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土地前景被看好(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晓禾[2](2020)在《K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之一,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模式有所不同,经营模式较为独特,具有投资金额较大,高负债率,经营周期较长,不同地域差异大等特点。房地产行业前期资金量需求巨大,这也是使得公司负债率上升的原因,随着项目的进行对资金流转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资金链隐患也大大增加,如果某个环节的资金链出现状况导致资金链断裂,那么就会造成项目进度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该项目以失败告终,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选取K房地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企业的资金链管理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具体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从资金筹措、资金使用、资金回笼三个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其中资金筹集阶段分析了偿债能力、预收账款、融资结构,使用阶段分析了投资风险、盈利能力、成本费用,资金回笼阶段分析了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然后利用Z分数模型对K房地产的资金链风险进行评估,并采用F分数模型来进行验证。最后,针对K企业资金链存在的问题从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笼、企业内部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包括拓宽筹资渠道、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健全资金链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对资金链周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管控等。论文通过对K房地产案例的研究,可以在其资金链风险管理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我国其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管理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王海鹰[3](2020)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质押资金投向与公司绩效 ——基于大名城和ST银亿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股权结构逐渐由分散化变得更加集中,控股股东开始出现,这为股权质押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自1995年以来,股权质押逐渐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股权质押的审批程度较为简单,而且不会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造成影响,同时,由于股权具有方便流通和容易变现等特质使其融资成本较低,因此,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逐渐被更多的公司采用,资本市场的股权质押规模也不断扩大。通常情况下,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正常的融资行为,能够帮助控股股东融得所需资金,并促进公司的发展。但是,若控股股东毫无节制地进行股权质押,不仅会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波及整个资本市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决定对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大名城和ST银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已有的文献基础上,从股权质押动机、质押资金投向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三个角度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分析,提出本文理论基础,并对我国的股权质押现状进行概括。其次,本文对两家案例公司进行简单介绍,从股权质押动机和质押资金投向两个方面对案例公司的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进行分析,以探究案例公司在质押动机和质押资金投向方面的差异。最后,从短期市场反应以及长期绩效变化两个方面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对股权质押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就会越强烈;对比分析发现,在不同质押动机的影响下,控股股东会将质押资金投向不同的主体,进而导致公司绩效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当控股股东为了满足上市公司融资需求而将质押资金投向上市公司时,通常会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这种股权质押业务可以被定义为“支持模式”下的股权质押,而当控股股东为了掏空上市将质押资金投向自身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此类股权质押业务则可以被定义“掏空模式”下的股权质押。为了更好的发挥股权质押业务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建立健全股权制衡机制,健全公司内部治理体系;第二,鼓励公司建立股权质押风险管控制度,完善关于股权质押业务的信息披露机制;第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股权质押业务的外部监管,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熊宇焕[4](2020)在《方志敏群众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方志敏是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创建人。他心怀国家,情系群众,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方志敏的群众观更是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做出了重要指导作用。走进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全面地、充分地研究分析学习方志敏的群众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了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现状,同时还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并对文章中的“群众”、“群众观”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主要包含了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两个板块,时代背景分为了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国内背景主要有三: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下,农民起义频发;二是辛亥革命的失;三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国外背景则主要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掀起社会主义热潮。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则包括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析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四部分总结和把握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主要有三个:创新性、实践性、理想性。