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评余靖的“仁治”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阿茹娜[1](2021)在《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拟用综合比较的方式梳理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之间的关系与成因,以及二者的创作与影响,通过梳理比较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之间矛盾与交融的成因,探索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并存的文学史意义。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现状和方法;第一章为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研究主要从两派主要人员构成入手;第二章为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关系与成因。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交融的成因,必然要结合宋初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等客观原因以及结合逸党人物和泰山学派成员的个体因素;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矛盾及成因主要包括追求复古方式的差异、宗派观念的差异以及文学理念的差异,从而导致东州逸党“重情”“重文”,泰山学派则“重道”“重理”。第三章为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通过横向比较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探索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风格、诗学追求以及二者能够并存的意义。在深入探索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各自不同发展风格和影响的同时,探析两者对宋代文学发展特别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意义。结语部分通过研究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的文学史意义,对全文做了概括性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郭泽华[2](2020)在《北宋末年的大名府与宋室权力之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末年政治的一个特点就是宋室内斗不绝,作为大名府的官员全面参与了几次关键的宋室权力之争,权力斗争的结果进一步加速了北宋的崩溃。通过对北宋末年的大名府与宋室权力之争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北宋末年政治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北宋末年的大名府与宋室权力之争可以分为郓王与太子、宋钦宗与宋徽宗以及康王与宋钦宗三个阶段。在靖康之难前,大名府辖区爆发了河北民变,围绕着这一事件,郓王集团首先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大名府的第一阶段内斗就在郓王与太子间展开。尽管在这场内斗中,赵桓本人并没有做出主动回应,但宋徽宗逐渐丧失了对郓王集团的耐心,以素有威信的徐处仁出任大名守臣,本身就是徽宗结束内斗的信号。第二阶段的内斗重点转移到徽宗与钦宗父子矛盾上,这一阶段的内斗一直持续至康王的到来。第三阶段的开始标志是康王抵达大名府,康王的意图就是间接切断勤王的财源与兵源。北宋末年宋室内斗的余波一直延续到信王与宋高宗的时代,赵构再次利用切断财源与兵源的办法,冷处理了留在大名府的军事力量。北宋末年围绕大名府的权力之争主要集中于守臣调整、财权之争与兵权之争三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大名府与宋室权力之争有三个显着的特点:一是大名府官员参与宋室内斗具有普遍性;二是大名府官员参与内斗的形式与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三是大名府官员在内斗中的派系倾向具有复杂多变性。大名府的财权与兵权之争,削弱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地方与中央朝廷的矛盾与冲突。两种权力之争彼此交织与影响,使得大名府的守臣群体迅速登上时代舞台的前沿。对于南宋王朝而言,它在重新部署与调整守臣的同时,也将大名府视作一个宋室权力之争的舞台。
高元宦[3](2020)在《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文中提出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历史久远,文化资源丰富,碑刻即是历史留给山西的宝贵资源。山西历代流传碑刻众多,且多丰碑巨碣。北宋时,山西成为重要的文化重镇和经济强路,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存留大量重要碑刻。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山西北宋碑刻存目962通,现存197通,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为我们研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我们研究山西古代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以山西北宋碑刻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出发,意在考察山西北宋碑刻的总体情况及探究山西北宋碑刻的特点、内容与价值,为进一步呼吁重视碑刻、保护碑刻打下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山西碑刻的产生与发展。首先追述山西的历史地理沿革,进而分析山西碑刻产生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探究山西碑刻发展的条件,并对北宋以前山西碑刻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整理与概述山西北宋碑刻的总体情况,分两节阐述。第一节主要分析北宋山西的社会环境并对山西北宋碑刻的存留状况进行叙述;第二节则着重对山西北宋碑刻进行综合考察,包括山西现存碑刻的统计、碑刻的年代分布及特点、碑刻的地域分布及特点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把握山西北宋碑刻的数量、分布及特点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容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和重点,即对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进行探讨。首先根据碑刻的性质与内容,将山西北宋碑刻分为记事述颂、哀悼纪念、寺观庙宇、题名题记、其他等五大类,针对每一类碑刻都相应举例说明,简述其内容。其次则是挑选3通具有代表性的北宋碑刻对其进行碑文释读、内容解读等深层次的剖析,既而努力将碑刻所蕴藏的深层次内容挖掘出来。第四部分是探讨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与保护。因山西北宋碑刻内容丰富,包含乡规民约、典章制度、诗歌散文、歌功颂德等,是集历史、文化、书法、雕刻等多重价值于一体的重要文献资料,对研究山西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这些碑刻留存数量较少,许多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正加速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要想让它们能够长久保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保护。
