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

一、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何智玉[1](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徐亚男[2](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孔令超[3](2019)在《沙式武术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术作为中华儿女智慧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近年来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发展迅速,随着一些赛事的举办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在国际竞技赛场,还是在大众健身舞台上都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武术门派不仅是区分不同武术风格特点的关键,而且是武术体系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武术发展进程中边缘化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武术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新时代武术的如何传承与发展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诸多的思考,对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应该是被关注及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在“博大精深”的武术流派中,研究其每个武术流派源流、变迁、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众多文化因素是解决武术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出发点;传承和保护是新时代武术发展的根本所在。沙式武术是我国着名武术大师沙国政先生在继承中华传统武术精髓的基础上,博取众家武术之所长,研其适应当今竞技表演武术之规则和现代社会发展及全民健身,武术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等需求所创,被称为“云南特产”的武术流派。在保护、传承、发展进程中,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自己技术体系和理论基础,形成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沙式武术,在云南这“崇文尚武”的沃土上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云南最有代表性、国内外也有较大影响的武术流派之一。本研究对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沙式武术,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沙式武术进行溯本寻源,挖掘其文化价值,以及对沙式武术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其意义在于为沙式武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云南其他武术流派乃至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丰富武术流派传承理论方面的不足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沙式武术是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太极拳等内家拳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它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为依托,除了具有武术技术的丰富内容外,又具有很高的养生、健身和竞技表演观赏价值。2、沙式武术经历多变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政治环境变迁,创始人沙国政先生注重技法和拳理双修,所创沙式武术体系庞大、风格独特、社会功能较强。3、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沙式武术逐渐边缘化,沙式武术传承人断层较明显。4、目前沙式武术的传承人以嫡系传承人和入室弟子传承人为主,民间传承人和学校传承人为辅。5、相关部门及传承人已重视沙式武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6、沙式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路径适宜新时代武术发展的要求,是沙式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7、沙国政武术馆,沙国政拳法研究会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做了很多工作得到到了云南省体育局,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和人们的充分肯定。8、沙式武术传承人对沙国政先生遗留的手稿进行整理,对已出版的书籍,影像资料等,建立完整的档案,对尚未形成音像和文字的武术套路,功法和各种健身方法陆续进行整理出版。

王明科[4](201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活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也是党面向未来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铸造新辉煌的保证;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则是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以参与者和决策者的政治角色创造历史,也以这样的身份载入史册。从中共一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群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适应不同的历史环境、革命建设任务变化需要,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微观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个体风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从单一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代表制度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与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相适应。考察代表问题的历史发展,探究代表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正是论文致力于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后面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史料、学术研究的情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代表问题。这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按照重要性,代表制度建设的丰富程度,代表人数等方面的差别划分为四节进行阐述。中共一大代表是代表问题的起点,他们不仅参与了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而且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期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立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典范。中共二大是代表制度化的开端,代表中首次出现工人代表,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属性,由于人数较少,代表在大会上承担了各类角色。中共三大、四大期间,代表制度开始具体化,部分地区的代表产生开始采取选举的方式,而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代表在大会议事时进行了激烈争论,思想分歧开始呈现。中共五大、六大时,面对大革命失败,代表们经历了五大时的迷茫,也经历了六大时的艰辛,在沉痛中反思,在逆境中崛起,开启了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中共七大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全党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七大代表几经波折,最终共同成就了一次独立自主、团结奋进的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代表问题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别阐述。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表大会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大会。