第五部分探究和梳理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几个主要践行路径。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三是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第六部分总结和归纳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三则是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王雅婷[5](2020)在《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研究 ——以“部省合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高校发展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问题日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薄弱的一环,亟需加大力度扶持和推进。为了改变中西部高等教育落后的面貌,国家出台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省部共建”以及“部省合建”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为主,梳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的基本情况,并以最新的“部省合建”高校为例,结合国家政策文件和调研访谈内容,以小见大,梳理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政策走向提供意见和建议。本文除引言部分外,由五部分组成,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对中西部、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等本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责任政府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公平观的理论基础,并解释了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第二章对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内容及政策目标进行了概述。第三章以“部省合建”为例,从“合建”高校的基本情况、“部省合建”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阶段性成果进行论述。第四章分析了现阶段“部省合建”政策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政策主体间关系复杂,难以形成合力;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落后,政策工具单一;人财物等配套政策力度不足,缺乏有效激励;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第五章针对第四章所提出的问题,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包括理顺政策主体关系,优化职能分工;改善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提升高校内生动力;加大资源倾斜,推动政策升级;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优化评估考核机制等。以期该政策能够进一步优化,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公平前进。
邓鑫[6](2020)在《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飞速发展,可转换债券规模不断扩大,可转换债券准入门槛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权的双重属性,可转换债券在资本市场俨然成为一种颇受关注度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格力地产于2014年12月25日发行的格力转债为案例进行研究。房地产行业目前是我国经济的命脉,大量的资金积累使其成为关乎民生、关乎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格力地产选择可转换债券的再融资方式表明格力地产面对行业间残酷竞争、自身规模壮大的考验下对于融资需求的势在必行。格力转债的成功与否对于支柱产业摆脱传统融资困境、拓宽融资渠道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结合格力地产发行前的企业状况和行业概况探究其选择可发行转换债券的融资可行性。其次通过对格力转债的发行条款和实施过程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最终转股情况及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对比。然后重点探究格力转债发行后给格力地产带来的融资效果,主要从融资成本、财务绩效、股权结构和经济增加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对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分析得出结论:格力转债转股不理想主要受到了经营业绩的拖累,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等原因;选择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的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并多样化融资手段,投资者自身也要避免市场盲从,树立正确投资观念。
魏蕴宇[7](2020)在《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评价及优化》文中提出自2015年底,面对国内企业高杠杆突出的现象,我国开始重视去杠杆方式,并发布多项意见,引导企业积极降低高杠杆。而船舶企业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企业且为重工企业,其去杠杆方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华荣能源曾经作为船舶行业的老大,也深受高杠杆的烦扰。在一系列去杠杆的方案后,华荣能源的经营状况却还是一落千丈,不如从前。因此研究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可对其自身以及其它非金融企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华荣能源大量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基于华荣能源本身的企业情况出发,分析其去杠杆的真实目标,并通过一系列财务分析和宏观分析评价其实施去杠杆方案后的真实情况,最后结合其它行业去杠杆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希望给华荣能源以及其它企业一些有用建议。本文在最后提出对我国去杠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期望,不管是从政策、市场或是银行方面,都希望能够有效推进国内去杠杆的有效实施。
