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山地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谈思[1](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赵建平[2](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朱钦震[3](2021)在《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杭嘉湖地区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充分的乡村,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振兴发展程度较高的村庄,其中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乡村,其景观建设情况普遍较好,具有代表性,研究此类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又能为发展不充分的乡村提供生产、生态、生活等各方面的景观建设方法,对杭嘉湖地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乡村景观发展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明确了乡村景观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等基础理论,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概念。其次,对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描述了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乡村类型,将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划分为:“产业型、生态型、水乡型、田园型、文化型”五种类型;并筛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调研样本,分别为:安吉县鲁家村、余村,秀洲区潘家浜村,嘉善县缪家村,桐庐县环溪村。通过实地调查法,对各村庄的生产性景观、生态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分析了各个乡村的景观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定位、资源依托、发展侧重点、景观主体特征和景观功能等关键点,通过归纳演绎法总结出了杭嘉湖地区五种类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即:“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五种类型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各类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发展要点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建立了一套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并期望为今后其他类型相似的乡村提供景观发展方面的模式参考。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敬博[5](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蔺晔涵[6](2020)在《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休闲度假游的时代性发展,旅游综合体业态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兴项目之一,其中山地旅游综合体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山地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与敏感的生态系统,盲目的开发建设不仅会导致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侵占,也会对旅游综合体及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山地旅游综合体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明确前期土地适宜性评价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研究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指导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和设计分别进行总结和研究。在规划层面,山地旅游综合体的土地适宜性评价需从等级体系的建立、指标分级选取、模型构建及GIS技术的综合利用,通过将评价指标划分为基本与特殊两种类型,及建立具有山地系数的评价模型实现对山地环境的综合评价,并根据最终结果指导总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层面,结合土地适宜性单因子评价结果与综合性评价,对山地旅游总体中的道路、建筑、植物景观、水系、公共空间以及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在贵州省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吕菲菲[7](2020)在《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服务于“人”,城市与的人关系密切。城市山地公园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主体空间,具有为城市市民服务的功能。随着人们对城市山地自然资源大面积的开采与掠夺,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影响,发生了畸变。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植被受损、生物多样性退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割裂了城市与山地良好的自然过渡带,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导致城市与山地的联系日渐“疏远”。处于城市与山地自然过渡带的城市山地公园是市民户外散步、健身的主要“媒介”,也是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节点”,因此对城市山地公园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如何修复被污染与退化的城市山地公园生态环境、恢复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生态修复措施如何在城市山地公园生态系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城市山地公园需要落实的首要任务,更是城市山地公园为人民服务的保障。这也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论文以城市山地公园为对象,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城市山地公园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生态修复的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目标及策略。论文期望能够结合“生态修复”手段,构建集“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城市山地公园。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相关理论综述。针对生态修复与城市山地公园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技术与城市山地公园的相关研究,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提供相关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总结并分析案例中的优秀的设计经验。该部分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设计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自然教育学等为指导,以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为保障,结合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提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营建目标及策略。