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分叉型河段整治方案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泽玮[1](2021)在《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疫情时代人类面临着重大瘟疫对社会交往方式、世界格局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自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正是针对人类所遭遇的巨大挑战所提出的,这要求人类不断地去探索重大危机与风险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构预防重大灾害与化解重大风险的应对机制与策略。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严重破坏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破坏的严重性不仅会损害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也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现代政府必须肩负起不断增强人民福祉与提升文明程度的责任,同时,也必须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与条件,避免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对其的破坏。正是立足这一现实背景,中国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自然灾害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立足深入的田野调查,加强学术研究,有助于推进自然灾害治理现代化。在自然灾害防治的典型案例中,既包含灾害发生的过程与严重破坏力所造成的后果,也包含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与规律性因素。同时,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防治的政策体系、运作方式与治理过程,都值得展开深入研究。通过个案的深入挖掘,能够呈现当前地方政府自然灾害治理所存在的不足,为更好优化县域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遵循如下思路展开:首先,明确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能够更为清晰地描述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危机的共性与特质,明晰研究对象的范畴以及边界,并为进一步分析奠定良好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责任政府理论与风险治理理论的讨论为研究提供框架依据。第二,防治现状呈现。自然灾害治理及其防治现状的呈现,主要通过现有制度、行为与效果三个主要维度来展开的,具体化为治理政策与制度规定的梳理、实际灾害预防治理过程和行动的回溯、治理效果的评估三个主要方面。在其中,通过个案挖掘,重点关注制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并讨论自然灾害的治理实践与制度规定、防治行动与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状况。第三,防治行为与治理效果的呈现与评估。依据国家治理基本要求,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评估灾害治理结果,并关注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制度与行动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性,即文本的完善性与实践行动的实施存在着区隔现象、灾害信息治理传播的机制不顺畅、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程度不高、人财物储备与灾害治理的需求存在差距等,都是其中的主要问题。而防治机制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自然灾害治理观念、科层化行政权力运行方式影响灾害信息传播、政府财政压力与自然灾害的偶发性造成储备不足等,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优化防治体系的对策建构。主要从防治体系更新、现代灾害防治思维的确立、县域协同机制建构、加大投入建立人财物储备网络等方面着手,推进防治体系的现代化。应当明确的是,深化对自然灾害性质与发生规律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治思维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思维意识的指导下去重构现有的防治机制,要不断依据新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来推进自然灾害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陈洁[2](2021)在《三峡变动回水区中堆河段浅滩-深潭型鱼类生境水力指标研究》文中提出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朝天门至涪陵河段处于长江上游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资源保护区。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要求朝天门至涪陵河段需尽快建成4.5m航道。围绕“生态优先”的整治原则,朝天门至涪陵4.5m航道建设工程将同步兼顾鱼类生境营造,以实现航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建立长江上游生态航道典范。本文针对该朝天门至涪陵4.5m航道工程中面临的鱼类生境营造问题,选取中堆河段,开展了鱼类资源分布的现场监测,分析了中堆河段鱼类资源分布情况,确定了河段鱼类生境需求的流速等水力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岸连续深潭的鱼类生境营造方案,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了参数下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分析得到了该河段连续浅滩-深潭型生境营造方案的坝高、坝长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1)基于前期监测内容结果,确定该段鱼类生境的适宜流速需低于1.5m/s。结合该段地形特征及泥沙冲淤特性的分析,确定了中堆河段可采用浅滩-深潭型作为鱼类生境营造的方案。(2)以低于0.8m/s区间作为鱼类适宜生境的水流指标,通过对坝高和坝长设置不同的参数,初步得到坝高与坝长对生境区的影响:当流量越大时,适宜区面积越少;当坝长不变时,随着坝高的增加,适宜区面积主要呈增加的趋势,到高度为152.0m时增长率趋于平缓;当坝高不变时,随着坝长的增加,适宜区面积呈增加的趋势,且变化较明显。(3)综合考虑坝长、坝高对鱼类生境与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选取坝高为152.0m,加长1#坝~3#凸嘴长度分别为170m、180m、155m作为连续浅滩-深潭型鱼类生境的方案。方案后鱼类适宜流速范围有所增加,可能导致岸滩小部分泥沙淤积,但坝后流速较缓的水流可以让浮游植物富集于此,还能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较好的繁殖环境。此外,可利用生态人工鱼礁作为辅助措施,引导鱼群往适宜区游动,能够为鱼类提供更多有利的生存场所。
