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1](2021)在《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文中提出碳氮磷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源要素。自然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如滨海淡水湿地、盐沼、红树林和海草,总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2%,但贡献了全球约50%的海洋或海陆间的有机碳埋藏量,其中红树林地带0.5 m至3 m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最丰富,这些碳主要来自植物或其他生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植被密布的盐沼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这些植被区域也成为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输出地。在潮间带,氮涉及的反应包含硝化、反硝化、少量的厌氧氨氧化和硝氮还原氨氮,反应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有机氮,其受制于植被的光合作用或根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潮间带湿地磷通常来自于本地岩石风化或上游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搬运沉积,潮间带湿地沉积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磷的储量最大,远超过生物活体或孔隙水中磷酸盐的含量。不同于碳氮有气态化合物参与元素循环反应,磷几乎无气态产物,从而也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潮间带湿地中的含量趋于稳定。目前,对于植被覆盖区潮间带碳氮磷的静态和动态的沉积、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广布的无植被中低滩涂的研究关注较少。我国潮间带滩涂长期受水沙输入、季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建国以来大范围开发等人为扰动的影响。自194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自然岸线从82%下降至2014年的33%。岸线的人工化造成了潮间带大多数潮上带濒临消失,堤防外围的潮间带植被稀少且单一,碳氮磷的循环过程明显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植被群落地区。由于多数滩涂湿地的不易到达,对于低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碳氮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本底及质量调查(2014FY2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41473049)”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准备和特定工具的制作,采集到了我国海岸带(从辽河口到广西英罗湾)十二个典型沉积型潮间带区域低潮滩和中潮滩的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生源要素碳氮磷的埋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测定沉积物柱样(100 cm长)210Pb和137Cs的比活度,分析了我国潮间带滩涂的沉积历史和特点,得到了沉积物中碳氮的年均扣留率(sequestration rate),并由此横向对比全球其他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的沉积状况。此外,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涨落潮的方法,探究了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释放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潮间带碳的埋藏特征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慈溪(CX)及其以北的滩涂有机碳表层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样点(9.61±1.23 g C kg-1),低值区域位于黄河口(DY)和盐城(YC)沿岸(3.37±2.73 g Ckg-1),最低值为DY样点,为1.92±0.87 g C kg-1,其他北部样点含量为5.1-6.6 g C kg-1。本研究表层有机碳含量的最高值位于九龙江口(JL),其在干季含量为13.02±4.22 g C kg-1,湿季为12.78±2.08 g C kg-1,两季节样品无显着差别(P>0.05),而濒临红树林的广西英罗湾(YL)和海南东寨港(DZ)的表层样有机碳含量较低,两者均值在2.32-5.10 g Ckg-1,但这并不表明红树林滩涂的碳埋藏量低,在所有柱样表层至100 cm的埋藏量中,YL和DZ(除DZ02)的埋藏量(188-226 Mg C ha-1)远高于其他样点,其他埋藏量大于100 Mg C ha-1的为JL(116-134 Mg C ha-1)。DY(22-23 Mg C ha-1)和闽江口(FZ)(22-27 Mg C ha-1)是埋藏量最低的样点,后者的低值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广布的粗砂沉积有关。其他样点的值为50-100 Mg C ha-1。总体上我国北方样点的有机碳埋藏量较低,但北部样点的无机碳含量在HG、DY、YC、崇明东滩(DT)和CX较高,在黄河口几乎一半的含量为无机碳。从粘土矿物蒙皂石与伊利石的比值接近度上,可分析得到渤海湾西侧和南侧,江苏沿岸的高无机碳含量是黄河河流悬浮沉积物输送的结果,DT和CX则来自长江的泥沙沉积。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比较,除了 HG和JL,潮间带其他样点的碳密度(均值:0.0087 g cm-3)都小于0.01 g C cm-3,低于全球多数滨海湿地的碳密度。本研究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蓝碳植被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在我国大陆沿海范围内的碳埋藏(1m深)只占约20%左右,而潮间带滩涂的碳埋藏占了约80%,后者碳的埋藏总量为78 Tg。(2)潮间带总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以柱样为例,崇明东滩(DY)最低(0.049-0.068 g Nkg-1),汉沽(HG,0.457-0.762 g N kg-1)和九龙江口(JL,0.455-0.679 gN kg-1)的表层样品较高。总氮低值的原因主要是本采样点皆为光滩,采样地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植被或其他藻类等生物聚集的影响,故其低值反映河流悬浮颗粒物或海水中氮素对沉积物的贡献。潮间带磷的含量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不同样点之间差别不大,以柱样为例,均值分布在0.051%至0.064%之间,其中近红树林的东寨港(DZ)和英罗湾(YL)柱样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25±0.034%和0.022±0.006%。本研究对P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部潮间带以黄河和长江泥沙来源的沉积物钙结合态磷含量高,而北部非长江和黄河泥沙来源的辽河口(LH)和青岛胶州湾(QD)的钙磷含量则较低,铁磷的高值点都分布在淤泥质滩涂,如HG、QD、慈溪(CX)和JL。(3)分析测定210Pb和137Cs 比活度后发现,盐城(YC)、闽江口(FZ)、英罗湾(YL)的所有柱样的比活度无规律变化,判断是沉积物受扰动造成的。恒定初始浓度模型(CIC)表明沉积速率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潮间带(2.07-2.82 cm yr-1),最低在九龙江口(JL),其值为 0.84-0.89 cm yr-1,其他样点值在每年1-2 cm之间,其中崇明东滩(DT)为1.41 cm yr-1,胶州湾(QD)为1.28-1.72 cm yr-1。基于恒定通量模型(CF)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1990-2014年的沉积通量高于1950-1990年,沉积通量最高的为QD,慈溪(CX),DT 和 HG,为 18-20 kg m-2 yr-1,最低值出现在 JL,其 1950-1990 年沉积量和1990-2014年的差异小,为5-11 kg m-2 yr-1。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率高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尽管我国潮间带湿地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基于沉积率得到的有机碳的年扣留率与北美沿海湿地相当,扣留率最高的为HG,为177-278 g C m-2 yr-1,最低值为黄河口(DY),为36-46 g C m-2 yr-1。我国潮间带氮的含量低,但氮的沉积通量上接近于全球其他区域(2-6 gN cm-2 yr-1),去除个别极值点,其值在3-6gNcm-2 yr-1,比有植被覆盖且呈自然岸线的大西洋西岸的9-15 g N cm-2 yr-1 低。(4)我国中低潮滩涂沉积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随着模拟潮汐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有规律地阶梯式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呼吸率最低为黄河口(DY),为7.9-10.6 mmol CO2 m-2 d-1(注:d-1以12小时计,排除了滩地淹水时间,下同),高值位于汉沽(HG)样点(38.8-49.0 mmol CO2 m-2d-1)和九龙江口(JL,35.7-57.5 mmol CO2 m-2 d-1),其余样点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对提取的遥感影像,以十二个潮间带采样区域为中心进行划分,获得了各自潮间带滩涂的光滩面积,结合测定的沉积物呼吸率,得到了各自区域潮间带光滩的排放总量。本研究分析得到我国潮间带滩涂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7.08× 104-7.23 × 104 Mmol CO2 yr-1,其中以盐城所在的江苏沿岸的排放量最大,为1.168× 104-13 64× 104 Mmol CO2 yr-1。本研究发现两次模拟前后沉积物的有机碳在DY和盐城(YC)大幅下降,而在HG和JL几乎无差异。在水体营养物质输送方面,第一次实验发现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最高输出为青岛(QD)样点(131.15±27.4 mg kg-1d-1),最低值为DY样点(65.38±19.82 mgkg-1d-1),其他样点多在100 mgkg-1d-1左右。第二次模拟期DOC输出总体均值为130 mg kg-1 d-1,高于第一次模拟期(100 mg kg-1 d-1)。(5)模拟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无机氮输出以氨氮为主,随潮汐频率的增加,无机氮的输出逐步降低,如在第二次模拟中,氨氮后期输出多数已低于0.5 mg NH4+kg-1 d-1。沉积物的硝氮输出较低,这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即沉积物孔隙水中以氨氮为主,涨潮时由于压力差,会将孔隙水中的氨氮带出。潮间带N2O的排放在两次模拟和单次模拟周期内的规律不明显,第一次模拟所有样点通量值为 5.15-17.22 μmol N2O m-2 d-1。第二次全部样点值为 0-13.77 μmolN2O m-2d-1,两次模拟高值点都位于汉沽(HG)和慈溪(CX)。本研究中潮间带磷的排放在两次模拟中平均值范围为0.233-1.437 μmol P kg-1 h-1,HG、青岛(QD)和九龙江口(JL)样点的P释放率较高,与其表层样品Fe-P含量较高有关。因Fe2+/Fe3+在潮滩淹水退水中转化,对P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
贾高辉[2](2020)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土壤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汇,对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准确估算有助于进一步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日益加剧,尤其是台风的干扰使得热带森林的林窗逐渐呈增多的趋势,林窗形成是否会对土壤甲烷通量产生影响已成为当前森林甲烷通量估算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是碳循环研究的前沿,对其忽略可能会增加甲烷通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基于此,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为期2年的甲烷通量野外定位观测试验,探讨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热带森林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潜力和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林窗对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表现为土壤甲烷吸收,林窗和林下的年均甲烷通量分别为-0.62±0.43 nmol·m-2·s-1和-0.63±0.43 nmol·m-2·s-1。林窗和林下的土壤甲烷通量月变化总体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循环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其季节特征较为明显,呈现旱季高雨季低的特点。结果表明,因台风形成的6个林窗短期(6-7年)对土壤甲烷通量没有显着影响。2.明确了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林窗和林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林下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甲烷通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林窗和林下的土壤温度与土壤甲烷通量存在显着相关(P<0.05)。差异统计分析表明,全年和雨季的土壤温度、全年和旱季的土壤全磷含量、全年的铵态氮含量、全年和旱雨季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全年和雨季的土壤脲酶活性在林窗和林下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雨季的全磷含量、旱季和雨季的铵态氮含量、雨季的pH值在林窗和林下具有显着差异(P<0.05)。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结构模型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最主要的环境因子。3.揭示了林窗和林下的土壤产甲烷菌的分布。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的形成对土壤产甲烷菌的物种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和林下土壤主要的古菌群为奇古菌门、广古菌门和泉古菌门。通过分析,共发现571个土壤产甲烷菌的OTU,包括2纲3门4科5属。4.探讨了热带森林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潜力及机理。高温和高过氧化氢含量可显着促进土壤非微生物甲烷的排放,表明热带森林土壤中至少存在两种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机制(热降解和自由基机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0-100%)和有机碳含量与甲烷排放速率具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有氧条件下非微生物甲烷排放速率显着高于厌氧条件,说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氧气含量等环境因子均可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的排放速率产生影响。本研究计算得出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每克干土的非微生物甲烷最大的排放潜力为212.45 ng·g(dw)-1。
