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纺织科技进步》(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录

2004年《纺织科技进步》(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录

一、2004年《纺织科技进展》(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郭烨[1](2015)在《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特别是在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提出更高要求,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基本措施。然而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过程中,资金始终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加强金融部门和科技部门的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好选择。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更好的支持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12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无一例外地聚焦于“三农”问题,并且在2012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明:“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这既给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金融服务“三农”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研究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支持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推广等相关概念及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历程、经营模式进行阐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就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的相关政策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实证分析法,从本身工作实际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归纳分析法,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自2006年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以来,伴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对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起到正向影响,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机制,进一步为农业科技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王常凯[2](2015)在《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动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制造业“新型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制造业新型化综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分析行业和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的动态特征;分析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能源节约能力及新型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新型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对收敛性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制造业“新型化”水平和缩小“新型化”区域差异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中国制造业总体及其两位数行业和区域制造业在经济、科技、环境和能源等方面发展势头良好。分别采用TOPSIS离差最大化和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方法对行业和区域制造业新型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行业和区域制造业新型化水平逐年提升;行业差异较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新型化水平较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造纸及纸用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较低;区域差异同样较大,东部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等省市较高,西部的宁夏、青海、贵州、山西、内蒙古等省市区较低。对于经济创造能力,全国和西部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因此其经济创造能力存在。收敛;东部和中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因此其经济创造能力不存在。收敛。中国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科技创新能力,中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都存在上升趋势,因此其科技创新能力不存在均在。收敛。中国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同样绝对β收敛,中部地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中国总体上不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地区存在条件β收敛;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存在条件β收敛。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环境保护能力,在2008年以前,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其环境保护能力均存在σ收敛;自2009年起,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其环境保护能力均不存在。收敛。中国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中部和西部同样存在绝对β收敛,且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中国总体上存在条件β收敛;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的收敛速度最快。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能源节约能力,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因此其能源节约能力均存在。收敛。中国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其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中国总体上制造业能源节约能力存在条件β收敛;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条件β收敛,西部的收敛速度最快。不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俱乐部收敛特征。对于制造业新型化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与东部的差距更大。中国和东、中、部地区的新型化水平相对差异都呈扩大态势。制造业新型化的相对差异以2004年为转折点,之前中国和东、中、部地区的新型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降低,之后差异都呈扩大态势;三大区域比较,近年来东部区域差异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在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方面,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都不存在。收敛;中国及中部、西部的制造业新型化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且西部的收敛速度最快,东部不存在绝对β收敛;对于条件p收敛,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存在,中国的收敛速度最快,东部不存在。可以从宏观层面上是政府的重视、中观层面是产业的转移、微观层面上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解释制造业新型化的收敛机制。在新型化影响因素方面,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投资、FDI、R&D经费内部支出、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全国制造业新型化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投资、R&D经费内部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东部产生正向影响,FDI则为负影响;投资、FDI和R&D经费内部支出对中部产生正向影响;R&D经费内部支出和市场化程度对西部产生正向影响。制造业新型化发展进程中,前期制造业新型化对后期具有动态影响机制,后期制造业新型化是对前期的扬弃和发展。对制造业新型化全国差异和中、西部与东部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差异对制造业新型化差异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对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差异的影响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FDI差异对全国差距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同样FDI差异也对中、西部与东部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R&D经费内部支出差异对全国省际间制造业新型化的差异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对中西部与东部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也为正,但是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市场化程度对全国制造业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为正,对中西部与东部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也为正,且都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人力资本水平对全国制造业新型化差异的影响为正,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且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大,对中西部与东部差异的影响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

黄聪英[3](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张磊[4](201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2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东道国。借助国际制造资本,中国建立了价廉物美的制造品生产体系,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竞技舞台与新兴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深化转型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在于挖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之间的逻辑,剖析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外资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外资发展的约束性,为正确把握宏观外资政策与微观企业运营策略,积极运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资本缓解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直观的决策角度和决策依据。围绕研究主线“正面效应—〉决定因素—〉负面效应—〉归因”,本文从东道国角度,选取大量宏观数据与企业案例完成统计计量与实证检验,研究分为3个方面:一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正负面效应,二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决定因素,三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负面效应归因。各章节的论述兼顾完整性与独立性,章节之间逻辑紧密,且自成一体,研究结构与分析逻辑有一得之见。借鉴国内外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计量方法有皮尔逊乘积矩阵相关系数、霍夫曼检验、最小二乘法、横截面数据分析与回归建模。区域经济的宏观研究选取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跨国制造企业的微观分析选取可口可乐、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实战并购案例对经理人行为因素导致的公司定价偏差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

