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二)》(初等数学卷二)

《识图(二)》(初等数学卷二)

一、“认识图形(二)”(小学数学第二册)(论文文献综述)

许淇淇[1](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文化教学实施能力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孟娜[2](2021)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数学几何课程的历史变迁》文中研究说明

刘英伟[3](2021)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王启琼[4](2020)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研究 ——以“四边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学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学好数学也越发受到重视,作为数学知识载体的数学教材,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我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从螺旋间隔、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三方面对两版数学教材四边形内容的螺旋式编写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再结合分析所得结论对使用两版教材的教师进行螺旋式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调查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螺旋间隔方面,螺旋起点编排在一年级下册,螺旋数量在8—10个之间,间隔时间偏短或偏长,平均间隔时间有差异。内容广度方面,知识点在三个学段上有一定的重复,并随学段升高呈梯度上升。内容深度方面,随着学段的升高所体现的几何思维深度也在上升,四边形内容的深度随着学段的升高呈螺旋式上升。螺旋内容均涵盖了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五个板块内容,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螺旋编排较好,其他三个板块内容螺旋差异较大。根据研究结论给出的建议:教材修订时,要适当降低或调整第一学段的知识点数量,合理安排知识点的螺旋组合及显化教材正文的知识点,适当增加螺旋数量和删掉一些简单的不必要的重复部分及优化目录名称;使用两版教材的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好教材,做好知识间的衔接,取教材编写的长处,在教学中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

魏文军[5](2020)在《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历来备受关注。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的热点。而作业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整个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也不可或缺。本论文以解决作业设计中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主要围绕“如何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展开论述,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着重研究了四个基本问题: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实诉求;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理论支撑;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导向、原则和框架;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应用效果。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一年的行动研究发现,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积极影响。

苏秋梅[6](2020)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研究 ——以第二学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和传授,而是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强调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包括“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Z市的两所市属公办小学和两所乡镇公办小学的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以获得关于教师在几何概念教学方面的数据;再通过纸笔测试,对这四所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几何概念学习水平进行测试,以获得学生在几何概念学习领域的表现;采用访谈法,对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几何概念教学情况进行多角度了解;同时辅以课堂观察,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方面存在几何概念特征掌握不够扎实、混淆几何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相近概念的本质属性含糊不清、建构几何概念体系的能力欠缺等问题;教师教学方面,(1)在搭建支架环节,教师疏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现与挖掘、忽视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激发;(2)在创设情境环节,教师疏于真实情境的创设、忽视直观教具多样化;(3)在独立探索环节,教师疏于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把控和方法指导、忽视学生动手操作的真实体验;(4)在协作学习环节,教师疏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5)在效果评价环节,教学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教学评价过于重结果而轻过程。以支架式教学为理论基础,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困惑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建议,(1)在搭建支架方面,了解学情,厘定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2)在创设情境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巧用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3)在独立探索方面,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多方思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几何概念的形成过程;(4)在协作学习方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充分挖掘几何概念本质;(5)在效果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评价内容多元化,提升评价效能。

邓艳梅[7](2020)在《中小学数学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文中提出教材编排有两种常用的方式,分别是直线式和螺旋式,一直以来,这两种方式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中受到争议.有的人认为采用直线式编排更为合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有的人认为采用螺旋式更为合理,却没有考虑到有的内容是不需要多次重复出现的,有的内容尽管需要重复出现,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重复,而是需要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上升.为了避免出现前面两个极端,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直线式,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螺旋式,在教材编排中如何充分去体现这两种编排方式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螺旋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数学教材的编写当中,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人完整的对当前教材中按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的内容进行研究,因此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原因,以数学人教A版为例,罗列中小学数学中按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的内容,指出这些内容在哪些学段进行了螺旋,每一次螺旋中呈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比较前后螺旋中的知识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是否有所上升,分析这样的编排是否合理.研究结果表明:(1)真正适合和体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内容有14处,分别是长(正)方体、球、长(正)方形、圆、梯形、平移、坐标系、函数、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不等式、抛物线、双曲线、面和指数幂.(2)应该采用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但在编排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体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内容有11处,分别是圆柱(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角、垂直、三视图、扇形、根式、方差、距离和平行.(3)教材按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而实际需要按直线式编排的内容有9处,分别是轴对称图形、旋转、集合、统计图表、平均数、概率、中位(众)数、简单随机抽样和命题.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些建议或许对今后的数学教材改革提供思考的方向.

