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科,冒佩华,王宝珠[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文中指出分配制度是"三位一体"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要义,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原则性规定,还没有转化为在实践上具有高度约束力的制度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从整体视角深化分配制度研究,不仅有利于系统把握"三位一体"基本经济制度内在关系,也有利于推动分配制度由分配原则向分配制度体系和分配政策体系的转化,进而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基于按劳分配的经典解释与现代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及实施依据,分配制度的整体性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也应允许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实行按要素所有权等多种分配方式;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提倡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结合,而不是只强调排除了按劳分配后的多种分配方式。只有作为整体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协同发展,"按劳分配"成为一种普遍的分配方式,才能在全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并最终走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
潘璐[2](20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历程与争鸣》文中指出收入分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实现机制。回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从初步形成、改革完善到进一步深化的过程,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研究;第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研究;第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研究;第四,缩小收入差距与共享发展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对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关系等政治经济学基础范畴和理论的研究与对话,以扩大研究共识;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实现机制的优化路径研究,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赫名超[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陈彩梅[4](2020)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表征。什么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立场展开对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分析,从理论上论证和阐明坚持和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准确而又科学地理解其思想内容,把握其缘由实质。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推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当前社会分配现实的结合为目的,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是基于文本研究、追根溯源,探寻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是理论结合实际,一个是探究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另一个是如何克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问题。在文中,首先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在该部分中,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脉络,怎样从提出、确立,到公式、原则,直至发展成规律。着重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分别把握“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基本内涵以及就“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和阐明“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两者之间前提与结果、权利与义务、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接着,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文中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展开理论依据分析。同时,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阐明分析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现实基础和意义。最后,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局限性。文中从劳动者天赋能力和家庭负担等有别和不同,分析和阐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为什么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正义,而只是相对形式上而非绝对事实上的平等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事实性和不可避免性。在此基础上,认为进一步克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当前现实实践的解决措施有市场参与初次分配、政府再分配调节以及社会协调第三次分配。而局限性最终理论实现的克服路径则在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和可能。
朱春辉[5](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严重的治理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变相福利、企业生产率低下、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究其根源在于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价值及企业家才能在薪酬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管理层的薪酬激励存在扭曲的结构。事实上,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比其他企业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而传统的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因为本身过度强调资本要素的分配地位,存在较大缺陷,不能照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中,从而不能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来发生的华为事件业已证明,充分尊重劳动力价值的作用,以按劳分配为主结合要素贡献的企业收入分配机制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践指导方针。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是理论研究。首先,基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市场竞争结构理论的多学科视角,对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理论进行论述,阐明了国企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理论前提。继而,本文由宏观增长理论切入,探讨国企依据管理层的异质性劳动和人力资本进行多元化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并说明了激励方式与结构对消费和企业产出的影响效应。紧接着从微观理论角度,把市场主体分为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按市场竞争结构分为共同竞争、国有企业领导和国有企业跟随等不同模式,借助多阶段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不同薪酬激励方式及结构对企业产出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效应。最后,通过宏微观互补的理论分析结果及寓义,设计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改革实践的实证检验和分析思路。二是实证和案例分析。首先,本文利用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倾向匹配倍差法和倍差法研究了不同属性、竞争模式和混合所有制试点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及结构对企业投融资、生产规模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及背后的经济逻辑;其次,为了考察薪酬激励对非上市混改试点企业的影响效应,引入我国中央和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混改前后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变化对地区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再次,本文以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试点企业为依据,分别考察了几家中央国有企业子公司以及万华化工、云南白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生产规模、投融资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在与昆明制药进行比较后,讨论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经验和不足。三是在总结前述理论研究、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新时期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本文尝试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理论,阐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论逻辑,揭示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尝试把异质性劳动的理念引入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中,基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企业理论,探索和总结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分配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宏微观理论模型将国有企业分配机制及效应研究拓展到规范的理论分析中来。