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管理信息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石国富[2](2019)在《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持生产效率优势是造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造船模式代表着一类具有相近的固有造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生产系统。通过对造船模式演变路径的分析发现,总装化建造是现有造船模式的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切入点,研究造船系统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为提高造船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配置效率和行为绩效理论,本文将造船生产系统分解为由产品、流程和组织三维结构构架和由相应的设计、生产和管理三种行为构架组成的子系统集合,形成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模型,为应用现有效率理论从系统结构和行为关系的角度分析造船生产系统的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价格传导、质量变化、结构约束和行为激励等四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造船生产系统的产业环境、产品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四个方面对造船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为基本类别的造船生产效率分类方法,为分析和利用影响因素提高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在构建了结构与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系统环境的市场绩效模型和面向系统内部的生产绩效模型。市场绩效模型以技术效率和成本效率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生产绩效模型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定义为系统的结构贡献系数矩阵与行为绩效矩阵的乘积,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统计回归法构建了造船生产效率的度量评价模型;利用造船生产系统的历史样本数据计算出各子系统的行为绩效;再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系统各子系统结构的贡献系数。通过行为绩效矩阵和贡献矩阵来深层次地分析系统内低效率的位置、原因和程度,为拟定提升造船生产效率的措施和评价效率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造船业和造船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是由造船产业环境、造船设计方法、造船生产技术和造船生产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复杂的造船生产系统的低效率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问题,即由产品、流程和组织构架构成的三维结构与设计、作业和管理三种行为的绩效结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解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合理强调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三者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步的综合性重要作用是解决造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姜梁[3](2018)在《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无人机系统作为新兴高端装备,是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载体,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国防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装备。研究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无人机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对较少,尤其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复杂作用机理、融合度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甚少,相关问题研究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军民融合、协同管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仿真、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评价体系、推进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论的扩展和完善,而且有助于为中国无人机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梳理了本论文需要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概念,详细分析了其内涵,揭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复杂属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采用扎根理论深入地挖掘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要素,建立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素模型,实证研究确定了4种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及评价体系提供指标依据。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政策是前提,企业管理机制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技术融合是基础。再次,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研究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因果回路图以及各主要变量间相互关系,构建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的引入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军民融合的理论研究。然后,基于德尔菲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值。并对三家典型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水平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无人机国有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从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和技术融合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和提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于龙飞[4](2016)在《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研究与应用中,暴露出了我国建筑行业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单位间的协同工作困难、信息化程度较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借鉴学习了制造业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CIMS),是以信息技术和系统技术集成为基础的现代化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自提出以来,在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是工业4.0的基础。受限于我国建筑业传统的建造方式以及较低的信息化程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建筑业仍未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大力推广,建筑业将进一步走向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这为CIMS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借鉴了CIMS在机械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利用CIM理论和BIM技术,提出了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BIM—CICS),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CIM哲理及CIMS的内涵,分析总结了CIMS应用工程的特点,为将CIMS引入建筑业做好铺垫。