分析进行了验证。最后,根据上述网间故障传播机理分析,分别在控制层面上和物理层面上为故障传播影响设计了抑制措施。控制层面上,以“U-U”型互联变流器控制策略为基础,加以正序分量改进,并叠加了一种负序电压和零序电压的补偿环节。物理层面上,针对直流侧工频和二倍频的谐波扰动,设计了一种双调谐滤波器。以直流侧双极供电的混合微电网为例,在PSCAD/EMTDC中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措施对故障传播有一定抑制作用。
胡远明[3](2017)在《基于x86处理器的高可用SMP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爆发式增长,数字化家庭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可靠性的多路服务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SMP(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服务器市场,以IBM Power平台为代表的小型机因为在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方面的优势一直是领跑者。近年来随着Intel x86平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x86平台的高端多路服务器得到了更多认可,但是其在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方面与小型机还有较大差距。基于Intel Brickland平台,本文研究x86 SMP服务器的高可用性。高可用性设计目的是降低系统停机时间,使用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百分比作为衡量标准。为了提升系统的可用性,降低平均维修时间(MTTR),本文从模块化设计,热插拔设计和硬分区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Intel Brickland平台架构,提出模块化设计方法,同时保证各功能模块在不开箱情况下前后维护。模块前后维护的实现可以确保服务器不用从机柜中拆卸出来,提升了服务器的可维护性,它是热插拔和硬分区的必备条件。模块化设计需要使用高速连接器互联方案,利用高速信号仿真技术对信号完整性进行评估;2)进行模块热插拔设计,热插拔设计可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服务器故障部件进行热替换,不再需要停机维护。本文对CPU模块、IO模块进行热插拔设计,使用了CPU在线、离线技术,内存、PCIe设备热插拔等技术;3)进行系统硬分区设计,本文研究将Brickland 8路系统硬件分区为两个4路服务器系统。此设计的实现可以应用于双机备份,用系统冗余技术降低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停滞的时间。保证苛刻环境下系统极高稳定性需求。本设计方案最终在曙光I980 8路服务器上进行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模块化设计信号完整性满足要求,热插拔和硬分区方案得以实现。上述方案的实现对解决x86 SMP服务器可维护缺陷,提升系统整体可用性的意义非凡。
吴文杰[4](2017)在《编组站测速雷达数字化传输研究》文中指出编组站在现代铁路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主要负责货运车辆的集散和解编。测速雷达是编组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测量设备,传统的测速雷达输出是与溜放车辆速度成正比的方波信号,并通过电缆直接引入室内测速计算机。随着编组站周边线路及编尾的电气化改造,编尾有电力机车启动时,瞬间电流较大,部分电流通过大地回流,引起回流方向地电位变化,对雷达设备产生干扰。其中电磁干扰较为严重,其传播方式是以空间场的形式向外传播,会给测速雷达以及信号的自检通道产生较大的干扰。导致测速不准或测速雷达不能正常工作。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利用数字化传输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模拟信号直接传输,本文研究重点为多普勒雷达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下位机底层总线选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CAN总线。利用CAN总线技术将编组站几十台测速雷达组成一个高可靠的测速网络,拓扑结构采取双CAN总线型。针对编组站测速雷达的位置以及网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设计了相关的CAN应用层协议,且符合EN50159的规范,室外驼峰测速主机芯片采用性能较高的STM32F105RBT6微处理器,拥有两个CAN通路。并利用KEIL5编写相关的下位机程序。下位机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转换,上位机利用Labview设计相关的VI界面来控制数据的采集,在此VI界面中能够对测速主机的主CAN和从CAN进行切换。上位机通过虚拟仪器搭建的软件系统对各个下位机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管理,并且对下位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上位机界面中能够实时的显示具体的速度信息和历史曲线的显示。整个系统能达到故障导向安全的状态,有较高的可靠性。
邹力棒[5](2017)在《安全计算机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安全计算机系统是指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故障导向安全的系统,即系统的输出在故障状态下导向安全侧,比如关闭信号、输出制动等,从而避免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安全计算机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化工、轨道交通、核电等安全苛求领域,要求计算机系统具有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的能力和避免发生重大灾害的故障处理能力。目前轨道交通控制用的安全计算机多为引进国外厂商的成熟产品,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计算机非常重要而紧迫。