孙健[3](2021)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冲淤变化的水力学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水力学模型对河道整治工程治理前后的流态及冲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可实现整个治理河道沿程水流流态及冲淤变化特征的全过程分析,效果显着优于传统单一河段分析模式。研究成果对于河道整治过程治理效果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旭[4](2021)在《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中小河流众多且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防洪安全是河流防洪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河流的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山区河道源短流急且季节性强,汛期防洪压力大,而非汛期经常断流,不少河道景观生态效果较差,治理当中需兼顾防洪、生态和景观效果,无疑增加了治理设计的复杂程度。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牤牛河为例,对山区河道生态整治工程进行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牤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河段进行了水文、气象、洪水、地质等资料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生态治理的目标和原则为防洪除患;生态优先,接近自然;保护为主,适当考虑开发。(2)将传统工程设计与生态景观元素融合,在防洪工程设计的同时进行了河道沿途及重要节点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而对工程设计中不同材料的运用、不同工程设计方案的选取进行行洪要求、景观效果、工程安全、经济技术综合分析比选,优选了工程设计方案。(3)在通过一维水力计算推求河道水面线的同时,基于MIKE21建立了设计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数学模型,计算了设计工况下的河道水位分布、断面流速场,为工程设计提供精细指导。(4)在对河道进行数值模拟时,选取同时具备顺直段、分叉段、弯道段的标志性河段,使计算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为地形复杂的山区河道的水力学计算提供了更加精细的计算方法。融合工程安全与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实施河道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空间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洪水数值模型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为复杂山区河道的水力学计算以及工程设计的优化探寻了可行的方法。
华凯,程和琴,颜阁,滕立志[5](2020)在《近期长江口南支扁担沙洲演变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河口沙洲演变直接关系到港口设施和航运的安全,河口沙洲治理是航道整治的关键。基于近30年来长江口南支历史水深数据资料,分析了扁担沙洲的演变过程及特征。结合多波束数据,进一步讨论了扁担沙洲的演变对周边河床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2015年扁担沙洲-2 m和-5 m等深线以内的面积基本不变,0 m等深线以上沙体在2002年后快速增长,沙洲体的质心下移。南北港分流口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向下游延伸。1998-2013年南支河段槽冲滩淤,主槽冲刷下泄泥沙是扁担沙洲淤积量增大的重要泥沙来源。扁担沙洲的淤积量增大不仅抑制南支主槽与新桥水道的水量交换,也造成南支河槽深泓线的摆动。扁担沙洲的南移是加剧南北港分流口新浏河沙滩头局部冲刷的重要原因。
严刚刚[6](2014)在《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截留过后,水沙情况发生改变,泥沙淤积量加大。弯道段因自身特殊的水流运动更有利于泥沙沉降,从而影响水域重金属污染物的赋存状态和时空分布规律。因此,研究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作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总结三峡库区重庆段主要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皇华城水域天然水体含沙量及Pb、Cd浓度进行现场监测,初步分析了天然水体含沙量和Pb、Cd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获知了弯道段泥沙对天然水体重金属影响的基本情况。然后,基于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Henry、Freundlich、Langmuir、Temkin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重庆库区典型弯道段泥沙吸附重金属的基本规律。通过本研究获知: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输沙量和泥沙淤积量均集中于汛期,同时汛期库区重庆段存在铅、镉污染;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皇华城水域的水中泥沙以细颗粒泥沙为主,其中D50≤0.025mm的泥沙以重量计占总重的72%90%,泥沙粒径总体呈沿程减小趋势;泥沙含量是决定天然水体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皇华城水域泥沙对天然水体Pb含量的贡献率为53%59%,而对天然水体Cd含量的贡献率为34%43%,此外,当含沙量随水深变化而增大时,天然水体Pb、Cd浓度呈现增加趋势;水环境条件(pH为78,水温为18.5℃,水相Pb、Cd初始浓度为2.0mg/L)不变的前提下,泥沙对Pb、Cd的吸附平衡时间随着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在pH78,水温18.5℃、含沙量在0.51.5kg/m3范围内,水相Pb、Cd初始浓度在1.02.0mg/L条件下,单位质量泥沙对Pb的平衡吸附量是Cd的23倍;对于泥沙吸附动力学过程而言,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较能更好的描述不同泥沙浓度及不同水相Pb、Cd初始浓度条件下重庆库区弯道段泥沙对Pb、Cd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对于泥沙吸附热力学状态而言,水环境条件(pH为78,水温为18.5℃,水相Pb、Cd初始浓度为2.0mg/L)不变的前提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能更好得描述不同含沙量条件下泥沙对Pb的等温吸附行为,而Langmuir吸附等温线能更好的描述不同含沙量条件下泥沙对Pb的等温吸附行为。