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colo除臭剂对NH_3及H_2S去除应用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石霞,摆倩文,周魏,马咸莹,田攀,蔡新东,范思思,王晓航,马忠仁,陈士恩,孙娜,丁功涛[1](2021)在《微生物除臭剂应用于畜禽养殖场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的NH3、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恶臭气体对环境、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概述了畜禽养殖场恶臭气体主要成分及来源、微生物除臭剂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微生物法降解恶臭气体机理。畜禽养殖场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菌群和畜禽粪尿中土着微生物的厌氧发酵,成分复杂,恶臭气体减排调控成为当前畜禽养殖场的重要任务。生物法除臭因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作用时间长、去除效果好而成为当前应用于畜禽养殖场去除恶臭气体的主要手段。微生物除臭剂是将除臭微生物进行组合,利用其生理代谢活动将恶臭气体作为营养物质分解并氧化成CO2、H2O、SO■和NO-3等无臭、无害的终产物。
郑鑫,屈安安,赵曼,朱升海,林聪,段娜[2](2021)在《规模猪场臭气控制及减排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分析了猪场臭气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从产生源头、产生过程、末端处理三个方面对目前应用于规模猪场的臭气控制及减排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规模猪场除臭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规模猪场臭气控制及减排技术的集成和发展提供思路,为实际养猪生产中臭气控制和减排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
宋繁永,史亚微,李天元,黄玉杰,王磊磊,王加宁,潘美霖,杨中锋[3](2021)在《高效养猪废水除臭菌株的筛选及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恶臭气味的释放,该研究利用富集培养、除臭效果感官筛选及复筛等方法,最终从猪粪污水中筛选到了3株除臭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2-2、2-6、2-20最终确定为蜡样芽胞杆菌、曼氏毕赤酵母和玉米乳杆菌。菌株拮抗性分析及复配实验中,这3种菌按照比例1∶1∶1进行复配,除臭效果最好。对得到的复配菌液进行了条件优化,发现菌液稀释10倍,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6.5时,对NH3和H2S的去除效果最明显,表明这3株菌在畜禽粪污除臭领域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方晶晶,江璐,徐新宏,杨涛,任小孟,陈宏,许林军[4](2021)在《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设计及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探讨其净化效果。方法采用市售植物复配精油为基底,三甘醇为溶剂,加入一定比例的乳化剂、助剂和去离子水配制植物基除臭剂。乳化剂选用比较常见的10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冷储和热储对比试验,助剂选用β-环糊精,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配方中植物精油、乳化剂和助剂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除臭剂的活性成分。净化试验采用静态染毒和自动喷雾系统测试除臭剂的净化效果,并和自然沉降、去离子水和3M异味抑制剂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植物基除臭剂检出活性有效成分33种,大部分为含氧化合物。精油质量浓度0.6%、β-环糊精质量浓度1.0%,吐温-80质量浓度3.0%为最佳配比,该植物基除臭剂的平均除臭效率高于去离子水和化学除臭剂,10 min后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净化效率达到100%,30 min后氨气净化效率达到95%。结论植物基除臭剂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功能团,能与恶臭物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恶臭气味的目的,该除臭剂对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净化效果强于对氨气的净化效果。
赵党阳[5](2020)在《漯河垃圾填埋场除臭菌种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文中认为从漯河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生活垃圾和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硫化氢和氨气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L1、L2、L3和L4。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确定复配菌剂的除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菌株L1、L2、L3和L4组成的复配组合除臭效率最优,接种量为15%,培养温度为30℃,初始培养基p H值为6.5,培养时间为60 h时,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最大可达到58.7%和72.2%。