对将BIM和CIMS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BIM—CICS)的概念,对BIM—CICS进行了总体设计,对BIM—CICS的体系结构,总体架构及功能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划分了体系结构层次。并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流程进行了革新再造。以总体框架为基础,对分系统及支撑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各分系统及支撑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设计及功能结构模型。之后,本文研究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对各种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及对比。研究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选择中应考虑的因素,并对方案选择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建筑技术体系优选方法。最后,本文结合案例,选取三种典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优选。研究显示,模块与核心筒复合体系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孔德成[5](2014)在《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为典型代表的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工程实施实现了技术创新,以技术研发带动了资源整合,以过程控制促进了管理创新,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水平,而且极大地拉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大量技术资源集成,既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撑和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又需要多单位协作,从而研制出一系列关键工程技术产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我国提出了“863”计划、“973”计划,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启动实施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每一个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成功都是一些高新技术的系统整合优化的结果。然而,当今各类科技资源注重全球化配给、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加强、技术发展纵深化趋势愈加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针对技术任务的系统分配和技术成果的综合优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欠缺基于工程技术需求的顶层设计规划;围绕工程技术系统整合过程的组织管理体系层次过多,工程参与主体多元化,各主体间利益协调难度大、欠缺以技术研发推动知识传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融合技术整合理论、协同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分解与优化问题展开研究,尝试提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概念体与和理论分析框架,以满足新形势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分解与优化的理论需求,指导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分解与优化实践。本论文基于系统科学思想,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专家咨询与群体访谈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分析提炼出在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实施中技术分解和优化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基于技术整合和技术集成理论,提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梳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中的技术分解过程和技术成果的协同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炼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任务分解的一般原则、构建了技术任务分解模型,设计了技术任务分解策略,给出了技术成果的协同优化方法。最后,从界面协同、知识协同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过程控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的概念内涵,剖析了界面障碍的成因,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协同控制机制;构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复合隐性知识传承模型,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知识协同控制机制;研究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过程,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机制。本论文通过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概念体系、技术总成过程和协同控制机制与方法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建立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分析框架,给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概念,分析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研究范畴,构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微观和宏观过程模型,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要以战略集成为先导,以组织集成为载体,以知识集成为核心。第二,在分析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中任务分解的一般原则和基本定义;针对顶层技术任务,构建了基于可靠性ATC方法的顶层任务柔性分解模型;针对分系统级技术任务,分析了基于模块化技术进行任务分解的可行性与意义,给出了分解策略,构建了模块化技术任务分解模型。第三,基于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任务柔性分解结果,研究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成果的协同优化方法。提出了系统级技术协同优化目标和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目标,并分析了目标间的协同性;针对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构建了协同优化模型,并基于微粒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实现;针对系统级技术协同优化,给出了系统级技术的模糊多目标分层渐进优化方法。第四,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过程控制进行了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对技术总成系统进行了科学界定,分析了技术总成系统的涌现性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的涌现性效应,构建了定量分析模型,继而给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协同控制的总体思路。第五、从界面协同、知识协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分析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协同控制过程,提出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三位一体”协同控制模式。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的概念,分析了界面特征,剖析了技术总成的界面障碍,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界面协同机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知识协同的概念,运用微分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基于技术总成的多层次隐性知识传承模型,设计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知识协同控制机制;最后界定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的概念,从组织和内容两个视角研究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过程,提炼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模式。第六、基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分别从政府层面、工程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有助于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政策建议。
