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旷达乐观的率真之作——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苏轼的词作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谭汨丹[1](2020)在《王嘉实三首《水调歌头》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传世名篇,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流传千古之作。《水调歌头·游泳》是伟人毛泽东所作的词,抒发了毛泽东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歌颂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首新时代的赞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也为毛泽东所作,是他对故地的思念和赞美,更是对革命历程的经验性总结,词的最后两句更是广为传诵的警句。三首《水调歌头》虽然有着相同的词牌结构,但作曲家王嘉实通过独到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手法,将三首文学作品进行了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呈现出风格迥异、长短不一的音乐面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王嘉实谱曲的这三首《水调歌头》在旋律的创作上借鉴了重复、模进、“鱼咬尾”等中国民歌的旋律发展手法;在歌曲伴奏上常运用歌曲主题乐思进行发展,以和弦搭配使用和长音处加花等伴奏形式为主要手段;在调式运用上则以中国民族调式为基础,借鉴了西洋大小调体系。演唱三首《水调歌头》时,演唱技巧的运用上需要从气息、咬字、共鸣三个方面来把控。演唱情感的把握上则需要在深入了解歌词背景、挖掘歌曲内涵并熟知作曲家谱面标记的含义及作用的同时,歌者还应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歌唱效果。
宋定坤[2](2020)在《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用典研究》文中认为徐州承接苏轼密州与黄州两个时期,此时他的文学创作既有前期对政治的关怀,也开始展现出后期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比较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苏轼在徐州为官一年零十一个月,本是遭受冷遇而带有愤愤不平之气,却因洪灾、旱灾等带来的繁忙政务而不复消沉,文学作品中的感伤情绪也逐渐消融。用典是苏轼极力推崇又擅长的一种写作手法,他主张“以才学为师”,经常在诗文中运用典故来表达内心所思所想,既展示出过人的才学,又寄寓深远、增加了诗文内涵。而苏轼在徐州因为政务繁忙,又未曾因言获罪,此时他的作品中依然表现出对个人政治生涯的反思、对国家政治活动的审视等独特的“徐州特色”,这些都可以从他的用典中管窥一二。首先受当时文化大繁荣的影响,宋代文学开始融入其它文化形式的元素,为诗文用典提供了丰富素材。苏轼阅读广泛,又重视借鉴前代的文学和文化遗产,因而他的眼界较之前代文人更加开阔,文学作品的典故来源更加丰富。同时由于徐州是苏轼取得重大政治成就的时期,苏轼此时的文学作品带有更加明显的政治倾向,相较于他其它时期,他的文学作品在典源上更倾向于使用历史典故。其次苏轼在徐州时期诗、词、文的用典明显扩大了典面、丰富了用典手法。宋代之前并不主张用典,对于用典的手法也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到了北宋中叶,苏轼丰富了用典手法,他在文学创作中往往采用句群、足句、词组、词、字等形式组成典故,同时采用正用、反用、借用、暗用等手法灵活地使用典故,既准确的保留了诗歌原旨,又得以展示才力,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说理性。与其他时期相比,徐州时期的词作在用典上虽然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但是由于样本较少,还不够具有代表性。而他的散文多为政论文,为了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苏轼多采取正用的手法用典,反而不如诗歌那样丰富。最后苏轼在徐州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相当独特的指向性。他组织了以黄楼集会为代表的文学活动,确立了自己的文坛领袖地位,展示了相当独特的创作心境。此时的苏轼仍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在政治上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舞台,并也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这样的心境在整个生涯中都属少见。从苏轼围绕黄楼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来看,其创作心境既有对抗洪所遭受的苦难的无限追忆,又有对徐州百姓的关怀以及对后生晚辈的提携,还有对王安石的某些新政所表达的不满。
陶友珍[3](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李芳瑗[4](2020)在《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艺全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古诗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价值。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涵盖了词与文赋两大文体,学生学习苏轼的作品,可以领略他作为文艺全才所特有的丰富文采与悲喜情怀;也可以体味他作为人生智者所具有的清雄姿态与达观胸襟,苏轼作品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我国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上“真正应该教什么”正在日益引起语文教学研究者们的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确定的苏轼作品教学内容合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如何来确定苏轼作品的教学内容,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苏轼作品作为“定篇”类选文的性质,从王荣生根据“文本体式”与“学情”两方面去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出发,作为对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理论依据。通过仔细梳理和分析中学语文苏轼作品的教学课例,把握苏轼作品教学内容在课堂呈现的现状,从中发现不足之处与可借鉴之处。在总结与提取课例中呈现的问题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以及针对性的方法策略,希望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择与制定苏轼作品教学内容时有所帮助、有所收获,让中学语文苏轼作品在语文课堂中充分体现其教学价值。