代表在大会上广泛发言,充分行使选举权,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意见建议。九大、十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受极“左”思潮影响,在代表推选、代表队伍结构和履职行为方面偏离正确轨道,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十一大虽然没有实现拨乱反正,但对代表制度进行了初步恢复。代表问题在这一期间经历的挫折起伏,恰恰反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对依规治党有重要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二大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召开的,有着拨乱反正、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独特历史背景。在此期间,代表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实现了发展,特别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代表产生机制更加规范。代表的先进性标准条件不断提升,候补代表被取消,特邀代表设立,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过程更加规范,代表中党员干部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不断增加,代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代表问题进入发展和完善的大好时期,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四章,主要探讨十六大至十九大的代表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新概括,“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对党员结构影响深远。从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吸取地方常任制试点经验,探索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增强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途径,建立了以规范代表问题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代表任期制。代表的条件更加与时俱进,新社会阶层和新经济组织党员开始进入代表队伍,代表产生程序步骤更加规范,差额公示展现发扬民主新风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下,代表资格审查在十九大时正向发力,传递了强烈的从严信号;而“党代表通道”的开放,也为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平台。第五章,主要对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承担着为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任。在这样的党情国情背景下,代表问题需要立足基础性、长期性和稳定型的本质属性,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动力源泉,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深化代表制度建设,保持代表结构基本稳定,强化对代表政治素质的要求,推进代表提案制的实施,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统筹联络代表的日常工作机构,强化代表作用发挥。

张素姗[5](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军工”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使命,紧跟国防科技发展趋势,开设先进专业、发展先进技术,实现了从培养维修、使用人才到培养研究、设计人才的跨越式发展。“哈军工”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道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院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对“哈军工”人才培养进行专题研究,有益于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以陈赓为核心的院党委,以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的《训词》为指南,领导全院开展办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以“政治为首,尊师重教,保持特色,发扬传统”为核心内涵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怀下,“哈军工”得到各方配合和支持,人才培养得到了较为充足的条件保障。其中,大批的国内教授、专家、干部以及规模庞大的苏联顾问团汇聚,使学院具有人才优势。“哈军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不论是对人才培养的主体还是对象,都有着严格的政治思想条件要求。“哈军工”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员在德、智、军、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其各类课程正规而严格,政治思想性贯彻其中,以政治、技术、军事、体育为框架的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哈军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以管理育人;同时,围绕教学开展广泛、深入、多样的学员政治思想工作,以保证培养质量。“哈军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展现出鲜明的特点,积淀了优良传统。“哈军工”的人才培养实践启示当今高校: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以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着力把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陈继华[6](2016)在《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一个剧种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剧种的发展史。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黄梅戏剧种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剧种的发展走向和基本面貌。从舞台传播到大众传播,戏曲传播所采用的媒介都无一例外地为黄梅戏所采用,并且每一种方式都取得了多数地方剧种难以企及的成绩。本文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根据黄梅戏早期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分别对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舞台传播、电影传播和电视传播等方面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力图阐明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作用下黄梅戏艺术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以丰富和完善黄梅戏史研究。在封建正统文化的规范之下,黄梅戏常因出身不高、品格低下被官方归为“花鼓淫戏”一类予以禁演,官方文献多不记录;在民间语境中,能及时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采荼调”却在鄂、皖、赣三省边界地区悄然兴起,并随着传播地域的变化而逐步形成富有各地特色的名称和剧目。通过对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发展变化和地域差异的对比,我们发现黄梅戏的早期传播主要是沿着鄂、赣、皖的长江水系而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水路传播”特点。源自湖北黄梅的采茶小调沿江西向鄂中、南.向赣北、东向皖西,在皖江流域立足之后继续向苏、沪等地传播,发展成为横跨数省的大剧种。在水路传播过程中,黄梅戏完成了从说唱形态向剧种形态的转变,并影响和确立了鄂东打锣腔系和赣北采茶腔系、皖南花鼓腔系等多个剧种的风格和面貌。从地理范围的流布来看,黄梅戏的早期传播印证了“水路即戏路”的观点。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一定的传播主体,它是实施传播行为的组织或个人。戏曲演出作为群体传播活动,往往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主流价值、群体意识、伦理规范等信息传播给受众。古代戏曲生存的民俗文化土壤更能体现出相对固定的族群意识、阶层意识和“社”、“会”意识。这也决定着戏曲舞台演出传播主体的群体性和组织性。民间会社组织、商帮团体和班社艺人等自然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力量。建国后,受时政影响,政府文化机构逐步发展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之一。