第三部分给出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案例。从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战略层面、承德绿地系统规划层面等分析了承德建设山地公园的必要性。通过GIS分析,明确了大梁顶公园为承德市生态示范型山地公园,针对大梁顶山地公园的前期分析选出大梁顶山地公园建设核心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承德大梁顶山地公园最终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提出了公园的总体规划构思、依据、原则、目标及与生态修复相关的策略。针对生态修复专项进行了重点规划,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科普展示等专项进行了详细规划。为城市山地公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特色的景观游憩路线、构建趣味的科普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高一茹[8](2020)在《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 ——以石廪峰旅游度假区为例》文中提出现代社会健康危机、年龄危机引发大众对健康养生的关注。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发展“大健康”产业,2017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健康养生提出新要求,要求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森林康养业等相关产业积极发展“旅游+”模式,有效推进相关产业之间融合发展,并且国家林业局支持发展依托山地资源的健康旅游产业。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既积极相应国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山地旅游和康养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保护生态文明,弘扬传统养生文化,实现山地价值增长,又能切实解决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本文选择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整理,对康养旅游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典型开发模式等界定和分析;首次基于TRIZ理论对度假区资源进行整合、分析与评价;兼顾山地这一资源的生态敏感性,探讨了关于山地资源、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康养理念的应用,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开发类型、模式和基本步骤等;遵循适度开发、特色鲜明、保持多样、有效利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对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战略、资源整合提取、功能区划分、基础设施规划、景观要素设计、康养产品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结合作者参与的实践项目“石廪峰旅游度假区规划(寿岳衡山‘养生谷’休闲旅游度假区)”对以上成果进行实践运用和验证。
白娜[9](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唐羽薇[10](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上林县这个集国家级贫困县、自治区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于一身的典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贫困村分类、贫困根源及致贫影响因素,并通过选取典型贫困地区的太行山贫困地区和彝良县贫困山区作对比研究,总结归纳出贫困村致贫影响因素的根源因子和一般因子分析表;其次,从上林县贫困村石漠化和壮族历史文化的贫困特征和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2个方面,对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的突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上林县贫困村应属于兼具区域发展障碍型、可行能力不足型和族群型贫困,致贫根源是:对外商贸物流交通差、石漠化、传统落后观念等壮族文化制约和文化素质低。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据此找到解决上林县贫困村致贫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并提出围绕生态经济新业态、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3个方面规划策略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最后,以大浪村村庄规划作为实证研究,规划基于致贫因素突出问题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思路,从大浪村致贫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分析入手,围绕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3个方面的规划策略,编制完成大浪村村庄规划设计方案。本文从实践意义来看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反馈验证,为广西不同类型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路径方向。从理论意义来看是从城乡规划与设计的视角关注贫困村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差别化的贫困村规划政策制定。
二、开发山地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山地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山地旅游 |
二、山地景区 |
三、旅游转型发展 |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系统协同论 |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
一、指标的筛选 |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
三、指标评价方法 |
四、评价模型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
一、景区概况 |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
一、旅游转型方式 |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山地旅游研究 |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
2.1.2 旅游驱动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旅游推—拉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旅游供需理论 |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3.1.1 景区基本概况 |
3.1.2 旅游发展历程 |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
3.3.2 结果分析 |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
4.1.1 推力系统分析 |
4.1.2 引力系统分析 |
4.1.3 支持系统分析 |
4.1.4 媒介系统分析 |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权重确定 |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
1.1.3 国内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和应用意义 |
1.3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1.1 乡村景观变化研究 |
1.3.1.2 乡村景观感知研究 |
1.3.1.3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1.3.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2.1 乡村景观类型研究 |
1.3.2.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查阅法 |