李弯弯[5](2020)在《群文阅读在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纷繁的现代化社会,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所需、归类整合、实现不同信息间的融通,对个体思维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教学无疑在培养这一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上讲,单篇精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难以拓展学生对某一问题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浅表化的阅读习惯。针对这一困境,不少专家学者的目光投向了群文阅读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囿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古诗词因其以精炼简洁的文字传达深厚广博的文化意蕴进入了众多群文阅读研究者的视野,但与投入使用不久的统编本教材相结合的研究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将三者密切结合,探究群文阅读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中的具体应用。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将对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章“群文阅读概述”在对众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对群文阅读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接着对其他几种多文本阅读形态进行阐述,以便与群文阅读进行区分。第三章从现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及古诗词选编情况两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如何实现群文阅读与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的对接。第四章从议题的拟定、问题的设计、课堂集体建构与达成共识等方面尝试对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索。第五章以课例形式展现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进行总结反思。
仝乐[6](2020)在《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宗苏词人由苏门词人及苏门外围人员组成,北宋末期由江西诗派词人组成,在某些方面继承了苏轼词风。南渡时期宗苏词人延续了苏轼词风。以辛弃疾为主的中兴宗苏词人,则发扬了苏轼词风。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界定了宗苏词人的成员构成,判断其为宗苏词人的依据为该词人曾与苏轼交游,隔代宗苏词人或推崇苏轼诗文,或在词中次韵苏词,或者词风相似。对两宋之际词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介绍针对这一题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正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宗苏词人的代际传承。苏轼对苏门词人的影响在于促进了苏门词人群的形成和发展,苏门词人群对南渡词人的影响体现在南渡词人对苏门词学活动的追和,如对苏门《渔父词》的追和、赋木樨的词学活动等,促进了苏轼词风延续。中兴词人发扬苏轼词风的体现之一是以词言志,将词以载道作为创作宗旨,中兴词人是承继着南渡词人群之后的英雄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理念以及恢复中原的志向,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风。第二章,“佳处如其诗”:江西诗派诗人的词作。陈与义、徐俯、吕本中、韩驹、惠洪属江西诗派的着名诗人,“佳处如其诗”,正是传承并发展了苏、黄等人“以诗为词”的做法。陈与义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意且明显地接受苏轼以诗为词的词风。江西诗派与苏轼“以诗为词”的差异,体现在江西诗派词人好以诗论入词,而苏轼则以豪放词风为主要标志。江西诗派词人词风以平淡流畅为主。第三章,南渡宗苏词人词作。词风更为多样化,苏轼词淡泊潇洒的精神被南渡词人延续,南渡士人在辗转流寓的情况下多寓浮家泛宅的想象,他们在词中寄予了进退出处的矛盾心理,表现为“齐物意”与“济时心”的共存。此外,南渡词人多延续苏轼豪宕沉雄的词风,表现在南渡文人对元佑时期的向往以及确立词能言志的词学观念。词中显露出中兴气象,即为苏轼“天风海雨”词境的塑造,以及词中具有“胸中万顷空旷”的意境。南渡时期的诗歌导向是学习杜甫诗,词学领域也逐渐转向对杜甫诗的学习,词中对杜甫诗的学习又反过来促进了苏轼词风的发展,词的内容和题材转向多样化,主题表现为“万象为诗材”。宗苏词的表现方式主要为直接化用苏词或者苏诗,词人群体之间词学活动也使得苏轼词风间接地影响了南渡词人。第四章,两宋之际次韵苏轼词的新变和价值。表现为次韵词在宗苏词人之间的影响力,南渡时期次韵苏词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促进了次韵词组词形式的创新和词牌的经典化。第五章,宗苏词人的词学观。苏门词人的词学观以传统词论为主,南渡词人的词学观以东坡词为范式,赞赏“以诗为词”的豪放词风,黜俗崇雅。中兴宗苏词人词学观为崇尚词风的多样性,倡导英雄之词,词的表现为“以文为词”,具有词史功能。宋末宗苏词人继承苏、辛词的优点,追求词艺,出现对苏、辛豪放词的反思。
黄瑞[7](2019)在《论苏轼词对花间词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苏轼词与花间词对立,认为苏轼开豪放词先河,较少注意到苏轼词与花间词的承继关系。本文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对苏轼词和花间词的比较研究,具体探讨苏轼词对花间词在创作特征和题材风格上的继承,同时发掘花间“清”词、别调词人的独特价值,探索苏轼词和花间词共同遵循的文学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讨论苏轼词对花间词的革新和发展。文章第一章写苏轼词对花间词在语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上对花间词创作特征的继承;第二章写苏轼词在写景词、风土词、离别词、身世词、隐逸词等方面对花间“清”词词风的继承。第三章写苏轼词在意象意境、自我意识、情感表现等方面对花间词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苏轼的很多词都表现出宛转蕴藉的尊体性,苏轼词和花间词共同遵循了比兴寄托、六朝风调等文学传统,又各自相较于前代创作者有所发展。苏轼“清”词一定程度上受到李珣、孙光宪等花间别调词人的影响。相较于花间词,苏轼词兼具阔大、精细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带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苏轼词中女性的形象更加多样化而非仅是爱恋对象,作品的情感表达也更为积极丰富。苏轼词对花间词是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继承,是在同一个创作潮流中涌现出的继往开来的风貌。
