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1](2021)在《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制度自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探索实践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当年在中央苏区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
周萌[2](2021)在《瑞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文中指出主持人语讲好江西红色故事黄万林 (江西日报社社长 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90周年之际,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周萌做客江西人文大讲堂,以“瑞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为题,为?
王敏,杨静[3](2021)在《伟大创造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路径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苏维埃、参议会、人民代表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一条独特的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创造之路。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体是关键环节。"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1]可见,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李卫锋,徐隽,朱宁宁,蒲晓磊[4](2021)在《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巩固、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成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成为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了回顾百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政治和地方立法取得的成就,本刊推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专题,以飨读者。
张晓玲[5](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百年光辉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问题过程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人民的人权,如何解放、尊重、保护、实现中国人民的人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当代实际相结合,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这是我们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启示。
蒋文韬[6](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法治探索的第一百个年头。在过去一百年当中,中国共产党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发,开展了行政法治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作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的政党,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法是约束和制约行政机关行政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得以实现规范的集合。因此在百年法治探索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行政法治的探索和研究视为党法治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法治建设和探索的成果,做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梳理,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将其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研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本文按照行政法治编年史的记述顺序,将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治探索分为十三个时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胡锦涛时期和习近平新时期,以中国共产党每个发展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主张、政策以及党重要领导人讲话中涉及的行政法思想和内容为切入点,运用法理学和行政法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从该内容的历史背景、内容阐述与分析以及该内容的行政法治创新价值进行详尽的研究,并将不同时期的法治意义予以概括,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思想探索的历程,最后将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治发展规律的探究作为论文的落脚点。
孙雪菲[7](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宪法乃九鼎重器。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明确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特别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信念。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自觉“尊宪、学宪、守宪、用宪”,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在各类社会群体之中,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全面推进依宪治国战略实施的后备力量,其宪法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依宪治国战略的实施、关乎法治中国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本文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分析选题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上,沿着“深化理论阐释——探寻问题成因——明确指导遵循——确立主要内容——提出培育路径”的研究思路,分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深化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关理论阐释。首先考察了宪法及其发展变迁。在此基础上,厘清宪法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并结合宪法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阐释了宪法意识的内涵,从而明晰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的边界,为达成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深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列宁的宪法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系统阐释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主要包括:宪法作为母法保护公民权利,宪法作用因社会发展而改变,批判资本主义宪法“把不平等当作平等”以及无产阶级宪法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发展”。列宁的宪法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实行新宪法来掌握和保持政权,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的实质在于与现实相一致。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宪法的制定要以党的领导为原则,宪法享有绝对的权威,宪法要保障人民的权益以及宪法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等。第二部分探寻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成因。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结果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整体上积极向好,表现为大学生普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能够自觉遵守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能够运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宪法理论掌握不足、宪法情感较为淡漠、宪法信仰不够坚定等。究其原因,我们将其归纳为高校相关课程培育宪法意识不到位、宪法意识培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主动性有待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尚需充盈等,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三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首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主要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及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等。其次,还要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教育引导规律、适应和促进法治社会发展规律、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政策。第四部分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以宪法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两个维度为依据建构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即以意识构成为分层标准,融合宪法的内容,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确立为宪法知识理念教育、宪法信仰教育、宪法权威教育。其中,宪法知识理念教育主要包括宪法是根本法的意识教育,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教育,人民主权意识教育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教育;宪法信仰教育主要包括宪法认同意识教育,宪法敬畏意识教育和宪法忠诚意识教育;宪法权威教育主要包括遵守宪法教育、服从宪法教育和维护宪法教育。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路径。立足新时代提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可行路径:一是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培育作用,并将二者紧密结合,推进协同育人有效进行;二是组织大学生开展提升宪法意识的实践活动,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加大大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支持力度,创新宪法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三是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自我教育功能,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宪法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宪法实践活动;四是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风尚,构建学习宪法的网络空间,形成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充盈遵守宪法的家庭气氛。