本文以此为观照,结合黄梅戏的传播个性,同时也为避免与黄梅戏史研究内容的重合,将论述的重点放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上,以历时性的视角梳理出灯会、宗族、班社、商业组织和文化机构等主要的主体类型,兼论各传播主体的演出活动和传播场地。建国初期,黄梅戏凭借《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女驸马》等经典电影享誉海内外,并直接催生了港台地区黄梅调电影这一独特的华语电影类型。从发展脉络上看,大陆地区建国初期的黄梅戏电影无疑具有开局之功,其后港台地区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黄梅调电影”启而承之;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地区黄梅戏电影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通过陆港两地黄梅戏电影在故事主题的采用、经典剧目的改编、经典唱段的传唱、电影传统的分流和电影创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种电影形态遥相呼应,又各成一派,形成了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异构现象。同质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两者以传统民间故事为内核,突出女性题材,对经典剧目和唱段不断地进行文化叠合,形成传统文化传播的共鸣现象;相异的是,两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态,大陆黄梅戏电影深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影就戏”的半纪录片式电影风格,而港台黄梅调电影更过地受到好莱坞初期歌舞类型片的影响蜕变成为“以戏就影”的“港式好莱坞”电影形态。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最初的“黄梅戏戏曲教唱”、“经典唱段放送”发展为黄梅戏竞技类节目、综艺性专题节目、青年人才选拔与选秀,再到黄梅戏广播剧,建国后黄梅戏的广播形式和艺术形态获得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的出现大力推动了黄梅戏的电视化进程,出现了黄梅戏舞台艺术(纪录)片、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专题片、黄梅戏电视综艺节目等四种主要的传播形态。尤其是黄梅戏电视剧的传播再一次将黄梅戏推到了高峰,并成为黄梅戏“梅开二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黄梅戏与广播电视的结缘,极大地拓展黄梅戏舞台的大众传播渠道,并衍生出唱片、磁带、录像带、数字光盘等不同固定介质的黄梅戏文化产品,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黄梅戏传媒产业。

康珍珍[7](2014)在《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一日千里的城镇化进程,培养和成就了一代建筑人,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群体。他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迎来了不绝于耳的争议,终归瑕不掩瑜,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专属于他们神来之笔。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前沿,着眼于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和创作意识,执手建筑的本体和本原,通过环境、文化和技术三个独特视角,系统把脉新生代建筑师的斐然业绩,辩证剖析其缺陷与不足,在时代的经纬网上对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科学定位。论文以前瞻性的全局视角,预测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实施策略,以资时代转型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借鉴。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生代建筑师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他们在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时,在环境、文化和技术关注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前辈建筑师的创作意识。在环境关注方面追求和谐共生,在文化关注方面追求对话融合,在技术关注方面追求多维共进。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环境关注、文化关注和技术关注三个方面展开对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当代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新生代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策略和创作态度,通过对和谐共生(环境)、对话融合(文化)、多维共进(技术)的分类论述,对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以前瞻性视角,统筹建筑全局,总结了新生代建筑师的成就和不足,继而,把握时代脉搏和未来趋向,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向“形式追随生态”。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生代建筑师在环境、文化和技术三方面需付诸的长足改进: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最后,在完善政策法规、改革建筑教育、建构理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刘鹏[8](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整理编撰和学术论着出版发表。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军队反腐倡廉基本理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历史、构建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军队反腐倡廉组织领导以及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具体方面等问题上。整体观之,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研究,呈现出阶段分散论述较多而整体系统研究较少、横向展开较多而纵向比较较少、理论分析较多而实践探讨较少等特点,应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加强概念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规律研究、实践研究。

张喆[9](2013)在《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2004年颁布《关于加强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颁布《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规定》,最新颁布的《军队吸引保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规定》已在全军执行。通过一系列政策规定,我们不难看出人才队伍发展,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研究,对我军未来发展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刻把握军事人才学研究特点基础上,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指引,最大限度地吸收马克思主义军事人才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我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历程,借鉴外军的经验和教训,紧贴我军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状况,探索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律,解决当前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探索未来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分为导论、基本理论和实践探索三个部分。首先以中外古圣先贤关于军事人才的观点,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党的四代领导核心关于军事人才的论述,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界定,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特征以及地位、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努力挖掘和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人才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人才思想以及国外军事人才思想的特征。意在解决当前以及未来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是直面现实的思考与探究。最后,通过我军与外军的现实比较,发现我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文章最后以构建未来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为契机,探索更利于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模式、环境以及管理机制。

