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织厂空气调节中送风状态点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雨菲[1](2020)在《西北旱区蒸发冷却空调的适用技术类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蒸发冷却空调各技术类型适用性研究是保证西北旱区蒸发冷却空调高效节能运行的前提。然而,早期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性研究主要围绕室外气候参数开展,或进一步结合理想室内状态点下的送风状态点形成适用性分析模型。但由于西北旱区建筑类型复杂、气候多变,导致实际室内状态各异。仅考虑室外参数得出的理论制冷小数将难以表征不同建筑实际室内空调需求,各类机组的使用条件也不尽相同。最终造成传统蒸发冷却适用性无法直接指导西北旱区蒸发冷却空调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本研究在考虑不同建筑室内状态实际空调所需制冷小时数影响而对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等方法,结合建筑室内状态点多样化要求及不同技术类型实际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蒸发冷却空调各技术类型适用性分析,用以克服传统适用性分析方法大多仅从室外气候参数进行气候分区;且仅研究理想室内状态点,忽略室内参数及各技术实际适用条件影响而难以满足建筑室内多样化要求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基于不同建筑室内参数的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研究,将传统气候适用性分区进行细化与扩展。再梳理蒸发冷风扇、蒸发冷气机、直接蒸发冷却机组、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机组四种主要蒸发冷却技术,利用焓湿图对其原理进行分析,得到各技术的使用条件。再通过Energy Plus计算西北旱区各城市、乡村建筑室内温度及不同室内状态点要求下的冷负荷,并结合含湿量分析实际室内状态。最后综合基于实际室内状态的气候分区及各技术适用条件,给出适配于不同建筑和不同室内状态点的蒸发冷却技术类型。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基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民居建筑因使用自然通风制冷而与传统分区方法适用性差别不大。对于办公建筑,因自然通风能力有限,且总体能耗较高,即使在室外温度偏低情况下,室内由于内热源影响,仍需要进行空调制冷。进而导致蒸发冷却空调适用区相比传统仅考虑室外气象参数的适用区有所拓展。2)分析常用四种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类型适用条件,发现蒸发冷风扇、蒸发冷气机制冷量偏小,要求室外温湿度条件较高,可达到的实际室内状态范围较大;直接蒸发冷却机组制冷量较大,适用条件严格;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机组制冷量较大,能适用于较宽范围内的室外气候参数,可满足多种室内状态点要求。3)利用Energy Plus软件,对西北旱区典型城市建筑的典型气象年夏季室内各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西北旱区民居建筑室温与冷负荷普遍偏大,办公建筑室温高于民居建筑。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冷负荷最大,其余城市冷负荷大多相差10%~20%。而城市建筑冷负荷因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而大多相差10%~20%,乡村建筑因无明确规范要求而冷负荷差异很大。同时,各类建筑室内含湿量多变,并与冷负荷共同形成较为复杂的室内状态环境。4)蒸发冷风扇适用于面积较小、负荷偏低的民居建筑,随建筑面积与室外湿度的增大而适用性降低。在实际室内温湿度要求不高时,蒸发冷风扇可满足西北旱区众多城市要求。蒸发冷气机适用建筑面积较蒸发冷风扇有所增加,其使用温湿度范围放宽,故可在西北旱区广泛适用。5)直接蒸发冷却机组作为精确制冷设备时,因严格要求室外状态点焓值与室内送风状态点焓值相等而无法直接在西北地区推广;作为简单降温设备,可类比蒸发冷气机,将广泛运用于室内温湿度范围扩展后的西北旱区。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机组在西北旱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属城市大多采用二级、三级蒸发冷却技术即可;部分陕西省城市因室外湿度过大而无法直接实现精确制冷。此时,可配合除湿设备等进行联合制冷。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西北旱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室内设计参数下,受各类适用条件限制的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技术类型。旨在为我国蒸发冷却空调工程设备选型与应用提供参考,最大化蒸发冷却节能应用。
翟北北[2](2020)在《动力电池厂房空调系统设计及模拟分析》文中认为随着能源环境的逐步恶化,能源的转型升级促使汽车行业朝着新能源方向发展,纯电动汽车必将成为发展趋势。由于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因此目前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厂房开始兴建。在动力电池生产的过程中,对动力电池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含湿量等参数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空气调节就是实现并且保障动力电池厂房这些工艺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最有效手段。所以说气流组织的设计是动力电池厂房空气调节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的合理设计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厂房内的空调系统设计的优劣,而且是关系到动力电池厂房车间对温湿度要求、区域性温差、以及厂房洁净度和人们热舒适性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专业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思虑和重视的难点,因此需要对动力电池厂房空调系统进行规范而又合理的设计,同时对动力电池厂房内气流组织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和分析。