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MEXT 启动生物分子 5 年发展计划

日本 MEXT 启动生物分子 5 年发展计划

一、日本MEXT推行生物分子5年开发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童[1](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马锋[2](2019)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李刚[3](2019)在《科学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文中指出科学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阐述学习评价的方式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对科学概念有深入的理解,但是学生必须明确与科学概念相关的自然现象和过程,能够用科学的或接近科学的术语对自然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能够知道某些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科学概念的应用范围”,此外,在每个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的划分和要求都用科学的大概念进行统领和安排。2018年1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20个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凝练了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物理学科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并以此为据,更新了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首次使用大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明确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大概念理念下的科学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反观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通过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本国科学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我国的努力也从未间断。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不断的研究与摸索中,我国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课程改革理念在课程改革进程各阶段的层层落实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曲解,也就是在课程转化环节出现了问题。课程转化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各阶段平滑对接的纽带,是确保课程改革理念能够完全一致得以落实的关键。本研究以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为切入点,依据课程转化相关理论,建构了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教材转化模式与与教学转化模式,并以质化研究方法分析为主,辅以量化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形成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课程转化方案及其可参考案例,并进行了一定分析反思。首先,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转化理论、大概念、科学大概念以及能量大概念进行了总括性分析,创造性提出了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大概念的教育意蕴进行了分析,建构了多重课程转化模式。随后,本研究通过能量文献梳理以及专家咨询确认,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结构要点与细分条目。在此之后,研究通过访谈法对于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材转化与教学转化两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方案设计与反思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大概念作为引领新时期课程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是大概念在科学领域中的特定表现形式,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意义世界,已经远远超出普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负载着整个科学理论体系。本研究建构了科学大概念的结构要点,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体系,即指某一科学大概念的筛选策略及其基本内容;二是哲学观念,即指某一科学大概念背后所隐匿的哲学观点与启示,由知识体系归纳迁移得出;三是方法原则,即指某一科学大概念融入课程的原则与途径。第二,大概念作为新世纪国际科学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热点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无穷探讨,而是需要切实实施。本研究依据逐渐兴起的课程转化理论从教材与教学两方面建构了方法路径。在教材转化方面,本研究建构了附加模式、进阶模式、网状模式以及聚焦模式四种模式;在教学转化方面,本研究建构了知识流动模式、意义表征模式、要素序列模式以及循环解析模式四种模式。第三,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课程转化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本研究以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进行深入剖析,确定了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知识体系、哲学观念以及方法原则,并根据所建构的课程转化模式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教材转化层面,研究分析了当前较为主流的冀教版、苏教版、教科版3种小学科学教材,发现同一教材版本中的能量大概念三方面内容的转化模式存在差异性,不同教材版本中的能量大概念某方面内容的转化模式存在差异性,能量大概念在教材中并没有被完整地、系统地呈现出来等现象;在教学转化层面,研究收集了3所学校中的6位小学科学教师的访谈资料以及12份教学文本案例,发现虽然课程标准成为教学转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师未能准确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大概念理念,并且迫切需要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等现象。第四,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课程转化,本研究根据所建构的课程转化模式以及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教材转化方案设计以及教学转化方案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分析。其中,在教材转化方面,研究收集了来自高校研究者、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三类群体共计9位专家的意见,发现教材转化模式具有现实价值性与理论先导性;在教学转化方面,研究追踪了1名小学科学教师的理解反思过程,发现所建构的教学转化模式对于启发与改进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有有一定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许亚超[4](2018)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协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而博士生作为一国的科研后备力量和科技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各国对博士生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将协同机制应用于博士生培养过程,挖掘协同在博士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各国探寻的焦点。在博士生培养过程界定为课程设置、实践训练、教师指导与质量监督的基础上,分析伦敦大学学院与挪威科技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机制特色,寻求二者在课程平台建设、协同实体分析、监督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举措。在此过程中,英国研究与创新委员会和挪威研究委员会发挥了协助作用,分别对两校的协同培养给予了政策、资金支持并创造了有利于协同活动开展的条件。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我国博士生协同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学研、产学研与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三个时期。我国的博士生协同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产生了众多校校、校企协同的典范。但是,仍然存在协同理念模糊、协同体制机制不完善、组织保障不健全的问题。对协同理念的一致认同、对博士生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共同追求和优越的博士生协同积淀成为我国得以借鉴欧洲博士生教育的基础。欧洲在博士生培养协同机制构建方面的探索启示我们在角色定位、机制构建、质量提升与组织保障环节进一步改进。适当发挥政府主导与服务作用,引导企业发展向高层次人才密集、科技密集转变,推动高校利用国际间的教育和人才资源,建立协同创新团队。构建和完善沟通、政策、经费、监督与文化机制,形成稳固的外部保障。通过关注虚拟协同和培育协同实体的方式充实协同内容,改善协同效果。同时,设立指导机构和评估追踪机构,确保协同活动的宏观架构与协同效果及时反馈。