孙红竹[10](2011)在《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问责制是一种旨在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的现代民主制度安排,对于构建责任政府、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政问责制基本理论的探讨,考察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和国外行政问责制的有益经验,分析当前中国行政问责制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境,探求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对策,以求对构建负责、高效、廉洁的责任政府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启发,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论文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学术界当前的研究现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主要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行政问责制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新闻舆论、全体公民等问责主体对我国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问询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的一种制度规范,它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内容、问责程序和问责结果等要素,近现代民主政治理论为行政问责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行行政问责制有助于明确政府责任、提高行政效率、防治行政腐败,对于我国构建责任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二章是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发展历程的考察。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经历了一个提出与探索、初步构建、全面推行的过程。1978年底到20世纪80年代末是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提出与探索时期,此时期行政问责机构逐渐恢复和建立,在行政问责制度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3年非典以前是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时期,此时期行政问责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行政问责实践继续发展;2003年非典至今是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全面推行时期,行政问责制度逐渐完善,行政问责实践全面展开。第三章是对中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行政问责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初步构建了行政问责的制度规范、处理了大批违法失职的政府官员、增强了政府及官员的责任意识等方面。但同时,中国行政问责制也还面临问责法律缺失、问责主体单一、问责范围狭窄、问责程序不完善、行政问责文化相对落后等许多发展困境。第四章是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行政问责制的借鉴思考。经过长期发展,英国、美国、日本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重视权力机关的监督问责、落实政府内部监督问责、加强官员道德建设等,对于完善中国行政问责制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五章是对完善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当前,健全中国行政问责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完善行政监察制度、审计问责制度等行政机关内部的问责制度;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质询制度、罢免制度,提高人大问责能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问责作用;确保司法独立、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健全司法问责;提升公民问责素质、保障公民知情权、健全公民问责制度,促进公民参与问责;建设行政问责文化,优化行政问责环境,为行政问责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1.2 选题意义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2.6.1 歌剧《血泪仇》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2.6.3 舞剧《红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4.5 “红舞”作品分析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4.5.2 《弓弦声声》
        4.5.3 《路》
        4.5.4 《长长的红背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6.4.1 舞剧《红草鞋》
        6.4.2 歌剧《回家》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沙式武术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1.2.2 丰富中华武术体系的需要
        1.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换、创造性发展的需要
        1.2.4 弘扬沙国政先生崇尚武德、执着、奉献的武术精神,保护我国非遗的需要
        1.2.5 完善云南武术“品牌”,引领云南武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1.2.6 沙式武术更好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7 沙式武术更好惠及人民的需要
        1.2.8 沙国政武术馆和沙式武术研究会及相关沙式武术组织的支持
        1.2.9 个人的实践和经历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武术概念的界定
        2.1.2 沙式武术概念的界定
        2.1.3 沙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有关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
        2.2.2 有关沙式武术的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
        2.3.3 沙式武术国外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沙式武术的概述
        4.1.1 沙式武术创始人沙国政先生简介
        4.1.2 沙式武术的源流及发展
        4.1.3 沙式武术地理环境变迁
        4.1.4 沙式武术经历的社会政治环境
        4.1.5 沙式武术与医术并进的思想体系
        4.1.6 沙式武术的风格特点
    4.2 沙式武术的社会功能
        4.2.1 沙式武术与竞技表演
        4.2.2 沙式武术与全民健身
        4.2.3 沙式武术与文化传承
        4.2.4 沙式武术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
    4.3 沙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4.3.1 沙式武术传承理念
        4.3.2 沙式武术段位制推广
        4.3.3 沙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嫡系传承
        4.3.4 沙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师徒传承人
        4.3.5 沙式武术的武馆传承
        4.3.6 沙式武术的学校传承
        4.3.7 沙式武术的民间传承
    4.4 沙式武术的保护现状
        4.4.1 沙式武术静态保护现状
        4.4.2 沙式武术动态保护方式
    4.5 沙式武术的的可持续发展
        4.5.1 沙式武术可持续发展战略