本文以佛山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电池极板及电池一期项目联合厂房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动力电池厂房建筑特点和空调要求按照工艺性空调设计的基本流程对动力电池厂房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完整的设计;其次运用Ansys workbench 19.0对空调系统的设计区域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然后依据计算结果并结合评价指标(ADPI)提出空调系统的优化方案,一方面通过增加风口数量以及优化风口布置,另一方面采用球形喷口以及下回风形式,设计出两种空调系统方案;最后再通过仿真计算和评价,得出优化方案一既能满足负极生产区的工艺性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人体的舒适性要求。本文通过对负极生产区的空调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设计参数,可以通过增加一定的风口数量、优化风口布置、采用下回风等形式可以有效解决空间内气流组织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厂房的空调系统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周听雨[3](2018)在《对不同季节及特殊工况下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纺织空调基本原理以及实现自控的主要设备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简单介绍了PLC自控系统以及其与纺织空调结合的现状。纺织厂空调作为工艺性空调对车间温湿度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常见的自控系统在精确度和节能性上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对不同季节及特殊工况下纺织厂空调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诸如风机、水泵、风阀进行测试及分析,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对系统控制起到的作用。得出风机在温度控制上占主导地位,水泵和风阀主要共同调节相对湿度的结论。本文对不同季节及特殊工况下,西安某纺织厂的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调节方案进行测试和研究,发现目前自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系统能耗进行对比。提出设备散热量较大的车间,冬季可以关闭二次回风,推算出该车间每天的节电量约为650k W·h;提出当水泵频率达到最大,新回风比也调至极限时,若设备性能不达标导致室内湿度偏低,则降低温度的控制精度,增大风量首先保障湿度的控制思路;夏季应尽量保证喷淋的使用,即尽量保证水泵的同时开启,通过增大送风温差减少送风量,来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相对目前一台水泵间歇启停的工作模式能够节约功率约25.5k W,同时编写程序避免水泵的反复启停现象;雨天采用全新风送风时需要同时考虑室外温湿度条件,因为即使室外相对湿度很高,如果室外温度不高,空气的含湿量也不会很高,则为满足室内湿度需求将增大水泵频率,反而增大能耗。针对目前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改进思路。具体包括简化控制思路,协调满足室内冷负荷及湿负荷所需的风量,在控制精度、控制速率以及能耗上寻找平衡点,合理设置设备启停的延时,使用警报加手动控制的模式,通过设备负载情况来推算目前室内外空气的实际情况等建议。最后提出了温湿度协调控制自控系统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以及其不足,并对未来的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提出展望。
杜生生[4](2018)在《蒸发冷却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我国机场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了研究:机场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我国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应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我国西北干燥地区机场设计方法的确定以及蒸发冷却在我国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应用和测试。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机场空调的研究现状和机场建设的迫切要求进行了相关介绍,对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针对我国西北干燥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了以克拉玛依、敦煌等11个城市为代表,对这11个城市的蒸发冷却空调设备的出风、出水的温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统计,结合计算结果,对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西北干燥地区的机场的适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这就为该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机场空调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对我国西北干燥地区机场采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思路。