葛昀洲[5](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陈怡静[6](2018)在《日本“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的政策分析》文中指出为了回应国际竞争与国内社会发展的需求,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日本文部科学省不断推出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旨在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水平。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通过对收集到的从“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有关的文献提出的背景、建设目标、实施现状、评价结果四个维度,对日本“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项目进行探析。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资助项目类型具有的多样性与针对性;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与卓越性;资助高校具有多样性与针对性;评审体制具有公平性与科学性;遴选标准具有高规格性。针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的现状,可以从“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的建设经验中获得有益启示,如明确大学发展定位,明了大学发展路径突出政府引导,强调人才培养,保障服务国家战略与教学科研活动互促互进;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完善评价体系;执行公开评价,重视评价结果;作为行政力量的政府高度化介入与作为学术力量的大学特色化实施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项目遴选标准。

吕瑞[7](2018)在《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当今世界各国竞相开展的深海大洋资源探测开发工作的现实需要,本文着眼于人类开发深海海底区域巨量资源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相对滞后立法建设的矛盾。在梳理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深海海底区域的各项制度的解读,结合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特征,参考以往该海域资源开发的相关制度,针对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立法建议,力争为即将剧变的全球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作出建设性贡献并同时为我国的深海海底区域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本文首先从分析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深海海底区域的资源入手。在第一章分析了现今阶段的传统能源危机以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展示了新能源开发的优势与困惑,指出传统能源的危机难以仅用开发新能源来完全解决。在完成对人类已然性的能源问题分析后,笔者介绍了深海海底区域的矿产资源,特别介绍主要的几种储量大且分布广的矿产。同时笔者展现了该海域复杂的生态系统,极端的生物特性以及其在医药、环保等领域的独特效用。通过对两类资源的介绍,说明浩瀚的深海海底区域可以成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并拓展科研及产业视野的未来阵地。当然,在介绍深海海底区域资源概况的同时,笔者通过分析确定深海海底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法律上所界定的范围。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章节。《联合国海洋公约》确立了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作为该区域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围绕这个原则建立了一系列的具体制度。这些都构成了该区域资源开发的法律基础。笔者首先从学理上分析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内涵以及各学派对其的不同主张,紧接着笔者分析了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法律属性,阐释了其立法体现,梳理其产生历史,解析了其适用情况。通过对其历史与实践效用的分析,笔者对该原则进行了考量并指出其优缺点,为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改良提出了建议。第三章是本文探讨深海海底区域的矿产开发制度的章节。笔者从分析《联合国海洋公约》等多个法律文件的具体规定出发,全面分析各项制度的联系与实施中的问题,找出各项制度之间的矛盾。同时笔者也分析该领域立法的最新动向,找出其缺陷,表达立法期待。笔者重点考察管理局的组织架构,并结合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以及现实开发需要,提出一系列增加管理局职能的主张。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讨论商业化开发实现后惠益共享及争端解决的问题。笔者论证了惠益共享的必然性并找出当前立法的局限性并对未来惠益共享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最后笔者从开发者、管理局以及担保国三者的角度出发,为各自参与深海海底区域的矿业开发争端解决寻找合适的路径,以求丰富和完善现今深海海底区域的资源开发争端解决机制。同时笔者也对该争端解决机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能使该机制能更好的应对商业化开发的到来。第四章是本文探讨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部分。该章笔者将考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揭示各自的漏洞与不足。分析在缺乏统一国际公约的背景下,为何出现发达国家热衷于该区域的基因资源开发而发展中国家屡屡被拒之门外的怪象。笔者通过分析现今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找到了答案。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不一致之处并通过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难以完全消解的矛盾。因此笔者将希望寄托于联合国正在制定的关于国家管辖外海域基因资源开发与养护的多边协定身上。对此,笔者通过考察其立法工作的历史与新近发展,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指出未来新一轮政府间磋商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新公约的制订提出有益的意见。第五章是本文探讨深海海底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的部分。笔者首先揭示深海海底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与深海采矿对环境破坏的必然性,提出环境保护立法是该区域资源开发的前置条件。笔者在考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管理局各规章(含草案)对环保的规制或拟规制的基础上,阐释在目前的认知状况下,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预防机制的重要性。笔者重点介绍了该机制并分析其在深海海底区域实施的可能性。同时笔者将分析管理局现实职能架构对有效实施该制度的不协同性,指出管理局的机构建设缺陷。最后,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主张以期完善管理局环保功能的部门建设,确保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有效运作。第六章是全文的最终落脚点。在本章中笔者将根据前文的分析,结合中国在此领域的立法现状,对中国有关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立法提出建议。笔者首先梳理国外立法,并在此基础上阐释我国首部《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的特征,指出我国这部法律的突出成绩与不足之处,并结合当前国际立法动向对我国未来构建一套完善的深海海底区域立法体系提出立法建议。