胡昊[6](2012)在《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车间层的信息化管理。制造执行系统(MES)作为面向车间层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向精益化制造转型的核心,而物料管理模块在MES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本文以某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制造执行系统中物料管理模块设计和开发及系统架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结合软件工程理论,在Delphi7的平台上进行了系统的框架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UML建模语言对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设计,确定出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实施步骤;然后,对物料管理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部署方案进行了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最后,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对系统的登录流程和主界面的初始化及物料管理分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设计开发的物料管理分系统应用于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既能有利于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又可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论文研究成果对其它行业的生产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使用价值。
张启亮[7](2012)在《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必须实现采购、计划、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流程的畅通与优化。ERP系统作为企业上层整合先进管理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系统正可满足这种需求。在ERP系统的诸多模块中,采购管理模块处于整个供应链的顶端,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而成本管理模块更是企业立足市场竞争的基础。为此,本论文以山东兖州金城宏达机械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小型企业ERP系统的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分析,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合理改进,设计出符合中小型企业特点的业务流程;其次,对企业管理软件的功能进行了设计,通过对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的数据流程图的分析,分别设计出对应的功能模块;然后,对企业管理软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管理软件的逻辑结构、企业网络部署和数据库的设计;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原型系统,通过实践证明了本文相关设计和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山东兖州金城宏达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小型企业的典型代表。本文研究的系统功能设计和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我国其他中小型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田德添[8](2011)在《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总体框架及集成运行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网络经济时代和现代制造技术条件下,装配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由传统装配制造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制造转变。随着市场需要和客户需求趋于个性化、差异化,传统的装配制造不能及时满足这种需求,因此装配型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建立“数字化企业”,探索适合装配型企业的运行模式。本文围绕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总体框架、集成运行模式、信息化集成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装配型企业特点,根据企业运行特点归纳为“采购-装配-销售”模式的业务流程,并在其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装配型“数字化企业”总体框架结构;重点分析装配型企业的装配制造过程信息化模式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的协同管理模式。其次,分析装配型企业的集成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企业集成运行方案,提出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集成运行模式,研究其信息化系统集成所需要相关的集成技术。最后,论文的研究内容在重庆亿科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的“数字化企业”的应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益。
昝杰[9](2009)在《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企业的生产管理中,企业的很多职能部门拥有自己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局部的信息共享。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要和其它部门进行信息交互,这种各自为政的部门生产管理系统就显得力不从心,致使各部门合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生产管理的脱节。为了使企业各部门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所有资源的同时提高企业全局的生产效率。本文对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提出了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组成模型及其组成方案。并分析工程设计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车间底层控制和信息集成支撑系统这五部分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组成模块的功能。(2)在对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各组成模块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功能模型。并利用IDEFO方法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了功能建模。(3)通过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模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ERP系统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对ERP系统进行了功能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得出了各分系统的E-R图和数据基表。(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研究生期间的工作侧重点给出了库存管理分系统、生产计划管理分系统和基础数据管理分系统的实例开发及其使用效果。
