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贺志云[1](2021)在《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中国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和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一些治安违法犯罪事件也随之增多。农村作为最基层的社会治安阵地,应积极思考新时代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意在强调要依托现代化手段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治安可视化。“雪亮工程”作为农村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农村治安防控工作作出的重大创新,是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查漏补缺的有效举措,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社会治安环境,极大的降低了犯罪频次,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本文以农村社区中“雪亮工程”的建设和运用为例,分析临泽县在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较“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的情况,结合治理理论和环境预防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详细了解“雪亮工程”建设运行情况,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想认识不清、宣传不到位、基础保障工作跟不上、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滞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临泽县农村社会治安中“雪亮工程”运用优化方案设计,要强化认识,准确把握“雪亮工程”建设实质;强化基础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实效,营造群防群治氛围;整合资源,强化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等对策建议,为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雪亮工程”的有效实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时代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刘彦[2](2020)在《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文中指出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秩序井然、自由演进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谐、繁荣和昌盛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始终把善治良序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准绳和目标。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事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以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为题,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探究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路径。纵览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领导魅力和力量,通过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街居制和农村社会的互助组、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把中国从“一盘散沙”的分散社会组织成“全国一盘棋”的整体社会,在基层社会组织化治理时期,中国基层社会创造出许多奇迹和创举,向世人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路径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中国基层社会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标志,开启了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道路,城市基层社会的去单位化与市场化与时偕行。随着基层社会去组织化发展,社会原子化、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公平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执政理念,不断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能力,如何把中国人民再组织化成为新时代中国安邦治国的重大课题。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强大指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思想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本文以组织化、去组织化和再组织化为分析框架,将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分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演进的过程,总结并反思了不同时期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所取得的成效与局限,最后,对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与凝练。论文内容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阐释。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的解读与界定,厘清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核心概念,避免在概念使用时的误解,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探讨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的演进与史情、世情、国情、党情息息相关,本文将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从社会组织化视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梳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并结合调查研究法和个案访谈法论证了各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演进,总结成效并反思局限;第五部分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总结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以期待给人以启示。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凝聚了党和人民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集体智慧,是对新中国70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的总体概括。
张艺[3](2020)在《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不仅在经济快速发展上创造了奇迹,也在社会长期稳定上创造了奇迹,“两大奇迹”为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多变,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治安稳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安稳定已经成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在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切实推进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主体多元有效互动,确保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激发社会活力,探索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推进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社会治安治理正处于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过程中,可社会治安治理多元主体之间协同治理机制还有待重新构建。论文紧扣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这一研究主题,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社会治理、整体性治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分析了我国社会治安治理模式的变迁路径,即为社会治安管制阶段、社会治安管理阶段和社会治安治理阶段。随后本文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主体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为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四类,并对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困境进行了解析,认为主要存在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理念缺失、治理能力不强、职责不清和动力不足等问题。为全面分析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困境,分为两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一是制度建构的角度认为是由于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制度设计滞后造成的,主要体现为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监督制度执行不力,反馈制度尚未建立,问责制度亟待完善。二是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认为是由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运行机制不畅造成的,主要体现为协同治理目标认同机制缺失,互动机制不畅,共享机制不强,保障机制不够等。