本研究可以为三峡库区水体重金属的污染防治与长江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黄静[7](2014)在《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柳河流域是国家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区,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属于沙化漫岗区,存在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研究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对于保障该流域及其他相似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柳河流域地质环境背景,提出地球内动力机制与东亚季风、人类工程活动的外动力机制导致了柳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恶化;柳河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河床横向逐年展宽,纵向逐年淤积抬高,部分河段存在改道危险。分析了柳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科学划分评价了农用地等级,首次采用几何轮廓相似度模型判定了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侵蚀已加重,农用地以4等地、5等地及6等地为主,土壤肥力普遍处于中下等水平,且有35%乡村土壤肥力继续恶化。分析了影响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风的地质作用与人类的地质作用,结果表明春季蒸发量高、降水量低、大风频率高,为风的地质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园、林、草地比例的下降及不合理的土地经营管理措施是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因素。首次应用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柳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并建立了土地退化指标评价体系,对柳河流域土地进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杨树林地土壤理化指标、酶学指标及综合评价普遍处于最好水平;天然草地化学指标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余指标及综合评价基本处于较好水平;非河滩的耕地各项指标及综合评价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河滩地各项指标及综合评价普遍处于较差水平;裸地各项指标及综合评价均最差;0-10cm土层11种土地利用方式可划分为六个级别,10~30 cm土层可划分为四个级别。针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问题提出未来治理柳河流域应建设生态护岸工程,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比例,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护林体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改良措施等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成果将为防治柳河流域地质环境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黄昌[8](2014)在《基于遥感和GIS的河漫滩洪水淹没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水,作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也影响着自然界多种生物群体的生存与繁荣。作为洪水最重要的性质,洪水淹没一直是洪水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洪水淹没的研究包括对洪水淹没的探测、对淹没范围的制图、以及以淹没概率估测和淹没范围预测为代表的洪水淹没建模。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遥感(Remote Sensing, RS)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日益突出,相关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和成熟。不过,就目前看来,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首先是基于遥感技术探测洪水淹没的精度和稳定性问题,以及遥感影像自身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对洪水淹没探测和制图的影响。其次,对一个区域来说,不仅需要探测在某次洪水中是否被淹没,而且需要分析其被洪水淹没的概率,但目前只有一些单纯基于时间序列流量数据分析洪水概率的方法,结合遥感和GIS方法的应用很少,因而就很难获取具有空间特征的洪水淹没概率。最后,对河漫滩区域来说,是否被洪水淹没与上游来水有密切关系,但同时又和地形有关。目前的一些研究基于河道观测流量和河漫滩淹没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经验关系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未考虑地形因素,对淹没范围及水深的分析与建模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RS和GIS的河漫滩洪水淹没分析与建模方法,方法涵盖了洪水淹没的探测、制图和建模等方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 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周期短、易获取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大范围洪水淹没探测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MODIS数据及其在洪水淹没探测中的应用,并概括了利用MODIS数据探测洪水淹没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水体指数法。考虑到现有的指数方法大多需要人为地调整水体分割的阈值,导致它们不太适合对洪水淹没范围的自动提取,本文引入开放水体似然性(Open Water Likelihood, OWL)指数,它的特点是其在时间序列遥感影像上一致和稳定的表现。本文利用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期Landsat影像,对MODIS影像上基于OWL指数的水体判读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OWL指数从MODIS影像中提取水体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可以使用统一的阈值对影像上的淹没范围进行自动识别。(2)水文站观测流量数据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很长的历史记录,而遥感技术的特点是其可以快速获取洪水淹没的空间分布。