其中,宏观理论模型尝试把异质性劳动引入到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并讨论异质性劳动对国有企业分配机制的影响效应;微观双寡头竞争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效应模型中,尝试把委托代理关系和管理层薪酬激励引入到产业竞争模型中。同时,本文尝试从不同的维度探讨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分析观点:一是国有企业管理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管理劳动,这类劳动既包括高密集的劳动时间,也包括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劳动内容,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具有独特的人力资本,他们既是劳动者参与按劳分配,又是管理要素的提供者,获得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并在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参与企业当前和未来利润的分配。二是根据以上的分配机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支付应当是包括普通的工资、奖金和股权的结构形式。国有企业依据管理人员自身的禀赋水平确定固定工资等级。国企管理人员的奖金激励与企业的绩效及经营指标联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出和利润。同时,以上两个部分的管理人员薪酬应当随企业的盈亏进行联动。三是企业管理层可获得股权激励分享企业的利润,管理层获得股权激励比重应与其付出的劳动时间及面对的风险进行匹配,建立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而股权激励的定价应当在多元化股权环境下完成。另外,企业应当设计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合理薪酬差距及管理层之间的合理薪酬差距,差距的合理性体现在给予股权合理的资本回报率,不然激励过度和激励不足都会对企业的产出和绩效产生不良影响。四是在国企与民企竞争的微观环境下,少量的产量奖金激励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较小,但较大比重的产量奖金会激励国有企业管理层做出过度投资决策,导致产能过剩,从而挤出民营企业的利润,减少社会福利水平。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或者业务领域,允许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激励,针对总股本10%股份进行激励通常能取得最优效果,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比重不宜超过20%。五是股权激励权重太高或者某些高级管理层的权重过高,会导致过度重视企业的未来利润,引起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损害社会福利。薪酬激励应当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占比较多,而其他激励模式(如晋升)则应当在垄断性较强的行业的国有企业实施,或者薪酬激励在国有企业中市场化较明显的管理岗位上比重较大,而在市场化较小和负有国有资本监督人或代理人的角色中则可突显其它激励模式(如晋升或公务员待遇)。在实践方面,本文首次尝试分析和检验不同竞争类型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效应,并提出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形式和结构的政策指导意见。本文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在薪酬压抑下,国有企业实施高奖金激励更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业绩和社会福利,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较强的行业及国有企业的混改进程中,扩大奖金占薪酬比重更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在缓解融资约束、扩大企业规模及绩效层面上存在一定的正向作用。国企管理层的薪酬结构中,股权比重较高有助于避免过度奖金的负面作用。在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中,一定要避免以股权激励计划变相的充当延迟发放奖金的工具,增强激励计划设计的灵活性和合理性,以进一步突显出股权激励的正向效应;国有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股权激励差距过大,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问题,促进营收增长,却减少了社会福利。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间股权激励差距较大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绩效、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国有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限薪政策减弱,改善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水平,同时拉开了企业内管理层薪酬的差距,改进了地区企业的产出和社会福利。本文从经典案例分析中发现:非上市国企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促进了企业股权多元化及治理结构完善,破除了限薪机制,激活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机制,中短期的奖金和长期的股权激励占比增加。但是,奖金机制不确定性较大,更具有激励合理性的股票期权计划也未引起重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固定薪酬、绩效奖金薪酬和员工持股及分红,显着提升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并促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股权激励机制无法灵活调整,管理层间及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激励差距过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上市非国企管理层的薪酬激励计划过度重视企业利润考核,而忽视更全面的绩效指标考核,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上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改革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政府和企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利于明确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身份。依据分类改革设计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是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的应有思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股权变得更加多元化,应当引入管理层的市场化薪酬激励考核机制。国有企业应当通过市场化机制确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水平,合理化企业内管理层间及管理层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在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要实现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考核约束机制的匹配。通过税收、机制调整和增强国资力量的办法来处理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均问题。应当实现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与建立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的有机结合。
徐淑云[6](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李东杨[7](2019)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文中提出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以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满足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依然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需解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基础上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并呈现出其科学性。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资料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亟需深入研究的—项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论文在回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遵循“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进而研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等基本问题。从基本理论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精华和借鉴吸收西方分配正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以及习近平在知青时期、从政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本论文在对“基本立场”的阐释中,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角度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分配正义的含义。在对“基本原则”的分析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对“主要表现”的论述中,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宏观框架,将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概括为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和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以及各个领域分配正义观应用的具体政策。在论述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展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是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随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从理论地位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同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弘扬,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现实分配不正义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新时代使命等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对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具有指导作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之后,本论文得出了三个创新性的观点。第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第二,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第三,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创造性运用。