苏畅[4](2019)在《北宋仁宗朝辞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仁宗朝有“仁宗盛治”之称,当时的赵宋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辞赋创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随着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辞赋创作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可谓宋赋发展新变的肇始期。这一时期的赋作在对历代辞赋成就继承的基础上,承之而后变,变而为文,风骨苍劲,义理深长。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仁宗朝辞赋创作的生成背景。宋仁宗是一位守成之君,以“仁”闻名天下。其为人性情宽厚,为政知人善用。仁宗朝出现了多位治世能臣,这些大臣同时也是着名的文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辞赋创作。另一方面,在社会繁盛的大背景下,国家也潜藏着种种危机,有识之士开始谋求变法革新。针对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士大夫集团开始逐渐分成革新派和保守派,并开始激烈的党争。为了更好地推进政治改革、宣传革新主张,使文章经世致用就必须要反对不切实际,内容空虚的骈体文风,于是科制改革和文学复古等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并深刻影响着当时的文学创作包括辞赋创作的发展走向。第二章综论仁宗赋坛的创作格局。通过赋家的身份和政治观点以及辞赋创作风格的不同进行群体划分,并对他们的辞赋创作进行全面检阅。仁宗朝是一个北宋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期,文人们辞赋创作观念也从初期西昆遗风之“颂声”主张,由悠游闲雅、润色鸿业走向推重雅正和注重经世致用的功能。而随着梅欧的走进文坛并主导诗文革新运动,文以载道的文学观逐渐成为文学领域的主流,这时的赋作更加重视文学的现实功能,关注时代的忧患和个人的命运沉浮。宋人作赋不再愿步趋前人,而追求在唐之后另辟天地。第三章对仁宗时期赋的各种体式进行分章节论述。辞赋发展到北宋仁宗时,已经诸体皆备。律赋、大赋、骈赋、骚赋、文赋在这一时期都有丰富的创作实践。本章节从赋体的正名、流变、内容形式的创新等方面来展现各赋体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风貌。宋代科举试赋,律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在要求的限制,艺术性难免有所不足。但也正是在这一境况下,仁宗朝辞赋作家却以相对固定的程式表现出了北宋政治、社会图景及个人情怀等诸多主题。这一时期的大赋创作延续了前代大赋创作铺采摛文的特点,同时更加注意赋作的现实性,追求通过赋作表现真实的国家气象与典礼盛况。在诗文革新运动及文体本身的发展规律作用下,这一时期的骈赋创作议论性加强,题材由传统的体物言情、颂美教化等扩展为言政抒怀,形式上也呈现出进一步向散体赋作复归的趋势。这一时期的骚体赋创作开始强化抒情与议论的功能,其中对于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的描写是政治风云在文学中的反映,也是当时文人复杂而独特的心路历程的直接表现。文赋是正式形成于北宋中期的一种赋体,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产物,其产生与成熟受到当时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与骚赋、大赋、骈赋、律赋相比,文赋的形式更加自由,以散体为文、骈散结合为主要特征;内容偏重议论,不重铺排,追求理趣韵致。文赋的正式形成是宋代仁宗朝辞赋发展的重要成就,是北宋文坛积极探索求变的风气在辞赋中的集中表现。第四章主要论述仁宗朝辞赋的题材内容。辞赋发展到北宋中期,不仅在体制上力求突破,在表现的主题内容上也变得无所不包。仁宗朝天下承平日久,文化政策优厚宽松,大多数赋作家都有润色鸿业的作品传世,他们颂美盛世,用文章彰显仁宗治下的国泰民安,国力鼎盛。同时,辞赋作家又有忧国忧民,积极入世的执着追求,其最大的体现就是直言敢谏,热衷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生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是活跃于仁宗时期的大臣,他们对盛世之中潜在的社会弊症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们极力倡导变革以“刮骨疗毒”,赋体就是他们重要“武器”之一。当政治革新失败,很多文人经历仕途坎坷多难,于是他们将人生沉浮的感受写入文学作品,而这种消极的悲世情怀又是暂时的,他们在赋中又表达出高洁的人格品质、曲高和寡的孤独。赋体自然也就成为了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总之,仁宋朝辞赋创作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和价值,其整体风貌虽与前朝辞赋多有不同,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在继承的基础上突破创新。仁宗朝是宋赋发展新变的肇始期,其对历代辞赋成就继承的基础上,以文为赋,以议论为赋,风骨苍劲,义理深长。这些成就的取得,使其成为辞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关行邈[5](2018)在《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研究 ——以祥瑞灾异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轴心命题之一。它反映了古人对于天的认识,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天的关系,既含有科学合理的成份,也有迷信荒谬的内容。同时,天人关系问题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庞杂的、宏观的、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命题,既包含了对自然本体论的认知,又涵盖了对社会秩序的探讨。该命题在时间这个向度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自先秦贯穿明清,历代哲人学者基于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和千差万别的思维理念,对该命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析与诠释。而经汉唐的千年积累与沉淀,中国古人理性思考在北宋趋于成熟,继而成为宋元科学高峰的思想基础。对北宋时期的天人关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学界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有一些值得开拓的空间。西汉以降,在董仲舒重构儒学的历史背景下,祥瑞灾异现象的受重视程度陡然上升。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本质属性为天人感应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衍生物。因此祥瑞灾异现象这一概念被古人赋予了多重属性,其与天人关系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为后者在现实中的反映。正是在彻底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之上,本文从描绘北宋祥瑞灾异现象总体态势入手,通过对相关史料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史料佐证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宏观图景描绘、中观群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古籍中的与天人关系思想相关的概念、理念、学说、思想和论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并运用政治史、科学史、思想史等学科中既有的、成熟的思想理论对相关文献信息进行考察、对比与评述。本文亦从政治史、制度史、文学和文化史等多维研究向度展现了祥瑞灾异现象对北宋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并剖析天人关系思想在北宋的诸多横断面,力图还原、归纳出北宋学者建构天人思想理论体系的求索过程和主要特点,并对以上相关信息做出尽可能客观的价值评断。本文的主干内容包括:1、全面梳理、考察北宋之前祥瑞灾异现象与天人感应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源流变迁。指出从先秦到西汉时期,在宗教神灵崇拜、天命哲学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天人感应论逐渐被固化为古代封建政治哲学的主流思想。从两汉到唐五代,其虽然多次遭遇不同程度的批判,但一直是儒术治国的核心思想与主干理念。2、全面梳理了主要史籍中所载之北宋祥瑞事物及现象。在描述、整理该朝多种祥瑞的同时,也结合当时的天人感应思想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诠释。总结了北宋时期祥瑞现象的三大特点。并指出北宋政府大兴祥瑞对政治、经济、军务与外交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北宋皇帝与权臣们是如何认知灾异的,并着重强调了灾异的政治工具属性——其既可为北宋皇帝用以驾驭官员、调理朝政,亦可被人臣群体用来制约皇权、攻伐政敌。