本文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观测流量数据和MODIS数据的河漫滩洪水淹没时空分析方法,充分发挥两类数据各自的优势,实现了对大区域尺度洪水淹没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分析。本文以澳大利亚的Murray-Darling Basin (MDB)作为实验区,首先对该实验区基于河道网络数据和水文站位置信息进行了一个分区的工作,保证了在各个分区内观测流量和遥感探测的洪水淹没之间的密切联系。基于这个分区框架,本文利用时间序列观测流量数据和MODIS数据得到了这个大的流域盆地内的包括淹没持续时间、年际淹没模式、淹没频率和淹没概率等洪水淹没特征。(3)考虑到当前的基于河道流量数据和河漫滩淹没范围经验关系模型的洪水淹没建模方法在理论基础上的不足,本文引入地形数据,提出了河段尺度的基于观测流量数据、Landsat影像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数据的洪水淹没连通性及水深分析与建模方法。该方法被应用于MDB内的一段典型河段,得到了该区域内下游河漫滩淹没状况与上游水文站观测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此预测不同流量条件下河漫滩区域的各处是否被淹没及淹没的水深。(4)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洪水淹没制图的时候,混合像元问题是制约制图精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MODIS这种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的遥感数据。本文从混合像元分解与重构的角度探讨了提高洪水淹没制图精度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DEM改进的河漫滩洪水淹没亚像元制图算法,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该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亚像元制图算法,改进的算法得到的淹没范围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精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詹建辉,宛劲松,岳磊[9](2014)在《荆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风险评估及桥墩防撞加固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1.1荆州长江公路大桥概况1.1.1建设过程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交通部和湖北省"九五"重点建设工程。桥位上距枝城长江大桥92公里,下距武汉长江大桥472公里。大桥北岸为荆州市区,南岸为公安
涂凰[10](2013)在《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抚河尾闾及其入湖口演变研究》文中认为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它承纳江西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的五河之水,经湖口与长江相通,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它的形态特征变化时刻带动着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通过对抚河尾间河道与其入湖口的特性、演变特征的研究,进而了解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研究课题,对鄱阳湖周边区域的防洪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河道综合治理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规监测河道信息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且很难进行宏观、动态地研究,空间信息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利用实时、准确的遥感影像,进行高科技监测与信息处理,弥补传统研究河道演变方法的局限,在河道演变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运用空间信息技术,以抚河尾闾与其入湖口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枯水期的Landsat-MSS和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遥感影像的预处理。把影像都转为相同的分辨率,再通过ERDAS进行自动几何校正,采用暗目标法进行大气校正,并对图像进行融合和增强处理,提高对影像的判读。(2)河道信息的提取。对比基于像元分类方法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法对MSS/TM影像分类能有效保证分类的精度。通过标志库的建立、多尺度分割、模糊分类、人机对象修正、精度评价以及分类后处理提取河道信息。(3)抚河尾闾河段及其入鄱阳湖口的演变分析。利用已提取的河道信息和历史文献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在ArcGIS环境中对40年间抚河尾闾河段与其入湖口的演变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抚河以1993年为节点,河势基本趋于稳定,总体上趋于东北方向偏移,河道冲淤变化交替存在,且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抚河入鄱阳湖口的复式三角洲区淤积有向鄱阳湖区推进之势。(4)研究区河段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研究区域河道变化特征,摸清了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成因,其中人为因素是近40年来河道演变中影响抚河尾闾与其入湖口水系分布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围垦、采砂等不利因素和植树造林、河道整治等有利因素。(5)维持河势稳定策略的提出。在分析抚河尾闾与其入湖口河道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河势稳定的策略,包括加大建设防洪工程体系、致力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河道管理和科学研究。
二、对分叉型河段整治方案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分叉型河段整治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政府 |
2.自然灾害 |
3.河湖长制 |
(二)理论基础 |
1.责任政府理论 |
2.风险治理理论 |
(三)自然灾害防治的分析维度 |
1.防治制度政策分析 |
2.防治行为分析 |
3.防治效果评估 |
二、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现状——以山东省S县台风灾害防治为例 |
(一)S县自然地理与灾害基本情况 |
1.S县自然地理状况 |
2.S县自然灾害情况 |
