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穴深刺治疗牙痛45例

颊穴深刺治疗牙痛45例

一、颊车穴深刺为主治疗牙痛45例(论文文献综述)

沈汉勇(Hun Yung Sim)[1](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巨刺、缪刺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巨刺与缪刺的适应病证、针刺方法与取穴方法、穴位选择应用规律,对比左右交叉刺法的定义及内容,为以后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学和目录学的方法,采用人工阅读及检索,获取巨刺与缪刺及交叉刺法的古今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成果:左右交叉刺法是现代下总结巨刺与缪刺的针刺方法,发展为以痛为参照点,进行对侧的针刺方法。分析后,根据巨刺、缪刺及左右交叉刺法三者的定义,总结古代针刺的巨刺与缪刺方法并不能等同于为左右交叉针刺法。左右交叉刺法的定义与方法范围及适应症均过于狭小,仅限于外在可见可感受的病症。借由推导过程,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找到依据、推测“左取右,右取左”的内涵,大胆猜测《缪刺论》中可能同时阐述巨刺与缪刺,非仅描述缪刺一法而已,其中:巨刺治疗的途径仅涵盖本经循行途径及本经其病;缪刺循行涵盖广泛,包括经别、本经的分支、经筋。巨刺刺法深刺,而缪刺有四种针刺方法,分别为左取右,右取左(包括左右上下交叉)、以痛为俞、刺络放血、月生死为痏数。尽管古代的巨刺、缪刺法的刺法描述非常简洁,近现代的文献却针对巨刺、缪刺描绘成多种针刺方法,以左右交叉取穴为主,还包括有以痛为俞,刺络放血、同侧上下交叉、阿是穴对应点、同侧同部的表里对称刺法等等。在现代文献里甚至发现有部分医师对缪刺法重新定义的情况,命名“局部缪刺”两例。古代文献量30本古书籍,当中病证(按古代病名)有32种,收录病次138次,以内科为最多占40.63%、耳鼻喉科21.88%,其余各科均有涉猎,病证范围广泛;现代文献量295篇文章,收集文献以1977年到2018年10月为度,当中病证(现代病名)有38种,收录病次306次,以神经科44.44%与软组织损伤疾病33.99%为最多。在中风治疗中,古代文献以三阳经及督脉为治疗手段,主要是阳明经42.22%,少阳经46,67%;而现代中医以六经、督脉及新穴位为治疗手段,仍然以阳明经42.29%及少阳经21.39%为主。而现代文献中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辅助手法,以针刺过程中运动患侧为主,占34.64%、间中行针占14.05%。所收集的文献中,坚持单侧健侧取穴的有75.16%,双侧取穴有24.84%,其中双侧取穴的案例中,健侧取穴比患侧多对比患侧取穴比健侧多,比例为3.22:1。由于时代变迁,医师对巨刺、缪刺法的使用方法产生变化。在古代文献中,所选择穴位井穴使用率39.38%、五输穴59.84%、普通体穴11.2%、交会穴6.95%;现代文献中,所选择穴位井穴使用率1.36%、五输穴25.29%、普通体穴19.1%、交会穴21.18%。总结大部分医师是以经络左右交叉的特性为核心,导致进行针刺时偏向于选择交会穴及五输穴。结论:分析巨刺、缪刺的理论,对比现代左右交叉针刺法的定义,判断交叉针刺法定义过于狭窄,不能用以涵盖原来巨刺、缪刺的全部针刺手法。在推导过程中发现《缪刺论》可能同时阐述巨刺与缪刺,非缪刺而已。研究得出穴位的规律、针刺手法的总结、临床主治病证的适应症,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王月[2](2020)在《电针阳陵泉与丘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远端取阳陵泉与丘墟加电针强刺激从而探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新思路。针刺常规取穴与电针强刺激阳陵泉及丘墟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常规取穴相对比。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isual Reference Scale,VRS),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客观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门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予1-72编号,奇数号入选治疗组,偶数号入选对照组。治疗组:取患侧阳陵泉及丘墟加电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结束后通过疗效评定标准、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AS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客观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评定: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39%。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0.05,治疗组疗效更佳。2.主诉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前后主诉疼痛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3.VAS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在局部痛、部位、触发痛、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各方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在面部抽搐、面部灼热感、发作间歇不适感、面部感觉障碍方面治疗差异不显着。结论:针刺可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无副作用。采取患侧阳陵泉及丘墟加电针强刺激配合局部取穴与常规取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应存在差异,就病症整体调节效应来看,远端电针配合常规选穴充分发挥了单一针刺的作用特点,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袁莉蓉[3](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塔宇芹[4](2020)在《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项研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通过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门诊收集该类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作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单独服用卡马西平治疗此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讨论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的作用机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差异,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变,进一步明确此种疗法的疗效及可适用性,属于临床研究。旨在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的患者找到一种更经济、有效、简便易行、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明确疗效,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卡马西平,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卡马西平。两组均以10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通过对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变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情况,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改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出结论。