夏朝旭[8](2012)在《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1673年建城至今已经历近350年的岁月。在此期间曾为清廷对峙沙俄的军政中心,日伪殖民掠夺的工业重镇,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吉林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市用地的增长、城市社会功能的重组、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变动。吉林城市空间是在特定的山水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在创造历史中的主观作用和规划干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身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论文结合城市发展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将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看作一个开放系统的运行过程,将其放到一个纵横时空坐标当中分析,探讨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和外在动力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奠定基础。首先,论文界定吉林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演变为研究范围,对国内外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建构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的理论体系:对自组织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归纳城市空间的自组织机制;探析他组织机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与促进;最后提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其次,在理论框架建构基础上,按照吉林城市系统发展的内在特征,将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划分成三个典型阶段:依江生成阶段、跨江多核阶段、沿江蔓延阶段,总结三阶段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挖掘其内在自组织力推动、他组织干预力制约、市场机制激发等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第一阶段为自组织主导的城市形成。经历了城市空间的孕育、产生、形成的过程,城市结构从聚落开端到“城”产生以及“城”+“市”的生长,城市形态在空间上呈现出“跳跃式”,在时间上呈现出“两段式”的自组织性,表现为“简单系统”的单一空间,这一阶段城市空间的自组织机制主要体现在自然区位的内在驱动、民族文化的震荡发展、地缘政治的更迭影响。第二阶段为他组织干预的空间裂变。城市空间经历了转型、突变、停滞的发展期,城市空间在时间脉络上呈现出单核生长、双核分异、跨江双岸的演化轨迹;城市空间结构以多核分异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混乱到有序的空间骨架、简单到复杂的功能增殖、自然与人工的肌理分异;行政干预成为这一阶段影响城市空间的重要的他组织机制,以自组织机制的激发力、政府政策驱动力、城市规划干预力的外在形式,深刻的影响着吉林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变。第三阶段为市场机制下的空间扩展。城市空间经历了内聚和扩展的发展期,呈现出了外部空间扩张、内部空间演替、滨水空间开发的演化过程。由于市场机制的主导,吉林城市经济的增长促使城市功能的扩张;土地体制改革,加速了房地产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区域协同使得吉林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加速城市空间的发展。最后,基于对吉林城市空间演变及内在动力的剖析,探求自组织机制与他组织机制相契合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提出多核协同的内部空间演替模式;提出跨越式的外部空间生长模式;并从区域角度探索其空间协同的趋势。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成果。第一,明确吉林城市空间自组织主导的形成观;第二,提出吉林城市空间他组织干预的裂变论及市场机制的主导论;第三,提出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赖继年[9](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认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方益昉[10](2012)在《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 ——以黄禹锡事件为轴心》文中研究说明作者从单向研究科技的进步,到多维关注科技的失衡,从而开始逐步聚焦导致生命科学技术扩张异化的历史与现实案例,以及构成这些案例的相关背景因素,近年来逐步将科技畸化的阐述和讨论,作为主要的学术研究方向之一。本文聚焦当下生命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试图建立以政治元素为重点的科学技术历史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①作者研究生命科技异化的目的,无非希望生命科学技术回归本义,让生命科学技术一如既往地成为人类个体和谐生存,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推动因素之一。本文关注的科学政治研究和写作,是基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角度逐步拓展的。这种有关科学政治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应该也是可以在科学技术史的其他研究领域中,重复尝试和反复验证的。上述思考与研究,始于2005年下半叶爆发的韩国黄禹锡干细胞生物技术事件。为此,本文就以该事件为轴心,辅以中外科技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及发生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展开比较研究和平行分析。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课题缘起、案例选择、立论假设、方法结构、概念界定、目的意义、研究背景以及创新特色。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围绕韩国的黄禹锡事件,通过生物医学专业视角跟踪和剖析了该事件发生以来数年间不断披露和出现的细节,平行分析了决定黄禹锡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的其他关键因子。本文主要将发生在中国近代与当代社会的生物医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案例,比对黄禹锡事件,致力于发掘现实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值得警示的因素。本文目前主要关注影响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六项关键因素,逐章细化分析:本文第2章讨论科学伦理遭遇国家利益时的历史尴尬,即意识形态往往任意突破科学伦理的底线。通过剖析国家主义在韩国科学巨星黄禹锡腾空与陨落中的表现特征,分析了中国近代科研史上的创举,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过程中国家主义对科研的影响。此事并非孤例,上世纪50-60年代,李森科主义和遗传学理论在中国遭遇,成为生物学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历史现象。将生命绑架于技术的案例,二次大战中的曼哈顿计划是先例,即将核子技术偏离治病救人的核医学的轨道,转向摧毁生灵的核武器研发。上述案例的共性是,普遍存在违背科学共同体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突出了政治需要、政治正确、违背科学精神、引入军事思维等国家主义的表征。在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下,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伦理规范全部让位于国家利益,最终干扰着科学进程的纯洁,阻碍着生命科学的健康发展。历史表明,政权维护中不惜将生命科学拿来陪绑,这样一味崇尚国家利益至上,往往会将科学技术研究导向歧路,生命科技最终也会导致对生态的伤害。第3章主要回顾近5年中的干细胞克隆生物科技在新世纪的发展历程。