分别从设计要点、系统中可能采用到的相关设备以及详细的设计步骤三个方面对西北干燥地区蒸发式冷气机通风降温系统、全空气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空气—水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以及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的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依据。最后,本文对我国采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三个工程案例进行了相关介绍,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测试以及分析,这就对以后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采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提供了实际案例支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通过对西北干燥地区机场采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该种空调系统在我国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并且确定了机场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时,鉴于机场建筑的独特性,灵活应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将对机场建筑节能和机场室内环境的改善有极为深远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王艳霞[5](2017)在《纺织厂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纺织厂空调作为工艺性空调对车间温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人工调节已不能满足车间工艺的要求。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在大多数的纺织厂,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时代的发展需要纺织厂寻求一些针对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温湿度参数为调节对象的节能方案应用到纺织厂中,这就需要对纺织厂空调自动系统的温湿度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本课题对纺织厂空调的基本原理以及纺织厂空调的日常运行调节和全年运行调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山东某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纺织厂风机频率大小主要受车间温度和室内外温度高低的影响,即新风温度升高,为保持车间温度稳定到设定值,风机频率相应增大;新风温度降低时,风机频率相应减小。新风温度保持一定时,室内温度升高,风机频率相应增大,室内温度降低,风机频率相应减小。水泵频率大小主要受车间相对湿度、新风相对湿度的影响,即新风相对湿度增大时,为保持车间相对湿度稳定到设定值,水泵频率会相应减小;车间相对湿度减小时,水泵频率相应增大。对西安某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研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筛选并分为一般工况和特殊工况进行处理。最后,提出节能策略。如果该节能方案运用到纺织厂,推算出该车间每年的节电量约为15.7万元。在对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测试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原有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中只有夏季模式和冬季模式,分析了一天之内室外焓值的变化对车间温湿度的影响,并对运行能耗进行了分析,指出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不能单一的按月份分为夏季模式和冬季模式,应根据室外焓值对车间进行不同的模式控制。并提出全年自动控制模式可以根据室外空气焓值不同来划分为五个区域,详细分析了五个焓值区的范围,并分析出不同焓值区对应的不同的温湿度控制策略。
韩明生[6](2016)在《极寒条件下纺织厂空气含湿量与焓的计算》文中提出探讨极寒条件下纺织厂空气含湿量与焓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我国北方地区纺织厂的极寒条件,对空气含湿量及焓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极寒条件下饱和空气含湿量与其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对极寒条件下空气含湿量及焓进行了计算,提出了极寒条件下在焓湿图上表示空气状态变化过程时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认为:此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计算极寒条件下纺织厂空气的含湿量与焓。
韩晓磊,颜苏芊,余国妮[7](2016)在《山东某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能耗与空调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探讨纺织空调自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空气处理过程的焓湿图,当室外新风焓值低于车间空气焓值,且室外新风相对湿度较高时,对新风或者混合风进行加湿降温处理时,还需要对新风或者混合风进行再热处理,造成能源浪费。在某些工况下,不对新风或者混合风加湿处理,也能满足送风需求。此外,在对新风或者混合风进行处理过程中,风机和水泵的配比不当也会造成能源损耗。提出一种新的自控思路,能够进一步降低空调运行能耗。