本文分析了三种典型安全计算机结构的工作策略、各结构的优缺点,阐述了安全计算机的相关概念和安全设计原理,分别从软硬件上研究了故障检测、同步机制、主备切换、表决与安全输出等安全计算机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传统二乘二取二的工作策略和三取二的工作策略相融合,取长补短,提出了一种二乘二取二新降级工作策略,并阐述了新降级二乘二取二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了新降级策略下同步方式和表决方式的软硬件实现方式。为分析验证新降级二乘二取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别对传统工作策略和新降级工作策略进行状态划分,研究各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原理,分别建立了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并在MATLAB上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两种策略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新降级工作策略下的二乘二取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文提出的二乘二取二新降级工作策略从软硬件上具备实现条件,为广大开发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设计参考。本文基于ARM微处理器设计并实现了二乘二取二安全计算机结构的计轴系统,给出了其硬件框架和板卡的引脚定义,并从软件功能和通信方式角度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完成了安全计算机的系内系间同步工作、计轴点采集和主备切换等功能的设计及测试。
王晓宇[6](2017)在《和利时控制系统在大型机组上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大型火电机组应用DCS控制是高水平自动化的基本要求,DCS性能、配置及控制策略对于火电机组的运行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和利时DCS系统的特点,研究将其应用于600MW火力发电机组上可能存在的数据响应缓慢、稳定性和可靠性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论文研究了大型火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数据响应缓慢、稳定性差、可靠性不高等技术难点,通过分析和利时MACS控制系统中网络通信技术、冗余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控制器IO总线的技术特点,确定和利时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数据处理方式可以满足大型火电机组控制过程中数据响应、传输的要求。针对大型火电机组控制的靠性要求和大迟滞特性,采用电源、控制器等硬件的冗余配置,应用直接能量平衡、增加前馈回路等优化控制策略,满足了大型火电机组控制的可靠性和系统响应速度的要求,使得和利时DCS系统应用于大型火电机组是稳定、可靠的,能够达到快速精准控制的目标。从论文可以看出和利时DCS系统在软硬件功能方面完全满足大型火电机组的控制需求,和利时控制系统在陕西国华锦界电厂的成功应用对国产DCS控制系统进入大型发电机组高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自主产权DCS系统在大型发电机组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
刘赞[7](2017)在《中压配电自动投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能够存储核心数据信息的大型数据中心成为许多企业的迫切需求,例如保险业、银行业、互联网公司等。早期提供给用户网络接入和数据共享功能的计算机机房,是现代数据中心的雏形,但随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信息,数据中心也朝着通讯更加高速、功能更加复杂、规模不断扩大的方向发展。考虑到数据中心在企业中的核心枢纽作用,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中心要保证连续运行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不间断供电和连续制冷。这两个条件表明数据中心仅从低压侧采用UPS装置保证不间断供电是不够的,因为UPS只能在市电失电时保障IT设备等关键负载的短时间运行,市电失电的同时,制冷系统随之停止工作,仅靠机房空间内的存留冷量只能维持IT设备继续运行1-2分钟。本文从数据中心10KV中压进线一侧进行研究,基于PLC冗余的配置方法,设计了中压配电自动投切控制系统。应用本系统的数据中心可以满足Uptime Tier4标准,有效的保障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曲祉双[8](2017)在《基于ARM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使得工业生产中对自动化设备的依赖不断增多,对设备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处理数据、运行控制算法,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当前国内市场对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需求量十分大,因此提升其控制器的运算能力和通信速率等方面的性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和可靠性分析,设计了基于ARM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具体方案,并完成了详细的电路设计。控制器主要包括双机判决模块、CAN现场总线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日历时钟模块、电源模块等。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系统主要由两个硬件配置完全相同的子控制器组成,两个子控制器工作在主从模式的双机热备状态下。控制器系统要实现与监控管理层上位机的以太网通信,与现场设备的CAN总线通信,还要能够运行、存储控制算法和组态软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除了对控制器系统进行了双机热备的设计外,以太网通信网络和CAN现场总线通信网络也同样做了冗余处理。与监控管理层上位机通信的以太网网络,由两条平行的以太网网络构成,均可独立完成通信工作。与现场设备通信的CAN现场总线网络,由双CAN环型通信网络构成,有效提高了系统通信的可靠性。根据详细电路设计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基于ARM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是可行的。