万瑞[8](2019)在《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科书分析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观念是空间想象力的构成要素,更是创新能力所需的基本要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空间观念是素质教育所需培养的十大核心素养之一。该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认识空间观念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及个人对《课标》的理解,将空间观念的内涵定义为:空间观念是指对事物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等空间属性的感知以及对这些感知的理性思维分析。将空间观念分解为空间感、分解与组合力、直观思考力以及画图力四个维度,并运用空间观念的四个维度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图形与几何”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为之后研究空间观念的教学奠定基础。其次,运用访谈法了解小学数学教师的空间观念理论认识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进一步调查教师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情况,了解空间观念的教学现状。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空间观念的四个维度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均有体现,但各维度知识点的数量不同。2.各学段的“图形与几何”内容也都包含了空间观念的四个维度,只是它们培养的侧重点存在差异。3.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空间观念内容在几何思维水平上由低学段的水平0螺旋上升至高学段的水平2,符合学生几何思维的特点。4.部分教师能够通过列举具体内容的方式来理解空间观念理论,但总体而言教师们对空间观念理论的认识仍显不足。5.大部分教师能够遵循学生的几何思维特点进行空间观念教学。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准确把握单元内容的关键问题,组织的教学活动不能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相关维度。6.教师在分解与组合力的教学上把握最好,而在其它三个维度的教学上还存在一些欠缺。7.大部分教师愿意对空间观念的教学进行交流探讨,并且学校也会组织相关活动,但这些活动缺乏理论高度且容易流于形式。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理论角度以及具体教学策略角度对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王雨平[9](2019)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问题与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美是数学知识体系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意向的融合,具体表现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和奇异美。数学美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把数学美运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基于此,研究聚焦于小学教师和小学数学课堂,围绕数学美的教学如何落实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开展调查,发现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探讨数学美教学的改善策略。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在阐述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学美的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从呈现形式维度,对教材中数学美进行了梳理;从呈现内容维度,分别对数学美的简洁、对称、和谐与奇异四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论述。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认知发展,将审美过程分为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阐述了数学美形成的动态过程。二是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结合课堂观察发现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对数学美的挖掘与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认识存在片面化,教学准备分析不足,教学目标制定片面,教学过程组织僵化以及数学美的教学评价开展简略化等。教师自身审美能力不足、教育理念偏差、教学能力不足是产生数学美的教学问题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数学美学习平台缺乏及应试教育的压力是导致数学美教学问题产生的外因。三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改善小学低年级数学美教学的优化策略,主要从提高教师数学美的理论素养,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设计,学校重视数学美的教学,以及让教师在数学美的教学中由自发到自觉状态转变等途径提出具体可行的改善建议。

张爽[10](2019)在《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研究越来越倍受关注,有关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也成为其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教材比较能改进各版教材的编制,促进教材质量的提高,并适应学生的发展。香港、上海与江苏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小学生在国内外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多次取得佳绩,这与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应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本研究选取苏教版、沪教版、香港版这三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现特点,探索规律。“圆”的课程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认识几何图形中由直到曲的转折点。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访谈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上述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进行比较研究。从教材的内容体系、例题设计、习题安排、综合难度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从内容的分布、栏目设计、广度与深度;例题的情境设计与表达方式、题型、开放程度;习题的数量、类型与难度等维度展开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版教材内容分布相对集中,香港版跨度较大;苏教版和香港版教材体例栏目设置多样化,沪教版较为单一;香港版的内容广度最大,而沪教版内容最深;三版教材的例题都注重生活与操作情境,图文并茂;香港版例题题型最为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和问题导向;苏教版与香港版的习题富有层次感,其中苏教版习题难度最大。针对比较的结论,提出以下编写建议:香港版教材可适当缩小年级跨度;沪教版可适当设置多样化的栏目,丰富教材的教学功能;苏教版与沪教版可提供更多的操作性活动;三版教材可安排多层次的习题并保持适当难度。