随后运用问卷调查获知社会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主体间行为的认知程度并进行量化测度,并构建社会治安治理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流图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以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研究目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以社会治安治理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变迁路径、主体分析、协同困境、演化博弈、系统仿真、推进机制为研究脉络,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1、梳理了我国建国70周年以来社会治安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路径。论文认为我国社会治安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至1978年间为社会治安管制阶段;二是1978年至2012年间为社会治安管理阶段;三是2012年以后为社会治安治理阶段;明确指出了社会治安治理是我国社会治安政策的发展方向。2、系统分析了我国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主体及困境。论文认为我国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主体主要包括了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四种类型,并系统解析了这四类主体的行为及存在的协同困境。论文不仅明确指出了当前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出现的困境表象,以及造成这些困境的制度成因。3、构建了社会治安主体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论文运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验证了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主体行为之间的选择策略,得出了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意愿与党委政府采取的社会治安治理政策有关;党委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意愿与他们之间的信任程度有关;社会治安治理主体参与协同治理意愿与收益有关。4、构建了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三治融合”系统动力学反馈模型。论文运用了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流图模型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自治系统、法治系统和德治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流位流率系揭示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系统复杂、动态的共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预测,调控社会政策因子和司法政策因子,为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5、构建了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论文指出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统筹机制;二是深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认同机制;三是强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间的互动机制;四是完善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保障机制。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路径探索。
隋从容[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袁蕊[5](2020)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矛盾和冲突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任何时代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经济生活到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到价值观念,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迁。这种历史变迁,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有了全面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无直接利益冲突”正是伴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变化出现的,是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正确理解、认识、化解和防范“无直接利益冲突”,维护国家的和谐与稳定是当务之急。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无直接利益冲突”与西方话语下的“社会冲突”具有不同的属性。“无直接利益冲突”可治可防可化解,具有人民内部矛盾属性。因此,文章围绕“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依据、以往治理的成败得失、今后的治理方向和目标等问题展开。在写作逻辑顺序上,首要工作是对“无直接利益冲突”进行了阐释,即在文章开篇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形成了有关称谓辨析、表征、成因和影响等一般性理论,确定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不能脱离社会实际而展开,“社会转型”是考察“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最大的实际,为此我们把社会转型期,作为“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社会背景。正是在此背景下,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分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特别是贫富差距扩大引发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情绪,才产生了庞大的源头性矛盾,为发生“无直接利益冲突”埋下隐患。转型期,原有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失效、缺位、错位,新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尚未健全,社会整合力和控制力下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错,社会心理发生变异等综合因素,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其中,心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心理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方面,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功效。社会心理是“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基础性心理,是长期存在的心理感受;群体心理具有短暂化、情景化等特征,是特定情境下,特定群体的心理状态。从“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的群体心理着手,通过研读大量案例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不仅有消极的群体心理,还存在正面、积极心理。调控、疏导负面心理,鼓励、保护正面心理,能够为我们从根本上防范、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赢得宝贵的时间,创造和谐的氛围;也有利于引导民众养成健康、理性、乐观、向上的群体心理。这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力量、助推中国梦实现,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意义。这一观点是论文的创新点。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具着深厚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矛盾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矛盾治理理论是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无直接利益冲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爆发。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直接利益冲突事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直接利益冲突逐步演化为无直接利益相关的冲突。这一新型社会冲突走入学者的视野,成为广泛研究的议题。学界关于其概念内涵、性质、影响及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以往学者对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研究、各级政府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依据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治理不足的原因,深入探索新时代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新模式。新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受国外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网络政客的蛊惑,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外部条件风险增加。国外反华势力故意挑起或利用国内焦点事件,制造冲突事件,丑化中国;国内社会结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等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和特征,这些都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带来挑战和困难。机遇总是伴随挑战和困难。