1.4.2.2 实地调查法 |
1.4.2.3 问卷调查法 |
1.4.2.4 归纳演绎法 |
1.4.2.5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基础研究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乡村振兴”的概念 |
2.1.1.1 “生产发展”发展到“产业兴旺” |
2.1.1.2 “生活宽裕”发展到“生活富裕” |
2.1.1.3 “村容整洁”发展到“生态宜居” |
2.1.1.4 “管理民主”发展到“治理有效” |
2.1.2 “乡村景观”概念 |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景观发展”的关系 |
2.1.4 “乡村振兴示范村”概念的界定 |
2.1.5 “乡村发展模式”概念 |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与调研准备 |
3.1 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概述 |
3.2 调研区域概况 |
3.2.1 区位概况 |
3.2.2 行政区划和社会经济 |
3.2.3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
3.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
3.3.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现状 |
3.3.2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
3.3.2.1 乡村自然景观 |
3.3.2.2 乡村生产性景观 |
3.3.2.3 乡村聚落景观 |
3.3.2.4 乡村人文景观 |
3.3.3 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 |
3.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 |
3.4.1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确定方法 |
3.4.2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内容 |
3.5 乡村振兴示范村调研样本的选择 |
3.5.1 调研对象的选择依据 |
3.5.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3.5.3 调研内容 |
4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
4.1 以鲁家村为代表“产业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1.1 “产业型”鲁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
4.1.2 调查背景介绍 |
4.1.2.1 区位概况 |
4.1.2.2 村庄发展概况 |
4.1.3 鲁家村景观总体布局 |
4.1.4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1.4.1 鲁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1.4.2 鲁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1.4.3 鲁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1.4.4 鲁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1.5 鲁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1.6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主题农场聚集模式”总结 |
4.1.7 鲁家村“主题农场聚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7.1 家庭农场规模普遍较小,配套设施性景观建设不足 |
4.1.7.2 乡愁韵味和传统生活气息不足 |
4.1.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
4.2 以余村为代表“生态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2.1 “生态型”余村的代表性分析 |
4.2.2 调查背景介绍 |
4.2.2.1 村情概况 |
4.2.2.2 村庄发展概况 |
4.2.3 余村景观总体布局 |
4.2.4 余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2.4.1 余村生态景观的发展 |
4.2.4.2 余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2.4.3 余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2.4.4 余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2.5 余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2.6 余村景观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
4.2.7 余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7.1 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景观发展规模受限 |
4.2.7.2 建筑的现代化形式导致乡村地方特色减弱 |
4.2.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
4.3 以潘家浜村为代表“水乡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3.1 “水乡型”潘家浜村的代表性分析 |
4.3.2 调研背景介绍 |
4.3.2.1 村情概况 |
4.3.2.2 村庄发展概况 |
4.3.3 潘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
4.3.4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3.4.1 潘家浜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3.4.2 潘家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3.4.3 潘家浜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3.4.4 潘家浜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3.5 潘家浜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3.6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水乡文旅融合模式”总结 |
4.3.7 潘家浜村“水乡文旅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7.1 景区周边自然村未纳入景观体体系的建设中 |
4.3.7.2 乡村文化感知性不强 |
4.3.7.3 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 |
4.4 以缪家村为代表“田园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4.1 “田园型”缪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
4.4.2 缪家村调研背景 |
4.4.2.1 村情概况 |
4.4.2.2 村庄发展概况 |
4.4.3 缪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
4.4.4 缪家村景观分类调查 |
4.4.4.1 缪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4.4.2 缪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4.4.3 缪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4.4.4 缪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4.5 缪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4.6 缪家村景观发展的“田园农业观光模式”总结 |
4.4.7 缪家村“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7.1 商旅业态的融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特征被削弱 |
4.4.7.2 集中化的新社区聚落出现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 |