结果:经数据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VAS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量化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量化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证候量化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候量化积分,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比较均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均有效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次临床试验表明,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是有效的,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缓解症状,降低疾病对工作及生活的影响,且疗效较单纯口服卡马西平明显,具有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临床观察中未见不良反应,得到患者一致好评,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优先选择。

何婷[5](2020)在《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赵尔康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澄江针灸学派”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其影响涵盖中国各地及海外,对针灸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影响广泛而深远。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澄江针灸学派”传人展开研究,赵尔康先生作为承淡安先生的亲传弟子,却未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了对赵尔康先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其宝贵经验,本课题通过走访调查、文献研究、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广泛搜集与赵尔康先生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分为赵尔康先生生平,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三个部分来详细叙述。经过研究发现,赵尔康先生十分注重针灸之术的传承,曾创办中华针灸学社,编写《中华针灸学》,主办《现代针灸》,研发人体经穴模型,培养了众多针灸传人,促进了针灸学术的交流与发扬。赵尔康先生一生致力于针灸的学术、临床研究,在继承承淡安先生思想经验的基础上,又作出自己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注重经典传承;强调辨证论治;对症对因取穴,重视选穴配穴;提倡精简取穴;倡导无痛操作;重视针感;强调针刺安全;针灸并重,提倡瘢痕灸;倡导三因制宜。此外,本研究对赵尔康先生所着《中华针灸学》中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治病经验进行整理,如伤寒、咳嗽、舌病、牙痛、目疾、小儿惊风及一些消化系、泌尿生殖系疾病等。

莫曦雅[6](2019)在《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整理不同时期毫针浅刺的理论基础、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毫针浅刺的刺法、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目录学方法对研究范围内“毫针浅刺”相关文献进行查找、筛选、收集;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运用医学史学方法从学术史的研究角度探寻毫针浅刺的发展历程;运用理论分析评述法对文献资料从针灸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文献数量、分布特点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对建立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1.战国秦汉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内经》《难经》中皮部理论、经脉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阐明毫针浅刺是在针刺皮部、络脉、经筋、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该时期针对腧穴的浅刺以四肢爪甲末端的“部位穴”为主,针对经脉的针刺体现出上肢经脉、下肢阴经应浅刺的特点。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以及“引皮而刺”的直针刺、卧针而刺,后两种是确立于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的萌芽。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毫针浅刺治疗内科、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病位浅、病势轻、病性偏阳热的疾病为主、涵盖以寒客经脉引起拘挛疼痛的肢体经络病证、气血亏虚的虚证;外科疾病多为浅表的痈脓。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理论基础。2.晋唐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内经》《难经》为本,对前期基础理论或直接辑录经典按类编排,或对其进行注解,增加了腧穴主治的理论,确立“腧穴-经络-主治”的理论体系。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占全部记录腧穴的比例接近9%,分布以上肢部、下肢部、头颈部较多,特定穴占比超过85%,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交会穴,以五输穴为主;浅刺经脉阳经居多,以太阳经脉、少阳经脉为主,阴经的浅刺以手太阴脉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与前期基本保持一致,为常规浅刺,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引皮而刺。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涵盖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科、眼科共计20余类50种病症,其中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肺系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胸痹、咳嗽、喘证、痉证。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腧穴理论和腧穴主治的发展。3.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继续丰富腧穴主治的相关内容,腧穴与经络、相应脏腑的关联进一步加强,“腧穴-经络-脏腑-主治”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常规浅刺的腧穴在全部腧穴中的占比稳定(位于1 0%-15%的区间)、分布部位及特点与前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四肢部和头颈部,特定穴的比例超过60%,特定穴的种类增加了郄穴,仍以五输穴数量最多;浅刺经脉仍以阳经浅刺(太阳经、少阳经)为主,手太阴经仍是浅刺最多的阴经。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常规浅刺基础上,增加了沿皮透刺,丰富了毫针浅刺的针刺方式,不同刺法特点有所异同。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20余类80余种病症,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外感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疟疾、外感伤寒、头痛、癫疾。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沿皮透刺的确立和临床运用方面。4.