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因为传统天人感应论与灾异谴告说在北宋一朝的强大影响力,北宋政府应对灾害的措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4、选取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三苏”、邵雍、张载、“二程”等为典型案例,考察了北宋政治家群体如何运用通经注疏之法探究天人关系思想、并在政治运作之中灵活运用天人关系思想等学理内容;分析了北宋学者群体的天人关系思想之精髓与特质;指出了在儒学复兴并重构、理学诞生并发展的过程中,天人关系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5、全面分析、归纳了北宋祥瑞现象与灾异观念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北宋士人天人关系思想的三大特点:其一为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儒士学者们在对灾异进行诠释时会出现巨大分歧,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并着重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其二为天人感应之说与北宋政治纠缠在一起,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没有被分离与消除;其三是在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和研习过程中,涌现了以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等为代表的诸多儒士学者,他们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宋明理学的建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彭孟宏[6](2018)在《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景观集称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综合交叉研究视角,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围绕人与自然审美关系这一主轴来探讨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活动与城乡文化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提炼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的阶段特点,并揭示府城地、城镇地、乡居地三个层级的代表性景观集称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有力地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文学遗产转化为品鉴城乡历史景观风貌、优化园林组景题名创作、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乃至促进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研究线索和审美工具。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基于多维视角展开研究述评与全文逻辑架构,认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是介于城乡器物与哲理思想之间的研究层次。着重指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史研究,需接续艺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并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地域史、个案比较史研究,从而确证了运用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法的可行性;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特征阐释,既需概括传统景观集称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理智慧,也需借鉴当代美学理论研究成果来判断景观集称文化实践的时代创新之处;景观集称的文本研究,既要沿袭意境理论中作品本体逻辑层次来揭示物质世界转化为意象世界的多元途径,也需从宏观、中观、微观审视各层级文本的多重含义。第二章引入形-情-理-神-意的逻辑秩序链和研究理路并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今240多组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情况,揭示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从宋元初显多元格局到明清成为全国支脉且至今活跃的全过程,重点包含了重形生情(地名与风土意象群的生成期);情聚理显(3个层级与个案生成期);理神兼备、情意迸发(类型分化拓展期);重理塑情、古今辉映(系统重构期)4个阶段。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使得地域整体文学艺术形象由朦胧走向清晰,由负面走向正面的迤逦多情,由被表述走向自我塑造与深化。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变迁表现为:由个体情感抒发走向地方览胜与凝聚宗族文化认同,再到主动建构古今共融、异质共生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第三章借鉴风景园林品题美学以及作品本体物象、意象、意蕴三层次结构理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宏观演进框架下展开府城地之间的景观集称初始模式与演绎过程的比较研究,认为宋明时期广州、惠州、端州等府城地的首个景观集称文本均是儒道释合流下的景观和合体,以广州、惠州、端州为代表的府城地历代景观集称文本,表征了府城地代表性文化符号系统不同进度的确定与传承过程。古今广州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内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景题物象关系层面上从整体关联转向各美其美,在主体美感韵律层面上由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在审美创作取向层面上从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第四章着眼于诠释城镇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特征。论文认为,朝暮山水、搜环构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以及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理想是古人优选山水、交通、建筑品题的共同文化背景。地域人文情感积淀、城乡交流节点环境、地方文化地标建构行为是催生具有地方特色品题的重要因素。依凭环境考古知识而生成的当代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表明自然审美欣赏由自然崇拜、比德畅神,走向了关注自然生命史的崇高层面。第五章论述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景观集称文本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新城文化培育过程中文化记忆共生发展的风景园林美学策略。自然水系演进、沙田开发与社会发展等因素,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乡居地景观集称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差异性。以桑园围为代表的传统村落群景观集称审美活动,是传统社会群落在竞争与合作的组织关系下,有着标明自我族群人文空间边界的功能。以松塘村为代表的单个传统村落景观集称,传承了全景概写、“三远”层递、点景环视、游观缘径的综合集成创新方式。东莞麻涌等当代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展现出古今共生共荣的创新追求,体现了功利与审美、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地方等诸层面结合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创作的新思路。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时代发展理念,从地名与风物的发掘与再植入、部分记忆场所的再现与重构、新生景观集称的建构与再创作三个层面,来培育和合与共的新城文化综合体。未来研究将深入挖掘我国风景园林文学遗产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并紧密联系当下风景园林实践与相关社会行动,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将有赖于进一步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
