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袁志凤[1](2019)在《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肝感染状况的统计分析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筛查日照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计算隐匿性乙肝(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阳性率,初步分析OBI在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探讨OBI可能的发生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OBI感染发生中的作用,评估输血传播OBI的残余风险,为更好的制定政策,改进血液筛查策略,为临床提供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提供思路。方法(1)血液常规检测:收集我站2014年至2018年的无偿献血者样本117395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 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 Ag/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含量,统计血清中HBsAg、HCV Ab、HIV Ag/Ab、TP的阳性率,分析本地区献血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病毒的流行状况。(2)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NAT)对血液样本中HBV DNA、HCV RNA、HIV RNA检测:本实验室应用上海浩源和广州中山达安两个厂家的核酸检测系统,对常规筛查合格的92110例样本进行NAT8人份混检,统计HBV DNA、HCV RNA、HIV RNA阳性率,分析无偿献血人群中OBI的阳性率。探讨OBI在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3)对HBsAg合格HBV DNA不合格的样本进行“两对半”检测: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本实验室共检出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样本31例,对这部分样本进行检测乙肝“两对半”,统计分析样本中核心抗体的阳性率,探讨核心抗体与OBI的相关性。(4)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检测:HBV DNA阳性的样本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病毒载量水平。(5)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HBV组30例、OBI组30例样本的血清中TGF-β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BI的相关性。结果(1)117395例样本中,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样本共2183例,总不合格率为1.86%,各年份之间的不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709.00,P<0.05)。其中HBsAg不合格样本249例,不合格率为0.21%,各年份之间的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2=61.95,P<0.05)。(2)对性别、年龄以及各地区之间做了统计分析,其中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BsAg不合格率在各个年龄段之间的比例分别为:40.2%、23.3%、24.9%、11.6%,其中18-25岁之间的不合格率最高为40.2%;各区县之间比较结果分别为:38.2%、14.5%、26.1%、21.3%,以莒县地区不合格率最高为38.2%。(3)92110例样本中检出HBV DNA有反应性样本31例,阳性率为0.034%;HCV RNA未检出有反应性样本;检出HIV RNA有反应性样本1例,阳性率为0.001%。(4)HBV DNA样本病毒载量很低,结果<20IU/ml的样本占70%以上。(5)OBI组血清TGF-β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I组血清TGF-β1水平与HB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OBI的检出率为0.034%。(2)核酸检测应用于血液筛查能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特别对于OBI的检出有重要意义,能降低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互为补充不能替代。(3)新的血液筛查模式电化学发光法加核酸检测应用于血液筛查具有可行性。(4)血清中免疫因子TGF-β1在OBI的持续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杨泽[2](2019)在《应用ROC曲线分析ECLIA检测丙肝抗体的最佳S/CO值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检出的丙肝抗体进行HCV-RNA及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ecombinant strip immunoblot assay,RIBA)的双重确证,将真阳性与假阳性的样本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一个抗-HCV抗体的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值),以此临界值来限制临床需要确证试验的患者数量,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初筛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能节省医院的支出,为患者提供最佳可信的检测结果。方法通过罗氏抗-HCV抗体筛查本院住院及门诊的15360例患者,用罗氏抗-HCV抗体初筛的177例样本依次进行HCV RNA的检测,将其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临床确诊为真阳性;HCV-RNA阴性的标本以RIBA法进行再次的补充确证实验,经过双重确证后,得到临床上可信的真阳性及假阳性患者,经ROC曲线统计分析后,计算出抗-HCV抗体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初筛S/CO值<1的共10例,HCV RNA及RIBA法确证后阳性的样本为0例,阴性的10例(占100%);1.0~10.0之间的共54例,经确证后阳性的17例(34%),阴性的33例(占66%),不确定的4例,应对S/CO值偏低的样本慎重考虑,综合分析,给予合理的解释,不确定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避免出现假阳性样本。