韩昆鹏,杨凌,卞红春,陈静华,周姬,陈丽珠[6](2019)在《微生物除臭技术在畜禽养殖臭气治理中的研究应用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氨气、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臭气,严重影响了畜禽正常的生长、生产和养殖场区及周边环境,养殖场臭气污染治理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畜禽养殖场臭气除臭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通过改变恶臭气体的物象和结构、减少产生量,从而达到减排除臭的效果。本文论述了畜禽场臭气来源、臭气主要成分、微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刘忻壑[7](2019)在《复合式反应器对NH3和H2S去除条件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究堆肥化过程中产生的NH3和H2S恶臭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本研究以复合式反应器为试验装置,通过酸溶液洗涤、碱性溶液洗涤、微生物菌剂等手段,在不同进气浓度、进气量条件下,研究反应器对NH3和H2S的去除效果,通过优化试验研究该装置对NH3和H2S的最佳去除条件,为将来堆肥化过程中NH3和H2S等恶臭气体的去除提供应用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条件研究证实:酸性溶液对NH3去除率的最佳效果在pH为2-3时,碱性洗涤对H2S的最佳去除效果为pH在8-10时;去除NH3和H2S最适合的进气流量为50L/h,去除率分别在76.58%和81.52%;去除NH3和H2S最适合的进气浓度为800 mg/m3,去除率均在95%左右。2.在筛选得到的37种菌株中,在进气量为50L/h,进气浓度为800mg/m3条件下,LBC-11对NH3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为93.08%;G-沼-12对H2S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为94.1%。3.通过优化试验证实本试验所设计的复合式反应装置对NH3和H2S的最优去除条件为:当进气浓度为785mg/m3,进气流量为40L/h,酸性洗涤液的pH为2.0,碱性洗涤液的pH为8.5,LBC-11,NH3的去除率最高;进气浓度为780mg/m3,进气流量为42L/h,酸性洗涤液的pH为2.4,碱性洗涤液的pH为8.4,G-沼-12,H2S的去除率最高。
马晓宇[8](2019)在《微生物除臭剂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除臭剂中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属于生物除臭剂,在畜禽养殖场有毒有害气体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生物除臭的原理是将一些具有一定除臭功能的微生物进行组合,利用其生理代谢作用使恶臭物质降解并氧化成无臭、无害的终产物。本文概述了微生物除臭剂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市场上已经使用的除臭剂产品,以使大家对微生物除臭剂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微生物除臭剂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有更深刻的了解。
袁爱平[9](2018)在《猪粪除臭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制剂的初步应用》文中指出我国畜禽养殖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大量粪便及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畜禽粪便所产生的恶臭气体(NH3和H2S)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危害人畜健康、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治理畜禽粪便恶臭气体污染已变得非常重要与迫切。畜禽粪便恶臭气体的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可是物理和化学方法除臭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方法除臭费用低、操作简单、效果好,已成为畜禽粪便除臭的主要方式。为了研制有效抑制猪粪恶臭气体挥发的复合菌制剂,本研究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堆肥猪粪和活性污泥两种样品中分离菌株,接着通过NH3选择性培养基和H2S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到11株可降解利用NH3、H2S的菌株,分别命名为N1、N5、M1、M4、MA1、MA3、MA4、MA5、G1和G4。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11株活性菌进行种属鉴定。鉴定结果如下:N1为枯草芽孢杆菌、N5和G4为地衣芽孢杆菌、M1为鼠李糖乳酸菌、M4菌株和MA3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MA1鉴定为米根霉、M2为醋酸钙不动杆菌、MA4是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MA5为蜡样芽孢杆菌、G1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根据文献报道,MA5和M2 2株菌是条件致病菌,出于安全考虑,将其排除。为了研究各分离菌株对猪粪恶臭气体(NH3和H2S)的去除效果,将N1、N5、M1、MA1、MA3、MA4和G1 7种分离菌株分别投入新鲜猪粪中,同时设立未处理的新鲜猪粪对照,在30°C的条件下作用10 d后,用硼酸吸收凯氏定氮法和锌胺络盐吸收比色法分别检测猪粪中NH3、H2S的释放量,并计算每种菌株分别对NH3、H2S的去除率。结果发现,与未处理的新鲜猪粪相比,MA3对NH3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5.88%,G1对H2S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7.43%。为了研究各分离菌株对粪水状态的影响,将N1、N5、MA1、MA3和G1 5种分离菌株分别投入粪水中,同时设立未处理的粪水对照。在30°C的条件下作用10 d后,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株菌株处理过的水样均更澄清,其中MA3处理过的水样透明度最高,能够有效降低粪水浊度。根据N1、N5、MA1、MA3和G1 5株菌对猪粪恶臭气体(NH3和H2S)的去除率高低进行组合,制备了7种复合菌制剂,分别命名为A、B、C、D、E、F和G组。