        4.5.2 沙式武术的创新机制
        4.5.3 沙式武术的人才培养战略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学科视角:代表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二、选题意义:丰富和深化中共制度史与人物史的研究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主要文献史料
        一、概念界定
        二、主要文献史料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术研究过程的概述
        二、关于学术研究内容的概述
        三、评价:关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代表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做始也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一大的筹备
        二、星星之火:一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结构
        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大代表的开创性履职实践
        四、制度发轫:二大党章首次规定代表人数由中央委员会确定
        五、结构变化:二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工人身份的代表
        六、角色多元:二大代表承担的职能开始丰富化
    第二节 三大、四大:代表制度建设与履职实践情况
        一、代表制度内容开始具体化
        二、选举代表方式的采用与代表结构的多元化
        三、代表议事中的思想分歧与代表培训的萌芽
    第三节 五大、六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代表制度的坚守
        一、背景:党的建设加强与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
        二、代表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三、代表队伍的壮大与代表结构导向的变化
        四、从迷茫到反思:大革命失败对代表履职尽责的影响
    第四节 七大前后:关于代表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实践
        一、革命形势变化与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发挥
        二、中国共产党对代表制度的自主探索与完善
        三、七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与全面审查
        四、“小长征”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表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九月决议”与恢复、扩大党内民主生活
        二、“两个国会”论开启了代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三、自下探索:地方党代表大会的实践及其意义
        四、八大“预演”: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第二节 八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发展与实践具有开创性
        一、全面执政条件下代表产生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施及其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三、代表的结构特点——党员干部超八成
        四、代表履职展现积极、热烈、民主的良好会风
        五、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代表制度式微
    第三节 九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
        一、九大代表推选偏离正确轨道
        二、十大代表推选工作继续错误路线
        三、九大、十大代表履职行为存在偏差
        四、九大、十大:代表制度的根基尚存
        五、十一大对代表制度初步恢复
        六、对九大至十一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与理论的拨乱反正
        二、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与规范化
        三、党的建设: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过程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二、代表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三、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及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产生
        一、代表先进性的标准衍变
        二、取消候补代表的制度设计,设置特邀代表
        三、代表的产生时间和选举单位
        四、选举代表的程序与方式
        五、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
        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人员结构及审查内容
    第四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一、代表分配名额和人数每次递增
        二、从代表结构变化看党内民主的发展
    第五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履职问题
        一、取消大会发言,开启代表分组讨论的议事模式
        二、代表“议政”的主要内容
        三、差额选举方式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四、代表履职行为的开放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影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强化了对代表履职的激励
        三、党的建设“主线”推动了代表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代表问题完善与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节 代表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扩大的市、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对代表制度建设的探索
        二、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代表履职制度的丰富
        三、代表制度“独立成规”——代表任期制的建立和实施
        四、代表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代表提案制的提出与实施
    第三节 代表选举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一、代表条件与时俱进
        二、代表产生程序更加规范
        三、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引入差额公示
        四、十九大:全面从严的代表资格审查
        五、十九大:中央领导人提名参选单位原则变化
    第四节 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结构比较
        一、代表人数继续增加
        二、代表选举单位的变化
        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结构
        四、代表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
        五、代表身份构成个案剖析——以十八大代表为例
        六、代表结构的多角度多层次剖析
    第五节 代表的履职问题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代表的基本履职历程
        二、会议期间代表团讨论环节逐步面向媒体开放
        三、十九大:首次设置“党代表通道”
第五章 关于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思考
    第一节 代表问题的本质属性
        一、从功能定位看,代表问题属基础性问题
        二、从历史进程看,代表问题属长期性问题
        三、从制度建构看,代表问题属稳定型问题
    第二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遵循
        一、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
        二、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指导