刘海军[8](2019)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新的历史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牵制构成当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路径。故此,分配正义之于当代中国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迫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中与对共产主义社会图景的勾勒中蕴含深刻而丰富的分配正义思想。深入挖掘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科学要义与实践方略,对于构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的话语体系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分配正义问题上是以历史科学的姿态出场的,唯物史观的独特视野使其深深根植于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了分配正义理论的形而上特征与思辨色彩。马克思基于生产方式的还原考虑分配正义问题,实现了对分配正义的前提性澄清,分配正义的内涵、主题与场域以及价值遵循不再被抽象的范畴所遮蔽。“现实的人”及其解放真正渗入到分配正义的“骨髓”当中。人类解放之所以成为分配正义的价值遵循,源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而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品质:马克思通过解蔽分配正义背后的生产方式,使分配正义超越了伦理范畴并去除了抽象的“外衣”;它是对现有事物的批判与超越,并科学地勾勒出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图景;它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与实践策略。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探索与其哲学思想的演进是一致的。早期的马克思在人本主义的观照下形成了自由理性的分配正义观,而这构成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萌发;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开辟了分配正义的新视域和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揭示,推动了科学的分配正义体系的最终确立。马克思始终保持着对分配正义的科学认知:他既反对普世而永恒的绝对正义原则存在,也反对视分配正义为人类一切活动的“中枢”的狂热观点。与此同时,马克思还科学揭示了分配正义的内在限度:揭示了分配正义对意识形态的依附关系与分配正义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性与历史性,并厘清了分配正义之于生产方式的“内嵌”与“超越”关系。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具有独特的叙事结构,即实现了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方式的还原。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的统一。首先,马克思扬弃了分配正义原则的绝对化取向,超越了自由权利对分配正义的狭隘限定,构建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分配正义原则序列。其次,马克思将唯物史观作为分配正义的哲学底蕴,实现了对个人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分配正义观的矫正与超越,进而科学剖析了分配正义的基本要素、评判标准、实现策略与实践旨归。最后,马克思科学勾勒出了分配正义的历史形态,彰显了人类历史的进阶规律。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西方与当代中国遭遇到截然不同的境遇。在当代西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遭遇了诸多论争与质疑。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质疑构成这一论争的焦点。与此同时,以柯亨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试图对社会主义分配正义进行“拯救”,然而这种“拯救”最终沦为一种道德式救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意蕴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并实现了中国化的承继与创新:逐步探索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体系;与时俱进地推动适合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与现实境况的“公平—效率”制度体系的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引导下分配正义的理论完善与道路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了全球分配正义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越发凸显构建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与中国道路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由资本逻辑所驱使的西方逻辑绝非真正实现分配正义的普世方案;实现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与新时代境遇的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必然路径。必须遵循分配正义原则的内在统一,型构新时代分配正义原则体系;创建“共享发展”的分配正义新格局,保障其有效的理念支撑与制度供给;加强制度正义建设,构建新时代分配正义的制度依托与协同机制;直面全球分配正义的现实危机,推进全球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与中国方案的建构。
徐文文[9](2018)在《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平分配自古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目标,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形影不离。进入新时代,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总量上,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奇迹”,如何公平的分配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同时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所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障公平正义,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不停的寻找发展的最佳状态,才能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这一对矛盾。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下,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为公平分配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也是指导当下发展行动的先导和衡量社会公平分配的标尺。当然,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公平分配,不同于传统的平均主义,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更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的按资分配。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分配连着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相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探讨不管是分析其本质还是寻找解决措施,都不能脱离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离开按劳分配谈公平分配。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公平是相对的,差距也是相对的,最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长期过程。二是共享发展新理念导向下的公平分配具有特定的含义及现实针对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共享发展完善公平分配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发挥全社会各主体的能动性以完善共建共享的文化环境、制度保障和法治手段;关键是确保贫弱群体的利益共享。所以,明确问题、抓住方向,研究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看待发展为主线,紧扣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公平分配,以经济生活领域的收入分配为主要切入点,也兼顾其他领域的分配,共由五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归纳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部分是总体概述。首先,阐明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其次,从“分配”、“公平”、“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要求”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本质进行了概述,把握住了本文的精髓所在。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对推进公平分配的导向作用。第二部分从分配理论、分配制度和分配实践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我国目前的分配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提供的可能性和促进性作用。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着重分析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分配实践三个方面与公平分配的关系及对逐步实现共享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不仅厘清了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本质要求,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关系。第三部分从现象与问题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然后以观念、制度、市场以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为视角,又对此分别展开,具体分析了制约公平分配的原因。以理论和现实的为参照,从制约公平分配的主客观原因着手,直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既发现问题又为下一部分提出对策做了铺垫。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紧扣第三部分,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通过共享观念引导、共享制度组合、共享法治建设、多元主体共治四大路径展开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公平分配对策。这一部分关键所要强调的是公平分配的实现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重点,要对准目标群体,共享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利用政策倾斜优先满足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贫困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才能实质性的把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分配实践,完善公平分配。