A组包括MA3、G1、N1、N5和MA1分离菌株,B组包括MA3、G1、N1和N5分离菌株,C组包括MA3、G1、N1和MA1分离菌株,D组包括MA3、G1、N5和MA1分离菌株,E组包括MA3、G1和N1分离菌株,F组包括MA3、G1和N5分离菌株,G组包括MA3、G1和MA1分离菌株。为了研究每种复合菌制剂对猪粪恶臭气体(NH3和H2S)的去除效果,将上述制备的7组复合菌剂及商品化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分别投入新鲜猪粪中,同时设立未处理的新鲜猪粪对照,在30°C的条件下处理10 d后,用硼酸吸收凯氏定氮法和锌胺络盐吸收比色法分别检测猪粪中NH3、H2S的释放量,并计算每种复合菌制剂及商品化复合微生物制剂对NH3、H2S的去除率。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的新鲜猪粪相比,7组复合菌剂中,C组复合菌制剂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均最高,分别达88.75%和90.50%;而商品化复合微生物制剂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别为85.20%和74.54%,与其相比,本研究研制的C组复合菌剂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均更高。表明C组复合菌制剂对猪粪的除臭效果好。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的除臭菌具有高效的除臭能力,并且能够提高粪水透明度,制备成复合菌制剂除臭效果明显,可有效抑制猪粪恶臭气体(NH3和H2S)的释放,在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气体污染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蔡迪[10](2018)在《畜禽养殖场除臭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规模化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养殖业对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据调查,在所有的养殖场污染投诉问题上,因为臭气污染而起诉的案例达到90%。所以本研究旨在从实际情况出发研制高效除臭剂,并研究饲喂型除臭剂对动物生产性能、肠道臭气减排的影响,为健康、环保型除臭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覆盖型除臭剂的研制。采用初筛和复筛的方法筛选高效除臭微生物,并对其进行效果检验,确定最佳除臭微生物组合,设计配方、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制成除臭剂。第二,喷洒型除臭剂的研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乳酸菌、酵母菌、柠檬酸等对氨气和臭气的去除能力,选择合适原料、设计配方,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制成除臭剂。第三,饲喂型除臭剂。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饲喂型除臭剂,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其对臭气减排的影响。首先,肉猪饲养试验,选用72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试验期60天,试验期间,检测臭气含量、粪便中脲酶活性和氨含量;每个阶段结束,统计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记录统计体高、体长、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等。其次,肉鸡试验选用1480羽健康黄麻鸡,随机分为4组,试验期60天,每个阶段结束,统计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1)覆盖型除臭剂以三个菌株为最佳组合,其对氨气和臭气的去除率分别为99.92%、94.02%。(2)乳酸菌和酵母菌对氨气、臭气的去除率效果最佳,与空白组、柠檬酸组差异显着(P<0.05)。对氨气和臭气的去除率分别为74.3%、43.2%和24%、59.8%。(3)乳酸菌/酵母菌比例为4,且溶质溶度为10%时,对氨气和臭气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3.3%、62.2%。(4)日粮中添加饲喂型除臭剂后,粪便中脲酶活性和氨含量分别降低了22.34%和49.89%。同时,肉猪料肉比下降了0.06,肉鸡料肉比最高下降了0.14;在肉猪屠宰指标中,三个实验组胴体重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以三个菌株的最佳组合为覆盖型除臭剂,其对氨气和臭气的去除率分别为99.92%、94.02%。选择乳酸菌、酵母菌为喷洒型除臭剂原料,且其比例为4,溶质浓度为10%时,对氨气的除臭率最高,可达93.3%。以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饲喂型除臭剂,粪便中脲酶活性和氨含量分别降低了22.34%、49.89%,臭气产生减少;同时可提高肉猪生产性能。
二、Ecolo除臭剂对NH_3及H_2S去除应用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colo除臭剂对NH_3及H_2S去除应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除臭剂应用于畜禽养殖场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养殖场臭气主要成分及来源 |
2 常用的除臭技术及微生物除臭剂的作用机理 |
2.1 常用除臭方法 |
2.2 微生物除臭剂作用机理 |
3 畜禽养殖场恶臭气体治理技术 |
3.1 源头减量 |
3.2 过程控制 |
3.3 堆肥减排 |
4 小结 |
(2)规模猪场臭气控制及减排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猪场臭气的组成和危害 |
3 臭气控制及减排技术 |
3.1 源头减量技术 |
3.2 过程控制技术 |
3.2.1 清粪工艺及地面类型的选择 |
3.2.2 猪场规划布局和日常管理 |
3.3 末端处理技术 |
3.3.1 湿帘除臭技术 |
3.3.2 生物除臭技术 |
3.3.3 电净化法除臭技术 |
3.3.4 除臭剂 |
4 结论 |