明清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的腧穴主治,以“腧穴-经络-脏腑-病症-刺灸法”为主的毫针浅刺体系得以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不同的浅刺刺法有不同特点,常规浅刺的腧穴、经脉特点与前期大致相同,在沿皮透刺中,腧穴在数量上多于常规浅刺的腧穴数量,占全部腧穴的比重超过20%、分布于头颈部、背部、胸胁部、四肢部、腹部并以头颈部、背部和胸胁部为主,52.9%的沿皮透刺腧穴属于特定穴,特定穴种类增加了背俞穴、募穴,并以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为主;仍以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的浅刺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浅刺刺法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增加沿皮透刺的作用方式、作用部位、作用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选择沿皮透刺的方向及距离。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超过30类共计160种疾病,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咽喉疾病为主,多治疗痹证、头痛、疟疾、胸痹心痛、喉痹。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常规浅刺腧穴主治的补充完善以及沿皮透刺的发展两个方面。结论:1.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起源于《内经》《难经》时期,与皮部理论、经络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有密切关联,毫针浅刺在针刺皮部、刺络脉、刺经筋、针刺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晋唐时期腧穴主治及刺灸法的发展使毫针浅刺逐渐从理论走向临床;宋金元时期腧穴主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沿皮透刺的确立丰富了浅刺理论的内涵,扩展了适用范围;明清时期在对前期文献整理以及临床实践汇总的基础上完善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2.毫针浅刺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在全身各部位均有分布,以四肢部和头颈部为主,沿皮透刺使毫针浅刺在躯干部广泛运用;浅刺腧穴包含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多种特定穴;浅刺经脉整体以阳经居多,其中以太阳经为主,阴经的浅刺则以手太阴经为主。3.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常规浅刺(直刺、沿皮刺)和沿皮透刺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的针刺深度和针刺层次清晰,垂直深度均不超过二分,针刺层次均位于皮肤或皮下,不刺入肌层;相较于常规浅刺,沿皮透刺具有进针角度小、一次针刺刺激面积广、范围大的特点。4.毫针浅刺证治规律:毫针浅刺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证治规律,主要体现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分部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内经》中相应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经筋病”,此外,还包含了特定穴治疗疾病的特点。总体而言,毫针浅刺治疗病症多有痛、痹、寒、热的特点,以肢体经络病证、外感病证、头面五官类病症为主,体现出以治疗表证、热证、阳病为主,兼具治疗阴病、脏腑病、情志病、全身性疾病的特点。

马坤琴[7](2019)在《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时效关系,观察并对比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急性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是否具有差异性,以期为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80例偏头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急性期组治疗组(急性期组)和缓解期治疗组(缓解期组),每组各40例。急性期组、缓解期组治疗方法均采用太阳穴刺血拔罐法。具体操作如下:在施术前,先与患者简单讲述操作流程和操作的安全性。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者太阳穴周围按揉2min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度),在常规消毒后,持三棱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点刺进针,快速用闪火法将1号玻璃罐留于施术部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向施术侧倾斜,约5min后取下玻璃罐;术毕清除血迹并消毒,用无菌棉签按压出血点约2-5min以防血肿。出血量:3-5ml。疗程:10天1次,3次为1疗程。治疗完成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头痛积分评定、SDS评分、SAS评分并评价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3月后,对患者进行头痛积分量表评定以评价远期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治疗结束后第3月,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位、头痛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间的头痛积分、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组间比较:1疗程治疗结束后,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头痛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SAS、SDS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月,两组间头痛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内比较:1疗程治疗后,急性期组组内比较,头痛积分、SAS、SDS评分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缓解期组组内比较,头痛积分、SAS、SDS评分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治疗后结束3月后两组的头痛积分分别与治疗前头痛积分相比,急性期组组、缓解期组头痛积分组内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5)临床疗效评价:近期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急性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97.5%;缓解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87.5%。远期疗效评价:急性期组、缓解期组的远期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组、缓解期组的愈显率分别为40%、17.5%;急性期组、缓解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5%、82.5%。(6)两组间治疗满意度比较:治疗结束3月后,急性期组、缓解期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43%、83.87%。结论(1)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但选择急性期治疗偏头痛具有更好的近期、远期疗效,治疗满意度更高。(2)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改善作用与治疗时机的选择无相关性。