孟长青[10](2017)在《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认为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个人收入分配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得当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位社会成员生产积极性发挥,甚至影响一国的长治久安。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分配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本质,对未来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原则进行了构想。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文从改革开放前后两大历史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60多年的艰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改革开放前,由于机械的套用马克思个人分配理论和照搬苏联模式,初步建立起来的按劳分配制度受平均主义严重干扰,人们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社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打破平均主义,恢复了按劳分配,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突破了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方式,确立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当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对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实际,阐释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我国新发展的思想。
二、浅谈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对既有文献的简要回顾 |
二、按劳分配———经典解释与现代发展 |
(一)“按劳分配”的经典解释 |
(二)“按劳分配”在中国的发展 |
三、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界定和实施依据 |
(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
(二)各种分配方式的实施依据 |
(三)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存+结合 |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整体性阐释 |
五、简要的结论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及其形式 |
2.1.2 收入的分配 |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
2.2.2 制度演变 |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难点 |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各尽所能”及其发展 |
一、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 |
二、十九世纪初期 |
三、十九世纪中后期 |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内涵与特征 |
一、按劳分配的内涵 |
二、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 |
第三节 “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
一、前提与结果的关系 |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
第二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 |
第一节 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
一、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
二、反应劳动价值论的必然要求 |
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合理性的现实基础 |
一、人的价值实现要求 |
二、和谐社会构建需要 |
三、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
第三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局限性 |
第一节 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和表现 |
一、局限性的原因 |
二、局限性的表现 |
第二节 对局限性的正确认识 |
一、局限性的事实性 |
二、局限性的不可避免性 |
第三节 局限性的克服路径 |
一、当前现实实践的解决措施 |
二、最终理论实现的克服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范围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1.3.2 管理层薪酬水平和管理层薪酬差距的测度 |
1.3.3 管理层薪酬的决定因素 |
1.3.4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效应 |
1.3.5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效应 |
1.3.6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管理层薪酬激励 |
1.3.7 简要评析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 |
1.4.2 管理层薪酬结构 |
1.4.3 股权激励 |
1.4.4 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2.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不完全合约理论 |
2.1.4 企业家理论 |
2.1.5 市场竞争结构理论 |
2.2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理论分析 |
3.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多角度的审视 |
3.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
3.1.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理论的拓展 |
3.1.3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理论的拓展 |
3.1.4 不同竞争模式和股权结构下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分析 |
3.2 基于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
3.2.1 经济个体及经济行为的前设条件 |
3.2.2 经济个体的效用需求及资源配置 |
3.2.3 经济个体的生产劳动过程 |
3.2.4 经济个体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 |
3.2.5 模型求解 |
3.2.6 理论模型的讨论 |
3.3 基于双寡头竞争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理论模型 |
3.3.1 基于工资和产量奖金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递减 |
3.3.2 基于工资和产量奖金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不变 |
3.3.3 基于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递减 |
3.3.4 基于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不变 |
3.3.5 理论模型的讨论 |
3.4 理论研究结论的经验检验思路 |
4.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
4.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历史变迁 |
4.1.1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回顾 |
4.1.2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历史变迁 |
4.2 我国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
4.2.1 数据和变量的说明 |
4.2.2 基于上市企业管理层薪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基于上市企业管理层个体薪酬汇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
4.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股权激励 |
4.3.2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描述性统计 |
5.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 |
5.1.1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影响效应 |
5.1.2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差距的影响效应 |
5.1.3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奖金激励的影响效应 |
5.2 非上市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 |
5.2.1 管理层薪酬水平对各地区国有企业营收和利润的影响效应 |
5.2.2 管理层薪酬差异及变化对各地区国有企业营收、利润增速的影响效应 |
6.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案例分析 |
6.1 中央国企子公司的员工持股激励方案试点分析 |
6.1.1 试点企业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特征 |
6.1.2 股权激励试点企业的激励效应 |
6.2 万华化学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
6.3 云南白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
6.4 昆明制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
6.5 案例分析的启示 |
7.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总结 |