(二)S县自然灾害防治现状 |
1.防治制度与政策 |
2.防治过程与行为 |
3.防治成效与影响 |
三、地方政府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山东省S县的案例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制度政策设置与政策执行中存在阻隔,防治机制不完善 |
2.政府与公众均底线思维意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 |
3.应急预警系统运转不够畅通,使多主体防治行动缺乏有效协同 |
4.现实危机信息发布与传播时效性与预警性不足 |
5.治理主体与公众均缺乏应对灾害能力的培训与训练 |
6.防灾救灾设施陈旧,不足以应对自然灾害 |
(二)原因分析 |
1.灾害防治机制建构时缺乏科学规划与论证,缺乏公共政策科学评估环节 |
2.重大自然灾害的偶发性使政府与公众在潜意识中缺失灾害意识 |
3.政府各主体防治机制区隔化,有效协同机制的实践检验不足 |
4.现有危机信息发布机制受政府组织科层化运作的影响,产生信息阻滞 |
5.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不足,使机制设计缺乏足够的运行条件 |
四、优化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的对策研究 |
(一)推进灾害防治制度与公共政策设计的科学化 |
1.制度与政策科学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2.地方政府要主导建立灾害防治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机制 |
3.广泛吸收公共政策专家与公众进入决策过程 |
(二)深化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塑造自然灾害防治的底线思维 |
1.加强学习,使政府与公众均充分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偶发性与破坏性 |
2.建立县域常规的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宣传教育机制 |
3.营造全社会防治灾害的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 |
(三)运用新媒体与大数据技术来优化自然灾害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 |
1.对现有信息传播渠道进行系统评估 |
2.推进现代媒体与大数据技术融入自然灾害信息传播机制 |
3.扩大自媒体与公众传播自然灾害信息的自由度 |
(四)建立县域统筹、运转高效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1.建立职责明确的县域统筹机构与领导小组 |
2.有效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与职责,形成防治合力 |
3.建立自然灾害治理的演习演练机制,提升灾害治理能力 |
(五)建立自然灾害防治的专业人员、技术设备与物资储备 |
1.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自然灾害防治队伍 |
2.实施灾害防治的技术设备现代化工程 |
3.加强政府与社会协作的物资储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调查问卷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三峡变动回水区中堆河段浅滩-深潭型鱼类生境水力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类活动对鱼类生境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2 长江上游鱼类适宜生境的特性研究现状 |
1.2.3 人工深潭型鱼类生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堆河段航道鱼类生境营造建设 |
2.1 中堆河段航道整治现状 |
2.1.1 中堆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
2.1.2 中堆河段航道整治工程 |
2.1.3 中堆航道整治工程泥沙回淤研究 |
2.1.4 中堆航道整治工程水流条件对鱼类生境营造的影响 |
2.2 中堆河段鱼类生境现状 |
2.2.1 中堆河段鱼类生境现场监测 |
2.2.2 中堆河段鱼类种类调研 |
2.3 鱼类生境营造工程建设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堆河段鱼类生境营造方案计算分析 |
3.1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1 控制方程 |
3.1.2 边界条件 |
3.1.3 基本方程的数值离散与求解 |
3.1.4 总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3.1.5 计算范围及网格剖分 |
3.1.6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验证 |
3.2 中堆河段鱼类生境营造方案设计 |
3.2.1 方案布置 |
3.2.2 坝高、坝长对鱼类生境区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堆鱼类生境营造方案对比分析 |
4.1 适宜流速范围对比分析 |
4.1.1 鱼类适宜流速范围对比分析(方案一) |
4.1.2 鱼类适宜流速范围对比分析(方案二) |
4.1.3 鱼类适宜流速范围对比分析(方案三) |
4.1.4 鱼类适宜流速范围对比分析(方案四) |
4.2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
4.2.1 上滩指标分析(方案一) |
4.2.2 上滩指标分析(方案二) |
4.2.3 上滩指标分析(方案三) |
4.2.4 上滩指标分析(方案四) |
4.3 中堆鱼类生境营造方案比选及优化 |
4.3.1 鱼类生境营造方案比选 |
4.3.2 方案后效果分析(泥沙淤积影响) |
4.3.3 中堆鱼类生境营造方案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河道整治工程中冲淤变化的水力学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计算原理 |
2 实例应用 |
2.1 工程概况 |
2.2 模型边界设置 |
2.3 治理前后行洪影响分析 |
2.4 河道流速及流态分析 |
2.5 断面冲淤变化分析 |
3 结 论 |
(4)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道生态整治研究现状 |
1.2.2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河流洪水计算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基础计算分析 |
2.1 牤牛河河道工程基本概况 |
2.1.1 河道现状及工程位置 |
2.1.2 气象与水文 |
2.1.3 工程地质条件 |
2.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2.3 设计思路与原则 |
2.3.1 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
2.3.2 设计原则 |
2.4 工程规模及总体布置 |
2.4.1 工程总体布置及任务 |
2.4.2 工程任务 |
2.5 设计洪水 |
2.6 天然水面线计算 |
2.6.1 计算公式 |
2.6.2 糙率的选取 |