王德智[3](2020)在《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受到周期性潮水浸没,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植物群落。红树林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和碳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具有防风固岸、净化海水、为海洋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美学欣赏等广泛的生态服务价值。尽管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是全球红树林面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锐减,中国也不例外。鉴于红树林的经济与生态重要性及其快速减少的现实,加强红树林监测和评估它们的生物物理状况,以应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既有理论探索的必要性,又有现实需要的迫切性。当前,红树林观测研究都集中在单一尺度、某一具体研究区内进行,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红树林种间分类也一直是遥感领域的挑战。另外,受红树林中野外采样困难的限制,红树林结构和功能参数估算研究大多局限于小范围内进行。本文结合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并以中国红树林群落结构最复杂的地区——海南岛,作为实证研究区。在海南岛上,本文建立了区域、保护区和局部三个尺度的观测体系和方法。具体观测内容有:红树林范围、树种空间分布、树高和地表生物量(AGB)。区域是指某一个较大的地区,如省域或岛屿;保护区是指一个具体的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局部是指自然保护区内局部地段或某一小片红树林。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全球开放获取的Sentinel-2数据,本文提出的面向对象和面向像素相结合方法成功获得区域尺度红树林空间分布图。海南岛红树林范围总体识别精度为98.00%,Kappa系数0.96。2018年海南岛红树林总面积为3697.02 ha,分布在9个临海市县,其中68.82%的红树林位于海南岛东北部,3个临海市县(昌江县、乐东县、万宁市)已无明显红树林分布。(2)基于Sentinel-2数据,使用面向对象和机器学习结合的方法基本能准确识别出红树植物树种空间分布。在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区尺度研究区时,10 m的Sentinel-2和15 m的Landsat-8影像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70.95%和68.57%,而0.5 m的商业卫星Pléiades-1影像能获得更高的红树林种间分类精度(78.57%)。尽管Sentinel-2数据上总体分类精度一般,但是大部分点、线、面状红树林能被准确的识别、区分出来。(3)在局部尺度,以UAV-LiDAR和World View-2结合的方法,对红树林进行了单木水平种间分类;提出的单木AGB反推方法则首次成功得到单木水平的地表生物量估算图。本文以群落结构复杂的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作为局部尺度研究区,发现:单木水平总体分类精度为86.08%,Kappa系数为0.83,高于大多数红树林种间分类的精度(~80%);单木水平AGB估算精度R2为0.49,RMSE为48.42 Mg ha-1;单木水平树种分类图和AGB图粒度细,信息丰富,更有利于精细化、差异化红树林管理。(4)局部尺度的单木分割结果显示,空间位置匹配上的单木分割精度为87.43%,而单木数量上的单木分割精度为51.11%。海莲群落单木分割结果最准确,而海漆、榄李和海桑属等红树存在较明显的欠分割偏差。当胸径<10 cm时,更容易出现欠分割和偏差较大的情况;而当胸径>10 cm,单木分割更准确。单木分割精度与群落复杂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即当群落越复杂时,分割精度越低。(5)基于“点-线-面”框架,采用野外样方数据、UAV-LiDAR条带点云和Sentinel-2影像,本文提出的尺度上推方法成功估算出海南岛红树林地表生物量和树高。在海南岛区域尺度,新构建的G~LiDAR~S2AGB生物量模型表现优于传统G~S2AGB模型(R2:0.62 vs 0.52,RMSE:50.36 Mg ha-1 vs 56.63 Mg ha-1);新构建的LiDAR~S2H高度模型表现也较好,R2为0.67,RMSE为1.90 m。海南岛红树林平均高度为6.99 m±2.14 m,总地表生物量为474,199.31 Mg,地表生物量密度为128.27Mg ha-1±45.87 Mg ha-1,高红树植物和地表生物量热点主要分布东寨港南部和清澜港。海南岛红树林平均树高和AGB高于中国其他地区红树林的平均树高和AGB,低于世界红树林的平均值。与传统红树林地表生物量反演方法相比,本文新构建的G~LiDAR~S2AGB模型可以减少约39%的野外采样工作量。在使用UAV-LiDAR采样方法估算红树林地表生物量时,仅需要采集研究区约1%的红树林点云数据。随着无人机操作的简便化和LiDAR传感器价格的降低,该方法为大尺度红树林林业参数估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6)RFE和NRFE方法都可以有效的从高维、高相关特征空间中筛选出重要特征,两者筛选的特征在建模精度上相差不大(<2%)。对于红树林种间分类、树高和地表生物量估算,光谱波段的重要性为:红色边缘>短波红外>近红外>其他可见光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纹理有助于红树林种间分类,而中空间分辨率影像上纹理特征无法达到需要的分类效果。在预测红树林地表生物量上,冠层厚度指数、描述冠层顶部和底部特征的指数是最有效的LiDAR指数。(7)另外本文成功构建了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数据库,定义了各尺度观测所需要的数据、命名规则、空间参考和数据格式,数据主要包括多源遥感数据、野外采样数据和相关地理空间数据。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文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成功构建了红树林多尺度观测体系,形成区域、保护区、局部三个尺度的观测方法。(2)定义了一种新的“点-线-面”框架,基于该框架、野外样方、UAV-LiDAR条带点云和Sentinel-2影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尺度上推方法用于红树林结构和功能参数估算,定量评估了该方法在减少野外采样工作量上的效率,并首次绘制了10m分辨率的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和地表生物量图。(3)结合UAV-LiDAR和World View-2/3数据,对红树林进行了单木水平种间分类,提出的“单木AGB反推方法”则首次成功得到单木水平的地表生物量估算图。(4)使用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选择方法,从高维、高相关特征空间中筛选出重要的多光谱指数和LiDAR指数,并分析了不同树种间固有特征差异及其在多光谱和LiDAR指数上如何表征。
刘珺[4](2019)在《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对植物初级生产力产生显着影响。红树林是指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最重要的森林型缓冲带与生态屏障。红树林在C(碳)储量、固C潜力、N(氮)循环、土壤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下,特别是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湿地C、N储量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假定大气CO2倍增,通过影响红树林C的流动与分配进而对湿地C、N储量产生重要影响,以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东经110°35’14.47"、北纬19°54’51.48")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箱法模拟CO2摩尔分数从350μmol/mol到700μmol/mol倍增的大气环境情景,通过模拟滨海潮汐干湿交替环境条件,对秋茄(Kandelia candel(Linn.)Druce)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C、N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红树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与对CO2摩尔分数倍增的响应,基于实验室模拟及实地调查测量的数据建立红树林湿地系统C、N储量方程,预测湿地系统C、N储量的变化趋势。为大气CO2倍增情景下,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响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对植物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CO2摩尔分数倍增,促进了一年生秋茄和桐花树的长高和增粗,同时秋茄、桐花树海绵组织平均增厚7.24μm、2.91μm。与350μmol/molCO2情景下比较,CO2摩尔分数倍增后的秋茄和桐花树根、茎、叶的生物量都显着升高(P<0.05)。其中秋茄叶片生物量、桐花树茎生物量增加最多分别为20.53%,9.35%。秋茄总生物量增加17.22%,桐花树总生物量增加6.4%,差异显着,两种红树植物地下部分生物量明显低于地上部分。这表明,大气中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相比地下部分更为明显。(2)对红树林湿地系统C、N含量及微生物的影响CO2摩尔分数倍增未引起无栽培植物的对照培养池水中TC(总碳)、TN(总氮)浓度发生变化。在短期内未通过溶解这个物理过程改变水中溶解C的浓度。因此,可以认为水中TC、TC的变化是植物系统的影响所产生的差异。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水和土壤中的C、N含量产生显着的影响。水、土壤中TOC(总有机碳)浓度显着升高,IC(无机碳)浓度降低,TC浓度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整个系统作为C累积的“库”。水体中NO3-(硝态氮)质量浓度增高、NH4+(氨态氮)质量浓度后期降低明显,差异显着(P<0.05),培养后期硝化作用在系统中起主导地位,水体中TN质量浓度总体增高。在系统的土壤中,TN质量分数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大气CO2摩尔分数的上升,土壤中的TN被快速消耗,土壤中TN的矿化强度增强。通过对湿地土壤磷脂脂肪酸分析表明,在700μmol/molCO2摩尔分数作用下,土壤的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表征硝化能力的C17:0显着升高,硝化活性增强,表征反硝化能力的C16:1ω5c和cycC17:0显着升高,土壤微生物种群反硝化作用同时得到增加,湿地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CO2摩尔分数倍增后,湿地土壤微生物量升高了38.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微生物量增加了44%;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量增加了33.4%,真菌微生物总量增加了30.9%,湿地土壤的微生物量显着的升高,而土壤中微生物的C源主要来自于根系的沉积物和分泌物,土壤中微生物C、N源可能随着根系沉积物和分泌物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加速了土壤C、N的循环。在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水、土壤)C、N收支方面,700μmol/molCO2情景下,植物的生物量得到明显提升,由此而极大地提升了湿地系统土壤的TOC,实现了更多TOC的积累,TC质量有所增加。系统中的TN转化率和N素矿化率都得到快速提升,且随着N素进入水体,土壤中N含量明显呈下降趋势,TN的质量有所降低。(3)对红树植物C、N储量的影响秋茄与桐花树的株高(H)、基径(D)、生物量(C)和苗木质量指数(QI)与土壤、水中C含量(TC、TOC、IC)、N含量(TN、NH4+-N、NO3--N)的变化呈显着正相关性。其中,苗木质量指数(QI)在CO2为350μmol/mol和700μmol/mol下与水中TC呈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15、0.943,与土壤中TN呈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05、0.878,说明水中TC、土壤中TN质量浓度与对秋茄、桐花树生长具有更为显着的促进作用。700μmol/mol CO2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总C储量比350μmol/mol情景下分别高出17.2%、5.6%,C储量显着提升。N储量分别降低0.6%、8.6%,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物量增加引起的稀释效应。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海南东寨港该红树林群落以秋茄为主,桐花树次之。将实测秋茄、桐花树茎高,基径代入根据实验室数据构建的C储量方程,秋茄、桐花树在350μmol/molCO2情景下,C储量方程估算值分别为32.78±0.2t/hm2,25.12±0.64t/hm2;实测值分别为33.34±1.92t/hm2,23.86±1.73t/hm2,实测值与方程测算值结果较为一致。根据构建的C储量方程预测出在700μmol/molCO2情景下秋茄、桐花树C储量分别为96.61±2.13t/hm2、63.22±1.69t/hm2。