李英南,王健,周鸿飞,刘峻,张晓帆[8](2019)在《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在相同配穴针刺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组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地仓穴向下斜刺约46 cm、颊车穴向地仓穴方向深刺约3. 3 cm。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3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 0%,对照组为66.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口角歪斜、眼裂闭合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明显提升(P <0. 05),且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 <0. 05)。结论深刺地仓、颊车穴能够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面神经功能,其较常规浅刺疗效更佳。

郭潇聪[9](2018)在《清及清以前针灸治疗面痛的选穴配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并整理清及清以前针灸治疗面痛的古代文献,系统分析古代医家治疗面痛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为现代针灸治疗面痛提供选穴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源,结合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对检索出来的文献条文进行手工校对,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及清以前针灸治疗面痛的古籍共30部,记载针灸处方183条,处方用穴91个,总频次为279次,应用最多的单穴是合谷穴。古代医家注重五输穴和交会穴的应用,选穴除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十二经均有分布。选穴主要位于四肢部,其次是头面部。明清时期处方记载量达到高峰。处方多以单穴处方为主。治法主要以灸法为主,其次是针灸并用的治疗方法。结论:古代医家治疗面痛选穴少而精,多以手足三阳经为主,注重远部选穴和辨经选穴;组方配伍以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及上下配穴法为主。

李宝金[10](2018)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窦汉卿在针灸腧穴和刺灸法方面均有浓厚的临床特色,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的《标幽赋》蕴含经络、腧穴、刺灸法理论等内容,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一篇针灸歌赋,《交经八穴》后世应用广泛;“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是对针刺手法具体操作的首次详细阐明,是明清复式针刺手法的发展基础;窦氏首创的“寒热补泻”是后世“烧山火”“透天凉”的直接来源,其透穴法、刺血法独具特色。《窦太师针经》是国家标准经穴主治研究的四大源头文献之一。故对窦汉卿的腧穴和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选题依据鉴于窦汉卿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针灸医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其具有浓厚临床特色的针灸腧穴、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对窦氏针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经指南》一个文本上,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等文本关注较少。对《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关注较多,对窦氏刺法、穴法多为单独专题性研究,论刺法者多,言灸法者少。对《窦太师针经》等文本蕴含的窦氏腧穴理论、刺灸法理论关注较少,对窦氏多个文本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较少。本题的立意在于填补此缺漏,对窦汉卿多个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的全貌。·研究目的①探寻窦氏生平文化背景,使窦氏针灸理论形成的思想因素得以显现;整理窦氏着述篇目,分析明代吴嘉言《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考证其与窦汉卿的关系。②使《窦太师针经》的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③对窦汉卿刺灸法理论,尤其是针刺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灸法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材料基于横向、纵向维度的研究基线,以《窦太师针经》《针经指南》《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洁古云岐针法窦太师针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针方六集·玉龙歌》等为窦氏主要文本,以《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素问》王冰注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素问亡篇·刺法论》《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子午流注针经》《医学纲目》等文献为比对文本。对《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的研究,又有元明时期十余本书籍文献。·研究方法本课题所用方法以文献学方法、医学史方法为主,参以目录学方法、文本发生学方法对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及其针灸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哲学视野分析窦氏针灸部分内容以及窦氏文化背景。·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与《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典文献的比较研究;一是横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窦汉卿及其着述。对窦氏的主要文化背景从儒家理学和道家两个方面,分析其与窦氏针灸理论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承载窦氏针灸理论的主要文本及相关的着述篇目。对日本回归的《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文本基本构成的整体研究。②窦汉卿腧穴理论。以《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研究经穴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等内容,分析经外奇穴的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总结窦氏腧穴理论特色。③窦汉卿刺灸法理论。以《针经指南》《卫生宝鉴》《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分析窦氏治神得气、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针刺禁忌、灸法等内容,分析窦氏诸文本的先后顺序,探讨窦氏刺灸法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色。·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展现窦汉卿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提出程朱理学是窦氏的文化主体,分析程朱理学对窦氏针灸可能存在的影响。发现窦氏与全真教道士樊志应交往的历史文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窦氏对针刺补泻中医者的手指操作技术给予专门关注,从而撰写“手指补泻”。还发现元·陈基《种德堂记》记述窦汉卿与王开的师承关系。第二,将窦氏着述篇目归集成表,全面分析《针灸原枢》及《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发现《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为道医在窦氏《玉龙歌》基础上加以改编,借窦汉卿之名推广具有道家特色的针灸医术,并不是“窦桂芳校证”。