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分析和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徐彭强[1](2019)在《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文中认为在河面较宽的平原地区,利用明渠导流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导流方式,其具有施工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运用。在导流明渠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成本、进度、安全等因素,往往还需要同时考虑导流期间的施工安全和通航水流条件问题。本工程坝址处为典型的分汊河段,施工周期较长,在河心洲上修建导流明渠,不仅仅需要考虑上述因素,更需要考虑到支汊河流的分流比;导流明渠不仅需要承担泄流任务,更需要担任通航问题,明渠内部水流条件复杂,因此对导流明渠进行分流比和通航分析对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数值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在分汊河道上修建导流明渠时的分流比及明渠内的通航水流条件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分汊河道上计算分流比是一个多因素问题耦合的过程,包括原始河床形式、高程、含沙量及降水等因素;在计算开挖导流明渠的分流时,需要考虑明渠的断面形式、倾角等。本文在根据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原始地形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坝址附近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2)利用数值模型计算各期导流设计流量下的上下游水位,同时对不同工况下东、西大河的泄流能力及分流比等水流特性进行计算复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航迹线落差、主流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纵横向流速、流态、通航水深,提出各施工阶段助航流速≤3.5m/s的最大通航流量,确定合理的通航河道范围和适于通航的水位和流量范围。验证导流明渠口门区是否出现如泡漩、乱流等不良流态等。(3)验证汛期围堰拆除至12.0m高程后的平台流速;一汛、三汛期间东、西大河原河道通航,测验闸室段流速及流态。确定合理的通航范围和适于通航的水位和流量范围。(4)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初选方案基本能够满足泄流要求,但两侧河道分流比较原始天然河道出入较大。选用改进“一字型”导流方案,在不同工况下既能保证基坑内安全施工,又能满足通航要求。在施工周期内,基本能够自航通航,在特殊工况如汛期围堰拆除至12m标高以及枯水期遇大流量洪水时需要采取相关的助航措施,以保证导流明渠内船只正常的通行。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2](2017)在《三峡工程截流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建设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导流方案,大江截流最大水深60 m、实测最大流量11600 m3 s-1大,河床深厚覆盖层达20 m,截流过程潜在堤头坍塌风险;明渠截流最大设计流量10300 m3 s-1、落差4.11 m、龙口流速7 m s-1、水深20 m,明渠基面平整光滑、不利抛投料稳定,截流进占抛投强度11.46万立方米/日;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均需兼顾施工期通航要求.大江截流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截流方案;导流明渠截流采用"垫底加糙、双戗立堵、上游双向进占、下游单向进占"的方案.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的综合困难程度乃世界截流史所罕见,两次截流的成功实施,标志中国河道截流技术跻身世界领先地位.
高鹏[3](2015)在《向家坝水电站大江截流设计与施工》文中指出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工程具有截流流量标准高、截流流速大、分流条件差、抛投强度大等特点,致使截流施工难度较大。在吸收截流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截流方案设计,精心组织截流施工,成功地实现了大江截流。简要介绍了该工程截流设计方案及施工过程,并总结了此次截流取得成功的经验,包括充分作好预案、组织实战演习、建立完备水文信息系统、适当降低戗堤堤头高程等。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杨文俊,郑守仁[4](2009)在《三峡工程施工水流过程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效果》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施工期水流控制过程复杂,施工通航要求高,实践证明针对工程特点提出的"三期导流、明渠通航、围堰挡水发电"的施工方案是正确的;大江成功截流实现了工程建设一期向二期的转变;明渠封堵截流完成了二期向三期的转变;通过工程实践,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杨文俊,孙志禹,郑守仁[5](2006)在《三峡工程施工期(Ⅱ→Ⅲ期)河流控制关键技术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三峡工程二期施工建设的进展,截流后导流明渠将完成使命,工程建设由二期施工向三期过渡。其间,许多关键技术创新成果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后期底孔导流的研究,满足了三期导流及围堰挡水发电水位135m的泄量要求;人工明渠双戗截流试验分析研究及截流分担落差控制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强度之高、难度之大、工期之紧堪称世界水电工程之最。通过科技攻关,精心施工,创造了碾压混凝土浇筑多项世界纪录,最大仓面面积达到19012m2,最大月浇筑强度达47.6万m3,最大日浇筑强度达21066m3等。
戴会超,朱红兵[6](2005)在《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经多年科学试验研究 ,解决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对双戗堤协调进占、垫底加糙技术、数字仿真系统、截流科学化、信息化集成等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其成果通过施工检验 ,满足工程要求。
郭红民,车清权,柏林,陈辉[7](2004)在《从三峡工程截流看水力学跟踪预报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整体水工截流模型在三峡工程二期大江截流及三期明渠截流实施期间, 两次全过程对截流施工水力学条件进行了跟踪预报水工模型试验。本文介绍了这两次截流跟踪预报实践的技术路线、技术手段、预报方法、预报成果及对工程决策和指导施工所起的作用, 可供类似截流工程参考。
赵文焕,邹冰玉[8](2003)在《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分析和预报》文中指出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时,大坝导流底孔分流比对截流影响重大。对导流底孔分流比进行准确预报是截流龙口水文要素预报的关键,对截流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影响导流底孔分流比的主要因素有:上、下龙口口门宽,坝址流量。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所以采用相关图法进行预报。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能灵活运用实时信息,充分考虑利用预报员的经验,实际应用情况良好。对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