李梦琦[8](2018)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作为苏词经典,《水调歌头》一经问世,便创造了传播热潮,不仅催生大量模仿之作,还受到诸多批评型专家的关注。因与中秋思乡思亲的文化传统相契合,自宋以来,此词便成为中秋词之“绝唱”,艺术技巧、审美价值颇受称赞。南宋鲖阳居士赋予此词“忠爱”之思,明人多沿袭此观点,清代此说几近为公论,这种“误解”堪称“片面的深刻”,却大大提升此词地位。清人对词体进行“体制内”的深入研究,首次关注此词句法、韵律变化,多肯定苏轼新创。民国时期学者勇于批判前人错误观点,敢于提出新见解,推动此词研究更上一层。《水调歌头》历来还被各种选本收录,体现出“选家之意”,推动了其在消费型读者之间的传播。此词不局限于词体本身,更“跨体”传播,对诗歌、小说、戏曲等文体创作产生影响。音乐、书法、篆刻、楹联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使《水调歌头》跨出“文本”范围,收获更大范围的读者群。《水调歌头》还在韩国、日本以及西方国家“跨国”传播,在新“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命。总之,《水调歌头》流传至今,是作家、作品、读者三方互动的结果,其经典地位并非一蹴而就,其价值历代“层累”增加。整个传播过程,又受社会背景、文艺风尚、文学理念、评判准则等因素影响,体现出不同时代社会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
褚为强[9](2018)在《明代宋词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词学研究是明代词学研究的中心,随着明代词学研究的逐渐被重视,关于明代宋词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也越来越多,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展开对明代宋词学的系统研究,以期对明代的宋词研究形成全面的认识,勾勒出明代宋词研究的概貌,并进而对明代词学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附录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解释明代宋词学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明代宋词学的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论述明代宋词史的研究。由于明人认为词盛于宋,所以在论述词体文学的发展历史时,或者以宋词为立足点,对词体的起源进行追溯;或者以宋词为主要参照对象,对其兴衰流变进行评判;又或者将宋词置于诗、文、曲、理学、书法、民歌等大文学概念中,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形成以宋词为中心的词史的研究。第二章论述明代宋词风格研究。明人在对宋词的研究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宋词风格有“婉约”与“豪放”二体的概念;又依据词之体性特征,进一步提出词分“正宗”与“变体”的概念。明人对词体风格及正变的划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他们自己在词体风格方面的好尚与审美趣味,并为之寻求理论上的有力支持。但是,明人关于“婉约”与“豪放”、“正宗”与“变体”两对重要概念的提出以及其所代表的明人的审美趣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章论述明代宋词派研究。明代的宋词派研究,是在继承宋代以风格划分词派的意识的基础之上,将宋词划分为两派。但是,明人的这种宋词派意识在明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不自觉的,因为他们往往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才从侧面间接表现出这种划分词派的倾向,而非专门提出,所以其以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两派的思想直到明末才被明确提出,但认识相对粗浅。并且,明人虽然明显地表现出以婉约与豪放的词体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两派的意识,但是始终没有点出两派的名称,因而又使宋词的派别意识长期处于一种概念上的模糊状态。因此,明代的宋词派思想还处于成长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第四章论述明代宋词人研究。主要选取了明人关于苏轼、秦观、李清照与朱淑真、岳飞等人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他们在明代词坛的影响。第五章论述明代宋词选辑研究。明代对词的选辑主要是以宋词为中心展开的,反映了明代词学的重要思想。文章选取了以宋词为主的《草堂诗馀》以及张綖的《草堂诗馀别录》、杨慎的《词林万选》、《百琲明珠》、陆云龙的《词菁》等进行研究,揭示明人在选词方面对于宋词的取舍及评价思想等。第六章论述明代宋词韵研究。由于词乐的失传,主要出于作词的现实需要,明人对宋词的用韵规则及要求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定的见解与思想,对此后词韵专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七章论述明代宋词学思想研究。明代的宋词学,在吸纳继承前代文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地发展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宋词学思想。如“词史”观念的形成,“词如其人”思想在词学批评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从尊雅反俗到以俗为雅的审美风尚的变迁等。第八章论述明代宋词学的得失与影响。明代的宋词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因而使其在词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同时,明代宋词学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并对后世词学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值得反思。最后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明代的宋词学,在以宋词为宗的基础上,推尊词体,注重词体的艺术审美,努力提高词体的地位,意图加强词体的独立性,为词体及词学在整体文学中寻求一席地位,并取得了诸多成就。因此,在中国词学史上,明代宋词学具有承接宋元而开启清代词学的重要地位。