S/CO值>10.0的标本中经HCV-RNA及RIBA双重确证后的结果均为阳性。以上结果经ROC曲线统计分析后,此时的最佳临界值为8.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97.1%,结果非常具有诊断价值。结论经过数据统计及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罗氏Cobas e 602分析仪利用ECLIA初筛抗-丙肝抗体的最佳临界值为8.83(敏感性=86%,特异性=100%),以此来决定后续就诊的临床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确证检查,此方法不仅降低了临床上需要确证试验的患者数量,还提高了我们抗体初筛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了误诊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张冬萍,张和平,郭建新,董媛媛[3](2017)在《丙型肝炎血清HCV-RNA与抗-HCV和ALT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者,其丙型肝炎病毒载量(HCV-RNA)与抗-HCV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就诊患者中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80例抗-HCV阳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同时收集ALT的检测数据,并分析抗-HCV、HCV-RNA及AL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抗HCV阳性患者中HCV-RNA阳性104例,阳性率58%。随着HCV-RNA载量的升高,ALT平均值呈增高趋势(r=0.970,P<0.01),且抗-HCV的S/CO均值也呈增高趋势(r=0.959,P<0.01)。结论:HCV-RNA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抗-HCV的S/CO均值呈明显相关性,监测这3项指标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庄华,何亚琴,张建伟,杨爱龙,濮云峰[4](2012)在《常州地区开展无偿献血标本PCR检测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酶免筛查阴性的标本用PCR法检测核酸,探讨增加核酸检测对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应用罗氏COBAS S201检测系统,采用PCR法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标本经2次酶免检测均为阴性的34 546例,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样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结果 34 546例酶免阴性标本中,经核酸检测阳性标本40例,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33例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32例,HCV RNA阳性2例(同时HBV DNA也为阳性),HIV RNA1例,7例HBV DNA、HCV RNA、HIV RNA阴性。结论血站采用2次酶免进行病毒检测,仍有漏检情况,增加核酸检测可提高病毒检出率。
张力[5](2012)在《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对不同基因型丙肝早期筛选早期治疗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验证HCV核心(游离)抗原ELISA实验特异性、敏感性及有效缩短HCV检测窗口期的作用。讨论HCV核心(游离)抗原检测和HCV RNA的一致性。比较HCVRNA和HCV核心(游离)抗原阳性、HCV ELISA阴性的有危险因素组治疗组和HCV RNA阳性HCV核心(游离)抗原阴性、HCV ELISA阳性的治疗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早期病毒学应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方法比较300份正常体检人群组与35例随访确定HCV感染的有危险因素组HCV RAN和HCV(游离)核心抗原检测情况,危险因素为有与HCV感染者接触的暴露史。对35例有危险因素组中参与治疗的病人和40例病程在一年以上HCV慢性感染治疗对照组病人比较通过《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确定治疗方案后治疗12周EVR情况。所有病人均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均未经抗病毒治疗。结果300份HCV RNA和抗-HCV阴性体检人群组中有1例(0.33%)游离HCV核心抗原阳性,35例确诊HCV感染者丙肝核心抗原初次检测33例为阳性(94.29%),经统计HCV-核心抗原ELISA法比Anti-HCV ELISA法缩短窗口期约34-36天。有危险因素组和治疗对照组1型两组病人EVR P<0.01,有显着性差异,2型(非1型)病人标本总量小于40,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精确Sig.(单侧)<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CV核心(游离)抗原ELISA实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HCV核心(游离)抗原检测可有效缩短HCV检测窗口期。HCV核心(游离)抗原检测和HCV RNA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1型和2型HCV RNA和HCV核心(游离)抗原阳性、Anti-HCV阴性有危险因素组EVR均高于HCV RNA阳性HCV核心(游离)抗原阴性、Anti-HCV阳性治疗对照组。HCV核心抗原检测可作为丙肝检测的有效补充实验。