李文静[8](2020)在《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经验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本质、价值、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直接决定着法治在中国的命运。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即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最重要的主体,其对法治的认知程度与定位,深刻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本文以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呈现出U字型的演变轨迹:从建国初期的良好开端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转向再到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回到正轨。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以正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集、文选、年谱、传记等为基础,以这一时期颁布的重要法律文本、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法治事件为切入点,力求清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演变轨迹,总结蕴含其中的法治认识成果,探讨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发生嬗变的原因、经验教训与当代启示等问题,以期为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学理支撑。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为三个部分,共七章。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论文的基础,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和历史前提;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1949-1982年间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第三部分(第七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总结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经验、教训和当代启示。引言阐明论文研究的意义;对论文的核心概念——法治进行科学界定,分析法治与人治、法治与法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论文的研究建立在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而已有研究不足又印证着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成为论文研究的新的生长点。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前人对法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法的根源、本质、职能的认识、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法治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法治思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法治思想、西方现代法治思想则是党对法治认识重要的思想资源。第二章考察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这一阶段党对法治的认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法治认识的重要历史前提。本章遵循中共党史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将党对法治的认识分为土地革命战争阶段、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历史阶段,总结概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从三个历史时期的认识成果来看,既体现着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法治要为巩固革命成果、维护革命秩序、促进革命胜利服务的共性,同时又体现着特性,即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实践背景,又形成了对法治认识的新成果。第三章考察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初,巩固新生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中心任务。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主要是围绕为巩固新生政权提供法治保障为出发点的。本章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的制定和司法改革运动等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法治事件为切入点,概括总结出这些重大法治事件所体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原则、法贵在行的理念以及司法要坚持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等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清醒的。第四章考察分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主要是围绕为“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法治保障为逻辑起点的。本章主要以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法治事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中共八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从整体来看,这三大法治事件分别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制度根基、筑牢了法律体系基石、提供了根本遵循,搭建起社会主义法治大厦的“四梁八柱”,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法治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第五章考察分析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及其发生曲折转向的原因。本章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对法治的认识成果,深刻剖析了党对法治认识之所以发生曲折转向的原因。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是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的互相交织,即便是在错误发展趋向压倒正确发展趋向,致使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几近中断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也并未完全抛弃宪法和法律,也曾希望通过法治的力量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丰富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第六章考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果。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反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法治的认识也由此逐渐回到正确轨道。本章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两案”的审判、“七八宪法”和“八二宪法”的制定等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法治事件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总结这些重大法治事件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为开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第七章分析总结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经验及启示。提出了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准确把握法治国情;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成果,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四点经验及启示。结语在总结全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四个方面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李想想[9](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伟大初心和使命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践、分析与归纳、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和使命所进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诸方面的伟大历史实践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伟大意义及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当代启示。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叙说本文的研究依据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渊源。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渊源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初心和使命的论述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三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和使命所进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诸多方面的伟大历史实践。第四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意义。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使党成为了为苏区人民谋利益的主心骨;实现了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改善了苏区人民的生活;满足了苏区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了苏区人民的社会地位。第五部分:揭示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当代启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强政权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勇于担当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民生建设。最后是论文的结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我们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记党在中央苏区时期为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梁宝伟[10](2019)在《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每一项执政活动都引人瞩目,给人深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紧密,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方式。其中,民主法律化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艺术。民主法律化,就是将人民民主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稳定化、权威化。