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价值引领,调整、规范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利益关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党内,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披荆斩棘的政治勇气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建设呈现新气象和新变化,这已然成为党和政府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底气和机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是研究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创新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首先要创新治理思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双方不是绝对的对立,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冲突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政府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转变治理理念。从传统的斗争思维、紧张对峙、政治控制方式转变为以和谐思维为指引、以官民的平衡互动为契机、以多元社会治理方式为路径,深化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思维认知。其次要推动治理制度完善。制度是规范、原则、价值观念和体系在国家强制力层面的具体呈现,是社会运行的保障。从创新调解制度、信访制度和诉讼制度等方面入手,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提供保障。再次要构建治理新格局。通过加强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强化治理方式融通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最后要优化治理化解机制。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制度必须依赖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运转。“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也是透视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渠道。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需要冲破以往旧的、静态的、排他的、刚性且脆弱的治理体系,构筑动态的、包容的、柔性且坚韧的治理体系。这种现代化的治理观和治理体系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实现“无直接利益冲突”良性治理的关键所在。
石健[6](2020)在《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治安状况的稳定与否能够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的社会治安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发生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发展脉络,为构建完整、系统、科学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并为实践中构建科学、全面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历史镜鉴。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是能够综合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指标集合,是犯罪预警与治安防控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制度分析法梳理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并按照历时——共时的框架总结其演进规律。根据我国治安制度和治安政策的发展变化,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0年为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发轫于社会指标理论的治安评估指标体系以刑事案件发案量等静态指标为主,出现了主观性指标和地方性评估,并且“严打”推动了指标体系的细化。1991-2003年为规范发展阶段。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方针推动下,公安部设置了较为统一的分类标准,地方公安机关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分级指标体系。2004-2011年为多元发展阶段。随着平安建设的提出,这一阶段的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等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2012-至今是科学完善阶段。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平安中国战略的推进,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定位由静态评估向动态监测转变,第三方评估更加稳固,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公众安全感成为衡量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回顾我国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不同阶段的评估主体、指标选取、评估方法、公众安全感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等要素有所差异,但也显现出鲜明的内在逻辑。主要特点和规律表现为:评估指标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治安政策调整相同步,社会治安评估指标范围向“大治安”拓展,公众安全感逐渐成为核心评估指标,社会治安评估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社会治安评估方法逐步科学化,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重心由评价转向预测。上述演进规律将指引未来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
王英莲[7](2020)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模式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如何建设警民关系这一命题赋予了公安机关神圣使命,而如何构建警民关系是全世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治安形势发生重大转变,警民关系也不断遭遇新的问题。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发展滞后,民族宗教复杂,民族语言多样,风俗习惯各异,稳定程度较弱,政治敏感度高,警民关系建设任重道远。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国家关注的重要区域,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重点,其警民关系建设情况关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才能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以警民关系基本理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以河南省南阳市石佛寺镇少数民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其他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的典型做法,深入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警民关系建设之策。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分别概述了国内外警民关系、国内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特点的概念入手,对警民关系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进行阐释。第三章从公安机关、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警民关系症结所在。第四章为河南省南阳市石佛寺镇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实证研究,笔者首先对南阳市少数民族概况、石佛寺镇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接着对前期警民关系构建中存在困境进行剖析,最终详细论述了南阳市石佛寺地区公安机关为改善警民关系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第五章从不同角度对新疆、藏区、北京牛街三个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经验进行介绍。第六章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的建议,笔者从坚持党的领导与落实民族政策、强化队伍建设、做好公安群众工作、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田峥[8](2020)在《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安全稳定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治安治理在农村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乡贤作为重要的社会治安资源,自诞生以来,就在农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征,给农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背景下,充分发挥乡贤在基层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作用,构建传统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互融衔接机制,对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和意义。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既有治安学理论的支撑,也有农村的现实需要,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枫桥经验”也完全契合。乡贤通过情感治理、源头治理、多元化治理的方式参与到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治安治理中,是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治安治理可靠的社会治安资源。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在对乡贤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当代乡贤的特征,厘清当代乡贤的内涵、外延及类别。其次,从治安功能的理论视角,剖析乡贤在农村治安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作用,借此说明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是历史的沿袭。