        三、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为动力
        四、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
    第三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路径选择
        一、保持代表名额、结构的基本固定
        二、更加突出对代表的政治素质要求
        三、代表直选不适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四、推进代表提案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层面的实践
        五、基层一线代表培训工作应纳入中央统一部署
        六、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大事记
附录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附录3 八大代表选举情况汇总
表格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5)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基本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概况
    2.1“哈军工”的历史发展
        2.1.1“哈军工”的创建
        2.1.2“哈军工”的发展历程
        2.1.3“哈军工”系科专业的发展
    2.2“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目标
        2.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
        2.2.2 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3“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2.3.1 政治为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2.3.2“两老”办院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2.3.3 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2.3.4 学习苏联“以我为主”开展实践
        2.3.5 从严治院培育军工特色校风
        2.3.6 发扬传统艰苦奋斗勤俭办院
        2.3.7 尊重地方处理好与院外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
    3.1 人才队伍建设
        3.1.1 苏联师资援助
        3.1.2 教师队伍建设
        3.1.3 干部队伍建设
        3.1.4 生源选拔
    3.2 制度体系建设
        3.2.1 教学制度建设
        3.2.2 科学研究制度建设
        3.2.3 行政(军事)管理制度建设
    3.3 基础条件建设
        3.3.1 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3.3.2 教学图书资料建设
        3.3.3 生活文体条件建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哈军工”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4.1 教学设计
        4.1.1 教学计划及其执行
        4.1.2 各阶段教学计划的特点
    4.2 教学内容实践体系
        4.2.1 政治方面
        4.2.2 技术方面
        4.2.3 军事方面
        4.2.4 体育方面
    4.3 教学过程管理
        4.3.1 教学过程检查
        4.3.2 教学质量分析
        4.3.3 教学方法改进
        4.3.4 教学纪律执行与学籍管理
    4.4 教学设计与实践评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哈军工”的学员政治思想工作
    5.1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5.1.1 引领政治方向
        5.1.2 保证教学工作
        5.1.3 培育优良学风
    5.2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主体
        5.2.1 基层干部
        5.2.2 教师
        5.2.3 学员骨干
        5.2.4 领导干部及各岗位职工
        5.2.5 党政军高层领导
    5.3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5.3.1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
        5.3.2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6.1“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特点
        6.1.1 强调政治为首
        6.1.2 凸显军校风格
        6.1.3 注重实践锻炼
        6.1.4 计划精确统一
        6.1.5 全程严爱合一
    6.2“哈军工”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
        6.2.1 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
        6.2.2 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的价值追求
        6.2.3 严谨求实笃学精业的治学态度
        6.2.4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品格
        6.2.5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
        6.2.6 开放办学吸收经验的国际视野
        6.2.7 热爱人民支援地方的军队本色
    6.3 本章小结
第7章“哈军工”人才培养对当今高校的启示
    7.1 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7.1.1 增强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7.1.2 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7.2 以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7.2.1 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重点
        7.2.2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7.2.3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
        7.2.4 推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7.2.5 总结实践经验稳步改革
    7.3 着力把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7.3.1 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7.3.2 用主流思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7.3.3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程
        7.3.4 以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6)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黄梅戏发展概况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戏曲传播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二)黄梅戏传播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缺失 第一章 黄梅戏早期名称演变与水路传播
第一节“一戏多称”:黄梅戏的名称演变与区域传播
    一、黄梅戏名称的纵向考察
    二、黄梅戏早期名称与传播形态
    三、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地域差异
第二节 早期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路线与花鼓采茶剧种的生成
    一、“西向传播”与湖北打锣腔的生成
    二、“南向传播”与赣北采茶戏的出现
    三、“东路传播”与黄梅戏剧种的形成 第二章 从灯会传播到节庆展演: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
第一节 戏曲舞台传播的两点认识
    一、戏曲舞台传播的基本特征
    二、戏曲舞台传播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一、灯会传播与乡村草台
    二、宗族传播与祠堂戏台
    三、职业班社与商业戏园
    四、时政助推与节庆展演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两种黄梅戏电影形态的同质异构
