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圆网浓缩机控制的变频调速(论文文献综述)
刘颖[1](2016)在《基于TMS320F28377D的直驱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PMSM中的一种,具有低惯量,快响应,转矩系数大,转矩脉动小,相对于异步电机控制更简单等等优点,使其在很多控制领域尤其是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直驱控制省去了中间传动环节,将直驱电机直接连接到负载上,消除了由机械传动带来的反向间隙,柔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因此国内外工业界已经将其作为现代驱动技术中的前沿方法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直驱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由来及其发展概况,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并介绍了在伺服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转子磁场定向(FOC)矢量控制策略以及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技术,以此为理论依据,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完成了速度--电流双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搭建,并对控制系统的电流环,速度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控制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直驱伺服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TMS320F28377D双核DSP的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直驱伺服系统,结合高性能双CPU的优异性能,分析了双核架构中内部处理器间的通信机制。同时结合直驱电机的特点,在不改变原系统测速装置的前提下,使用了sin-cos细分转换电路来保证伺服系统的反馈精度。文章对关键的硬件电路,系统软件控制框图和控制策略进行阐述。最后以设计的永磁同步直驱伺服控制平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阶跃响应进行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最终验证设计的直驱伺服平台的可靠性,可以作为实际工程应用。
李永刚[2](2013)在《制浆造纸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解决方案》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变频器在长毅浆粕工艺生产中的几种典型应用实例,针对目前使用的变频器品种多、数量大,控制精度高的实际情况,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备维护解决方案。
王正顺[3](2010)在《纸张电磁干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纸张电磁干燥技术是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干燥纸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蒸汽干燥的全新的纸张干燥技术。在环保压力日益严峻、能源危机日益逼近的今天,研究纸张电磁干燥技术就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高速卫生纸机来说,更有其客观现实需要和巨大发展潜力。本论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对纸张干燥传热传质、电磁感应加热、工业过程控制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研究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过程的Luikov唯象理论和Whitaker体积平均理论,提出了电磁穿透干燥的概念,分析了电磁干燥技术的传热传质过程,利用多孔介质气流干燥理论,结合纸张气流穿透干燥的特点,模拟干燥条件,建立了纸张气流穿透干燥的数学模型:纤维颗粒热平衡方程:穿透空气气相能量方程:气相物质连续平衡方程:纸页干燥固相纤维连续方程:纤维固相动量方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利用自制实验装置进行了穿透热风干燥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的理论数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本研究提出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比较可靠和有效。本论文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结合纸张干燥的要求,运用AUTOCAD软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室用电磁干燥装置,并详细剖析了其各个部分的选材和结构,通过UG软件的实体建模、装配建模等模块对电磁干燥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和整体装配,最后用ANSYS软件对电磁烘缸干燥装置主体部分进行了传热和受力分析,从理论上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本论文利用自制实验装置,进行了电磁干燥装置的过程控制实验、加热均匀性实验、加热温度反馈滞后性及准确性实验,证明电磁干燥技术能够满足纸张干燥的要求。通过纸张电磁干燥实验,探讨了电磁干燥技术对纸张性能的影响,证明其更适合于吸收性高的生活用纸等的生产。通过应用实验,证明电磁干燥技术干燥效率高,干燥速度快,为电磁干燥技术的工程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本论文相应开发了用于电磁干燥装置的隔热保温有机硅涂料。采用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通过加温催化水解缩合,制得了有机硅树脂。通过对单体配比、催化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研究,确定了合成性能良好的有机硅树脂的原料配比——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2.5:1:5。通过对耐高温颜填料及助剂的选择和实验,确定了耐高温涂料配方。通过应用实验及ANSYS模拟仿真表明,所得到的涂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高温、耐冲击及隔热保温等性能。本论文对纸张电磁烘缸干燥技术的研究,是对节能、环保、高效的纸张干燥新技术的一种探索,在纸张电磁干燥技术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较大的意义。