张静[7](2018)在《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余靖是北宋仁宗朝一位特殊的政治人物,自天圣二年(1024)入仕,至治平元年(1064)病逝,四十年仕宦生涯与仁宗朝相始终。余靖先后参与并推进水洛城事件、宋夏和议及侬智高叛乱等重大政治事件的进程,对北宋仁宗朝政治影响深切。本文通过对余靖边事活动的研究,以探析余靖的为政理念及在边事活动中的作用,进而管窥仁宗朝政治运行与政务实施情况。首先,庆历年间,西北边防水洛城的修筑,引起了朝堂巨大的争论。其中,余靖曾数次上书议论此事。在水洛城修与罢修的问题上,余靖支持修建水洛城;在水洛城事件的人事处理问题上,余靖由原来较为公平的态度逐渐偏向刘沪而批判狄青。余靖态度的转化与复杂的政治背景及个人因素密切相关。余靖的数次上书在水洛城廷议中产生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仁宗对水洛城事件的最终处理。其次,庆历四年(1044),宋夏正式议和,签订了“庆历和议”,结束了约六年之久的宋夏战争。余靖在宋夏议和中提出的诸多建议,为朝廷解决宋夏间的矛盾提供了恰当的策略,是重要的参考意见。同时,余靖于庆历三年、四年、五年间三次出使契丹,以灵活的外交手段,斡旋于契丹与西夏之间,缓和了宋辽矛盾,促进了宋辽间的交流,对北宋边境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余靖三次使辽虽具体目标各异,但最终目的都是缓和宋辽间的矛盾,维护宋朝的利益。再次,皇佑四年(1052),侬智高举兵反宋攻占邕州,边疆告急,时值父忧的余靖再次被宋廷委以重任,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余靖赴任后整顿军队,加筑城墙,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政策,与负责平叛的军事将领狄青同心协力,最终平定侬智高之乱,维护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余靖作为平定侬智高叛乱的主要参与者,展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才干和宽广的胸襟。通过对侬智高事件过程及最终结果的探析,亦可管窥宋廷对交趾迁就、妥协的外交思想及政策。最后,皇佑五年(1053),余靖在平定侬智高叛乱后,迁尚书工部侍郎,继续留任桂州。余靖对岭南地区的治理做出了诸多的调整,稳定了岭南的社会治安,促进了岭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上所述,余靖影响了水洛城事件的最终结果,促成了宋夏和议的顺利达成,辅助狄青平定了侬智高叛乱,稳定了边疆的局势,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处理边疆事务的高超才干和“清廉、爱民”的为政理念。分析余靖在一系边事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深入探析仁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提供新的依据和视角。
王君怡[8](2018)在《郑州文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庙是主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其历史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至清代文庙庙达2000余座,遍布于全国各地,文庙成为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可见其波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文庙是传播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绵延不断的根基所在。本文以郑州文庙为研究视角,让人们更深的去了解地方文庙的发展历程及对地方治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呼吁人们对文庙多一点的关注与保护。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郑州文庙的起源、坎坷的发展以及复兴的历程。据文献记载,郑州文庙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这与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相关联。至唐代,对于文庙的兴建规模日益扩大,但缺乏资料可考。元至明清,历任郑州的地方官员对文庙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对文庙的修葺也有大量的史料记载。民国至1978年,文庙的改制及政治运动也使其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损毁和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资源的重视和知识文明的保护,文庙迎来了复兴的曙光。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庙虽历经沧桑,终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不断的将文化传承下去。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文庙的选址及布局。关于文庙的选址,主要考虑文庙的历史渊源,所处方位的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的需求以及重要的文化氛围几个方面。据资料记载,郑州文庙选址在郑州的东部是根据汉代帝王的要求来定的。而且郑州地处中原,人杰地灵,文明发展程度较高。另外,文庙的建立,满足于社会层面的需求。对于文庙的选址,优异的周边环境氛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郑州文庙东临商都古城墙遗址,北靠城隍庙,是绝佳的选址区域。文庙的布局根据中轴对称,前庙后学,五进院落等形式,无不彰显着古人智慧和古建筑之美。第三部分针对郑州文庙祭祀功能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包括祭祀的人物、程序及费用的来源。郑州文庙的祭祀功能有着很大的价值,而所祭祀的人物、程序以及费用来源,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所祀人物都是值得被尊敬和缅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方式和流程也发生许多改变,但是遵循祭祀礼仪,保留对先贤的尊崇之心,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第四部分对郑州文庙的教化功能进行分析,分别从学校教化与社会教化这两个角度加以叙述。学校教化分别从文庙建筑本身的教化、文庙讲堂、文庙内伺奉人物事迹以及文庙祭祀礼节等,从这五个方面来加以分析。而社会教化更多的是从对社会影响来看,如推动地方治理、增强文化认同、延续道统以及劝民重教兴学,以此来分析文庙对社会教化所起的作用。第五部分依据郑州文庙现状,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包括历史上对文庙的毁坏,以及缺乏资金的投入,对于文庙建筑的修复不完整,缺乏专业人员对文庙的管理。尤其是现阶段,文庙其自身的吸引力不够、游客较少,无法发挥文庙的应有的作用。针对不足的地方,首先要从提高文庙的自身价值作为出发点,增加财力物力、人力修复文庙,同时建立以文庙为核心的民俗文化街,合理开发文庙资源。此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庙的知名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使郑州文庙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庙建筑,期待郑州文庙更好的发展。