民主法律化源自1978年邓小平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论断。在邓小平思想论断的指导下,人民民主在法律的保障下不断迈进,推动着改革开放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治国理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使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迈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为今后继续推进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民主要发展,法治要加强,成为将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的重要准则。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具有历史思维、历史视野。1978年至1992年的这段时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民主法律化的重要发展时期。由此决定了对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的研究,既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问题。通过研究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发展历程,梳理其发展脉络,看待其历史影响,总结其历史经验,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觉,有助于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经验参考,增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本文以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进程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党史学、政治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民主法律化进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论述这段时期重要法律制定的背景原因、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等,力图达到展示过程、梳理脉络、把握规律和总结经验。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七个篇章:第一部分为引言,独立成篇。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对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进程给予重点阐释。第一章介绍民主法律化的思想发端及内涵要求,第二、三、四章是对民主法律化具体实践过程的论述,第五章则对该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第一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思想的提出(1978)”。以邓小平“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思想论断为主要阐释,重点论述了民主法律化思想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和要求。第二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的起步(1979—1982)”。本章以1979年至中共十二大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立足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步开始的时代背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恢复与法律建构、维护人民民主的刑法颁布等方面,主要对《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选举法》《刑法》的制定过程、主要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的展开(1982—1989)”。本章以中共十二大以后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立足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时代背景,从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三大的战略决策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出发,从宪法的根本法律保障、人大制度的法律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专门立法、村民自治组织法律的制定以及人民群众享有权益的扩大与法律保护的加强等方面,重点对《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民族区域自治法》《村委会组织法(试行)》《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作了阐述。第四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在坚持中发展(1989—1992)”。本章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中共十四大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出发,围绕基本民主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法律化的继续加强这两个方面,重点对《代表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事诉讼法》以及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等作了阐述。第五章题目为“基于民主法律化历程的认识和总结”。本章围绕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历程,进行概括总结,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了民主为什么要法律化和民主能够法律化,指出了实行民主法律化的必然性,以此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主法律化的合理性。二是分析了十四年民主法律化进程的历史影响,认为它较好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推动了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三是总结十四年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法律化的执政经验,主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改革开放等八条经验。第三部分为结语章“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的思考”。本章在阐述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作了阐释,指出十四年民主法律化历程必然走向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民主法律化,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坚持民主法治的紧密结合。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制度自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探索实践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苏维埃时期的探索实践,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
二、中华苏维埃时期的探索实践,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开创性尝试 |
三、中华苏维埃时期的探索实践,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刻启示 |
(2)瑞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论文提纲范文)
主持人语 |
讲好江西红色故事 |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一整套政策主张、理论成果和思想体系,孕育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萌芽,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原创性的理论指引 |
建立了国家形态的苏维埃政权。层级清晰的权力机关,职能完备的行政体系,职权分明的司法体系,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基本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
进行了治国安邦的执政预演。中华苏维埃时期实行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议行合一政体的执政预演,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真实写照,也标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属性 |
形成了初步配套的法律体系。我们党在苏区大力开展法制建设,颁布了苏维埃国家根本法即宪法大纲,先后制定了刑事、经济、土地、劳动、婚姻等130余部法律、法令、条例,形成了苏维埃国家初步配套的法律体系 |
立法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简练管用……苏维埃时期的立法工作在理念、思路、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立法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 |
邓小平同志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奠基和开创的伟大参与者、践行者之一。邓小平当时担任中央直属县瑞金县委书记,为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苏维埃共和国的创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3)伟大创造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路径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政权的主张和探索——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践行先进理论指导下的革命实践 |
1. 党成立之初的政权主张 |
2. 党领导工农运动蕴育了政权的萌芽 |
3. 党在革命实践和探索中所显现的本质特征 |
二、土地革命时期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党走上独立建政之路 |
1. 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 |
2. 共产国际帮助指导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 |
3. 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高潮与成就——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4. 中华苏维埃制度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及组织特点 |
三、中国共产党对参议会制度的改造——第二次国共合作改变了党的政权建设模式 |
1. 从苏维埃制度到议会制 |
2. 从议会制到参议会制 |
3.“三三制”政策与参议会制度的成就 |
4. 抗日根据地参议会制度的特点 |
5. 从参议会到人民代表会议 |
四、从人民代表会议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党在政权建设与改造中发现和把握规律 |
1. 重新建立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
2. 作为榜样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 |
3.《共同纲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基本成型 |
4. 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组成、职权与特点 |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五、从仿造、改造到创造——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世之举 |
(5)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理论与实践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发端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人权的思考和进行的人权斗争 |