7.1.1 关于理论分析内容的总结 |
7.1.2 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改革的实证分析总结 |
7.1.3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改革案例分析总结 |
7.2 研究结论 |
7.2.1 理论层面 |
7.2.2 实证分析层面 |
7.2.3 案例分析层面 |
7.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及选题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分配 |
2.1.2 公平、公正、正义 |
2.1.3 分配正义 |
2.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
2.2.2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理论 |
2.2.3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理论 |
2.2.4 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
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实践基础 |
3.1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实践 |
3.1.1 毛泽东分配正义实践 |
3.1.2 邓小平分配正义实践 |
3.1.3 江泽民分配正义实践 |
3.1.4 胡锦涛分配正义实践 |
3.2 习近平分配正义实践 |
3.2.1 萌芽阶段(1969年-1979年) |
3.2.2 生长阶段(1979年-2012年) |
3.2.3 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 |
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
4.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立场” |
4.1.1 分配正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
4.1.2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分配正义概念阐释 |
4.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 |
4.2.1 贡献原则 |
4.2.2 平等原则 |
4.2.3 补偿原则 |
4.2.4 三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
4.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表现” |
4.3.1 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2 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3 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4 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5 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 |
5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 |
5.1 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概述 |
5.1.1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过程 |
5.1.2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内容 |
5.1.3 国内外扶贫政策之比较 |
5.2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考察 |
5.2.1 总体减贫绩效 |
5.2.2 地区减贫绩效 |
5.2.3 存在问题分析 |
5.2.4 未来政策设计 |
5.3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意义 |
5.3.1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 |
5.3.2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 |
5.3.3 精准扶贫政策是“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 |
6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
6.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 |
6.1.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
6.1.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丰富 |
6.1.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弘扬 |
6.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批判 |
6.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
6.2.1 “基本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
6.2.2 “基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 |
6.2.3 “主要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纲领 |
7 结语及未来研究展望 |
7.1 结语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分配正义的 |
二、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有何独特性 |
三、分配正义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外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核心判断 |
二、国内外研究分歧与评析 |
三、研究趋向与可能突破 |
第三节 核心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核心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分配正义的前提性澄清:沿着马克思的思路 |
第一节 分配正义的内涵:根植于生产方式 |
一、分配正义内涵的诸多“迷雾” |
二、分配正义内涵的真实诠释 |
第二节 分配正义的主题与场域:对“现实的人”生存境遇的关切 |
一、分配正义的主题 |
二、分配正义的场域 |
第三节 分配正义的价值遵循:人类解放的旨趣 |
一、分配正义价值遵循的决定要素 |
二、分配正义价值遵循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立场、特征与逻辑 |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立场 |
一、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无产阶级立场 |
二、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立场的多重意蕴 |
第二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
一、现实性与历史性:解蔽分配正义背后的生产方式 |
二、预见性与超越性:勾勒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图景 |
三、革命性与实践性: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与实践策略 |
第三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 |
一、建构逻辑 |
二、实践逻辑 |
三、未来逻辑 |
第三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限度 |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演进 |
一、人本取向的分配正义观的形成 |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分配正义的批判性演绎 |
三、政治经济学与分配正义的确立 |
第二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内在限度的阐述 |
一、分配正义的意识形态意蕴 |
二、作为历史性实践的人类现实活动 |
三、“内嵌”关系与有限度的“超越”:与生产方式的联动 |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分配正义的生产方式还原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主要原则的阐述 |
一、扬弃分配正义原则的绝对化取向 |
二、彰显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主张 |
三、作为分配正义原则具体样态的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 |
第二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基本架构的解剖 |
一、基本要素:自由时间、劳动状态与社会制度 |
二、评判标准:基于生产方式的历史判断 |
三、实现策略:前提条件、根本策略与实践指向 |
四、实践旨归:创造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
第三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历史形态的勾勒 |
一、发展形态:低阶分配正义走向高阶分配正义 |
二、共同体形态:“虚假的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 |
第五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西方论争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质疑及其逻辑困境 |
一、罗尔斯与马克思的理论冲突 |
二、哈耶克对分配正义的双重批判 |
三、诺奇克对权利主义分配正义的扞卫 |
四、新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困境 |
第二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基于柯亨对正义的“拯救” |
一、自由总会维持正义吗 |
二、揭开自我所有权的面纱 |
三、拯救正义意指平等 |
四、平等主义信仰与乌托邦 |
第三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当代西方论争的启示 |
一、作为历史哲学的分配正义 |
二、作为实践智慧的分配正义 |
三、作为生活哲学的分配正义 |
第六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中国意蕴 |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中国化承继与创新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
三、分配正义制度及其协同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
四、当代中国分配正义的理念向导与现实道路 |
五、改革开放进程中全球分配正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构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实现分配正义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一、分配正义制度及其协同机制有待健全 |
二、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引发的负效应 |
三、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分配正义进阶的制约性 |
第三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中国实践意义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诠释及制度化运用 |