叶伟巍[5](2009)在《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这是一个公共政策多如牛毛的时代,也是一个公共政策严重匮乏的时代。美国公共管理体系可谓世界领先,但是此次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并以海啸之势席卷全球,不仅重创全球虚拟经济,而且对实体经济的也造成巨大冲击的金融风暴,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政府顺应金融创新的公共政策的严重缺失。在我国,为了深化、细化、制度化党和国家提出的“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超过3000项,但是通过本研究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对产学合作创新的调控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新形势下研究当前阶段产学合作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把握主要矛盾;分析关键因素作用创新绩效的机理与路径,把握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之后,通过对国家创新理论系统、区域创新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文献研究,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针对性强和产业创新系统的全球化优势,确定了以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创新系统这一中观视角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基于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创新系统视角,提出了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1)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2)产学合作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3)当前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按照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变量设计、信度效度检验、研究方法设计等规范;在采集大样本问卷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建模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实施了研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借鉴创新系统理论和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提炼了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六大方面影响模块,并确定了合作项目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案例研究、借鉴经典U-A模型后发现,主导设计是产学合作创新成功的分水岭,所以提出了用“市场合作创新能力、技术合作创新能力和协同把握创新机会能力”这三个指标来诠释产学合作创新能力的设想,最后构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通过对聚光科技、绍兴纺织研究院、烟台万华、方正集团等四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了产学合作创新不同阶段存在着合作模式演化的规律。并借鉴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探索性地提炼了用“创新主体和合作治理关系”两个维度对不同阶段的产学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合作模式,最后提炼成产学合作创新模式演化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合作模式是影响产学合作创新项目绩效的关键因素。合作模式演化模型很好地证明了产学合作创新是实现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过程,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丰富了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第三,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得出了目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的重要结论。发现当前情况下主要是合作双方资源因子、双方能力因子、合作模式因子,通过合作创新能力的变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学合作项目创新绩效,为制定正确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研究保障。同时从实证分析结果也发现,当前产学合作创新微观层面管理效率非常低下,严重制约了产学合作创新的绩效。最后,基于当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这一结论,本论文在分析浙江省产业现状和产学合作创新政策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设计了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工具;最后,针对浙江产业和民间资本充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创建产学合作风险引导基金这一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解决方案,为优化产学合作政策体系,促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本论文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产学合作创新理论,得出了当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这一重要结论,为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提高公共行政效率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王军[6](2009)在《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并购重组是一个广义的概括性的通俗提法,其主要内涵包括收购、资产重组、合并等。在中国证券市场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产业组织优化,完善资源配置,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夯实证券市场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公司价值增长的主要渠道。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运用西方成熟的产业组织理论、并购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动因、模式、绩效以及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效应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剖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政府与监管部门角度以及从上市公司角度提出解决问题、促进规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本文首先对并购重组概念和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进行了阐述和界定。并购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并购概念是指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对存量资产进行调节和重新组合的包括公司重组、公司控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活动。狭义的并购概念是指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一定比例或全部股权购买或者吸收合并的交易行为,以达到对被并购企业控制的目的。广义的并购概念实质上包括了狭义的资产重组,因此,并购和重组这两个概念在文献及实际应用中经常被统称为“并购重组”。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四川上市公司为目标企业,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以控制权变更为目的的并购活动以及在控制权发生转移以后对上市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以资产置换、资产剥离、资产注入或内部重整的资产重组行为。针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和并购重组理论以及大量中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述评。要研究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就要对四川上市公司的总体特征和上市背景有一个全面的的了解。首先,从四川上市公司发行上市经历的几个阶段来看,不同阶段的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并购重组发生频度是不一样的,这清晰地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缩产生的影响。其次,通过对四川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数据以及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信息披露中的经营内容分析发现,四川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以后出现了业绩下滑、治理结构不完善、壳化现象等普遍现象,这是导致四川板块的上市公司发生并购重组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按照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参与者的角度认为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包括:(1)政府推动并购重组的动因;(2)优势企业进行横向规模扩张、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动因;(3)优势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和混合并购的动因;(4)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战略收缩、产业转型和退出资本市场的动因;(5)发挥“壳”公司的价值、借壳上市获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动因和(6)收购资源要素、低价资产,享受并购重组后资产增值的动因。四川上市公司并购行为采取的主要模式包括:股权协议转让方式收购、司法裁决过户或股权拍卖过户、要约收购、吸收合并。在发生的四川省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71起并购活动中,有49起并购事件是通过股权协议转让方式完成的,占了全部并购的69%。而在取得四川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收购企业往往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以求改善公司的基本面,提高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能够恢复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所采用的主要资产重组模式包括:资产置换、资产剥离、资产注入、综合型以及优化重整类等五大类。