提出此文本对分析《针灸神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总结了《针灸原枢》的文本构成和引用文献情况。第三,窦汉卿经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的经穴正名大多依从《铜人》,亦有部分依从《千金要方》等文献;经穴别名在《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序列上,根据当时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用“又名”和“即”的体例与既往的“一名”体例加以区分。②《窦太师针经》对经穴的定位,基本以《铜人》作为依据,同时参照《千金要方》等文献和临床实际进行考订增减、修正,可概括为7个特色,如增加大量体位姿势取穴法和以相邻穴取穴定位法等等。③《窦太师针经》的腧穴治症较为精炼,以临床经验为主,以《铜人》为底本,参以《千金》等文本,形成7个特色和独特体例。④《窦太师针经》经穴刺灸法的治疗原则明确,与《铜人》以前文献相比,有10个刺法特色、5个灸法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临床经穴刺灸法的发展变化。《窦太师针经》经穴别名、定位、主治症、刺灸法较《铜人》以前文献有很多新增和修订内容,部分内容散见于宋金元时期医书中,说明《窦太师针经》是一次比较集中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经穴理论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窦汉卿奇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所载33个奇穴,多半源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尚有源于《素问》等文献者,还有为窦氏首次记载者。②《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整理方法,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③《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系统整理具有5个方面的价值,为后世奇穴整理提供了标准范例,对元以后奇穴类专集的出现起到了积极影响。窦氏使奇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成为和经穴并列存在的一类腧穴形式,成为与经穴同级的理论知识概念体系。第五,窦汉卿刺法理论。①治神得气,窦汉卿对治神、得气的论述,基本承袭自《内经》《难经》等经典,但运用更加纯熟。②补泻法。窦氏从《素问》《难经》和唐宋金元等医家文献中,学习领会迎随、呼吸等针刺补泻法要素,加以综合运用;总结针刺“补法泻法”的具体操作,具有早期、后期的理论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综合深浅、方员、使令呼吸法、生成数法、针头转向、手指补泻等要素,在宋金时期针法基础上发展出“寒热补泻”法,充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针法特色;对“手指补泻”技术,以统一体例集中论述,使之从历代文献中提炼出来、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专门的针刺补泻概念要素,与迎随、呼吸、深浅、方员等经典针刺补泻要素并列而立。③透穴法。为窦氏在前人透刺法基础上的发展再创新,几乎全身均有应用,以四肢部、头面部和背部为主。透穴针刺分寸从3分-2.5寸不等,具有3种针刺角度和6个针刺方向,还可分为双向、单向透穴刺。依据透穴过程中时间性、空间性的不同,可分别命名为“起点穴”(施透穴)、“途中穴”(透经穴)和“终点穴”(被透穴),在一个透穴刺法操作中的这些穴,大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治病症,基本以局部病症为主。透刺法的概念范畴涵盖了透穴法,透穴法则是透刺法中的一种特殊应用,二者不可混同。透穴法的产生因素,可能包括宋代以来人体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和藏医穿刺法的影响两个方面。④刺血法。《窦太师针经》刺血腧穴较《铜人》明显增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除应用三棱针(锋针)出血法外,还应用弹针出血法,所用针具可能为藏医斧刃形放血刀。⑤针刺禁忌。窦氏针刺禁忌内容主要源于《素问》《铜人》《子午流注针经》,但未盲从,而是依据“气血调匀”之理灵活运用。第六,窦汉卿灸法理论。主要可归纳为灸须气至、灸分补泻、有常有变、针灸不同用4个观点。综观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文本所用的材料,既包括经典文献,也有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着作,窦氏对这两类文献均有独到理解、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并能综合运用。窦氏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应为此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窦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亦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或者说,解剖文献、验证文献进而重新编集文献的利器。或许,正是因为临床实证的真实经验和切实有效性,窦氏敢于突破《铜人》等经典文献,订正、新增大量内容,体现了窦氏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穴全面立体的把握,虽不是窦氏首次运用(宋代许希、窦材、陈自明等亦有部分记述),但由窦氏首次系统整理、集中记载成为腧穴专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窦氏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一是系统整理奇穴,一是系统整理针刺补泻中的手指技术操作方法,使奇穴、手指技术与经穴、呼吸开阖等经典概念并驾齐驱,将奇穴从有实无名的临床经验,提炼、上升为有实有名的理论知识,将手指补泻从理论知识中的隐而不显,去蔽、还原为实践操作中的具体技术,可以说是为针灸经典理论框架补充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单元,打上了两个大补丁。窦氏一手临床,一手文献。他既能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归纳、提炼医理、义理,亦能解读、爬梳文理、医理,继承经典的框架,又能发现、补充经典的不足,突破藩篱,补充发展新的概念单元,最终形成临床与文献一体、古义与新知一体的针灸理论体系。考其形成条件,时代环境应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他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应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或者说核心驱动力。窦氏的思想文化主体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穷理至极”的为学功夫,尤其是集宋儒大成的朱子理学,应对窦氏有很大影响;道家对手的独妙运用,或许对窦氏重视手指技术有所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使窦汉卿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可为当前的奇穴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窦氏刺灸法理论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补充目前采用单一文本研究窦汉卿针灸理论而导致的认识不足与缺失,使《玉龙经》《窦太师针经》等窦氏针灸文本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使窦汉卿针灸理论的临床特色进一步呈现出来,对于当前临床中腧穴定位、主治病症和刺灸法的应用等均有切实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临床实践的临证选穴,对于当前的针灸教学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创新点①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学、文本发生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的内容,既有窦氏文本与经典文本的纵向比对、诠释,也有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阐释和比对,突破以往单一文本、单一维度、静态研究的模式,通过多文本、双向维度、动态的研究方式,梳理窦氏针灸学术来源、文本构成及先后顺序,深入探讨窦氏腧穴、刺灸法特色及其形成过程。