二、“认识图形(二)”(小学数学第二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识图形(二)”(小学数学第二册)(论文提纲范文)

(4)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研究 ——以“四边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教材
        2.1.2 螺旋式上升编排
    2.2 国内外对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相关研究
    2.3 螺旋式上升编排的相关研究
    2.4 四边形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框架
4 两版数学教材螺旋式编写的比较
    4.1 四边形螺旋间隔的比较
        4.1.1 四边形内容螺旋的统计分析
        4.1.2 四边形内容螺旋间隔的比较分析
    4.2 四边形内容广度的比较
        4.2.1 四边形内容知识点的统计分析
        4.2.2 四边形内容广度的比较分析
    4.3 四边形内容深度的比较
        4.3.1 概念深度变化的分析
        4.3.2 命题深度变化的分析
    4.4 两版数学教材编写文本分析结论
5 螺旋式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
    5.1 调查目的与过程
        5.1.1 调查的目的
        5.1.2 问卷的编制
        5.1.3 样本的选取
    5.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5.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描述性分析对比
        5.2.2 螺旋式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分析
    5.3 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建议
        6.2.1 对教材修订的建议
        6.2.2 对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课题研究证明
    附录2 螺旋式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问卷
致谢

(5)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结构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数学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作业设计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文献述评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数学核心素养
        3.1.2 作业设计
    3.2 理论基础
        3.2.1 多元智能理论
        3.2.2 建构主义理论
        3.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4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从案例看作业设计现状
        4.1.1 作业与教材
        4.1.2 作业设计评价
    4.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的问卷调查
        4.2.1 问卷的内容与发放
        4.2.2 教师问卷分析
        4.2.3 学生问卷分析
    4.3 研究结果分析
        4.3.1 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2 作业设计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上的缺失
5 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框架
    5.1 设计导向:数学核心素养
        5.1.1 数学知识技能
        5.1.2 数学思想方法
        5.1.3 数学应用意识
        5.1.4 数学态度精神
    5.2 设计原则
        5.2.1 目的性原则
        5.2.2 科学性原则
        5.2.3 层次性原则
        5.2.4 联系性原则
        5.2.5 启发性原则
        5.2.6 合作性原则
    5.3 设计框架
6 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6.1 《认识图形(二)》的作业设计及分析
        6.1.1 《认识图形(二)》的教材分析
        6.1.2 《认识图形(二)》的作业设计
        6.1.3 《认识图形(二)》的作业设计分析
        6.1.4 《认识图形(二)》作业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核心素养
        6.1.5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展示与问卷调查分析
        6.1.6 《认识图形(二)》作业设计的教师自评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果
    7.2 研究的不足
    7.3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研究 ——以第二学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
        (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然诉求
        (三)支架式教学指导几何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框架
    五、文献综述
        (一)支架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研究动态
        (三)简要评析
第二章 支架式教学与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概述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一)支架的隐喻
        (二)支架式教学
        (三)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二、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概述
        (一)几何概念
        (二)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知识总览
        (三)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编排特点
第三章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案实施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数据的整理与赋值
第四章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一、样本总体情况分析
        (一)样本总体水平分析
        (二)城乡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一)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五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案例
    一、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建议
        (一)在搭建支架方面
        (二)在创设情境方面
        (三)在独立探索方面
        (四)在协作学习方面
        (五)在效果评价方面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材呈现
        (二)前期分析
        (三)教学过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生测试卷
    附录2 学生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第二学段核心几何概念的呈现(人教版)
    附录5 城乡学校调查问卷总体情况统计量
致谢