郑夏婉[5](2019)在《中国东南部红树林CO2和CH4排放通量及其控制因子研究》文中指出红树林湿地处于潮汐周期性淹水的厌氧环境,被认为是大气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但目前对于红树林湿地排放通量的高低及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存在很大的争议。在全球变暖与土地利用类型快速改变的背景下,红树林湿地和产生机理及调控因素也尚不明确。本硕士论文研究采用静态密闭箱法测定了不同潮位、不同季节的热带与亚热带红树林湿地和通量,同时收集了文献中不同区域的红树林湿地通量,综合评估了红树林湿地通量的排放特征及与排放相比对气候变暖的相对贡献。此外,基于室内控制实验,探究温度对红树林湿地、人工湿地和淡水湿地和产生量的影响。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野外观测数据表明,天然红树林湿地通量一般较低;相比于排放,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极低(<10%),但会因营养盐与淡水输入增加而显着增加。中国东南部福建漳江口和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的排放通量分别为1.52~4.91μmol m-2 h-1和0.65~14.18μmol m-2 h-1。福建漳江口高潮位在湿季测到较高通量(达123.59μmol m-2 h-1)是由于附近渔业养殖带来营养盐与淡水输入。分析文献收集的红树林湿地通量数据同样表明,全球多数地区天然红树林湿地通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养殖废水或过量淡水输入会显着提高红树林湿地通量。(2)温度升高对有氧与厌氧条件下的湿地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树林湿地(白骨壤、秋茄)>人工湿地(虾塘、鱼塘)>淡水湿地(睡莲、芦苇),主要是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存在本底碳组分与营养盐差异造成的。温度升高促进厌氧条件下的湿地产生,其中白骨壤林的响应程度最高,主要是由于白骨壤林沉积物中存在较高含量的铵态氮和有效磷等营养盐,加速了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矿化为。综上所述,红树林湿地通量主要来源于受人为干扰严重的红树林区域,评估红树林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应当考虑人为活动的影响程度。红树林湿地和产生量对温度升高响应明显,未来需要关注土壤碳库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碳排放的调控机制,可为我国红树林湿地管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姜春霞[6](2019)在《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分布特征及抗性基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养殖等行业的滥用,环境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日趋严重。抗生素是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产生的重要原因,ARGs可以通过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在各微生物类群中进行水平转移,这加快了抗生素抗性的扩散和增值,环境中ARGs污染现状已成为了各界研究的重点。海南红树林是中国红树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周边养殖业带来的抗生素乱排现象屡见不鲜,红树林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着来自海洋和陆地的双重压力,其污染问题不容小觑。沉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介质,是污染物蓄积的理想场所。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海南红树林覆盖区13个断面进行样品采集,每个断面分别在高中低潮位采集沉积物样品。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和高通量荧光定量系统(HT-PCR)分别对4类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283种ARGs、12种MGEs进行定量检测;同时使用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ARGs与抗生素、MGEs和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而了解ARGs的可能来源和潜在宿主。本研究首次对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ARGs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可为海南红树林分布区抗生素、ARGs污染现状提供基础数据,为海南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共有4类21种抗生素被检出,不同断面抗生素浓度范围为0.43-52.17μg·kg-1,其中八门湾丹场(DC)浓度最高,临高彩桥(CQ)最低;不同采样断面间抗生素残留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与同类研究相比,抗生素浓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四类抗生素中磺胺类抗生素检出平均浓度最高(8.44μg kg-1),氯霉素类抗生素检出平均浓度最低(0.55 μg·kg-1)。药用抗生素的检出说明研究区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2)研究区域共有179种ARGs被检出,其中万古霉素类耐药基因vanXD和链阳霉素B类耐药基因vatE-01 检出率为100%。ARGs绝对丰度范围为8.30×l07~6.88×108 copies·g-1,校正丰度为 0.05~0.14 copies·cell-1,与同类研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而各采样断面间ARGs浓度组成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基于抗生素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多重耐药基因占比最高(69.02%),表明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ARGs来源较为复杂。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ARGs与抗生素相关性较弱,而与MGEs存在显着正相关,这说明ARGs的自我增值是其高水平检出的原因之一。(3)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研究区域沉积物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有78个门、220个纲、335个目、383个科、718个属被鉴定出,其微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对属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梭菌属(Clostridium),脱硫球菌属(Desulf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研究区域ARGs与138个细菌属呈显着正相关,这说明研究区域ARGs的宿主关系十分复杂。黄门杆菌(Chthoniobacter)、Flavisolibacter、甲酸弧菌属(Formivibrio)、Kaistia、甲烷食甲基菌属(Methanomethylovorans)、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Moryella、MSBL3、Perlucidibaca、Zhouia等是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ARGs的主要潜在宿主,同时这些细菌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参与者,该区域ARGs污染现状应引起重视。
张孟文[7](2019)在《海南岛2种红树林自然杂交种与亲本的种群发育对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全球70余种红树林植物中,已报道有10余个为自然杂交种,例如海南红树林植物的自然杂交种主要有拟海桑(Sonneratia × gulngai)、海南海桑(Sonneratia ×hainanensis)和尖瓣海莲(Bruguiera × sexangula.var rhynchopetala)。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红树林自然群落面积急剧减少,有多个植物如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拟海桑和海南海桑等处于濒危状态,其中红榄李和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已经被列为国家极小种群。尽管已有一些关于红树林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但仍然缺乏红树林自然杂交种与亲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异研究,不利于红树林自然杂交种的恢复。因此,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比较研究。本研究试图选择自然环境中种群发育较差的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及其亲本卵叶海桑(Sonneratiaovata)和杯萼海桑(Sonneratiaalba)、种群发育较好的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及其亲本木榄(Bruguierag-vmnorrhiza)和海莲(Bruguierasexangula)开展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从杂交种的特性(杂种优势、杂种劣势)角度入手,比较分析杂交种与亲本在自然分布的群落和种群及其种子或幼苗在控制条件下的响应特点,为红树林濒危植物的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然杂交种与亲本群落及种群特征分析发现:在海南文昌八门湾和会文的红树林群落中,尖瓣海莲与其亲本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大小关系分别为木榄(20.55)>海莲(7.98)>尖瓣海莲(3.72),海莲(3.84)>尖瓣海莲(2.86)>木榄(0.09);在文昌八门湾红树林群落中生态位为木榄(9.87)>海莲(6.06)>尖瓣海莲(4.02)。在文昌铺前的红树群落中它们的重要值大小关系为木榄(21.54)>海莲(8.11),尖瓣海莲未见分布。从重要值和生态位可初步判断杂交种尖瓣海莲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如木榄和海莲。但文昌八门湾和会文红树林群落中,尖瓣海莲均偏向海莲,说明尖瓣海莲对环境的适应与海莲相似。海南海桑仅在一个地方出现(文昌八门湾),与其亲本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大小与生态位关系为杯萼海桑(8.08、4.5)>海南海桑(2.63、2.01)>卵叶海桑(0.70、0.97)。从重要值和生态位可初步判断杂交种海南海桑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低于亲本杯萼海桑、高于卵叶海桑,且偏向卵叶海桑,对环境的适应与卵叶海桑相似。种群结构进一步表明杂交种海南海桑与亲本卵叶海桑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发育不好,杯萼海桑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发育良好。尖瓣海莲、木榄和海莲属于典型的增长型种群。(2)自然杂交种与亲本种子或胚轴萌发实验发现:通过光照时间、温度和盐度控制实验,海南海桑与其亲本种子萌发指标表现出随着光照时间、温度和盐度变化时,有不同的适宜范围和最佳值,环境条件变化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根完好率。3种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一定的高温和盐度,光照12h、温度35℃、盐度2.59‰萌发最佳。但同样光照时间下杯萼海桑萌发率高于卵叶海桑,均高于海南海桑;杯萼海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较宽,为2540℃,海南海桑和卵叶海桑种子的适宜温度稍窄,为30-40℃,对温度的适应性大小为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海南海桑;高盐度将产生抑制作用,其中杯萼海桑适宜盐度范围较宽,为0-15‰,海南海桑和卵叶海桑适宜盐度范围为0-7.5‰,对盐度的适应性大小为杯萼海桑>海南海桑、卵叶海桑,即杯萼海桑耐盐性优于海南海桑和卵叶海桑。这与三个样地中,海南海桑、卵叶海桑仅分布在低盐度的八门湾样地结果一致。以上三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种子的环境适应性均低于亲本杯萼海桑、卵叶海桑,表现出一定的杂种劣势。遮光强度、盐度和淹水时间控制实验表明,尖瓣海莲与其亲本胚轴萌发指标表现出随着遮光强度、盐度和淹水时间变化时,有不同的适宜范围和最佳值,环境条件变化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胚轴始萌发日、萌发周期、发芽率和死亡率。木榄更耐荫,遮光强度0-60%均适宜,20%的遮光强度更有利于萌发;尖瓣海莲和海莲胚轴不耐荫,遮光强度适宜范围都为040%,不遮光时更有利于萌发。对遮光的适应性大小为木榄>尖瓣海莲>海莲。3种植物胚轴均耐一定盐度,其中木榄最耐盐,盐度0-30‰均适宜,10‰更有利于萌发;尖瓣海莲和海莲耐盐性较差,最适宜盐度均为5‰,但尖瓣海莲适宜范围(0-25‰)比海莲(0-20‰)宽;对盐度的适应性大小为木榄>尖瓣海莲、海莲。3种植物胚轴萌发均喜一定淹浸,每天淹水0-12h均适宜木榄胚轴萌发,8h/d最适宜,尖瓣海莲和海莲适宜淹水时间范围稍短,为0-8h/d,最适宜淹水时间均为4h/d。对淹水的适应大小为木榄>尖瓣海莲>海莲。以上三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胚轴萌发对环境适应性低于亲本木榄,高于亲本海莲,偏向海莲。(3)自然杂交种与亲本幼苗生长实验发现:遮光强度、盐度和淹水时间控制实验发现,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与其亲本、尖瓣海莲及其亲本幼苗生长的光合、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表现出随着遮光强度、盐度和淹水时间变化时,有不同的适宜范围和最佳值。杯萼海桑更耐荫,遮光强度0-40%均适宜,20%时生长最佳;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与其亲本卵叶海桑耐荫性稍差,不遮光时生长最佳,而海南海桑适宜的遮光范围(0-20%)比亲本卵叶海桑(040%)更窄,表明它们对遮光适应性的大小为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海南海桑。杯萼海桑更耐盐,盐度0-15‰均适应,10‰最佳,海南海桑和卵叶海桑耐盐性较差,适应范围均为0-10‰,但卵叶海桑的最佳盐度(5‰)高于海南海桑(0‰)。表明它们的耐盐性大小为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海南海桑,与种子萌发的实验结果一致。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与其亲本均适宜在0-8h/d淹水时间范围内生长,但杯萼海桑最佳淹水时间(8h/d)高于卵叶海桑(4h/d),更高于海南海桑(Oh/d)。表明耐淹性的大小为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海南海桑。以上三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幼苗的环境适应性均低于亲本杯萼海桑、卵叶海桑,表现出一定的杂种劣势。木榄和尖瓣海莲更耐荫,遮光范围0-40%均适应,20%时最佳,海莲虽然在0-40%也适应,但不遮光时生长最佳,对遮光的适应性大小为木榄(尖瓣海莲)>海莲。尖瓣海莲及其亲本在盐度为0-20‰均适宜生长,但木榄更耐盐,其最适宜盐度为15‰。,尖瓣海莲和海莲较不耐盐,最适宜盐度均为10‰,耐盐性的大小为木榄>尖瓣海莲、海莲。木榄和尖瓣海莲最佳淹水时间均为8h/d,但木榄更耐淹,适应的淹水时间范围更广,为0-12h/d,尖瓣海莲与海莲适应的淹水时间范围一致,均为0-8h/d,但海莲最佳淹水时间4h/d,耐淹性的大小为木榄>尖瓣海莲>海莲。以上三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幼苗的环境适应性低于亲本木榄,高于亲本海莲,偏向海莲。(4)自然杂交种与亲本幼苗在盐胁迫和淹水胁迫下的叶片转录组分析发现:通过转录组分析技术,对不同盐度和淹水时间的处理的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共6种植物幼苗的叶片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和盐胁迫下,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与其亲本、尖瓣海莲与其亲本在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上调数量、下调数量以及差异表达基因注释上均有差异。可能这种差异,造成它们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差异,并最终表现在群落中的地位差异。本研究根据群落和种群特征分析初步判断了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与其亲本、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与其亲本在群落中的地位,通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环境控制实验、转录组分析进行了验证,得出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对环境的适应性均低于亲本杯萼海桑、卵叶海桑,表现出一定的杂种劣势;盐度可能是影响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和亲本卵叶海桑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两种植物仅在低盐度的八门湾样地有分布。而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对环境的适应性低于亲本木榄,高于海莲,并偏向海莲。环境条件控制实验的结果印证了种群分布的结果,可见环境条件是影响红树林自然杂交种与其亲本种群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环境的适应性影响了红树林自然杂交种及其亲本在群落的地位。