②首次对窦氏经穴理论从穴名、定位、主治病症、刺灸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察其在针灸史中的演变,首次系统分析窦氏整理奇穴的方法与体例,借此观察奇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为经穴的过程,为腧穴的发生、形成研究提供参考。③首次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野,观察、分析窦氏整理“手指补泻”、发展透穴刺法的意义,突出针灸理论中隐含的技术层面意义,认识窦氏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因素,为当前针灸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尚未对窦氏临证针灸配穴处方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认识窦氏腧穴、刺灸法、配穴处方的整体性有一定影响;对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环境尚缺乏系统研究,这对评价窦氏与其他医家针灸理论之间的不同,进而提取窦氏针灸理论特色有一定影响;对窦氏针灸的传承情况尚缺乏系统分析,这对评价窦氏针灸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对窦氏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应是研究窦氏针灸理论形成因素的重要一环,而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功底的缺失则会影响这种探讨的深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补上这一课;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可以对窦氏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新角度的呈现,本人仍比较缺乏科技哲学的思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颊车穴深刺为主治疗牙痛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颊车穴深刺为主治疗牙痛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二、源文献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的整理及分类
        二、数据库的建立及频次统计
        三、统计结果分析
第二章 研究成果
    第一节 古代文献资料
        一、古代文献针刺法的主治病证
        二、古代文献所使用的穴位
    第二节 现代文献资料
        一、现代文献针刺法的主治病证
        二、现代文献所使用的穴位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
        三、现代文献对于中风的治疗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
        四、现代医家实际操作的内容对比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理论研究
        一、中医理论研究
        二、现代医学研究
第三章 交叉刺法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巨刺与缪刺
        一、“巨”的含义
        二、“缪”的含义
    第二节 大络
        一、大络的性质
        二、大络的位置
        三、大络的本体
        四、尝试论证《缪刺论》中同时描述巨刺与缪刺
        五、小结
    第三节 巨刺与缪刺的区别
        一、发病部位及诊断依据
        二、针刺取穴方法及手法、针具
    第四节 巨刺、缪刺与交叉刺法的区别
    第五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临床应用病证的异同
    第六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穴位选择偏向
    第七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留针时间异同
    第八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辅助手法异同,及双侧取穴的差异
第五章 重新思考现代医家对巨刺与缪刺的定义
    第一节 针法定义模糊
    第二节 认为缪刺刺络等同于病势缓,或不严重
    第三节 构思新颖,重新定义
    第四节 当代对于《缪刺论》的疑惑
第六章 总结
第七章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合格证明

(2)电针阳陵泉与丘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2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现代临床应用
        2.1 针刺疗法
        2.1.1 针刺
        2.1.2 电针
        2.1.3 火针
        2.1.4 梅花针
        2.1.5 腕踝针
        2.1.6 舌针
        2.1.7 眼针
        2.1.8 头针
        2.1.10 芒针
        2.2 刺血疗法
        2.3 灸疗法
        2.4 中药贴敷
        2.5 穴位注射
        2.6 穴位埋线
    3 西医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的现代研究
        3.1 微血管减压术
        3.2 行射频热凝术
        3.3 缝隙连接蛋白43 阻滞
        3.4 A型肉毒杆菌毒素
        3.5 伽玛刀放射治疗
        3.6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
        3.7 药物
    小结
实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受试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剔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1.1 治疗组
        2.1.2 对照组
        2.2 腧穴定位
        2.3 疗程
        2.4 观察指标
        2.4.1 疗效判定标准
        2.4.2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
        2.4.3 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视觉模拟评分
        2.4.4 中医症候评分
        2.5 疗效指标的观察时点
        2.6 不良反应的处理
        2.6.1 晕针
        2.6.2 滞针
        2.7 统计学处理
        2.8 研究流程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材料
        3.1.1 性别
        3.1.2 年龄分布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结果
        3.3 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
        3.4 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视觉模拟评分
        3.5 中医症候积分
讨论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疾病特点
    2.选题依据
    3.针刺的镇痛作用
    4.电针的治疗作用
    5.取穴思路
    6.问题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4)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
        1.1 中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分型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内治
        1.4.2 针刺治疗