安建军[10](2008)在《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ERP和CIMS理论为基础,根据南京高速齿轮箱厂的生产状况和行业特点,设计适合企业的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过程及应用。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然后详细论述了信息系统相关的原理和CIMS理论,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最后结合南京高速齿轮箱厂的实际状况进行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信息系统实施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对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对企业建设信息系统具有借鉴作用。
二、企业管理信息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管理信息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造船业现状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1.2 造船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研究 |
2.1.3 造船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分析方法 |
2.2.2 制造模式理论 |
2.2.3 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 |
3.1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建模思路 |
3.1.1 建模的目标 |
3.1.2 系统的共性特点分析 |
3.1.3 建模的方法 |
3.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
3.2.1 投入产出模型的架构 |
3.2.2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投入 |
3.2.3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产出 |
3.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结构模型 |
3.3.1 产品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2 流程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3 组织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行为模型 |
3.4.1 系统行为架构模型 |
3.4.2 设计行为结构模型 |
3.4.3 作业行为结构模型 |
3.4.4 管理行为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1 生产效率的内涵与效率函数 |
4.1.2 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1.3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
4.2 影响因素的来源和范围研究 |
4.2.1 影响因素的来源分析 |
4.2.2 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类 |
4.3 影响因素对系统效率的作用分析 |
4.3.1 造船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
4.3.2 造船设计方法因素分析 |
4.3.3 造船生产技术因素分析 |
4.3.4 造船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5.1 总装化造船系统效率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 |
5.1.1 系统的非效率来源分析 |
5.1.2 效率评价模型的度量范围 |
5.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1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2 系统产出的计量方法 |
5.2.3 系统投入的计量方法 |
5.3 面向系统环境的总装化造船系统市场绩效模型 |
5.3.1 市场竞争力的含义 |
5.3.2 要素比较模型 |
5.3.3 竞争力比较模型 |
5.4 面向系统内部的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绩效模型 |
5.4.1 系统效率模型 |
5.4.2 结构效率模型 |
5.4.3 行为绩效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
6.1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市场绩效 |
6.1.1 市场竞争力比较 |
6.1.2 要素效率比较模型 |
6.2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生产绩效 |
6.2.1 企业生产绩效度量 |
6.2.2 企业生产绩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船舶产品分类 |
附录B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作业区域 |
附录C 大连船舶重工某生产线的投入、产出数据 |
附录D 2009-2014年中国典型造船企业投入、产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
1.3.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现状 |
1.3.4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概念界定 |
2.1 军民融合理论要点 |
2.1.1 军民融合的概念 |
2.1.2 军民融合的核心要义 |
2.2 协同管理理论 |
2.2.1 协同与协同组织 |
2.2.2 协同管理特性 |
2.3 扎根理论 |
2.3.1 扎根理论介绍 |
2.3.2 扎根理论的思路 |
2.4 系统动力学 |
2.4.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原理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模型特征 |
2.5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5.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5.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影响因素 |
3.1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实施步骤 |
3.2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式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模型阐释分析 |
3.3.1 军民融合政策 |
3.3.2 企业管理机制 |
3.3.3 人才队伍建设 |
3.3.4 技术融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 |
4.1 建模方法 |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1.3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建模目的 |
4.2.2 系统边界 |
4.2.3 系统框架结构 |
4.2.4 系统模型构建 |
4.3 仿真与分析 |
4.3.1 参数的初始量化 |
4.3.2 模型有效性校验 |
4.3.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体系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要素构建 |
5.2 体系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权重设定 |
5.2.2 模糊评价方法 |
5.3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5.3.1 实例简介 |
5.3.2 评价过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策略 |
6.1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的基本要素 |
6.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推进策略 |
6.2.1 建立标准制度衔接的政策体系 |
6.2.2 建立统一规范的行业组织管理体系 |
6.2.3 建立准确清晰的工作运行体系 |
6.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推进策略 |