2005年以后,黄禹锡中断干细胞克隆研究,但世界主要干细胞和克隆技术实验中心继续探究,对黄禹锡所有工作成就加以复核与认定,肯定了其在无性繁殖或孤雌繁殖的研究方向上,为干细胞克隆领域获得长足进取提供了依据。于是,生命话语的重心,再次转移到了西方学术共同体,东西方争夺学术话语权的波澜风起云涌。一方面,黄禹锡事件之后,西方获得丰盛的生物克隆和干细胞成果,直至合成生物学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生命。另一方面,就在西方抓住机遇全线突破的同时,东方特别是中国生命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却倒退至原始竞争阶段,某些骨干企业与技术人员不惜劫持生物技术,频频暴露出滥用技术与概念、危及生命健康的群体性丑闻。中国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伦理和道德危机集中爆发,直接危害着世界1/5人口的健康与未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来自东西方技术精英再度携手合谋,左右转基因主粮的东进战略。在第4章中,文章不仅将黄禹锡事件中的主要角色黄禹锡个人,还将其他相关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内精英人士的个性特征和所作所为,作为研究重点。同时,作者继续比较了曼哈顿计划中成功反击法西斯的精英共同理念,近代中国生命科学历史事件中,形形色色专业精英人士在阶级斗争年代以来的学术操守,有科技精英自动畸化,沦为行政工具;有科技学术被动畸化,成为外交工具;也有与奸商为伍,出卖灵魂与技术的个体。当下,生物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政治巨鳄控制政权的玩物,转基因主粮种植的政治博弈中,隐现国际巨鳄的背影,居然有人熟视无睹。文章化繁为简,引证一位中学生的论文,旨在戳破类似皇帝新衣的转基因主粮包装。科学技术由人类发明和利用,研究科学技术首先依赖于从事研究的人类本质,或曰科学精英素质。关键科研人员的关键素质和研究背景,对核心科学技术的发明与维护,对核心专利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对于社会效益可以产生不容忽视的结局。个人的社会属性,愈来愈作用于科技项目。当代历史表明,科学工作者个体无法摆脱政治纠葛的现实困境。在中国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更要有针对性地重新呼唤学者的公共意识、独立意志和敬畏精神。第5章解析韩国卢武玄政府为了扶持黄禹锡团队,在人力、财力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大开绿灯的细节。但政府在黄禹锡遭受学术争议后,极力利用公权力,力图在第一时间摆脱与黄的瓜葛。至今,韩国政府的举国力挺模式,一直获得中国科技部的极力赏识,类似的政府行为在中国农业部运作转基因主粮市场化过程中集中体现,摆明了政府角色与利益集团的柔性联系。公权在生命科学中的位置相当微妙,美国利用宗教敬畏,试图制衡公权机构在生命科技上的过度出位。目前伦理框架下,到位的公权有助约束民间科学狂人冲撞生命科技伦理底线的危机事件。在我国,芸芸众生满怀善良与感恩之心,习惯将国家与政府概念合二为一,为此,必须明晰概念,国家是一种象征,政府则由一批代表人物集合而成,是行使公权的利益集团,不管他们声称代表国家利益、民众利益、还是其他利益,总之是有着明确利益导向的实体。政府的作为与政府的行政目标,最终有其政治目的,征收巨额税收是其中之一,托词包括维系国家机器的运转能力。学者需要看清政府在科学技术中的角色与目的,即他们坚定的利益诉求。第6章重点讨论资本对于科技发展的现实意义。人类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光游牧在农业社会,产生了生物技术历史上的童贞交流与人文牧歌,无欲无求,延绵生灵。公权与资本尚未崛起之时,技术与产品传播全球,养育人类。遇到全球航海契机,一面带来技术与产品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控制和征服。封建时代利用生物技术,比如中国的茶叶技术与产品,可以统治约束异族,但是中国从来没有过度利用这项先进武器。西方最后操起生物技术武器,大打经济战略,鸦片贸易就是西方击溃中国的技术亮器之一,烟草紧随其后,至今遗患中国。新世纪以来,西方的资本与技术结合,不仅在中国、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技术领域,同时也在与其相关的金融资本领域展开全面防线与围剿,韩国黄禹锡事件与中国的股市新宠海普瑞,以及外资操控下越来越多中国张略农产品等,先扬后抑,笼罩在西方战略的阴影下。资本市场上生物技术产业的波动,与国际资本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资本化上的作为,不仅是新兴的高技术博弈领域,也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新天地。生物技术和产品的战略规划布局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同步关联,为新世纪资本寻求技术中的利润,铺垫了逻辑依据。今日西方继续施展掌握生物技术控制力量的决心,启示我们不能轻视转基因主粮技术与产品背后的政治力量。资本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在现代生命科技中具有历史性的同盟关系。第7章讨论了黄禹锡事件中媒体报道及其产生的效果,这一结论的获得,部分是通过统计分析主要网络媒体的海量报道数据,了解了东西方媒体报道中的系统性倾向,揭示了大众文化与科技传媒的关系。在科技媒体报道诠释生命科学技术主题及其文化外延中,要求自律负责的媒体主动提升科技素质与职业道德,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公众科学文化提升的目的,共同抵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负面误导。近年来,我国媒体做出大量的“洪氏人人百岁”报道,“张氏绿豆治病”报道,“马氏独创治病”和“李氏道家养生”报道等等,大众媒体在涉及生命话语时,不断表现失常。我们主张科学传媒的专业精神与现实意义,重视它对公众生命话语把握的导向作用。为此,不仅需要鼓励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正面作用,也要警惕一旦出现媒体运作泛滥,将对生命健康的产生无穷威胁。合理运用信息化时代媒体技术,是生命科技话语掌控,及其影响力施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最后一章概括了四项研究结论:1.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实验中隔离净化培养出来的尤物。2.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至少与意识形态、话语竞争、学者操守、政府作为、资本野心和文化传媒等外界因子具备互动联系。3.现代生命科学的良性发展环境与健康运用背景,取决于上述外部因子的综合平衡。4.生命科学政治研究项目,着力揭示与探讨涉及上述研究因子的平衡艺术。最后,基于目前的初步研究,文末也强调了未来的研究重点有待深化,制定了预计的研究框架,即从单一因子的科学相关元素分析,开始侧重二元复合因子分析。

二、日本MEXT推行生物分子5年开发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MEXT推行生物分子5年开发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2.3.1 Faithfulness
        2.3.2 Readability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4.2.3 Conversion
        4.2.4 Domestication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4.3.1 Conciseness
        4.3.2 Accuracy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2)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2.4 相关理论综述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4.1.1 成果转化方式
        4.1.2 资产管理方式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4.2.1 成果转化方式
        4.2.2 资产管理方式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4.3.1 成果转化方式
        4.3.2 资产管理方式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4.4.1 成果转化方式
        4.4.2 资产管理方式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4.5.1 成果转化方式
        4.5.2 资产管理方式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4.6.1 成果转化方式
        4.6.2 资产管理方式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4.7.1 成果转化方式
        4.7.2 资产管理方式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10 小结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5.1.1 财政部门
        5.1.2 中国科学院
        5.1.3 社会公众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2.1 评价原则