全晓[8](2020)在《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以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渗透,并购成为企业扩大经营的重要手段。我国并购案例数量位居榜首的就是房地产行业。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行业内的资源不能合理均衡分配,加上宏观层面的政府调控、货币政策的紧缩以及行业竞争压力过大,种种限制条件极大地压缩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空间,于是很多企业纷纷通过寻求并购来曲线救国。但是,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并购是否能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并购绩效如何评价?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有哪些?等等问题都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选取的研究案例是传统企业以业务转型为目的涉足新兴产业的多元化并购,这种行业转型的并购案例在房地产行业较为少见,所以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本文结合我国房地产行业并购特性,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的动因进行了探究,根据并购动因理论,受激烈行业竞争的影响,融创中国为了获取价低质优的土地资源,扩大规模化经营,触发协同效应,促成财务共赢局面才有了此次并购事件的产生。本文选取了事件分析法和财务指标法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进行了研究,对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做了有效借鉴。研究发现并购后融创中国的预期收益率正大于负,累计超额收益率的涨幅在事件公告日达到最大且一直保持为正,可以看出市场对于此次的并购持肯定态度。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四个角度选取不同财务指标分析并购后长期绩效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导致偿债能力有所减弱,除此之外大部分处于良好增长势态。根据案例分析发现,通过合理选择并购目标,正确评估并购方资金链的管理现状,进行多元化并购以及加强并购后整合等一系列手段,可以从不同层面改善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
陈颖[9](2020)在《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文中提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素传播流动方式的变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组织形式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电子商务提供的全新市场交易方式凭借其便捷、高效的特性,对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流通业态形成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输媒介,被应用于实体专业市场的商品交易模式中,为其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为什么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其未来趋势如何?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化过程与内在机制展开研究。已有针对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研究主要关注电子商务对实体专业市场的再造,仅以电商化作为其转型的应对之策,未能对实体专业市场差异化的空间特征给予解释。据此,本文综合论述实体专业市场发展演化的经典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发展条件,建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技术进步和地方要素共同推动了实体专业市场的演进,其核心是交易费用降低。基于对昆山万家汇商贸城、义乌国际商贸城、河南镇平石佛寺镇玉器专业市场群的观察,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展开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化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传统互联网时期,电子商务颠覆了交易模式,促使不同类型的小商品市场空间分化,宏观尺度上表现为销地型小商品市场的收缩衰退。相反,产地型小商品市场实现了与电商的融合发展。小商品易标准化的内在属性、大量的创业群体、紧密联系的供销网络、低成本的空间环境、政府的扶持培育等地方要素助推了技术条件在地方的应用,促使产地型实体专业市场及时调整升级,形成了电商分工网络和新的实体空间单元。(2)移动互联网时期,直播和短视频带货的新兴商业模式重塑了玉器专业市场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体现为直播电商替代线下交易成为主导,供求信息的快速流动优化生产组织方式;走播、坐播大量涌现,形成高度社会化分工与协同的网络;新的功能植入后,传统经营空间面临重构。其本质是移动互联网与地方要素的耦合。当地盛产的非标品玉器与移动互联网全息化、实时化的视频展示方式相结合,刺激了玉石市场的消费需求;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普及降低从业门槛,驱使大量具备玉雕知识的传统经营者和本地青年从事直播电商;视频直播实时、动态的特点弱化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促使实体专业市场将存量空间改造为新型交易场所,进而实现功能的复合化。未来,实体专业市场的功能疏解、改造提升将成为重点。部分产品易标准化、无产业支撑的销地型专业市场将以物流中转集散地、零售网点等形态作为转型方向;部分产地型专业市场将通过丰富经营业态、植入多元功能实现就地转型。在规划设计与改造更新中,可以适度预留空间以接纳新的功能,同时应当关注实体商业环境的营造与品质提升。文章的章节安排与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交代了研究开展的背景,界定了互联网和实体专业市场的两个基本概念,并阐述了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指明了研究问题和方向,并绘制了具体的研究框架。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互联网对于商品交易的影响,再围绕专业市场形成演化、发展阶段、与城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优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展开综述。本章回顾了已有的研究观点和进展,为后文构建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分析框架打下基础。第三章,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机制。本章评述了经济学、地理学针对专业市场演进的经典理论,通过引入技术条件与地方要素,建构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分析框架,为下文的不同阶段特征的机制推演和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传统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分化。本章概述了实体专业市场的功能分化以及在宏观尺度上的空间响应,介绍销地型小商品市场昆山万家汇商贸城的衰退特征,以及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转型过程,并阐述产地型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第五章,移动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本章选取了河南省南阳市石佛寺镇玉器专业市场群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概括了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基本特征,并结合理论框架,解释其作用机制。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章提炼了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过程、传统互联网时期的实体专业市场分化路径、移动互联网时期的转型特征及机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总结了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从5G技术应用、实体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等方面阐述了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正文共约53000字,图表47幅。