韩晓磊[8](2016)在《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纺织空调自控系统不仅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对空调设备进行调节,满足车间温湿度需求,而且能够使空调系统运行更加高效节能。但现行使用的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保证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同时,对车间环境的调节不能够及时有效,或者以牺牲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来满足车间的温湿度需求。所以,如何使空调系统运行节能高效是纺织空调自控系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PLC自控技术能够根据生产车间的具体要求,进行编程设计,具有操作简捷,调节精度较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厂空调系统。在本课题中选用三菱SW8D5C-GPPW-C系列PLC编程软件,对其应用场合及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依据空调系统调节步骤,并将其转化为梯形图语言,完成空调自控系统的编程设计。对山东德州某纺织厂和西安某纺织厂的空调自控系统进行测试和测试数据分析。首先采集空调自控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风机运行频率、水泵运行频率、新回风窗开度和车间温湿度等相关参数。其次结合Excel和焓湿图将测试数据分为一般工况和特殊工况分别进行筛选,最后从有效性、节能性和精准性三个方面对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对空调自控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在本课题中建立纺织厂细纱车间空调自控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编程设计。依据“增小减大”和“湿度优先”两大原则,制定细纱车间空调系统运行方案,并将运行方案编制成PLC梯形图语言程序。
安小康,颜苏芊,牛超群,杜武林,廉静[9](2014)在《纺织厂单送风风机系统中自控技术的改造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节能和及时调控车间温湿度两个重要思路,将纺织厂空调设备的调节方式进行组合,考虑各种工况下的调节,形成一套完整的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控制路线图。对山东某纺织厂的细纱车间空调的自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然后通过实践测试和计算,进行了温湿度的稳定性对比,并得出了改造后自控系统后空调设备的节能量。
黄翔,白延斌,汪超,孙铁柱,吴志湘[10](2014)在《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蒸发冷却空调在焓湿图上的设计分区,对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性与校核性计算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及设备的一些关键参数,以兰州地区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说明,为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二、纺织厂空气调节中送风状态点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织厂空气调节中送风状态点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旱区蒸发冷却空调的适用技术类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介绍 |
1.2.1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形式分类 |
1.2.2 蒸发冷却技术主要类型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类型发展现状 |
1.3.2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适用性研究现状 |
1.4 课题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技术气候分区及常用技术适用条件 |
2.1 不同建筑室内状态的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研究 |
2.1.1 气象参数选择及数据分类处理 |
2.1.2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类型区划指标确定 |
2.1.3 k-means聚类算法 |
2.2 蒸发冷却空调常用技术类型适用条件分析 |
2.2.1 蒸发式冷风扇适用条件分析 |
2.2.2 蒸发冷气机适用条件分析 |
2.2.3 直接蒸发冷却机组适用条件分析 |
2.2.4 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机组适用条件分析 |
2.3 适用性判断分析方法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区各建筑类型室内状态分析 |
3.1 蒸发冷却空调夏季设计计算参数设置 |
3.1.1 蒸发冷却空调室外计算参数设置 |
3.1.2 蒸发冷却空调室内计算参数设置 |
3.1.3 蒸发冷却空调含湿量室内计算参数设置 |
3.1.4 模拟软件介绍 |
3.2 西北旱区民居建筑室内状态分析 |
3.2.1 西北旱区民居建筑概况 |
3.2.2 西北旱区民居建筑模型建立 |
3.2.3 西北旱区民居建筑室内温度与冷负荷结果 |
3.2.4 西北旱区民居建筑含湿量及热湿比线 |
3.3 西北旱区办公建筑室内状态分析 |
3.3.1 西北旱区办公建筑概况 |
3.3.2 西北旱区办公建筑模型建立 |
3.3.3 西北旱区办公建筑室内温度与冷负荷结果 |
3.3.4 西北旱区办公建筑含湿量及热湿比线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建筑室内状态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结果 |
4.1 基础数据处理结果 |
4.2 干球—湿球蒸发冷却潜力分区结果 |
4.2.1 民居建筑干球—湿球蒸发冷却潜力分区结果 |
4.2.2 办公建筑干球—湿球蒸发冷却潜力分区结果 |
4.3 干球—露点蒸发冷却潜力分区结果 |
4.3.1 民居建筑干球—露点蒸发冷却潜力分区结果 |
4.3.2 办公建筑干球—露点蒸发冷却潜力分区结果 |
4.4 干球—湿球与干球—露点蒸发冷却潜力综合分区结果 |
4.4.1 民居建筑干球—湿球与干球—露点蒸发冷却潜力综合分区结果 |
4.4.2 办公建筑干球—湿球与干球—露点蒸发冷却潜力综合分区结果 |