邓刚[9](2017)在《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南京自来水总公司)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对自来水制水工艺进行深入地研究,运用先进算法,实现了城北水厂生产自动化、水质达标、节能降耗的目标。自来水制水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大部门水厂自动化程度较低,未对全部制水工艺进行系统性的设计,生产信息化建设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当前工业4.0、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发挥好自动化、信息化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对水厂降低管理成本、进行优质高效地供水、节约能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中对城北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进行了描述,建立了与制水工艺相对应的控制子站,并用工业以太网构建高效、安全的控制网络。混凝剂、消毒剂投加过程中存在大时滞、大惯性、外界影响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建立投加过程的动态模型,应用具有前馈-反馈结构的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对投加过程进行闭环控制。同时借鉴串级控制的思想,将PID控制与预测控制结合在一起,形成DMC—PID预测控制。利用串级系统中副回路的快速反应来抑制高频干扰;主回路则通过建立的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本文还借鉴了"大数据"的概念,对城北水厂生产数据进行了有效地管理,提高了生产信息化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生产分析、工艺改进、控制算法优化提供依据。
白雪琛[10](2017)在《无人机多余度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多旋翼无人机在工业应用中发展迅猛,严酷的应用环境对其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提高无人机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飞控计算机的可靠性。应用余度技术是提高飞控计算机可靠性的根本途径,但受限于多旋翼平台的载荷与空间,传统余度飞控系统无法在其上应用。随着芯片级MEMS传感器的发展,使得设计面向多旋翼的余度飞控系统成为了可能。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旨在设计一套小型、轻量、可靠的面向四、六、八轴多旋翼飞行器的三余度热备份飞行控制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 一种选通与融合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使系统可靠性更高,同时具有传感器冗余、输出自监控、面向多旋翼平台等特性。相应的工作内容如下:(1)单体飞控系统设计;基于Pixhawk开源飞控硬件框架,本文开发了 一款具有多重冗余特性的小型轻量的双ARM架构飞控系统,并移植了 APM开源飞控软件。该飞控系统即可独立工作完成飞行任务,也可作为余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参与控制。最后,介绍了基于该飞控系统进行的风机叶片检测无人机的应用研发。(2)余度仲裁系统设计;本文设计了一套选通与融合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基于飞控自诊断输出的置信度信号与余度系统监控所得的健康度信号,结合各飞控的优先级,来进行输出模态的仲裁,并开发了以CPLD为核心的余度仲裁系统硬件电路。(3)实验验证;本文通过仿真与实际飞行相结合的方式对余度飞控系统展开验证。基于仿真,通过不同的测试用例直观展示仲裁系统的工作状态;应用四旋翼实验平台,通过故障注入的方式,验证余度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并对各模态切换中的扰动进行了分析。最后验证了某子系统输出错误控制量时系统的工作性能,结果显示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本文设计的单体飞控系统已经在雷达标校、风机叶片检测、农业植保等多个无人机项目中投入了使用,并通过了振动、高低温等一系列测试。开发的余度飞控系统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 一系列的验证,结果表明可有效降低飞控子系统故障对整体带来的影响,对提高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价值。
二、LOGO!在双电源互备电路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GO!在双电源互备电路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约束条件下低压开关柜电磁兼容改造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磁兼容影响 |
2 约束条件 |
2.1 负载约束 |
2.2 环境约束 |
2.3 接地约束 |
2.4 上端约束 |
2.5 扩展约束 |
3 设计思考 |
4 结论 |
(2)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交流侧故障传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混合微电网故障传播的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微电网互联变流器研究现状 |
1.2.2 混合微电网故障分析研究现状 |
1.2.3 DC/AC换流器不平衡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微电网交流侧网内故障特性分析 |
2.1 逆变型DG故障特性分析 |
2.1.1 恒功率控制策略 |
2.1.2 恒压/恒频控制策略 |
2.1.3 下垂控制策略 |
2.1.4 正序分量改进控制策略 |
2.2 混合微电网交流侧故障分析方法 |