褚孝泉[9](2018)在《试论中西文化的语言基础》文中研究说明中西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个重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是建立在一个单一语言的基础之上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在一个多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这里的语言指的是精英文化语言而不是一般交际语言。由于汉语汉字和中国周边其他语言的差别历来与夷夏之别相关联,中国传统士人几乎从不留意汉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并不把异族语言作为文化修养的一部分。这与西方文化传统正相反,掌握多种语言一直都是西方文化人的一个基本学识内容。近代以来懂外语成了新派学者区别于传统学者的一个特征,这实际上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范型转换。
赵国权[10](2017)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宋处于轴心后时代的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期,不仅深刻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也辐射到宋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女子的教育生活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依据社会角色理论,运用大史料观及多学科视角,从自然、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两宋女子各类角色的教育生活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从中可以看到:在一个趋向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生活业态下,女子的教育生活亦呈现出多元、向上、自觉、自主之态势,在中国社会生活及教育生活史上可谓独领风骚。如此,其研究既可提升及丰富两宋女子教育理论,又能还原逼近真实的两宋女子教育场景,从中发现教育生活传承的历史轨迹,打通教育史与生活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拓展女子教育史研究新领域。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及选题缘由,即女子在教育史学中的边缘化、从生活史角度对两宋女子教育再解读、史学研究的生活转向等。对两宋女子教育史料分为文本、非文本两类进行系统梳理,对前辈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分析,大致划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从酝酿走向局部或断续关注、从局部或断续关注通向整体研究、从整体研究迈向纵深研究。第二部分“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以社会大变局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吐故纳新为前提,从文化变迁与下移、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社会生活开放与交融、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等几个方面,来阐释生成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背景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第三部分“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作为自然独立的个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必然要学会借助各种资源来满足衣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社会也会对其生存空间及行为予以规范,即通过性别规训、身体塑造以及成年礼等,使之合乎社会公众的角色期待。她们也会通过自身及生活体验,来感悟生死及生命之重。第四部分“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一生要经过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等多次重要的家庭角色建构。为人女,要接受入则孝父母、出则友爱兄弟姐妹之教,使为“孝女”;为人妻,要接受柔顺、不妒、相夫、守节之教,使为“贤妻”;为人母,要接受如何胎教及教子女识字、读书、交友、择业、为官等,使为“良母”;为人媳,要接受孝公婆、和娣姒、睦邻里及经营家庭产业之教,使为“顺妇”。她们忍辱负重,以其大爱及智慧,极力维系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第五部分“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既复杂又不固定,从社会对各种角色期待的共性上,分为五个方面加以解读,即在濡化中施与道德规训、在阅读中涵养知识、在做学中养成生存技艺、在与各层人士交往中丰富社会阅历、在信奉佛道中找寻寄托并超越自我。尤其她们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扮演着施教者的角色,以己所学及所能来回报家人和社会。第六部分“回馈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大变局中的文明理性开国与治国气象,使得女子教育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开放之态势,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教育在生活中漫步,以角色引领生活,旨在学会如何生活;伴随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女子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治家从“主内”到“主外”;“母教”在生活中被拓展、被深化,她们敢于担当、以教为乐、捐资助教、爱及家国之壮举,使教育生活得以精彩而完美建构;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便是才女辈出,在诗词、书画、制造、军事、商贸、竞技、说唱乃至科举等领域均有不让须眉者。“结语”部分是对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予以定位,主要论点为:一是以两宋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理性文明的开国气象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新业态,直接催生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开放、自主之态势,成为两宋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大场域,也构成两宋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相比较而言,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同一性远大于差异性;二是以中国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上承汉唐多有超越,下启近世,又多为元明清三代所不及,实乃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生活的黄金时代;三是以世界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同样会发现:轴心前时代的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教育文化没有出现中断而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也唯独中国两宋时期的女子教育生活在同时代的世界舞台上成为领跑者,因此它不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二、简评余靖的“仁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评余靖的“仁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东州逸党简论 |
第二节 泰山学派概述 |
第二章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关系与成因 |
第一节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交融及成因 |
第二节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矛盾及成因 |
第三章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 |
第一节 东州逸党的创作与影响 |
第二节 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 |