4.5 实际空调所需制冷小时数分区 |
4.5.1 民居建筑实际空调所需制冷小时数分区结果 |
4.5.2 办公建筑实际空调所需制冷小时数分区结果 |
4.6 不同建筑室内状态综合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结果 |
4.6.1 民居建筑不同室内状态综合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结果 |
4.6.2 办公建筑不同室内状态综合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西北旱区民居及办公建筑蒸发冷却空调技术适用性 |
5.1 民居建筑中各类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性 |
5.1.1 民居建筑蒸发冷风扇适用性 |
5.1.2 民居建筑蒸发冷气机适用性 |
5.1.3 民居建筑直接蒸发冷却机组适用性 |
5.1.4 民居建筑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机组适用性 |
5.2 办公建筑中各类蒸发冷却空调适用性 |
5.2.1 办公建筑直接蒸发冷却机组适用性 |
5.2.2 办公建筑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机组适用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西北旱区不同建筑室内状态蒸发冷却适用技术气候分区研究结论 |
6.1.2 西北旱区不同建筑蒸发冷却空调技术适用性研究结论 |
6.1.3 主要创新点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图表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动力电池厂房空调系统设计及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工业厂房中央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 |
2.动力电池厂房负荷计算 |
2.1 工程概况 |
2.2 主要设计参数 |
2.3 冷湿负荷计算 |
2.3.1 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
2.3.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
3.动力电池厂房空调系统设计 |
3.1 动力电池厂房的建筑特征 |
3.1.1 大空间建筑的特征 |
3.1.2 动力电池厂房建筑特征 |
3.2 动力电池厂房空调系统特征 |
3.3 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 |
3.4 全空气系统 |
3.4.1 全空气处理过程的选择 |
3.4.2 一次回风系统计算 |
3.4.3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 |
3.5 高大空间建筑常用的气流组织方式 |
3.6 散流器设计 |
3.6.1 散流器的布置 |
3.6.2 散流器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4.动力电池厂房的数值模拟 |
4.1 CFD技术及理论基础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模型选择 |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基本资料 |
4.2.2 模型简化 |
4.3 网格划分 |
4.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5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6 本章小结 |
5.模拟结果分析及优化 |
5.1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1.1 模拟结果 |
5.2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5.2.1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
5.2.2 气流组织评价 |
5.3 设计方案优化 |
5.4 优化方案一 |
5.4.1 模型调整 |
5.4.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3 气流组织评价 |
5.5 优化方案二 |
5.5.1 模型调整 |
5.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3 改进后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2 |
(3)对不同季节及特殊工况下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纺织厂空调温湿度控制调节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应用价值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实际应用价值 |
2 纺织厂空调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理论分析 |
2.1 纺织厂空气调节基本原理 |
2.1.1 纺织厂车间布置及空调设备介绍 |
2.2 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简介 |
2.2.1 PLC的概念 |
2.2.2 基本结构 |
2.2.3 控制功能实现方案 |
2.2.4 几种常见的控制算法简介 |
2.3 PLC自动控制系统与纺织厂空调的结合的现状 |
3 纺织厂温湿度控制原理的分析 |
3.1 关于风机在纺织厂温湿度控制中作用的分析 |
3.2 关于水泵在纺织厂温湿度控制中作用的分析 |
3.3 关于新回风比在纺织厂温湿度控制中作用的分析 |
3.4 总结 |
4 现有自控系统不同季节及特殊工况下控制模式的分析及改进 |
4.1 空调设备与自控系统应用现状 |
4.2 冬季自控流程中曾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3 夏季自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4 雨天系统控制存在的问题 |
5 就目前测试数据得出的结论与对未来的展望 |
5.1 就目前测试数据得出的结论 |
5.2 目前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存在的不足 |
5.3 基于目前纺织厂测试分析数据对未来新型自控系统的一些建议 |