2.2.1 故障分析简化模型 |
2.2.2 故障分析方法 |
2.3 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微电网网间故障传播机理分析 |
3.1 交流侧三相短路故障对直流侧的影响 |
3.1.1 互联变流器的一般数学模型 |
3.1.2 直流侧母线电压故障响应 |
3.2 交流侧不对称短路故障传播机理 |
3.2.1 直流侧功率波动分析 |
3.2.2 直流侧电压扰动分析 |
3.2.3 直流侧DG输出影响分析 |
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微电网网间故障传播的抑制措施 |
4.1 互联变流器控制策略的改进 |
4.1.1 互联变流器的基础控制策略 |
4.1.2 正序分量改进控制策略的修正 |
4.1.3 负序电压和零序电压补偿环节 |
4.2 双调谐滤波器的应用 |
4.3 仿真验证 |
4.3.1 改进控制策略仿真 |
4.3.2 双调谐滤波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基于x86处理器的高可用SMP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RISC小型机 |
1.2.2 x86服务器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高可用性技术基础理论 |
2.1.1 可靠性概述 |
2.1.2 可维护性概述 |
2.1.3 可用性概述 |
2.2 提升可用性方法 |
2.2.1 提升可靠性方法 |
2.2.2 提升可维护性方法 |
2.3 x86 SMP服务器可用性研究现状 |
2.3.1 x86 SMP服务器研究状况 |
2.3.2 国内外厂商x86 SMP服务器可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可用SMP服务器模块化设计 |
3.1 Brickland平台系统架构 |
3.1.1 处理器QPI总线互联 |
3.1.2 内存扩展 |
3.1.3 系统I/O扩展 |
3.2 Brickland平台模块化设计 |
3.2.1 Brickland SMP 8 路系统模块化设计 |
3.2.2 模块化信号完整性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可用SMP服务器热插拔设计 |
4.1 Brickland平台高可用性相关特性 |
4.1.1 CPU在线、离线 |
4.1.2 内存热插拔、内存迁移 |
4.1.3 QPI在线、离线及降级机制 |
4.1.4 PCIe热插拔替换 |
4.2 热插拔设计 |
4.2.1 CPU模块热插拔设计 |
4.2.2 PCIe热插拔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可用SMP服务器硬分区设计 |
5.1 系统硬分区模块分布 |
5.2 系统硬分区设计 |
5.2.1 硬分区管理 |
5.2.2 硬分区实现 |
5.2.3 硬分区系统故障侦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可用SMP服务器测试验证 |
6.1 模块化设计验证 |
6.2 热插拔设计验证 |
6.2.1 PCIe热插拔验证 |
6.2.2 CPU热插拔验证 |
6.3 系统硬分区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编组站测速雷达数字化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编组站驼峰测速雷达概述 |
1.2 驼峰测速雷达所受到的干扰 |
1.2.1 铁路电磁环境对驼峰测速的影响 |
1.2.3 干扰信号的防护措施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现场总线 |
2.1 现场总线网络体系结构 |
2.2 总线的选取 |
2.3 CAN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分析 |
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
2.5 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
2.5.1 应用层协议的概念 |
2.5.2 构建应用层协议的意义 |
2.6 几种CAN总线应用层协议 |
2.6.1 DeviceNet协议 |
2.6.2 CAL协议 |
2.6.3 CANopen协议 |
2.7 CAN总线的特点以及构建应用层的关键 |
2.7.1 CAN报文的分配 |
2.7.2 CAN总线网络的数据通信 |
2.8 针对编组站测试雷达网络系统CAN应用层协议的制定 |
2.8.1 通信协议的基础 |
2.8.2 报文标识符的格式设计 |
2.8.3 数据帧的格式设计 |
2.9 通信模式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和系统硬件平台 |
3.1 网络拓扑结构 |
3.2 主控芯片的选取 |
3.3 针对驼峰测速雷达制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
3.4 系统硬件平台 |
3.4.1 电源电路设计 |
3.4.2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3.5 STM32的CAN通信模块 |
3.6 系统的搭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编组站测速雷达的双CAN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开发工具简介 |
4.2 系统STM32的程序设计 |
4.3 STM32单片机的时钟以及GPIO口的配置程序 |
4.3.1 输入捕获模式 |
4.3.2 TIM3中断服务函数 |
4.3.3 CAN程序的相关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abview监控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方案概述 |
5.2 Labview简介 |
5.3 基于Labview的程序设计 |
5.3.1 动态链接库简介 |
5.3.2 CAN总线初始化 |
5.4 基于Labview的USBCAN卡的程序设计 |
5.4.1 初始化设置 |
5.4.2 Labview CAN应用层软件设置 |
5.4.3 专项性能VI设计 |
5.5 数据采集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安全计算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安全计算机 |
2.1 安全计算机以及相关概念 |
2.1.1 安全计算机相关概念 |
2.1.2 安全性评价指标 |
2.2 安全计算机技术 |
2.2.1 避错技术与容错技术 |
2.2.2 故障-安全技术 |