叶超[10](2020)在《哈佛分析框架下金地地产财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显着提高,国民人均GDP提升显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积极挖掘客户需求,挖掘客户潜力,增加销售,再加上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积极适应政府根据市场环境做出的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从而构成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大发展大繁荣。但是,随着2018年以来国际内外部环境的动荡,政府的对房屋销售限制购买政策的实施,金融市场对资金的借贷日益严格,导致资金紧张,加上新冠肺炎等的影响,房地产行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在统筹公司全局的情况下做出精准高效的财务分析。采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好的指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管理规划,哈佛分析框架是从战略分析开始分析企业适合走什么方向的战略路线,现在的战略是否科学合理,战略是否符合投资者的要求;而会计分析是以战略分析开始,以战略分析做为基础,对企业关键项目进行会计分析,结合战略分析的结果,检验会计信息是否失真、与同行业龙头企业做比较以及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否符合规定,并且提出恰当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改进;而财务分析是建立在会计分析与战略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结合分析的结果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恰当的改进措施;最后前景分析通过行业前景预测,公司前景预测,风险前景预测对公司的前景进行分析,使公司在面对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时能做出恰当的应对措施。通过以上分析,金地地产在自己的主营业务收入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积极开拓新的业务,让自己的业务发展多元化,以增强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会计上,金地地产会计政策基本合理,但有个别需要调整,比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而其他会计信息基本符合战略发展要求,会计信息无失真情况;财务方面,需要适当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融资成本;平衡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适当清理存货;提高投资质量,避免自己的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保障自己的现金流安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等;前景方面公司要注意目前的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和行业加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做好投资与精细化管理。最后,对于分析出的结论对金地地产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对其有所帮助。
二、南昌土地前景被看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土地前景被看好(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K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资金链相关概述 |
2.1.1 资金链概念 |
2.1.2 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概念 |
2.1.3 资金链的构成及流动过程 |
2.2 资金链风险管理相关概述 |
2.2.1 资金链风险的含义 |
2.2.2 资金链风险的特点 |
2.2.3 资金链风险的影响因素 |
2.3 资金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
2.3.3 优序融资理论 |
第三章 K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 |
3.1 K房地产企业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发展历程 |
3.2 资金筹措阶段风险识别及分析 |
3.2.1 偿债能力分析 |
3.2.2 预收账款分析 |
3.2.3 融资结构分析 |
3.3 资金使用阶段风险识别及分析 |
3.3.1 投资风险分析 |
3.3.2 成本费用分析 |
3.3.3 销售费用分析 |
3.3.4 盈利能力分析 |
3.4 资金回笼阶段风险识别 |
3.4.1 存货周转分析 |
3.4.2 应收账款分析 |
3.5 K房地产资金链风险成因分析 |
3.5.1 企业外部原因 |
3.5.2 企业内部原因 |
第四章 K房地产公司资金链风险评估及结果分析 |
4.1 评估方法的选取 |
4.2 模型的构建 |
4.3 K房地产资金链风险评估 |
4.3.1 确定预警区间 |
4.3.2 计算与分析 |
4.4 K房地产资金链风险测算结果分析 |
4.5 模型稳健性验证 |
第五章 K房地产资金链风险防范措施 |
5.1 优化K房地产资金链风险内部环境 |
5.1.1 加强K房地产资金筹集方面风险控制 |
5.1.2 加强K房地产资金使用方面风险控制 |
5.1.3 加强K房地产资金回笼方面风险控制 |
5.1.4 加强K房地产内部管理方面风险控制 |
5.2 优化资金链循环的外部环境 |
5.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2.2 完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列表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质押资金投向与公司绩效 ——基于大名城和ST银亿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我国A股市场股权质押现状 |
第一节 股权质押相关法律背景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 |
第四章 大名城股权质押动因及质押资金投向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名城公司简介 |
第二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投向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银亿股权质押动因及质押资金投向案例分析 |
第一节 ST银亿公司简介 |
第二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投向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名城与ST银亿股权质押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投向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案例启示 |
第二节 对策及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方志敏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核心概念解析 |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二、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 |
(一) 时代背景 |
1. 国内背景 |
2. 国外背景 |
(二) 理论渊源 |
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2.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三、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一) 方志敏群众观的理论探索 |
1.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
2.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
3. 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