本文采用财务数据分析法,以2000年至2005年期间发生了控制权变更的四川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两个个角度来评价样本公司并购重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四川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并不显着,且不具有持续性。无论采用资产置换、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还是综合类或者优化重整类等重组模式,上市公司普遍在重组当年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其中,资产置换、综合类和优化重整三种重组模式下的第一年重组绩效要显着好于单纯的资产注入类的重组模式。但在重组次年及第三年,几种重组模式下的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比较明显,说明并购重组均未能持续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的事实也说明了重组的作用对上市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作用是有限的,它只具有即时效应,在帮助公司摆脱财务困境和恢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之后,更需要靠后续的战略规划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实现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四川省重点优势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扩张、达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组织优化,有利于推进四川省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层面存在的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包括:缺乏对并购重组的产业引导和鼓励、扶持性政策;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现象突出;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优胜劣汰机制未发挥;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和建设尚待加强。在上市公司层面存在的并购重组问题包括:相比具有实际意义的战略型重组或产业优化型重组,为保壳而进行的财务型重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并购重组质量差、缺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划、尽职调查、策划和整合;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违规交易现象突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并购重组的审核和把关不严,导致并购重组存在重大隐患和风险。针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视角的政策建议:(1)积极引导和推进收购企业和上市公司按照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方向进行并购重组;(2)减少政府干预式和包办式重组,加强对壳资源和优质资产的市场流动;(3)完善并购重组立法,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并购重组管理与审批模式市场化、透明化;(4)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努力提高并购重组质量。并购重组方和上市公司视角的政策建议是:(1)提高上市公司决策水平,以科学、务实、勤勉尽责的态度做好并购重组;(2)加强并购重组实施后管理和经营的协同效应和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并购重组的质量和绩效;(3)继续促进上市公司按照规范运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并购重组风险及其衍生风险。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国内理论界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的研究很多,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整体范围的并购重组动因和并购重组效应等方面,或者运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做实证分析:如上市公司对并购重组公告的反应、上市公司股价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反应等等;本文试图以某一个区域(四川省)内的上市公司集群范围内的并购重组行为作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并购重组理论来研究四川省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和对区域产业组织优化的效应,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带来的绩效进行分析,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完善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优化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2、在研究内容上,构建了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和并购重组绩效为核心,以四川上市公司所处经营现状为背景的分析框架。从产业组织和并购重组相关理论基础、并购重组概念及研究内容界定、并购重组动因、并购重组模式以及重组后的经营绩效,到政府与监管部门视角和上市公司视角的政策建议,都进行了严谨的理论推导或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内在动因(基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角度)主要表现在:控股股东迫于压力战略收缩、产业转型和退出资本市场的意愿;地方政府保壳意愿、维护当地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护中小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的需求;改变公司基本面,重获上市资格和再融资能力的需要。而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外在动因(基于政府、监管部门及收购方角度)主要表现在:重组方进行行业规模扩张、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需要;收购低价资产的利益驱动;企业多元化战略和快速发展增长需求的驱动;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驱动;资本市场融资需要。3、按照并购方的资产注入分为了资产剥离、资产置换、资产注入以及内部重整四种方式对并购重组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按照四种重组模式结合会计法对样本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的并购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求证各种重组模式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长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资产置换、综合类和优化重整三种重组模式下的第一年重组绩效要显着好于单纯的资产注入类的重组模式。但在重组次年及第三年,几种重组模式下的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比较明显,说明并购重组均未能持续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的不足是:1、由于四川上市公司数量相对沪深两市1604家上市公司数量来说,仅占不到5%,加上本文研究的具有并购重组行为的上市公司局限在控制权发生变更并在之后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四川省的上市公司,受重组并购交易金额须具有重大性影响的原则,以及考虑财务指标异常波动、已退市或暂停上市的公司等因素影响,又剔除了一定数量的样本,因此,本文在并购重组绩效方面实证研究的样本数量有限,这是本文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的局限性所在。本文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大类的划分,得出的是一般性的结论,可能不适用于个案。随着并购重组后时间的推移,四川上市公司可分析的样本数量将增加,将在重组的细分模式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详细的研究。2、由于时间、精力以及理论修养仍较为有限,对理论学术界的文献精华汲取还不够丰富,因此对并购重组给四川省上市公司以及四川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的效应的理论阐述以及实证研究方面还显得比较单薄,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崔永华[7](2008)在《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规划,作为从国家层次促进和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前苏联成功实施以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纷纷制定科技规划或科技计划,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八次重大科技规划。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差很大,相比之下,1956年和1986年颁布的科技规划较为成功。但是,关于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包括政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而对科技规划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科技史的研究范围,采用“线上串珠”方式,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四个系统的框架下,对建国以来五个时期的科技规划递嬗和个案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规划的目标、期限、涉及范围、组织实施的机构和方法、评估与调整是构成科技规划的五大要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科技规划体制基本上是因循前苏联的科技规划模式。但是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科技规划体系从未达到与前苏联同等周密完善的程度。“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以后,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956年科技规划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化的科学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留学生的作用、前苏联的援助、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艰苦奋斗精神。这次科技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突出国防重工业、轻视基础研究、农业付出沉重代价等局限性。自1957年夏起,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波及到科技规划的实施。一是来自国内。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大闹技术革命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二是来自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科技战线也随即进行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十年规划》(1963-1972)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国防科技规划特别是“两弹一星”取得巨大成功。“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规划由“冒进”与调整逐步转变为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8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拔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反映出的浮躁和不切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深入,1982年对于“八年规划”的全面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回溯“八年规划”的制定及其调整。从八年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科技和经济互相脱节,没有很好倾听经济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吸收经济专家来参与科技规划制定,也就难以搞好科技规划。只有经济和科技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时期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四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而趋于完善的科技规划体系,即远景规划(15年)→5年滚动计划→专项科技计划→年度计划。其中,《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影响深远,较为成功。这一规划摒弃“赶超”战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突出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三是相继出台了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为国家管理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特点包括: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即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第二,突出战略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四,强化制度创新。第五,体现区域特色。第六,注重开放环境,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面向国际开放。第七,鼓励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制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本文最后从共性与变化、时间维度、偏误现象等几个角度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规划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等。