2.2.3 故障检测 |
2.3 同步机制 |
2.4 主备切换(倒机)方式 |
2.5 表决与安全输出 |
第三章 二乘二取二新降级工作策略 |
3.1 新降级二乘二取二系统功能分析 |
3.1.1 新降级二乘二取二系统总体架构 |
3.1.2 同步方式的比较 |
3.1.3 表决方式的比较 |
3.2 新降级二乘二取二系统的工作流程 |
3.3 系统工作状态划分 |
3.3.1 传统二乘二取二工作状态 |
3.3.2 新降级二乘二取二工作状态 |
3.4 可靠性安全性分析 |
3.4.1 传统二乘二取二状态转移 |
3.4.2 新降级二乘二取二状态转移 |
3.4.3 两种系统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
3.4.4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二乘二取二的计轴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硬件总体设计与实现 |
4.1.1 二取二板卡设计 |
4.1.2 主备切换板设计 |
4.2 计轴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软件功能 |
4.2.2 软件整体设计 |
4.3 计轴系统通信方式及报文设计 |
4.3.1 数据报文定义 |
4.3.2 通信安全防护 |
4.4 计轴系统测试 |
4.4.1 测试环境 |
4.4.2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5.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二取二板卡原理图 |
附录B 主备切换板卡原理图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和利时控制系统在大型机组上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DCS的应用及发展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MACS系统 |
2.1.1 MACS系统构成 |
2.1.2 MACS系统技术特点 |
2.1.3 主要软件功能 |
2.2 软件技术要点 |
2.2.1 实时数据库技术 |
2.2.2 实时网络技术 |
2.2.3 面向目标图形技术 |
2.2.4 多窗口技术 |
2.2.5 IERNETWeb服务器技术 |
2.3 现场控制站的硬件设计要点 |
2.4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3 系统工程设计 |
3.1 系统配置 |
3.2 系统分站 |
3.2.1 分站原则 |
3.2.2 具体分站 |
3.3 网络结构设计 |
3.4 系统供电与接地设计 |
3.5 系统接地 |
3.6 远程I/O的供电与接地 |
4 大型燃煤机组对DCS系统的本质需求 |
4.1 面临的技术研究工作 |
4.1.1 控制级网络的确定性通讯 |
4.1.2 工业Ethernet网的研究与应用 |
4.2 确定性工业Ethernet网的应用模型 |
4.3 实现工业确定性Ethernet网的主要方法 |
4.4 确定性实时Ethernet网的软、硬件实现过程 |
4.4.1 物理介质 |
4.4.2 应用平台 |
4.4.3 硬件实现 |
4.4.4 软件实现 |
4.4.5 解决方案 |
4.4.6 技术实现方法 |
4.4.7 DNet协议技术特性 |
4.4.8 DNet协议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
4.4.9 DNet协议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 |
5 现场总线技术 |
5.1 Profibus-DP总线概述 |
5.2 Profibus-DP技术要点 |
5.2.1 PROFIBUS-DP基本功能 |
5.2.2 PROFIBUS-DP基本特征 |
5.2.3 PROFIBUS-DP站点定义 |
5.2.4 系统行为 |
5.2.5 DPM1和DP从站间的循环数据传输 |
5.2.6 DPM1和系统组态设备间的循环数据传输 |
5.2.7 同步和锁定模式 |
5.2.8 保护机制 |
5.2.9 扩展DP功能 |
5.2.10 电子设备数据文件 |
5.2.11 PROFIBUS-DP行规 |
5.3 DP总线的结构分析 |
5.3.1 DP总线结构的可靠性瓶颈 |
5.3.2 收发部件的问题点分析 |
5.3.3 其他可能的故障点分析 |
5.4 DP总线工作时序分析 |
5.4.1 工作过程 |
5.4.2 基本分析 |
5.5 总线传输速度问题 |
5.6 确定性的时间配合 |
5.7 IO总线的确定性数据交换 |
6 高可靠、高精度、快速性的控制基础研究与理论分析 |
6.1 高精度控制的意义 |
6.2 控制精度与控制器的快速性 |
6.2.1 控制周期(T0)的定义 |
6.2.2 控制周期(0T)与控制精度 |
6.3 扰动后的过渡过程与控制器的快速性 |
6.3.1 高精度计算与确定性控制 |
6.4 高性能电站控制器的总体设计思想 |
6.4.1 确定性控制的重要性 |
6.4.2 控制器的优化设计 |
7 大型机组控制策略 |
7.1 基于数学模型的大型机组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 |
7.1.1 汽机-锅炉之间的协调控制 |
7.1.2 动态加速信号 |
7.2 工程控制策略的优化 |
7.3 控制策略优化效果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压配电自动投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 |
1.2.2 目前数据中心主要存在的问题 |
1.2.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4 论文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
2.1 数据中心的等级标准 |
2.1.1 数据中心国际标准分析 |
2.1.2 数据中心国家标准分析 |
2.2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
2.2.1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概述 |
2.2.2 柴油发电机组 |
2.2.3 供配电系统主接线 |
2.3 电力系统可靠性保障系统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控制要求与控制方法研究 |
3.1 国内外自动投切装置研究现状 |
3.2 常用自动投切控制系统的比较 |
3.2.1 集成电路型控制系统 |
3.2.2 微机型综合保护控制系统 |
3.2.3 基于PLC的自动投切控制系统 |
3.3 供配电系统中压部分控制要求 |
3.3.1 中压配电室的组成结构 |
3.3.2 中压部分自动投切控制总体要求 |