2.6.3 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成果 |
2.7 小结 |
3 牤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
3.1 防洪堤线布置 |
3.1.1 堤线布置原则 |
3.1.2 堤线比选 |
3.2 河道工程设计 |
3.2.1 断面设计 |
3.2.2 生态型岸墙及岸坡工程设计 |
3.3 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
3.4 设计水面线成果 |
3.5 小结 |
4 基于MIKE21的河道二维洪水数值模拟 |
4.1 MIKE21模型简介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数值解法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拟计算范围的确定 |
4.2.2 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控制条件 |
4.2.4 模型合理性验证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分叉区域模拟结果 |
4.3.2 弯道区域模拟结果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近期长江口南支扁担沙洲演变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扁担沙洲演变特征 |
2.2 扁担沙洲质心下移 |
2.3 河槽冲淤与典型断面特征 |
2.4 冲刷地貌特征 |
3 讨论 |
3.1 近期扁担沙洲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
3.2 南支扁担沙洲演化对河势的影响 |
4 结论 |
(6)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环境中的泥沙和泥沙效应 |
1.1.2 水沙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
1.1.3 水环境中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概况 |
2.1 三峡库区重庆段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特征 |
2.1.3 水沙情况与水质状况 |
2.2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情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对天然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分析 |
3.1 研究区域及对象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天然水样采集方法 |
3.2.2 天然水样分析方法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泥沙级配分析 |
3.3.2 含沙量与天然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天然水体中泥沙和重金属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吸附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 |
4.1.2 泥沙分离方法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条件 |
4.2.2 泥沙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实验设计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粒径泥沙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分析 |
4.3.2 泥沙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动力学实验分析 |
4.3.3 泥沙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热力学实验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关系探讨 |
5.1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吸附铅、镉的“泥沙效应” |
5.2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对铅、镉的吸附能力比较 |
5.3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吸附铅、镉动力学过程比较 |
5.4 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吸附铅、镉的等温吸附线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退化过程 |
1.2.2 土地退化动态监测与评价 |
1.2.3 土地退化驱动因素研究 |
1.2.4 土地退化治理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柳河流域地质环境背景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柳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形成机制 |
2.2.1 柳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主要特点 |
2.2.2 柳河流域脆弱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机制 |
2.3 柳河流域河床地质环境演变规律 |
2.3.1 柳河河床侵蚀及淤积规律 |
2.3.2 柳河侵蚀产沙及沉积泥沙分布规律 |
2.4 小结 |
3 柳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及农用地土壤质量演化规律 |
3.1 柳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3.2 柳河流域农用地土壤质量演化规律 |
3.2.1 柳河流域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 |
3.2.2 农用地土壤肥力演化规律 |
3.3 小结 |
4 影响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因素分析 |
4.1 风的地质作用因素 |
4.1.1 大气降水与蒸发因素 |
4.1.2 大风频率因素 |
4.2 人类的地质作用因素 |
4.3 小结 |
5 柳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5.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5.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
5.5 柳河流域土壤质量数量化分析与评价 |
5.5.1 影响土壤质量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5.5.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
5.6 小结 |
6 柳河流域土地退化治理对策 |
6.1 生态型护岸工程 |
6.2 合理调整柳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比例 |