黎平[8](2018)在《海南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功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过程是近年来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过程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氮损失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含氮废水的脱氮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海岸带生态系统位于陆海交错带,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同时也是Anammox过程发生的重要场所。目前针对Anammox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废水处理工艺和一些低氧和厌氧的自然环境,而有关海岸带Anammox菌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研究还鲜有文献记载,特别是针对海南海岸带不同有机污染物对Anammox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海南海岸带地处热带、亚热带,生态系统复杂,是研究海洋氮循环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取了海南三个典型的海岸带区域(洋浦湾、东寨港及其潮间带、八门湾)为研究对象,采用痕量/超痕量无靶标化合物筛查技术,对这些区域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筛查,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三个不同区域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同时,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洋浦湾区域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脱氮效率及对氮损失的贡献率,通过探究影响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脱氮功能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阐明环境胁迫对Anammox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无靶标化合物筛查技术,在不同海岸带区域沉积物中检出了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染物,其中在洋浦湾、东寨港潮间带、东寨港和八门湾分别检出了 114种、84种、75种以及58种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有机氯类杀虫剂(bis(chlorophenyl)trichloroethane,DDT)及其代谢产物、有机锡化合物、单芳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及卤代化合物。不同区域沉积物中的三大类有机污染物浓度(PAHs、DDTs、有机锡化合物)存在较大差异,总浓度分布趋势是PAHs>DDTs>有机锡化合物。PAHs的平均总浓度在洋浦湾的含量最高(1643.4 ng/g),在东寨港潮间带的含量最低(98.3 ng/g);DDTs的平均总浓度在八门湾沉积物中最高(226.0 ng/g),在东寨港最低(1.2 ng/g);总有机锡化合物的平均总浓度在八门湾最高(178.2 ng/g),在东寨港潮间带最低,仅为2.5 ng/g。与国内外其他海岸带区域相比,本研究区域的PAHs和有机锡化合物处于中等污染水平,而DDTs则处于较高污染水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三个区域都存在PAH单体和总PAHs的生态风险,且对当地生物的危害效应可能经常性发生,其中洋浦湾和八门湾较为严重;三个区域中的p,p’-DDT、p,p’-DDD和p,p’-DDE以及总DDTs的生态风险可能经常发生,其中洋浦湾和八门湾受到该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较为严重;洋浦湾部分地区的三丁基锡浓度会对当地生物产生有害影响,其余海域的生物效应相对较小。此外,洋浦湾和八门湾检出的高浓度四苯基锡及其他种类的有机锡化合物,由于缺乏相关生物效应值无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引起重视。(2)采用Anammox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在海南三个典型海岸带区域的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均检测出Anammox菌的存在,Anammox菌群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洋浦湾海域的Anammox菌多样性>八门湾>东寨港>东寨港潮间带。三个区域中检出的已知优势属为Candidatus Scalindua、Candidats Kuenenia和Candidatus Brocadi,东寨港潮间带区域以Kuenenia属为主,其它研究区域均以海洋属Scalindua为主。三个区域中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洋浦湾海域,Scalindua>Brocadia>Kuenenia;在东寨港和八门湾海域,Scalindua>Kuenenia>Brocadia;东寨港潮间带区域,Kuenenia>Scalindua。研究表明,影响不同区域Anammox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在洋浦湾区域,主要受沉积物中的亚硝酸盐氮、总有机碳、PAHs和DDTs含量的影响;在东寨港海域,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体的pH、温度、盐度、深度、总磷、活性磷酸盐含量以及沉积物中的pH、总有机碳和PAHs;在东寨港潮间带区域,主要受沉积物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有机碳的影响;在八门湾海域,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体的pH、盐度、电导率、深度、扑草净、佳乐麝香及沉积物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说明在自然环境中,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受多种环境因子复合影响。(3)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发现,不同海岸带区域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16S rRNA基因和hzsB功能基因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Anammox菌的16S rRNA基因平均丰度在八门湾沉积物中最高(60.0×105 copies/g),在东寨港潮间带最低(22.7×105copies/g);Anammox菌的hzsB功能基因平均丰度在八门湾最高(45.4×105copies/g),在洋浦湾最低(32.6×105copies/g)。不同区域影响Anammox菌基因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在洋浦湾区域,沉积物中的亚硝酸盐、PAHs、DDTs是影响Anammox菌基因丰度最主要的因素;在东寨港区域,水体的pH、深度、亚硝酸盐、硝酸盐、沉积物中的亚硝酸盐、总有机碳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在八门湾区域,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沉积物中的铵盐、硝酸盐和水体中的扑草净含量。表明海岸带环境中Anammox菌的丰度同样受多种环境因子复合影响。(4)通过稳定同位素活性示踪技术,对有机污染物种类最多且浓度水平相对较高的洋浦湾海域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活性研究。发现仅在洋浦湾部分区域检测到厌氧氨氧化反应活性,且厌氧氨氧化反应平均速率低于反硝化速率,其脱氮贡献率也远低于反硝化过程。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范围为nd-6.21nmol/g/h,平均速率为1.81 nmol/g/h,该反应对总氮损失的贡献率范围为0-34.4%,平均贡献率为8.5%。该区域反硝化反应速率范围为9.62-42.52 nmol/g/h,平均速率为24.04 nmol/g/h,表明了在海岸带浅海区域沉积物中脱氮过程主要以反硝化为主。影响洋浦湾海域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体中的pH,未发现其他环境因子与该反应速率有显着相关性。(5)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不同海岸带区域中Anammox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总体上,沉积物中的铵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影响海岸带Anammox菌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有机污染物PAHs、DDTs和佳乐麝香可通过影响Anammox菌的多样性和16S rRNA基因丰度,进而对hzsB功能基因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此外,深度、pH和水体中的铵盐、亚硝酸盐以及硝酸盐浓度,对沉积物中的pH、溶解氧以及Anammox反应所需底物浓度均有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Anammox菌的多样性及其16S rRNA基因丰度,进而对其功能基因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影响其脱氮效率。
王秀丽[9](2018)在《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的生态风险及主要生态效益研究》文中提出本项目以引种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拉关木在我国引进后的繁育特征、生理生态适应能力和机制、光照强度适应性、对生态系统其他生物生态位的影响、对我国本土红树植物是否存在化感作用等,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来评估其可能潜在的生态风险;分析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凋落物及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等方面研究其碳储能力,从而探讨其主要的生态效益;并从叶片形态结构及其超微结构研究其速生快长机制。研究内容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拉关木的繁育特征研究表明,拉关木种子没有休眠期,不耐储存。新鲜成熟的拉关木种子在野外自身林内发芽试验为7 d时,发芽率达99.3%以上。室内不同储藏方式(25 ℃室温储藏、25 ℃室温椰糠储藏、8 ℃冰箱储藏)储藏14 d后,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4%、19.9%和17.4%;而3种不同方式储藏21 d后,25 ℃室温储藏的种子萌发率为0,25 ℃室温椰糠储藏和8 ℃冰箱储藏的种子萌发率仅为3.1%和7.4%。外来引进植物的繁育系统是该种群是否具有入侵扩张的基础,且对种群的散布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调查表明,中国东南沿海19个拉关木种群的繁育系统均属于雄全异株类型,其种群雄性植株的比例为30.0%-88.9%;表明中国东南沿海拉关木种群的可繁育后代植株比例为11.1%-70.0%。本研究发现,福建九龙江河口引进种拉关木种群的雄花和两性花的花粉均具有活性,雄花子房败育,两性花的子房发育正常,表明福建九龙江河口的拉关木种群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功能性雄全异株。拉关木种群雄性植株的比例与其所处的年均盐度(r2=0.747,p=0.001)相关性大。该结果为了解拉关木引进我国后其种群繁育后代能力和风险评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拉关木苗在乡土红树植物林缘及林内生长试验表明,光照和气温是其生长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秋茄林内1年生拉关木苗的月均苗高增量、月均叶片数增量均显着低于林缘(p<0.05);林内的拉关木苗种植9个月后,其存活率为0,林缘的拉关木苗存活率为19.0%,种植1年后,林缘的1年生拉关木苗的存活率仅为6.0%。表明,由于受光照强度和气温这两个环境因子的限制,拉关木苗在自然条件下极难在郁闭度高的天然乡土红树植物秋茄林内自然更新生长。(3)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表明,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浓度为0.5 g·mL-1时,抑制作用最强。木榄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大小均随各器官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但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海洋潮汐流动的作用和巨大的海水水体稀释,拉关木释出液的浓度累积难以达到实验室里水浸液处理的高浓度。