6.3.1 企业多元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
6.3.2 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
6.4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策略 |
6.4.1 构建完备人才队伍体系 |
6.4.2 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
6.4.3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
6.4.4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
6.5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技术融合推进策略 |
6.5.1 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
6.5.2 安全防护技术应用 |
6.5.3 军民共享通信网络技术融合 |
6.5.4 军民融合基础技术发展 |
6.5.5 军民融合技术标准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
1.1.2 建筑信息化及BIM的发展 |
1.1.3 CIMS的发展应用 |
1.2 BIM及 CIMS在建筑业的研究应用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概述 |
2.1 CIMS相关理论 |
2.1.1 CIMS的内涵 |
2.1.2 CIMS的核心 |
2.1.3 CIMS的基本要素 |
2.1.4 CIMS的结构 |
2.1.5 CIMS的分类 |
2.2 可行性研究 |
2.2.1 CIM哲理适用性 |
2.2.2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业、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比较 |
2.2.3 BIM的适用性 |
2.3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 |
2.3.1 BIM—CICS概念 |
2.3.2 实施目标 |
2.3.3 BIM—CICS特点 |
2.3.4 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
2.4 必要性分析 |
2.4.1 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
2.4.2 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
2.4.3 生产效率的提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CICS研究 |
3.1 总体设计 |
3.1.1 功能模型 |
3.1.2 流程改造 |
3.2 分系统设计 |
3.2.1 分系统设计要点 |
3.2.2 建筑设计系统 |
3.2.3 预制生产系统 |
3.2.4 质量控制系统 |
3.2.5 构件管理系统 |
3.3 支撑系统 |
3.3.1 支撑系统的设计要点 |
3.3.2 工程数据管理系统 |
3.3.3 计算机网络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究 |
4.1 建筑体系基本分类 |
4.2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究 |
4.2.1 部分预制装配技术体系 |
4.2.2 全预制装配技术体系 |
4.2.3 模块化建筑技术体系 |
4.3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优选因素 |
4.4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优选方法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
4.4.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设计依据 |
5.1.2 建筑布置 |
5.2 方案选择 |
5.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技术体系优选 |
5.3.1 层次分析模型的构建 |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3 方案比较分析 |
5.3.4 方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主要符号及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技术整合相关研究 |
1.3.2 技术集成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协同管理理论 |
2.1.1 协同论概述 |
2.1.2 协同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2.1.3 协同管理的类型 |
2.2 知识管理理论 |
2.2.1 知识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
2.2.2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2.3 知识管理的维度 |
2.2.4 知识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
2.2.5 知识管理的模式 |
2.3 系统工程理论 |
2.3.1 系统工程过程 |
2.3.2 国内外系统工程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框架分析 |
3.1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概念与特征 |
3.1.1 工程概念 |
3.1.2 工程特征 |
3.2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
3.2.1 存在问题 |
3.2.2 解决思路 |
3.3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概念解析 |
3.3.1 概念界定 |
3.3.2 研究范畴 |
3.3.3 相关概念辨析 |
3.4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过程分析 |
3.4.1 微观过程分析 |
3.4.2 宏观过程分析 |
3.4.3 投入产出模型 |
3.5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支撑要素分析 |
3.5.1 CMSTP 技术总成的先导:战略集成 |
3.5.2 CMSTP 技术总成的载体:组织集成 |
3.5.3 CMSTP 技术总成的核心:知识集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技术任务分解 |
4.1 工程技术需求分析 |
4.1.1 工程技术分类 |
4.1.2 工程技术问题分析 |
4.2 CMSTP 技术总成的任务分解原则和基本定义 |
4.2.1 一般原则 |
4.2.2 基本定义 |
4.3 基于可靠性约束 ATC 方法的顶层任务优化分解 |
4.3.1 ATC 方法概述 |
4.3.2 基于传统 ATC 方法的目标层分解 |
4.3.3 基于可靠性约束 ATC 方法的顶层任务柔性分解过程 |
4.4 基于模块化的分系统级技术任务分解策略 |
4.4.1 模块及模块化的概念综述 |
4.4.2 基于模块化分解的可行性与意义 |
4.4.3 基于模块化的技术任务分解策略分析 |
4.4.4 模块化技术任务分解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的技术成果优化 |
5.1 技术总成的优化目标 |
5.1.1 技术总成的优化目标体系 |
5.1.2 技术总成优化目标的协同性分析 |
5.2 技术总成的模块级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构建 |
5.2.1 协同优化模型概述 |
5.2.2 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模型构建 |
5.2.3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模块级技术协同优化实现 |
5.3 技术总成的系统级技术优化模型构建 |
5.3.1 模糊理论概述 |
5.3.2 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 |
5.3.3 系统级技术模糊多目标分层渐进优化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过程的协同控制 |
6.1 CMSTP 技术总成过程协同控制必要性分析 |
6.1.1 技术总成系统界定 |
6.1.2 技术总成系统的涌现机理分析 |
6.1.3 协同控制的涌现效应分析与模型构建 |
6.2 CMSTP 技术总成过程协同控制的总体思路 |
6.3 基于界面理论的 CMSTP 技术总成界面协同控制 |
6.3.1 界面界定及特征分析 |
6.3.2 界面障碍识别 |
6.3.3 界面协同机制控制设计 |
6.4 基于微分动力学的 CMSTP 技术总成知识协同控制 |
6.4.1 知识的分类和知识协同的概念界定 |
6.4.2 复合隐性知识协同模型构建 |
6.4.3 知识协同控制机制设计 |
6.5 基于组织与内容的 CMSTP 技术总成信息协同控制 |
6.5.1 信息协同控制的内涵 |
6.5.2 基于组织的信息协同控制 |
6.5.3 基于内容的信息协同控制 |
6.5.4 信息协同控制模式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典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总成案例分析 |