3.3.3 各路进线和母联的投切要求分析 |
3.3.4 母线上馈出负载的投切要求分析 |
3.4 控制方法的研究设计 |
3.4.1 应急故障类型下的控制方法 |
3.4.2 控制系统闭锁功能的实现 |
3.4.3 母线维护功能的实现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与冗余配置 |
4.1 PLC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 |
4.2 PLC自动投切控制系统的选型 |
4.2.1 冗余PLC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4.2.2 PLC总体控制方案 |
4.3 PLC控制系统硬件冗余配置 |
4.3.1 CPU冗余配置 |
4.3.2 I/O冗余配置 |
4.3.3 PLC电源冗余配置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1 PLC软件编程过程 |
5.1.1 冗余PLC硬件组态 |
5.1.2 PLC程序编写 |
5.2 触摸屏操作界面说明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工程验证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8)基于ARM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该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国外现状 |
1.2.2 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国内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和CAN总线 |
2.1 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 |
2.1.1 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 |
2.1.2 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特点 |
2.2 CAN总线技术 |
2.2.1 CAN总线协议技术 |
2.2.2 CAN总线冗余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器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控制器的需求及可靠性分析 |
3.1.1 控制器的需求分析 |
3.1.2 控制器的可靠性分析 |
3.2 控制器的处理单元选型分析 |
3.3 控制器的总体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控制器的硬件架构设计 |
4.2 处理单元最小系统 |
4.3 双机判决模块设计 |
4.3.1 双机主从竞争模块设计 |
4.3.2 双机状态监测模块设计 |
4.4 通信模块设计 |
4.4.1 CAN现场总线通信模块设计 |
4.4.2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
4.5 存储模块设计 |
4.5.1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5.2 程序存储模块设计 |
4.6 日历时钟模块设计 |
4.7 状态指示模块设计 |
4.8 电源模块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水处理工艺介绍 |
1.2.1 混合和絮凝 |
1.2.2 沉淀 |
1.2.3 过滤 |
1.2.4 消毒 |
1.3 自来水厂自动化现状与发展 |
1.3.1 实现水厂自动化的意义 |
1.3.2 国内外水厂自动化的发展与现状 |
1.3.3 水厂自动化设计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1.3.4 水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
1.4 南京城北水厂概况与特点 |
1.4.1 总体概况 |
1.4.2 取水泵房(一泵房) |
1.4.3 加药间 |
1.4.4 絮凝池及沉淀池 |
1.4.5 V型滤池 |
1.4.6 反冲洗泵房 |
1.4.7 加氯系统 |
1.4.8 清水池及清水泵房(二泵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实现目标 |
第二章 自控系统主体框架设计 |
2.1 城北水厂自动化需求分析 |
2.1.1 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 |
2.1.2 提高供水水质 |
2.1.3 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 |
2.2 城北水厂自控系统结构论证 |
2.2.1 DCS简介 |
2.2.2 FCS简介 |
2.2.3 PAC+PC控制系统简介 |
2.2.4 自控系统论证结果 |
2.3 城北水厂自控站点设置 |
2.4 城北水厂控制网络结构 |
2.4.1 网络组态方式 |
2.4.2 数据接口 |
2.4.3 网络时间同步 |
2.5 硬件配置及主要硬件简介 |
2.6 软件配置及主要软件简介 |
2.6.1 控制程序编译软件RSLogix5000 |
2.6.2 网络组态软件RSNetWorx |
2.6.3 企业级控制数据事务处理软件RSSql |
2.6.4 人机接口软件FactoryTalk View |
第三章 城北水厂自控系统子站设计 |
3.1 取水泵房(一泵房) |
3.1.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
3.1.2 硬件设计 |
3.1.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
3.1.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3.2 加药间及沉淀池 |
3.2.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
3.2.2 硬件设计 |
3.2.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
3.2.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3.2.5 自动加矾的研究与实现 |
3.2.6 自动加矾实际应用效果 |
3.3 滤池及冲洗泵房 |
3.3.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
3.3.2 硬件设计 |
3.3.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