        5.2.2 评价思路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5.4 小结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2.1 链式转化模式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7.3.5 典型案例
    7.4 小结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8.2 人才层面问题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8.3 工作流程问题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8.4 利益分配问题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8.6 风险问题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9.1 政府层面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9.2 中科院层面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9.3 研究院(所)层面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科学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诉求
        二、新时期我国课程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全新引领
        四、科学教育所面临能力培养的现实危机
        五、世界能源危机对公民教育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掌握知识到获得观念的跨越:大概念的教育意蕴
    第一节 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新理念
        一、大概念的内涵理路
        二、大概念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角色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指向学生科学观念的获得
        一、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研究概述
        二、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结构分析
        三、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价值分析
第二章 从理念的课程到可操作的课程:大概念的课程转化
    第一节 课程转化的理论探讨
        一、课程转化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转化的层级向度
    第二节 大概念的课程转化方案层级
        一、积极探索我国课程改革文化背景中的课程转化策略
        二、从理解到文本:大概念的教材转化
        三、从文本到理解:大概念的教学转化
    第三节 围绕大概念的教材转化模式建构
        一、围绕大概念教材转化模式的构建思考
        二、附加模式:大概念内容主题式嵌入转化
        三、进阶模式:大概念内容持续式承接转化
        四、网状模式:大概念内容复合式扩展转化
        五、聚焦模式:大概念内容立体式整合转化
        六、围绕大概念教材转化模式的反思
    第四节 围绕大概念的教学转化模式建构
        一、围绕大概念教学转化模式的构建思考
        二、知识流动模式:依循知识脉络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三、意义表征模式:依循意义阐释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四、要素序列模式:依循结构要素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五、循环解析模式:依循系统原理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六、围绕大概念教学转化模式的反思
第三章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相关研究解读
        一、国际课程标准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二、国际科学研究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三、国际能量教育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四、国际能量素养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五、哲学研究视野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第二节 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的理论框架:学科思想到课程的转化
        一、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之知识体系分析
        二、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之哲学观念分析
        三、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之方法原则分析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课程结构设计的检验与修订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结构要点专家咨询结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细分条目专家咨询结果
第四章 能量大概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材转化
    第一节 多版本小学科学教材中能量大概念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二、冀教版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三、苏教版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四、教科版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五、各版本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第二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设计
        一、能量大概念之知识体系的教材转化分析
        二、能量大概念之哲学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三、能量大概念之方法原则的教材转化分析
    第三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材转化的意见征询与反馈
        一、该转化方案具有理论先导性
        二、该转化方案具有现实价值性
第五章 能量大概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学转化
    第一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小学科学教师能量大概念教学转化的观念分析
        二、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转化的文本审析
    第二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学转化设计
        一、能量大概念之知识体系维度的教学设计
        二、能量大概念之哲学观念的教学转化分析
        三、能量大概念之方法原则的教学转化分析
    第三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学转化的教师理解与反思分析
        一、质疑抗拒阶段
        二、调整适应阶段
        三、尝试接纳阶段
        四、灵活运用阶段
第六章 指向未来的反思展望: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科学大概念是科学教育转识成智的现实路径
        二、科学大概念包含知识体系、哲学观念与方法原则的教育性结构
        三、教师的大概念意识能够使教学更具育人价值
        四、大概念的教材转化让国家课程理念得以实现更好的贯通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课程转化需要引起重视
        二、形成科学教育中大概念课程转化的完整研究体系十分重要
        三、保障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相关举措需要完善与强化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种版本教材基本信息
附录2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结构要点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3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细分条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4 关于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材转化方案的访谈提纲