徐文修[8](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罗珊[9](2008)在《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系统科学和优化理论,结合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情况等对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二、国外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及经验借鉴研究;三、对广东省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该研究为我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参考,为防止科技资源配置不当和提高配置效率,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科学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优化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广东省竞争力,具有较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论文对科技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探讨了区域创新理论、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机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科技体制改革对科技资源配置的作用,并对政府、政府所属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机构以及各类科技活动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和阐述;对区域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学的视野探讨了科技资源的共享问题,阐述了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目标与任务,分析了制约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探讨了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体系,并就如何搞好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从产权制度、法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对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论文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的科技体制、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科技资源在配置效率、配置规模和配置结构方面存在的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科技资源配置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议与对策。论文对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广东省的科技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广东省创新平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优化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同时,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及其体现,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进行了述评,构建了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并采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对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科技人员投入相对于其他投入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的结论,对具体应该如何制定科技人员投入、技术进口、和R&D经费投入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李花[10](2008)在《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纺织工业是南通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南通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南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南通纺织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南通经济增长和江苏甚至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论文始于回顾和总结产业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对南通纺织工业的发展概况与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南通纺织工业的竞争力作了定性评价,并对江苏省范围内几个典型纺织工业大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提出了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内容分为以下3个方面:1.以Michael E. 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与机遇等六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南通纺织工业的竞争力,总结了其优、劣势。2.以基于信息熵的密切值法为定量分析工具,借鉴金碚、裴长洪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合理的纺织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范围内几个典型纺织工业大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在省内的排名。3.在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纺织工业信息化;积极培养和引进纺织工业所急需的人才;加快企业改革,以优势产品构建优势企业,促进名产品、名牌、名企业三位一体;实行“名牌”战略;实行“环境标志产品+环境管理体系”的双绿色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二、2004年《纺织科技进展》(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纺织科技进展》(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相关概念
    2.1 政策性银行及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概念界定
        2.1.1 政策性银行
        2.1.2 农业政策性银行
    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概念及评价指标
        2.2.1 农业科技的概念
        2.2.2 农业科技成果的概念
        2.2.3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2.2.4 农业技术推广评价指标
    2.3 我国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及资金运行模式
    2.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必要性
        2.4.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2.4.2 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2.4.3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第三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概述及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政策
    3.1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进程
    3.2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经营模式
    3.3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贷款相关政策
        3.3.1 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贷款的主导政策及范围
        3.3.2 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贷款的对象、用途及方式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成效
    4.1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4.1.1 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现状
        4.1.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现状
        4.1.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现状
    4.2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效
        4.2.1 东部地区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成效——以山东、江苏、浙江、河北为例
        4.2.2 中部地区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成效—以河南、湖南、安徽、黑龙江为例
        4.2.3 西部地区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成效—以甘肃、四川、云南、新疆为例
    4.3 山西省分行贷款支持本省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第五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5.1 运行机制不完善
    5.2 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和政策性信贷资金保障机制
    5.3 政府部门重视不足导致项目营销困难
    5.4 农业科技信贷政策倾斜及人才储备不够
    5.5 企业融资担保能力不足及贷后监管难
第六章 国外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经验借鉴
    6.1 部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金融支持政策