第三节 两派对北宋文学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北宋末年的大名府与宋室权力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几点说明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名府与北宋政治的关系 |
第一节 大名府与北宋的建立 |
第二节 大名府的政治地位 |
第三节 大名府在北宋末年宋室权力之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
一、北宋末年宋室之争的由来 |
二、大名府与北宋末年宗室之争的关系 |
第二章 徽、钦之争与大名府守臣的调整 |
第一节 金兵南下前的宋室之争与大名府守臣的调整 |
一、徽、钦时代大名府守臣调整的由来 |
二、守臣调整过程中的政治较量 |
第二节 金兵首次南下后的大名府守臣调整 |
一、金人南下所带来的宋室之争变化 |
二、新环境下大名府守臣之争 |
第三节 大名府守臣调整的结局与影响 |
一、从“捕盗”到“防秋”的调整 |
二、徽、钦矛盾的公开化 |
第三章 北宋末年大名府的财权之争 |
第一节 财权之争的缘起 |
一、河北转运使司的财权问题 |
二、张慤“摄府事”时期 |
第二节 大名府财权之争的经过 |
一、王黼时期 |
二、李纲宣抚河北时期 |
三、河北大元帅府时期 |
第三节 大名府财权之争的结果与影响 |
第四章 北宋末年大名府的军事力量与兵权之争 |
第一节 大名府的军事力量 |
一、大名府驻军的变化 |
二、四总管与三道防线 |
第二节 围绕大名府展开的兵权之争 |
一、金人第一次南下时的兵权之争 |
二、赵野主政与胜捷军之乱 |
三、河北大元帅府时期的兵权之争 |
第三节 大名府兵权之争的结果与影响 |
一、冲突:胜捷军之乱 |
二、矛盾:康王与钦宗的摊牌 |
三、余波:相关将领的不同命运 |
第五章 大名府与两宋之际的政治更迭 |
第一节 大名府与两宋之际的皇位之争 |
一、康王借助大名府确立优势 |
二、王安石配享问题 |
第二节 大名府与南宋初年的政局 |
一、徐处仁复出 |
二、杜充主政时期 |
三、放弃大名府的原因 |
四、金人再次南下 |
五、郭永抗金 |
第三节 大名府陷落的政治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 |
二、今人论着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拟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拟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山西碑刻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山西的历史地理沿革 |
第二节 碑刻产生的自然人文条件 |
第三节 北宋以前山西碑刻的发展 |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山西碑刻 |
二、魏南北朝时期的山西碑刻 |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山西碑刻 |
第二章 山西北宋碑刻述略 |
第一节 北宋山西社会环境及碑刻概况 |
一、北宋山西的社会环境 |
二、北宋山西的碑刻概况 |
第二节 山西北宋碑刻综合考察 |
一、山西现存北宋碑刻列表 |
二、碑刻的年代分布及特点 |
三、碑刻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
第三章 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 |
第一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分类 |
一、记事述颂 |
二、哀悼纪念 |
三、寺观庙宇 |
四、题名题记 |
五、诗词 |
第二节 重点碑刻内容解读 |
一、《女娲庙碑》 |
二、《汾阴二圣配享碑铭》 |
三、《狄青碑》 |
第四章 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与保护 |
第一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书法艺术价值 |
第二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保护 |
一、保护现状 |
二、保护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北宋仁宗朝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仁宗朝的政治文化生态:辞赋生成的背景 |
第一节 经济繁荣与社会危机 |
(一)宽厚仁恕宋仁宗 |
(二)仁宗朝的繁荣与危机 |
第二节 文人党争与科举取士 |
(一)仁宗朝的文人党争 |
(二)仁宗朝的科举改革 |
第三节 儒学复兴与诗文革新 |
(一)儒学复兴运动 |
(二)诗文革新运动 |
第二章 仁宗朝辞赋创作面貌:创作群体与赋学观 |
第一节 辞赋作者群体的形成及创作实践 |
(一)以晏殊为中心的“西昆后进”士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
(二)以范欧为中心的“革新力量”士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
第二节 辞赋创作群体的赋学观 |
(一)从唐人的青春热烈到宋人的中年沉思 |
(二)从“富贵美颂”之声到“质厚平淡”之文 |
(三)从“经世致用”的载道观到“抒情言志”的楚骚论 |
第三章 仁宗朝辞赋创作的体式之变 |
第一节 骚赋 |
(一)“骚体”与“骚体赋”辨析 |
(二)仁宗朝“骚体赋”的创作面貌 |
(三)仁宗朝“骚体赋”的艺术特征 |
第二节 大赋 |
(一)正名与流变 |
(二)宋代“大赋”之新变 |
(三)仁宗朝“大赋”艺术特色 |
第三节 骈赋 |
(一)正名与流变 |
(二)仁宗朝骈赋新变 |
第四节 律赋 |
(一)正名与流变 |
(二)仁宗朝律赋新变 |
第五节 文赋 |
(一)正名与流变 |
(二)北宋仁宗朝文赋概况 |
(三)仁宗朝文赋的评价 |
第四章 仁宗朝辞赋创作的题材拓展 |
第一节 润色鸿业的颂美赋 |
(一)出巡赋 |
(二)天象祥瑞赋 |
(三)典礼祭祀赋 |
第二节 合时而着的时政赋 |
(一)哀民生之多艰的农桑赋 |
(二)疾虚妄的袛仙赋 |
(三)重贤才赋 |
第三节 情动于衷的述志抒情赋 |
(一)高远的志向怀抱 |
(二)沉郁的不遇情怀 |
(三)高洁的人格品质 |
(四)退让守拙的人生态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研究 ——以祥瑞灾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状况综述与简评 |
1.2.1 思想史、哲学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2 政治史、社会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3 科技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4 文学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史料佐证与逻辑分析相统一 |
1.3.2 宏观图景描绘、中观群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 |
1.3.3 理解与诠释的运用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 重要概念的集中诠释与研究界限 |
1.5.1 天、人、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感应 |
1.5.2 士、士人、儒生、文人、学者、士大夫、政治家 |
1.6 本文的研究难点 |
1.7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北宋之前祥瑞灾异观念及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 祥瑞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北宋前的历史演变 |
2.1.1 祥瑞概念的诠释 |
2.1.2 祥瑞概念在北宋前的历史演变 |
2.2 灾异概念的解析及北宋前的自然灾害状况 |
2.2.1 灾异概念的诠释 |
2.2.2 北宋前的自然灾害状况 |
2.3 灾异概念及天人感应思想在北宋前的历史演变 |
2.3.1 灾异思想从上古到战国的演进 |
2.3.2 天人感应论的思想渊源 |
2.3.3 天人感应论的诞生 |
2.3.4 灾异概念与天人感应论从西汉到唐、五代的演进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北宋政府对祥瑞现象的态度及其造成的影响 |
3.1 北宋官方对祥瑞的重视 |
3.1.1 北宋皇帝对祥瑞的重视 |
3.1.2 北宋士人对祥瑞的重视 |
3.1.3 北宋官方对祥瑞的管理 |
3.2 北宋人认为的祥瑞现象 |
3.2.1 富有神奇色彩的、罕见的自然现象 |
3.2.2 有灵气的各种神异动植物 |
3.2.3 包蕴特定文化或政治含义的人造祥瑞 |
3.2.4 具有祥瑞寓意的谣谶 |
3.3 大兴祥瑞造成的影响 |
3.3.1 对政治的影响 |