再次,论证乡贤参与的可行性,通过对治理理论、治安资源理论、“枫桥经验”的解读,探寻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国家社会治理目标、农村治安现状的透视,论证乡贤参与是农村治安治理的现实需要;从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行为中分析其治理的模式及优势。同时,本文还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作者工作的安徽省当涂县湖阳镇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分析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行为模式以及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充分肯定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效果的前提下,结合前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对未来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发展进行展望,并从理念、制度、科技、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王琦[9](2020)在《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中多元主体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平安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更是民生需求最基本的体现。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工作,首要做好平安建设,平安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基层面临各种治理问题和矛盾危机,突出表现为自然资源短缺、人居环境条件恶化、基层公共事务衰败、基层公共服务短缺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平安建设投入力度,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理顺政府、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参与者关系,才能适应当前变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在进行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基础上,从昌乐县平安建设开展情况、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情况、目标三个方面阐述乐县平安乡村建设中多元主体参与现状,指出昌乐县多元参与平安乡村建设存在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参与程度不对等、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公众参与不高、基层干部业务能力差、基层部门欠缺联动、非政府组织参与度不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并从政府、公众参与、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参与等方面进行昌乐县多元参与平安乡村建设问题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而从加强政府理性决策、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平安乡村建设,理顺政府内部关系、促进部门间协同配合,发挥基层组织实效性、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引入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提供政府不足的专业服务等方面提出加强多元参与平安乡村建设的对策,完善补充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中“一核多元”的参与机制。
张雅欣[10](2020)在《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社会稳定的根基,人民幸福的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在安全领域暴露出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进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进入新时代,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的安全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和挑战,维护社会和谐、安全稳定,就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社会安全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安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大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根据我国社会安全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瞻远瞩地提出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将社会安全作为重要保障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为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安全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综上,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回应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社会安全工作的现实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诉求,都对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社会安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坚持从整体性研究视角出发,以“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为研究主题,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等基本研究方法,在评述学界研究现状、理清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的基础上,着重对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渊源、问题原因、维度原则、实践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引言和第一章是前提性研究,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从整体上分析了新时代社会安全的内涵及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的社会安全思想、建国以来党的社会安全战略思想是推进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考察了新时代推进社会安全建设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立足于我国社会安全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国内外发展形势、现代化发展进程、社会矛盾的转化等方面集中阐释了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先对社会安全的主要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城乡社区治理、心理服务与舆论环境等方面,又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维护人民安全的建设宗旨、坚持公平正义的目标等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第四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推动社会安全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创新社会安全建设的思想理念、健全社会安全建设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安全建设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安全格局等;结论部分是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主要观点,也是本文始终阐述和反复强调的核心论点,同时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展望。
二、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国外研究综述 |
1.2.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国内研究综述 |
1.2.3 雪亮工程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雪亮工程” |
2.1.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2.1.3 “雪亮工程”执行效果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环境预防理论 |
2.2.3 社会控制理论 |
第三章 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临泽县基本情况及“雪亮工程”建设现状 |
3.1.1 临泽县基本情况 |
3.1.2 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建设现状 |
3.2 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概述 |
3.2.1 治安案件情况概述 |
3.2.2 盗窃案情况概述 |
3.2.3 矛盾纠纷及群体性事件排查调处情况概述 |
3.2.4 视频监控资源覆盖情况概述 |
3.2.5 公众的感知情况概述 |
3.3 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雪亮工程”认识不清 |
3.3.2 群众宣传不到位 |
3.3.3 基础保障工作不足 |
3.3.4 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滞后 |
第四章 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评价方法、原则和指标 |
4.1 “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的评价方法 |
4.2 “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的评价原则 |
4.3 “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设计 |
第五章 临泽县鸭暖镇“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的案例分析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5.2 调查结果分析 |
5.2.1 基本情况分析 |
5.2.2 农村社区治安及满意度分析 |