匡导球[4](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王明浩[5](2009)在《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研究 ——富阳造纸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水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大,多年来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造纸工业和环境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清洁生产是解决造纸行业污染问题的唯一出路。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历程和浙江省造纸行业的现状,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挑战和压力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综述与讨论,具体分析了浙江省造纸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以浙江省富阳市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富阳市造纸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时代背景、成功经验、主要问题。浙江省清洁生产中心实施了以富阳市大地纸业、良富纸业、唐人纸业、钱氏纸业、高峰纸业、首盛纸业、锦丰纸业和通达纸业8家生产白板纸为核心成员的区域性清洁生产新模式的示范试点;从清洁生产的宣传和培训,清洁生产组织机构的完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交流,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的推广,水资源的优化利用,造纸污泥的梯级利用等方面入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清洁生产审核介绍以及清洁生产新模式的应用效益的回顾评价和追踪评价情况(其中,本人具体负责这7家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总结了这些造纸企业示范活动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以及还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此外,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配合区域清洁生产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完善浙江省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政策机制的建议和措施。另外,文章还分析了在推进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中,造纸企业应具有的各项对策和建议。
郭刚[6](2007)在《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粘胶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他的数量和合成纤维的比率为1:9;自1905年工业化生产以来,产能一直不断扩大,中间虽因合成纤维的生产使其产量在一段时期停滞不前。但终因其优良的服用和吸色性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经过近50年来积极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在发达国家,因为环保的要求和环保投资数额以及运行成本的制约,不得不被迫停止生产,这无疑就给急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很大的投资和发展机会,特别在中国、东南亚及东欧一些国家因为劳动力成本低、高额利润的诱惑等诸多因素,使得这些国家争相投资;至今在我国粘胶纤维工业也是方兴未艾,扩建和新建的粘胶纤维项目相继投入建设或生产,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正在投入使用;本项目就是在我公司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具有前沿技术的、和最具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一个投资项目。在国际市场上,粘胶短纤维品种繁多,国外的大型粘胶纤维企业的产品中,普通粘胶纤维只占一半,另一半为差别化纤维,其品种日新月异,同时对下游产品得研究也在不断进行。我国粘胶工业起步较早,生产设备、技术以自主开发为主,因此存在生产技且质量不高、术和工艺滞后,设备陈旧,产品品种不多,差别化纤维比重很小。目前我国粘胶纤维品种是以棉型为主,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占比例很小,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弱。本次粘胶短纤维的设计综合了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及设备,采用了DCS自控系统、大容量黄化机、连续溶解工艺、KKF过滤机、碱液膜分离技术、大组合喷丝头,纺前注射,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水平。本项目产品粘胶差别化纤维,不仅可以满足生产高档服装面料及高档装饰的需求,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高湿模量纤维克服了普通粘胶短纤的缺陷,其织物在坚牢度,耐水洗性,抗皱性和形态稳定性等方面得到大大改善,能赋予织物美观大方的品质和多彩的风格,粘胶差别化纤维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其产品性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袁汝旺[7](2007)在《逆转辊涂布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涂布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造纸、感光胶片、计算机等工业,且涂布技术也是发展高值化纺织品的重要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涂布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涂层厚度变小,均匀性提高。因此改进涂布生产技术,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重要的。本文以逆向三辊式涂布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的涂布设备存在的问题,包括涂布间隙调节自动化程度较低、精度差,对基材的适应性差,烘道热能利用效率低,张力波动及清洗刮刀的调整,且进行分析研究,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逆向三辊式涂布系统的流场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影响涂层厚度及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提高涂布器的结构刚度、采用静压轴承和可调式异心联轴器、提高机架和涂辊加工精度等措施,保证了涂布间隙恒定。在张力控制系统中,对张力的产生、收卷和放卷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采用交流变频和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进行收卷系统的张力控制仿真。分析了多电机协调同步控制的方法,建立了基于速度链的多电机协调同步控制原理,并运用到涂布器辊速控制系统和张力控制系统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姚竞红,严国祥,周潮军[8](2004)在《基于圆网浓缩机控制的变频调速》文中研究表明介绍圆网浓缩机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及其整流子电机存在的缺陷,选用西门子新一代变频器440系列产品对该机的传动控制加以技术改造,取得显着效果。