3.3.2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3.3.3 对军务的影响 |
3.3.4 对文化外交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北宋皇帝及朝臣对灾异现象的应对与利用 |
4.1 北宋皇帝对灾异的应对与利用 |
4.1.1 对灾异的重视与警惧 |
4.1.2 弭灾措施 |
4.1.3 利用灾异约束臣子 |
4.2 北宋士人对灾异的利用 |
4.2.1 利用灾异制衡君权 |
4.2.2 利用灾异相互攻伐 |
4.3 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下北宋政府对灾害的处理——以旱灾为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宋政治家的天人关系思想分析 |
5.1 韩琦、范仲淹的天人关系思想 |
5.2 欧阳修的天人关系思想 |
5.3 王安石的天人关系思想 |
5.4 北宋其他政治家的天人关系思想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宋学者的天人关系思想分析 |
6.1 三苏的天人关系思想 |
6.1.1 三苏对《洪范》的诠释 |
6.1.2 苏轼与其父、弟天人关系思想差异的原因 |
6.2 邵雍的天人关系思想 |
6.2.1 邵雍宇宙生成论中的天与人 |
6.2.2 邵雍论“后天易”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
6.2.3 邵雍论《中庸》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
6.3 张载的天人关系思想 |
6.3.1 “天人合一”思想 |
6.3.2 天道人性论 |
6.3.3 “为天地立心”说 |
6.4 二程的天人关系思想 |
6.4.1 天人一体思想 |
6.4.2 天理人性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的特点 |
7.1 北宋祥瑞灾异观念的特点 |
7.1.1 北宋祥瑞观念的特点 |
7.1.2 北宋灾异观念的特点 |
7.2 北宋士人天人关系思想的特点 |
7.3 北宋诸儒诠释灾异时“自相矛盾”之现象及影响因素 |
7.3.1 北宋诸儒在诠释灾异问题上出现“自相矛盾”的四种情况 |
7.3.2 北宋诸儒诠释灾异时出现“自相矛盾”的历史因素 |
7.4 总结 |
7.5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变迁阶段 |
2.1 重形生情的景名与风物意象群生成阶段 |
2.1.1 钟物不钟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 |
2.1.2 钟物之形的景名审美文化特点 |
2.1.3 情之生发的风物意象群之积淀 |
2.2 情聚理显的城乡景观集称个案生成阶段 |
2.2.1 山水审美文化的接受与转化 |
2.2.2 府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
2.2.3 县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
2.2.4 乡居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
2.3 情意迸发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发展阶段 |
2.3.1 城镇体系充实下山水审美文化的内化与认同 |
2.3.2 广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
2.3.3 肇庆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
2.3.4 惠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
2.4 多重塑情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转型阶段 |
2.4.1 传承与创新并存一体的宏观文化环境 |
2.4.2 由文人个体走向全民品境的生成方式 |
2.4.3 由情感抒发转向文化整合的社会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府城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内涵比较 |
3.1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初始作品本体结构比较 |
3.1.1 物象题材的构成比较 |
3.1.2 意象组织的关系比较 |
3.1.3 文化合流的程度比较 |
3.2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过程比较 |
3.2.1 广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
3.2.2 端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
3.2.3 惠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
3.3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古今审美文化意蕴比较 |
3.3.1 整体和合转向各美其美的物象关系 |
3.3.2 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的主体美感 |
3.3.3 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的审美取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特征阐释 |
4.1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相通性 |
4.1.1 “朝慕山水、构环搜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 |
4.1.2 “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 |
4.1.3 “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群体审美追求 |
4.2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地域性 |
4.2.1 山水品题:文化惯例下的情感区分 |
4.2.2 交通品题:城乡交流下的物象关联 |
4.2.3 建筑品题:语汇系统下的同中见异 |
4.3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创新性 |
4.3.1 当代自然审美欣赏的对象特性层级 |
4.3.2 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重心转移 |
4.3.3 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简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智慧传承 |
5.1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历史智慧 |
5.1.1 水系片区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 |
5.1.2 水利基围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社会功能 |
5.1.3 区氏家族之松塘小八景的审美文化特性 |
5.2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进中的文本意义 |
5.2.1 多因素交织下景观集称的丰富性 |
5.2.2 海洋文化主导下的虎门景观集称 |
5.2.3 都市水乡主导下的麻涌景观集称 |
5.3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替后的再生策略 |
5.3.1 从“乡社群落”到“新城社区” |
5.3.2 新旧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差异 |
5.3.3 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余靖生平、功绩研究 |
(二)余靖思想研究 |
(三)余靖着作、诗歌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处理 |
一、水洛城事件的由来 |
(一)水洛城修建的背景 |
(二)修城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
二、余靖在水洛城事件中的作用 |
(一)余靖数论水洛城事件 |
(二)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再发展 |
(三)余靖对水洛城事件结果的影响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余靖对宋夏、宋辽关系的影响 |