(二) 方志敏群众观的实践探索 |
1. 革命实践中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2. 工作业绩上追求一流革命工作业绩 |
3. 思想情操上塑造爱国爱民的强烈情感 |
4. 平凡生活中倡导廉洁清贫、勤俭为民的生活理念 |
四、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点 |
(一) 创新性 |
(二) 实践性 |
(三) 理想性 |
五、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践行路径 |
(一) 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
(三) 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 |
六、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 |
(一) 要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
1. 加强学习,树公仆意识 |
2. 信赖群众,走群众路线 |
3. 艰苦奋斗,办利民实事 |
(二)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1. 思想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
2. 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断加强支部建设以及干部培养 |
3. 作风建设要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
(三) 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
1. 高度重视“三农”,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
2. 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务工农民合法权益 |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 |
4. 亲近群众,增强政府政策执行的关怀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研究 ——以“部省合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 |
1.1.1 中西部及其特征 |
1.1.2 高等教育及其特点 |
1.1.3 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及其特点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责任政府理论 |
1.2.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1.2.3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公平观 |
1.3 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
1.3.1 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1.3.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
1.3.3 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落后 |
第二章 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概述 |
2.1 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出台背景 |
2.1.1 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 |
2.1.2 教育部着力破解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难题 |
2.1.3 中西部高校谋求发展的呼吁 |
2.2 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内容 |
2.2.1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 |
2.2.2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
2.2.3 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 |
2.3 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目标 |
2.3.1 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2.3.2 缩小全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差距 |
2.3.3 增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
第三章 我国“部省合建”政策在中西部地区的执行情况 |
3.1 “部省合建”高校的基本情况 |
3.1.1 办学基本情况 |
3.1.2 师资力量和学科情况 |
3.1.3 办学经费投入情况 |
3.2 “部省合建”政策的落实情况 |
3.2.1 “部省合建”政策落实的相关主体 |
3.2.2 “部省合建”的配套政策 |
3.2.3 “部省合建”政策下的高校办学情况 |
3.3 “部省合建”政策的阶段性成果 |
3.3.1 开展对口合作,注入优质资源 |
3.3.2 配强领导班子,壮大人才队伍 |
3.3.3 对接地方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
第四章 我国“部省合建”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政策主体间关系复杂,难以形成合力 |
4.1.1 教育部和省级教育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博弈 |
4.1.2 “合建”高校和对口合作高校合建目标存在偏差 |
4.1.3 各主体间缺乏专项部门对接政策,沟通协调困难 |
4.2 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落后,政策工具单一 |
4.2.1 高校所在地落后的政策环境未能改善 |
4.2.2 高校自身办学自主权缺乏,阻碍政策执行落实 |
4.2.3 促进高校内生动力提升的政策工具使用较少 |
4.3 人财物等配套政策力度不足,缺乏有效激励 |
4.3.1 政府计划主导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不公平 |
4.3.2 资金等资源支持力度不够,高校发展困难 |
4.3.3 领导班子构成不合理,人才政策吸引力欠缺 |
4.4 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 |
4.4.1 政策宣传仅局限于合建高校内部,相关群体理解不深入 |
4.4.2 评估工作由教育部门负责,评估主体单一 |
4.4.3 学科评估标准过高,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对完善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发展政策的建议 |
5.1 理顺政策主体关系,优化职能分工 |
5.1.1 理顺教育部与省级教育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
5.1.2 “合建”高校与对口合作高校定立清晰的合建目标 |
5.1.3 相关政策主体设置专门处室负责落实政策 |
5.2 改善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提升高校内生动力 |
5.2.1 改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政策环境 |
5.2.2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助力政策落实 |
5.2.3 增加激励和学习型政策工具使用,激发高校内生动力 |
5.3 加大资源倾斜,推动政策升级 |
5.3.1 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倾斜 |
5.3.2 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提升高校决策能力 |
5.3.3 把握时机将“部省合建”高校升格为部属高校 |
5.4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优化评估考核机制 |
5.4.1 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深化对政策内容的理解 |