二、基于圆网浓缩机控制的变频调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圆网浓缩机控制的变频调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TMS320F28377D的直驱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直驱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简介 |
1.2 直驱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直驱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全文安排及其研究内容 |
2 直驱永磁同步伺服建模与仿真 |
2.1 直驱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 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FOC) |
2.3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技术(SVPWM) |
2.4 直驱式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直驱式伺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框架介绍 |
3.2 DSP最小系统电路 |
3.3 DSP外围电路 |
3.4 直驱伺服系统驱动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直驱式伺服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介绍 |
4.2 主程序部分 |
4.3 伺服中断子程序 |
4.4 三环调节器设计及参数整定 |
4.5 内部处理器通信(IPC)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电流环实验及分析 |
5.2 速度环实验及分析 |
5.3 位置环实验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课题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制浆造纸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变频器在浆粕工艺生产中的应用控制 |
2.1 恒功率控制 |
2.2 负荷分配控制 |
2.3 速度控制 |
3、变频器的节能应用 |
4、维护解决方案 |
4.1 日常检查 |
4.2 定期检修 |
5、结束语 |
(3)纸张电磁干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造纸工业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情况 |
1.3 国内外造纸机的发展状况 |
1.4 现代纸机干燥技术 |
1.4.1 蒸汽干燥技术 |
1.4.2 OptiDry干燥技术 |
1.4.3 气热式陶瓷红外干燥技术 |
1.4.4 燃油燃气烘缸干燥技术 |
1.4.5 微波干燥技术 |
1.4.6 电磁烘缸干燥技术 |
1.5 纸张电磁干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纸张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 |
1.5.2 电磁感应加热研究 |
1.5.3 过程控制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纸张电磁干燥技术原理研究 |
2.1 电磁感应加热理论 |
2.2 多孔介质干燥理论 |
2.2.1 概述 |
2.2.2 多孔介质干燥理论 |
2.3 纸张电磁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 |
2.3.1 电磁穿透干燥的概念 |
2.3.2 电磁穿透干燥的传热传质过程 |
2.4 纸张电磁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1 电磁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2 数学模型的求解 |
2.4.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纸张电磁干燥装置的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
3.1 电磁干燥装置的结构 |
3.1.1 烘缸壳体 |
3.1.2 磁通线圈及电源控制板 |
3.1.3 固定装置 |
3.1.4 传动机构 |
3.2 电磁干燥装置的UG仿真设计 |
3.2.1 UG软件简介 |
3.2.2 电磁干燥装置的仿真设计 |
3.2.3 电磁烘缸的装配 |
3.3 电磁烘缸模型受热及受力ANSYS分析 |
3.3.1 概述 |
3.3.2 电磁烘缸模型受热分析 |
3.3.3 电磁烘缸模型受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干燥装置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电磁干燥装置的过程控制实验 |
4.2.1 电磁干燥装置的过程控制设计思路 |
4.2.2 专家控制方案 |
4.2.3 基于专家控制的单回路干度控制方案 |
4.2.4 基于专家控制的多回路干度控制方案 |
4.2.5 基于专家控制的断纸控制方案 |
4.3 电磁干燥装置的加热均匀性实验 |
4.3.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3.2 实验方案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温度反馈滞后性及准确性测试 |
4.4.1 电磁烘缸温度控制原理 |
4.4.2 实验仪器 |
4.4.3 实验过程 |
4.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电磁振荡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
4.5.1 实验仪器 |
4.5.2 实验步骤 |
4.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 纸张电磁干燥实验 |
4.6.1 主要实验仪器 |
4.6.2 实验原料 |
4.6.3 实验过程 |
4.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7 电磁干燥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4.7.1 主要实验仪器 |
4.7.2 实验原料 |
4.7.3 实验过程 |
4.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8 电磁干燥技术经济性研究 |