(7)中小学数学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认知发展理论
        1.2.2 课程内容编排理论
    1.3 研究的对象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螺旋式上升
        2.1.2 螺旋式上升课程
    2.2 数学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编排的研究
    2.3 数学中螺旋式上升教学的研究
3 几何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3.1 采用并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3.2 采用但未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3.3 不宜采用螺旋式上升编排的内容
4 代数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4.1 采用并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4.2 采用但未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4.3 不宜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5 统计与概率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5.1 采用但未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5.2 不宜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6 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科书分析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空间观念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表现分析
    第一节 方法与样本
    第二节 空间观念的分析类目表
    第三节 教科书中空间观念的表现分析
第三章 空间观念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教师空间观念理论认知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教师空间观念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认识图形(二)》
    第二节 《圆的面积》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结语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空间观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问题与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数学美符合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2.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美教学的新诉求
        3.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亟待解决呼唤数学美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1.数学美
        2.小学数学美渗透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学美的理论探析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学美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启迪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学美的提炼与分析
        1.数学美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2.数学美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呈现内容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过程
        1.审美感知阶段
        2.审美经验阶段
        3.审美创造阶段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与实施
        1.访谈内容与实施
        2.课堂观察内容与实施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认知情况
        2.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教学的实施情况
        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数学美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情况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认识片面化
        2.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教学准备分析不足
        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教学目标制定片面
        4.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教学过程组织僵化
        5.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教学评价开展简略化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中存在问题之内在原因
        2.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中存在问题之外在原因
四、改善小学低年级数学美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多举并措提高教师数学美的理论素养
        1.教师树立科学数学美的教学理念
        2.教师自主学习数学美的相关知识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设计
        1.精心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
        2.制定全面的数学美教学目标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美的教学
        4.提高数学美的教学评价质量
    (三)学校要重视数学美的教学
        1.建立多样化的数学美教学的激励机制
        2.提供多种学习数学美教学的途径
        3.加强数学美教学的管理
    (四)让教师在数学美的教学中由自发到自觉状态转变
        1.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展示数学美
        2.在引导学生建立模型中运用数学美
        3.在激励学生解释与运用知识中创造数学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B 数学美的教学课例赏析1
    附录C 数学美的教学实录片段赏析2
致谢

(10)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教材评价研究
        (二) 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三) 圆的课程内容比较研究
    四、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一) 教材选取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文本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四) 访谈法
    三、研究维度
        (一) 内容体系
        (二) 例题设计
        (三) 习题安排
        (四) 综合难度
    四、难度模型
        (一) 内容广度模型
        (二) 内容深度模型
        (三) 习题难度模型
        (四) 综合难度模型
第二章 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
    一、三种课标关于圆的认识内容要求及其比较
        (一) 部颁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二) 上海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三) 香港课程指引中的内容要求
        (四) 三种课标中内容要求的比较分析
    二、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内容体系的比较
        (一) 内容分布比较
        (二) 栏目设计比较
        (三) 内容广度比较
        (四) 内容深度比较
    三、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例题比较
        (一) 例题情境设计比较
        (二) 例题表达形式比较
        (三) 例题数量比较
        (四) 例题题型比较
        (五) 例题开放程度比较
    四、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习题比较
        (一) 习题数量比较
        (二) 习题类型比较
        (三) 习题难度比较
    五、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综合难度比较
第三章 三版教材圆的认识比较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 三版教材内容分布相对集中,香港版跨度较大
        (二) 苏教版和香港版教材体例栏目多样化,沪教版较为单一
        (三) 香港版教材内容最广,而沪教版内容最深
        (四) 三版教材的例题都注重生活与操作情境,图文并茂
        (五) 香港版教材例题题型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和问题导向
        (六) 苏教版与香港版习题富有层次感,且苏教版习题难度最大
    二、研究建议
        (一) 香港版教材可适当缩小年级跨度
        (二) 沪教版可适当设置多样化栏目,丰富教材的教学功能
        (三) 苏教版与沪教版可提供更多的操作性活动
        (四) 三版教材可安排多层次习题并保持适当难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认识图形(二)”(小学数学第二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文化教学实施能力现状研究[D]. 许淇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数学几何课程的历史变迁[D]. 赵孟娜. 青岛大学, 2021
  • [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 刘英伟. 宁夏大学, 2021
  • [4]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编写特点研究 ——以“四边形”为例[D]. 王启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4)
  • [5]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 魏文军.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研究 ——以第二学段为例[D]. 苏秋梅.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小学数学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D]. 邓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科书分析与教学研究[D]. 万瑞.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小学低年级数学美的教学问题与改善策略研究[D]. 王雨平. 河南大学, 2019(01)
  • [10]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研究[D]. 张爽.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识图(二)》(初等数学卷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