4.4.7.3 生产性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割裂现象 |
4.4.7.4 缺乏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营造 |
4.5 以环溪村为代表“文化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5.1 “文化型”环溪村的代表性分析 |
4.5.2 调查背景介绍 |
4.5.2.1 村情概况 |
4.5.2.2 村庄发展概况 |
4.5.3 环溪村景观总体布局 |
4.5.4 环溪村景观分类调查 |
4.5.4.1 环溪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5.4.2 环溪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5.4.3 环溪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5.4.4 环溪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5.5 环溪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5.6 环溪村景观发展的“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总结 |
4.5.7 缪家村“古村文化感知模式”存在的问题 |
4.5.7.1 以莲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唯一主导因素,导致景观长效性不足 |
4.5.7.2 莲文化景观局限于村庄聚落之内 |
4.5.7.3 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被弱化 |
4.5.7.4 缺乏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营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策划 |
4.6 调查问卷分析 |
4.6.1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
4.6.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6.3 调研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5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
5.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
5.1.1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
5.1.1.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 |
5.1.1.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5.1.1.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 |
5.1.1.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
5.1.1.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 |
5.1.2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2.1 共性特征 |
5.1.2.2 个性特征 |
5.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5.2.1 自然环境和聚落格局限制了乡村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
5.2.2 自然村未被纳入景观体系的建设,导致景区村庄发展受限 |
5.2.3 未找准乡村文化特色,导致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现象 |
5.2.4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程度不足,导致季相性景观营造情况欠佳 |
5.2.5 乡村品牌营造不充分,导致乡村旅游环境缺乏特色性 |
5.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1.1 因地制宜地扩大主题农场的经营规模 |
5.3.1.2 强化各主题农场的联动效应 |
5.3.1.3 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保持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
5.3.1.4 与周边村庄形成基础设施相互协调,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
5.3.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2.1 通过对村庄周边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
5.3.2.2 强化乡村文化主题的建设,展现乡村的个性特征 |
5.3.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3.1 村庄的发展应与周边村域形成有效联动 |
5.3.3.2 开发文创产品增强水乡文化旅游体验感 |
5.3.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4.1 延长产业链,强化景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建设 |
5.3.4.2 挖掘乡土文化,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以营造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
5.3.4.3 加强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打造,形成乡村独特气质 |
5.3.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5.1 合理利用村庄周边资源,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
5.3.5.2 传统文化与生产性景观结合,并强化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 |
5.3.5.3 深入挖掘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景观规划中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浙江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和《嘉兴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
附录2 杭嘉湖地区3A景区村庄名单 |
附录3 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2016—2019) |
附录4 杭嘉湖地各县区代表性的乡村发展概况汇总表 |
附录5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6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
1.4.2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
1.5 技术路线 |
2.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山地 |
2.1.2 山地旅游 |
2.1.3 旅游综合体 |
2.1.4 山地旅游综合体 |
2.2 旅游综合体发展及趋势 |
2.2.1 国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
2.2.2 国内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
2.2.3 国内外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研究 |
2.3 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
2.3.1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
2.3.2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
2.3.3 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特点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概述 |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概念 |
3.2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3.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应用领域概述 |