第一节 大陆黄梅戏电影与港台黄梅调电影
    一、大陆黄梅戏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二、港台黄梅调电影的盛衰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坚守: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化现象
    一、民间故事与女性主题的融合
    二、经典剧目的改编与叠合
    三、黄梅戏经典唱段的“翻译”与扩散
第三节“戏”与“影”的各自诠释
    一、“以戏观影”:“影戏传统”与大陆半纪录片式黄梅戏电影
    二、“以戏就影”:“港式好莱坞”与港台黄梅调电影类型 第四章 “声屏移植”与黄梅戏的广播电视形态
第一节 黄梅戏与广播电视
    一、黄梅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
    二、黄梅戏电视形态的类型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一、黄梅戏的音响化
    二、黄梅戏的音像化
    三、黄梅戏的歌曲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概览
附录二 黄梅戏(调)电影统计表
附录三 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统计表
附录四 黄梅戏电视剧统计表(不含黄梅戏舞台电视片)
附录五 1998—2005 年黄梅戏VCD碟片拍摄情况统计表
附录六1980年代创作的黄梅歌主要作品统计表
附录七 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剧目汇总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

(7)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1.3.2 创新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背景分析及创作意识
    2.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社会背景
        2.1.1 时代机遇
        2.1.2 现实挑战
    2.2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2.2.1 一脉相承的本土教育
        2.2.2 中西融贯的海归教育
        2.2.3 两大阵营的交汇融合
    2.3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特征
        2.3.1 跨界整合的创作特质
        2.3.2 个性纷呈的建筑表达
        2.3.3 “实验性”的营造特征
        2.3.4 回归本原的内在追求
    2.4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意识
        2.4.1 和谐共生的环境意识
        2.4.2 对话融合的文化意识
        2.4.3 多维共进的技术意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和谐共生
    3.1 环境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3.1.1 缺乏与环境协调融合
        3.1.2 忽视建筑的节能生态
        3.1.3 绿色技术的生硬添加
    3.2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场地环境的回应
        3.2.1 统筹建成环境
        3.2.2 尊重自然环境
    3.3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3.3.1 传统生态智慧的挖掘
        3.3.2 当代绿色理念的探索
        3.3.3 旧建筑的生态改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对话融合
    4.1 文化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4.1.1 缺少文化品位的视觉表演
        4.1.2 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表达
        4.1.3 追求符号拼贴的形式表现
    4.2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当代文化的真实呈现
        4.2.1 当代生活的关怀
        4.2.2 顺应时代的更新
    4.3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在彰显
        4.3.1 借鉴传统艺术
        4.3.2 融合“新”“旧”元素
        4.3.3 延续历史文脉
    4.4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地域文化的多维表达
        4.4.1 创新建筑形式
        4.4.2 继承空间结构
        4.4.3 革新材料语言
        4.4.4 关注乡土建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多维共进
    5.1 技术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5.1.1 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5.1.2 节能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5.1.3 不同层次技术缺乏系统整合
    5.2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高技策略的得体应用
        5.2.1 先进技术的未来表达
        5.2.2 数字技术的深层思考
        5.2.3 节能技术的生态目标
    5.3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低技策略的艺术表达
    5.4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中间技术的权宜整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前瞻性思考的新生代建筑师实践总结及未来展望
    6.1 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总结
        6.1.1 取得的成就
        6.1.2 存在的不足
    6.2 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形式追随生态
        6.2.1 第三次工业革命
        6.2.2 绿色建筑战略
        6.2.3 形式追随生态
    6.3 新生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6.3.1 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
        6.3.2 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
        6.3.3 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
    6.4 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6.4.1 完善政策法规
        6.4.2 改革建筑教育
        6.4.3 建构理论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1
致谢

(9)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对象和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有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内容创新
        1.4.2 方法创新
        1.4.3 缺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人才
        2.1.2 军事人才
        2.1.3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
    2.2 理论基础
        2.2.1 相关的人才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
        2.2.2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人才思想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军事人才思想理论
    2.3 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构成
        2.3.1 政治素质
        2.3.2 业务素质
        2.3.3 综合素质
第3章 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历程及地位作用
    3.1 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历程及启示
        3.1.1 初步形成阶段
        3.1.2 曲折前进阶段
        3.1.3 改革发展阶段
        3.1.4 历史启示
    3.2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的地位及作用