7.1 大飞机的发展历程 |
7.2 大飞机项目的技术需求 |
7.2.1 大飞机项目的主要应用技术 |
7.2.2 大飞机项目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及技术总成必要性 |
7.3 大飞机项目技术总成的技术任务分解 |
7.4 大飞机项目技术总成的技术集成优化 |
7.4.1 系统级技术集成优化 |
7.4.2 模块级技术集成优化 |
7.5 大飞机项目技术总成的过程控制 |
7.5.1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新型组织管理模式 |
7.5.2 构建主制造商供应商系统集成控制模式 |
7.5.3 构建信息协同管理平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对策建议 |
8.1 政府层面 |
8.2 工程层面 |
8.3 企业层面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2 MES 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MES 的发展历史 |
1.2.2 MES 在生产中的作用 |
1.2.3 MES 的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需求分析 |
2.1 行业现状 |
2.2 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
2.3 物料管理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分析 |
2.3.2 物料管理分系统现状分析 |
2.3.3 物料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
2.3.4 物料管理分系统改进业务流程 |
2.4 物料系统功能需求方案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3.1 软件工程简介 |
3.1.1 软件工程生命周期 |
3.1.2 软件结构设计方法 |
3.2 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 |
3.2.1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
3.2.2 面向对象的核心元素 |
3.2.3 面向对象的设计结构 |
3.3 基于 UML 软件功能分析设计 |
3.3.1 系统功能用例图分析建模 |
3.3.2 系统功能类图分析建模 |
3.3.3 系统功能活动图分析建模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1 物料管理系统数据流设计 |
4.2 物料管理分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4.2.1 企业管理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4.2.2 物料管理分系统功能设计 |
4.3 物料管理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企业管理系统数据流分析 |
4.3.2 物料管理分系统数据字典设计 |
4.3.3 物料管理分系统 E.R 图设计 |
4.3.4 物料管理模块关系模型设计 |
4.3.5 物料管理模块基表设计 |
4.4 物料系统部署设计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的功能开发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架构分析 |
5.2 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
5.2.1 权限术语定义 |
5.2.2 权限管理流程 |
5.2.3 权限管理数据表设计 |
5.3 系统用户登录管理 |
5.3.1 用户登录流程 |
5.3.2 系统用户登录实现 |
5.4 物料管理系统功能界面 |
5.4.1 物料入库登记 |
5.4.2 物料出库登记 |
5.4.3 库存预警 |
5.4.4 库存盘点 |
5.4.5 退货接收 |
5.4.6 物料台账 |
5.4.7 废旧物品管理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ERP 的发展历程 |
1.3 ERP 的国内外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需求分析 |
2.1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行业现状 |
2.2 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
2.3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需求分析 |
2.3.1 企业功能结构图 |
2.3.2 采购管理需求分析 |
2.3.3 成本管理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功能设计 |
3.1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数据流图 |
3.1.1 采购管理模块数据流图 |
3.1.2 成本管理模块数据流图 |
3.2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3.2.1 采购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3.2.2 成本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3.3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用例图 |
3.3.1 采购管理模块用例图 |
3.3.2 成本管理模块用例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结构设计 |
4.1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逻辑设计 |
4.2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网络部署 |
4.2.1 设计要求 |
4.2.2 网络结构设计 |
4.2.3 设计方案 |
4.2.4 网络设备配置方案 |
4.3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数据字典 |
4.3.2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 E-R 图 |
4.3.3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关系模型 |
4.3.4 采购管理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基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功能实现 |
5.1 系统登录界面 |
5.2 采购管理界面 |
5.3 成本管理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总体框架及集成运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化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总体框架结构 |
2.1 装配型企业的特点与业务流程 |
2.1.1 装配型企业的特点 |
2.1.2 装配型企业的业务流程 |
2.2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总体框架结构 |
2.2.1 “数字化企业”的内涵和描述模型 |
2.2.2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需求 |
2.2.3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功能结构 |
2.2.4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总体框架 |
2.3 装配型企业车间装配制造过程信息化模式 |
2.4 装配型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的协同管理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集成运行技术研究 |
3.1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集成运行模式 |
3.1.1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集成内容 |
3.1.2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集成的总体方案 |
3.1.3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集成运行模式 |
3.2 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相关集成技术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应用案例介绍 |
4.1 亿科电气集团概况及行业发展现状 |
4.1.1 重庆亿科电气集团背景介绍 |
4.1.2 亿科电气集团信息化实施情况 |
4.1.3 亿科电气集团“数字化企业”实施需求 |
4.2 亿科电气集团“数字化企业”实施与集成方案 |
4.3 亿科电气集团“数字化企业”的应用效益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社会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9)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简述 |