(三)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的人权实践 |
1. 创建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民主政权 |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基本内容 |
3.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障农民权利 |
4. 开展妇女运动,保护妇女权利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 |
1.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和民主 |
2. 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制定实施一系列保障人权的纲领、条例或法规 |
3. 积极推动妇女解放与妇女权利保障 |
4. 对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设计 |
(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 |
1. 解放区人权事业的新发展 |
2. 及时制定和宣告包括保障人权内容的政治宣言 |
3. 对新中国国家政权性质的确定 |
(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权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践成就 |
1.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有的人权理论基本框架 |
2.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权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一)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权问题的理论思考 |
1. 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
2.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
3. 对权利的特点进行了思考 |
4. 对人民参加管理国家权利的思考 |
5. 高度重视宪法的制定和作用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权建设的伟大成就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实践 |
(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探索 |
1. 打破人权的理论禁区,深刻阐述了人权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2. 抨击西方国家用人权为借口对别国进行干涉,阐释人权和国家主权的关系 |
3. 强调加强对人权的法制保障 |
(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1. 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
2. 阐明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人权的基本立场 |
3. 强调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倡导以对话、交流的方式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
4. 强调要高度重视人权研究和对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 |
(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1. 深刻揭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同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联系 |
2. 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和党章 |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人权事业全面进步 |
4.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推动人权合作交流 |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伟大成就 |
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把实现中国梦同保障人民的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对人权的基本内涵作出新阐发 |
(四)维护宪法、实施宪法,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
(五)坚持司法公正,严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
(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
(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
五、结语 |
(6)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共产党的创立及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1921 年-1937 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公民权利及其保障基本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行政组织制度的初创 |
一、代议制度中代表的产生与撤换 |
二、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三、实行直接选举的原则 |
四、建立行政法思想监督制度 |
第四节 党员干部选任的制度化 |
第五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27 年-1937 年) |
第一节 行政组织制度之新 |
一、议行合一思想应用 |
二、条线结合的行政组织体系 |
第二节 行政职能法定化 |
一、细化了行政机关的管辖区划 |
二、明确了行政机关的职权 |
第三节 行政法制化思想 |
一、行政管理科学化 |
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
第四节 人权保障之新 |
一、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
二、人权保障内容的多样性 |
第五节 党与政府关系的初探索 |
第六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37 年-1945 年) |
第一节 党的主要领导人行政法思想的主要理念 |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思想的体现 |
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思想 |
三、行政机关职权法定的思想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法律制度中的行政法治思想 |
一、党对政府的领导地位 |
二、人事行政管理思想 |
三、廉洁政府建设 |
四、行政程序化思想 |
第三节 行政法治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45 年-1949 年)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行政法思想之新 |
一、人民权利保障和实现 |
二、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
第二节 党的重要领导人新行政法思想的创新 |
一、加强行政法思想监督 |
二、加强行政立法 |
第三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行政法思想(1949 年-1956 年) |
第一节 “五四”宪法中行政法思想的创新 |
一、行政机关管理权威性的法制化 |
二、公民宪法权利实现行政约束 |
三、行政法治的统一 |
第二节 部门行政管理的创新 |
一、以实在法规范部门行政管理 |
二、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部门管理的制度保障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56 年-1966 年) |
第一节 关于央地关系的探索 |
第二节 完善行政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
第三节 行政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
第八章 改革开放起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78 年-1989 年) |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中的新型行政法思想 |
一、完善行政立法 |
二、推进合法行政 |
三、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 |
第二节 “八二”宪法中的新型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责任制 |
二、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一、邓小平行政法思想的意义 |
二、八二宪法的时代价值 |
第九章 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89 年-2003 年)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法理念的创新与转变 |
第二节 江泽民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 |
二、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化 |
三、干部人事制度法治化 |
四、行政管理法治化 |
五、转变政府职能 |
第三节 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中的行政法思想之新 |
一、行政诉讼制度中的行政法思想之新 |
二、《国家赔偿法》之新 |
三、《行政处罚法》之新 |
第四节 行政法制建设成就 |
第五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2003 年-2013 年) |
第一节 胡锦涛依法治国方略中的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组织法治化思想 |
二、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完善行政法思想监督机制 |
三、关于行政法制监督 |
四、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质量 |
第二节 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中的创新—《行政许可法》之新 |
一、关于许可设定权 |
二、许可的程序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2013 年-) |
第一节 党政关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
第二节 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 |
一、严格执法 |
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
三、全面贯彻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
第一节 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
第三节 行政权被严格限制之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关理论阐释 |
2.1 宪法及其发展变迁 |
2.1.1 宪法 |
2.1.2 宪法的历史变迁 |
2.1.3 新时代的宪法 |
2.2 宪法意识及内涵 |
2.2.1 宪法意识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2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3 以马克思主义宪法思想为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 |
2.3.2 列宁的宪法思想 |
2.3.3 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宪法意识 |
3.1.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
3.1.2 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
3.1.3 遵守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
3.1.4 运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
3.2 部分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表现 |