本研究还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将可能的化感物质的总体混和物进行了细化,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酚类等。(4)拉关木的群落结构及种苗扩散研究中,对我国引进拉关木不同纬度的典型地域进行现场样方调查,以现实的情况分析讨论有否入侵的问题。结果发现,拉关木幼苗具有一定的天然扩散能力,但扩散是生物的本性,扩散不等于入侵,多地的实际调查分析表明,拉关木不会进入原生林密闭的本地红树植物林内,破坏或改变原生态系统,拉关木在人工种植的位置占据自己的生态位,与本地植物较和谐生长,发挥着较好的生态效益,表明拉关木是优良的沿海防护林和景观林的造林树种,但人工引种造林时应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加强管理。本研究对我国引进拉关木的不同纬度的典型地域进行现场样方调查,调查结果详见如下。海南东寨港拉关木群落垂直结构随群落林龄的增加而复杂,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现为11龄林>19龄林>6龄林。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引种园内拉关木群落结构组成简单、空间层次分布明显、林下植被主要为老鼠簕,占群落总数的86.40%;群落中有秋茄、桐花树、银叶树、老鼠簕、卤蕨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拉关木人工林可以促进乡土红树植物的更新;在拉关木引种园的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小苗,表明拉关木在珠海淇澳岛极难自然更新成林。广东电白水东港的拉关木幼苗可以在白骨壤天然林的林窗及林缘光照充足的空间自然更新生长,表明广东电白水东港拉关木幼苗具有一定的天然扩散能力。因缺乏光照、及冬季的低温影响,福建九龙江河口的拉关木人工林下小苗很难自然更新生长;福建九龙江河口种植的拉关木人工林,由于林缘附近有互花米草、芦苇等湿地植物的生长,周围缺乏适宜拉关木生长的高程光滩,至今未发现其在自身林内及郁闭度高的林缘出现自然更新现象,但其在福建九龙江河口的种苗扩散及更新动态仍需进行长期跟踪监测。福建仙游县枫亭镇枫慈溪的拉关木人工林的林内、邻近乡土红树植物秋茄林内及芦苇地均未发现拉关木幼苗的扩散,表明拉关木苗属于阳性苗,其很难在郁闭缺光的环境下自然更新生长。本研究结果表明,拉关木虽有一定的扩散能力,但其在福建仙游县枫慈溪的扩散仅限于其周边滩涂高程较高的光滩,及光照充足的林缘位置。通过对海南东寨港、广东电白水东港、珠海淇澳岛、福建九龙江河口、及莆田仙游县枫亭镇枫慈溪不同引种时期拉关木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及种苗扩散调查结果表明,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苗扩散情况与龄林、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5)拉关木对中国东南沿海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东南沿海拉关木引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值为25.5分,处于风险等级标准的最低等级,为可接受(0-36)等级。在以红树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严禁引入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如果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发现区外自然扩散来的拉关木幼苗,应及时清除,这是保护区管理应该做的工作,木本植物幼苗清除容易,不易复发。但对于引进任何外来的生物,仍然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必须加强跟踪监控,确保生态安全,对拉关木在我国各地的引种栽培仍应加强管控。(6)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物量研究表明,3种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物总量为1093.0-1372.3 g·m-2,处于国内外关于红树植物年凋落量的(670-1500 g·m-2)的上端,表明拉关木具有高归还率的特性。本研究发现,福建九龙江河口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为8龄林(1372.3 g·m-2)>6龄林(1208.5g·m-2)>4龄林(1093.0g·m-2),表明拉关木人工林年凋落物量随着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2015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的6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物量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7)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在0.87-6.15 μmol CO2·m-2·s-1之间,6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低于前人对福建九龙江河口秋茄林的土壤呼吸最大值6.18 μmol C02·m-2·s-1,这一差距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红树林树种、龄林、土壤温湿度等因素有关。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表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6龄林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不同季节表现不同,夏季和春季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相似,均表现为双峰型,而秋季和冬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而4龄林拉关木林样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土壤深度为0-5 cm和5-10 cm的4龄林拉关木林样地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0.58 g·kg-1和0.54 g·kg-1,各样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4龄林>6龄林>8龄林>光滩。(8)从叶片的形态及其超微结构探讨了非C4植物拉关木的速生快长机制。拉关木、秋茄、白骨壤、桐花树的叶面积大小分别为:秋茄(2035.87±5.23mm2)>拉关木(1758.38±4.53 mm2)>桐花树(1746.96±4.21 mm2)>白骨壤(1119.35±2.52 mm2)。4个红树植物种叶片的周长、长、宽等均表现为秋茄最大,白骨壤最小,表明叶片形态结构方面无法解释拉关木的速生快长特性。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拉关木平均每个叶绿体的类囊体片层面积最大,达9.85 μm2,分别是本地种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5.9倍、18.6倍、10.6倍。拉关木叶片叶肉细胞中单位面积叶绿体的类囊体面积均高于乡土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乡土红树植物的叶绿体大部分面积被淀粉颗粒和脂滴等所占据,导致其叶绿体单位面积含有的类囊体面积减小;而拉关木叶片的叶绿体类囊体片层排列紧密平行贯穿于整个叶绿体,最大化地增加叶绿体内类囊体的面积,提高了拉关木叶片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速生快长。
吴高杰[10](2018)在《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及其微生物碳同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的植物群落,是生长在河口、海岸带等海陆交汇区的盐土植物,是滨海湿地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具有丰富的碳储量,又因海水的周期性浸淹导致其处于局部厌氧的环境,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本研究重点选取福建省九龙江河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树龄、不同潮间带红树林沉积物有机质的时空分布和有机碳的来源,并从微生物固碳的角度解释了红树林沉积物碳储量的来源,揭示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固碳在沉积物碳储量中的重要性。主要结果如下:1、九龙江河口红树林沉积物TOC和TN含量总体变化范围在0.93~3.10%。不同潮间带之间的TOC和TN含量表现为林内要高于林前光滩和无植被光滩。30年龄林地中林内靠岸侧沉积物的TOC和TN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林内靠海侧和林前光滩随深度增加而没有明显变化。天然林地中林内在0~60 cm深度范围内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土壤深度大于70 cm后,TOC和TN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不同纬度地区的红树林沉积物的TOC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热带地区的红树林沉积物TOC含量要高于亚热带地区,而且不同红树林群落之间的沉积物TOC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不同潮间带δ13C-TOC和δ15N-TN值均存在显着差异,δ13C-TOC的值表现为林前光滩>林内靠海侧>林内靠岸侧,说明林内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红树植被以及其它一些陆地C3植物自身有机质的转化为主,而林前光滩沉积物有机质由于其更受海洋浮游植物、底栖藻类固碳和周边C4沼泽植物等来源的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在垂直分布上,δ13C-TOC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δ15N-TN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红树林不同潮间带和不同剖面深度的沉积物有机质受不同来源的影响,且各种不同来源的贡献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C/N比值和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共同溯源发现,沉积物的有机质来源可能受陆源有机质和海洋有机质输入的综合影响。沉积物有机碳主要以陆源有机质的输入为主,而红树林自身植被生产有机碳转化仅在表层有机碳埋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少;同时还受周边养殖废水、湿地C4植物和海洋颗粒有机质等影响。不同沉积物深度埋藏的有机质来源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受红树和周边大型植被影响较大一些,而深层的有机质的来源更多是通过红树林生态系统长期捕获的各种外源有机质的埋藏。揭示了红树植被生产并不是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可能还有存在着其它来源。4、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红树林沉积物中主要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屈挠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绿菌门(Chlorobi)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等,红树林林内微生物群落与其它两个光滩点位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发现Elusimicrobia、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Lentisphaerae、Spirochaetes、Deferribacteres、Thaumarchaeota、Woesearchaeota.DHVEG-6.、CandidatedivisionOP3、Latescibacteria、Fusobacteria和Hydrogenedentes等菌群均具有光合固碳能力,不仅与TOC含量呈正相关,而且这些固碳微生物在林内沉积物中的相对表达丰度要远远高于光滩。同时,研究发现固碳微生物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埋藏具有相当高的贡献率,约占总碳储量20%以上,说明这些固碳微生物对红树林沉积物碳的同化和有机碳的埋藏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对有机碳的贡献将可能直接影响红树林地下部有机碳储量,也将直接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同时这也可能是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储量高于其它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原因之一。
二、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潮间带湿地碳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2 潮间带湿地氮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3 潮间带湿地磷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4 我国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的研究和滩涂沉积状况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4 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我国潮间带的气候、水文及沉积地貌特征 |
2.2 建国以来我国潮间带湿地的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前处理 |
3.2 样品碳氮磷的分析 |
3.2.1 沉积物碳氮磷的分析 |
3.2.2 水体碳氮磷的分析 |
3.2.3 CO_2和N_2O的分析 |
3.3 沉积物比活度的测定 |
3.4 潮汐循环模拟 |
3.4.1 循环模拟n1 |
3.4.2 循环模拟n2 |
3.5 计算和统计 |
3.5.1 基于~(210)Pb 比活度的CF和CIC模型计算过程 |
3.5.2 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的分类提取和计算 |
3.5.3 数据的统计检验 |
第四章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状况 |
4.1 我国潮间带沉积物质的来源 |
4.2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 |
4.3 地面沉降、泥沙剧减及海平面上升对沉积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和转化 |
5.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特征 |
5.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粒级和粒径 |
5.1.2 黄河和长江来源沉积物表层和柱样碳的埋藏 |
5.1.3 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4 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5 红树林滩涂碳的埋藏特征 |