3.3.1 农林牧业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
3.3.2 城市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
3.3.3 旅游开发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
3.3.4 复垦与整理型土地适宜性评价 |
3.4 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概述 |
3.4.1 确定评价对象及体系 |
3.4.2 划定评价单元 |
3.4.3 选取评价因子 |
3.4.4 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及权重确定你觉得 |
3.4.5 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综合评价 |
3.4.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5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概述 |
3.5.1 层次分析法(AHP) |
3.5.2 德尔斐法(DELPHI) |
3.5.3 限制因素法与综合指数法 |
3.5.4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3.5.5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4.1 影响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的自然要素 |
4.1.1 山地地形 |
4.1.2 山地地质 |
4.1.3 山地植被 |
4.1.4 山地水系 |
4.2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总体原则 |
4.2.1 生态优先原则 |
4.2.2 尊重本底原则 |
4.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4 低影响开发原则 |
4.3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方法研究 |
4.3.1 山顶型旅游综合体 |
4.3.2 山坡型旅游综合体 |
4.3.3 山麓型旅游综合体 |
4.3.4 山谷型旅游综合体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
5.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及评价要求 |
5.1.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 |
5.1.2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要求 |
5.2 山地旅游综合体评价要素分析 |
5.2.1 地形地貌 |
5.2.2 生态环境 |
5.2.3 自然灾害 |
5.2.4 水文条件 |
5.2.5 社会因素 |
5.3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规划 |
5.3.1 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 |
5.3.2 评价指标设置与处理 |
5.3.3 确定参评因子权重 |
5.3.4 建立评价模型 |
5.4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概述 |
5.4.1 土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
5.4.2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
5.4.3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
6.1 道路系统设计 |
6.1.1 道路选线及形式 |
6.1.2 道路材料选择 |
6.2 建筑设计 |
6.2.1 建筑选址及依据 |
6.2.2 建筑形态及布局 |
6.3 植物景观设计 |
6.3.1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
6.3.2 植物选择及梯度设计 |
6.4 水系设计 |
6.4.1 引水布局及依据 |
6.4.2 水景设计 |
6.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
6.6 活动项目规划类型 |
7. 相关案例分析 |
7.1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
7.1.1 项目概况 |
7.1.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
7.2 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 |
7.2.1 项目概况 |
7.2.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
7.3 山西深山墕旅游综合体 |
7.3.1 项目概况 |
7.3.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
7.4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修复性景观 |
7.4.1 项目概况 |
7.4.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
7.5 阿尔卑斯多洛米蒂埃尼度假村 |
7.5.1 项目概况 |
7.5.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
8. 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 |
8.1 项目概况 |
8.1.1 项目区位及概况 |
8.1.2 区域背景 |
8.1.3 场地交通环境 |
8.1.4 周边旅游资源 |
8.1.5 场地现状概况 |
8.2 场地分析 |
8.2.1 地形地貌分析 |
8.2.2 生态环境分析 |
8.2.3 自然灾害分析 |
8.2.4 水文条件分析 |
8.2.5 社会因素分析 |
8.2.6 SWOT分析 |
8.3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
8.3.1 规划设计原则 |
8.3.2 规划设计依据 |
8.4 规划设计愿景与策略 |
8.4.1 规划愿景 |
8.4.2 战略目标 |
8.4.3 设计策略 |
8.5 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 |
8.5.1 评价原则与依据 |
8.5.2 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
8.5.3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
8.5.4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
8.6 总体规划设计 |
8.6.1 设计理念 |
8.6.2 规划布局与景观结构 |
8.6.3 功能分区规划 |
8.6.4 旅游主题分区规划 |
8.7 景观节点设计 |
8.7.1 入口管理区 |
8.7.2 文娱体验区 |
8.7.3 后勤服务区 |
8.7.4 山地游览区 |
8.7.5 亲子居住区 |
8.7.6 静修居住区 |
8.7.7 商务居住区 |
8.7.8 生态体验区 |
8.8 专项设计 |
8.8.1 竖向设计 |
8.8.2 植物景观设计 |
8.8.3 道路系统设计 |
8.8.4 山林驿站设计 |
8.8.5 旅游活动设计 |
8.8.6 建筑概念设计 |
8.8.7 标识系统设计 |
8.8.8 经济技术指标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图纸附录 |
(7)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山地公园 |
2.1.1 地形 |
2.1.2 山地 |
2.1.3 城市公园 |
2.1.4 城市与城市山地公园 |
2.1.5 山地公园与城市山地公园 |
2.2 生态修复 |
2.2.1 生态系统 |
2.2.2 生态学 |
2.2.3 生态修复 |
2.2.4 “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
2.2.5 “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 |
2.2.6 生态修复的方式及意义 |
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兰山山地生态公园 |
3.1.2 上海辰山植物矿坑花园 |
3.1.3 漳州碧湖生态公园 |
3.2 国外案例分析 |
3.2.1 美国丹佛山地公园 |
3.2.2 西班牙巴塞罗那山地公园 |
3.2.3 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 |
4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4.2 生态伦理学理论 |