1.1.1 ERP的发展历程 |
1.1.2 ERP的含义及其特点 |
1.1.3 ERP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 国内ERP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1.2.1 ERP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1.2.2 面向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ERP系统 |
1.3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2.1 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结构组成 |
2.1.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2.1.2 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 |
2.1.3 车间底层控制系统 |
2.1.4 制造执行系统 |
2.1.5 信息集成支撑系统 |
2.2 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ERP系统的功能模型 |
2.2.1 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活动模型 |
2.2.2 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功能框架模型 |
2.3 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ERP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1 基于 Windows DNA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2 基于 CORBA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体系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功能设计 |
3.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
3.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功能模块 |
3.2.1 生产计划管理分系统 |
3.2.2 设备管理分系统 |
3.2.3 质量管理分系统 |
3.2.4 人力资源管理分系统 |
3.2.5 车间管理分系统 |
3.2.6 基础数据管理分系统 |
3.2.7 库存管理分系统 |
3.2.8 采购管理分系统 |
3.2.9 销售管理分系统 |
3.2.10 财务管理分系统 |
3.2.11 系统管理分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部分分系统的设计 |
4.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库存分系统的E-R图 |
4.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库存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3 基础数据管理分系统的E-R图 |
4.4 基础数据管理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5 人力资源管理分系统的E-R图 |
4.6 人力资源管理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7 销售管理分系统的E-R图 |
4.8 销售管理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9 质量管理分系统的E-R图 |
4.10 质量管理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11 生产计划管理分系统的E-R图 |
4.12 生产计划管理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13 设备管理分系统 E-R图 |
4.14 设备管理分系统的数据基表 |
4.1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原型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 |
5.2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 |
5.3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库存分系统的运行实例 |
5.4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生产计划管理分系统的运行实例 |
5.5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基础数据分系统的运行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10)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2 企业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
2.1 CIMS基本理论 |
2.2 基于 Internet的 CIMS的原理和方法 |
2.2.1 基于 Internet的 CIMS的原理 |
2.2.2 基于 Internet的 CIMS的实现方法 |
2.3 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2 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
3.3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
3.4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3.4.1 功能需求分析 |
3.4.2 性能需求分析 |
3.4.3 信息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目标 |
4.2 总体结构设计 |
4.2.1 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的组成与总体结构 |
4.2.2 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的控制结构 |
4.3 应用系统结构 |
4.4 支撑系统结构 |
4.5 系统工作流程 |
4.6 子系统功能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信息系统实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 |
5.1 软件选型 |
5.1.1 三维 CAD软件选型 |
5.1.2 CAE软件选型 |
5.1.3 PDM软件选型 |
5.1.4 CAPP软件选型 |
5.1.5 ERP软件选型 |
5.2 信息编码方案的制定 |
5.3 系统集成 |
5.3.1 网络、数据库支撑分系统的集成 |
5.3.2 ERP所覆盖的四个应用分系统间的集成 |
5.3.3 自动编码系统与 PDM系统的集成 |
5.3.4 PDM与二维 CAD、三维 CAD的集成 |
5.3.5 三维 CAD与 CAE间的集成 |
5.3.6 CAPP与 PDM的集成 |
5.3.7 工程设计分系统与经营生产管理分系统间的集成 |
5.4 基础数据准备 |
5.5 ERP的二次开发 |
5.6 信息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5.7 信息系统技术特点与创新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表 |
四、企业管理信息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 石国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D]. 姜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4]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D]. 于龙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总成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孔德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6]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物料管理分系统设计研究[D]. 胡昊. 长安大学, 2012(07)
- [7]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和成本管理分系统设计研究[D]. 张启亮. 长安大学, 2012(S2)
- [8]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总体框架及集成运行技术研究[D]. 田德添. 重庆大学, 2011(01)
- [9]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研究[D]. 昝杰. 长安大学, 2009(12)
- [10]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研究[D]. 安建军.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