5.1.6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碳密度、埋藏量和年扣留率 |
5.2 潮汐循环模拟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碳的转化 |
5.2.1 滩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 |
5.2.2 滩涂沉积物气态无机碳的释放 |
5.2.3 滩涂沉积物碳转化的讨论分析 |
5.2.4 潮间带滩涂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生总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和迁移变化 |
6.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特征 |
6.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氮的埋藏特征 |
6.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6.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埋藏的对比分析 |
6.2 潮汐循环模拟中潮滩沉积物氮的迁移变化 |
6.2.1 滩涂沉积物无机氮的输出 |
6.2.2 滩涂沉积物N_20的释放 |
6.2.3 滩涂沉积物氮迁移变化的讨论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和释放 |
7.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特征 |
7.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磷的埋藏特征 |
7.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磷的分布 |
7.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形态 |
7.1.4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量 |
7.1.5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埋藏的对比分析 |
7.2 潮汐循环模拟中滩涂沉积物磷的释放 |
7.2.1 滩涂沉积物总磷的输出 |
7.2.2 滩涂沉积物磷输出的讨论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
8.1 潮间带的沉积速率 |
8.2 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埋藏的总体特点 |
8.3 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转化特征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
8.4 趋势展望、后续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研究已发表的成果 |
(2)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甲烷产生机制 |
1.2.2 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 |
1.2.3 林窗对森林土壤甲烷通量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主要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观测试验 |
2.2.2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潜力及影响机制室内模拟试验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月变化特征 |
3.1 两种土壤甲烷通量测量方法的比较 |
3.2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月变化 |
3.3 讨论 |
3.3.1 土壤甲烷的吸收特征 |
3.3.2 土壤甲烷通量的月变化特征 |
第四章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的影响因子分析 |
4.1 林窗和林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特征及差异 |
4.2 林窗和林下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差异 |
4.3 林窗和林下土壤微生物特征 |
4.3.1 OTU及其丰度分析 |
4.3.2 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3.3 林窗和林下土壤古菌组成及其丰度分析 |
4.4 林窗和林下土壤环境因子与甲烷通量的相关性 |
4.5 土壤甲烷通量的环境影响因子探索性模型研究 |
4.5.1 全年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调控路径 |
4.5.2 旱季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调控路径 |
4.5.3 雨季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调控路径 |
4.6 讨论 |
4.6.1 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调控因子分析 |
4.6.2 林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6.3 林窗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 |
第五章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潜力及其影响机制 |
5.1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
5.1.1 热降解机制 |
5.1.2 自由基机制 |
5.2 讨论 |
5.3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 |
5.3.1 培养时间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
5.3.2 水分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
5.3.3 有机碳含量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红树林概念、特征及选题背景 |
1.1.1 红树林概念及特征 |
1.1.2 选题背景 |
1.2 红树林遥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红树林范围监测 |
1.2.2 红树林种间分类 |
1.2.3 红树林结构和功能参数反演 |
1.2.4 无人机激光雷达遥感与红树林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 |
2.1.1 海南岛概况 |
2.1.2 海南岛红树林介绍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地面样方调查 |
2.2.2 野外调绘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
2.2.3 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 |
2.2.4 随机森林算法 |
2.2.5 红树林多尺度分类 |
2.2.6 红树林单木分割与精度验证 |
2.2.7 基于LiDAR采样的林业参数尺度上推方法 |
2.2.8 精度评价 |
第三章 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数据库建设 |
3.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3.1.1 需求概述和设计原则 |
3.1.2 数据要素命名规则和空间参考 |
3.2 区域尺度数据库建设 |
3.2.1 野外数据 |
3.2.2 Sentinel-2 数据 |
3.3 保护区尺度数据库建设 |
3.3.1 野外数据 |
3.3.2 Landsat8、Sentinel-2和Pléiades-1 数据 |
3.3.3 UAV-LiDAR数据 |
3.4 局部尺度数据库建设 |
3.4.1 野外数据 |
3.4.2 World View-2/3 数据 |
3.4.3 UAV-LiDAR数据 |
第四章 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观测特征指数提取与选择 |
4.1 特征指数提取 |
4.1.1 多光谱特征指数 |
4.1.2 纹理指数 |
4.1.3 LiDAR指数 |
4.2 特征选择 |
4.2.1 特征选择 |
4.2.2 RFE与 NRFE算法 |
4.3 特征选择结果 |
4.3.1 种间分类特征选择 |
4.3.2 高度和地表生物量特征选择 |
4.3.3 特征选择讨论 |
第五章 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空间分布观测 |
5.1 区域尺度 |
5.1.1 海南岛红树林提取 |
5.1.2 精度验证和视觉检查 |
5.1.3 海南岛红树林空间分布分析 |
5.2 保护区尺度 |
5.2.1 东寨港保护区红树林种间分类 |
5.2.2 精度验证、差异检验和视觉检查 |
5.2.3 影像空间分辨率对红树林要素识别的影响 |
5.2.4 特征重要性分析 |
5.3 局部尺度 |
5.3.1 局部红树林单木水平种间分类 |
5.3.2 精度验证与视觉分析 |
5.3.3 树种、胸径和群落结构复杂性对单木分割的影响 |
5.3.4 特征重要性分析 |
第六章 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和地表生物量多尺度反演 |
6.1 区域尺度 |
6.1.1 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和生物量估算 |
6.1.2 精度验证 |
6.1.3 海南岛红树林高度和生物量分布分析 |
6.1.4 特征重要性分析 |
6.2 保护区尺度 |
6.2.1 清澜港红树林高度和生物量估算 |
6.2.2 精度验证 |
6.3 局部尺度 |
6.3.1 清澜港局部红树林生物量估算 |
6.3.2 精度验证与视觉检查 |
6.4 LiDAR采样方法的相关讨论 |
6.4.1 LiDAR采样方法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的对比 |
6.4.2 LiDAR采样对野外样本的降低效果 |
6.4.3 LiDAR采样强度 |
6.4.4 多尺度地表生物量反演结果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中国红树林概况 |
1.2.2 CO_2浓度升高对湿地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
1.2.3 CO_2浓度升高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C、N储量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概况 |
2.2 红树植物的选择与培养 |
2.3 环境因子调控 |
2.3.1 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OTC)设计 |
2.3.2 CO_2浓度的选择与控制 |
2.4 底泥的选择与培养 |
2.5 模拟潮汐方法 |
2.6 指标测定方法 |
2.6.1 植物的形态因子与生物量 |
2.6.2 C、N含量 |
2.6.3 土壤中微生物 |
2.6.4 C储量与N储量 |
2.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植物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设计 |
3.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桐花树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3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生物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C、N含量的影响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设计 |
4.1.2 测试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无植物对照培养池水中C、N含量的影响 |
4.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内C含量的影响 |
4.2.3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湿地模拟系统内N含量的影响 |
4.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湿地模拟系统C、N收支的影响 |
4.2.5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C、N储量的影响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设计 |
5.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2.1 红树林湿地C、N含量变化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
5.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红树林湿地C、N储量变化 |
5.2.3 不同处理下两种红树类型C、N储量方程 |
5.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秋茄、桐花树实地C储量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中国东南部红树林CO2和CH4排放通量及其控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温室气体与全球变化 |
1.1.2 红树林碳库 |
1.1.3 红树林对温室效应的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
1.2.2 土壤CO_2产生和排放特征 |
1.2.3 土壤CH_4产生和排放特征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潮位和季节红树林湿地CO_2和CH_4排放通量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与样地设置 |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潮位和季节红树林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 |
2.3.2 土壤理化性质 |
2.4 讨论 |
2.4.1 影响红树林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的因素 |
2.4.2 不同区域红树林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比较 |
2.4.3 红树林土壤CH_4排放通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 |
2.5 小结 |
第3章 温度对不同类型湿地CO_2和CH_4产生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与样地设置 |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不同培养温度和植被类型土壤CO_2和CH_4的产生量 |
3.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温度敏感性(Q10) |
3.3.3 土壤理化性质 |
3.3.4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度对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影响 |