4.3 生态修复理论 |
4.4 生态设计理论 |
4.5 城市美学理论 |
4.6 自然教育学理论 |
5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影响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
5.1.1 自然特征 |
5.1.2 城与山的关系 |
5.1.3 地域文化因素 |
5.2 修复城市山地公园中的生态要素 |
5.2.1 土壤修复 |
5.2.2 山体修复 |
5.2.3 植被修复 |
5.2.4 水体修复 |
5.3 城市山地公园空间布局设计 |
5.3.1 山地地貌的自然特征 |
5.3.2 城市山地公园道路系规划设计 |
5.3.3 城市山地公园视觉空间设计 |
5.3.4 城市山地公园植被设计 |
5.3.5 城市山地公园水系设计 |
5.3.6 城市山地公园文化景观营造 |
6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内容 |
6.1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6.1.1 生态优先原则 |
6.1.2 因地制宜原则 |
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参与性原则 |
6.1.5 分期规划原则 |
6.1.6 以人为本原则 |
6.2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目标 |
6.2.1 基于城市关联的空间目标 |
6.2.2 基于环境宜人的生态目标 |
6.2.3 基于旅游产品的功能目标 |
6.2.4 基于文化内容的科教目标 |
6.3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6.3.1 加强城与山之间的关联 |
6.3.2 修复场地自然生态要素 |
6.3.3 打造场地景观游憩线路 |
6.3.4 激活场地历史文化脉络 |
6.3.5 构建场地科普教育体系 |
7 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7.1 背景分析 |
7.1.1 上位解读 |
7.1.2 山地公园边界划定与类型划分 |
7.1.3 前期分析 |
7.1.4 承德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建设核心区 |
7.1.5 SWOT分析 |
7.2 规划构思 |
7.2.1 规划依据 |
7.2.2 规划原则 |
7.2.3 规划定位 |
7.2.4 规划目标 |
7.2.5 规划策略 |
7.2.6 规划理念 |
7.3 总体布局 |
7.3.1 总体规划平面图 |
7.3.2 鸟瞰图 |
7.3.3 总体规划构想 |
7.3.4 总体规划结构 |
7.3.5 规划分区 |
7.4 分区规划 |
7.4.1 综合服务区 |
7.4.2 山地修复保育区 |
7.4.3 生态教育区 |
7.4.4 山地文化区 |
7.4.5 五彩拓展区 |
7.4.6 农艺游赏区 |
7.4.7 登山揽胜区 |
7.4.8 溪谷康养区 |
7.5 生态修复规划 |
7.5.1 大梁顶山地公园核心区生态问题 |
7.5.2 地形生态修复 |
7.5.3 水体生态修复 |
7.5.4 植被生态修复 |
7.5.5 人文修复 |
7.6 专项规划 |
7.6.1 交通规划 |
7.6.2 竖向规划 |
7.6.3 服务设施规划 |
7.6.4 建筑专项规划 |
7.6.5 标识系统规划 |
7.6.6 照明系统规划 |
7.6.7 科普解说系统规划 |
7.6.8 产业规划 |
7.6.9 节事活动规划 |
7.6.10 安全防火规划 |
7.6.11 经济技术指标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8)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 ——以石廪峰旅游度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康养产业有助于勃兴乡村旅游业 |
1.1.2 “旅游+康养”成为健康产业新模式 |
1.1.3 旅游转型实现山地价值再升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山地旅游研究 |
1.3.2 康养型旅游度假区研究 |
1.4 研究主要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归纳分析法 |
1.4.4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研究 |
2.1 康养旅游 |
2.1.1 康养旅游概念及理论解读 |
2.1.2 康养旅游市场特征 |
2.1.3 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 |
2.2 传统养生文化 |
2.2.1 传统养生理论 |
2.2.2 中华传统养生特点 |
2.3 山地旅游 |
2.3.1 山地旅游资源特征 |
2.3.2 山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2.4 TRIZ萃智理论 |
2.4.1 TRIZ理论资源分析 |
2.4.2 TRIZ理论分析评价资源的创新性 |
第三章 基于TRIZ理论的康养旅游度假区综合分析 |
3.1 TRIZ创新理论康养旅游度假区资源整合评价中的应用 |
3.1.1 TRIZ理论分析旅游资源的步骤 |
3.1.2 TRIZ理论对旅游资源分析方法 |
3.1.3 TRIZ创新理论在康养旅游规划中的的应用 |
3.2 基于TRIZ理论分析山地资源在度假区中的应用 |
3.2.1 山地资源旅游研究现状 |
3.2.2 山地旅游度假区较平原地带的优势分析 |
3.2.3 山地旅游度假区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趋势 |
3.3 基于TRIZ理论分析文化资源在度假区中的应用 |
3.3.1 南岳“寿文化”资源的整合分析 |
3.3.2 山地文化的康养资源分析 |
3.3.3 药用植物资源的整合分析 |
3.3.4 传统养生智慧的康养旅游度假区中的应用研究 |
3.4 基于TRIZ理论康养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类型和基本模式 |
3.4.1 康养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类型 |
3.4.2 康养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 |
3.5 基于TRIZ理论康养旅游度假区康养产品开发步骤 |
3.5.1 康养旅游产品类型 |
3.5.2 康养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
3.5.3 康养产品的开发步骤 |
第四章 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 |
4.1.1 总体定位 |
4.1.2 功能设计 |
4.1.3 形象塑造 |
4.2 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空间布局规划 |
4.2.1 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
4.2.2 功能分区规划 |
4.3 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 |
4.3.1 景观设计 |
4.3.2 建筑营造 |
4.3.3 道路交通组织 |
4.4 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生态保护工程规划 |
4.4.1 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
4.4.2 大气资源保护 |
4.4.3 景观资源保护 |
4.4.4 水资源保护 |
第五章 实践研究——石廪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
5.1 石廪峰旅游度假区基本情况 |
5.1.1 区位条件 |
5.1.2 交通条件 |
5.1.3 自然条件 |
5.1.4 历史文化条件 |
5.2 石廪峰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 |
5.2.1 规划定位 |
5.2.2 规划范围 |
5.2.3 规划原则 |
5.2.4 规划理念 |
5.3 TRIZ创新理论下的旅游资源整合及分析 |
5.3.1 TRIZ理论下现有资源的提取与评价 |
5.3.2 TRIZ理论下派生资源的提取与评价 |
5.3.3 石廪峰旅游资源高级SWOT分析 |
5.3.4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5.3.5 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
5.4 TRIZ创新理论下旅游度假区康养产品设计 |
5.4.1 现有资源依托——运动养生产品 |
5.4.2 现有资源依托——生态养生产品 |
5.4.3 现有资源依托——休闲养生产品 |
5.4.4 派生资源驱动——文化养生产品 |
5.4.5 派生资源驱动——旅居养生产品 |
5.4.6 派生资源驱动——饮食养生产品 |
5.4.7 派生资源驱动——医疗养生产品 |
5.5 石廪峰旅游度假区空间布局规划 |
5.5.1 总体布局 |
5.5.2 功能分区 |
5.6 石廪峰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 |