        1.4.3 推拿配合其他方法治疗
        1.4.4 小针刀治疗
        1.4.5 其他中医方法治疗
    2.现代医学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认识
        2.1 三叉神经的解剖结构
        2.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2.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2.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现代医学病因学说
        2.4.1 血管压迫学说
        2.4.2 周围病因学说
        2.4.3 中枢病因学说
        2.5 现代医学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进展
        2.5.1 药物治疗
        2.5.2 手术治疗
        2.5.3 封闭疗法
临床研究
    1.采用的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3.病例来源
    4.病例选择
        4.1 西医诊断标准
        4.2 中医诊断标准
    5.纳入标准
    6.排除病例标准
    7.脱落病例标准
    8.治疗方法
        8.1 分组
        8.2 腧穴定位
        8.3 药物选择
        8.4 治疗
        8.5 疗程
        8.6 注意事项
        8.7 疗效性观测
        8.8 安全性评价
    9.疗效性指标
        9.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9.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量化积分
        9.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中医证候积分观察表
    10.疗效评定
    11.数据分析
    12.研究结果
        12.1 一般资料
        12.2 年龄分析
        12.3 性别分析
        12.4 两组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12.5 两组治疗前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量化积分比较
        1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量化积分各项症状比较
        12.7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
        12.8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12.9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12.10 小结
讨论
    1.针刺对本病的镇痛作用
    2.针刺促进血液循环对本病的影响
    3.选穴分析和解剖学研究
    4.卡马西平(得理多)针对本病的作用机制
    5.临床疗效的分析
结论
本试验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量化积分
    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中医证候积分观察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赵尔康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澄江针灸学派与赵尔康先生
    1 澄江针灸学派诞生的背景
        1.1 在针灸理论方面向日本借鉴
        1.2 针灸在临床上的改变
        1.3 针灸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1.4 针灸期刊的创办与医籍的出版
    2 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3 赵尔康先生生平
第二部分 赵尔康先生学术思想
    1 注重经典传承
    2 强调辨证论治
    3 对症对因取穴,重视选穴配穴
    4 提倡精简取穴
    5 倡导无痛操作
    6 重视针感
    7 强调针刺安全
    8 针灸并重,提倡瘢痕灸
    9 倡导三因制宜
第三部分 赵尔康先生临床经验
    1 六经辨证治疗伤寒
        1.1 太阳病
        1.2 阳明病
        1.3 少阳病
        1.4 太阴病
        1.5 少阴病
        1.6 厥阴病
    2 咳嗽
    3 舌病
    4 牙痛
    5 目疾
    6 小儿惊风
    7 灸法治疗消化系、泌尿生殖系疾病
        7.1 消化系疾病
        7.1.1 胃脘痛
        7.1.2 嘈杂
        7.1.3 噎膈
        7.1.4 反胃
        7.1.5 噫气
        7.1.6 症瘕
        7.1.7 五积
        7.1.8 肝气
        7.1.9 肠痈
        7.2 泌尿系疾病
        7.2.1 遗尿
        7.2.2 血崩
        7.2.3 阳痿
        7.2.4 疝气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1 毫针浅刺的现代研究概况
        1.1.1 文献研究
        1.1.2 实验研究
        1.1.3 临床研究
        1.1.4 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古代毫针浅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检索方法
        2.1.3 查阅及筛选文献
        2.1.4 提取资料
        2.1.5 统计分析
    2.2 统计结果
        2.2.1 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
        2.2.2 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60年)
        2.2.3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2.2.4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1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源
        3.1.1 皮部理论
        3.1.2 经络络脉理论
        3.1.3 经筋理论
        3.1.4 腧穴理论
        3.1.5 营卫理论
        3.1.6 发源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1.7 小结
    3.2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展
        3.2.1 晋唐时期浅刺腧穴的发展
        3.2.2 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发展
        3.2.3 该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
        3.2.4 该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2.5 小结
    3.3 毫针浅刺疗法的丰富
        3.3.1 宋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
        3.3.2 明清时期的沿皮透刺
        3.3.3 沿皮透刺的特点
        3.3.4 沿皮透刺的证治规律
        3.3.5 小结
    3.4 毫针浅刺疗法的完善
        3.4.1 毫针浅刺疗法的适用腧穴
        3.4.2 毫针浅刺的部位分布
        3.4.3 毫针浅刺的经脉分布
        3.4.4 毫针浅刺的特定穴分布
        3.4.5 毫针浅刺疗法适宜病症
        3.4.6 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
        3.4.7 小结
第四部分 从针刺深度及治疗阴病探讨毫针浅刺特点
    4.1 不同针刺深度下腧穴主治的分析
        4.1.1 胸膺部腧穴
        4.1.2 胁肋部腧穴
        4.1.3 背部腧穴