5.4.2 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加强政策监管 |
5.4.3 适度调整评估标准,完善考核机制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可转换债券的理论概述 |
2.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及特征 |
2.2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 |
2.2.1 降低融资成本 |
2.2.2 优化资本结构 |
2.2.3 延缓股权稀释 |
2.2.4 缓解企业代理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资本结构的MM理论 |
2.3.2 权衡理论 |
2.3.3 代理理论 |
2.3.4 优序融资理论 |
第3章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案例介绍 |
3.1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背景 |
3.1.1 行业概况 |
3.1.2 企业简介 |
3.1.3 企业经营状况 |
3.1.4 企业财务状况 |
3.2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可行性 |
3.2.1 新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量大 |
3.2.2 相关指标达到政策要求的发行条件 |
3.2.3 地产间竞争激化 |
3.2.4 公司内部留存不足 |
3.3 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的概况 |
3.3.1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简介 |
3.3.2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 |
3.3.3 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条款 |
3.3.4 可转换债券的向下修正条款 |
3.3.5 可转换债券的回售及赎回条款 |
3.4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实施过程 |
3.4.1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 |
3.4.2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过程 |
3.4.3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结果 |
3.5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对比 |
3.5.1 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方式的对比 |
3.5.2 可转换债券融资与债务融资方式的对比 |
第4章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果分析 |
4.1 融资成本分析 |
4.2 财务绩效分析 |
4.2.1 募投项目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有限 |
4.2.2 资本结构改善不明显 |
4.2.3 偿债能力并未得到提升 |
4.3 股权结构分析 |
4.3.1 转股概况 |
4.3.2 转股对控制权转移无实质性的影响 |
4.4 经济增加值分析 |
第5章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案例结论与启示 |
5.1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结论 |
5.1.1 发行条款和发行时机选择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
5.1.2 股价下跌和业绩下滑影响了可转换债券转股 |
5.1.3 股权结构集中影响了可转换债券转股 |
5.2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启示 |
5.2.1 谨慎选择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 |
5.2.2 提高募投资金的使用效率 |
5.2.3 注重多种融资手段并用 |
5.2.4 警惕高溢价债券,避免盲目跟从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评价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 |
2.1 去杠杆相关概念 |
2.1.1 企业杠杆率概念 |
2.1.2 去杠杆概念 |
2.2 资本结构理论 |
2.3 企业去杠杆的常用方式 |
2.3.1 债转股 |
2.3.2 发行可转债 |
2.3.3 股东增资 |
第3章 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介绍 |
3.1 企业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行业现状 |
3.1.3 经营状况 |
3.1.4 股权结构 |
3.2 企业财务困境 |
3.3 企业去杠杆方案 |
3.4 去杠杆的目标定位 |
3.4.1 改善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
3.4.2 改善资本结构 |
3.4.3 提高偿债能力 |
第4章 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评价 |
4.1 债转股折股比率确定的不合理 |
4.2 待转债务存在“非债非股”状态 |
4.3 不利于内部治理 |
4.4 无法根本改变财务状况 |
4.4.1 偿债能力未能得到改善 |
4.4.2 盈利能力未能得到提升 |
第5章 经验借鉴及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优化 |
5.1 国内企业去杠杆经验借鉴 |
5.1.1 G公司去杠杆方案 |
5.1.2 JCK公司去杠杆方案 |
5.1.3 启示 |
5.2 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优化 |
5.2.1 探索多样去杠杆运作模式 |
5.2.2 债转股折股比率应遵循市场机制确立 |
5.2.3 设立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内控 |
5.2.4 积极探索“债转优先股”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去杠杆的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以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并购动因研究 |
1.2.2 房地产企业并购实证研究 |
1.2.3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并购概念及分类 |
2.1.1 并购概念界定 |
2.1.2 企业并购的分类 |
2.2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2.2.4 价值低估理论 |
2.3 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
2.4 并购绩效评估方法 |
第三章 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案例介绍 |
3.1 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并购趋势 |
3.2 房地产行业并购特点 |
3.2.1 横向并购为主要并购方向 |
3.2.2 获取土地资源为本质目的 |
3.2.3 资金的回笼为主要特色 |
3.3 并购双方的介绍 |
3.3.1 融创中国简介 |
3.3.2 万达集团简介 |
3.4 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动因分析 |
3.4.1 激烈的行业竞争所迫 |
3.4.2 获取价低质优的土地储备 |
3.4.3 实现规模经济 |
3.4.4 取得财务共赢 |
3.4.5 触发经营协同效应 |
3.5 并购过程介绍 |
第四章 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绩效分析 |
4.1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短期绩效分析 |
4.1.1 研究方案与窗口期定义 |
4.1.2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 |