一、余靖与宋夏议和 |
(一)宋夏议和的背景 |
(二)余靖对宋夏议和的影响 |
二、余靖与宋辽关系 |
(一)宋、辽、西夏间关系的转变 |
(二)余靖三次使辽的目的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余靖与侬智高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
一、侬智高事件的背景 |
(一)侬智高势力的崛起 |
(二)宋与交趾的关系 |
(三)宋拒绝侬智高的内属 |
二、余靖在侬智高事件中的作用 |
(一)余靖参与平定侬智高叛乱 |
(二)余靖对侬智高事件的影响 |
(三)侬智高事件的结果及评价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余靖对岭南的治理 |
一、岭南发展概况 |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 |
(二)岭南发展的困境 |
二、余靖对岭南稳定的贡献 |
(一)和平解决与交趾间的冲突 |
(二)整顿吏治、为民谋福 |
三、余靖对岭南发展的贡献 |
(一)恢复农业生产 |
(二)支持海外贸易 |
(三)整顿采矿、加强管理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序) |
二、今人着作(按出版时间排序) |
(一)专着 |
(二)今人论述 |
致谢 |
(8)郑州文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庙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郑州文庙的历史沿革 |
(一)文庙的初建 |
(二)文庙的发展 |
(三)文庙的修复 |
(四)文庙的复兴 |
二、郑州文庙的选址及布局 |
(一)文庙建筑选址的影响因素 |
1.文庙建筑的历史渊源 |
2.文明发展的优势氛围 |
3.传文重教的社会需求 |
(二)文庙布局 |
1.中轴对称 |
2.前庙后学 |
3.五进院落 |
三、郑州文庙的祭祀活动 |
(一)文庙奉祀的人物 |
1.大成殿的奉祀 |
2.东西两庑的奉祀 |
3.乡贤及名宦祠的奉祀 |
4.启圣祠的奉祀 |
(二)文庙祭祀的时日类别与祭品 |
1.祭祀时日及类别 |
2.祭祀时祭器及祭品 |
(三)文庙祭祀的程序 |
1.迎神 |
2.初献 |
3.亚献 |
4.终献 |
5.撤馔 |
6.送神 |
(四)文庙奉祀的费用 |
四、郑州文庙的教化功能 |
(一)学校教化 |
1.文庙建筑蕴涵的教化元素 |
2.文庙讲堂的教化传统 |
3.文庙奉祀的教化功能 |
4.文庙内的礼节教化实践 |
(二)社会教化 |
1.推进地方治理 |
2.增强文化认同 |
3.延续儒学道统 |
4.劝民重教兴学 |
五、郑州文庙的历史定位及资源开发 |
(一)文庙的历史定位 |
1.弘扬儒学的重要阵地 |
2.文化认同的精神场所 |
3.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 |
(二)文庙面临的现实问题 |
1.文庙的文化资源挖掘不足 |
2.建筑及室内陈设不合礼制 |
3.维修后的建筑利用度不高 |
4.文庙文化产品的开发滞后 |
(三)加强对文庙的保护与利用 |
1.加大对文庙的宣传力度 |
2.合理开发文庙的多种价值 |
3.健全文庙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理论、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 |
一、文化变迁与下移:从重文到重女教 |
(一) “重文”之策促成劝学兴教态势 |
(二) 书籍印刷促使文化普及与下移 |
(三) 学术论争促动社会对女教的特别关注 |
二、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从意识觉醒到独自维权 |
(一) 对婚姻的自主与自决 |
(二) 对财产的拥有和支配 |
(三) 可独为一户之主 |
(四) 用法律申诉维权 |
(五) 社会对女子的救助 |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角色固化到重塑 |
(一) 生活空间的开放与自我 |
(二) 女子生活中的角色趋向多元 |
四、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从忠君到生成爱国情怀 |
(一) 交融中的文化包容与生活 |
(二) 冲突中的女子爱国情怀 |
第二章 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性别之教:予以性别规训与认同 |
二、饮食之教:形成习惯及自觉 |
三、佩饰之教:传统与时尚交汇 |
四、强身之教:从戏玩到竞技 |
五、“成人”之教:“笄礼”与“乞巧” |
六、生死之悟:求生与释然 |
第三章 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为人女之教:立身处世做“孝女” |
(一) 入则孝父母 |
(二) 出则友兄弟姊妹 |
(三) 及笄婚姻第一课 |
二、为人妻之教:柔顺事夫做“贤妻” |
(一) 妻以“柔顺”为美 |
(二) 妻以“不妒”为德 |
(三) 妻以“相夫”为功 |
(四) 夫亡守节或可再嫁 |
三、为人母之教:养育子女做“良母” |
(一) 孕育中的祈愿 |
(二) 对新生命的呵护 |
(三) 生活中的倾心教导 |
四、为人媳之教:孝公婆勤理家使为“顺媳” |
(一) 事公婆如事父母 |
(二) 谦顺于叔妹及娣姒 |
(三) 以和、义睦族邻 |
(四) 以法度、智慧经家理业 |
第四章 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道德规训:在濡化中成人 |
(一) 社会意志的表达 |
(二) 家庭中的熏陶 |
(三) 生活中的自觉践行 |
二、知识涵养:在阅读中沉淀 |
(一) 走进阅读 |
(二) 时时乃至终身阅读 |
(三) 经史百科无不涉足 |
(四) 让阅读改变自我 |
三、生存技艺:在做学中养成 |
(一) 桑蚕织紝之教 |
(二) 诗词书画歌舞之教 |
(三) 雇工及经营技能之教 |
四、社会阅历:在交游中丰富 |
(一) 士庶女子之交游 |
(二) 风尘女子之交游 |
五、宗教信仰:在修行中超越自我 |
(一) 奉佛事佛之教 |
(二) 崇道修道之教 |
第五章 回应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 |
一、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书写女子教育的“本真” |
(一) 教育在生活中漫步 |
(二) 以角色引领教育生活 |
(三) 旨在学会生活 |
二、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传承中的开放与时尚 |
(一) 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 |
(二) 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 |
(三) 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 |
(四) 治家从“主内”到“主外” |
三、“母教”在生活中拓展与深化:教育生活的完美建构 |
(一) 敢于担当 |
(二) 以教为乐 |
(三) 捐资助教 |
(四) 爱及家国 |
四、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 |
(一) 善诗词多成一家 |
(二) 工书画有章有法 |
(三) 懂技术造福闾里 |
(四) 知军事保家卫国 |
(五) 应科举惊动朝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简评余靖的“仁治”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D]. 阿茹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2]北宋末年的大名府与宋室权力之争[D]. 郭泽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D]. 高元宦. 河北大学, 2020(08)
- [4]北宋仁宗朝辞赋研究[D]. 苏畅. 吉林大学, 2019(10)
- [5]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研究 ——以祥瑞灾异为中心[D]. 关行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8)
- [6]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D]. 彭孟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D]. 张静. 河南大学, 2018(01)
- [8]郑州文庙研究[D]. 王君怡. 河南大学, 2018(01)
- [9]试论中西文化的语言基础[J]. 褚孝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0]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D]. 赵国权.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