5.2.3 临泽县鸭暖镇“雪亮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分析 |
5.3 问卷调查结论 |
5.4 临泽县鸭暖镇“雪亮工程”执行效果评价 |
第六章 优化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
6.1 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建设实质 |
6.2 强化基础保障,激发基层活力 |
6.3 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实效 |
6.4 整合视频资源,强化监控联网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临泽县鸭暖镇农村社会治安中“雪亮工程”执行效果与存在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创新不足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重点难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基层/基层社会治理 |
(二)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
(三)组织化/去组织化/再组织化 |
(四)单位/单位制 |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阐释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社理论 |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治理思想 |
(三)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 |
(四)邓小平的社会治理思想 |
(五)江泽民的社会治理思想 |
(六)胡锦涛的社会治理思想 |
(七)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思想 |
第二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化实践路径(1949-1977) |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国际背景 |
(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国内背景 |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路径 |
(一)单位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主要路径 |
(二)街居制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辅助路径 |
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路径 |
(一)互助组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初级形式 |
(二)合作社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中级形式 |
(三)人民公社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高级形式 |
四、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评价与反思 |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成就 |
(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弊端 |
(三)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反思 |
第三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实践路径(1978-2012) |
一、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
(一)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改革运动 |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提出 |
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路径 |
(一)经济自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二)村民自治:村民自我管理 |
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路径 |
(一)单位制的解体:国家、单位与个人关系的变革 |
(二)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
(三)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社会治理下移到基层 |
四、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评价与反思 |
(一)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成就 |
(二)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模式的弊端 |
(三)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反思 |
第四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实践路径(2012-2020) |
一、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治理”的提出 |
(二)社会再组织化的现实需要 |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实践路径 |
(一)社区是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主要力量 |
(二)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重要力量 |
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实践路径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社会再组织化 |
(二)农村基层政权和村委会是农村社会再组织化的基础力量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社会再组织化的重要途径 |
四、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评价与思考 |
(一)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优势 |
(二)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面临的阻力 |
(三)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思考 |
第五章 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路径的经验总结 |
一、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一)中国共产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 |
(二)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要与国情紧密结合 |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要根据国情变化适时转变 |
(二)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选择的启示 |
三、基层社会治理要不断创新 |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长久之计策 |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不断解放思想 |
四、基层社会治理要有制度保障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
(二)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制度的内在本质要求 |
五、基层社会治理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 |
(一)基层社会治理始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二)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依靠人民群众 |
(三)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改善和增加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社会治安相关研究 |
1.2.2 社会治安治理相关研究 |
1.2.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研究 |
1.2.4 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治安与社会治安 |
2.1.2 治理与治理理论 |
2.1.3 社会治安治理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2.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 |
2.2.3 整体性治理 |
2.3 社会治安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
2.3.1 社会治安管制阶段:1949年—1978年 |
2.3.2 社会治安管理阶段:1978年—2012年 |
2.3.3 社会治安治理阶段:2012年—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境解析 |
3.1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行为分析 |
3.1.1 党委政府 |
3.1.2 市场组织 |
3.1.3 社会组织 |
3.1.4 人民群众 |
3.2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境解析 |
3.2.1 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境的表象 |
3.2.2 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制度设计滞后解析 |
3.2.3 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运行机制不畅解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多元主体行为测度 |
4.1.1 党委政府主导行为的测度 |
4.1.2 市场组织行为的测度 |
4.1.3 社会组织行为的测度 |
4.1.4 人民群众行为的测度 |
4.1.5 协同治理主体行为的测度 |
4.1.6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测度 |
4.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调查简要说明 |
4.2.2 样本数据描述 |
4.2.3 样本量表检验 |
4.3 基于三方博弈的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分析 |
4.3.1 基本假设及收益矩阵 |
4.3.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3.3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