廖云霞[6](2011)在《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的HCV核心抗原或抗体,确定适合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阳性判断值(Cutoff).并对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互不反应的HCV抗核心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重组抗原固相包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另一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IgG,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样中的HCV核心抗原,间接法检测血样中的HCV抗体。摸索样本稀释液的最佳成分及浓度,通过统计2000例无偿献血员的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ELISA测定吸光度(A)值确定本实验室的Cutoff值,同时使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进一步检测0.17≤A值≤0.240(S/CO值为0.5~1.0)的标本共45份确定该Cutoff值的实际意义。相同实验条件下,经过多次比较试验确定HCV抗核心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及重组抗原的包被缓冲液的种类、包被浓度和包被体积;确定样本稀释液的最佳成分及浓度;确定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自配样本稀释液和购买样本稀释液在光密度(OD)等方面进行比较;反应体系初步建立后,检测体系的敏感度、特异性、稳定性、线性范围及变异系数等指标;采用HCV抗原检测法、HCV抗体检测法、PCR和HCV Ag-Ab combination四种方法同时检测1000例临床标本,对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经过多次比较实验确定HCV抗核心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包被缓冲液为PH4.6的醋酸盐缓冲液,包被浓度为5ug/mL,包被体积为100 ug/well;HCV重组抗原包被缓冲液为PH9.2的碳酸盐缓冲液,包被浓度为5ug/mL,包被体积为100 ug/well;样本稀释液为抗体稀释液、1%尿素、0.5%trion100酶标记单克隆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000;酶标记鼠抗人IgG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5000;使用本研究调试的试剂,通过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确定Cutoff值为0.212,对0.17≤A值≤0.240的45份标本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两份为阳性,其中1份A值为0.222,另外1份A值为0.235。该体系的敏感度为0.4ng/mL,线性范围为0-20 ng/mL,批内变异系数〈10%,批内变异系数〈10%;和抗体检测法同时测定1000例临床样本,抗体检测法检出25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出33例阳性,这33例阳性标本中23例为抗体检测阳性;用PCR方法检测抗体检测法阳性标本,结果与联合检测法一致23例阳性,2例阴性;用PCR法检测抗原抗体联检阳性标本,其结果完全一致,经统计学分析抗原抗体联检法对HCV检出率高于抗体检测法结论:(1)研制出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最佳样本稀释液,经证实此样本稀释液可达到临床应用要求。(2)确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Cutoff值。(3)本研究初步建立了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体系,此体系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适合常规临床检测应用。
闵志军,张建伟,徐培君[7](2010)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核酸扩增技术在采供血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致病因子之一,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HCV感染极易呈慢性化,甚至可导致部分患者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在采供血机构,HCV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卫生部已在国内的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了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NAT)的试点工作,本文就HCV的检测及NAT在采供血系统的应用作一综述。
尹菊囡[8](2010)在《多重巢式PCR同步检测HBV、HCV和HIV-1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背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可致人类疾病的病毒认识的不断加深,不断发现新的病毒,尤其是经输血传播性病毒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成为目前威胁血液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各国依据各自国情,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对血液进行筛检。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规定:用酶标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和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但由于ELISA存在较长“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immunosilent infection)以及人工操作错误等因素的影响,经输血传播病毒感染依然存在。而ELISA的“窗口期”漏检成为当前影响血液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单纯检测抗原或抗体来筛选献血者不能有效地保障血液安全。以PCR为代表的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 NAT)是一种新的经输血传播疾病的检测方法,敏感性高,能检测出标本中极其微量的核酸,甚至在病毒感染后数天即能检出,大大缩短了“窗口期”,还能检测出ELISA漏检的被感染血液。