4.8.1 电磁干燥技术经济性计算 |
4.8.2 电磁干燥技术经济性工厂测试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干燥装置隔热保温材料的研制 |
5.1 概述 |
5.2 实验 |
5.2.1 主要实验原料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内容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有机硅树脂红外分析 |
5.3.2 涂层表面分析 |
5.3.3 耐热性能测试 |
5.3.4 附着力测试 |
5.3.5 耐高温涂料SEM扫描电镜分析 |
5.3.6 涂料隔热保温ANSYS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4)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研究 ——富阳造纸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国内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3 国内外清洁生产持续发展概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清洁生产的相关理论 |
2.1 清洁生产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 |
2.1.1 清洁生产概念的产生背景 |
2.1.2 清洁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 |
2.1.3 开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
2.2 国内外清洁生产理论的研究实践和发展趋势 |
2.2.1 国际清洁生产理论的研究实践和发展趋势 |
2.2.2 我国清洁生产的形成与发展 |
2.3 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3.3 清洁生产的持续发展 |
3 浙江省造纸行业概述 |
3.1 浙江省造纸行业的现状 |
3.1.1 浙江省造纸行业的特征 |
3.1.2 浙江省造纸企业概况 |
3.1.3 浙江省造纸企业生产工艺概述 |
3.2 浙江省造纸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
3.2.1 造纸企业产业结构整合性差 |
3.2.2 造纸技术集成化成度不高 |
3.2.3 造纸企业资源集约化能力不强 |
3.2.4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持续推进力度不强 |
4 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现有的条件 |
4.1 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4.2 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现有条件 |
4.2.1 政策条件 |
4.2.2 技术条件 |
4.2.3 企业层面的基础条件 |
4.2.4 公众环保意识 |
4.2.5 节能减排的新要求 |
5 富阳造纸业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
5.1 富阳造纸业开展清洁生产背景介绍 |
5.2 富阳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实践概述 |
5.2.1 加强原材料和能源管理 |
5.2.2 生产工艺革新 |
5.2.3 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更新 |
5.2.4 造纸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 |
5.3 富阳造纸企业清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
5.3.1 富阳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相关对策分析 |
5.4 富阳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新模式的选择 |
5.4.1 新模式的特点 |
5.4.2 宣传与培训 |
5.4.3 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
5.4.4 清洁生产技术和信息的交流 |
5.4.5 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
5.4.6 造纸污泥的梯级利用 |
5.5 富阳造纸业清洁生产新模式的应用效益评价 |
5.5.1 良富纸业实施的主要清洁生产方案 |
5.5.2 良富纸业在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6 推进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的对策分析 |
6.1 政策机制分析 |
6.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2 关于政策机制的相关对策分析 |
6.2 企业对策分析 |
6.2.1 抓好清洁生产理论宣传和培训工作 |
6.2.2 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和创新 |
6.2.3 将清洁生产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 |
6.2.4 中小企业联合应对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 |
6.2.5 建立动态企业联盟实现区域性清洁生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可行性分析 |
(一) 项目产品及用途 |
(二) 市场容量现状分析与预测 |
(三) 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二章 总图运输与综合管线 |
第二节 |
2.2.1 总平面布置 |
2.2.2 竖向布置 |
2.2.3 道路设计 |
2.2.4 绿化设计 |
2.2.5 围墙挡土墙设计 |
2.2.6 门卫编制 |
第三节 厂区运输 |
第四节 综合管线 |
第三章 工艺 |
第一节 原液车间 |
第二节 纺练车间 |
第三节 酸站 |
第四节 压液处理车间 |
第四章 设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非定型设备 |
第三节 其它机械设备 |
第五章 自动控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控制方式及主要调节系统 |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 |
第四节 控制室 |
第五节 动力供应 |
第六节 安全技术措施 |
第七节 定员 |
第六章 土建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结构设计 |
第四节 建、构筑物一览表 |
第七章 给水排水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给水 |
第三节 排水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定员 |
第八章 暖通、空调 |
第一节 设计基础资料 |
第二节 空调 |
第三节 通风 |
第四节 采暖 |