附录5 关于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学转化方案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4)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述评
        一、协同的相关研究
        二、博士生培养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协同机制
        二、博士生培养过程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协同机制的动因、特征与运行原则
    第一节 协同机制的动因
        一、社会需求的增加
        二、功利主义的影响
        三、主体价值追求
    第二节 协同机制的特征
        一、正式性
        二、风险性
        三、主体多样性
        四、周期性
        五、针对性
    第三节 协同机制的运行原则
        一、多元导向原则
        二、多向互动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产权明晰原则
第三章 UCL与 NTNU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机制比较
    第一节 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协同机制分析
        一、课程平台建设
        二、协同实体分析
        三、监督体系
        四、英国研究与创新委员会的支持
        五、协同结果
    第二节 挪威科技大学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机制分析
        一、课程平台建设
        二、协同实体分析
        三、监督体系
        四、挪威研究委员会的支持
        五、协同结果
    第三节 UCL与 NTNU博士生协同培养的经验
        一、协同动力
        二、运行机制
        三、协同内容
        四、组织保障
第四章 我国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协同机制的历程、问题与适切性
    第一节 我国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协同历程
        一、我国博士生协同培养的历史梳理
        二、博士生协同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节 我国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理念存在误区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
        三、组织保障有待完善
    第三节 借鉴欧洲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协同机制的基础
        一、遵循的理念一致
        二、博士生培养的目标相同
        三、优势相同
第五章 博士生协同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角色定位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企业锐意创新
        三、高校寻求开放
    第二节 机制构建
        一、沟通机制
        二、政策机制
        三、经费机制
        四、监督机制
        五、文化机制
    第三节 质量提升
        一、关注虚拟协同
        二、培育协同实体
    第四节 组织保障
        一、指导机构
        二、评估与追踪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5)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2.1.2 后学院科学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协同理论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3.1.1 历史起源
        3.1.2 发展阶段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3.1.6 特点与启示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3.2.1 历史起源
        3.2.2 发展过程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4.1.1 项目简介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4.1.3 项目特点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4.2.1 项目简介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4.3.1 项目简介
        4.3.2 项目机制分析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4.5.4 经验与启示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4.6.1 三种模式概况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5.1.1 指标设计过程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5.1.3 访谈调研设计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5.2.1 企业博士后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1 企业因素
        5.4.2 高校因素
        5.4.3 外界因素
        5.4.4 自身因素
        5.4.5 培养结果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6)日本“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的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高校
        2.日本“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
    (四)文献综述
        1.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2.有关日本“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的相关研究
        3.对相关研究的述评
    (五)理论基础
        1.大学职能理论
        2.教育政策分析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法
    (七)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研究思路
        2.研究框架
二、日本“博士课程制教育引领计划”
    (一)项目出台背景
    (二)项目目标及遴选
    (三)项目实施
    (四)项目评价及结果
三、日本“顶级国际化大学”战略项目
    (一)项目出台背景
    (二)项目目标及遴选
    (三)项目实施
    (四)项目评估及结果
四、日本“世界顶级研究基地形成促进”项目
    (一)项目出台背景
    (二)目标及申请流程
    (三)项目实施
    (四)项目评价及结果
五、日本“地方大学促进地方创生事业”
    (一)项目出台的背景
    (二)项目目标及遴选
    (三)项目实施
    (四)评项目价及结果
六、“大学间交流项目”
    (一)项目出台背景
    (二)项目目标及遴选标准
    (三)项目实施
    (四)项目评价及结果
七、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1.资助项目的多样性与针对性
        2.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与卓越性
        3.资助高校的多样性与针对性
        4.评审体制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5.遴选标准的高规格性
    (二)启示
        1.明确大学发展定位,明了大学发展路径
        2.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完善评价体系
        3.执行公开评价,重视评价结果
        4.作为行政力量的政府高度化介入与作为学术力量的大学特色化实施相结合
        5.制定科学合理项目遴选标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7)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五、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动因
    第一节 陆生能源危机概述
        一、传统能源的短缺
        二、新能源开发的成就与困惑