        4.1.4 腹部腧穴
        4.1.5 四肢部腧穴
        4.1.6 小结
    4.2 毫针浅刺治疗阴病
        4.2.1 毫针浅刺治疗癫疾
        4.2.2 毫针浅刺治疗厥证
    4.3 小结
结语
    1.1 结论
    1.2 创新点
    1.3 不足和展望
        1.3.1 不足
        1.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2.2 头痛的分期与治疗
    2.3 头痛的中医分类
    2.4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2.5 太阳穴的运用
    2.6 刺血疗法的运用
3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基线资料分析
    4.2 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比较
    4.3 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4.4 临床疗效比较
    4.5 不良事件
    4.6 随访
5 讨论
    5.1 太阳穴选穴依据
    5.2 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设计思路和优势
    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6 结论
7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2.2.1 中医症状评分
        2.2.2 生活质量评分
        2.2.3 肌电图检查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4 两组不同程度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比较
4 讨论

(9)清及清以前针灸治疗面痛的选穴配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文献纳入标准
    2.2 文献排除标准
    2.3 数据的规范化及数据库的建立
    2.4 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腧穴应用
    3.2 针灸处方
    3.3 组方配伍
    3.4 治法分类
4.讨论
    4.1 病名溯源
    4.2 病因病机
    4.3 腧穴分析
    4.4 组方配伍
    4.5 刺灸法
    4.6 导师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10)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现状
        1.1.1 窦汉卿生平
        1.1.2 《针经指南》
        1.1.3 《针经标幽赋》
        1.1.4《流注通玄指要赋》
        1.1.5 《交经八穴》
        1.1.6 针刺法和穴法
        1.1.7 窦汉卿着作文本
        1.1.8 小结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2 窦汉卿及其着述
    2.1 生平
        2.1.1 儒家理学
        2.1.2 道家背景
    2.2 着述篇目
3 窦汉卿腧穴理论
    3.1 经穴
        3.1.1 命名
        3.1.1.1 正名确定及依据
        3.1.1.2 别名确定及依据
        3.1.2 定位
        3.1.2.1 五输穴及原穴
        3.1.2.2 头面部经穴
        3.1.2.3 肩背部经穴
        3.1.2.4 颈项胸部经穴
        3.1.2.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2.6 上肢部经穴
        3.1.2.7 下肢部经穴
        3.1.2.8 讨论
        3.1.3 主治
        3.1.3.1 五输穴及原穴
        3.1.3.2 头面部经穴
        3.1.3.3 肩背部经穴
        3.1.3.4 颈项胸部经穴
        3.1.3.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3.6 上肢部经穴
        3.1.3.7 下肢部经穴
        3.1.3.8 讨论
        3.1.4 刺灸法
        3.1.4.1 五腧穴及原穴
        3.1.4.2 头面部经穴
        3.1.4.3 肩背部经穴
        3.1.4.4 颈项胸部经穴
        3.1.4.5 腹部中行和侧行部经穴
        3.1.4.6 上肢部经穴
        3.1.4.7 下肢部经穴
        3.1.4.8 讨论
    3.2 经外奇穴
        3.2.1 来源
        3.2.1.1 源于《千金方》
        3.2.1.2 源于其他文献
        3.2.1.3 窦氏首载
        3.2.2 整理方法与体例
        3.2.2.1 整理方法
        3.2.2.2 体例
        3.2.3 价值与影响
        3.2.3.1 价值
        3.2.3.2 影响
4 窦汉卿刺灸法理论
    4.1 刺法
        4.1.1 治神得气
        4.1.2 补泻法
        4.1.2.1 源于《素问》《难经》
        4.1.2.2 源于《素问》王冰注文
        4.1.2.3 源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4.1.2.4 源于《素问亡篇?刺法论》
        4.1.2.5 源于《子午流注针经》
        4.1.2.6 源于《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4.1.2.7 讨论
        4.1.3 透穴法
        4.1.3.1 应用腧穴
        4.1.3.2 针刺分寸、角度、方向
        4.1.3.3 起点穴、终点穴、途中穴
        4.1.3.4 主治病症
        4.1.3.5 透穴法与透刺法
        4.1.3.6 产生因素
        4.1.4 刺血法
        4.1.4.1 刺血腧穴增多
        4.1.4.2 局部病症为主
        4.1.4.3 弹针出血
        4.1.5 针刺禁忌
    4.2 灸法
        4.2.1 灸须气至
        4.2.2 灸分补泻
        4.2.3 有常有变
        4.2.4 针、灸不同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古代文献
    学术专着
    学术论文
附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研究
    1 吴嘉言及《医经会元》
    2 《针灸原枢》概况
    3 《针灸原枢》卷九分析
    4 《针灸原枢》卷十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查新报告

四、颊车穴深刺为主治疗牙痛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D]. 沈汉勇(Hun Yung Sim).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电针阳陵泉与丘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针刺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胃火上攻型)的临床观察[D]. 塔宇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赵尔康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 何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莫曦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D]. 马坤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李英南,王健,周鸿飞,刘峻,张晓帆. 中医杂志, 2019(02)
  • [9]清及清以前针灸治疗面痛的选穴配伍应用研究[D]. 郭潇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D]. 李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颊穴深刺治疗牙痛4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