4.3.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三治融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系统理论分析 |
5.1.1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理念 |
5.1.2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系统分析 |
5.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三治融合”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社会治安自治系统 |
5.2.2 社会治安法治系统 |
5.2.3 社会治安德治系统 |
5.2.4 社会治安“三治系统”耦合协调状况 |
5.3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系统反馈模型的构建 |
5.3.1 社会治安系统 |
5.3.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自治子系统 |
5.3.3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法治子系统 |
5.3.4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德治子系统 |
5.4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的仿真与调控分析 |
5.4.1 合流图仿真分析 |
5.4.2 合流图调控分析 |
5.4.3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探究 |
6.1 构建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推进机制总体框架 |
6.1.1 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界定 |
6.1.2 构建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意义 |
6.1.3 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框架结构 |
6.2 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社会治安治理的统筹机制 |
6.2.1 提升社会治安治理的战略意识 |
6.2.2 大力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方式方法 |
6.2.3 实施系列社会治安治理项目 |
6.3 深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认同机制 |
6.3.1 提高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的理念认知 |
6.3.2 强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的行为联动 |
6.3.3 增强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的利益驱动力 |
6.4 强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间的互动机制 |
6.4.1 重塑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网络结构 |
6.4.2 明晰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 |
6.4.3 优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资源共享 |
6.5 完善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 |
6.5.1 完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法治保障机制 |
6.5.2 健全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财政保障机制 |
6.5.3 完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评价监督机制 |
6.6 实现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
6.6.1 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安治理理念 |
6.6.2 完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多元主体建设 |
6.6.3 提升社会治安治理主体的素质与能力 |
6.6.4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安治理平台 |
6.6.5 创新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工具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全国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系统指标基础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理论分析 |
一、“无直接利益冲突”概念界定 |
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 |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成因 |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机理 |
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表征 |
(一) 弱势群体为主体 |
(二) 借机发泄为目的 |
(三) 偶发事件为起因 |
(四) 以政府部门为冲突对象 |
(五) 表现形式多样化 |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 |
(一) 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
(二) 损害政府权威和政治合法性 |
(三) 破坏社会心理 |
(四) 阻碍人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依据 |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属性定位 |
(一) 定位“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依据 |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层次性分析 |
(三)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多元属性分析 |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矛盾思想为理论指导 |
(二) 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为理论基石 |
(三) 以西方集体行为和社会冲突理论为镜鉴 第三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价值意义 |
一、契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
(一) 提高对人民主体的关切 |
(二) 实现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
(三) 推进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
二、符合建设平安中国的题中之意 |
(一) 法治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依托 |
(二) 协同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手段 |
(三) 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必然趋势 |
三、符合基层治理的内在要求 |
(一) 基层治理是防范冲突的第一道防线 |
(二) 基层治理是引领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
(三) 基层治理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第四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一、治理初探阶段(1949-1992) |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的治理(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四大召开时期的治理(1978-1992) |
(三) 阶段特征 |
二、艰难探索阶段(1992-2012)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中央对“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确认期间的治理(1992-2006) |
(二) 2006年至党的十八大前夕的治理(2006-2012) |
(三) 阶段特征 |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新特征 |
(二) 治理理念新发展 |
(三) 治理实践新探索 |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 必须坚持直面社会矛盾和冲突 |
(二) 必须坚持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 |
(三) 必须坚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
(四) 必须提高政府阶段性应对能力 第五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现实新境遇 |
一、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新契机 |
(一) 以新时代开启治理新征程 |
(二) 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为价值引领 |
(三) 以新时代党风建设新气象为精神铸魂 |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国外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冲击 |
(二) 国内社会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变化 |
三、推进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面临的难题 |
(一) 传统滞后的治理理念 |
(二) 僵化闭塞的治理方式 |
(三) 不健全的治理机制 第六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创新思路 |
一、创新治理思维 |
(一) 以和谐理念推动思维方式转变 |
(二) 以协调方式促进立场关系转变 |
(三) 以包容理念推进治理方式转变 |
二、推动治理制度完善 |
(一) 完善调解制度 |
(二) 健全信访制度 |
(三) 加强诉讼制度 |
三、加强治理主体协同 |
(一) 加强党委的组织保障 |
(二) 突出政府的主导力量 |
(三) 强化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四)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
四、强化治理方式融通 |