5.6.1 景观设计规划 |
5.6.2 康养建筑营造 |
5.6.3 浏览线路设计 |
5.7 石廪峰旅游度假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5.7.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
5.7.2 景观资源保护措施 |
5.7.3 水资源系统保护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
3.1 空间特征 |
3.1.1 总体发展特征 |
3.1.2 空间分布特征 |
3.1.3 空间发展特征 |
3.2 影响因子 |
3.2.1 自然因子 |
3.2.2 人文因子 |
3.3 动力机制 |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
3.4 演化机制 |
3.4.1 选址 |
3.4.2 集聚 |
3.4.3 扩散 |
3.4.4 跨越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
4.1 发展规划原则 |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
4.2 空间发展策略 |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
4.3 产业发展策略 |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
4.4 镇村体系策略 |
4.5 形态营造策略 |
4.5.1 城镇公共空间 |
4.5.2 城镇街道空间 |
4.5.3 城镇特色景观 |
4.6 生态发展策略 |
4.7 实施保障策略 |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
4.8 本章小结 |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
5.1.1 基本概况 |
5.1.2 产业发展导向 |
5.1.3 镇村体系构建 |
5.1.4 镇区空间规划 |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
5.2.1 基本概况 |
5.2.2 产业发展导向 |
5.2.3 镇村体系构建 |
5.2.4 镇区空间规划 |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
5.3.1 基本概况 |
5.3.2 产业发展导向 |
5.3.3 镇村体系构建 |
5.3.4 镇区空间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扶贫工作进入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 |
1.1.2 我国贫困村村庄规划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 |
1.1.3 广西扶贫工作和贫困村建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定义 |
1.3.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
2.1 贫困村的贫困特征 |
2.1.1 贫困根源和致贫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
2.1.2 典型贫困地区贫困特征及其致贫影响因素分析 |
2.1.3 贫困村致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基于贫困特征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
2.2.1 上林县石漠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
2.2.2 上林县历史民族文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
2.2.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贫困特征的分析结果 |
2.3 基于扶贫实施效果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
2.3.1 扶贫实施效果分析标准 |
2.3.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2.3.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2.4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脱贫策略分析 |
3.1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建设要求的研究梳理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重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解读 |
3.2 乡村振兴战略对上林县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 |
3.3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研究 |
3.3.1 基于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的乡村振兴策略 |
3.3.2 基于民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 |
3.3.3 基于解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策略 |
3.4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1 村庄规划编制研究梳理 |
3.4.2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 |
3.4.3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解决致贫突出问题的上林县贫困村规划原则和策略 |
3.4.4 面向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5 面向挖掘壮族特色文化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6 面向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7 基于致贫因素影响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大浪村规划设计实践 |
4.1 基于贫困特征的大浪村致贫因素分析 |
4.1.1 石漠化特征 |
4.1.2 壮族特征 |
4.1.3 大浪村贫困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大浪村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4.3 大浪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
4.4 基于贫困根源的大浪村规划设计 |
4.4.1 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 |
4.4.2 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
4.4.3 面向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
4.5 大浪村脱贫效果 |
4.5.1 大浪村扶贫工作成效 |
4.5.2 大浪村规划建设成效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 |
5.1.2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规划策略、设计要点及编制思路的主要结论 |
5.1.3 大浪村致贫因素影响分析及乡村振兴策略下的规划设计实践的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开发山地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D]. 朱钦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6]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D]. 蔺晔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D]. 吕菲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山地型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 ——以石廪峰旅游度假区为例[D]. 高一茹.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9]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D]. 唐羽薇. 广西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