(3)高效养猪废水除臭菌株的筛选及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样品采集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株的富集培养及分离纯化 |
1.2.2 高效除臭菌株的筛选 |
1.2.3 菌株鉴定 |
1.2.4 拮抗试验 |
1.2.5 菌株复配 |
1.2.6 复合除臭菌剂除臭条件的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除臭菌株初筛 |
2.2 除臭菌株复筛 |
2.3 菌株的鉴定 |
2.4 拮抗性分析 |
2.5 菌株复配除臭实验 |
2.6 除臭条件的优化 |
2.6.1 不同稀释倍数对NH3和H2S释放的影响 |
2.6.2 温度对NH3和H2S释放的影响 |
2.6.3 初始p H对菌剂除臭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5)漯河垃圾填埋场除臭菌种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材料来源 |
1.1.2 分离菌种所用培养基[2]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种分离纯化 |
1.2.2 菌种筛选 |
1.2.3 组合菌除臭剂的制备 |
1.3 组合菌剂除臭条件优化 |
1.4 菌株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种分离纯化 |
2.2 菌株的筛选 |
2.3 组合菌种除臭剂的制备 |
2.3.1 菌株之间的拮抗性试验 |
2.3.2 最佳组合菌种除臭剂的制备 |
2.4 组合菌株除臭剂优化条件确定 |
2.4.1 不同温度对除臭剂效果的影响 |
2.4.2 不同发酵时间对除臭剂效果的影响 |
2.4.3 不同p H值对除臭剂效果的影响 |
2.4.4 不同接种量对NH3和H2S的抑制影响 |
2.5 菌株的初步鉴定 |
3 结论 |
(6)微生物除臭技术在畜禽养殖臭气治理中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场臭气来源及主要成分 |
1.1 NH3 |
1.2 H2S |
1.3 挥发性有机物 |
2 微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
2.1源头除臭研究应用进展 |
2.2过程除臭研究应用进展 |
2.3 堆肥除臭 |
3 小结 |
(7)复合式反应器对NH3和H2S去除条件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 |
1.2 恶臭治理的主要技术 |
1.2.1 物理除臭技术 |
1.2.2 化学除臭技术 |
1.2.3 生物除臭技术 |
1.2.4 等离子体净化法 |
1.3 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除臭反应器的应用现状 |
1.5 响应面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3 反应器装置及方法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反应器运行方法 |
2.3.3 菌源与填料 |
2.3.4 复合式除臭装置工艺评价指标 |
2.3.5 NH_3和H_2S气体指标的测定 |
2.4 反应器去除条件优化设计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条件对NH_3和H_2S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1 酸性和碱性洗涤溶液对NH_3和H_2S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2 进气量对NH_3和H_2S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3 进气浓度对NH_3和H_2S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4 不同菌株对NH_3和H_2S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 NH_3去除条件优化 |
3.2.1 NH_3去除率采取实验方案和因素水平 |
3.2.2 NH_3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
3.2.3 NH_3不同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
3.2.4 NH_3最佳工艺 |
3.3 H_2S去除条件优化 |
3.3.1 H_2S去除率采取实验方案和因素水平 |
3.3.2 H_2S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
3.3.3 H_2S不同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
3.3.4 H_2S最佳工艺 |
4 讨论 |
4.1 除臭菌对NH_3和H_2S的去除效果分析 |
4.2 除臭反应器设计 |
4.3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微生物除臭剂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除臭剂研究进展 |
2 微生物除臭的作用机理 |
3 微生物除臭剂的应用 |
4 微生物除臭剂产品 |
4.1 万洁芬 |
4.2 钮咳厉恶 (nuclea) |
4.3 洁博士 (cleanboss) |
4.4 EM除臭剂 |
(9)猪粪除臭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制剂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
1.2 畜禽粪便废弃物的危害 |
1.2.1 污染土壤 |
1.2.2 污染水体 |
1.2.3 污染空气 |
1.3 畜禽粪便恶臭治理技术 |
1.3.1 物理除臭法 |
1.3.2 化学除臭法 |
1.3.3 生物除臭法 |
1.3.3.1 生物除臭法的原理 |
1.3.3.2 生物除臭法的特点 |
1.4 微生物除臭法的研究进展 |
1.4.1 除臭微生物的种类与筛选 |
1.4.2 微生物除臭菌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2.1 微生物除臭菌剂的概述 |
1.4.2.2 国内外微生物除臭菌剂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及菌种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3.1 培养基 |
2.1.3.2 硼酸吸收凯氏定氮法测NH3所需试剂的配制 |