(一) 发挥民主协商的优势 |
(二) 夯实法治保障 |
(三) 激发科技治理效能 |
五、优化治理化解机制 |
(一) 完善多元纠纷裁决机制 |
(二) 建立责任明晰的联动机制 |
(三) 加强对抗行动的制动机制 |
(四) 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结构及方法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社会治安评估 |
1.3.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 |
1.4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演进阶段的划分 |
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探索(1978—1990) |
2.1 以刑事案件发案量为主要评估指标 |
2.1.1 社会治安评估的背景 |
2.1.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出现 |
2.2 主观性评估指标 |
2.2.1 安全感指标出现 |
2.2.2 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 |
2.3 社会治安评估的拓展和延伸 |
2.3.1 地方性社会治安评估出现 |
2.3.2 “严打”推动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细化 |
2.4 小结 |
3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规范发展(1991—2003) |
3.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安评估的发展 |
3.1.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提出 |
3.1.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范围的扩展 |
3.2 社会治安状况分类评估的出现 |
3.2.1 公安部分类评估 |
3.2.2 地方性分类评估 |
3.3 治安评估理论研究深入推进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
3.3.2 社会治安的影响因素 |
3.4 公众安全感备受重视 |
3.4.1 安全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
3.4.2 持续的安全感抽样调查 |
3.5 小结 |
4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多元发展(2004—2011) |
4.1 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4.1.1 平安浙江 |
4.1.2 其他地方性平安建设考核评价 |
4.1.3 第三方评估的出现 |
4.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系统化研究 |
4.2.1 理论研究的丰富 |
4.2.2 指标的命名与分类 |
4.3 公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重视 |
4.3.1 专门的公众安全感理论研究 |
4.3.2 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 |
4.4 小结 |
5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完善(2012—至今) |
5.1 社会治安评估实践的常态化 |
5.1.1 平安珠海指数 |
5.1.2 平安浙江指数 |
5.1.3 上海闵行平安指数 |
5.1.4 西宁社会治安分色评估 |
5.2 学术成果融入评估实践 |
5.2.1 理论研究与评估实践的融合发展 |
5.2.2 第三方评估的壮大 |
5.2.3 研究视角的拓展 |
5.3 社会治安评估方法的科学化 |
5.4 小结 |
6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规律 |
6.1 评估指标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治安政策调整相同步 |
6.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范围向“大治安”拓展 |
6.3 公众安全感逐渐成为核心评估指标 |
6.3.1 公众安全感指标自身不断完善 |
6.3.2 公众安全感指标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
6.4 社会治安评估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
6.4.1 评估主体多元化 |
6.4.2 三种社会治安评估模式 |
6.5 社会治安评估方法逐步科学化 |
6.6 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重心由评价转向预测 |
6.6.1 由描述功能向监测功能转变 |
6.6.2 由监测功能向预测功能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模式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警民关系综述 |
1.2.1.1 国外警民关系综述 |
1.2.1.2 国内警民关系研究综述 |
1.2.2 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关概念 |
2.1.2 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概念及特点 |
2.1.2.1 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概念 |
2.1.2.2 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警民关系基本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2.2.3 “巧匠”理论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 |
3 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3.1 公安机关层面 |
3.1.1 思想认识仍需进一步转变 |
3.1.2 综合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 |
3.1.3 警民沟通仍需进一步加强 |
3.2 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层面 |
3.2.1 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
3.2.2 对公安工作认识存在偏差 |
3.3 社会环境层面 |
3.3.1 文化差异诱发警民冲突 |
3.3.2 涉警负面舆情冲击较大 |
4 河南省南阳市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实证分析 |
4.1 南阳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情况 |
4.1.1 南阳市民族概况 |
4.1.2 南阳市镇平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形成 |
4.2 前期南阳市镇平县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建设面临困境 |
4.2.1 警民语言不通,沟通存在障碍 |
4.2.2 执法方式不当,引发群众不满 |
4.2.3 民族认同强烈,心理距离较大 |
4.2.4 治安环境复杂,工作难度增加 |
4.3 南阳市石佛寺镇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经验 |
4.3.1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
4.3.2 打击宗教极端,营造和谐氛围 |
4.3.3 强化多方协作,精准服务管理 |
4.3.4 共庆民族节日,增进警民互动 |
4.3.5 科学人口管理,净化区域环境 |
4.3.6 强化社会参与,实行警民共建 |
5 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经验 |
5.1 新疆构建警民关系的经验 |
5.2 藏区构建警民关系的经验 |
5.3 北京牛街构建警民关系的经验 |
6 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建议 |
6.1 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准确落实各项民族政策 |
6.1.1 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
6.1.2 精准落实落细各项民族政策 |
6.2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履职能力提升 |
6.2.1 开展民族特色培训 |
6.2.2 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
6.2.3 加强警务人才引进 |
6.3 着力做好群众工作,增强群众认可感满意度 |
6.3.1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
6.3.2 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
6.3.3 做深做细群众服务工作 |
6.4 积极优化外部环境,营造良好警民关系氛围 |
6.4.1 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
6.4.2 健全专门法律法规 |
6.4.3 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南阳市镇平县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访谈提纲 |
(一) 群众版问题设计 |
(二) 民警版问题设计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贤治理的国内研究 |
1.2.2 外国学者眼中“乡贤”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 |
1.3.2 方案及可行性 |
1.3.3 创新点 |
2 乡贤的变迁与农村治安治理 |
2.1 乡贤的历史演进 |
2.1.1 乡贤的产生 |
2.1.2 封建社会和民国时期的乡贤 |
2.1.3 新中国成立后的乡贤 |
2.2 乡贤的界定及形态 |
2.2.1 乡贤的内涵及外延 |
2.2.2 乡贤的分类 |
2.2.3 乡贤的属性及功能 |
2.3 农村治安治理中的乡贤 |
2.3.1 农村治安治理及其主体 |
2.3.2 乡贤助力农村治安治理 |
3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3.1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理论基础 |
3.1.1 治理理论 |
3.1.2 社会治安资源理论 |
3.1.3 “枫桥经验” |
3.2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现实需求 |
3.2.1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要求 |
3.2.2 适应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新变化的要求 |
3.2.3 缓解农村治安治理国家力量不足的需要 |
3.3 乡贤在农村治安治理中的作用 |
3.3.1 感知预防农村治安风险 |
3.3.2 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
3.3.3 助力民警开展警务活动 |
3.3.4 构建农村和谐警民关系 |
3.4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优势 |
3.4.1 覆盖范围广泛,参与方式灵活 |