成金海,樊云,胡焰鹏[9](2003)在《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力要素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明渠截流已于2002年11月6日顺利合龙。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系统地利用当今国内外成熟的可靠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水文监测技术,收集了丰富的水文信息。分析研究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水文情势、导流底孔分流情况、明渠流态和流场、截流戗堤断面形态、龙口宽度、落差、流速等水力要素的变化以及各要素间的相关关系,及时利用于施工决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明波,郭海晋,秦智伟,黄燕,沈燕舟[10](2003)在《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文水力学计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深入分析截流龙口水文水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龙口和导流底孔联算的水文水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不同流量级和不同口门宽的截流龙口主要水力学指标,有效指导了三峡三期明渠截流的实施,并受到了三峡工程开发公司高度评价。
二、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分析和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分析和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明渠导流研究现状 |
1.2.2 分汊河流分流比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施工导流方案初选 |
2.1 工程概况 |
2.2 枢纽布置 |
2.3 工程水文地质 |
2.4 施工导流方案初选 |
2.4.1 施工导流标准 |
2.4.2 施工导流要求及方案初选 |
2.4.3 施工导流建筑物初步设计 |
第3章 初选方案保证施工安全水流特性计算分析 |
3.1 引言 |
3.2 平面二维数值模型 |
3.2.1 基本方程 |
3.2.2 数值解法 |
3.2.3 定解条件 |
3.2.4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
3.3 软件模块 |
3.4 模型率定 |
3.5 初选方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3.5.1 一枯时段分流比数值模拟分析 |
3.5.2 三枯时段分流比数值模拟分析 |
3.6 结果分析 |
第4章 改进方案保证通航条件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导流明渠改进方案 |
4.3 改进方案泄流能力校核 |
4.4 改进方案通航条件计算分析 |
4.4.1 一枯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
4.4.2 一汛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
4.4.3 三枯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
4.4.4 三汛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汊河段明渠导流物理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工况 |
5.2.1 一期导流试验工况 |
5.2.2 二期导流试验工况 |
5.3 施工导流模型试验研究 |
5.3.1 一期导流试验 |
5.3.2 二期导流试验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三峡工程截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大江截流 |
3.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
3.2 截流方案 |
3.3 截流准备 |
3.4 截流实施 |
4 导流明渠截流 |
4.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
4.2 截流方案 |
4.3 截流准备 |
4.4 截流实施 |
5 三峡工程截流施工的技术突破 |
5.1 深水截流技术 |
5.2 双戗堤截流技术 |
5.3 截流期通航 |
5.4 全方位截流综合保障服务技术体系 |
5.5 截流施工组织 |
6 结束语 |
(3)向家坝水电站大江截流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截流设计 |
2. 1 截流时段与标准 |
2. 2 截流方案 |
2. 3 截流戗堤布置与设计 |
2. 4 截流备料 |
3 截流准备及施工 |
3. 1 截流准备 |
3. 2 截流施工 |
3. 3 截流主要特点 |
3. 4 经验总结 |
4 结 语 |
(4)三峡工程施工水流过程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施工导流方式研究 |
1.1 明渠通航与明渠不通航方案比较研究 |
1.2 工程施工期河流控制过程 |
2 明渠导流及施工期通航研究 |
2.1 创新和发展了水利工程通航小尺度船模试验技术 |
2.2 明渠体形布置与通航研究 |
2.3 明渠汛期通航能力及效果 |
3 大江截流关键技术研究 |
3.1 修建巨型导流明渠, 为满足长江航运要求和降低截流难度奠定基础 |
3.2 研究深水截流堤头坍塌机理, 为安全截流提供技术保障 |
3.3 深动水平抛垫底措施的研究及实践, 缓解了深水截流难度 |
3.4 通过科学试验变换航道, 确保截流期长江航运畅通 |
3.5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 促进大江截流顺利进展 |
4 后期导流研究 |
5 降低明渠提前截流难度关键技术及措施 |
5.1 明渠提前截流分析 |
5.2 减轻截流难度关键技术 |
1.双戗截流敏感性研究 |
2.运用枢纽调度减轻截流难度计算研究 |
3.明渠提前截流垫底加糙技术研究 |
4.明渠提前截流水文及施工风险分析 |
5.明渠提前截流水文水力要素监测预报 |
6结语 |
(6)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明渠提前截流可行性研究 |
2.1 明渠截流方式探讨 |
2.2 明渠立堵截流方案探讨 |
3 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研究 |
3.1 戗堤进占口门宽度配合敏感性研究 |
3.2 垫底加糙技术研究 |
3.3 截流抛投进占块石稳定性研究 |
3.4 截流优化 |
3.5 运用枢纽调度减轻截流难度影响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
3.6 明渠提前截流水文及施工风险分析 |
3.7 提前截流水文监测与水力要素分析预报及数字仿真系统研究 |
4 结语 |
四、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分析和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D]. 徐彭强. 天津大学, 2019(01)
- [2]三峡工程截流技术[J].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08)
- [3]向家坝水电站大江截流设计与施工[J]. 高鹏. 人民长江, 2015(02)
- [4]三峡工程施工水流过程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效果[J]. 杨文俊,郑守仁. 水力发电学报, 2009(06)
- [5]三峡工程施工期(Ⅱ→Ⅲ期)河流控制关键技术及研究[J]. 杨文俊,孙志禹,郑守仁. 水力发电, 2006(03)
- [6]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J]. 戴会超,朱红兵. 水力发电学报, 2005(02)
- [7]从三峡工程截流看水力学跟踪预报试验研究[A]. 郭红民,车清权,柏林,陈辉. 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2004
- [8]导流底孔分流比的分析和预报[J]. 赵文焕,邹冰玉. 人民长江, 2003(S1)
- [9]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力要素变化分析[J]. 成金海,樊云,胡焰鹏. 人民长江, 2003(S1)
- [10]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文水力学计算分析[J]. 张明波,郭海晋,秦智伟,黄燕,沈燕舟. 人民长江,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