刘睿[10](2017)在《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词是生长在城市的娱乐文学这一命题出发,最迫切的问题是弄清楚词与城市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一命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的概念问题,是将城市仅仅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物质存在,还是将城市以空间的概念兼顾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这是本文城市空间视角的基础。由城市空间出发,人类在构建和改造自身聚居地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空间的滋养和反馈,这一现象不仅作用于人类自身,也作用于生长于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文学等人类文明成果。由此来展开对词之运行和演进机制的观察,并通过这一视角来寻找现实与文学所呈现的同中有异的真实面貌,不失为一条新鲜的道路。将城市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感知空间三种,既照顾到城市空间的物质现实,也重视城市空间的精神内涵,还注意到前述两者合力的感知结果,这是在充分考虑到人类自身力量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分类。同样,每个空间之下又有自成体系的同样三个空间存在,层层分级下去,最终得到城市空间最详细完整的构建组成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宋词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与每一层级的城市空间内涵产生关系以及如何在双向互动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总之,通过城市空间这一视角来看宋词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以及探询其中各种关系的生成原因,这是解决词是城市文学这一命题的一个新尝试。所谓三个空间的内涵,并不是完全界限分明的划分,而是以这一空间的主要展现内容为考量标准,因为事实上三个空间中都贯穿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改造成果,那么空间之间的互动以及空间与词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首先,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内容中,宋词虽不是以展现城市物质现实为主要目的,但作为情感表达背景而出现的城市物质空间样貌,在帮助展现其时城市以富裕繁华为主的物质空间内涵上却是功不可没。宋朝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但在经济上的发展却是不可小视的。城市空间繁盛的物质现实不仅为宋词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词人的创作欲望。宋词中清晰展现了包括公共娱乐空间、商业空间、公共游乐空间以及连接城市具体物质景观的街巷道路等内容,这些都是词的生存环境的物质要素,是与词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另外,宫廷空间的内容是另一个分支,在封建社会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中,由从上往下的方向来了解其时城市空间中关于统治阶级、普通文人以及市井百姓等的生活,也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城市空间物质现实的冲击下,宋词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陈出新和体制上的改革,为词更好的展现城市空间发展面貌作好了文体上的准备。宋词中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展现由于与现实城市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些描写可以作为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次,城市精神空间的内涵以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为主,因而可以超越物质城市的界线而形成有条件的外延,相比起男女恋情这一传统主题来说,这部分更靠近“诗言志”的内容可以说是后来者。在文人加入词的创作阵营后,诗性题材也随之逐渐进入词的书写范围,包括政治情怀的表达、道德伦理的规范以及哲学命题的思考等都成为了词的书写题材,这在传统词的范围是没有的。在与政治空间有关的表达中,爱国思想、科举仕途、政治态度以及一部分有条件的外延等内容是较为突出的。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争斗是贯穿整个宋代的政治大事件,尤其是靖康之难和南渡将爱国情怀推向了高潮,词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展现是尤为珍贵的。另外,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理想以及科举制度的逐渐成熟,使得文人们拥有了赴试应举的特殊经历,以及他们在入仕之后的种种政治遭遇和态度,都是组成政治空间内涵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生存法则中道德伦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为词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的创作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词的雅俗之辨以及词品与人品两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表现。而文人精神世界里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有如理学、宗教等精深复杂的内容,也有如时间、生命、自我等哲学本原性问题,也都影响到了词的创作。城市精神空间内涵在宋词中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词走向雅化的最主要区域,也是文人精神世界在诗文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再次,城市感知空间作为物质现实与人类精神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在表现人类城市生活轨迹的同时赋予了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包括宋词在内的多种文学样式都有反映这部分内容的优秀作品。