    第二节 深海海底区域的主要资源及其价值
        一、深海海底区域的地理定位及法律定义
        二、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及其价值
        三、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及其价值
第二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法律原则——人类共同遗产原则
    第一节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内化表现
        一、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含义
        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法律属性
        三、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体现
        四、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外化展现及评述
        一、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理性认识
        三、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立法解析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范围内的规范梳理
        二、《执行协定》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修改及两者的关系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视野内的探矿及勘探规则
        四、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立法动向
    第二节 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架构与职能完善问题
        一、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组织架构概述
        二、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功能及其主要活动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职能完善构想
    第三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惠益共享问题
        一、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的必然性
        二、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的立法格局
        三、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开发的争端解决问题
        一、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解决的立法概述
        二、矿业开发者应对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考察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对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考察
        四、担保国参与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分析
    结论
第四章 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法律规制问题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度缺失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制度漏洞
        三、两大公约体系的分歧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矛盾
        一、失衡的知识产权保护现实
        二、Trips协议项下的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制度
        三、Trips协议体系与《公约》之间的龃龉
        四、缓解Trips协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矛盾的路径考察
    第三节 BBNJ国际协定的制订
        一、制订BBNJ国际协定的前期准备
        二、BBNJ国际协定制订的晚近发展
        三、BBNJ国际协定制订工作评述及未来展望
    结论
第五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立法分析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环境保护的基础规制
        二、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探矿勘探规章的环保考虑
        三、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立法的新近趋势
    第二节 环境风险预防及其实施机制的完善
        一、建立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现实需要
        二、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内化表现
        三、环境风险预防制度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实施的成果与无奈
        四、环境风险预防语境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组织架构缺陷
        五、环境风险预防机制视野内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职能完善选择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对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立法规制
    第一节 国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梳理与中国的立法选择
        一、国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梳理
        二、中国的立法选择
    第二节 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的评述与制度完善
        一、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评述
        二、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范围及概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3 吉林城市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第2章 吉林城市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的自组织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城市空间的自组织机制
        2.1.3 城市空间的自组织轨迹
    2.2 城市空间的他组织
        2.2.1 自组织与他组织
        2.2.2 城市空间的他组织层次
        2.2.3 城市空间的他组织特征
    2.3 城市空间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
        2.3.1 尊重城市空间历时结构
        2.3.2 激发城市空间突变升级
        2.3.3 引导城市空间有度竞争
        2.3.4 避免城市空间蔓延扩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组织主导的城市形成——依江生成
    3.1 缓慢动荡的发展背景
        3.1.1 城市空间孕育期
        3.1.2 城市空间产生期
        3.1.3 城市空间形成期
    3.2 “城”到“市”的演化轨迹
        3.2.1 聚落开端
        3.2.2 “城”产生
        3.2.3 “城”+“市”生长
    3.3 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特征
        3.3.1 “跳跃式”的城址变迁
        3.3.2 “两段式”的时空差异
        3.3.3 “简单系统”的单一空间
    3.4 震荡萌芽的自组织机制
        3.4.1 自然区位的内在驱动
        3.4.2 民族文化的震荡机制
        3.4.3 地缘政治的更迭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他组织干预的空间裂变——跨江多核
    4.1 转型突变的发展背景
        4.1.1 城市空间转型期
        4.1.2 城市空间突变期
        4.1.3 城市空间停滞期
    4.2 跨江发展的演化轨迹
        4.2.1 单核生长