    6.2 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金融支持的借鉴意义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对政府政策方面的建议
        7.2.2 对农发行自身方面的建议
        7.2.3 对农业科技企业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2)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动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1.1.2 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1.1.3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制造业
        1.1.4 新型制造业是必然选择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3.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
        2.1.1 制造业的概念与分类
        2.1.2 新型制造业
        2.1.3 制造业“新型化”
    2.2 制造业“新型化”相关研究
        2.2.1 制造业新型化内涵的研究
        2.2.2 制造业新型化评价的研究
    2.3 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3.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2.3.2 科技进步影响因素
        2.3.3 环境污染影响因素
        2.3.4 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2.4 收敛性研究
        2.4.1 收敛理论简介
        2.4.2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
        2.4.3 环境收敛性研究
        2.4.4 能源收敛性研究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3.1.1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2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1.3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1.4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2 中国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2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2.3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2.4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3.3.0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3.2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3.3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行业动态特征
    4.1 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4.1.1 评价与综合评价
        4.1.2 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与过程
        4.1.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4.1.4 权重的确定
    4.2 TOPSIS方法介绍
        4.2.1 TOPSIS基本步骤
        4.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4.2.3 离差最大——TOPSIS方法的动态评价模型构建
    4.3 指标体系
        4.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3.2 制造业新型化行业指标体系
        4.3.3 指标解释
        4.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4 新型化动态特征
        4.4.1 经济创造能力
        4.4.2 科技创新能力
        4.4.3 环境保护能力
        4.4.4 能源节约能力
        4.4.5 新型化动态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区域动态特征
    5.1 “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及其修正
        5.1.1 “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概述
        5.1.2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中指标规范化方法的修正
    5.2 制造业区域“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指标解释
    5.3 新型化动态特征
        5.3.1 经济创造能力
        5.3.2 科技创新能力
        5.3.3 环境保护能力
        5.3.4 能源节约能力
        5.3.5 新型化动态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性
    6.1 经济创造能力收敛性
        6.1.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1.2 β收敛性
        6.1.3 俱乐部收敛性
    6.2 科技创新能力收敛性
        6.2.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2.2 β收敛性
        6.2.3 俱乐部收敛性
    6.3 环境保护能力收敛性
        6.3.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3.2 β收敛性
        6.3.3 俱乐部收敛性
    6.4 能源节约能力收敛性
        6.4.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4.2 β收敛性
        6.4.3 俱乐部收敛性
    6.5 新型化收敛性
        6.5.1 区域差异与σ收敛性
        6.5.2 β收敛性
        6.5.3 俱乐部收敛模型
        6.5.4 收敛机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性影响因素
    7.1 制造业新型化影响因素
        7.1.1 模型设定
        7.1.2 面板数据回归
        7.1.3 机理分析
    7.2 制造业新型化收敛性影响因素
        7.2.1 模型构建
        7.2.2 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本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3)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简要评论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一、德国道路
        二、美国道路
        三、日本道路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投资中国
    第二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制造业地位
    第三节 两大经济圈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 FDI 的驱动效应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检验
    第一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二节 长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第三节 长三角两省一市外资区位的皮尔逊系数检验
    第四节 珠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第五节 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第四章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投资的微观决定因素
    第一节 跨国公司并购投资中国制造业
    第二节 并购投资微观决定因素实证:基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
    第三节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的微观决定因素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挤占国内企业
    第二节 独资化与技术溢出约束
    第三节 产业结构趋同
    第四节 区域经济失衡
第六章 跨国制造企业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一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溢出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整合
    第三节 会计管理信息失真与目标公司定价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法律规范的国际化
    第六节 政府行政干预
    第七节 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与投资负面效应
第七章 并购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检验: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二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非理性
    第二节 公司定价与行为偏差
    第三节 公司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基于跨国企业案例
    第四节 基本结论
第八章 政策建言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总体思路与研究结论
    第二节 外资政策与企业发展建言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与网址
附录:插入图表索引
后记

(5)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主创新是大国复兴的基石
        1.1.2 我国企业尚难成为创新主体
        1.1.3 现代大学创新源的地位日益显现
        1.1.4 产学合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突破口的作用已经显现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逻辑
        1.3.3 研究路线
        1.3.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2.1.1 国家创新理论系统综述
        2.1.2 区域创新理论综述
        2.1.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2.1.4 小结
    2.2 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综述
        2.2.1 合作创新理论
        2.2.2 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综述
        2.2.3 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2.4 合作项目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2.5 产学合作创新理论小结
    2.3 创新制度文献综述
        2.3.1 创新政策的界定
        2.3.2 创新政策工具
        2.3.4 小结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成功案例的研究与研究框架的提出
    3.1 案例研究方法
        3.1.1 案例研究的意义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3.1.3 案例研究效度与信度实现
    3.2 产学合作创新案例分析
        3.2.1 绍兴轻纺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案例
        3.2.2 烟台万华产学合作创新案例
        3.2.3 方正汉字激光照版系统案例
        3.2.4 聚光科技产学合作案例
        3.2.5 产学合作创新案例小结
    3.3 产学合作创新模式的提出
        3.3.1 产学合作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3.3.2 产学合作创新演化模型的提出
    3.4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研究框架的提出