第五节 能耗及定员 |
第九章 供电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用电负荷 |
第三节 10kV高压配电间 |
第四节 车间变配电室 |
第五节 设备的选型 |
第六节 车间配电 |
第七节 室外供电线路及户外照明 |
第八节 防雷与接地 |
第九节 节电措施 |
第十节 定员 |
第十章 电信 |
第十一章 热电站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全厂热、电负荷 |
第三节 供热系统 |
第四节 主要设备 |
第五节 消耗指标 |
第六节 定员 |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废气治理 |
第三节 污水处理 |
第四节 噪声控制 |
第五节 有害、有毒物质贮运防污染措施 |
第六节 环保机构及监测 |
第十三章 安全与工业卫生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概述 |
第三节 设计原则与措施 |
第十四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节能 |
第三节 综合利用 |
第十五章 厂区管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管线设计 |
第三节 管道防腐及保温 |
第十六章 冷冻、空压 |
第一节 冷冻站 |
第二节 空压站 |
第三节 能耗及定员 |
第十七章 机修 |
第一节 机修车间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年维修工作量及机床台数的确定 |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
第四节 车间组成及面积 |
第五节 工作制度及定员 |
第十八章 其它 |
第一节 分析化验 |
第二节 计量 |
第三节 仓储 |
附表 |
(7)逆转辊涂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涂布技术的定义 |
1.2 涂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1.2.1 涂布技术的现状 |
1.2.2 涂布技术的发展 |
1.3 涂布技术的应用 |
1.4 涂布技术的方法选择 |
1.5 逆转辊涂布技术的简介 |
1.5.1 逆转辊涂布的原理 |
1.5.2 逆转辊涂布特点及应用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逆转辊涂布机械系统分析 |
2.1 逆转辊涂布机械系统的问题及改进 |
2.1.1 传统逆转辊涂布机械系统存在的问题 |
2.1.2 改进的逆转辊涂布系统 |
2.2 逆转辊涂布间隙调节机构的设计 |
2.2.1 以差动螺旋为进给机构的间隙调节方案 |
2.2.2 以滑动楔—丝杠为进给机构的间隙调节方案 |
2.2.3 两种间隙调节方案优劣比较 |
2.3 弹性背辊包角调节机构的设计 |
2.4 收卷机构的设计 |
2.5 刮刀调节机构的设计 |
2.6 张力分割机构的设计 |
2.7 多节自循环式烘道的设计 |
第三章 逆转辊涂布涂层厚度的系统分析 |
3.1 涂布辊与计量辊间隙调节分析 |
3.1.1 间隙调节机构的系统数学建模 |
3.1.2 间隙调节误差分析及调节过程 |
3.2 计量辊与涂布辊辊面线速度比值调节分析 |
3.3 涂布辊与背辊辊面线速度比值调节分析 |
3.4 影响涂层厚度及均匀性的因素 |
3.4.1 涂布辊和计量辊间隙对涂层厚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
3.4.2 辊速变化对涂层厚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其他因素对涂层厚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
3.5 提高涂层厚度及均匀性的改进措施 |
3.5.1 选择合理的涂布器结构 |
3.5.2 提高涂辊的加工精度 |
3.5.3 提高涂布器机架的加工精度 |
3.5.4 提高辊速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
3.5.5 涂布器辊速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逆转辊涂布的张力控制系统 |
4.1 涂布系统张力控制方式 |
4.1.1 电机电流调节控制张力 |
4.1.2 摆动辊或跳动辊控制张力 |
4.1.3 力传感器或负载传感盒控制张力 |
4.2 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4.2.1 张力产生 |
4.2.2 收卷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4.2.3 退卷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4.3 基于变频控制的恒张力控制系统 |
4.4 模糊自整定PID算法在张力控制中的应用 |
4.4.1 PID控制策略 |
4.4.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
第五章 基于张力的多电机协调同步控制系统 |
5.1 多电机协调同步传动控制方案 |
5.1.1 机械主轴控制方案 |
5.1.2 主令参考控制方案 |
5.1.3 虚拟主轴控制方案 |
5.2 基于速度链的多电机协调分部传动控制原理 |
5.2.1 基于非耦合的速度链式分部传动系统 |
5.2.2 基于耦合速度链式分部传动系统 |
5.2.3 速差校正的速度链式分部传动系统 |
5.3.4 位置差校正的速度链式分部传动系统 |
5.3.5 张力校正的速度链式分部传动系统 |
5.3 涂布系统多电机协调同步驱动的控制分析 |
5.3.1 涂布系统多电机同步协调控制策略 |
5.3.2 涂布系统多电机同步协调控制实现的技术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基于圆网浓缩机控制的变频调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TMS320F28377D的直驱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刘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2]制浆造纸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解决方案[J]. 李永刚. 科技与企业, 2013(11)
- [3]纸张电磁干燥技术研究[D]. 王正顺.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4]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5]浙江省造纸业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研究 ——富阳造纸业为例[D]. 王明浩.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6)
- [6]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D]. 郭刚.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9)
- [7]逆转辊涂布系统的研究[D]. 袁汝旺.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2)
- [8]基于圆网浓缩机控制的变频调速[J]. 姚竞红,严国祥,周潮军. 中国设备工程,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