3.2.1 宪法理论掌握不足 |
3.2.2 宪法情感较为淡漠 |
3.2.3 宪法信仰不够坚定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高校相关课程培育宪法意识不到位 |
3.3.2 宪法意识培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 |
3.3.3 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主动性有待提升 |
3.3.4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尚需充盈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 |
4.1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
4.1.1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4.1.2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
4.1.3 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4.1.4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
4.2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4.2.1 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教育引导规律 |
4.2.2 遵循适应和促进法治社会发展规律 |
4.2.3 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
4.2.4 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政策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
5.1 宪法知识理念教育 |
5.1.1 宪法是根本法的意识教育 |
5.1.2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教育 |
5.1.3 人民主权意识教育 |
5.1.4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教育 |
5.2 宪法信仰教育 |
5.2.1 宪法认同意识教育 |
5.2.2 宪法敬畏意识教育 |
5.2.3 宪法忠诚意识教育 |
5.3 宪法权威教育 |
5.3.1 遵守宪法教育 |
5.3.2 服从宪法教育 |
5.3.3 维护宪法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路径 |
6.1 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培育作用 |
6.1.1 发挥“思政课”培育宪法意识的关键作用 |
6.1.2 提升“课程思政”培育宪法意识的协同作用 |
6.2 组织大学生开展提升宪法意识实践活动 |
6.2.1 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
6.2.2 加大大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支持力度 |
6.2.3 创新宪法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 |
6.3 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自我教育功能 |
6.3.1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6.3.2 主动学习宪法相关理论知识 |
6.3.3 积极参加各种宪法实践活动 |
6.4 营造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 |
6.4.1 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风尚 |
6.4.2 构建学习宪法的网络空间 |
6.4.3 形成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 |
6.4.4 充盈遵守宪法的家庭气氛 |
结束语 |
附录一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经验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法治的由来及基本内涵 |
(二)人治与法治 |
(三)法制与法治 |
三、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一、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二)列宁的法治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法治思想 |
(二)中国近代法治思想 |
(三)西方法治思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历史前提 |
一、中国共产党对工农民主法治的认识 |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工农民主政权重要法律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工作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主法治的认识 |
(一)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抗日民主政权重要法律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工作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法治的认识 |
(一)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工作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良好开端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共同纲领》的制定与颁布 |
(二)《共同纲领》体现的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 |
(三)《共同纲领》的历史贡献 |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三、司法改革运动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司法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司法改革运动体现的党对法治认识的成果 |
(三)司法改革运动的评价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重大突破 |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对我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
二、“五四宪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的成果 |
(一)“五四宪法”的制定 |
(二)“五四宪法”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五四宪法”的历史价值 |
三、中共八大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
(二)中共八大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中共八大正确法治认识中断的原因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曲折转向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与党对法治正确认识轨道的偏离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党对法治的认识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与党对法治认识的逆转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法治认识逆转的直接危害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法治认识逆转原因的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反思与重塑 |
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党对法治认识的及时转向 |
(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七八宪法”的制定 |
(二)“七八宪法”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七八宪法”的地位与评价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 |
三、“两案”审判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两案”审判 |
(二)“两案”审判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两案”审判的法治意义 |
四、“八二宪法”与党对法治的认识 |
(一)“八二宪法”的制定 |
(二)“八二宪法”体现的党对法治的认识成果 |
(三)“八二宪法”的历史贡献 |
第七章 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经验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 |
(一)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二)在法治轨道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 |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准确认识和把握法治国情 |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二)准确认识和把握法治国情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 |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四、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成果,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一)以开放心态对待域外经验 |
(二)高度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论述 |
2.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初心和使命的论述 |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初心和使命的文化基因 |
第3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实践 |
3.1 开展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成为为苏区人民谋利益的“主心骨” |
3.1.1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 |
3.1.2 注重党的政治建设 |
3.1.3 着力党的组织建设 |
3.1.4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3.1.5 开展反腐倡廉建设 |
3.2 开展苏维埃政权建设,为苏区人民当家作主谋解放 |
3.2.1 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 |
3.2.2 实行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
3.2.3 确立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选举和法制制度 |
3.3 开展经济建设,为苏区人民生活谋改善 |
3.3.1 开展土地革命 |
3.3.2 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 |
3.3.3 苏维埃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实践 |
3.4 开展文化建设,为苏区人民文化需求谋满足 |
3.4.1 发展教育事业 |
3.4.2 发展文化事业 |
3.4.3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
3.5 开展社会建设,为苏区人民社会地位谋提高 |
3.5.1 移风易俗 |
3.5.2 解放妇女 |
3.5.3 群团建设 |
第4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意义 |
4.1 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
4.1.1 山势险峻的地理环境滋养了坚定信念和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 |
4.1.2 土地革命和政治建设催生了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苏区精神 |
4.1.3 严酷的战争环境锻造了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