二、生产方式诸领域公平正义的构建 |
三、坚持分配正义的“人民性”取向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构建 |
第一节 新时代分配正义的原则遵循 |
一、实现平等原则与贡献原则的有机统一 |
二、实现程序正义原则与实质正义原则的有机统一 |
三、实现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有机统一 |
四、构建新时代社会共同需要的共享原则 |
第二节 “共享发展”的分配正义新格局 |
一、理念支撑:“共享发展”的文化土壤与价值体系 |
二、制度供给:经济利益、公共权利与社会服务的共享机制 |
第三节 制度正义:分配正义的制度依托与协同机制 |
一、分配正义的政治驱动机制 |
二、分配正义的市场经济制度保障 |
三、“嵌入”社会正义的国家治理体系 |
四、分配正义协同机制的健全与创新 |
第四节 全球分配正义的中国方案 |
一、全球分配正义实现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二、全球分配正义的中国方案 |
结语 构建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与中国道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辩证分析法 |
0.3.2 文献研究法 |
0.3.3 跨学科研究法 |
0.4 创新之处 |
1 共享发展理念与公平分配概述 |
1.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特征 |
1.1.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
1.1.2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 |
1.2 按劳分配与公平分配 |
1.2.1 分配与公平 |
1.2.2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
1.2.3 社会主义公平分配 |
1.3 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了公平分配的新要求 |
1.3.1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理论指导 |
1.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指南 |
2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2.1 共享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为基础 |
2.1.1 共享发展理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 |
2.1.2 共享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理论 |
2.2 共享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为前提 |
2.2.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2.2.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
2.2.3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机制 |
2.3 共享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的分配实践为依据 |
2.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实践成效显着 |
2.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分配差距及其趋势 |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分配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分配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 |
3.1.2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公平分配提出了新要求 |
3.2 制约公平分配的观念因素 |
3.2.1 平均主义分配观根深蒂固 |
3.2.2 急于求成的求富观推波助澜 |
3.2.3 个人主义价值观扭曲蔓延 |
3.3 制约公平分配的制度因素 |
3.3.1 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克服 |
3.3.2 社会保障制度尚需规范 |
3.3.3 税收制度需要完善 |
3.3.4 灰色收入诋毁制度尊严 |
3.4 制约公平分配的市场因素 |
3.4.1 市场竞争机制的两重性 |
3.4.2 行业垄断现象的存在 |
3.5 制约公平分配的其他因素 |
3.5.1 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差异和代际传递现象的存在 |
3.5.2 地区间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的悬殊 |
3.5.3 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 |
4 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完善公平分配 |
4.1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是完善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 |
4.1.1 弘扬作为一种文化的共享发展理念 |
4.1.2 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
4.2 健全共享制度是完善公平分配的重要保障 |
4.2.1 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分配制度 |
4.2.2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的调控机制 |
4.2.3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4.2.4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扶贫计划 |
4.3 建设共享法治是完善公平分配的有效手段 |
4.3.1 用法制规范市场规则以形成透明的分配秩序 |
4.3.2 用法律约束和监督权力以取缔各种非法收入 |
4.4 发挥全社会作用是完善公平分配的重要力量 |
4.4.1 巩固市场参与的基础性作用 |
4.4.2 发挥政府调控的关键性作用 |
4.4.3 发展社会公益组织的调节性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
二、古典经济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过程 |
一、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
二、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成熟发展阶段 |
第二章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逻辑 |
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石 |
二、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是资本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本质 |
四、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分配的核心 |
第二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框架 |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本质的揭示 |
二、对未来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原则的构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特征 |
一、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二、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带有强烈的实践性 |
三、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
第三章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大阶段 |
一、改革开放前的曲折探索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突破与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取得的成绩 |
一、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二、突破了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分配方式 |
三、确立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
四、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理论上遭受各种困境 |
二、实践上面临多重挑战 |
第四章 推进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我国的新发展 |
第一节 继续深化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一、认清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具体国情 |
二、坚持改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三、把以人为本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二节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
一、客观看待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 |
二、坚持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原则 |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推进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我国的新发展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 |
二、善于借鉴其它国家相关经验 |
三、不断坚持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践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J]. 王朝科,冒佩华,王宝珠.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1(05)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历程与争鸣[J]. 潘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4]“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D]. 陈彩梅.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D]. 朱春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D]. 李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8]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刘海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研究[D]. 徐文文. 辽宁大学, 2018(04)
- [10]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孟长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