尽管NAT从理论上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窗口期”,但病毒核酸转阳之前的血液传染性非常低,可以有效地控制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将PCR作为血液常规筛查的方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降低成本,在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往往采取血浆池策略(MP-NAT)。但是,血浆池的样本数越多,核酸扩增的检测灵敏度越低。另一个更好的方法是采用多重PCR。这不仅能节省珍贵的实验样品,而且能使多次常规PCR通过一次多重PCR就能实现。与常规PCR相比,多重PCR影响因素更多。因此,必须反复优化反应条件。目的本研究的设计立足于整体,构建一种快速、经济、实用、可靠的同步检测HBV、HCV和HIV-1的方法,既能有效地保证输血安全,又能降低成本。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主要来自于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检验室和河南省某村经血源性传播HIV的感染者。2.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选择:先用病毒DNA/RNA快速纯化试剂盒提取HBVDNA/HCV RNA,确定单独扩增的巢式PCR反应条件。然后以3种不同的核酸提取方法所提取的HBV DNA/HCV RNA为模板,以已确定的扩增条件反应,比较其结果,从而确定一种快速、经济、实用的病毒核酸提取方法。3.确定同时扩增HBV DNA和HCV RNA的条件:以所确定的核酸提取方法同时提取HBV DNA和HCV RNA,确定同步扩增的多重巢式PCR条件。4.确定同时扩增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的条件:在确定扩增HIV-1 RNA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同时检测HBV、HCV和HIV-1的多重巢式PCR的反应条件。结果1.通过用试剂盒、TRIzol、Catrimox-14、病毒裂解液这4种不同核酸提取试剂的比较,发现用TRIzol效果最好,用试剂盒与病毒裂解液的效果相当,用Catrimox-14的结果较差。但是用TRIzol提取时需低温离心,且费时较长,不适宜常规开展;试剂盒价格昂贵;Catrimox-14法仍需改进;用病毒裂解液提取核酸的方法可作为同时提取病毒DNA和RNA的方法。2.用多重巢式PCR同时扩增HBV DNA和HCV RNA时,第一次扩增HBV占优势,HCV和HBV的引物浓度比例按2:1;第二次扩增,片段较小的HCV占优势,HCV和HBV的引物浓度比例按1:2。3.用多重巢式PCR同时扩增HCV RNA、HBV DNA和HIV-1 RNA时,第一次扩增,HCV、HBV和HIV-1的引物浓度比例按2:1:4,第二次扩增时按1:2:4加入反应体系,才能保证片段较长的HIV-1得到有效扩增。结论1.用配制的裂解液同时提取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是可行的。2.多重PCR时,降低扩增效率高的片段的引物的量比增加扩增效率低的片段的引物的量更有助于提高扩增效率低的片度的扩增产物的量。3.本研究所探索的方法可同时检测HBV、HCV和HIV-1,但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需进一步鉴定。
蔡红军,袁克宇,丁玉美,黄劲华,殷莺,魏爱旺[9](2008)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血站开展HCVRNA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48份抗-HCV阳性标本(s/co≥1)、19份抗-HCV灰区可疑标本(0.8≤s/co<1)及1000份抗-HCV阴性标本(s/co<0.8)进行FQ-PCR检测。结果三类标本HCVRNA阳性数分别为30例、5例、2例。结论在ELISA检测抗-HCV基础上加做HCVRNA核酸检测,有助于保证输血安全。
吴敏慧,王锐,刘衍春[10](2003)在《1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文中指出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抗HCV常规筛选方法(ELISA方法)是否存在着漏检,现采用HCV-RNA-PCR的检测方法来进一步确定。笔者在1 000例无偿献血者(ELISA方法阴性,2002年11月期间)中采用HCV-RNA-PCR的检测方法检测出3例HCV阳性,即HCV阳性率为0.3%。这是因为HCV存在着较长时间的窗口期(70 d),常规ELISA方法主要检测感染者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在感染早期HCV抗体尚未出现(或抗体水平较低)时,则存在着HCV病毒的漏检,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感染者的当前状况,而采用HCV-RNA-PCR方法则能在HCV感染早期直接检测出HCV病毒,大大提高了HCV检出的敏感性,避免HCV常规检测方法(ELISA方法)的漏检,从而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
二、1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肝感染状况的统计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样本采集与处理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4 常规血液筛查模式 |
4.1 血清中HBsAg 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
4.2 血清中Anti-HCV 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
4.3 血清中HIV-1-Ag/Ab 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
4.4 血清中TP抗体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
4.5 ELISA血液筛查全自动化流程的建立 |
4.6 血清中ALT检测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
5 NAT技术对血液中HBV DNA、HCV RNA、HIV RNA进行筛查 |
5.1 实验原理 |
5.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3 质量控制 |
6 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 |
6.1 实验原理 |
6.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7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 |
7.1 实验原理 |
7.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8 血清中TGF-β1 定量ELISA检测 |