4.1.3 超额收益率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
4.2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长期绩效分析 |
4.2.1 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
4.2.2 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
4.2.3 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
4.2.4 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于提高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的启示 |
5.2.1 重视并购目标匹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5.2.2 重视并购方资金链的管理,减弱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
5.2.3 鼓励多元化并购,优化长期绩效 |
5.2.4 促进协同效应,加强并购后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事件窗口期融创中国每日行情数据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推动流通组织变革 |
1.1.2 实体专业市场发展面临考验 |
1.1.3 移动互联网拓宽信息传输渠道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互联网时代 |
1.2.2 实体专业市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互联网对商品交易的影响研究 |
2.1.1 互联网对实体商业空间的影响 |
2.1.2 互联网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2.2 专业市场研究综述 |
2.2.1 专业市场的形成演化 |
2.2.2 专业市场的发展阶段 |
2.2.3 专业市场与城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
2.2.4 专业市场的优化转型 |
2.2.5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机制 |
3.1 实体专业市场空间演进的理论基础 |
3.1.1 交易费用降低诱致的实体专业市场演化 |
3.1.2 区位论视角下的实体专业市场空间决策 |
3.2 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动力机制 |
3.2.1 技术进步节省交易费用 |
3.2.2 地方要素形塑空间格局 |
3.2.3 基于技术条件与地方要素的理论框架 |
第四章 传统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分化 |
4.1 销地型实体专业市场的衰退 |
4.1.1 总体格局:销地型专业市场的普遍收缩 |
4.1.2 地方效应:逐渐式微的销地型小商品市场 |
4.2 产地型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 |
4.2.1 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
4.2.2 电商分工网络的形成 |
4.2.3 新型空间单元的涌现 |
4.3 产地型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机制解释 |
4.3.1 小商品属性与电子商务的耦合 |
4.3.2 网商集聚促进知识的传播扩散 |
4.3.3 功能植入与空间要素的重组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 |
5.1 实体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困境 |
5.2 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基本特征 |
5.2.1 交易方式的迭代升级 |
5.2.2 多元协同的分工网络 |
5.2.3 传统经营空间的重构 |
5.3 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内在逻辑 |
5.3.1 全息化的虚拟展示带动非标品销售 |
5.3.2 低成本的硬件设施推动“转移”就业 |
5.3.3 存量空间的功能提升与再整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可能的创新点 |
6.2.2 存在的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哈佛分析框架下金地地产财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传统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 |
2.1.1 传统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 |
2.1.2 传统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
2.2 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理论及优势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理论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分析维度 |
2.2.3 哈佛分析框架维度之间的关联应用 |
2.2.4 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 |
3 金地地产现行财务分析方法及面临的问题 |
3.1 公司简介 |
3.2 公司的现行财务分析方法 |
3.3 金地地产现行财务分析面临的问题 |
3.3.1 财务分析过程过于简单 |
3.3.2 缺少战略与前景分析 |
3.3.3 运用的非财务指标较少 |
4 哈佛分析框架下财务分析应用过程 |
4.1 战略分析 |
4.1.1 外部竞争战略分析 |
4.1.2 内部竞争战略分析 |
4.1.3 公司整体战略分析 |
4.2 会计分析 |
4.2.1 主要会计项目的确定 |
4.2.2 存货质量状况 |
4.2.3 应收账款质量状况 |
4.2.4 预收账款质量状况 |
4.3 财务分析 |
4.3.1 资产负债表分析 |
4.3.2 利润表分析 |
4.3.3 现金流量表分析 |
4.4 前景分析 |
4.4.1 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
4.4.2 公司前景预测分析 |
4.4.3 风险前景预测分析 |
5 哈佛分析框架下金地地产公司财务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
5.1 哈佛分析框架下金地地产的财务分析结论 |
5.2 金地地产的发展建议 |
6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南昌土地前景被看好(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K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研究[D]. 王晓禾.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质押资金投向与公司绩效 ——基于大名城和ST银亿的案例研究[D]. 王海鹰. 山东大学, 2020(12)
- [4]方志敏群众观研究[D]. 熊宇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性政策研究 ——以“部省合建”为例[D]. 王雅婷. 山西大学, 2020(10)
- [6]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D]. 邓鑫. 南昌大学, 2020(01)
- [7]华荣能源去杠杆方案评价及优化[D]. 魏蕴宇. 南昌大学, 2020(01)
- [8]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以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为例[D]. 全晓.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9]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D]. 陈颖. 南京大学, 2020(02)
- [10]哈佛分析框架下金地地产财务分析研究[D]. 叶超.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