5.4 对未来新型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4)蒸发冷却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应用价值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的理论意义 |
1.3.3 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国内外现阶段机场空调系统现状 |
2.1 我国机场发展历史 |
2.2 机场航站楼热工特性 |
2.3 国外机场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2.4 国内机场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 |
3.1 西北地区气象特征 |
3.2 蒸发冷却技术简介 |
3.3 蒸发冷却空气处理机组的适用性分析 |
3.3.1 直接蒸发冷却式空气处理设备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 |
3.3.2 间接蒸发冷却空气处理设备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 |
3.3.3 复合式露点蒸发冷却空气处理设备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适用性分析 |
3.4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在西北机场的设计方法的确定 |
4.1 蒸发式冷气机通风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 |
4.1.1 设计要点 |
4.1.2 相关设备 |
4.1.3 设计步骤 |
4.2 全空气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 |
4.2.1 设计要点 |
4.2.2 相关设备 |
4.2.3 设计步骤 |
4.3 空气—水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 |
4.3.1 设计要点 |
4.3.2 相关设备 |
4.3.3 设计步骤 |
4.4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确定 |
4.4.1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切换式运行 |
4.4.2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运行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蒸发冷却在我国机场的应用案例 |
5.1 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在我国甘肃某机场的应用 |
5.1.1 工程概况 |
5.1.2 设计参数 |
5.1.3 负荷计算 |
5.1.4 系统流程 |
5.1.5 运行工况 |
5.1.6 空调/采暖末端系统形式 |
5.1.7 空气处理机组机构与特点 |
5.2 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在甘肃某机场食堂应用效果及测试 |
5.2.1 工程概况 |
5.2.2 测试目的 |
5.2.3 测试机组 |
5.2.4 测试内容 |
5.3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技术在我国新疆某机场的应用 |
5.3.1 新疆气象参数分析 |
5.3.2 空调系统形式 |
5.3.3 运行测试及分析 |
5.4 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陕西某机场廊桥的测试研究 |
5.4.1 初步设计 |
5.4.2 测试工况设计 |
5.4.3 测试目的 |
5.4.4 测试机组 |
5.4.5 测试内容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课题不足之处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的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5)纺织厂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纺织厂空调温湿度控制调节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应用价值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实际应用价值 |
1.6 本章小结 |
2 纺织厂空调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理论分析 |
2.1 纺织厂空气调节基本原理 |
2.1.1 纺织厂空调设备 |
2.1.2 空气调节过程 |
2.2 纺织厂空调系统温湿度调节 |
2.2.1 纺织空调的日常运行调节 |
2.2.2 纺织空调的全年运行调节 |
2.3 纺织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 |
2.3.1 纺织空调中风机、水泵的运行特性 |
2.3.2 纺织空调中水泵和风机的能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山东某纺织厂测试数据及分析 |
3.1 测试场所的选取背景 |
3.1.1 车间背景 |
3.1.2 温湿度背景 |
3.2 测试场所介绍 |
3.3 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因素 |
3.3.1 室内温度的影响因素 |
3.3.2 室内相对湿度的影响因素 |
3.3.3 数据结论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某纺织厂测试数据及分析 |
4.1 测试场所介绍 |
4.2 一般工况研究分析 |
4.3 特殊工况研究分析 |
4.3.1 数据分析总结 |
4.3.2 节能方案分析 |
4.3.3 节能方案的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5 纺织厂节能策略分析 |
5.1 纺织厂存在的问题 |
5.2 纺织空调全年节能运行改进策略 |
5.3 纺织空调全年节能运行策略的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市场竞争优势 |
6.3 本课题前景分析 |