6.3 防治并重,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8)基于遥感和GIS的河漫滩洪水淹没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洪水及其成因 |
1.1.1 洪水的定义 |
1.1.2 洪水的成因 |
1.2 洪水的影响力 |
1.2.1 洪水的消极意义 |
1.2.2 洪水的积极意义 |
1.3 洪水淹没及其分析与建模 |
1.4 研究洪水淹没的意义 |
1.4.1 洪水风险分析研究 |
1.4.2 洪灾损失评估研究 |
1.4.3 洪水生态响应研究 |
1.5 洪水淹没分析与建模研究进展 |
1.5.1 洪水淹没探测 |
1.5.2 洪水淹没制图 |
1.5.3 洪水淹没建模 |
1.5.4 遥感和GIS的应用综述 |
1.5.5 问题的提出 |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MODIS的洪水淹没探测方法及精度评价 |
2.1 MODIS数据简介 |
2.2 MODIS洪水淹没探测方法综述 |
2.3 开放水体似然性(OWL)指数 |
2.4 研究区域及试验数据 |
2.5 比较与评价方法 |
2.5.1 MODIS数据预处理 |
2.5.2 比较和评价方法 |
2.6 精度评价结果及讨论 |
2.6.1 MODIS 1天和8天产品的OWL图像对比 |
2.6.2 MODIS与Landsat影像对比 |
2.6.3 8天合成的OWL的纵向对比 |
2.7 小结 |
第三章 洪水淹没范围的时空变化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及气候条件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地形条件 |
3.1.4 人类影响 |
3.2 数据来源 |
3.2.1 水文站点及流量数据 |
3.2.2 河道网络数据(Geofabric) |
3.2.3 遥感影像 |
3.3 基于Geofabric的生态水文分区 |
3.4 研究方法 |
3.4.1 流量数据分析 |
3.4.2 洪水淹没探测 |
3.4.3 淹没分析与制图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淹没持续时间 |
3.5.2 年际淹没模式 |
3.5.3 淹没频率 |
3.5.4 淹没概率 |
3.6 小结 |
第四章 河漫滩洪水淹没连通性及水深分析与建模 |
4.1 试验区和数据 |
4.2 建模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精度评价 |
4.3.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河漫滩洪水淹没亚像元制图 |
5.1 混合像元分解重构 |
5.2 亚像元制图方法及其改进 |
5.2.1 传统像元交换(PS)算法 |
5.2.2 线性像元交换(LPS)算法 |
5.2.3 基于DEM改进的像元交换(DMPS)算法 |
5.3 精度分析 |
5.3.1 试验数据准备 |
5.3.2 参数优化 |
5.3.3 精度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10)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抚河尾闾及其入湖口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目标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2 水文气象 |
2.2.1 气候条件 |
2.2.2 降雨 |
2.2.3 水资源分布 |
2.3 水资源状况 |
2.3.2 水面蒸发 |
2.3.3 径流 |
2.3.4 洪水 |
2.4 泥沙 |
2.5 历史治理概况 |
2.6 研究范围界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 数据收集 |
3.1.1 数据选取 |
3.1.2 卫星遥感数据特征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几何校正 |
3.2.2 大气校正 |
3.2.3 影像融合 |
3.2.4 影像增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道平面信息提取与特征统计 |
4.1 软件的选择 |
4.2 方法的选取 |
4.2.1 基于像元分类 |
4.2.2 基于对象分类 |
4.2.3 两类方法的比较 |
4.3 面向对象分类 |
4.3.1 研究区河道信息分类系统 |
4.3.2 分类方法及步骤 |
4.4 特征统计 |
4.4.1 分类结果 |
4.4.2 统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抚河尾闾河段与其入湖口演变研究 |
5.1 抚河尾闾河道的演变分析 |
5.1.1 历史河道变迁 |
5.1.2 现代河道演变 |
5.2 抚河入湖口的变化分析 |
5.3 河道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自然因素 |
5.3.2 人为因素 |
5.3.3 各影像因素间的关系 |
5.3.4 措施与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对分叉型河段整治方案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D]. 孙泽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三峡变动回水区中堆河段浅滩-深潭型鱼类生境水力指标研究[D]. 陈洁.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河道整治工程中冲淤变化的水力学模拟分析[J]. 孙健.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03)
- [4]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D]. 陈旭.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近期长江口南支扁担沙洲演变特性[J]. 华凯,程和琴,颜阁,滕立志. 泥沙研究, 2020(06)
- [6]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弯道段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关系研究[D]. 严刚刚.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2)
- [7]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D]. 黄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2)
- [8]基于遥感和GIS的河漫滩洪水淹没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D]. 黄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9]荆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风险评估及桥墩防撞加固措施研究[A]. 詹建辉,宛劲松,岳磊. 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 2014
- [10]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抚河尾闾及其入湖口演变研究[D]. 涂凰. 南昌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