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内涵,风俗、歌妓以及审美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风尚习俗又是市井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节序风俗,都为宋词书写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发展的机会。歌妓作为宋词创作、表演、传播、欣赏和改革的参与者,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歌妓与文人这两个不同阶层成员交往的原因却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作为文学样式的宋词,其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因为涉及到人的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尤其强烈的表现出城市感知空间的特征来。上述内容因为有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双向特质,更适宜在本身就归属于城市感知空间的宋词中来表现。最后,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既具有物质现实内容又具有精神世界内涵的综合存在,在人的参与下与自身所包含的下层级内容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宋词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表现为各城市空间内涵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都与人类的参与有关,尤其是创作主体对自我身份意识的认同和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都最终决定了宋词接纳城市空间影响和回馈城市空间内涵方面的路径和结果。以城市空间的视角来观照宋词,在重视人类力量重要性的前提下,揭示宋词作为城市娱乐文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城市空间影响下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轨迹,是本文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二、旷达乐观的率真之作——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苏轼的词作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旷达乐观的率真之作——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苏轼的词作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王嘉实三首《水调歌头》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三首《水调歌头》的文本诠释 |
2.1 思想内容 |
2.2 艺术特色 |
第3章 王嘉实三首《水调歌头》的音乐特征 |
3.1 旋律手法 |
3.1.1 重复 |
3.1.2 模进 |
3.1.3 “鱼咬尾” |
3.2 伴奏织体 |
3.3 调式调性 |
第4章 王嘉实三首《水调歌头》的演唱艺术 |
4.1 演唱技巧的运用 |
4.1.1 气息的运用 |
4.1.2 咬字吐字的运用 |
4.1.3 共鸣的运用 |
4.2 演唱情感的把握 |
4.2.1 深入挖掘作品内涵 |
4.2.2 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王嘉实三首《水调歌头》的完整曲谱 |
附录 B: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2)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用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苏轼徐州用典研究综述 |
1.2 用典的定义 |
1.3 创作心境是全面评价苏轼用典的重要途径 |
2 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的典源和典面 |
2.1 诗的典源、典面分析 |
2.2 词的典源、典面分析 |
2.3 文的典源、典面分析 |
3 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的用典手法 |
3.1 诗的用典手法分析 |
3.2 词的用典手法分析 |
3.3 文的用典手法分析 |
4 由黄楼用典谈苏轼徐州诗、词、文创作的指向性 |
4.1 “黄楼”典故的形成确立了苏轼的文坛领袖地位 |
4.2 借“黄楼”抒怀:苏轼徐州时期创作心境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
一、别集 |
二、选集 |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
二、钱曾所藏宋刻 |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
一、唐宋词集丛刻 |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
二、宋词别集重刻 |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
(一) 《梅苑》 |
(二) 《草堂诗余》 |
(三) 《绝妙好词》 |
(四) 《乐府补题》 |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
(一) 字句勘误 |
(二) 作者考订 |
(三) 格律辨析 |
(四) 版本考证 |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
(一) 名物掌故笺释 |
(二) 词人生平考证 |
(三) 词人词作评价 |
(四) 其他词作增补 |
(五) 文字内容校勘 |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
(三) 词作的审视 |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
(一) 品评与赏析 |
(二) 笺注与阐释 |
(三) 辨讹与纠谬 |
(四) 纪事与述闻 |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
(一) 小众化 |
(二) 碎片化 |
(三) 趣味化 |
(四) 深度化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
余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一、诗、词之异同 |
二、词、曲之异同 |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