3.4.2 植被类型对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影响 |
3.4.3 不确定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分布特征及抗性基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抗生素的产生及使用现状 |
1.2 滨海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现状 |
1.3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及传播 |
1.3.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 |
1.3.2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 |
1.4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 |
1.5 红树林生态系统 |
1.6 本研究立题依据、内容及意义 |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 |
2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残留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检出种类 |
2.2.2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残留及分布 |
2.3 讨论 |
2.3.1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检出种类 |
2.3.2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残留及分布 |
2.4 结论 |
3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特征 |
3.2.2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及分布 |
3.2.3 海南红树林中可移动遗传元件检出种类 |
3.2.4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及分布 |
3.2.5 海南红树林中抗生素抗性基因、16S rRNA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相关性 |
3.2.6 海南红树林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抗生素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3.1 海南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特征 |
3.3.2 海南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丰度和组成 |
3.3.3 海南红树林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抗生素的相关性分析 |
3.4 结论 |
4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OTUs分析 |
4.2.2 物种注释及空间分布 |
4.2.3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微生物的相关分析 |
4.3 讨论 |
4.3.1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3.2 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微生物的相关分析 |
4.4 结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简历及学术论文 |
致谢 |
(7)海南岛2种红树林自然杂交种与亲本的种群发育对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群落及其植物组成的种群生态位与适应性 |
1.3.2 种子萌发与适应性 |
1.3.3 幼苗生长与适应性 |
1.3.4 植物自然杂交种研究 |
1.4 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土壤土质 |
2.4 气候条件 |
2.4.1 气温 |
2.4.2 日照 |
2.4.3 降水 |
2.4.4 相对湿度 |
2.4.5 蒸发 |
2.4.6 风速 |
2.5 水文环境 |
2.6 植物组成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内容 |
3.1.2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群落特征 |
3.2.2 种群结构与特征 |
3.2.3 种子萌发 |
3.2.4 幼苗生长 |
3.2.5 转录组分析 |
3.2.6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清澜港保护区固定样地红树林群落特征研究 |
4.1.1 清澜港保护区固定样地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重要值研究 |
4.1.2 清澜港固定样地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植物生态位研究 |
4.1.3 小结 |
4.2 清澜港保护区固定样地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种群结构与特征 |
4.2.1 种群高度级结构 |
4.2.2 种群大小级结构 |
4.2.3 种群静态生命表 |
4.2.4 种群存活曲线 |
4.2.5 种群时间序列分析 |
4.2.6 小结 |
4.3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
4.3.1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性 |
4.3.2 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及其亲本胚轴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性 |
4.3.3 小结 |
4.4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幼苗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
4.4.1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及其亲本幼苗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 |
4.4.2 自然杂交种尖瓣海莲及其亲本幼苗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 |
4.4.3 小结 |
4.5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幼苗对生境条件适应的转录组分析 |
4.5.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4.5.2 测序数据组装 |
4.5.3 基因表达量分析 |
4.5.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5.5 Unigene的NR功能注释 |
4.5.6 Unigene与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 |
4.5.7 Unigene与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功能注释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清澜港红树林群落特征及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共6种红树林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5.1.2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繁殖体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性 |
5.1.3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幼苗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 |
5.1.4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幼苗对环境适应性的转录组分析 |
5.2 结论 |
5.2.1 清澜港红树林群落特征及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共6种红树林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5.2.2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繁殖体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性 |
5.2.3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幼苗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 |
5.2.4 自然杂交种海南海桑、尖瓣海莲与亲本幼苗对环境适应性的转录组分析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海南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功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海岸带微生物氮循环及其意义 |
1.1.1 海岸带生态系统 |
1.1.2 海岸带微生物氮循环的重要意义 |
1.2 Anammox反应的发现及其生态学意义 |
1.3 Anammox菌的特征及其生化反应机理 |
1.3.1 Anammox菌的特征 |
1.3.2 Anammox菌的代谢途径 |
1.4 Anammox菌的生态分布 |
1.5 环境因子对Anammox菌的影响 |
1.5.1 常规理化因子 |
1.5.2 有机污染物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2 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区状况及样品采集 |
2.1.2 理化参数测定 |
2.1.3 有机污染物筛查 |
2.1.4 生态风险评估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洋浦湾海域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及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
2.2.2 东寨港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及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
2.2.3 八门湾海域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及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海南近海岸带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
2.3.2 海南近海岸带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
2.4 小结 |
3 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区状况及样品采集 |
3.1.2 DNA提取与PCR扩增 |
3.1.3 克隆、测序 |
3.1.4 系统进化分析 |
3.1.5 生物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洋浦湾海域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3.2.2 东寨港海域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3.2.3 八门湾海域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3.2.4 不同区域Anammox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海南近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3.3.2 海南近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 小结 |
4 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区状况及样品采集 |
4.1.2 荧光定量PCR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洋浦湾海域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丰度 |
4.2.2 东寨港海域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丰度 |
4.2.3 八门湾海域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丰度 |
4.2.4 Anammox菌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不同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丰度 |
4.3.2 不同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的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 小结 |
5 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Anammox菌脱氮效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样区状况及样品采集 |
5.1.2 稳定同位素活性示踪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洋浦湾沉积物中的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速率及其脱氮贡献率 |
5.2.2 洋浦湾沉积物中的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反应速率及其脱氮贡献率 |
5.3.2 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反应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4 小结 |
6 环境因子对Anammox菌影响的综合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不同海岸带环境因子对Anammox菌的影响 |
6.3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情况简介 |
致谢 |
(9)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的生态风险及主要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外来物种研究背景 |
1.1.1 外来物种的相关概念 |
1.1.2 外来物种引进的生态效益 |
1.1.3 外来物种引进的生态风险 |
1.2 拉关木概述 |
1.2.1 拉关木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分布 |
1.2.2 拉关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拉关木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