8.1 实验原理 |
8.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9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常规血液筛查结果统计分析 |
1.1 血清中HBsAg、抗-HCV、HIV-1-Ag/Ab、TP、ALT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1.2 HBsAg阳性样本的统计分析 |
2 NAT检测技术对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
2.1 核酸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阳性率统计分析 |
2.2 两个厂家核酸检测系统比较分析 |
3 PCR定量检测HBV DNA以及血清学检测“两对半”结果分析 |
4 血清中TGF-β1 定量ELISA检测结果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应用ROC曲线分析ECLIA检测丙肝抗体的最佳S/CO值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3)丙型肝炎血清HCV-RNA与抗-HCV和ALT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方法与仪器 |
1.2.1 抗HCV检测: |
1.2.2 HCV-RNA检测: |
1.2.3 ALT检测: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CV-RNA阳性组与阴性组ALT异常率分析: |
2.2 HCV-RNA定量结果分组与ALT均值、抗-HCV的S/CO均值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HCV-RNA结果与ALT异常率的分析比较: |
3.2 HCV-RNA与抗-HCV的S/CO均值的相关性分析: |
(4)常州地区开展无偿献血标本PCR检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样本来源 |
2 仪器 |
3 试剂 |
4 方法 |
4.1 留样流程 |
4.2 检测流程 |
结 果 |
讨 论 |
(5)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对不同基因型丙肝早期筛选早期治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方法 |
1.2 标本采集和处理 |
1.3 试剂和仪器 |
1.3.1 试剂 |
1.3.2 仪器 |
1.4 实验步骤 |
1.4.1 Anti—HCV检测 |
1.4.2 HCV RNA定量检测 |
1.4.3 HCV core Ag检测 |
1.4.4 HCV基因血清学分型测定 |
1.4.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2.1 特异性检测(300份正常体检人群) |
2.2 敏感性检测(35例有危险因素组人群) |
2.3 335例结果汇总 |
2.4 HCV cAg、HCV-RNA、ANTI-HCV检测在缩短HCV窗口期的时间对比表 |
2.5 接受治疗人群情况 |
2.6 血清学分型 |
2.7 EVR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试剂和材料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多重巢式PCR同步检测HBV、HCV和HIV-1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多重巢式PCR同步检测HBV、HCV和HIV-1方法的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 |
3 结果 |
3.1 单项PCR反应条件的确立 |
3.2 巢式PCR反应条件的确立 |
3.3 多重巢式PCR检测HBV、HCV反应条件的确立 |
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多重巢式PCR检测HBV、HCV和HIV-1反应条件的确立 |
4 讨论 |
4.1 多重巢式PCR的应用 |
4.2 多重PCR的关键要素 |
4.3 核酸提取方法的选择 |
4.4 本研究进一步的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输血传播性病原体筛检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标本来源 |
2 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四、1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肝感染状况的统计分析及研究[D]. 袁志凤. 青岛大学, 2019(03)
- [2]应用ROC曲线分析ECLIA检测丙肝抗体的最佳S/CO值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D]. 杨泽. 沈阳医学院, 2019(07)
- [3]丙型肝炎血清HCV-RNA与抗-HCV和ALT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J]. 张冬萍,张和平,郭建新,董媛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7(08)
- [4]常州地区开展无偿献血标本PCR检测的探讨[J]. 庄华,何亚琴,张建伟,杨爱龙,濮云峰.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2(04)
- [5]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对不同基因型丙肝早期筛选早期治疗影响的研究[D]. 张力. 青岛大学, 2012(08)
- [6]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的研究[D]. 廖云霞. 南华大学, 2011(12)
- [7]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核酸扩增技术在采供血系统的应用[J]. 闵志军,张建伟,徐培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0(06)
- [8]多重巢式PCR同步检测HBV、HCV和HIV-1方法的建立[D]. 尹菊囡. 郑州大学, 2010(06)
- [9]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J]. 蔡红军,袁克宇,丁玉美,黄劲华,殷莺,魏爱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8(01)
- [10]1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J]. 吴敏慧,王锐,刘衍春.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