        3.4.1 合作创新的技术能力子维度
        3.4.2 合作创新的市场能力子维度分析
        3.4.3 协同把握创新机会能力子维度分析
        3.4.4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研究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问题
    4.2 数据收集程序
        4.2.1 总体和样本的确定
        4.2.2 答卷者的选择
        4.2.3 问卷发放及回收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3.1 样本企业的合作模式分布情况
        4.3.2 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
        4.3.3 样本企业的年限分布
        4.3.4 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
        4.3.5 产学合作创新绩效变量
    4.4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
        4.4.1 样本企业的合作模式差异分析
        4.4.2 样本的行业差异分析
        4.4.3 样本(项目)规模差异分析
        4.4.4 不同方式收集的两组样本数据差异分析
    4.5 研究方法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的实证研究
    5.1 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
        5.1.1 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的因素变量分析
        5.1.1.1 产学合作创新影晌因素变最的理论遴选
        5.1.1.2 初步实证遴选产学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变量
        5.1.2 理论假设
        5.1.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1.3.1 量表的信度检验
        5.1.3.2 量表的效度检验
        5.1.4 因子分析
        5.1.4.1 合作创新环境与战略管理子量表因子分析
        5.1.4.2 资源与能力子量表因子分析
        5.1.4.3 合作机制子量表因子分析
        5.1.4.4 创新缎效量表因子分析
        5.1.4.5 因子分析结果
        5.1.5 回归分析-识别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
        5.1.6 假设检验
        5.1.7 小结
    5.2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和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
        5.2.1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路径的研究框架(修正后)
        5.2.2 理论假设
        5.2.3 实证研究方法──结构方程介绍
        5.2.4 变量设计、信度及效度检验
        5.2.5 SEM模型建模──分析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作用路径
        5.2.6 假设检验
        5.2.7 小结
    5.3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管理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
    6.1 浙江省产学合作创新政策的现状
    6.2 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设计
        6.2.1 政策目标
        6.2.2 政策工具研究
        6.2.2.1 供给面导向的政策工具
        6.2.3 需求面导向的政策工具
        6.2.4 环境面导向的政策工具
    6.3 金融创新政策研究──产学研投资基金
        6.3.1 浙江省产业投资金融业的现状分析
        6.3.2 案例借鉴
        6.3.3 建立产学研投资基金的意义分析
        6.3.4 产学研投资基金的运行机制研究
        6.3.5 产学研投资墓金政策保障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结果的意义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浙江省技术中心企业一览表(抽样样本)
    附表-2 专家问卷
    附表-3 企业问卷
发表文章目录

(6)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对并购、重组的理解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 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
    1.5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述评
    2.1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2.1.1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SCP 范式
        2.1.2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及可竞争市场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2.2 并购重组基本理论
        2.2.1 效率理论
        2.2.2 管理主义理论与自大假说
        2.2.3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2.2.4 市场势力理论
        2.2.5 信息信号理论
        2.2.6 再分配理论与税收效益理论
        2.2.7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2.3 国内外对并购重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3.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背景研究
    3.1 四川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历史回顾
        3.1.1 股份制试点阶段(1986 至1992 年)
        3.1.2 上市“额度管理”阶段(1993 至1995 年)
        3.1.3 “指标管理”阶段(1996 至2000 年)
        3.1.4 “核准制”或“通道制”阶段(2001 年至2003 年)
        3.1.5 “保荐制”阶段(2004 年2 月至今)
    3.2 四川省上市公司发行上市后存在的问题
        3.2.1 上市后短期内业绩下滑现象比较普遍
        3.2.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风险突出
        3.2.3 壳化现象普遍、并购重组机率高
    3.3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的动因研究
        3.3.1 政府推动并购重组的动因
        3.3.2 优势企业进行横向规模扩张、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动因
        3.3.3 优势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和混合并购的动因
        3.3.4 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战略收缩、产业转型和退出资本市场的动因
        3.3.5 发挥“壳”公司的价值、借壳上市获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动因
        3.3.6 收购资源要素、低价资产,享受并购重组后资产增值的动因
4.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研究
    4.1 四川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主要并购模式
        4.1.1 并购模式之一——股权协议收购
        4.1.2 并购模式之二——政府划拨转让方式
        4.1.3 并购模式之三——通过股权拍卖、司法裁决方式实现股权过户
        4.1.4 并购模式之四——换股、吸收合并方式
        4.1.5 并购模式之五——要约收购
    4.2 四川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重组模式
        4.2.1 重组模式之一——资产剥离
        4.2.2 重组模式之二——资产注入
        4.2.3 重组模式之三——资产置换
        4.2.4 重组模式之四——优化重整
        4.2.5 重组模式之五——综合型(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资产置换)
5.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与产业效应研究
    5.1 本文采用的并购重组绩效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原则
        5.1.2 研究方法及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5.2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的定量分析、结论描述和解释
        5.2.1 各种重组模式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分析
        5.2.2 数据分析结论与解释
    5.3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效应
        5.3.1 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实现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5.3.2 有利于四川省重点优势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扩张、达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组织优化
        5.3.3 有利于推进四川省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
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6.1 在证券监管和政府层面存在的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
        6.1.1 缺乏对并购重组的产业引导和鼓励、扶持性政策
        6.1.2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现象突出
        6.1.3 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6.1.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优胜劣汰机制未发挥
        6.1.5 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和建设尚待加强
    6.2 在上市公司层面上存在的并购重组问题
        6.2.1 为保壳而进行的财务型重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6.2.2 并购重组质量差、缺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划、尽职调查、策划和整合
        6.2.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并购重组的审核和把关不严,导致并购重组存在重大隐患和风险
        6.2.4 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违规交易现象突出
7.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建议
    7.1 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视角的政策建议
        7.1.1 积极引导和推进收购企业和上市公司按照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方向进行并购重组
        7.1.2 减少政府干预式和包办式重组,加强对壳资源和优质资产的市场流动
        7.1.3 完善并购重组立法,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并购重组管理与审批模式市场化、透明化
        7.1.4 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努力提高并购重组质量
    7.2 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视角的政策建议
        7.2.1 提高上市公司决策水平,以科学、务实、勤勉尽责的态度做好并购重组