        3.2.1 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
        3.2.2 新型军事人才的核心力量
第4章 我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待遇问题
        4.1.2 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问题
        4.1.3 专业技术人才再就业问题
        4.1.4 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问题
    4.2 原因分析
        4.2.1 影响因素
        4.2.2 外在原因
        4.2.3 内在原因
第5章 西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1 当代国外军事人才思想的主要特征
        5.1.1 确立超前人才培养目标
        5.1.2 营造人才良性发展机制
        5.1.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管理制度
    5.2 各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5.2.1 美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状况
        5.2.2 俄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状况
        5.2.3 欧洲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状况
        5.2.4 日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现状
        5.2.5 对我国的启示
第6章 未来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构想及建议
    6.1 建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模式
        6.1.1 基础化教育培养
        6.1.2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
        6.1.3 中高级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培养
        6.1.4 院校、部队和科研单位一体化培养
    6.2 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开发环境
        6.2.1 宏观社会环境
        6.2.2 微观社会环境
    6.3 建立良好的选拔任用管理机制
        6.3.1 评价机制
        6.3.2 选拔机制
        6.3.3 创新机制
        6.3.4 激励机制
        6.3.5 工资增长机制
    6.4 探索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
        6.4.1 未来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6.4.2 解决再就业难题的根本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二) 主要学术观点概述
        (三) 对研究现状的基本评价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论文研究思路
        (二)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相关理论概述
    一、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 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
        (二) 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素
        (三) 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实行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依据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 让人民监督政府的理论
        (三)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三、实施行政问责制对政府体制改革的意义
        (一) 明确政府责任,构建责任政府
        (二) 提高行政效率,构建效率政府
        (三) 防治行政腐败,构建廉洁政府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
    一、新时期行政问责制的提出与探索(1978年底—20世纪80年代末)
        (一) 行政问责机构的恢复与建立
        (二) 行政问责制度的初步探索
        (三) 行政问责实践的初步探索
    二、新时期行政问责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2003年非典以前)
        (一) 行政问责制度的初步构建
        (二) 行政问责实践的继续发展
    三、新时期行政问责制的全面推行(2003年非典—今)
        (一) 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健全
        (二) 行政问责实践全面展开
第三章 中国行政问责制现状分析
    一、中国行政问责制取得的成效
        (一) 初步构建了行政问责的制度规范
        (二) 处理了大批违法失职的行政官员
        (三) 增强了政府及官员的责任意识
    二、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困境
        (一) 行政问责法律缺失
        (二) 行政问责主体单一
        (三) 行政问责范围狭窄
        (四) 行政问责程序不完善
        (五) 行政问责文化相对落后
第四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镜鉴
    一、英国行政问责制度
        (一) 英国议会的监督问责制度
        (二) 英国政府内部的监督问责制度
        (三) 英国司法机关的监督问责制度
    二、美国行政问责制度
        (一) 美国国会的监督问责制度
        (二) 美国司法机关的监督问责制度
        (三) 美国政府内部的监督问责制度
    三、日本行政问责制度
        (一) 日本行政监察制度
        (二) 日本公务员管理制度
        (三) 日本行政伦理监督制度
    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的启示
        (一) 重视保障权力机关的监督问责
        (二) 认真落实行政机关的监督问责
        (三) 注意加强官员道德建设
第五章 健全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行政机关内部问责
        (一) 强化行政监察问责
        (二) 健全审计问责
    二、切实强化人大问责
        (一) 完善人大质询制度
        (二) 完善人大罢免制度
        (三) 提高人大代表的监督问责能力
    三、健全司法机关问责
        (一) 完善法院司法审查制度
        (二) 促进检察机关参与问责
    四、促进公民参与问责
        (一) 提升公民问责素质
        (二) 保障公民知情权
        (三) 健全公民问责制度
    五、加强行政问责文化建设
        (一) 培育行政问责理念
        (二) 弘扬民主法治精神
        (三)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2]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沙式武术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孔令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D].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D]. 张素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6]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D]. 陈继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7]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D]. 康珍珍. 天津大学, 2014(11)
  • [8]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研究述评[J]. 刘鹏. 军事历史研究, 2014(01)
  • [9]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D]. 张喆. 吉林大学, 2013(09)
  • [10]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 孙红竹.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大事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