一、南北宋之争 |
二、正变之论 |
三、本色论 |
四、雅俗之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
一、和韵 |
二、集句 |
三、效体 |
四、櫽栝 |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
(二) 追和十大词调 |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
(二) 追和十大词人 |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
2.2 关于苏轼作品本身解读的研究 |
2.3 关于苏轼作品教学的研究 |
3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 |
3.1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理论基础 |
3.1.1 “定篇”类选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
3.1.2 王荣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念阐释 |
3.2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依据 |
3.2.1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 |
3.2.2 依据学情确定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 |
4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课例中的教学内容评析 |
4.1 苏轼作品课例中教学内容的梳理归纳 |
4.1.1 苏轼作品课例中“主题思想”的教学内容 |
4.1.2 苏轼作品课例中“艺术手法”的教学内容 |
4.1.3 苏轼作品课例中“朗读与诵读”的教学内容 |
4.1.4 苏轼作品课例中“援引与拓展知识”的教学内容 |
4.2 苏轼作品课例中问题的发现与经验的提取 |
4.2.1 文章主题思想挖掘的深与浅 |
4.2.2 艺术手法“美”的忽略与关注 |
4.2.3 朗读、诵读指导的僵化与灵活 |
4.2.4 援引、拓展知识的庞杂与适宜 |
5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及方法 |
5.1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 |
5.1.1 教学内容需要与文本体式相结合 |
5.1.2 教学内容应紧扣苏轼作品而确定 |
5.1.3 教学内容应体现苏轼作品的独特价值 |
5.1.4 教学内容的最终归宿在“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
5.2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方法 |
5.2.1 把握住苏轼作品中复杂的情感 |
5.2.2 立足于苏轼作品中表达的特色 |
5.2.3 关注到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 |
5.2.4 着眼于“指向文本”的知识迁移 |
5.2.5 区别出朗读与诵读教学的指导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附录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附录3 《赤壁赋》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附录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群文阅读在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1.3.2 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 群文阅读概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2 群文阅读与其他多文本阅读 |
2.2.1 一篇带多篇与单元整组 |
2.2.2 课内海量阅读与主题阅读 |
3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群文阅读的现实对接 |
3.1 编写理念与群文阅读相契合 |
3.1.1 阅读理念相通 |
3.1.2 文本资源丰富 |
3.1.3 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3.2 古诗词选编特点与群文阅读相契合 |
3.2.1 古诗词篇目统计分析 |
3.2.2 古诗词课后习题设置分析 |
4 群文阅读在统编本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4.1 议题的拟定 |
4.2 问题的设计 |
4.3 课堂集体建构与达成共识 |
5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课例设计及总结反思 |
5.1 《辛弃疾的家国情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5.2 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总结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宗苏词人的代际传承 |
第一节 苏轼与苏门词人 |
第二节 南渡词人对苏轼词风的延续 |
第三节 中兴词人对苏轼词风的发扬 |
小结 |
第二章 “佳处如其诗”:江西诗派诗人的词作 |
第一节 江西诗派诗论入词 |
第二节 “浓淡之间”——陈与义对东坡范式的追摹 |
第三节 “以诗为词”的进程 |
第四节 绚烂归于平淡——词风整体倾向 |
小结 |
第三章 南渡宗苏词人的词作 |
第一节 进退出处的选择 |
第二节 高举苏轼豪宕沉雄的词风 |
第三节 中兴气象 |
第四节 宗苏词的表现方式 |
小结 |
第四章 次韵苏轼词的新变和价值 |
第一节 次韵词的影响效应 |
第二节 次韵词的情感深化过程 |
第三节 次韵词组词形式的创新 |
第四节 次韵词词牌的经典化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
第一节 苏门词人的词学观 |
第二节 南渡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
第三节 中兴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宗苏词人成员构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论苏轼词对花间词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苏轼词与花间词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苏轼词与花间词的交叉地带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从对立到承继,从承继到发展 |
第一章 创作继承——“微词宛转” |
第一节 语词语境 |
第二节 比兴寄托 |
第三节 委婉蕴藉 |
第二章 词风继承——“清” |
第一节 清丽自然 |