3.4.2 主体积极性高,运行成本低 |
3.4.3 扎根人民群众,可接受度高 |
4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实践探索 |
4.1 当涂县湖阳镇乡贤治村模式 |
4.2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行为方式 |
4.2.1 文化传承,为农村治安治理创造良善的精神氛围 |
4.2.2 矛盾纠纷化解,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
4.2.3 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治安基础工作 |
4.2.4 开展群防群治,维护农村治安 |
4.3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行为分析 |
4.3.1 情感治理——疏通民间纠纷解决道路 |
4.3.2 源头治理——消弭治安风险苗头 |
4.3.3 多元化治理——构建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 |
5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
5.1 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冲突 |
5.2 乡贤治理行为权威性较弱 |
5.3 乡贤职能界限模糊 |
5.4 行为方式相对简单滞后 |
6 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优化建议 |
6.1 厘清治理主体间关系,规范乡贤参与治理职责 |
6.2 转变治理观念,推动与现代文明融合 |
6.3 将乡贤纳入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6.4 用科技支撑创新乡贤参与治安治理的方式 |
6.5 加强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的保障与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中多元主体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基本概念 |
1.1.1 平安建设 |
1.1.2 多元参与机制 |
1.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 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多元参与现状 |
2.1 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开展情况 |
2.2 平安乡村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 |
2.2.1 基层党组织 |
2.2.2 地方政府 |
2.2.3 村民委员会 |
2.2.4 村民 |
2.3 平安乡村建设多元参与的初步成效 |
2.3.1 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问题 |
2.3.2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
2.3.3 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
3 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多元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多元参与存在的问题 |
3.1.1 多元参与主体参与度失衡 |
3.1.2 专业人才匮乏 |
3.1.3 部门缺乏联动 |
3.1.4 公众参与度不高 |
3.1.5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
3.2 多元参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
3.2.1 政府决策的“一言堂” |
3.2.2 建设投入和人力保障机制欠缺 |
3.2.3 公众参与的无序性 |
3.2.4 非政府组织参与认识不到位 |
3.2.5 企业参与欠缺政策保障 |
4 完善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多元参与的对策 |
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4.1.1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4.1.2 构建一元多核协同治理体系 |
4.1.3 塑造协同文化 |
4.1.4 多渠道保障财政投入 |
4.1.5 加大智能化技术应用 |
4.2 理顺政府内部关系 |
4.2.1 注重发挥专职部门协同配合 |
4.2.2 落实工作责任和业绩考核体系 |
4.2.3 明确各治理主体功能定位 |
4.3 发挥基层组织实效性 |
4.3.1 大力推动信息公开机制 |
4.3.2 创新工作方式 |
4.3.3 加强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 |
4.3.4 构建多元化矛盾化解体系 |
4.4 创新公众参与方式 |
4.4.1 营造公众参与舆论氛围 |
4.4.2 突破公众参与瓶颈限制 |
4.4.3 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4.4.4 提高公众法治素养 |
4.5 激励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参与 |
4.5.1 发挥非政府组织优势 |
4.5.2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内涵及理论来源 |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内涵 |
(二) 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来源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安全建设的相关思想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社会安全建设的相关思想 |
二、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现状 |
1. 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
2. 国家安全总体布局的构建对社会安全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 |
3. 新时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
(二) 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1. 我国的社会安全建设理念相对滞后 |
2. 重点领域的社会安全问题不断增多 |
3. 部分地区基层公共行政冲突时有激化 |
(三) 当前我国社会安全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
1.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安全建设面临的各种风险隐患不断凸显 |
2. 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问题逐渐增多 |
3. 部分领域存在公平正义缺失、道德秩序失守的现象 |
4. 当前我国的社会安全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
三、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原则 |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主要维度 |
1.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
2.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3. 构建城镇社区治理新格局 |
4. 培育健康和谐稳定的公众心态与舆论氛围 |
(二)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原则 |
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3. 坚持维护人民安全的宗旨 |
4. 坚持公平正义的目标 |
四、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 以科学的社会安全建设理念为指导 |
1. 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理念 |
2. 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的理念 |
3. 坚持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理念 |
(二) 以健全社会安全建设机制为着力点 |
1. 建立和完善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 |
2. 建立和完善公平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 |
3. 建立健全社会风险预警机制 |
4.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的责任监管机制 |
(三) 以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安全建设体系为重要保障 |
1. 建立健全社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
2.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
3. 完善社会安全建设的法律体系 |
(四) 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安全治理格局为关键支撑 |
1. 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作用 |
2. 切实发挥政府的作用 |
3. 抓好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 |
4.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泽县农村社区“雪亮工程”执行效果研究[D]. 贺志云. 兰州大学, 2021(12)
- [2]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D]. 刘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D]. 张艺. 南昌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5]“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D]. 袁蕊. 山东大学, 2020(12)
- [6]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D]. 石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7]少数民族聚居区警民关系构建模式与经验研究[D]. 王英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8)
- [8]乡贤参与农村治安治理研究[D]. 田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9]昌乐县平安乡村建设中多元主体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琦.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D]. 张雅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