2.1.3.3 锌胺络盐吸收比色法测H2S所需试剂的配制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2.2 除臭菌株的初步筛选 |
2.2.2.1 除NH_3菌株的初步筛选 |
2.2.2.2 除H_2S菌株的初步筛选 |
2.2.3 菌株的鉴定 |
2.2.3.1 菌株的形态特征鉴定 |
2.2.3.2 菌株的分子鉴定 |
2.2.4 除臭菌株的复选 |
2.2.4.1 单个菌株除臭能力的研究 |
2.2.4.2 NH_3和H_2S的测定方法 |
2.2.4.3 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
2.2.4.4 菌株对粪水状态的影响 |
2.2.5 菌株的生长曲线绘制与活菌计数 |
2.2.5.1 菌株的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5.2 菌株的活菌计数 |
2.2.6 高效除臭菌的初步应用 |
2.2.6.1 复合菌制剂的制备 |
2.2.6.2 复合菌制剂的除臭能力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的分离结果 |
3.2 除臭菌株的初步筛选 |
3.3 菌株的鉴定 |
3.3.1 菌株的形态特征鉴定 |
3.3.2 菌株的分子鉴定 |
3.3.2.1 菌株基因的提取 |
3.3.2.2 菌株基因的PCR扩增 |
3.3.2.3 菌株的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分析 |
3.4 除臭菌株的复选 |
3.4.1 单个菌株除臭能力的研究 |
3.4.2 菌株之间拮抗实验结果 |
3.4.3 菌株对粪水透明度的影响 |
3.5 高效除臭菌株的生长曲线和活菌计数 |
3.5.1 菌株的生长曲线的绘制 |
3.5.2 菌株的活菌计数 |
3.6 高效除臭菌的初步应用 |
3.6.1 复合菌制剂的制备 |
3.6.2 复合菌制剂的除臭能力研究 |
4 讨论 |
4.1 菌株的分离 |
4.2 菌株的初步定性筛选和鉴定 |
4.3 菌株的定量复选 |
4.4 复合菌制剂的研制及其除臭效果评价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畜禽养殖场除臭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畜舍臭气的产生及危害 |
1.1.1 畜舍臭气的产生 |
1.1.2 主要臭气成分及其危害 |
1.1.3 畜舍臭气浓度的影响因素 |
1.2 国内外畜舍除臭研究进展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方法 |
1.3 畜舍除臭剂研究进展 |
1.3.1 喷洒型除臭剂 |
1.3.2 覆盖型除臭剂 |
1.3.3 饲喂型除臭剂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剂配制 |
2.2 主要仪器 |
2.3 菌种来源 |
2.4 试验方法 |
2.4.1 覆盖型除臭剂试验方法 |
2.4.2 喷洒型除臭剂试验方法 |
2.4.3 饲喂型除臭剂试验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盖型除臭剂结果 |
3.1.1 菌种的分离试验结果 |
3.1.2 菌种的初筛试验结果 |
3.1.3 复筛实验结果 |
3.1.4 除臭微生物的效果检验 |
3.1.5 菌种的鉴定 |
3.2 喷洒型除臭剂结果 |
3.2.1 各物质对NH3和臭气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乳酸菌/酵母菌不同比例对NH3和臭气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对NH3和臭气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 饲喂型除臭剂结果 |
3.3.1 饲喂型除臭剂对肉猪的影响 |
3.3.2 饲喂型除臭剂对肉鸡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覆盖型除臭剂 |
4.1.1 菌株筛选工作 |
4.1.2 不同菌株共同作用对除臭效果的影响 |
4.1.3 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
4.2 喷洒型除臭剂 |
4.3 饲喂型除臭剂 |
4.3.1 饲喂型除臭剂对肉猪的影响 |
4.3.2 饲喂型除臭剂对肉鸡的影响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Ecolo除臭剂对NH_3及H_2S去除应用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除臭剂应用于畜禽养殖场的研究现状[J]. 马石霞,摆倩文,周魏,马咸莹,田攀,蔡新东,范思思,王晓航,马忠仁,陈士恩,孙娜,丁功涛. 浙江农业学报, 2021(08)
- [2]规模猪场臭气控制及减排技术[J]. 郑鑫,屈安安,赵曼,朱升海,林聪,段娜. 猪业科学, 2021(07)
- [3]高效养猪废水除臭菌株的筛选及条件优化[J]. 宋繁永,史亚微,李天元,黄玉杰,王磊磊,王加宁,潘美霖,杨中锋.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S1)
- [4]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设计及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J]. 方晶晶,江璐,徐新宏,杨涛,任小孟,陈宏,许林军.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1(01)
- [5]漯河垃圾填埋场除臭菌种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J]. 赵党阳. 河南化工, 2020(10)
- [6]微生物除臭技术在畜禽养殖臭气治理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 韩昆鹏,杨凌,卞红春,陈静华,周姬,陈丽珠. 山东畜牧兽医, 2019(07)
- [7]复合式反应器对NH3和H2S去除条件的优化研究[D]. 刘忻壑. 延边大学, 2019(01)
- [8]微生物除臭剂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 马晓宇. 畜牧兽医杂志, 2019(03)
- [9]猪粪除臭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制剂的初步应用[D]. 袁爱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畜禽养殖场除臭剂的研究[D]. 蔡迪.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