第二节 清冷骚雅 |
第三节 清豪疏野 |
第三章 苏轼词对花间词的发展 |
第一节 象大而微:从“有句无篇”到“有句有篇” |
第二节 自我意识:从聚焦客体到突出主体 |
第三节 闺情雅化:从闺阁特写到精神颂歌 |
第四节 女性角色:从爱恋对象到生活港湾 |
第五节 情感表达:从消沉单一到积极丰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水调歌头》在宋元明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创作模访 |
第二章 《水调歌头》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创作模仿 |
第三章 《水调歌头》在民国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创作模仿 |
第四章 《水调歌头》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水调歌头》在韩国、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水调歌头》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明代宋词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明代宋词学的形成 |
第二节 明代宋词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宋词史研究 |
第一节 宋词溯源研究 |
第二节 宋词兴衰流变研究 |
第三节 宋词地位研究 |
第二章 宋词风格研究 |
第一节 明代前期:豪放与婉约之风并存的宋词审美观 |
第二节 明代后期:尊婉约而抑豪放的宋词审美观 |
第三节 明清之交:反拨纠偏,豪放与婉约并重的宋词审美观 |
第四节 特例:对“忠义所发,感激人心”的宋代豪放词的崇尚 |
第三章 宋词派研究 |
第一节 宋词派的划分依据 |
第二节 宋词派的代表词人 |
第三节 宋词派的形成原因 |
第四节 宋词派思想的影响 |
第四章 宋词人研究 |
第一节 苏轼研究 |
第二节 秦观研究 |
第三节 李清照、朱淑真研究 |
第四节 岳飞研究 |
第五章 宋词选辑研究 |
第一节 《草堂诗馀》概论 |
第二节 《草堂诗馀别录》研究 |
第三节 《词林万选》、《百琲明珠》研究 |
第四节 《词菁》研究 |
第六章 宋词韵研究 |
第一节 明人的宋词韵观及其与诗韵、曲韵的关系 |
第二节 宋词用韵思想 |
第七章 宋词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宋词学中的“词史”观念 |
第二节 宋词学中的“词如其人”思想 |
第三节 宋词学中的雅、俗思想 |
第八章 明代宋词学的得失与影响 |
第一节 明代宋词学的成就与影响 |
第二节 明代宋词学的弊端与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编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
第一章 宋词得以展现城市物质空间的背景 |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物质空间内涵的丰富 |
第二节 娱乐场所的兴盛为宋词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
第三节 前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物质空间的传统 |
第二章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
第一节 宫廷空间 |
第二节 市井空间(一) |
第三节 市井空间(二) |
第四节 市井空间(三) |
第五节 公共游乐空间 |
第三章 宋词中城市物质空间展现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景”与“境” |
第二节 铺叙 |
第三节 联章组词 |
第二编 宋词中的城市精神空间 |
第四章 政治空间 |
第一节 爱国情感 |
第二节 求仕之路 |
第三节 政治态度 |
第四节 城市政治空间的有条件延伸 |
第五章 道德伦理空间 |
第一节 雅俗之辨的道德伦理根源 |
第二节 人品与词品 |
第六章 哲学宗教空间 |
第一节 宋词与理学 |
第二节 宋词中的哲学内容 |
第三节 宗教空间 |
第三编 宋词中的城市感知空间 |
第七章 宋词里的风尚习俗 |
第一节 宋词里风尚习俗的展现 |
第二节 宋词与节序风俗的关系 |
第八章 宋词与歌妓 |
第一节 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词人与歌妓交往的原因 |
第九章 宋词与审美 |
第一节 宋词的审美风貌 |
第二节 审美认知的层次 |
第四编 双向互动与身份意识 |
第十章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
第二节 各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十一章 身份意识与现实选择 |
第一节 宋词中城市空间类型与创作主体身份意识的关系 |
第二节 创作主体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 |
第三节 城市空间在宋词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旷达乐观的率真之作——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苏轼的词作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嘉实三首《水调歌头》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D]. 谭汨丹.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苏轼徐州时期诗、词、文用典研究[D]. 宋定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3]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4]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研究[D]. 李芳瑗.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群文阅读在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D]. 李弯弯.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D]. 仝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7]论苏轼词对花间词的继承与发展[D]. 黄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D]. 李梦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明代宋词学研究[D]. 褚为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D]. 刘睿. 浙江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