        7.2.2 加强并购重组实施后管理和经营的协同效应和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并购重组的质量和绩效
        7.2.3 继续促进上市公司按照规范运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并购重组风险及其衍生风险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技规划的概念
    二、选题的论据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六、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成功实施
    第一节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冷战国际环境和“一边倒”外交政策
        二、“一五”计划与大规模工业建设
        三、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第二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展规划
        二、“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
        三、十二年规划的制定
        四、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五、十二年规划的执行
    第三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科学活动全面纳入国家目标
        二、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三、新体制下的奖励制度
        四、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
    第四节 十二年规划的历史贡献与几点反思
        一、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二、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
        三、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四、几点反思
第二章 “文革”时期科技规划实施与中断
    第一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国内经济危机与中苏关系恶化
        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与技术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三、“科学十四条”与“脱帽加冕”——科技战线的调整
    第二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三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实施与中断
        一、编制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政策条例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
        四、十年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
    第四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自力更生的思想
        二、赶超战略的调整
        三、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第五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反思
        一、“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突出成果
        二、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
第三章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冒进”与调整
    第一节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的内外环境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二、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三、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与“新冒进”
    第二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一、《汇报提纲》关于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的设想
        二、《八年规划》的制定过程
        三、《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及其内容
        四、《八年规划》承袭了“文革”前的赶超思想
    第三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调整
        一、国家经济目标的调整
        二、对《八年规划》的批评和重新估价
        三、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
        四、1982年调整《八年规划》
    第四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教训与反思
        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制定规划会带来局限
        二、经济专家应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五节 科技规划对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改革
        二、社会主义的挫折与市场化改革浪潮
        三、从国防到经济的科技发展动力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战略转移和科技体制改革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构成分析
        一、远景科技规划的制定与调整
        二、5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专项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科技规划体系的完善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
    第一节 当代科技规划发展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整体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区间
        三、总体判断:中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任务
    第三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一、制定程序的变化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三、规划制定前后的争议
    第四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战略选择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选择
        二、“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三、重点突破:战略部署
        四、政策要点:战略保障
    第五节 关于如何实施《规划纲要》的思考
第六章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
        一、科技规划共性与变化分析
        二、科技规划时间维度分析
        三、科技规划制定主体及模式分析
        四、科技规划偏误现象分析
        五、科技规划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对未来科技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二、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
        三、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四、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
        五、建立中长期科技规划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读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状况
    2.2 国内研究状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4.8 小结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5.6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9)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
    2.1 “第一资源”——科技资源的概念辨析
        2.1.1 科技资源的内涵
        2.1.2 科技资源的特点分析
        2.1.3 资源配置与科技资源配置
        2.1.4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2.1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概述
        2.2.2 理论启示
    2.3 博弈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3.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2.3.2 科技资源配置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协调
        2.3.3 科技资源配置博弈监督模型
        2.3.4 理论启示
    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4.1 产权理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4.2 国家理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4.3 意识形态理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4.4 寻租理论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分析
    3.1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机制分析
        3.1.1 科技体制改革对科技资源配置的作用
        3.1.2 政府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3.1.3 政府属科研机构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3.1.4 大中型工业企业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3.1.5 高等院校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3.1.6 金融机构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3.1.7 科技中介机构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3.1.8 各类科技活动的科技资源配置
    3.2 区域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分析
        3.2.1 科技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3.2.2 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目标与任务
        3.2.3 制约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
        3.2.4 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体系
        3.2.5 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
    3.3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机制
        3.3.1 制度——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
        3.3.2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选择——市场机制
        3.3.3 产权制度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3.3.4 法律制度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3.3.5 收入分配制度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3.3.6 宏观调控制度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4.1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