1.4.2 拉关木的碳储能力研究 |
1.4.3 拉关木的速生快长机制研究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第1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拉关木的繁育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花期、果期物候观察 |
2.1.3 体视显微镜观察 |
2.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5 荧光显微镜观察 |
2.1.6 不同拉关木群落花的性别比例调查 |
2.1.7 不同储藏方式的拉关木种子萌发试验设计 |
2.1.8 拉关木种子野外自身林下种子萌发试验设计 |
2.2 结果分析 |
2.2.1 拉关木雄全异株系统花的结构特征 |
2.2.2 拉关木种子的物理特征 |
2.2.3 不同储藏方式对拉关木种苗萌发的影响 |
2.2.4 拉关木种子在野外自身林内的种子发芽情况研究 |
2.3 讨论与结论 |
2.4 第2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拉关木苗在乡土红树植物林缘及林内生长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野外光照强度监测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秋茄林样地林内及林缘光照情况 |
3.2.2 秋茄林样地林内及林缘拉关木苗生长动态分析 |
3.2.3 秋茄林样地林内及林缘拉关木苗生长动态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
3.2.4 拉关木种子在秋茄林的林内生长情况 |
3.3 讨论与结论 |
3.4 第3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拉关木对木榄幼苗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水浸液制备 |
4.1.3 实验设计 |
4.1.4 生长和产量指标 |
4.1.5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4.1.6 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 |
4.1.7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4.2.4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2.5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6 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化感物质鉴定 |
4.3 讨论与结论 |
4.4 第4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拉关木的群落结构及种苗扩散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概况 |
5.1.2 样地设置 |
5.1.3 群落特征分析 |
5.1.4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海南东寨港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特征 |
5.2.2 珠海淇澳岛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种苗扩散研究 |
5.2.3 广东电白水东港不同林分拉关木群落特征及其种苗扩散研究 |
5.2.4 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林下小苗生长动态研究 |
5.2.5 福建莆田仙游县枫慈溪拉关木种群天然更新与扩散研究 |
5.3 讨论与结论 |
5.4 第5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外来种拉关木对中国东南沿海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评估 |
6.1 物种评价信息 |
6.1.1 引入类型 |
6.1.2 繁殖特性 |
6.1.3 生长速度 |
6.1.4 抗逆性 |
6.1.5 群落演替 |
6.1.6 扩散的可能性 |
6.1.7 利弊情况 |
6.1.8 控制管理状况 |
6.1.9 控制难易程度 |
6.2 拉关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
6.3 引入风险等级及管控建议 |
6.4 第6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人工林的凋落物动态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区域及试验地概况 |
7.1.2 样地设置 |
7.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7.2 结果分析 |
7.2.1 拉关木凋落物的年季动态研究 |
7.2.2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凋落量及季节动态研究 |
7.3 讨论与结论 |
7.4 第7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样地概况 |
8.1.2 土壤呼吸样点设置 |
8.1.3 土壤pH值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测定 |
8.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8.2 结果分析 |
8.2.1 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研究 |
8.2.2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研究 |
8.2.3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土壤pH值研究 |
8.2.4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研究 |
8.3 讨论与结论 |
8.4 第8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拉关木的速生快长机制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9.1.2 采样方法 |
9.1.3 叶片形态参数测定 |
9.1.4 透射电镜观察 |
9.2 结果分析 |
9.2.1 拉关木与3种乡土红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比较 |
9.2.2 拉关木与3种乡土红树植物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
9.3 结论与讨论 |
9.4 第9章参考文献 |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拉关木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及质谱图 |
附录1-la 拉关木根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1-1b 拉关木根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l-2a 拉关木枝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l-2b 拉关木枝水浸液二气甲烧相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l-3a 拉关木叶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l-3b 拉关木叶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l-4a 拉关木果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l-4b 拉关木果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2 拉关木水浸液石油醚相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及质谱图 |
附录3 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乙酸乙酯相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及质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及其微生物碳同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 |
2.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
2.1.2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的动力学研究 |
2.1.3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 |
2.2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沉积物有机碳来源研究 |
2.2.1 碳储量研究 |
2.2.2 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有机质溯源研究 |
2.2.3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研究 |
2.3 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固碳研究 |
2.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2.3.2 土壤微生物的固碳研究 |
2.4 存在问题 |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图 |
第4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环境 |
4.1.2 九龙江口红树林植被类型 |
4.1.3 九龙江口营养物质输送通量 |
4.1.4 我国红树林分布概况 |
4.2 研究方法和采样分析过程 |
4.2.1 采样点位及样品采集 |
4.2.2 样品分析方法 |
4.2.3 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 |
第5章 红树林沉积物理化性质 |
5.1 沉积物和上覆水的理化性质 |
5.1.1 上覆水的理化性质 |
5.1.2 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
5.2 孔隙水营养盐的时空分布 |
5.3 沉积物可交换态DIN的分布 |
5.4 小结 |
第6章 沉积物碳储量特征以及来源研究 |
6.1 沉积物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 |
6.1.1 不同红树林群落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
6.1.2 不同潮间带和不同剖面深度 |
6.1.3 树龄结构和季节的影响 |
6.1.4 生境和纬度的影响 |
6.2 沉积物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
6.3 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 |
6.3.1 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
6.3.2 基于碳氮比的有机质溯源分析 |
6.3.3 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有机质溯源分析 |
6.3.4 有机碳的埋藏特征及其来源贡献率 |
6.4 小结 |
第7章 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固碳研究 |
7.1 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 |
7.2 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
7.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7.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
7.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7.3.3 不同点位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 |
7.4 微生物固碳 |
7.4.1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分析 |
7.4.2 微生物的固碳功能分析 |
7.4.3 固碳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 |
7.4.4 红树林固碳微生物在其它生态系统中的特异性 |
7.5 微生物固碳的意义 |
7.5.1 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 |
7.5.2 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 |
7.5.3 微生物固碳的贡献 |
7.6 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化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
8.1.2 沉积物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
8.1.3 沉积物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
8.1.4 沉积物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 |
8.1.5 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 |
8.1.6 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微生物固碳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OTU注释详细结果及前100属的进化树 |
附录2 参与课题和学术会议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D]. 贾高辉. 海南大学, 2020
- [3]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研究[D]. 王德智.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D]. 刘珺.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中国东南部红树林CO2和CH4排放通量及其控制因子研究[D]. 郑夏婉. 清华大学, 2019
- [6]海南红树林沉积物中抗生素分布特征及抗性基因多样性研究[D]. 姜春霞. 海南大学, 2019(06)
- [7]海南岛2种红树林自然杂交种与亲本的种群发育对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D]. 张孟文. 海南大学, 2019(06)
- [8]海南典型海岸带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功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黎平. 海南大学, 2018(06)
- [9]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的生态风险及主要生态效益研究[D]. 王秀丽. 厦门大学, 2018(06)
- [10]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及其微生物碳同化研究[D]. 吴高杰. 厦门大学, 2018(08)