        4.2.2 双核分异
        4.2.3 跨江双岸
    4.3 多核分异的结构特征
        4.3.1 混乱到有序的空间骨架
        4.3.2 简单到复杂的功能增殖
        4.3.3 自然与人工的肌理分异
    4.4 行政干预的他组织机制
        4.4.1 自组织机制的激发力
        4.4.2 政府政策的驱动力
        4.4.3 城市规划的干预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机制下的空间扩展——沿江蔓延
    5.1 内聚扩张的发展背景
        5.1.1 城市空间内聚期
        5.1.2 城市空间扩张期
    5.2 沿江蔓延的演化轨迹
        5.2.1 外部空间扩张
        5.2.2 内部空间演替
        5.2.3 滨水空间开发
    5.3 市场主导的演化机制
        5.3.1 经济增长的推动
        5.3.2 土地开发的引导
        5.3.3 区域协同的支持
        5.3.4 行政干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生长、跨越与融合
    6.1 空间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解析
        6.1.1 自组织力的导向
        6.1.2 政策干预的激发
        6.1.3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契合
    6.2 “多核协同”的内部空间演替模式
        6.2.1 空间演替机制辨析
        6.2.2 多核空间协同竞争
        6.2.3 双岸空间衔接互动
        6.2.4 社区空间有序重构
    6.3 “跨越式”的外部空间生长模式
        6.3.1 中部板块的更新模式
        6.3.2 南部板块的拓展模式
        6.3.3 西北部板块的跨越模式
    6.4 区域协调的区域空间融合共生趋势
        6.4.1 吉长孤立到协作的空间演变
        6.4.2 吉长双城融合的空间发展趋势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 ——以黄禹锡事件为轴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方法与学术背景
    1.1 课题缘起与案例选择
    1.2 立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1.3 概念界定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意义
    1.5 科学政治学研究背景
第2章 科学伦理遭遇国家利益:意识形态至上任意突破科学底线
    2.1 黄禹锡崛起过程中蕴涵国家主义特征
        2.1.1 从高高举起到轻轻放下
        2.1.2 GDP曲线上的一个拐点
        2.1.3 黄禹锡事件并非孤立的科学史案例
    2.2 从化学合成胰岛素案例看国家主义特征
        2.2.1 兵团决战挤破急功近利的科研泡沫
        2.2.2 回归科学共同体研究范式收获成果
        2.2.3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拒绝诺贝尔情结
        2.2.4 政治意识指导科研模式完全失败
    2.3 遗传学理论也要服从革命需要
        2.3.1 生物学概念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2.3.2 李森科学说挑动国家政治利益
        2.3.3 遗传学终究只是权争的牺牲品
    2.4 曼哈顿计划中的国家主义特征
        2.4.1 放射医学:核子技术的理想归宿
        2.4.2 原子弹:曼哈顿计划毁灭了生灵
    2.5 我国生命科技史上的国家主义:衰落还是兴起
第3章 西方的进展与东方的失衡:后黄禹锡时代生命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3.1 聚焦“孤雌繁殖”:黄禹锡启发了干细胞学术思路
    3.2 二年突破三项干细胞研究纪录的西方学术圈奇迹
    3.3 后黄禹锡时代的干细胞与克隆技术研究成果总汇
    3.4 合成生物学引领人类科技制造首例人造生命雏形
    3.5 缺乏科技敬畏的中国社会技术开发危及生命健康
        3.5.1 粗放型的添加剂技术泛滥在危害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领域
        3.5.2 专业监管缺位下引进的新技术意外加剧了食品安全危机
        3.5.3 技术与资本的内外勾结主导了转基因主粮种植逐利中原
第4章 人格操守影响科学伦理:解读生命科学事件中的精英作为
    4.1 黄禹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与行为操守
    4.2 曼哈顿计划的成功与反法西斯精英的共同理念
    4.3 近代中国生命科学历史事件中的形形色色专业人士
        4.3.1 科学精英的内在人格与学术多元
        4.3.2 阶级斗争年代中的学术精英操守
        4.3.3 科技精英自动畸化沦为行政工具
        4.3.4 科技学术被动畸化成为外交工具
        4.3.5 与奸商为伍出卖灵魂与技术的个体
    4.4 生物科学技术成为政治巨鳄控制政权的玩物
    4.5 转基因主粮种植的政治博弈中隐现国际巨鳄的背影
    4.6 高中生凭借基础知识关注着转基因粮食的十大疑问
    4.7 生命科学工作者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和敬畏言行
第5章 崛起的冲动依托权力的本能:解析生命科学背后的政府作为
    5.1 紧握政府无形之手数年造就黄禹锡“大师”
    5.2 韩国政府力挺模式获得中国科技部极力赏识
    5.3 生命科学中的宗教敬畏得以制衡美国公权机构
    5.4 美国通过制度设计提升科学技术去政治化的水准
    5.5 利用公权约束民间科学狂人冲撞生命科技伦理底线
    5.6 转基因主粮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角色与利益集团诉求
    5.7 巨额税收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能力的主要来源
第6章 资本的欲望:千年生物技术产品史中资本的逐利生存战略
    6.1 光环下的韩国生物医药资本市场集体亢奋
    6.2 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国际资本追逐暴利野心
    6.3 横扫国际生物制品市场的千年资本逐利历史
        6.3.1 国际资本高盛公司捧杀中国企业海普瑞
        6.3.2 外资操控下的农产品制造潜伏隐性危机
        6.3.3 生物技术历史上的童贞交流与人文牧歌
        6.3.4 资本左右下的茶叶生理性依赖成为战略武器
第7章 多媒体时代的话语角力:科学精神与公民素养的平衡
    7.1 黄禹锡事件中的大众媒体角色
        7.1.1 事件发端阶段
        7.1.2 事件发酵阶段
        7.1.3 事件高潮阶段
        7.1.4 事件后续阶段
    7.2 媒体对于生命科技新闻热点选择性关注的统计分析
    7.3 解构MBC商业电视台的从业行为
    7.4 科学文化与传媒在韩国当代生命科技中的作用
    7.5 理性报道生命事件可以引导正面社会效应
    7.6 政府与媒体沟通处于失灵阶段的生命科技应用现况
    7.7 大众媒体急需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以适应科技时代
    7.8 科学传媒的专业精神与现实意义
第8章 总结
附表:黄禹锡事件时间表
附表:2005 年 12 月-2011 年 6 月间黄禹锡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四、日本MEXT推行生物分子5年开发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2]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马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3]科学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D]. 李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机制研究[D]. 许亚超. 天津大学, 2018(06)
  • [5]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日本“提升高校教育能力项目”的政策分析[D]. 陈怡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 吕瑞.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8]吉林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研究[D]. 夏朝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1)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10]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 ——以黄禹锡事件为轴心[D]. 方益昉.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日本 MEXT 启动生物分子 5 年发展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