3.3.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3.4 加氯间 |
3.4.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
3.4.2 硬件设计 |
3.4.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
3.4.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3.4.5 自动加氯的研究与实现 |
3.4.6 自动加氯和人工加氯的控制效果比较 |
3.5 清水泵房(二泵房) |
3.5.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
3.5.2 硬件设计 |
3.5.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
3.5.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第四章 人机界面及信息处理部分的设计 |
4.1 人机界面系统的软件配置 |
4.2 安全机制 |
4.3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
4.4 水厂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
4.4.1 生产信息的数据库定义 |
4.4.2 水厂信息系统功能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本文的意义及今后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无人机多余度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人机冗余系统研究 |
1.2.2 无人机冗余系统研究 |
1.2.3 余度仲裁逻辑算法研究现状 |
1.2.4 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三余度飞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余度技术概念 |
2.2 余度形式的选择 |
2.3 三余度飞控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3.1 余度飞控系统单机设计方案 |
2.3.2 仲裁单元设计方案 |
2.4 三余度飞控系统仲裁逻辑方案 |
2.5 三余度系统可靠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余度飞控系统单机设计 |
3.1 总体架构框图 |
3.2 余度飞控系统单机硬件电路设计 |
3.2.1 主控单元设计 |
3.2.2 接口扩展单元设计 |
3.2.3 传感器单元设计 |
3.2.4 电源单元设计 |
3.2.5 驱动单元设计 |
3.2.6 数据记录单元及其他电路单元设计 |
3.2.7 系统最终的实现样机 |
3.3 APM飞控系统软件移植 |
3.4 飞控系统的应用——风机叶片检测无人机研发 |
3.4.1 任务要求 |
3.4.2 风机叶片检测无人机架构 |
3.4.3 飞行器平台设计 |
3.4.4 协处理器模块设计 |
3.4.5 系统成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余度飞控系统仲裁单元设计 |
4.1 系统整体架构 |
4.2 余度管理设计原则 |
4.3 基于CPLD的信号监控、仲裁及输出 |
4.3.1 输入信号捕获 |
4.3.2 模态判别及控制量计算 |
4.3.3 PWM输出 |
4.3.4 输出自监控 |
4.4 三余度仲裁电路设计 |
4.4.1 余度控制器单元 |
4.4.2 外设电路单元 |
4.4.3 供电单元 |
4.4.4 接口单元 |
4.4.5 余度计算机最终实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余度飞控系统实验与验证 |
5.1 故障注入的概念 |
5.2 基于Modelsim的仿真测试 |
5.2.1 正常飞行数据的仿真 |
5.2.2 一级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5.2.3 二级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5.2.4 自监控仿真结果 |
5.3 基于小型四旋翼平台的测试 |
5.3.1 系统延时测试 |
5.3.2 融合控制效果分析 |
5.3.3 切换扰动分析 |
5.3.4 故障注入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LOGO!在双电源互备电路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约束条件下低压开关柜电磁兼容改造设计分析[J]. 沈志刚. 自动化仪表, 2021(05)
- [2]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交流侧故障传播机理研究[D]. 张少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3]基于x86处理器的高可用SMP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胡远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7(04)
- [4]编组站测速雷达数字化传输研究[D]. 吴文杰.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5]安全计算机研究与应用[D]. 邹力棒.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6]和利时控制系统在大型机组上的设计研究[D]. 王晓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2)
- [7]中压配电自动投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赞.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7(04)
- [8]基于ARM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D]. 曲祉双.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5)
- [9]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D]. 邓刚. 东南大学, 2017(01)
- [10]无人机多余度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白雪琛. 浙江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