4.2 党的自身建设确保了党成为为苏区人民谋利益的主心骨 |
4.2.1 党的思想建设克服了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确保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
4.2.2 党的组织建设孕育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
4.2.3 党的作风建设确保了党成为苏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
4.2.4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净化了苏区党内政治生态 |
4.3 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实现了苏区人民当家作主 |
4.3.1 确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为实现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保障 |
4.3.2 建立民主选举制度,为实现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保障 |
4.3.3 加强政权法制建设,为实现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律保障 |
4.4 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支援了革命战争,改善了苏区人民生活 |
4.4.1 为反“围剿”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支援了革命战争 |
4.4.2 保障了苏区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了苏区人民生活 |
4.4.3 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人才,为苏区以及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储备了人才 |
4.5 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满足了苏区人民的文化需求 |
4.5.1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苏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4.5.2 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了苏区人民的精神生活 |
4.5.3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增强了苏区人民的身体素质 |
4.6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提高了苏区人民的社会地位 |
4.6.1 革除社会落后思想和习俗,改变了苏区人民的精神面貌 |
4.6.2 开展妇女运动,解放了苏区妇女群众 |
4.6.3 开展群团建设,拓展了党的群众基础 |
第5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当代启示 |
5.1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
5.1.1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建设伟大工程 |
5.1.2 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进行伟大斗争 |
5.1.3 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推进伟大事业 |
5.2 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
5.2.1 从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
5.2.2 从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5.2.3 从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 |
5.2.4 从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5.2.5 从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5.3 加强政权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5.3.1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5.3.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
5.3.3 坚持和完善选举制度,更加充分保障人民政治参与 |
5.4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4.1 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5.4.2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5.4.3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5 勇于担当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5.5.1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
5.5.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 |
5.5.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
5.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民生建设 |
5.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5.6.2 着力解决好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5.6.3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课题 |
(10)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总体情况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民主法律化思想的提出(1978) |
第一节 “使民主法律化”思想论断的提出 |
一、“文革”结束后的反思 |
二、邓小平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论断 |
第二节 民主法律化思想的内涵和要求 |
一、民主法律化思想的内涵 |
二、民主法律化思想的要求 |
第二章 民主法律化的起步(1979—1982)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恢复与法律建构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
二、《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
三、选举民主的法律恢复与发展 |
四、正确认识人大建设法律化的逻辑顺序 |
五、《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与《选举法》的作用 |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的《刑法》颁布 |
一、刑事法律是维护人民民主的重要利器 |
二、发展人民民主要求制定刑法 |
三、《刑法》的制定与维护人民民主的特点 |
四、《刑法》维护人民民主的历史功效 |
第三章 民主法律化的展开(1982—1989) |
第一节 中共党代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决策部署 |
一、中共十二大召开与民主法律化的任务要求 |
二、中共十三大对民主法律化的指导 |
第二节 “八二宪法”对人民民主的根本法律保障 |
一、宪法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法律化形式 |
二、“八二宪法”的制定是发扬民主的过程 |
三、“八二宪法”对人民民主的顶层设计 |
四、“八二宪法”保障人民民主的历史地位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展开 |
一、继续加强各级人大组织的法律建设 |
二、选举民主法律化的进一步推进 |
三、推动人大议事决策规范化的法律建设 |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专门立法 |
一、民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基础 |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与特点 |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带来民主和繁荣 |
第五节 村民自治组织的试行立法 |
一、村民自治组织法律化的必要性 |
二、《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制定及主要特点 |
三、《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历史影响 |
第六节 人民群众享有权益的丰富与法律保护的加强 |
一、《民法通则》的制定对人民权利的丰富 |
二、“民告官”的法律保障 |
三、社会治安法律规制的加强 |
第四章 民主法律化在坚持中发展(1989—1992) |
第一节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 |
一、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
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继续肯认 |
第二节 基本民主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发展 |
一、加强人大代表规范化的法律建设 |
二、《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拓展 |
第三节 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法律化的继续加强 |
一、加强公民行使权利的法律规制以维护社会稳定 |
二、保护人民群众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完善 |
三、加强对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
第五章 基于民主法律化历程的认识和总结 |
第一节 对民主法律化必然性的认识 |
一、民主为何要法律化 |
二、民主能够法律化 |
第二节 14年民主法律化的历史影响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
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
第三节 14年民主法律化的历史经验 |
一、民主法律化必须坚持的根本经验 |
二、民主法律化需要坚持的基本经验 |
结语 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制度自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探索实践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J].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时代主人, 2021(10)
- [2]瑞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N]. 周萌. 江西日报, 2021
- [3]伟大创造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路径考[J]. 王敏,杨静. 人大研究, 2021(10)
- [4]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J]. 李卫锋,徐隽,朱宁宁,蒲晓磊. 法治与社会,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J]. 张晓玲. 人权研究, 2021(02)
- [6]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D]. 蒋文韬. 兰州大学, 2021(02)
- [7]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孙雪菲. 辽宁大学, 2021
- [8]1949-1982年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经验启示研究[D]. 李文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D]. 李想想. 南昌大学, 2020(01)
- [10]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D]. 梁宝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苏维埃论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论文; 历史地位论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宪法的基本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