6.4 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6)极寒条件下纺织厂空气含湿量与焓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问题 |
2 北方地区纺织厂极寒条件的确定 |
3含湿量及焓计算公式 |
4 饱和空气含湿量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饱和空气含湿量的数据分析 |
4.2 建立饱和空气含湿量与其温度的数学模型 |
5 极寒条件下含湿量与焓的计算 |
6 结束语 |
(8)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纺织空调自控系统的应用 |
1.3 纺织空调自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 |
2.1 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简介 |
2.2 纺织空调与PLC自控系统的结合 |
2.3 纺织空调自控系统的性能分析 |
2.3.1 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判别 |
2.3.2 控制系统的节能性判别 |
2.3.3 控制系统的精准性判别 |
2.4 本章小结 |
3 空调PLC自控系统的测试 |
3.1 测试场所的简介 |
3.1.1 西安某纺织厂的简介 |
3.1.2 山东德州某纺织厂的简介 |
3.1.3 所选测试纺织厂的相关分析 |
3.2 测试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3.3 测试数据的筛选 |
3.3.1 一般工况分析 |
3.3.2 特殊工况分析 |
3.4 测试数据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空调自控系统测试数据分析 |
4.1 数据分析的方法 |
4.2 数据分析的过程 |
4.2.1 一般工况分析 |
4.2.2 特殊工况分析 |
4.3 数据分析的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空调自控系统组件、编程软件的介绍及对应模型的建立 |
5.1 空调设备变频器的介绍 |
5.2 编程软件介绍 |
5.2.1 三菱PLC编程软件介绍 |
5.2.2 编程所采用的梯形图语言介绍 |
5.3 编程模型的建立 |
5.4 编程步骤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空调自控系统程序的编写 |
6.1 自控系统程序算法分析及PLC模型程序算法的确定 |
6.2 PLC梯形图编写规则以及确定输入/输出(I/O)地址 |
6.3 自控软件程序的编写 |
6.3.1 车间湿度调节梯形图程序设定 |
6.3.2 车间温度调节梯形图程序设定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对本文所阐述的自控系统应用前景的分析 |
7.2 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9)纺织厂单送风风机系统中自控技术的改造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纺织空调运行调节 |
1.1 变送风量调节 |
1.2 变送风状态点 (变循环水) |
1.3 变露点 (调冷冻水) |
1.4 变露点 (调新回风比) |
2 纺织厂原空调控制系统 |
2.1 原空调控制系统思路 |
2.2 原空调控制系统的不足 |
3 改造后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控制原则 |
3.1 湿度优先原则 |
3.2 增小减大原则 |
4 自控系统控制方法 |
4.1 控制路线设计 |
5 空调设备运行状况和车间温湿度 |
5.1 车间温湿度不平衡性对比分析 |
5.2 空调能耗分析 |
5.2.1 夏季空调室能耗分析 |
5.2.2 过渡季节和冬季空调室能耗分析 |
5.2.3 综合能耗分析 |
6 结语 |
(10)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性计算步骤 |
3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校核性计算步骤 |
4 实例计算 |
4. 1 设计性计算过程 |
4. 2 校核性计算过程 |
5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
6 结语 |
四、纺织厂空气调节中送风状态点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旱区蒸发冷却空调的适用技术类型分析[D]. 汪雨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动力电池厂房空调系统设计及模拟分析[D]. 翟北北.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3]对不同季节及特殊工况下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的研究[D]. 周听雨.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4]蒸发冷却在西北干燥地区机场的应用研究[D]. 杜生生.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5]纺织厂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D]. 王艳霞.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6]极寒条件下纺织厂空气含湿量与焓的计算[J]. 韩明生. 棉纺织技术, 2016(08)
- [7]山东某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能耗与空调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J]. 韩晓磊,颜苏芊,余国妮.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6(02)
- [8]纺织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研究[D]. 韩晓磊.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9]纺织厂单送风风机系统中自控技术的改造与研究[J]. 安小康,颜苏芊,牛超群,杜武林,廉静. 发电与空调, 2014(05)
- [10]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J]. 黄翔,白延斌,汪超,孙铁柱,吴志湘. 流体机械,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