        4.1.1 科技人力资源概述
        4.1.2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流动的理论
        4.1.3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模型分析
        4.1.4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博弈分析
        4.1.5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政策体系
    4.2 区域科技财力资源的配置
        4.2.1 区域科技经费投入分析
        4.2.2 区域科技经费来源分析
        4.2.3 区域科技经费使用分析
        4.2.4 区域科技财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体系
    4.3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配置
        4.3.1 区域科技物力资源概述
        4.3.2 仪器设备资源的配置
        4.3.3 实验室资源的配置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国内外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比较与借鉴
    5.1 中国的科技资源配置
        5.1.1 我国的科技体制
        5.1.2 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模式
        5.1.3 我国科技产出及国际竞争力
        5.1.4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5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规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6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 美国的科技资源配置
        5.2.1 美国的科技体制
        5.2.2 美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5.2.3 美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5.2.4 美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5.3 德国的科技资源配置
        5.3.1 德国的科技体制
        5.3.2 德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5.3.3 德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5.3.4 德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5.4 日本的科技资源配置
        5.4.1 日本的科技体制
        5.4.2 日本的科技财力资源配
        5.4.3 日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5.4.4 日本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5.5 韩国的科技资源配置
        5.5.1 韩国的科技体制
        5.5.2 韩国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
        5.5.3 韩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5.5.4 韩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5.6 国外科技资源配置的经验借鉴
        5.6.1 重视科技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和完善政策协调机制
        5.6.2 大幅增加科技财力投入及完善科技财力投入机制和相关政策
        5.6.3 政府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
        5.6.4 注重对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投入及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
        5.6.5 提高公共科研机构的科技经费投入效率及完善其经费管理制度
        5.6.6 十分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东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6.1 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6.1.1 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6.1.2 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6.1.3 广东省与国内目标省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状况比较
        6.1.4 广东省与目标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状况比较
        6.1.5 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
        6.1.6 优化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
    6.2 广东省科技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6.2.1 广东省地方财政拨款基本情况
        6.2.2 广东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对广东省科技投入的作用及影响
        6.2.3 广东省与全国其它省市地方财政拨款比较
        6.2.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现状
        6.2.5 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投入现状
        6.2.6 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现状
        6.2.7 广东省科技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2.8 优化广东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
    6.3 广东省创新平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优化配置
        6.3.1 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概况
        6.3.2 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条件建设的比较分析
        6.3.3 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条件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3.4 对策及建议
    6.4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
        6.4.1 效率及科技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的内涵
        6.4.2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6.4.3 数据分析与处理
        6.4.4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6.5 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6.5.1 广东省科技投入现状
        6.5.2 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6.5.3 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0)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2.1 产业竞争力内涵
    2.2 产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理论
    2.3 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南通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研究
    3.1 国际纺织工业格局概况
    3.2 南通纺织工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3 南通纺织工业对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的定性研究:“钻石模型”分析
    4.1 生产要素
        4.1.1 地理位置与基础设施
        4.1.2 人力要素
        4.1.3 资本要素
        4.1.4 技术要素
    4.2 需求条件
    4.3 相关与支持产业
        4.3.1 产业集群
        4.3.2 相关与支持产业
    4.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4.4.1 企业改革
        4.4.2 企业规模
        4.4.3 品牌现状
    4.5 政府
    4.6 机遇
        4.6.1 加入WTO 与纺织品市场开放
        4.6.2 北京奥运会
    4.7 小结
第五章 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
    5.1 纺织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1 指标选择的原则
        5.1.2 纺织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 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6.1 南通纺织工业发展的国际背景
        6.1.1 纺织产业国际转移
        6.1.2 新兴技术层出不穷
        6.1.3 绿色技术壁垒突出
        6.1.4 消费需求多样化、升级化,装饰、产业用纺织业发展空间大
    6.2 纺织工业发展对策借鉴
    6.3 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6.3.1 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6.3.2 推动纺织工业信息化
        6.3.3 积极培养和引进纺织工业所急需的人才
        6.3.4 加快企业改革,以优势产品构建优势企业,促进名产品、名牌、名企业三位一体
        6.3.5 实行“名牌”战略
        6.3.6 实行“环境标志产品+环境管理体系”的双绿色发展模式
        6.3.7 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2004年《纺织科技进展》(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D]. 郭烨. 山西农业大学, 2015(07)
  • [2]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动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D]. 王常凯. 东南大学, 2015(10)
  • [3]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D]. 张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5]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叶伟巍. 浙江大学, 2009(08)
  • [6]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D]. 王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7]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崔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8]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9]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罗珊. 中南大学, 2008(12)
  • [10]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D]. 黄李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2004年《纺织科技进步》(原《四川纺织科技》)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